『外汇堂』·专业外汇论坛

标题: 大衛‧艾克:雄獅醒來9 - 爬蟲腦 月球矩陣 /其他修行人資訊 [打印本页]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5-25 03:10
标题: 大衛‧艾克:雄獅醒來9 - 爬蟲腦 月球矩陣 /其他修行人資訊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1-4-25 15:11 编辑

Youtube:


(2013中文字幕)大衛‧艾克:雄獅醒來6 誰控制著世界

大衛艾克 系列1:解除符咒 「 我們是誰 」

(2013中字)大衛‧艾克:雄獅醒來9 - 爬蟲腦 月球矩陣 (這與外星人-Youtube:巴夏98 月球、火星及Maldek的歷史,說的一樣。)

大衛艾克 系列12: 操縱金錢

大衛艾克 系列16:跨出陰謀論,成為意識

(2013中字)大衛‧艾克 雄獅醒來10:地球執政官

大衛.艾克:雄獅醒來12-2: 911撞機,是經典之一 (壯大民族意識及仇恨心理,轉移民眾對政府治國無能的注意力,以及全世界公然嘞索機場兵稅)

雄獅醒來13 : 撒旦崇拜、戀童癖


大衛艾克 " 雄獅醒來 " 最終大衛‧艾克-偉大的靈性覺醒

大衛艾克 系列3:如何解放你的頭腦

大衛艾克 系列21:我們所體驗的這個實相本質

DMT -- 精神分子(Dimethyltryptamine).flv

(2013中文字幕)大衛‧艾克:雄獅醒來3 頭腦、意識、時間的幻覺

(2013中文字幕)大衛‧艾克:雄獅醒來4 身體是生物電腦、現實是數字全息圖
(這個跟我以前說過,電腦的字是點數形成,而動畫是些符號、數字、程式語言形成一隻兔子等等一樣。呈現在我們眼前是字,是一隻會動的兔子。是給人一種幻相。。)

大衛艾克 " 雄獅醒來 " 最終場(16-19) - 真相共鳴

大衛艾克 談吸引力法則

超越'世界' David Icke 大衛艾克 1 上

超越'世界' David Icke 大衛艾克 2 下

大衛艾克 系列18:超越五感意識 (與佛教說的關閉六根;或,用六根,但因知真相而不動心)

大衛艾克 系列15:不要旁觀,積極參與改變

大衛艾克 系列9:我們是現實的覺察者和解碼者

大衛艾克 系列2:我們都是《一》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5-25 04:33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4-5-25 04:57 编辑

Youtube:

朵洛莉絲•侃理談釋放恐懼和業力

萬用理論 - 希望團隊(上帝在神經元裡)

Keshe自由能源 原理動畫

【眾生執著而產生六道輪迴(母體)】


文章:

靜坐帶你進入靈性的實相,暢遊宇宙空間!天機!常人極難知道的生命奧秘 - 俊哥兒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5-25 05:15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4-8-27 04:02 编辑

Youtube:

是開始,也是結尾;人類體驗- 集體進化 (繁中720P) (。。,你所在的世界是你自己的倒影。。)

集體進化II:人類體驗(第一部分).flv

集體進化II:人類體驗(第二部分)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5-25 17:4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6-4-15 05:53 编辑


電腦的字是點數形成;而動畫是些符號、數字、指令的程式語言,形成字、一隻動畫兔子等等。呈現在我們電腦眼前是字,是一隻會動的兔子,是給人一種幻相。。)。我們處的世界在眼前看的就是那樣的道理。

而用電腦來說明同樣被設計的這台人體、世界的大電腦大電視大電影,設計架構與幻相,人比較能懂。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5-29 02:58
Youtube:

雄獅醒來15:最終奴役、全球暖化設計 (節能燈)

事件閃焰 /準備轉變 Prepare For Change As The Event (水的問題)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6-2 01:33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5-7-4 18:56 编辑

Youtube:

光在水裡和空氣表面的反射與折射

大开眼界!声音震动引发各种形状水波纹

各種振動頻率下的沙子形態

實驗動畫:沙動畫

Top945進階版 第211期「科學宅即變」聲音會跳舞!

超右腦覺醒6:創世記載與無形法則 (1/2)

量子力學

平行宇宙

瞬間移動,超越空間限制的量子特性

顛覆的宇宙觀!地球並不是平行的運轉!


電子書:
無量之網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6-3 16:0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6-4-15 06:26 编辑

Youtube:

1,BBC 影片之量子力學:什麼是「纏結」?(一) (3部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eF0WEV_UykFMspBuByP

(這有像氣場書上提供的圖片,說明明心見性的氣場及亂的氣場)。

2,【探索講座第九期】高涌泉教授:既是粒子又是波?量子之謎的起源

3,巴夏BASHAR_-_瞬移

聖經:
《羅馬書》 8:28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4:23.

===================================

4,唐望書系列:

1巫師唐望的教誨
2解離的真實
3前往依斯特蘭的旅程
4力量的傳奇
5巫師的傳承
6巨鷹的贈與
7內在的火焰
8寂靜的知識
9作夢的藝術
11無限的積極面

===================================

智慧之書The Book Of Wisdom(阿底俠「修心七要」) - 佛,禪系列 - OSHO奧修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osho.tw/osho/upload/f ... wthread&tid=178

(文章內容:
我要告訴你人類史上最具創造力、美麗的寓言故事——亞當和夏娃吃知識之樹的果實。原罪就是他們吃了知識之樹的果實之後的墜落,然後他們就不在天堂裡,不再長生不死、不再永恆,他們與天堂失去了聯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頭腦產生了。

  整個寓言的目地就在這裡。亞當和夏娃其實仍在原地的空間裡,他們並沒有離開。只是因為吃了知識之果而產生了頭腦,而因為頭腦的產生,天堂就不見了,天堂就被忘記了。於是我們進入昏睡中,我們開始夢見地獄和死亡……等等的事。然後現在我們必須要吐出那知識之果。

你必須把你的頭腦從整個系統中吐出來,吐出之後,你會驚然地發現自己竟然就在天堂裡,然後你會因為看見整件荒謬的事而放聲大笑,因為你將會清楚地看到自己根本從來就不曾離開過,你一直都在這裡,你只是睡昏了,而且作了一場噩夢。現在你既然已經把那個毒素吐出來,你的夢魘也就結束了。
  撒維希,這一刻我們都在天堂裡。除了知識、方法和頭腦,沒有人可以把你送進地獄。。。)


沒有水,沒有月亮 - 佛,禪系列 - OSHO奧修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佛:心之空性 - 佛,禪系列 - OSHO奧修論壇
靜心觀照 - 靜心技巧 - OSHO奧修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金色花的奧秘 - 道家系列 - OSHO奧修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文章內容:
光必須向回流,這樣你才能同時既是主體也是客體,你才能看到你自己,自知升起了。通常我們只過一半的生命——半死半活的,這就是目前的情況。慢慢地,光向外流動不再回來,你的內在變得越來越空虛,你變成一個黑洞。
道家的經驗是:你向外發散的能量能夠越來越多地被結晶下來而不是被扔掉,只要你學會的迴光返照的秘密科學。它是可能的,那正是所有靜心的科學方法。)

成道之路.吠檀多(上冊) - 蘇菲,印度教系列 - OSHO奧修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發『歐』的音,變嗡),與下冊
奧修瑜珈 - 瑜珈,譚崔系列 - OSHO奧修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橘皮書 - 靜心技巧 - OSHO奧修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奧修的開悟
http://www.osho.tw/ebook/box1_04_07.htm

=================================

嗡(OM)與意識的四種狀態
http://www.allonetw.com/%E5%97%A ... %E7%8B%80%E6%85%8B/

纯意识,明晰梦
http://www.qiudao.net/qd/dispbbs ... ;ID=3126&page=8

巴夏:意 識 的 九 個 層 次 (也有youtube的影音)
http://wen0166kimo6.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29.html

==================================

書:
  當下的力量  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
  (外星人)《靈性煉金術:激勵人心的約書亞靈訊》
  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美)安德魯•紐伯格.pdf
  內在小孩解道德經+-+韓金英+.pdf
  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是心識系統.pdf

================================

參禪是捕抓第一個念頭的源頭去破無明。那是終點,也是(當初的)起點,也是南懷瑾先生說的:找到生命的開關。例如:當我們意識到某種聲音,再聽清楚,再分別是什麼,有什麼感受。。,已經是第幾個念頭了。生住異滅(輪迴、生滅)的原因。(參考海雲繼夢的前行→正行→妙行及「單一塵境」你掌握得到嗎?]  的文章)。

================================

Youtube:

被誤解的性-通往伊甸園的奧秘門
古儒吉大師談業力
================================

鮮為人知的奇人奇事,500歲世外異人記實 - 一葉秋風的博文 - 美國中文網

=================================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叢書)

=================================

Orgonite 水晶能量轉换器

Orgonite製作,google看文章或Youtube
=================================

Youtube:
1,全息宇宙 - - 量子啟示錄 (中文字幕)(你所見的椅子不在那)
2,全息宇宙
3,什麼是空間?
4,物質以外的世界
5,宇宙是幻相 意識創造
6,黑洞之旅
7,我們現在所處的三維空間世界Reality 有可能是 宇宙邊緣表面上的資訊投射出來的 "全息影像" .(皮夾,黑洞)

(光有照射、反射、折射、映射、投射、繞射、漫射等等,不同溫度產不同顏色及光波,不同角度看到不同,不同頻率看到不同真相。如果放個三菱鏡在三菱鏡之後,七彩顏色會還原變無。)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8-29 02:47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1-6 08:20 编辑

修改,日後貼上
作者: jenny    时间: 2014-12-11 14:3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5-7-4 19:07 编辑

Youtube、优酷:

「奇幻.不思議」日本3D幻視藝術畫展
不可思議的視覺幻象
非常神奇的設計發明
神奇的3D立體畫作!!
全球最大3D地畫 看畫如臨深淵 - 動新聞
教學:幻覺大考驗,讓靜態搖身變動態!

(新時代意識覺醒)震動頻率改變物質型態  (幾何沙畫)
(新時代意識覺醒)破除物質世界限制的幻相
生命之花
神聖幾何 -變形 柏拉圖固體
神聖幾何-梅塔特隆立方體(中文字幕)
旋載體-梅爾卡巴
梅爾卡巴的旅程
梅爾卡巴-提升之輪
巴夏Bashar精選:時空觸鬚-旋轉體(梅爾卡巴)使用法參考
超越思維 ─ 信念的力量:神經塑性
神經元(運動神經元,感覺神經元。。)
你有自由意志嗎?

靈性的實相 10《附註三》:意識帶入心 (修正版)
情緒、能量與意識 - - Gregg Braden.mp4
心臟的意義 - - Gregg Braden
藉由信念治癒腫瘤 -- Gregg Braden.mp4
全息宇宙 - - Gregg Braden .flv

覺醒家園——阿卡西記錄
愛自己─希望團隊
愛與被愛—we are all one—憶起你是誰
全息宇宙─只在於你的選擇
物質宇宙-創世紀 (简纯真理)
別管名牌基因了- 信念就是力量
脑场气意识建生法(导引音乐)
【覺醒字幕組】關於你被奴役的故事【AWAKER】The story you are about slavery
作者: jenny    时间: 2015-7-1 22:37
▶ 憶起我們是誰 Remember Who You Are 第一場  真相的本質 大衛艾克 - YouTube
(打預防針破壞免疫系統、加氟。。)
▶ 憶起我們是誰 Remember Who You Are 第二場  宇宙黑客入侵 - YouTube

▶ 憶起我們是誰 Remember Who You Are 第三場  揭開帷幕真相 - YouTube

▶ 憶起我們是誰 Remember Who You Are 第四場 覺醒:選擇愛 - YouTube
作者: jenny    时间: 2015-7-2 22:56
第五十九象推背圖壬戍 艮下兌上咸
讖曰:
無城無府 無爾無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頌曰:
一人為大世界福 手執籤筒拔去竹
紅黃黑白不分明 東南西北盡和睦
金聖嘆:「此乃大同之象,人生其際,飲和食德,當不知若何愉快也。惜乎其數已終,其或反本歸原,還於混噩歟。」

作者: jenny    时间: 2015-7-7 15:0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5-7-18 01:11 编辑

這30張瘋狂的視覺錯覺照片會讓你再也不相信你的大腦。
http://man530.goodfun.tw/fun97864.html

(各類視覺錯覺動畫影片)神奇的視覺特效,讓幻覺蒙蔽你的雙眼
http://www.mp3you.eu/m/v.php?id=vDn9Swhx9uo

我們身處的謊言世界- The Lie We Live

誰說是雜交造成的? 愛滋病真相


作者: jenny    时间: 2015-8-10 08:43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8-12-29 08:28 编辑

大衛艾克 談吸引力
偉大的靈性覺醒 大衛‧艾克
大衛艾克 系列24:在矩陣創造新實相
大衛艾克 系列29 :Alex Jones再探矩陣
大衛艾克 系列30 :星球上最大催眠者 (佛教: 圓覺經:種種色身,威儀進止;譬如死屍,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機運動。)

作者: jenny    时间: 2015-8-29 11:34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1-6 08:25 编辑

世界上最齐全的免费卡巴拉的资料:课程、直播、书籍、视频及音乐.
http://www.kabbalah.info/cn/

卡巴拉,国际卡巴拉研究中心(有受惠於網站,想捐款贊助支持網站,請聯絡網站)。

修改,日後貼上

========================

唐望書系列:

1巫師唐望的教誨(繁體)
2解離的真實(繁體)
3前往依斯特蘭的旅程(繁體).doc
等等

作者: jenny    时间: 2016-1-9 14:28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1-6 08:28 编辑

神秘化学 - 灵视力者眼中的化学元素.pdf(只看到英文版,沒有中文)1919年,名叫Occult chemistry; clairvoyant observations on the chemical elements - <神秘化学 -  灵视力者眼中的化学元素>。
"物质粒子宇宙"中,最小的"物质"单位是被Charles Leadbeater 和 Annie Besant这2位灵视力者发现的。(Datre书籍3 - 安努的介绍 - The Anu http://www.heart111.com/datre-book3-main/201-datre-book3-2


電鰻。電鰻發電
美研究人员发明“电鳗”电池(前沿) - 中国能源报-人民网(2009)
DNA,RNA,蛋白質


固體表面化學反應 - 科技大觀園 - 科技部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 ... /0/12/10/1/1088.htm

《用声音打通经络》试读:第三节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http://book.douban.com/reading/10282772/
(用佛號、耶穌基督、咒語、真理的話語等,以喜悅、平安、信心、信任-[自己與所念的對象]的心去念。)


遠距離療癒的科學原理(Quantum Entanglement 量子纏結) @ THE ANDROMEDANS PROJECT __ 痞客邦 PIXNET __.html
http://tungwei1115.pixnet.net/bl ... -%E9%87%8F%E5%AD%90

電磁波之父 赫茲的電磁波實驗.pdf
作者: jenny    时间: 2016-4-15 08:0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6-4-20 22:00 编辑

[心靈整合]人體(經絡線)軸向能量線介紹 - Ariel - 破曉驚曙光~最好的奴隸是自以為自由的人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Uni127/11062831

(翻譯自心世界:http://www.heart111.com 。網站另有翻譯Datre宇宙傳導及作個人的心靈整合服務)

======================

精神覺醒時會有的過程 、覺醒的跡象 、靜坐能改善大腦結構和功能、右腦開發、啟動第三眼松果體、天眼功與松果體之間的關係

請看[25 -美金的陷阱-----中華傳統文化&佛學共修區]欄的文章。

======================
靈氣與三脈七輪的關係(原出處)-靈氣-棄緣得止身心靈研習中心-首頁

http://www.reiki-masters.com/about/body.php
作者: jenny    时间: 2016-5-10 08:2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1-6 08:33 编辑

有的人在批評大衛艾克或一些外星人在挑動人散撥恐懼能量。不,他們是讓我們明白世間、地外發生什麼事、讓我們心理準備、鼓勵我們拿回自己的力量、活在信心裏,這些問題,巴夏、大角星、昂宿星、天狼星。。等等也會聊到,人群也會問到。

用光和愛的力量融化與團結,意志與光和愛是最強大的力量 

當然,剛聽到這種一輩子沒聽過的生命及世間事的真相,每人反應不同,解讀不同,呈現的頓時的情緒也不同。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1-7 17:46
偉大的靈性覺醒 大衛‧艾克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1-18 21:5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1-6 08:41 编辑

《奇蹟課程學習》【當下即至的旅程】敏感體質,開天眼,靈魂出體,星際旅遊。~何興亞,回家的心情
(與[不是修行,是憶起]是同作者?
[不是修行,是憶起]有blog及網路影音。
似乎修行人有境界時,自己與別人都會好奇:有否上帝?)



發佈日期:2016年8月12日
基於特殊因緣與敏感體質,我曾經有四位無形的老師。二十多年前,第一位老師出現後,常在我打坐時,帶我遊歷各種境界。包括地心世界、星際旅遊、不同次元的平行宇宙、美妙的天人世界、可怕的陰間與魔界等等。我看過的各種境界,雖然五光十色、極為美妙或非常先進,但總覺得有些共同的模式,變不出新花樣。心裡想,難道上帝的創作就是這樣嗎?果真如此的話,上帝的能耐似乎沒有多高明。當我玩膩了,老師告訴我,這些遊歷是為了我日後的訓練與工作所給的犒賞,便離開了。

第二位老師很快就來了,對我進行嚴格訓練,前後七年,不分日夜。訓練期間,我的意識隨時可以離開身體,只保留少許意識,讓身體照常打理生活事務,一般人並看不出我有什麼異樣。老師教我各種感通能力與玄奇技法,包括天眼、天足、他心通、宿命通、識別與破解陣法、超度遊魂、用光幫人縫補靈體、幫待屠宰動物抽離靈體減少痛苦等等,以及在靈界如何保護自己的各種方法。

訓練完畢後,第三位老師帶我加入一個靈界工作團隊,我們的目標是助人與提昇世界。於是,我開放住家為道場,讓需要幫助的人、想要學習的人前來,供吃供住,一天只收費50元。我幫過許多人化解因果業障、處理身心病痛、縫補靈體。也訓練了幾個助手,幫他們開天眼,一起工作。幾年後,來道場參訪、學習與求助的人愈來愈多,其中不乏國外人士與僧侶、道士。

除了在自家道場工作之外,我常常自行出體,至靈界處理各種事務。同時,也擔任訓練新進團隊成員的老師。我依團隊宗旨,盡心盡力工作相當長一段時間後,身心非常疲憊,甚至多處嚴重損傷。同時,我已看出思想的奇妙創造能力,任何一個人構思或想像時,他的思想會形成一個小世界。那小世界有許多象徵思想的形體,每個形體都認為自己是獨立自主的、真實的,並在其中活蹦亂跳,自行演化。然而,那個小世界,只是某人思想所形成的夢境。

工作期間,有兩件事讓我不解。其一,我幫助過的人,只要內心仍然執著,他的症狀與病痛,很快就會再複製出來,先前的處置似乎只有短暫與表面效果。其二,我打坐時,看到一個景象,自己準備了很多包裝精美的禮物,送給每一位來到道場的人。但他們打開禮盒後,裡面空無一物。因此,我懷疑自己所做所為,對人們真的有幫助嗎?我問老師,自己的處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老師回答:你在一個夢裡,是一個龐大思想的夢中人物。聽了這答覆後,我陷入很痛苦的情境,原來自己只是那夢者的一個玩偶,那麼,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沒多久,第四位老師來了,他見我痛苦不堪,就將我拉提到一個很高的境界。我看見一個巨大形象,他自稱是物質宇宙的上帝,自行創生,唯我獨尊,沒有在他之上者。物質宇宙在他的指掌之中,好像一個能量團,隨他操弄。他狂傲無比,持續向手中能量團發送意念,穿透每一個世界,以及其中每一個形體,甚至每一個細胞。這時我領悟到,物質宇宙所有次元、所有世界,都是他夢出來的。

之後,我整個人都癱了,不願意、也無法再從事先前的工作。我化除曾經學得之各種感通能力與玄奇技法,關閉家中道場,修復嚴重受創的身心,並在各種心靈書籍中尋找答案。幾年後,我看到《告別娑婆》,許多疑惑都解開了,原來那物質宇宙的上帝就是小我。他本身虛妄不實,沒有任何力量,然而,只要我認同分裂之念,就會將自己的力量賦予他,被他全面操控。

於是,我開始學習《奇蹟課程》,練習寬恕,持續至今,已八年多。這過程中,我的內在視覺看到一幅J兄顯示的圖像,有一白光大道直通天堂,整條路並不長。大道兩旁有很多細小道路,每一條小路都有一個門,並有守門人。趨近後,守門人會熱情招喚,介紹門後世界多麼有趣,有多少人在裡面玩,極力相邀。我稍稍探頭看了幾個,門後的世界確實聲光俱佳、奇幻迷人,但我知道,只要一踏進去,就像進入迷宮很難出來。

J兄問我,你知道這圖像是什麼意思嗎?我說:「我知道,那些小路的門後世界,只會誘惑我在夢中逗留。那白光大道是奇蹟課程所指出的回家道路,而且是當下即至的旅程。」J兄微笑說:是的!

回顧過往的點點滴滴,這些體驗讓我徹底認清,二元對立虛幻世界,無論境界多高都沒有出路,只要認為還有需要自己幫助的人、還有需要改善的世界,就會落入二元對立的圈套中,飽嘗分裂之苦。我也不願再被虛榮感與特殊性所迷惑,那背後是難以承受的分裂之苦,這代價太大了。

最近與過去至家中道場學習與共事的幾位好友相聚,我向大家道歉,以往所教的內容都是錯的,並建議他們學習《奇蹟課程》,可先由《告別娑婆》系列書籍著手。幾天後,他們傳來購得書籍的照片,我覺得非常開心,因為他們即將和我一起踏上「當下即至的旅程」。


何興亞,回家的心情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sog.hyh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1-20 03:55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1-6 08:43 编辑

【yachak】《靈性的包容和不接納》

發佈日期:2016年11月6日

靈性關係在生活中的體現之一是包容,但是這個包容只有在消除了自我性和他人性的對立感中才可以達到成熟。很多靈性教導都告訴你要包容所有人,要接納所有事物。但是這個“我”是無法做到的。因為自我感本身就是一種孤立出來的幻相,“我”只是一堆思想和心念碎片營造出來的幻覺。試圖通過“我”去包容,本身就潛藏著對立和衝突,甚至幻滅感。

這也同樣適用於“要愛每一個人、接納一切情境、對一切事物說yes”這樣的說法。不是說這些說法不對,而是說你不能通過自我感和你的頭腦理解去執行。如果這樣不僅行為本身是缺乏實義的,難以完全做到。也無助於達到內心的平衡和放鬆。

愛就是心本來的狀態,接納和包容萬人萬物就是心的自然屬性。但是心並非指心理層面的心,不是我們七情六欲的心,個人偏愛的心。所以它在表達愛的時候是自然的行動,而非出於同情心、偏愛和頭腦所認同的某種道德標準而採取的行為。

某種程度上,包容確實可以體現出靈性生活的價值所在,只要你內在還有不能接納和包容的任何情況和人,那你的心就會有局限和約束,那麼你的心就談不上解脫和自由。所以包容萬人萬物確實是靈性成長的目標和需要,但卻不是通過“我”的願望、意念、想法、理解、同情心來最終完成的。而是通過釋放自我和他人的對立感來讓心的自然狀態呈現出來而達到成熟。

當沒有了自我感的約束,你和我的偽裝面具、表面不同將消失,評判和比較將不再可能。人與人的關係中一切都會進行得很自然。孤獨、逃避、迎合、媚俗就不會產生。

社會生活需要一定的頭腦交流方式,但是不意味著你的心不可以活在自己的自然狀態當中。當你內在是和諧的、平等的、包容所有的,那麼外在的一切也會在你的體驗中表現為和諧與平等。你會看到是自我觀念的偏執阻礙了那種和諧的自然流動,有時候可能是一種驕傲、自卑和嫉妒的情緒。但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和“我的”執著。只要有執著就會有恐懼。因為你在試圖抓住一個並無實質的事物。

也只有摒棄了對“我”的錯覺認同,我們才可能做到接納我們的真實想法而不是簡單否定評判它;也接納別人真實的想法,接納一切生活情境差別。但接納不意味著降低自己的個人要求或者藉用道德、宗教信念來強化自己的頭腦以避開真實的內心感受。

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要去犧牲自己、壓抑自己才能達到平衡狀態的。有時候更需要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以便在關係情境中得到解脫和糾纏的釋放。比如在這樣一個例子裡面,

一個人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卻遭遇到被人懷疑、評判、敵視甚至指責攻擊。

那麼在這個人的第一反應當中,首先是吃驚、不理解;繼而產生受傷感、憤怒情緒。

然後當這個人意識到這是因為別人的誤解或人品造成的,至少不會立刻採取反擊行為。但是受傷感和憤怒仍然存在。

這個人頭腦中的第一種包容的理由就會開始產生作用了,覺得這是難以避免可以諒解的行為,這是出於社會道德影響下的習慣反應。

但是這種反應並不會帶來內心的和平,特別是當這個人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善良有愛的人之時。在他的觀念裡好人應該遇到好事,生活中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個疑惑導致他可能傾向尋找更深的意義所在。假如這個人是學習靈性的,這時候的包容理由就轉變為一種宗教精神。覺得包容是忍辱的行為。但是這裡面並沒有任何的快樂,因為裡面有犧牲自己和壓抑人性的傾向。

但是如果這個人是跟著心來流動而不是頭腦反應和同情心,那麼在這些觀念升起的同時就會被看到。因為心能看到什麼是自然而什麼只是概念和反應。心不會去評判別人,也不會評判自己,心可能有暫時的受蒙蔽狀態,但是它絕對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不受影響和傷害。

這種保護是直接不接受任何不公正或者惡意地對待,這種不接受是在正確理解上的不接受,這個不接受是以接納任何情況為前提的。因而和包容心不會產生根本性衝突。當內在沒有衝突,外在的影響就可以很容易消除掉。一個人仍然保持他的自然狀態。快樂並不會被奪走,自信心依然保持完整。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能量都是要接受的,那些對你不利的能量,帶有惡意和傲慢的,尖銳、沉重和壓抑的,你是可以直接不接受的。不管你身處如何的情境之下。這些能量應該去到它們應該去的地方而不是由你來背負。但不等於你需要對別人回擊惡意和傲慢。

事實上真正的包容只有在內心深處才可以找到,它永遠都是不變地存在著,我們可以叫它“愛”的感覺。我們只有通過深深進入心來遇見它。愛有真正的力量,有真實的慈悲和包容,它通過化解而非背負來驅散黑暗和痛苦。

資料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6db6...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1-20 03:56
【Yachak】從迷夢中醒來 你就是宇宙和極樂

發佈日期:2016年7月21日
整個宇宙都是極樂,所有的痛苦和煩惱來自對生命的錯誤理解和假相,你就是整個宇宙,甚至更高。你就是極樂,而你卻活在卑微的以苦為樂的人類小小的物質形式裡面。這一切源於你的沉睡不醒,整個世界都是一場迷夢,而你卻沒醒來。在醒來的人眼裡,這個世界都是混亂顛倒的,真理被遺忘和拋棄,錯誤和謬論被發揚光大,深植人心。錯誤不僅僅體現在外在的戰爭和相互競爭掠奪,國家與國家,人與人之間,也表現在內在的衝突和受苦。

而你的本質並不會受任何苦,你的本質也不粘附在這個世界裡面。你想要從這個世界尋找真正的解脫和幸福,無異水中撈月。

你的本質光芒無限、永恆閃耀,充滿祝福和極樂,那是你的真心,這個真心沒有任何形式的分離感、變動。外在的分離和變動都是假相。你那自認為在受害、受傷、受苦、煩惱的心並不是你的真心,它只是真心外層被錯誤認知和習氣感受包圍的一層假膜,類似被精密製造的心理盔甲,你越是認同,它就越鞏固和顯得真實無比。

如果生命是受苦,那它一定是非真理;如果你的生活僅僅是為了在受苦中求短暫的安慰,你可以棄絕它。如果你仍然沒有意識到生命的最高目標是從迷夢中醒來,那你這一生就是浪費了。無論這個夢是美夢、噩夢和白日夢,本質上有任何分別嗎?這些夢都毫無價值和意義。

只有恢復到我們最高的潛力,恢復到我們的永恆真心,哪怕僅僅是短暫一瞥。都會讓你瞬間意識到極樂就是你的真正本質。世界、宇宙就是極樂,儘管極樂穿透外在混亂的一切卻不被人認識和感知。極樂是每個生物最本質的存在狀態。

向內尋找,去感受、去成為這個極樂和無限,棄絕任何頭腦世界的沉迷和誘惑,把它們一掃而盡,無論裡面裝著什麼,這些都是做夢的材料,而不是你醒來的響鈴。一旦獲得些微體驗,從此你將知道什麼是你要去追尋的正確道路。

以前,你從傳統那里相信你需要很多努力和階段才能達到這個醒來的目標,現在你可以把它們放到一邊。只要內在擁有熱情和強烈對真我的愛,你可以這一生就實現夢想,你想從顛倒之夢醒來的夢想。

你還需要很多轉世嗎,不斷地出生不斷地死亡?玩些毫無意義的愚蠢遊戲?時間的加速可以縮短這些過程,讓你在很短的時間完成需要一生或好幾生才能完成的積累。然而,如果你不夠珍惜,甚至你下生都沒有機會再回到這裡在這個特殊的恩典時期。

如果一個人仍然把身體當做自己,就永遠不可能醒來;如果仍然認為有個真實的“我”。受苦和各種衝突就持續不斷。這個“我”就是一隻頑劣成性的猴子,被外境所迷樂此不疲,當它被刺激就尋找各種機會來鞏固自己,試圖讓真心和真我永遠處於沉睡狀態。

諸如,這個“我”通過外在的作為、成就感、擁有感、掌控感、敵對感來鞏固自己;
這個“我”通過分別、比較、下定義、概念化來劃分、認同事物和一切現象;
這個“我”通過對身體、情緒、情感的受苦和恐懼來強化個體存在。

也許你會認為沒有“我”你會失去存在感,變成一張白紙。實際上,你對它們的正確和客觀認知,將它們放在恰當的觀察位置,用它們作為鏡子反而幫助你更了解真我。因為你就是真我,無限覺知,空性卻充滿光明 。你怎麼可能變得不存在、無用、不辯是非?不要受這些主觀感受欺騙。

真我擁有一切真知和辨別力,要讓它顯露出來,唯有先釋放掉對這個假我的認同。這也是最基本的覺醒,你必須覺醒到你不是這個身體,這個“我”是假相。不過你也不用刻意消除假象,因為假的永遠不真實,你如何消除不真實也不存在的事物?

這很難理解,但是覺悟不需要苦思冥想,自我折磨。只需要去深入感受實相,因為真實的實相無處不在,你的真心、真我就在這裡。它就是你。當然你的假我還是會告訴你這一切是不可能的,通過恐懼感、失敗感、沮喪和外在事件,試圖把你來回原位。所以要保持耐心,如果你對小我習慣的冷漠,懷疑態度無動於衷,真我就會接管你。你對它越渴望,它就越迫不及待接管你。

有時,長期的負面習慣就像毒藥,毒害一個人的身體和心智,這就需要時間慢慢一點療愈。但是這和領悟真我並不違背。因為領悟是隨時隨地的,它既不在遠方也不在另一個世界。

它就是當下每一刻,當你覺得這個世界充滿謊言、虛幻不實,這是對的。但是不要攪合進入,對其過於認真和痛恨就是和其糾纏的表現。保持幽默感,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然後迅速回到內在中心。

當你對內在和外在的一切都沒有各種各樣的分離感,沒有一個需要對立分別和緊縮的個體意識,你就真正進入了實相的領域。實相帶給你的是從世界迷夢中的醒覺,你就能順藤摸瓜找到真心。你的真心和宇宙心並沒有任何區別,而宇宙本身是完美的、圓滿的存在著。所以你的意識也體驗到圓滿,你只要保持在那裡,你就不再有任何受苦。而且心能轉物,充滿力用,你可以把自己的外在生活變成天堂。

每個人都處在極樂的實相中!而人們卻不知道,人們活在一個個夢境裡,追逐那些夢中的彩虹,沒有永恆價值、或徒有美麗表象卻什麼都不是。所以,這就是人類最大的悲哀了。

所以只有當你醒來,你才能看清這一切,你也會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醒來。

資料來源:fantasyman1.pixnet.net/blog/post/155805184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1-20 03:58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20 15:10 编辑

【yachak】《超靈的顯現和作用》地球的揚升速度決定我們會加速進入超靈,就是第七維度。

發佈日期:2016年11月6日
超靈振動在第七、八、九的維度頻率帶當中。靈魂是超靈的顯化,有不同群組的靈魂包含在同一個超靈當中。而顯化的靈魂則振動在第四、五、六的維度頻率帶。看一個人的靈魂進化程度,就是看他是否已經達到了靈魂的完整意識體驗。這種完整可以從思想、精神、智力、情感是否達到一定成熟度來衡量。

在第四維度它表現為擁有獨立思考、自我做主的能力,平衡的精神和智力結構,平等地、相互尊重為前提的情感傾向。這也是一個人“ 個體性”成熟的表現,它擁有很明顯的個性特徵。

個性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個性在獲得“ 全體生命合一”的第五維度意識體驗之前,容易帶來個人和集體的衝突。因為這個階段靈魂雖然超越了較低的盲從意識層面,而在較高層面的休眠意識卻沒有得到發展。靈魂仍然只意識到個人和集體的吸引與排斥的共存狀態,它仍然堅持從外在而非靈魂的本質當中來認識和求取和集體的平衡關係,因而還不是真正、徹底的成熟。

一個進化到第五維度的靈魂意識則意識到整體是內在的一種相互影響和關聯,他不再把生活中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看做毫無意義或者不兼容。他把它們看做內在的意識的反映,並當做改變和促進自己意識發展的手段。

達到第五維度意識的人也不像擁有第四維意識的人仍然是以“ 滿足自我”為主的。即使他遠離社會和人群,或者表面上做著慈善的行為,仍然無法改變這一點。第五維度意識擁有極高的同理心,在行為動機上是以他人或者靈魂整體有利的角度來思考的,並有極大寬容和犧牲自我的傾向。因為他不想再助長他內在的心理衝突的行為,因為他認識到“ 自我”就是衝突的根源,只有放下自我才有自由的可能。

自我是社會的產物,也是靈魂的工具。第四維度的人能夠意識到自我的完整,卻意識不到靈魂的意義,因而很容易被各種內外因素所影響,靈魂需要通過放下自我帶來的干擾和過往經驗才能更進一步。

第五維度是新的靈魂成長階段,它對自身俱有真正的知識但還不具備服務的意識。它仍然需要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鍛煉才會成熟。那些陳舊的思想模式、情感狀態仍然此起彼伏,不會輕易達到熟練的掌控。

這個服務意識和物質幫助、真心待人、精神支持背後的動機有所不同。這個服務是一種自發的意識存在狀態,同時包含多個方面,不是簡單通過思想信仰來依存的。也就是說一個成熟到一定階段的靈魂會完全以服務為主。就像較低維度的靈魂自發地為自我服務一樣自然。

這種意識狀態來自於生命的真實體驗,靈魂獲得“珍寶”——超靈的利益而自然生髮的。這時候靈魂意識到超靈,是超越身體、靈魂層面的存在,同時也超越了較低的慾望和滿足,獲得了真實不變的利益。自我並不是作為者,而是通過超靈,一切都像是被注定地安排著,當然是為了更大的目的和利益在運作著。

這樣的人意識到他的內在狀態就像太陽一樣擁有無遮的光芒。而太陽存在的作用是什麼呢?那就是平等地照耀世界的所有生命,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它們對陽光的吸收能力如何,太陽都不會改變它的狀態。暫時的雲彩也無法遮擋陽光的透射。這就是一種超靈狀態的自發服務意識。

這樣的人會意識到生命的最高存在意義不是索取而是無條件為所有生命服務。而這種服務始終在一種無自我感、無時間壓迫感和愛的自然流淌中進行。擁有自我感的服務會有得失的分別計較,在思想灌輸下的服務不僅枯燥而且沒有情感,僅從個人情感喜好出發的愛則擺脫不了局限性。另外,時間性並不是服務的主要參考,因為在時間感裡面一個人將會迷失在經驗和計劃當中從而失去當下存在的意義。不是不可以計劃和有想法,而是不能脫離當下超靈覺知狀態去行動。

所以人們喜歡把愛劃分為大愛和小愛,情感之愛和神聖之愛。這都是沒有明白什麼是愛。真正的愛是不可以劃分的,愛是來自超靈的天性,來自超靈對生命源頭的永恆冥想。它不會說你是我愛人、朋友我就多愛,其他人就不愛或少愛。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因為生命是個複雜現象,每個人擁有不同的個性和意識狀態,每個靈魂過往聯繫情況不同。這種無執著的愛表現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現象。除非你已經達到了那種狀態,不然你無法從表面去理解那些達到超靈意識狀態的人的不同行為。

在這樣的意識當中,服務工作並不僅僅限於寫文章、網絡交流之類。實際上這種服務工作很多是在實際生活中,是多維度同時進行的。多維度意識是全意識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當一個超靈需要穿上人身載具之時,他必須在它所有能感知的維度層面隨意轉換,必須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內心狀態以及意識成長階段,看到時間和能量進程、變化,必須理解每一件事情的多維參考價值和意義。甚至到後面,它還要恢復它的神秘能力,比如能看到萬里之外和不同世界的事物、能同時身處兩地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超靈的擴展而獲得,是服務能力的提升。

第六維度是一個人完成光體建設,與靈魂能量完全合一的階段,合一以後才知道我們的靈魂本質就像無邊的海洋。第六維度是啟動萬物本質的量子能量的開始。它充滿無窮的想像和創造力,可以無中生來,從更高的層面帶來物質的顯化。對於很多人來說,在這個維度它會過渡得很自然。這是因為很多選擇在這個特殊時期轉世的人右腦意識都很強大,特別是意識較高之人群,往往具有很高藝術天分。這是為將來的新世界和新人類而提前做的準備。普通人也可以通過靈感啟用這個層面的能量,但不是以直接的方式來運用。

實際上我們不太會在這個層面過多停留,因為地球的揚升速度決定我們會加速進入超靈,就是第七維度。

一般來說我們只能通過心靈的對外反映來檢驗我們的意識成熟度。比如,外在的人和事是否還能困住我們,是否還特別在意順境和逆境,自己的表現,是否還有貪欲、嗔心、困惑、不滿等等。這裡面很難判斷某個比量達到了什麼程度。

但是在維度的上升中卻會有非常明顯的提醒,這種提醒不會是妄想、偶然為之的,是非常明確的意識到。比如在超靈意識狀態,不僅心靈可以感到很安定、自在;不容易受外在的影響;洞察力很敏銳;轉化問題的能力也很快。

還可能在內視中看到非常耀眼的光球出現,周圍沒有任何遮擋,甚至背景是一片天藍色,一點雲彩都沒有。在進入第五維度的門戶之時,你可能也會看到很明亮的白光,籠罩在你周圍,無論是物體還是人都透著明亮的光環。彷彿處在白日夢境當中。但是因為你的身體還沒有和靈魂振動整合完成,你還要恢復到平常狀態。你的靈魂不會立刻離開這個世界。

在你獲得“天堂火焰”觸及,其實是一把打開心門的鑰匙,你將準備好向神聖之心敞開。你也會看到白色或金黃色的光球,但是並沒有那麼耀眼。

當然還可能有很多體驗或者其它方式來告訴你你的能量狀態,但這不是可以追求的。在前期,如果你能聽到持續的音流,那是光在啟動你的眉輪所發出的聲音,這個聲音會喚醒你的多維度靈魂。看到、聽到一些奇異的光和聲音,是向第五維進發的途中。

在這段時間的經驗當中,天空的活躍氣象告訴我們很多能量層面得到了一個較大的調整,既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上一個階段的完成。對於超靈顯現的人來說會被感召進入到多維度的創造和服務當中,站立在更高意識當中,不脫離現實生活的,為未來幾個月的和平過渡以及2017年的能量做好準備。對於後面跟進的人群將有大幅度的淨化和提升。你需要同時照顧好身體和心靈,當你有所覺悟把它運用到生活當中。

放下任何執著和擔憂,從內心深處不參與世界的、家族的、個人的任何衝突事件。保持你的神聖冷漠中立態度。把煩惱和快樂看成平等,不排斥也不追求,通過理解和慈悲來釋放情緒。只要不發生偏離和迷失,你會發現維度上升是多麼快速、簡單、容易的事情。

資料來源:同23&24F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1-21 18:5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1-6 08:55 编辑

Youtube:

1,生命中難以承受的真相 -- 大衛·艾克:採訪 Arizona Wilder 談“蜥蜴人”變身 -- DAVID ICKE

(被採訪者Arizona Wilder,幾十年來為[光明會]精英,主持秘密的人體祭獻儀式。)

(發佈日期:2016年12月24日

(底下的備註:)

你可以不相信 , 但是不能不知道 , 知道真相是為了智慧的去改變去選擇 , 我選擇愛 , 以智慧慈愛光 去結束全球奴役 全球欺騙

全球精英集團他們努力的維持能量低下 , 潵佈暴力負面的影視 , 是為了使人類無法成長 , 這是一套愚民政策 , 從教育 , 媒體 , 醫藥 , 政治, 宗教,飲食, 預防針破壞免疫系統及裡面注射東西、水含氯、牙膏含氟、基因改造食物、節能燈,無所不包 , 知道真相以後 , 我們必須讓自己愛的能量揚升起來 , 不去關注餵養負面頻率.)


2,人類史上最大的騙局01 - --蜥蜴人就在你身邊 !---[星海藍原創影片]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1-27 22:0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7-11-6 08:57 编辑

在2005年,我看[上帝的指紋]上下集,那些考古學家說的各地的傳說(詳細我忘了),每5~6千年換一個時間週期,2萬多年結束了金、銀、銅、鐵的時間循環周期(也就是馬雅文化說的末日結束之意),又開始金銀銅鐵的時間循環周期的開始之意。又開始於金時代(精神時代)。
(告別婆裟也有說到)。金銀銅鐵有點像生老病死;又有點像人追求精神,然後又逐漸精神沉淪衰敗。

(2004~2005年我莫名其妙喜歡看古文明的書,之後喜歡看古蹟、古建築、古物、古事)。

(富爸爸窮爸爸書系列說到,政府基於成本考量,錢用金,後銀,後銅,後鐵。)

2014年我看外星人(忘了哪個說的,克里昂?齊瑞爾?),26000年是較大時間循環周期的結束及大循環的開始,會有各行星的靈魂甦醒,是重要時刻。
這就好像外匯,如果到四小時的走勢都要漲,在舊時間結束到點時,新時間開始時(如下午四點,不考慮國際時差),那麼剛好是30分、1小時、2小時、4小時的時間同時到整,就會一起反映漲,漲到4小時該有的漲的幅度才會結束,不會只漲30分的幅度。在舊時間結束到點前,短分鐘會先漲,好接應下午四點到時,後面長時間要漲。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2-23 08:4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4 07:57 编辑

生命能量的秘密

生命的本質

宇宙的一切說透了,就是信息、能量、物質週而復始的運動變化。物質是看得見的,能量是能夠感覺到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覺到能量,這和個人的修為有關。物質是能量聚集的結果,氣,是物質釋放的能量。這是現代人,包括科學家對生命物質現象的最根本的歸納。也就是說,能量和物質實際上是一不是二。

但是,物質也好,能量也好,它們不可能單獨存在,它們都承載著一定的信息。實際上,這個世界的基本構成就是:能量+信息。這個最基本的道理你明白了,你再看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就如同1+1=2一樣簡單了。而物質和能量的轉換是由「緣」所決定的,緣聚緣散,決定了能量的存在形式。

任何能量、物質都是信息的載體。物質、能量可以認為是中性的,是萬物共有的本質特性。拿佛家的話講,它沒有任何分別心。而信息就不同了,是分別一切物質的標識,正是因為它的不同,才導致了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態。從微觀世界來講,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東西。

對於看得見的物質所承載的信息絕大多數人都能感受到,比如我們吃的食物,用到的物品等等;但對於虛空中氣(能量)所承載的信息,就只有極少數修煉人和清淨心到達一定程度的人,還有就是有緣的人(誠信)可以感受得到。道家和佛家的修煉說白了就是從這兩方面來修的。道家偏重的是能量(氣)的修煉,佛家偏重的是信息(心)的修煉。

信息治病原理

以前很多人不相信信息能夠治病,不相信調理師所發出的信息。但不可否認,有的人就通過信息治好了自己的病。為什麼信的人就能夠管用,而不信的人就不管用,其實道理太簡單不過了:我們都用過收音機和電視機,如果你不調到那個頻道,你就根本不會接收到那個頻道的節目。相信的人,就好比他的接收頻道調到了那個信息的頻道,所以調理師的信息就能夠進到他的空間來影響調節他的患病的物質身體。內在是用信息(念頭、心意)來對物質身體的細胞進行調理,從而達到治療健身的作用。而這個作用的大小,就取決於發送者和受用者本人定力(念力)的大小。

好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接著來看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飲食,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的身體是物質,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水都是物質,而且都是承載著不同信息的物質。而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是信息,信息也具備能量,沒有能量,信息也無法存在,所以它也絕對會我們的物質身體產生影響。所以,心念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絕不亞於物質(食物、水)對健康的影響。

現在,許多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地方在孩子們吃飯的時候,都會在飯前讓孩子們先閉目合十,對食物進行感恩,也就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吃飯。這個做法的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會起著很好的作用。它的原理就是上面所說的道理。其實,無論孩子還是大人,我們在飲食時都應該如此,這樣的習慣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起到良好的作用。

你以一顆感恩的心,在有食慾的愉快的狀態下吃一頓粗茶淡飯所獲得的能量,絕對要大大多於在無食慾無心情狀態下吃的一頓山珍海味。於在無任何食慾、無不僅如此,我們在做一切事情的時候,如果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為什麼修煉的人首先都要清修,即要盡量減少起心動念。其實這個道理也十分簡單,人的念頭一動,就必定要伴隨能量的消耗。念頭越多、越重,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越大。道家真正修行的人,他們都能夠從虛空天地汲取天地的能量來彌補自己身體的不足。看看現在許多「大師」們,不否認他們通過自己以前的修行得到證悟到了一些東西,但現在由於他們放不下名利,整天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消耗著自己大量的能量。

佛門有言,大千世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其實就是從根本上認識了這個物質世界的本性。如果我們能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待我們對健康的認識,我們就會找到解決健康問題的本源。

什麼是病?

可以說,病就是承載了不健康信息的細胞聚集的結果。這些不健康的信息有的來源於我們吃的被污染了的食物,但更多的往往是我們不淨的念頭自己污染了我們的細胞。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的精力充沛,我們分解細胞污染的能力也很強。雖然細胞被污染了,但我們還有能力去分解它。所以我們身體內的不良細胞數量也有限。外在也顯示我們很健康。但是當我們吃進越來越多的承載著惡的信息的食物,喝著被污染的了水,呼吸被污染的空氣,還有那些所謂治病的「藥物」後,我們身體就會生產出越來越多的不能被我們分解氣化掉的惡細胞,這些承載著惡的信息的細胞不僅大量吸收消耗我們體內的能量,而且還會積聚起來,慢慢堵塞我們的經絡,堵塞我們的血管通道。最終,我們的身體病了,壞了。等死了後,依靠大自然的外力(火化、腐爛)才會慢慢化掉我們這些病態的細胞。

但還有一個道理我們必須知道,就是往往一個人越是小心謹慎,越是怕受到污染傷害,那他可能就會受到更大的傷害。為什麼?其實一個人如果他有足夠大的心量(包容心),那麼一切的外事外物就很難傷害到他。

壞的有毒的細胞它也是物以類聚,它們在體內也是會找到一個適合它嗎生長環境的地方聚集起來,聚集到了一定程度,我們就會感到不舒服,這時,我們就「病了」。

以腫瘤為例,腫瘤就是有毒細胞積聚的結果。當你通過手術把腫瘤拿掉後,如果你製造有毒細胞的源頭沒斷,包括有毒的飲食,惡的心念,不良的生活習慣,外在精神方面的壓力等等,那麼過了一段時間它還是會找到一個新的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積聚起來,這個時候西醫就認為是腫瘤又轉移了。

西醫對癌的分類也很有意思,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高分化的惡性程度最低,低分化的腫瘤惡性程度最高。其實說白了,就是高分化的癌細胞毒性低,相對容易被氣化分解,而低分化的癌細胞就是毒性太高,我們身體幾乎沒有能力來讓它分解。


如何治療癌症

一、不要再生產有毒的細胞了。

1、通過改變你的心態,別再怨恨了,別在計較了,總之改掉一切不良的心性。但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太難
2、不要攝取載有毒性的食物,醃製,油炸的,燒烤的,化學添加劑的等等有害於健康的食物。
3、遠離空氣不好的環境,空氣,實際上使我們需要的第一能量,它對我們健康的程度遠遠大於食物和水。

4、遠離讓你煩心的人事環境、居住環境,給自己一個好心情。

二、增加自己的氣血和能量

1、好好睡覺。現在沒幾個人能按照自然規律來好好睡覺了,不好好睡覺就不能及時生成你需要的健康的血液。

2、放鬆身體,通過氣功、太極拳、打坐等增加自己攝取氧氣的能力,打通自己堵塞了的經絡。血脈暢通了,攝氧能力足了,你的氣化分解食物和細胞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強。

貪心的後果

如果你注意觀察世人,你就會發現,貪心重的人往往一得病就是一個大病。貪心重的人,他們往往很容易生起嚴重的瞋恨心,也就是很嚴重的惡念。而心態平和,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人有病也都是一些無關緊要不痛不癢的小病。所以你身體的好壞,病的輕重往往取決於你惡念的程度。對於很多病人,當你改變了貪心、怨恨心的心態後,你會驚喜的發現你的病也不知不覺消失了。

我們的宇宙充滿著能量,這個能量是帶有信息的能量,這些能量再變成物質的時候就會帶有原來的信息。所以,不要以為我們的心念不會對自然界產生影響。等到這個世界充滿的怨憤不平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界都會發生大的變化。現在的地震、旱災、水災頻頻發生,人們是到了該檢討自己的時候了。我們居住的空間是一個充滿能量的空間,同時也是一個充滿各種信息的空間。

(Jenny補註:
1,佛法:淨空法師講述:
淨空法師說“貪嗔癡慢”:貪心招感水災、嗔恨心招感火災、愚癡心招感風災、貢高我慢心招感地震(疑心招感土質鬆動?淨空法師曾說過);

2,【光之兄弟群體】《用聖光消除精神污染》你們是在為聖光工作。

(內容:問:對我們地球母親污染最大的是什麼?是化學污染,還是我們的負面思想和情感所造成的精神污染?

光之兄弟:
肯定是精神污染!這對你們的地球母親來說是最嚴重的,因為這種污染侵蝕她的精微靈體並給她帶來巨大痛苦。至於化學污染,她是能設法解決的,因為實際上化學污染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的危害要大於對你們地球母親的危害。)


人類要想使世界和平安寧,就要從改變自己的起心動念開始。多一個善念,就是向空間提供了一份善的能量,善念多了,大自然也會給我們帶來風調雨順的環境,我們就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個和平安寧的世界,;反之,多一個惡念,空間就多了一份惡的能量,惡的能量聚集起來,帶給我們的就是疾病、戰爭和自然災害。

念佛/祝禱/祝福/感恩,就是向大自然空間提供善念的方法。


化解帶有有毒信息細胞的方法

1、增加氣血水平,也就是增加自己體內的陽氣。這是靠「外力」來化解毒細胞的方法。
2、靠改變心的念頭來使毒細胞的有毒信息由惡變善。現在流行著一種「性理治病」的方法。代表人物就是東北的劉友生劉善人。其實這個原理就是通過念頭的由惡變善而使得毒細胞的信息發生了變化,從而使的變善的細胞容易分解所致。


吃藥,是以毒攻毒的辦法

有時候當時是覺得有效,因為它的確殺死消除了原來那個積聚了不健康信息的物質(細菌、病毒)。但它本身卻又是積聚了毒性的物質存在了你的體內,這個含有毒性的物質積聚到一定量的時候又會變成新的使你不健康的因素。有因必有果,這個因造下了,果遲早是會出現的。

現在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第一可以說是生活方式病,第二也可以說是西藥藥物所導致的終身疾病。其實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最根本的辦法是從源頭上去掉病因。怎麼找,我們可以按照飲食、起居、環境、心性分別去檢討自己。前3個一般都容易解決,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從內心上自省一下,你的內心是否長期懷有怨恨、焦慮、恐懼等不良的信息源。這些惡的信息源不除,想治好病是完全不可能的。怨恨、焦慮往往會使你的細胞帶有毒素,而恐懼往往會直接快速地瀉掉你的能量。

仔細分析一下,你自己就會都感覺愚蠢之至。當我們第一次發現自己通過體檢經過醫院化驗這高那高,這不正常那不正常,我們往往第一想到的是吃什麼藥能讓這些個指標恢復正常,而不去檢討自己為什麼會不正常,不去檢討自己在這之前都做了什麼不正常的事,自己的身心在這之前是否處於正常狀態。如果我們能懂得真正的養生之道,理智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情況,就不難找到真正的原因,然後消除這些不正常的原因,那我們不是很快地就會恢復正常嗎?


醫院的化驗檢查結果是怎麼回事

其實每個人的身體就是一部生物機器,需要外來的食物+空氣+水,然後通過我們體內的細胞以及五臟六腑的運化來把這些東西轉化成我們需要的能源-也就是血液。血液是我們身體的能源,但還不是能量。血液繼而濡養我們的細胞,細胞分解轉化成氣,氣才是我們最終需要的真正能量,是我們一切活動的直接動力。週而復始,氣足了,消化能力才強,也就是造血能量也強...這是相輔相成的,這也才是是良性循環。

當我們的精神、飲食活動長期不正常的時候,你自己想想,你還能生產出正常的產品-血液嗎?血液的指標會正常嗎?不正常了怎麼辦?醫院馬上會讓你吃藥來達到所謂的指標平衡。而當這些藥物進到你的身體後,你想想看,這些身體本不需要的東西長期進入你的胃口,你還想造出原來你所需要的純淨能源-健康的血液嗎?不能!不能的結果是什麼?當然就是你臟腑的病變了,這些加工廠不能正常工作了,你也就生產不出純淨的能源了,你的動力自然就會下降?週而復始,就變成了惡性循環-從而加速走向死亡。

把食物變成血液需要吸收能量,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睡覺,因為只有睡覺時候我們才能基本停止向外供應能量,而把能量向五臟六腑供應,才能吸收能量造血。而把血液變成氣,也需要「火」,這個火可以理解成我們的腎氣元精。說白了,這個過程就是細胞的生成與死亡,細胞的合成需要能量,細胞的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就是細胞的死亡過程,新陳代謝,週而復始。

其實很多人也許根本不知道空氣、水和食物這三者到底哪個更重要。現在的人往往只注重食物,頂多再注重水的質量,殊不知,對於我們身體來講,最重要的能量就是空氣。這是我們片刻離不了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氣的供應狀況,包括量的大小、質量,決定了我們的健康程度。我們的食物變成血液,血液變成細胞,細胞最終分解釋放能量統統和它息息相關。為什麼我們在練氣功的時候會感到那麼舒服,就是因為我們放鬆身體後,加上深呼吸,使我們的細胞得到了最充分的能量共給所致。

再來談談水,最好的水在哪裡,第一是植物蔬菜水果裡的水,這是充滿生命的水,也就是說這些水是充滿能量的水,能直接作為能源供我們使用。還有就是地下水,這也是高質量的水(未受到汙染的地下水)。最差的水就是被污染的水,包括了被自來水公司用漂白粉處理過的自來水,它不僅生命力遠遠不如前兩種水,而且還帶有有害於我們身體的信息。

疾病,從微觀上講,就是我們身體內的細胞不健康了,就是細胞所承載的信息是惡的,細胞變成了不容易被分解氣化掉的物質。今天我們之所以有這麼多絕症,主要一點就是空氣和水質的污染。還有今天物慾橫流的社會,讓我們幾乎每個人都變得貪得無厭,怨恨叢生。怨恨之毒無時無刻不在讓我們的細胞變得惡化。而不當的西藥更是成了助紂為虐的幫兇。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變得越來越脆弱的重要因素。


為什麼修煉的人到了一定時候會生一場大病

其實,明白了上面的道理,這個現象就很好解釋了。修煉的人修什麼?修得就是自己的元氣。而一般人是沒有這個本事的,一般人只能補充後天之氣,補充氣血。修煉的人不僅能補氣血,更能修補元氣。當他的氣血和元氣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他的氣化能力,也就是分解那些平時分解不了的有毒細胞的能力會大大增加,一旦達到了這個「點」,體內的毒素就會被氣化分解,氣化分解的結果就是普通人所認為的「得了大病」。如果你沒有認識到這個現象的本質,而把它真的當做大病來治,尤其是用了西醫西藥的方法,那最終的結果往往就是死路一條。所以,過去修行的人在閉關修煉的時候都要有人來保護,防止的就是被不懂的人所誤害。

實際上不僅修煉人如此,就是常人,當他的氣血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也會出現「生病」的現象(排毒反應),而這個時候人們往往用西醫西藥來對待它,那麼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越治越壞,最後真的就病入膏肓了。我們平常多半的生病現象往往就是身體在分解有毒細胞的過程,也有人稱之為「修補」或「自癒」的過程。

所以,你要是個有智慧的人,當你出現生病現象的時候就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判斷自己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這樣你才不會被錯誤的治療所傷害。

(Jenny補註:這已經有人寫了我想寫的其中一篇。:
按摩、食&飲療、運動、中藥,都會幫助把身毒排出來。

所以有人去按摩,幫助了氣血通;或,吃有[藥引]的功效的食物、中藥,這些都會幫助把舊傷舊毒引出來,所以才叫藥引物理治療。不知道的人會以為按摩師不專業;或吃了什麼食物變成這樣,趕快去打一針,或抹藥讓它堵住不讓它出來。

這個是在[專業]的按摩師、有療效正確的藥引食物引的情況下,不討論五花八門按摩業(這又牽扯到一堆不專業的店的原因(社會需求、社會流行趨勢需求,突然需要大量的專業人。。等等)。而不專業,又牽扯到合理的薪水、分帳與尊重(所以幹嘛花時間、錢去充實?賺錢都辛苦了。中醫診所缺推拿師,中醫師也不願做勞工、吸別人的穢氣、耗時又耗力又賺不到錢的工作與不高尚身分,因此中醫師的實務經驗可能缺乏。)。

所以不要隨便找人按摩,真的沒辦法,不認識誰較好的話,洗澡是按摩的好工具,背部用東西上下搓(其他部分搓得到),多少會把痧搓出來。拍、打、槌、揉、壓、搓、抓、捏、抓筋、捏筋、撥筋、震動、刮、推、轉,都叫按摩。
有的刮太小力,痧出不來,有的人筋較沉(血液循環不好之意),需先熱敷及按摩些;有的刮太大力,使其破皮(細菌有感染的風險),使之微血管破裂,呈現黑淤青的痧,還以為是毒素出來(兩種顏色是不同的)。
感冒前兆、風寒、中暑、疲勞毒素的痧形狀與顏色不同。
也不討論按摩後,事後有可能出來的疼痛,如:頭痛、腰酸背痛,有時是氣通過治癒舊傷。
也不討論藥引出來的潰爛程度及情況,是否該就醫或買藥塗抹。這討論起來有得聊。
實症與虛症的按摩法、陰與陽的按摩與刮痧法(不是通通一樣方向),有得聊。

任何行業都一樣,理論與實務經驗哪個多而已。實務經驗或理論經驗哪個多,又牽扯到哪種病患多,所以,一個全能的按摩師,能夠實務經驗與理論經驗,去應付運動復健、物理治療按摩、病理按摩、搭配工具幫助治療(精油及調配、等等);運動復健、物理治療按摩、病理按摩,又是哪種病患多,得到的經驗又不同;而這要時間充實與累積經驗,但消費者通常以[勞工]看待、又想以便宜的消費卻又寄望治病的期待(物價一再上漲,勞工價沒)、素質不齊的男女按摩師、素質不齊的男女消費者。。等等因素。

而現流行的身心靈的治療又是更瞎,完全穴道不懂,卻是不便宜的消費,卻可空中遠距離的治療(冥想或電話、網路),調整重拉經絡線或調阿卡西記錄消除業障。對[裏、表如一]出來的症狀沒處理;或者用些輔助工具或拉拉雜雜產品代替,就叫身心靈治療。

他們去國外學個理論,學費或許昂貴,但回來營業,馬上有昂貴消費進帳,消費者對這種,是寄望治病的期待,又願意花大錢。世人喜歡表面的虛假自我膨脹。光虛幻的頭銜,就比按摩、推拿的名稱高級多了。

那那些修氣功、靈氣、修淨化身心的修行人、幾年累積點經驗的按摩師,都白混的。
那這樣甚至可直接用市面上的細胞記憶釋放的技術,可以花點錢;可以造業又消業;可以一步到西方天國;有摩登技術可以把記憶釋放完,又同時保留世間需要用的數學、等等的記憶,好跟人溝通,這比空中調整重拉經絡線好用的虎弄, 更是很扯
那調阿卡西記錄不知有何意義?那就像你記得昨晚吃了什麼、做了什麼的記憶記錄一樣,但記得又怎樣,不記得又怎樣?(我們很清楚昨晚怎麼了、十年前怎麼了,但沒辦法化解痛苦),而且那是一些事件,不是詳細的記錄。如果不知怎麼修,調阿卡西,或重拉經絡線,或細胞記憶釋放、了解今生前世,是沒用的。
細胞記憶釋放 : 是把記憶消除光光, 變癡呆 ? 或 , 只保留世間需要用的數學、等等的記憶, 怎有這技術 ? 那外星人勞師動眾來幹嘛?因為解鈴還需繋鈴人, 否則外星人還不比世人懂嗎? 既然有這技術, 可直接幫自己解脫羽化了. 如果不知苦何來, 還是會有心障.

修心會幫助把心毒排出來。所以會有情緒釋放出來(通了阻塞處),不應以為是外界事造成,或怎麼越修心越苦。這個是討論在對的修心之路的情況下呈現的反應,一堆其他的就不討論了。)。

生理、心裡用方法引出來(清理出來了),要去釋放他們化解他們,不是壓抑它們別出來,這樣生理、心裡的舊傷還在(情緒。故事的經歷、記憶,以為那些是自己與自己的故事,而對自己、別人、事物、環境,定義一些價值的心(罪咎)綑綁自己,心裡又來影響生理)。有時心戰勝不了理智,有時理智戰勝不了心的抗拒,身就隨著哪方搖擺;有時身的慣性很強很難改,雖然理智理性與感性想朝同一個方向改變。




再來解釋一下辟榖

辟榖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特殊的呼吸方法,吸收天地的能量,加上節省用來分解食物的自身能量,集中精氣來分解體內的有毒細胞,也就是體內的「毒素」。所以當真正開始辟榖的時候,身體會漸漸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這就是毒素開始分解的一個現象。

什麼是同氣相求

同氣相求,是大自然的一個根本法則。同氣相求,求什麼?求的就是具有相同信息的能量。自然界的一粒種子,一個生命,為什麼它會長成那個樣子,而不是其他的樣子,就是因為他(它)吸收了大自然中具有和他(它)相同信息的能量。

心想事成,是每一個人的夢想。那麼如何實現它呢?道理也很簡單,你只要具有實現這個夢想的堅定信念,那麼具有這個信息的能量就會向你聚集,總有一天你會具備實現這個夢想的能量,最終你會實現這個夢想。有一本在全世界流行的暢銷書《心想事成的秘密》其實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好了,我們再回過頭來說說疾病與健康。我可以很明白地告訴你,當你生病的時候,那你就去想如何做能健康就好了,千萬不要去想如何治你的那個病。想不生病和想健康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其實完全不同。想如何健康,你就會很快健康。老是去想吃哪個藥能治你的病,老是擔心失去健康,老是想你的病如何如何,那你就會永遠被那個疾病纏繞。為什麼?因為載有那個疾病信息的能量老是被你心中想的那個疾病信息吸引,所以你就總是會被這些不良的信息所包圍。

好好想一想,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這個體會,當你生病的時候,其實它都是在你不知不覺的時候好的。也就是說,當你不想病的時候,它才慢慢好起來的。所以說很多人都有這個體會,當你專心致志長期做一件事的時候,驀然回首,你的慢性病,你的頑疾在不知不覺中康復了。我身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有人說病是想出來的,簡簡單單就道出了生病的奧秘。


信息與能量

其實,不同的信息體現在能量上,就是能量的頻率、振幅不同。學過物理學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下面我從信息這個角度解釋一下為什麼安慰劑有時候能夠起到治病的效果,在醫學界,人們經常用安慰劑試驗來對比藥物的療效,其實我們知道信息和能量這個道理後,這個原理就再簡單不過了。

當一個人對安慰劑有著足夠的信心後,那麼這個安慰劑裡就帶有能夠治療他的疾病的這個信息,信心越強,能量(療效)就越大。其實很多藥物的發明和製造發明者的信心有著直接的作用,當發明者和所有的患者都認為它有效後,那麼這個藥物對疾病的治療效果就會非常顯著。這,就是「相信」這個意念(信息)的強大作用。


生命中能量的得與失

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秘密:當你充滿歡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時候,時空的能量會源源不斷流入你的身體;當你打開智慧之門,法喜充滿的時候,你獲得的能量將超乎你的想像。當一個人真正發一個大的善願後,他會在瞬間得到無限的能量。反之,當你內心充滿怨恨、恐懼、無奈、嫉妒、煩惱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迅速流失,加速衰老與死亡,尤其是恐懼,它會讓你的能量頃刻間喪失殆盡,失去生命。

知道了這個秘密,你該知道了如何讓身體健康,如何消除疾病了吧?這一切,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絕對不能是裝出來的,虛榮心也是極為消耗你的能量的。人在說謊的時候是很消耗能量的,這點你必須知道。

修煉修什麼?就是修得讓自己健康長壽、快樂幸福,增長智慧,讓內心充滿安詳。


建造一個充滿祥和的能量場

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就是你到一個陌生的家庭或單位的時候,如果你有足夠的感應能力,你就會感受到這個家庭或單位是否和諧。這是因為在這個小空間裡聚集著人心念好壞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不僅影響你的心情,更能影響你的健康。還有,在與陌生人之間交往的時候我們很多人也會有這個經驗,就是有的人會給你很舒服的感覺,讓你很有親近他的念頭,而有的人就會讓你很緊張也很不舒服,一刻也不想和他在一起。

其實這些都是和人的心念有關。很久以前的時候,有些德高望重的老中醫,他們有著菩薩一樣的心腸,病人到他那裡,不用吃藥病都能好三分。為什麼?就是這個充滿祥和之氣的能量場讓病人感到心情舒暢。心情舒暢,病自然就會退去。而現在,大多數的醫生不是想著如何讓病人減少痛苦,而是盤算著怎麼才能從病人的口袋裡多掏些錢出來,好讓自己拿的回扣能多一些。這就是現在人之所以看不好病的其中原因之一。

所以,今天我們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家庭,首先要知道心念的重要性。善念感召的是健康和吉祥,惡念感召的是疾病和災難,這絕對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如何獲取能量?

實際上,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的過程。除了從飲食中獲取能量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從虛空中獲取能量、這個能量的獲取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虛、靜二字而已。虛極、靜篤是道家修煉的最高層次。在這個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可以隨時為我所得。首先你要靜下來,靜下來,代表你開始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虛,才能開始從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而能吸收到什麼樣的能量,則取決於你的內心,你有什麼樣的內心,你就會感召到什麼樣的能量。這就是同氣相求、物以類聚的道路。


智慧是什麼?

智慧其實也是一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其實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他的智慧。這就是偉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為什麼他們做事就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他們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智慧,他們是心念一動,就會調動大量的能量來幫助他完成所要完成的事業。

智慧能量的來源需要我們能虛極靜篤來從天地吸取。一個靜不下來,虛不下來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智慧的。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他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


能量與消耗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內在的能量。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做任何事情,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價的。其實,無論是生命的過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能量的收放過程。我們說,當一個人運氣好的時候,他往往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因為這個時候他內在的能量是充足的。但任何人的能量狀態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要善於把握時機,該干的時候干,不該干的時候就要韜光養晦。

起心動念皆是能量的消耗

我們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過起心動念消耗的。你每發出的一個念頭都是通過能量的消耗來完成的。佛、道為什麼強調心要清淨(清靜),其實就是要你減少起心動念,減少能量的消耗。什麼是禪定?禪定就是身體幾乎處在能量不消耗的狀態下,就和電腦「待機」的狀態差不多。

一個人「命」的能量構成

我們知道生活在現實當中的人,每個人的命都是不同的。命看起來複雜。其實說透了也很簡單,從能量的角度講。一個人的命無非就是由體能、智(慧)能、德能三部分構成。再細分的話,德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樹根,慧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樹幹,體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枝葉。一個修煉人修也就是修這三個方面。

身體中能量的傳遞通道

很簡單,身體中血管就是能源(血)的傳遞通道,經絡就是能量(氣)的傳遞通道,神經就是信息的傳遞通道。

經絡為什麼會不通,為什麼會痛苦?

經絡不通,從根上講,其實就是心裡有障礙了,心有一處不通,則身體就會對應有一條經絡堵塞。心是掌管信息的,而信息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能量通道堵塞了,首先要從心(信息)來調整。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就曾經說過,一個人他每一個痛苦都有一個罪惡與之相對應,心裡的罪惡不除,痛苦就不可能解除。那麼什麼東西會堵塞我們的心呢?怨恨惱怒煩,貪嗔癡慢疑,這些就是堵塞我們清淨內心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們要解除身體的痛苦,首先就要保持一顆無私無慾的清淨心。

作者:蓮花山人
來自:粒子細胞的研究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369cjh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7-24 18:5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3 16:35 编辑

Youtube : 【 Yachak】《開悟和量子實相》證入空性和量子意識的揚升只是內在道路的第一步。
(jenny :勿走入緣起性空的迷思 , 還沒到家 . 實相是空是無 , 但不是那種空那種無 , 因沒有語言可表達 , 所以會讓人誤解 或 以為到家了 或 害怕那種空那種無的斷滅感)

【 Yachak】: 大陸開悟者?   
資料來源:  yachak  , 大陸 sina blog

Youtube 上傳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6月27日


在一個人開悟的道路上,他的第一個開悟是進入空性。空性不是虛空,也不是存在或不存在的概念理解。它其實是一種量子實相狀態,在這裡組成物質的分子和原子處於一種不斷地運動、組合、生成、消解模式,而這種運動的背後存在一種感知,卻是沒有生成和消亡的,也沒有固定停駐的點,這個狀態是不變易的。而外在的物質形式是不斷變易的,它們依據不同的能量粒子單位而組建、漂浮在這個恆定的不變易實相狀態裡面。

這在傳統的開悟裡面被稱為“法無我”,也就是一切物質現像都沒有實質性的存在,它們只是來自量子實相的全息顯影。而這被佛教稱為空性。現代物理學知道那是量子實相,在這個實相裡,一切都是不固定的,物質、時間、空間、事件、人物都不是按照既定的軌跡來展現,甚至過去、未來都不是固定在同一條時間線裡。

在這個實相裡沒有時間性,沒有連貫的事件軌跡,過去和未來同時存在,但你的意識狀態和關注焦點可以決定什麼可以隱性存在、什麼可以顯性並更改它。

雖然,現代物理學家已經從科學的角度得出宇宙的實相本質,但是要達到靈性上的開悟除了對這種量子實相狀態的了悟,還需要另外一種了悟。

任何我們認同的個體存在形式,諸如身體認同、單獨感認同、思想認同、精神認同、情感認同都不是真正的自我。這種認同包括兩種:一種是由貪、嗔、痴滋養的小我意識,一種是靈性偽裝下的靈性自我。

一個單獨的個體是一種幻象,是從絕對為一的實相中的分離。如果你認同和堅持這些幻象,那麼幻象就成了你融入量子實相的障礙。領悟到這一點,一個人就需要逐漸放下、消除對虛假自我的執著和認同。

在開悟的道路上,有很多種方式:

比如知識之道,通過深入研究絕對的實相,來一層層剝除非永恆存在的幻象認同,而達到對永恆實相的了悟。代表人物如印度的商羯羅。

比知識之道更有藝術性和生活化的是禪之道,或許稱為道路都是不恰當的。因為在禪宗裡面,語言、文字、道路和方法都是有目的的錯覺。

此外還有愛之道,通過不斷憶念神或培養神聖之愛來獲得開悟恩典;

瑜伽之道,身心靈的全面提升和整合的修煉之道,在揚升的術語里相當於煉金術。

服務之道,最難的一條道路,這意味著完全無私和對結果超然。

因此開悟是一種實證,獲得對量子實相的體驗意識,這要祛除小我意識。這個實相一旦被實證就不會消失,在這里個人已經完全融入那種空無邊際的實相狀態當中。

而揚升和開悟是類似的,本質上也是要讓靈魂回到它的量子實相狀態,即它的宇宙本質身份。不過揚升的方式是通過不斷釋放那些稠密、沉重的能量,從身體到情緒,再到心智,從而提升自身振動頻率,以便達到可以融入宇宙的量子實相的高度。這需要打開身體內外的十二個主要脈輪,讓超靈下降合併身體。一旦合併完成,意識即融入量子實相當中。

融入的當下,靈魂即刻擴展了對自己的認知,而小我意識的結構也隨之坍塌。因為靈魂意識到了自己,它就不可能再去支持幻象意識。

證入空性和量子意識的揚升只是內在道路的第一步,在量子意識型態場有不同的能量氣態泡泡,這些能量氣態泡泡一層層披覆著交互影響。當你移入這些泡泡,外面的世界就越來越模糊和不穩定,像影子和幻覺。而你也越來越多感受到來自源頭的光照,你能從這種光照溫暖中吸收靈感、能量、智能和精細振動,同時分享與人。

這些能量氣態泡泡就是不同的維度及維度的不同分層。

開悟的第二層次就是直接面對源頭之光,那種光不是物理世界的光,也不是在內視中的一些光球和光影,而是極其強烈的光芒,好像億萬顆太陽同時在照耀。在這裡開悟的人已經可以和神面對面交談,這​​個光是神的真身。

靈魂到達這裡,量子實相被真光充滿。所以,進入內在道路的靈魂首先要進入物質的本質,量子實相,這是進入光的道路開始,是揚升的開端。最後到達沒有任何障礙地直接看見光。這樣的開悟等於直接飲用來自神的喜樂、能力和智慧。

直到這最後一層分離面紗揭開,個體性自我經歷最後一次死亡。實際上也根本沒有死亡,而是對自我累積的幻象認同最終消除而已。靈魂成為了自己真正、一直所是:神。這就是終極的開悟。

一切的方法,宗教或系統,都不過是用來開悟進入實相的工具。我們真正要努力的是進入內在道路,而不是從外在現像中尋找真知和神。

所以,當你問:“ 外在不過是個噩夢,一個誘拐靈魂失去無限力量和恩典的圈套。===當傷心的時候這句話很有能量。但有個時候又想,外在不是我們內在的顯示嗎?我們到底是要放棄外在,還是和其光,同其塵呢?”

如果你要問的是為何你在痛苦時才會想起進入內在的必要,而當外在給你帶來快樂或愜意時卻忘了這一點?
這其實是一種逃避內心恐懼的心理作用,但真正踐行內在道路並不是一種一時的感慨而已。

人類確實是很可憐的,他們處於分離的意識狀態當中,只有一根細小的銀線連接著源頭之光。如果不走靈性道路的話,他們要花很多生世才能擴展那根細線一點點。在開悟和進入量子意識的人看來,這個世界如同靈魂的荒野,一旦迷失,很難出離。

所以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進入內在。

但外在也是不用放棄的,你也放棄不了,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外在。在量子意識裡,它也是你的一部分。問題在於你認同和專注於哪一個?你的小我意識還是靈魂或真我?如果用小我的意識去聽、去看、去思考、去比較和評判,你就仍然活在外面,你是這個五光十色的全息顯影和各種引人分心的人世遊戲的一部分。




作者: jenny    时间: 2017-11-2 12:2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3 16:03 编辑

yachak 的博客 & Youtube ~【yachak】《開悟、證悟和絕對實相》只要穩定在這種狀態,無限一體性就是絕對真實的。

作者:yachak

摩耶,印度教裡稱為幻象的原始創造力,它無窮無盡,無始無終。當它被賦予神性的色彩,就成了創造之神,梵天。每一個宇宙世界都是梵天的創造。這種力量無中生有,無限擴展,也能瞬間毀滅一切。而且這種力量讓幻像看起來真實有效,反而實相就變得虛幻不實,摩耶也是二元性的創造力量。

本質上,作為原始實相狀態的神也是無窮無盡,無始無終。摩耶如同無限沉睡中神的影子,有光就有影子,影子什麼都不是,但卻和光的存在有關,而且能反映光的特質。

如果神是頭顱,那摩耶就是頭髮。頭髮和頭顱有關,但頭髮的生長卻是自發的,不需要經過頭顱的同意。

如果神是國王,摩耶就是王后,憑藉國王的權威,王后才能無限借用權柄,創造自己的幻象遊戲。

而王后要施展她的權柄,必須藉助七種原始黑暗力量,淫欲、貪婪、憎恨、憤怒、嫉妒、傲慢、愚癡。這七種黑暗能量本質也是摩耶、影子,但卻可以實現無限創造、維繫幻象實有的錯覺。這個錯覺就是生命有始有終、有因、有成長、有結​​果。於是有時間、有空間、有生死和分離。

這七個黑暗能量就像七根柱子,支撐起整個幻象宇宙。

每毀壞一個柱子,意味著幻象世界的一次解離和實相世界的進一步打開。所以也可稱為開悟的一個層次,揚升的一個層次,解脫的一個層次。

第一個解脫,是脫離這個世界的輪迴。代表著第一根柱子的毀壞,這個世界最大的黑暗力量是愚癡,代表無知(識),因為無知所以追求錯誤的東西,做出錯誤的行為,導致無盡受苦和痛苦煩惱;因為無知助長慾望、貪愛、執著,並牽涉其它六種黑暗力量。所以靈魂不得不一次次在生死之間往返、修補錯誤的因果,並平衡黑暗和光明的力量,但這個光明還是處於二元極性之內。

所以當一個人開悟了,就不會再去助長那些黑暗力量。也會非常小心進入輪迴的因,這個因可以是惡因也可以是善因。

從一般情況來看,開悟會經曆三個階段:智力開悟、開悟(明心見性)、證悟。

開悟,指的是對空性的覺悟。但是這個空性並不是只有空無而已,是光明和空性的合一,或者說是同一體性。

僅僅通過智力開悟的人可以認識空性、實相和幻象,但卻缺少光明的體驗,所以容易把空性邏輯化、理性化。只要把相關語言習慣改變就會產生困惑。這個光明既不是肉眼看得見,也不是從個體單獨出來的某種光照。

通過體驗,這個體驗通常是脈輪的完整打開,一個人可以體驗空性和光明的一體,這是實際的開悟。這個開悟會獲得短暫證悟狀態。開悟的人知道自己會達到證悟,即解脫。

穿越過開悟會帶來的喜樂、無念、和清明,才真正進入證悟。證悟是第一個黑暗力量:愚癡小我的死亡。這個小我之死亡已經可以大大削弱其它六種黑暗力量。愚癡小我死亡,通常伴隨著善惡業力的高度平衡,並不是完全消除。但這個平衡足以抵抗業力的強烈牽引。

證悟是進入實相世界的開始,這時候高維度的光可以傾瀉下來​​,這個高維度同時也存在於內裡,就是心輪。所以心輪會大開,保持著和實相世界的聯繫。就像有一個光球在心輪中閃閃發光。這也被稱為揚升用的光體Mer-ka-ba.

智力會疑惑,實相在哪裡,假如這個世界只是摩耶的幻化?其實實相和摩耶本質上同一個,因為幻象本身就不存在,影子什麼都不是,只有想像。怎麼可能有兩個?有兩個仍然是二元對立。但是因為摩耶的力量讓我們看不到真正的實相,更體驗不到,所以把幻象當做實相。

證悟是不變的開悟,果實長出來了,花朵的意義就結束了。一個人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再回到這個世界。

證悟有短暫的證悟神性經驗,這個證悟的人知道他必定會完全獲得神性。所以感到大喜悅。在證悟中,摩耶的力量幾乎為零,所以影子就是影子,從來沒有真實過,不真實當然不存在。從來都沒有。

所以對於證悟的人,世界就是零,輪迴也是零。輪迴中的一切因果關係都是零。這是真正的空性。這個證悟消除了對生命本質、世界本質、宇宙本質的疑惑,煩惱的根也斷毀了。

證悟不可想像,不可推理。沒有語言可以真正描述。因為證悟是一種意識狀態,而那又是多麼自然。你表面看還是像個普通人。但你可以不用身體來呼吸,身體的呼吸代表業力,而是使用光體,解脫力。你走路會很輕,就像離地3寸,你的能量不再混同這個物質世界。你沒有自我感,消除了慾望,所以沒有什麼真正要做要去努力。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那些隱藏的黑暗力量顯現之時。

你處在極樂的體驗中但卻不知道極樂,因為概念沒有了,沒有主客之分,沒有個我在體驗,而是極樂在體驗極樂,二元性被調和了,善人的天堂和惡人的地獄被同時超越了。

證悟的人是不可能和別人辯論什麼是空性和開悟的,吃過蘋果的人不會和別人辯論蘋果是甜還是酸。但他知道自己的狀態,以及別人所處的狀態。只有證悟的人可以使用實相的力量,沒有證悟的人需要藉助二元性的力量,用真善美的力量對抗七個黑暗力量。

證悟的狀態就是絕對的實相,只要穩定在這種狀態,無限一體性就是絕對真實的。雖然不代表它就是無限實相的全部。也不表示它不會繼續深化和擴展。

在這個時代,開悟、證悟在不斷發生。因為新的時間週期,神的心血來潮在發生,大我的呼吸在發生。實相和摩耶並不是分開的兩個,維度也不是分開的多個。一切都會快速發生。

有句話是對的,認為自己是自由的就是自由的,認為不自由就是不自由的。僅僅是一念之間。但這需要一個前提,就是掙脫摩耶對你的掌控,你需要把頭腦切下來。





作者: jenny    时间: 2018-12-1 12:48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8 18:44 编辑

台灣&大陸開悟者 :

【不是[修行],是[憶起]】   & 何興亞

(jenny :【不是[修行],是[憶起]】 RASON  & 何興亞 , 是不同人 , 都有過神密經驗 , 【不是[修行],是[憶起]】的沒公開名字 , 我一度不確定是否同一人 , 因為都在2016-10-1 與2017-年初看到 (何興亞) 的 , 直到今天及這篇 (以下文章)  )


Youtube 及 blog 或 Facebook:

1, 【不是[修行],是[憶起]】Youtube &  blog  (現有開始寫文章在 Blog & Youtube , 並署名 open_myheart & RASON )

2, 何興亞  (修 [奇蹟課程] .  [奇蹟課程 ] 欄的第一樓有提 ) Youtube & facebook

3, 【 Yachak】: 大陸開悟者?   
資料來源:  yachak  , Youtube & 大陸 sina blog

ˋ4 , 一念行者 : 大陸開悟者?  
Youtube & 大陸 sina blog

###有些台灣&大陸開悟者 都會放在繁體 &簡體 或二個 blog 及 Youtube

==============

Blog文章 :

201811012000一封回覆格友的信


我會進入修行這個領域是因為我的人間老師-葉文哲 老師(台中大肚山遊園路)而開始接觸修行(西元1988年)。葉老師的任務就是教眾生靜心靜坐入心來幫助眾生覺醒(自性開啟)回歸自性,祂所教所講所指導的都跟外面說的不同,幾乎跟人世間所流傳、外面所說的是近乎顛倒的。我也因葉老師的教導與幫助開啟了自性,葉老師已證得天人合一,所有聽過與沒聽過的神通祂都具備,但是祂不認為有什麼什麼神通,說這是每個人原本都有的,沒什麼好特別看待與放大來宣說的。若是有人因為神通而特地來找祂求祂的,祂是不太㑹理的。在這邊分享一些,葉老師常常掛在嘴上說的一些事 ↓

1.不要去信人世間的任何一種宗教,更無需浪費時間去持咒念經。

2.我們原本都是神佛菩薩,都是從上面(天上-高維次家園世界)來的,只是來到這邊後都忘了。

3.我們來到這邊,是為了通過歷練與磨練,成長後回去(回到上面-高維次家園)比原本下來之前更加提升。

4.這裡(地球)是唯一被魔(邪惡勢力)所侵入與控制的世界。

5.不要叫我”師父”,稱呼我老師即可,你們都有自己的師父(都在天上-高維次家園世界),待你們自性開啟後沒多久就會與你相認,繼續後面的向上成長提升的學習。

6.地球的語言都是從上面傳下來的(葉老師會人世間所有的語言-常常看到祂跟世界各國不同語言來的人與各種動物對談,尤為訝異的是跟出生不久尚無法言語的嬰兒用啼聲對話交流,看了好幾次了-驚奇不已)。

7.地球的許多種種,初始都是從上面傳下來的。

8.只是,地球後來有很多除了上面傳下來的之外,許多是魔(邪惡家族)後來所帶來的。

9.所有人間的氣功都是魔(邪惡勢力家族)所傳的,千萬不要去學。

10.不要隨便去廟宇拜拜,因為大多都是魔(邪惡勢力家族)。

11.好好靜心清淨回歸於心,好好的修自己,不要亂跑亂找亂學,待自性開啟與天上師父連接學習後,就都會漸漸憶起與明瞭的。

12.還有非常非常的多,我可以說好幾小時、說一天兩天可能也說不完…我非常的感激+感謝祂!

在近乎三十年前,在還沒有天書的時代,祂所說所講的,是多麼的與眾不同與讓一般人難以接受,但祂用個人實證之道行德行與眾多不可思議之事實使人折服(不得不服)。我的人間老師-葉文哲 老師修行已將臻金剛不壞(長生不老-地仙)"可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KiKKr1ArE",長生不老不死的真實人物事件祂分享了很多(祂所知道的與每晚脫體出去碰到的-祂隨時隨地都可以脫體出去)。祂認為不應被束缚在低矮的三維地球世界,皆應回歸原本來自之處(天上-高維次空間家園世界),甚至更加往上。葉老師指導的主要就是不應執著在三維地球與肉身後天的我(假我),應是回歸自性(真我)完成歷練回歸高維次家園才是。所以祂在修行將至肉身(假我)金剛不壞之前停下,待其肉身自然損壞,祂再自然的脫離與回歸而上。祂說過的很多主幹指導部份皆往我在部落格所分享的天書內容銜接(通過天書的教導與指引提升自身能量頻率,也就是維次頻率更為提升與更能與老祖宗們祖輩們相連接、與家族連結,完成歷練回歸高維次家園,繼續為宇宙與家族做出更多與更大的貢獻)。

後來葉老師(921大地震之前)回歸了上天(高維次家園世界-祂跟我們分享了很多如何回歸的指導),也沒有老師能接著後續更多的指導與指引。因此我開始找了全台灣的很多老師們(有名沒名的、上電視電台的、他人介紹的),經過了好些年的尋找,卻沒有一個懂得什麼是自性、什麼是高維次家園(每個人真正來自的地方)、地球如今有負能量邪惡勢力家族(俗稱"妖魔鬼怪")不斷在侵入、干擾、破壞與控制,,,等等許多真相,皆讓人失望而歸。

於是就不再往外找了,依舊如常的靜修往內,回歸於心。因為自性早開(很早前因為葉老師的教導幫助下開啟過,有一定的基礎了),開始往內自性開啟與融合(這需要一段過程,我也摸索與走過好一陣子後才真正的清醒過來了→就是不再被肉身人我、地球低矮思維所拘束與框架住,完整的放下三維地球的一切,清除三維累世的一切,回復到下來之前原本清淨光亮的本來純粹心性…)"其實這在上面的第11點葉老師早就說明與指導過了~"!自性在這時期開始跟我對談交流、一再的跟我說:「我所要的祂都不要,因為我要的會使我們回不去;希望我放下我(人我肉身)的一切,依循祂所要,才能回去。」我就問自性,那祢要的是什麼?!然後自性就帶著我去找光明導師所下傳的天書,要我開始看,,,

因為天書使我更加凝聚與提升,用心讀入與契入天書之心,也因此更能體會、明悟老祖宗們祖輩之心、家族之心與宇宙之心。明瞭了自己的元神師父是誰與來自哪裡,知道了下傳天書的光明導師也是我的(自性的)老師之一~光明菩薩,明瞭了很多宇宙知識,也知道了部份家族的佈局計劃、多維次的宇宙、生命與自身之由來、等等非常多的知識,非常的感謝!

你所提到之前看到的部落格文章(我已隱藏與刪除的)是我在葉老師走了後、天書之前所寫的。我很感激這一世能遇到葉老師並開啟了自性,自性再帶我開始研讀光明天書系列叢書(上天苦心千辛萬難慈悲下傳),,,現在的我只想盡其所能、順其自然、順勢而為的幫助來到身邊與有心的三維地球親人們覺醒與分享天書,並期望能凝聚志同道合的親人伙伴們一同來研讀、學習與傳播天書~希望您能明白與了解,感恩!(^_^*)



(這篇是回覆 32 F ,  blog 訪客的提問 )

2 , Thu 2019 23:10    初衷與發心   
( 這篇是延續 31 F )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13 16:3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27 06:26 编辑

Youtube ~【不是[修行],是[憶起]】《老師們~加油!》三維世界並沒有那麼多的"冤親債主。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3月4日

很多在上天(高維次空間)發大願的神佛菩薩們,來到這三維世界歷練與執行任務的時候,往往早已被邪惡勢力們(後文皆以"牠們"來稱呼)盯上。

牠們會刻意與處心積慮的針對這些發大願下界的親人們,就是想要導引這些親人們偏向牠們要的(邪惡)方向與路線,牠們的目的就是不要這些下界來的親人們執行上天任務與親人們心願(大願)達成。

牠們最想要親人們走向牠們刻意安排的路線,譬如進入牠們早已竄改控制的宗教與牠們所要形成的影響(因為這些神佛菩薩在上天早已安排的佈局下,會去引領帶動與影響一些人,牠們要來將其轉向為牠們邪惡勢力服務)。

若是無法導引至牠們所篡改控制的宗教與路線,至少也要達到混亂與迷惑,使其無法完成使命與上天的佈局(上天所要的良好向上發展),邪惡勢力牠們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要來阻止與阻擾這一切!

越發明白這一切的我,看在眼裡無比感嘆與無奈,只有更激勵自己站出來,更加來為上天、親人們、我們正義家族來奉獻服務與付出!

在這世上,足夠具備基本宇宙知識而可被稱為"老師"的,基本上有以下兩個特點:

1.明白告知世人真正的生命、真正的自己是"自性",不斷的帶領身邊與跟其學習的人"回歸自性",且告知世人,每個人為何會來到這三維地球,與如何完成歷練成就他人與自己,並因此而體現自身最大的價值。

2.明白告知世人宇宙最基本的知識→宇宙基本的架構與形成、家族歷史、我們都是一家人(親人們)、家族目前的危機、當下的責任擔當與一致目標。

其實我們的親人們天性秉性上都很善良且有愛心,但~~

"勸人為善"不是當下的任務目標與緊急任務,因為我們正義家族親人們天性善良、無私、慈悲、包容、愛,天性本具善良本質。邪惡勢力的靈根就不是這樣,牠們完全不具有我們正義家族如此的天性,牠們生性自私自利與偽善,喜歡奴役驅使他人、侵佔他人他物與家園,做任何事都有其背後用意(皆為其本身利益考量與出發)。

當下的首要目標是讓三維親人們瞭解如今三維地球急迫的處境與地步,並配合上天慈悲下傳的天書(*備註1.)帶領身邊親人們一步步來將負能量的此地恢復為當初五維天堂世界!

每一個年代,所有"回歸自性"的先人親人們,都是配合上天規畫,去影響帶領(引領)身邊親人們如此不斷的這樣做著(例如:釋迦牟尼佛回歸自性覺醒開悟後,幾十年不斷的挺身而出的說著與做著... 等等),尤其是現在如此緊迫的時刻(幾億年一次的宇宙大整頓),"回歸自性"與"配合上天規畫完成任務與使命"更是重要無比!

懇請世上許多被人尊稱為"老師"的親人們,務必更加覺知、覺醒與開悟,一起配合上天規劃來完成我們正義家族此時此刻於此地的重責大任,才能名符其實的這世上被人稱為"老師"。千萬不要落入邪惡勢力的陷阱,專注術法、講究神通與執著於早已被竄改的宗教經典教義(*邪惡勢力牠們就是要親人們都往身外去求,走入牠們設置的迷宮環圈裡走不出來,卻忘了應該往內心去覺醒與憶起~),而讓自己成為邪惡勢力的傀儡與奴隸,戒之慎之!

也希望親人們明白,三維世界並沒有那麼多的"冤親債主"。只要是正義家族的親人們,我們絕不會相互的報復與所謂的討債。我們只會不斷的給予親人們鼓勵、關懷與機會,並相互勉勵能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更加成長與提升;相互之間付出溫暖、光亮與愛。絕不會相互仇恨與尋求報復。

"相互之間付出溫暖、光亮與愛。絕不會相互仇恨與尋求報復。"

"相互之間付出溫暖、光亮與愛。絕不會相互仇恨與尋求報復。"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因為我們是正義家族的靈根,因為我們的天性,我們只會相互發出光、真善美、理解包容與愛。

三維世界那麼多的冤親債主與那麼多的法會,都是邪惡勢力的佈局,也是因為有那麼多所謂的"老師"們為邪惡勢力服務,傳播邪惡勢力牠們所要傳播的訊息,牠們是那樣的處心積慮、無所不用其極的要把這裡打造成為牠們的世界(牠們已經努力與佈局了幾千上萬年)。

但這裡是我們正義家族的世界與家園,是老祖宗們為了自身仍需繼續努力修正與成長的親人們而打造的五維地球正義家園,是我們親人們的歷練成長世界,豈能如邪惡勢力所願,轉變成牠們的世界。

希望已經覺醒的親人們、正在覺醒的親人們與在三維世界我們天性有愛心善良的親人們,一起努力加油,收復我們被邪惡勢力侵占的世界,一起發出光與愛,不要再被牠們給糊弄與擺佈,一同將如今負能量的三維地球向上提昇恢復成當初天堂般的五維世界~一起加油!(^_^*)

*備註1:對"天書"有興趣或想了解的人可以留言給我,一律免費贈與;研讀後若有心得或有疑惑之處,隨時歡迎與我一同分享~同喜感恩!

『天書』是一步步教導、導引親人們如何去“找到自性“、與 ”回歸自性”及宇宙基本架構、形成與基礎知識,以及銀河系、太陽系及我們人類的真實歷史。 裡面沒有教條、規章、持咒、念經、儀軌,一切皆導引回歸於內、歸於心,回歸原本初初純然的原本原來,進而大自然(宇宙)合而為一,明白親人們究竟是如何來與如何去~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流傳於子孫家族內的浩瀚寶貴書籍!


本文作者 RASON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13 19:2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1 10:15 编辑

Youtube ~【yachak】《開悟、證悟和絕對實相》只要穩定在這種狀態,無限一體性就是絕對真實的。

(全部的文章皆有 Youtube   )

作者:yachak  (cn sina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5月3日


摩耶,印度教裡稱為幻象的原始創造力,它無窮無盡,無始無終。當它被賦予神性的色彩,就成了創造之神,梵天。每一個宇宙世界都是梵天的創造。這種力量無中生有,無限擴展,也能瞬間毀滅一切。而且這種力量讓幻像看起來真實有效,反而實相就變得虛幻不實,摩耶也是二元性的創造力量。

本質上,作為原始實相狀態的神也是無窮無盡,無始無終。摩耶如同無限沉睡中神的影子,有光就有影子,影子什麼都不是,但卻和光的存在有關,而且能反映光的特質。

如果神是頭顱,那摩耶就是頭髮。頭髮和頭顱有關,但頭髮的生長卻是自發的,不需要經過頭顱的同意。

如果神是國王,摩耶就是王后,憑藉國王的權威,王后才能無限借用權柄,創造自己的幻象遊戲。

而王后要施展她的權柄,必須藉助七種原始黑暗力量,淫欲、貪婪、憎恨、憤怒、嫉妒、傲慢、愚癡。
這七種黑暗能量本質也是摩耶、影子,但卻可以實現無限創造、維繫幻象實有的錯覺。
這個錯覺就是生命有始有終、有因、有成長、有結​​果。於是有時間、有空間、有生死和分離。


這七個黑暗能量就像七根柱子,支撐起整個幻象宇宙。

每毀壞一個柱子,意味著幻象世界的一次解離和實相世界的進一步打開。所以也可稱為開悟的一個層次,揚升的一個層次,解脫的一個層次。

第一個解脫,是脫離這個世界的輪迴。代表著第一根柱子的毀壞,這個世界最大的黑暗力量愚癡,代表無知(識),因為無知所以追求錯誤的東西,做出錯誤的行為,導致無盡受苦和痛苦煩惱;因為無知助長慾望、貪愛、執著,並牽涉其它六種黑暗力量。
所以靈魂不得不一次次在生死之間往返、修補錯誤的因果,並平衡黑暗和光明的力量,但這個光明還是處於二元極性之內。

所以當一個人開悟了,就不會再去助長那些黑暗力量。也會非常小心進入輪迴的因,這個因可以是惡因也可以是善因。

從一般情況來看,開悟會經曆三個階段:智力開悟、開悟(明心見性)、證悟。

開悟,指的是對空性的覺悟。但是這個空性並不是只有空無而已,是光明和空性的合一,或者說是同一體性。

僅僅通過智力開悟的人可以認識空性、實相和幻象,但卻缺少光明的體驗,所以容易把空性邏輯化、理性化。只要把相關語言習慣改變就會產生困惑。這個光明既不是肉眼看得見,也不是從個體單獨出來的某種光照。

通過體驗,這個體驗通常是脈輪的完整打開,一個人可以體驗空性和光明的一體,這是實際的開悟。這個開悟會獲得短暫證悟狀態。開悟的人知道自己會達到證悟,即解脫。

穿越過開悟會帶來的喜樂、無念、和清明,才真正進入證悟。證悟是第一個黑暗力量:愚癡小我的死亡。這個小我之死亡已經可以大大削弱其它六種黑暗力量。愚癡小我死亡,通常伴隨著善惡業力的高度平衡,並不是完全消除。但這個平衡足以抵抗業力的強烈牽引。

證悟是進入實相世界的開始,這時候高維度的光可以傾瀉下來​​,這個高維度同時也存在於內裡,就是心輪。所以心輪會大開,保持著和實相世界的聯繫。就像有一個光球在心輪中閃閃發光。這也被稱為揚升用的光體Mer-ka-ba.

智力會疑惑,實相在哪裡,假如這個世界只是摩耶的幻化?其實實相和摩耶本質上同一個,因為幻象本身就不存在,影子什麼都不是,只有想像。怎麼可能有兩個?有兩個仍然是二元對立。但是因為摩耶的力量讓我們看不到真正的實相,更體驗不到,所以把幻象當做實相。

證悟是不變的開悟,果實長出來了,花朵的意義就結束了。一個人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再回到這個世界。

證悟有短暫的證悟神性經驗,這個證悟的人知道他必定會完全獲得神性。所以感到大喜悅。在證悟中,摩耶的力量幾乎為零,所以影子就是影子,從來沒有真實過,不真實當然不存在。從來都沒有。

所以對於證悟的人,世界就是零,輪迴也是零。輪迴中的一切因果關係都是零。這是真正的空性。這個證悟消除了對生命本質、世界本質、宇宙本質的疑惑,煩惱的根也斷毀了。

證悟不可想像,不可推理。沒有語言可以真正描述。因為證悟是一種意識狀態,而那又是多麼自然。你表面看還是像個普通人。但你可以不用身體來呼吸,身體的呼吸代表業力,而是使用光體,解脫力。
你走路會很輕,就像離地3寸,你的能量不再混同這個物質世界。
你沒有自我感,消除了慾望,所以沒有什麼真正要做要去努力。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那些隱藏的黑暗力量顯現之時。


你處在極樂的體驗中但卻不知道極樂,因為概念沒有了,沒有主客之分,沒有個 [ 我 ] 在體驗,而是極樂在體驗極樂,二元性被調和了,善人的天堂和惡人的地獄被同時超越了。

證悟的人是不可能和別人辯論什麼是空性和開悟的,吃過蘋果的人不會和別人辯論蘋果是甜還是酸。但他知道自己的狀態,以及別人所處的狀態。只有證悟的人可以使用實相的力量,沒有證悟的人需要藉助二元性的力量,用真善美的力量對抗七個黑暗力量。

證悟的狀態就是絕對的實相,只要穩定在這種狀態,無限一體性就是絕對真實的。雖然不代表它就是無限實相的全部。也不表示它不會繼續深化和擴展。

在這個時代,開悟、證悟在不斷發生。因為新的時間週期,神的心血來潮在發生,大我的呼吸在發生。實相和摩耶並不是分開的兩個,維度也不是分開的多個。一切都會快速發生。

有句話是對的,認為自己是自由的就是自由的,認為不自由就是不自由的。僅僅是一念之間。但這需要一個前提,就是掙脫摩耶對你的掌控,你需要把頭腦切下來。


=====================

(同話題有 [外星人] 欄 , 182F :

【大天使麥可】《MER-KI-VAH : 你的揚昇光體載具》
(內容:《无限呼吸法》
)當你進入愈來愈沉重的密度,你開始停止用這種神聖的方式呼吸,改讓空氣透過你的口鼻進入身體,因此繞過松果體,而你失去了吸引大量命素的能力,它們能給予你生命力。)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18 18:4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9 21:12 编辑

【修行,抵達我不知道的旅程】穿過“知道”,到達“不知道”,是修行者之旅。

一念行者 / 文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9月10日


從某種意義上說,修行是一件和“知道”有關的事。它是,在一開始運用“直接知道”的智慧,然後證知“我知道我不知道”,最後活在“我不知道”裡的過程。我不知道,非同於孩童的我不知道,是諸佛菩薩的住地。

一、直接知道的智慧。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痛苦是因為我們陷入了“知道”,我們為自己的“知道”而受苦。假如凡事處在我不知道裡,我們將從苦中解脫出來。認為自己知道,好比我們行走在軟泥上,我們的腳陷進去了;有一種知道,像走在軟泥上,但沒陷入,這種知道稱為“直接知道”。修行要練習這種直接知道的能力和習慣,保持自己長期走在泥上而不陷入。直接知道,是不經過思維的知道,就像你抬頭直接看見眼前的一朵花或遠處的一棵樹一樣,不經過複雜的思索而自然知道。可以這樣說,直接知道是一種超越“想”的知道,超越“思”的知道。修行中,我們要花時間花工夫練習這種直接的知道。這種知道,能將我們從知識的淤泥裡解放出來,從而出離苦。

二、我知道我不知道。由經“直接知道”的練習,我們會自然發展出另一種認知:山無始以來不叫山,水無始以來不是水,樹不是樹,花不是花……一切我們為之命名並稱作那的這個世界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它那個樣子,都不是那種事物。我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我們活在一個“我不知道”的世界裡。此時你的體會,你的的確確對一切都不知道,你知道你唯一知道的是“我不知道”;過去我們所常說的“我知道我不知道”只是一種概念上的認識,而現在它是你所體會、正體會著的實然。這時期,你的貢高我慢、我知、我見等,不做任何動作就自然瓦解了。因為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從而你自然知道了另一種實相:你所知道的世界,一切皆如夢幻,沒有實性,一切事物與夢見沒有什麼差別。

三、活在我不知道裡。由於對上述知見體會的熟悉與加深,最後,你完全活在“我不知道”裡了——我不知道的世界,我不知道的狀態。活在我不知道裡,那是任意平面上三十六百度的開放,到處是自由,到處是新鮮,好像你重新來過這世界,剛剛來過這世界似的。因為我不知道,你對你小孩的未來不再擔心;因為我不知道,你不再強令你或你的家人該怎樣生活;因為我不知道,你從對未來的恐懼和掌控中解放出來,你從上帝的位置上下來了。那自由是空前的,那生活的豐盛不可想像。活在我不知道裡,是每一位智者的實際生活。沒有人知道,所有的知道無不是一種沉入個人的夢幻。活在我不知道裡,你與諸佛齊量,你與諸菩薩齊等智慧,世上沒有比我不知道的智慧是更高智慧的了。

穿過“知道”,到達“不知道”,是修行者之旅。完成這樣的旅程。解脫的要點是,從“我知道”裡出來;從我知道裡出來,入住我不知道的狀態。從我知道裡出來的方法是,練習直接知道的智慧。入住在我不知道的狀態、我不知道的世界,便是出離,便是佛國。超越數量的快樂和自由就發生在這裡。


資料來源:cn  blog sina

==============================

ˊ《 [ 奇蹟課程 ]學習 》欄:  68F :【耶穌訊息】《信心的飛躍:我什麼都不知道》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18 18:5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8 18:54 编辑

一念行者:摧伏四魔,得佛自在

發布:永恆      日期 : 2013/10/15 18:16:00  -學佛網


魔,就是那些能磨你心的東西,猶如你鞋裡,沙子和腳的關系一樣。換句話說,魔就是你內心裡,和你糾纏的對象。一種事物,只有和你發生關系,且磨難你,才能稱為魔;倘若它和你沒有任何關系,也不磨難你,則不能稱為魔。按佛的總結和分類,魔有四類:一、煩惱魔;二、五蘊魔;三、生死魔;四、天魔。前三類屬陰,後一類屬陽。屬陰謂陰魔,屬陽謂天魔。陰魔是惡境界,天魔是善境界。

陰魔就是那些引起你煩惱的、痛苦的、不舒服的心理對象,它代表自來下面的、負面的、黑暗的境界,屬陰,故稱陰魔。另一類境界與之相反,它能夠引起你舒服、快樂、自在,它就像天上的境界,光明、正面、溫暖,屬陽,但它仍會成為障礙,所以這一類稱為天魔。作為追求完全解脫的人,我們不應被陰魔所捆,也不應被天魔所綁。我們要出離一切善與惡、好與壞、正面與負面等,不為任何境界所攝。


那麼,什麼是摧伏四魔?何謂摧伏煩惱魔?何謂摧伏五蘊魔?何謂摧伏生死魔?何謂摧伏天魔?下面一一簡述:

一、如何叫摧伏煩惱魔?摧伏煩惱魔,就是修行者經過長期如實的觀察,破除了“我”的概念,“我”的主體意識。因為“我”就是吸附一切煩惱痛苦的主體,如同蒼蠅、牛虻等所吸附或聚集的事物一樣。只有你破除了“我”的概念,“我”的主體意識,那些煩惱痛苦才無法著落,如同蒼蠅、牛虻無法在虛空中住著一樣。那些破除了“我”的概念,破除了“我”的主體意識,即破除了我執的人,謂摧伏了煩惱魔。實證我空,煩惱魔破。


二、什麼叫摧伏五蘊魔?修行人經過對五蘊的觀察,能夠破除“我”的概念,破除“我”的意識錯覺,但不一定能夠破除五蘊的存在。他們很可能認為,作為“人”這樣一個存在體,“我”是不存在的,但和合成體的五蘊是實有的。這類人謂摧伏了煩惱魔,但沒摧伏五蘊魔。但有些人修行人繼續對五蘊一一深入觀察,最終發現五蘊也一一不實在、無自性,故而“照見五蘊皆空”。這種“照見五蘊皆空”的人,即是摧伏五蘊魔的人。能夠證實五蘊皆空,謂破五蘊魔。


三、何謂摧伏生死魔?生死必須有生死之物,若沒有生死之物,則無所謂生死。修行人經過對“我”及“五蘊”的如實觀察,發現沒有一個承受生與死的存在,這讓生死之魔無處著落;同時,修行人又發現,那些事物是不生不滅的,所謂生的沒生,所謂死的沒死,所謂生死根本就不存在。如此一來,不但生死無處著落,生死自身也不存在,這樣修行人就徹底地解決“生死”這一問題,這就是摧伏生死魔。能夠發現,生無受生者,死無赴死者,並且也無生死這個事實,謂破生死魔,摧伏生死。


四、何謂摧伏天魔?修行人經由一番探索,摧伏了煩惱、五蘊及生死境界,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大自在,猶如抵達了“天上”,過上像天人一樣的日子,這是天人境或天子境。但這種境界也是有“危險”的,它是潛在生死煩惱的因。獲得這種境界,你擔心它會失去,你想保持或延長,煩惱魔暗中布兵;一旦失去,你惋惜痛苦的不行,又落入生死魔羅的陷阱。在煩惱和生死裡流轉沉浮,你早已被五蘊魔所掌控。因而那看似贈你美好境界的天魔,其實早已與其他三魔暗中勾結。它們沆瀣一氣,害你沒商量。因此,對於“三十三天”——那些善境界,你也必須警覺,盯住它,看穿它,視它如夢幻。凡能看到美好境界,視之如夢幻的,謂之摧伏天魔。天魔不得其便,天魔拿你沒辦法,這就是摧伏天魔了。


像煩惱、五蘊熾盛、生死,這樣的一般被定義為負面的事物,能夠引起人們的苦受,容易讓人警戒、覺知和出離。但像這種經歷重重修行,穿過“人間”,抵至“天上”,似乎正面、光明、美好的境界,最容易吸引人粘附在其上,使你死在其中而不知,直到有一天你不得不離開它,變成你生死苦惱的因,而不得自在。因此,對於這種象征光明、美好、正面的境界,也要保持覺警和不執著。相對來講,天魔比陰魔更難戰勝,因此我們也要覺警這些善境界,獲取沒有任何依怙的快樂與自在。


凡能順利的穿越和完成上述四種境界的,謂之摧伏四魔。注意你的腳與沙,為了讓腳舒服人們發明了鞋,但有時候脫了鞋踩在沙子上更舒服。但不管哪種情況,都要警覺,不要讓腳貪戀或厭惡任何沙——讓腳保持不依賴任何外物的自由。腳不依戀鞋,也不糾纏沙,這是腳的自由。獲得這樣的心的行走自由。摧伏四魔,得佛自在!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18 18:58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8 19:25 编辑

一念行者:修行中的三个问题  (2019-05-15 21:25:15)


世人决意修行,皆当弄明白以下三个问题:是谁在修?行为者是谁?用什么修行?在哪里修行?



一、谁在修行



首先要明白是谁在修行,是什么在修行,那个修行的人是谁、是什么。若不弄清这点,日夜作为,谁人行持;所作功德,谁人受用?若都不明白是谁在修行,打坐念经,修觉修知,犹如梦游。



事实上,弄清是谁在修行,是一个弄清我是谁的问题。只有搞清这个问题,你才真正切入修行,你才切入真正的修行。自己不是自我,不是自我在修行。若以自我意识而修行,那是增长魔业,非是成就本佛功德。



强大的自我是魔,因为它能给你带来磨难,所谓魔者磨也。我们每个人的真相是佛,佛是自我化开后所存留的那、所显现的那。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是佛,以佛的认知去生活,这就是真修行。以佛的存在体去行为、去生活,能够消磨魔性——虚妄自我的抓持性、保持性。



修行的第一件事,是直接成佛——认识和体验到你的清净本性,然后再回过头来自然生活,而这就叫做修行。这是禅宗的方式,所以六祖坛经开头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然后才说修行怎样怎样。禅宗是倒果为因,而后修行。



所以,如果你若走禅宗的路子,先成佛,再修行。也许你会说,佛不修行。是的,佛不修行。佛只是自然的生活,但只此自然的生活,就是强大的修行。自然生活的意思是,不造作;不造作的意思是,只做本分事。只做本分事的意思是,从本出发,做其分内事。



我说成佛,并不是什么艰难而高大上的事。它是指正确认识我是谁后的自然结果。当你彻底了解你是谁,你必然认识到你是佛。佛不是一个带满故事的荣耀身份,恰相反,它是抖去所有故事后的无任何身份、无任何形象者。



佛是我们的清净本心,清净本心即是佛。认识它,以它的存在而自然的生活,就是修禅,就是禅修。来这样修禅,来这样禅修。



二、用什么修行



修行中第二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用什么来修行。倘若不明白用什么来修行,修行就等于盲修瞎练。修行用什么来修行呢?以什么为主体来修行?



用我们的清净本心来修行,以我们的清净本心为主体来修行。清净本心是我们正确修行的正确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没有找到清净本心之前,所有的所谓修行都只是在做准备工作,当我们找到自己的清净本心后,十方诸佛正修行路才真正开始。



我们的清净本心,就像没有污垢的眼睛。用它看事物,我们才能够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在没有获知清净本心之前,我们看到的都是混乱的心智本身造成的错觉,并非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已然存在的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止息我们的混乱,我们只能在幻相中继续受幻相的扰乱。



找到没有污染的目睛——我们的清净本心,是修行解脱的关键。清净本心并不创造智慧,只是剥脱虚假的幻象。从清净本心来看,智慧和愚痴是同等的,它们一样虚妄。就像从大海来看,清明波浪和浑浊的波浪并没有两般一样。



我们的清净本心直对诸法实相,在它和事物的实相之间,漂浮的妄心幻相,那干扰我们的恰是这妄心幻相。妄心幻相是清净本心的作用,它是起皱的本心,就像微风吹拂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的湖面即是妄心,静止无粼粼波光的湖面即是真心。事实上,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无粼粼波光的湖面只是一个湖,状态不同故得两个名。我们的真心妄心也和这一样,状态不同,故得两名。不管波光粼粼的湖还是无粼粼波光的湖,它们实际都是一片水、只是一片水,这水就是我称为的本心。



有关本心,你认识到了吗?找到它,以它而存在;观察它,以它作世俗用、出世用。



三、在哪里修行



修行的第三个问题是,你要认识到你在哪里修行?你的道场在哪里?



你在哪里修行?当然是你的清净本心;你的道场在哪里?清净本心!



金刚经中说佛陀饭食已,敷座而坐,说须菩提即从座起,偏袒右肩,说的都是这清净本心。即从座起,你用心时要知道从本心起用;敷座而坐,用完心退回去,你要知道退回本心。我们时时感知妄心起用和本心的关系,就像处处感知肉身和大地的关系一样。这两种感知练习就是修行,最得力的修行。



对内修者而言,我们的道场不在外面,它是我们的清净本心,无相真道场。要修行一定到这里修行,此处修行,越修越静,越修越清明;此处修行,越修越放松,越修越自然。



上面我说的三个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清净本心。我们这个清净本心,找到它,从体上说是成佛,从相上说是进入大内无相真道场,从用上说是得获无上法王真宝器。



此个非物之物,惠能大师称它为菩提自性,我说它为清净本心,称谓不同,只是一物。十方三世一切修行者,欲将修行,先悟此物。悟得此物,直是直用。直是直用,与佛相应。释迦不过如此,历代诸祖诸师不过如此。



欲将修行,先弄明白修行的是谁,超自我,过意识,而后在内在觉性大地,用大圆镜,直照诸法实相,荡尽幻化,直证解脱。



一念行者合十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18 20:4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27 13:58 编辑

【yachak】《揚升:四個合一》超靈 意識到一切的一切都是光,都是超靈自己的顯現。


Youtube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7月26日


揚升是一種喚醒,從身體開始逐漸喚醒你的七個意識中心,身體、情緒、思想、靈性、銀河、宇宙和超靈。七個意識中心也代表七個身體。七個身體的合一過程就是揚升的過程。其中前四個意識中心的覺醒最為重要,它是作為身心的一個整全意識而呈現。它會給整個集體意識帶來革命性影響。

我們認為對身體、情緒、思想等等有意識,但是通常它們是在一種單獨或分離的形式下被認識。它們很難協調一致。所以才會出現無意識地種種傷害行為,失誤、錯誤;無法掌控的情緒、語言;思想缺乏了解、統一等等。這都是沒有充分和完整對其有意識的緣故。

對身體缺乏意識,讓人無法了解養生之道;對情緒缺乏意識,情緒會累積成一種身心疾病;對思想缺乏意識,讓人容易被外在的信息媒介誤導。對靈性缺乏意識,人會變得自私狹隘,看不到事物的內在聯繫。

想要對其完全有意識,意識需要處在它的中心。處在身體中心就是情緒體,通過情緒能夠了解身體。處在情緒體中心就是思想體,通過思想過程可以了解情緒根源。處在靈性體中心則能夠同時了解前面所有身體,而且是完整的知覺。所以靈性體的喚醒是關鍵。靈性意識能夠從內在聯繫上去統合不同的意識區域,把它們統一納入有意識地覺察當中。

靈性意識也是行星意識的一部分,在行星意識裡面,萬物相互聯繫,有條不紊的運作,大自然和人類和諧共存。沒有行星意識就沒有真正的和平,人類不可能有長久的幸福。行星意識是一種共享和無私奉獻,是集體轉變的關鍵所在。只要行星意識被喚醒,進入集體層面,真正的和諧繁榮才會到來。長期被無意識黑暗所阻斷的個人潛力也會釋放。

喚醒行星意識進而才有可能喚醒銀河意識。銀河意識超越了地球和世界的概念,對個人是蠶蛹蛻變成蝴蝶的一種靈性夢想。進入銀河意識是一個向內擴展的過程,越是趨向內在的意識身體密度越小,因此和外在的隔閡就越薄、越透明,對外在的連接性就越緊密、越深遠。

宇宙意識代表的是宇宙心。在宇宙心,靈魂一體,思想和情感是一切創造的根源;超靈超越宇宙之上。喚醒超靈,你不僅知道自己無限且不朽,同時體驗到超靈就是無限愛和極樂。

揚升既超越現實,也不可脫離現實。揚升不是依賴外在的覺醒,而是每個人內在的覺醒。覺醒是日復一日地對內工作,外在的過多關注常常讓人逃避內在的責任。每一天的內在工作是勇氣、耐心、注意力、平衡的結合。一旦這種結合開始有意識地結晶化,意識就會穩定並向下一個階次擴展。

單純地依賴信仰、信念和正能量並不能整合心靈和身體,如果那樣靈性科學的奧秘就顯得過於簡單。正能量可以改變一些習慣性的負能量,但不會把人提升到一個超越的程度。超越需要合一的能量,而合一首先建立在自我的完整,自我完整來自完整地自我認識。在完整當中,心才能對身體及其它意識中心保持覺醒和全意識。

身和心的合一

這種合一狀態也稱為專一狀態,專注內在狀態。這種狀態會和自然整體的上揚對齊,讓內在的能量頻率逐步提升至下一個高八度諧音,這個高八度諧音會開啟內在的能量系統。這個能量系統是靈性意識的中心,通過這個中心才能螺旋上升,進入更高的意識層級。這種合一成熟的表現於心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關注內在平衡的、擁有自我覺察的、自我掌控的。

身體是載具,心是主人。身體是感官,心是知覺。在身體和心處於分離的狀態下,身體的感官意識追逐著外境,擾亂了心的平靜。頭腦也是感官意識的一部分,當頭腦被過度重視時,心退到次要位置。因此,合一就是要將心的注意力從感官的附屬狀態中獲得主權。讓心能夠不以頭腦的權威意志而直接認識它自己。同時重新認識身體其它感官和感官對象的關係。實現感官和知覺的合一,就是實現靈性意識。

實現合一的要求是:

通過感官 , 能量會不斷地外漏 ,心被外物所拘。唯有通過改變大腦的知覺功能,才能改變身體感官的機械和無意識狀態。

同時讓情緒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納入心的有意識覺察當中,用接納而非抵制的方法釋放掉任何的情緒負擔。發展心的敏感度就是在發展心的掌控力。

注意身體的調節和平衡,身體的頻率改變會影響到對食物、關係、環境的需求。讓身體能夠有意識配合心的訓練。

覺察也是對事物的徹底了解,用來改變習慣性行為模式、創傷性記憶。這是個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了解得越深入透徹,問題就越容易解決。沒有覺察頭腦的經驗就會自動釋放,用來遮蔽、合理化事物。覺察需要足夠的注意力,反复地校準,嘗試不同的角度,直到徹底釋放問題為止。

心和氣的合一

心一旦獲得自我主宰,它就會習慣性地向內在領域深入探索,它開始自我覺悟它自己。心脫離了身體的沉重、情緒的干擾、頭腦的負擔,它開始意識到它是一種“氣”。這個氣不是平常的氣體,更恰當的描述是一種生命能量。這是心的一種存在狀態:心是輕盈的,平衡的,能量形態的,無界限的。心只有停留在表層生活的時候,對形式有執著的時候,才是局促不安的。

通過心的輕盈狀態,可以漸漸融入心的中心。在進入心的第一個層次,不是思想也不是情感,而是“氣”所散發出來的振動,這種振動包含熱力。這些熱力中心​​分佈在身體的各個氣脈當中,其中以脊柱中心的脈輪為主。氣是精微的,當心變得越來敏感和細緻,它開始覺察到它的力量所在。它可以控制這種氣,透過深入而持久的特殊呼吸方式。

這種氣的駕馭能在身體外圍建立一個振動場。這個振動場能讓身體升到空中,在水面上行走,甚至御風而行。這都是心和氣合而為一的結果。這雖然不是揚升的本質,但重要的是心確實獲得了更大的合一狀態。這種合一狀態讓身心頻率從物質性的稠密當中抽離出來,附屬於物質性的情緒和思想狀態被釋放,獲得更深刻的自由、喜樂狀態。

一旦獲得這種身心的氣狀態,它就會一直保持穩定的進步,處於半自動上揚過程。它不斷地自我維護、自我增長,同時放下“負重”的現實才能避免受過去的影響。這些“負重”的現實是長期依賴和執著的事物和心理習慣。

氣和光的合一

氣的背後影響是光,當心覺知到光的時候,它也就成為了光。在這一個階段,心作為一種光而發揮它的力量和影響。生命是一種光,靈魂是一種光。心是光的映射,就像一面鏡子,心的本質非好非壞,有什麼樣的思想意識就會帶來什麼樣的心。光的作用集中體現在身體的頭部,這是揚升到銀河意識的跳台。

光是不可見的光,但是光包含著知識、智能和神聖感。這個神聖感就是銀河高我入駐身體,靈魂意識再次下降(回返)身體意識,這種結合實現了靈魂的夢想,靈魂一直游離於身體之外,當它醒來,它成為了身體和心的協調者。

氣和光的合一狀態,超越了身體意識。一個人不再認同自己是身體這個我,而是光我。即高我等同自我。這種高我的頻率是超越地球層面的,因此不可避免和物質身體有一個相互協調過程。身體必須能承載這種光,不然靈魂將無法長久駐留於身體。因此,身體也成為了被改造的對象,這是揚升的一個重要體現。

光和空的合一

超靈不在任何宇宙維度之內,因此光必須再度回歸零的狀態,以便和超靈合一。這不等於光的熄滅,而是光要強到能夠穿透宇宙身體,讓心的思想和情感停止作用的程度。但這卻不是通過自我努力,而是恩典。

這種合一可以在瞬間獲得,但是要完全合一超靈卻需要很長的時間過程。因為心仍然要從不同的身體撤離出來,慢慢到達它的宇宙心。宇宙心如同黎明前的黑暗,萬物都處於沉睡狀態。一旦醒來,卻具有創造和毀滅宇宙的力量。

不同於其它合一過程的是,它是即時的,類似於光速。一旦獲得那種意識也不會再失去,但是整體上它會和其它身體保持平衡,不然其它身體會毀壞掉。而且頻率上揚是一種漸變的方式,過程必須完整才有可能釋放。

超靈就像空無,似乎不存在;但是在實際體驗上,唯有超靈存在,一切都不存在。超靈意識到一切的一切都是光,都是超靈自己的顯現。同時一切一切顯現都是空無。但是處於不同意識身體看到的事物只會反映那個意識。

既是空無,那就是沒有合一的過程,合一純粹是一個意象。在無意識當中沒有合一,在有意識當中有合一。在超靈狀態也沒有合一。這種合一是光和空合一的特殊知覺。

作者:yachak
cn sina blog



(   Jenny : 以前分享過 , 目前暫刪除 , 修改

心平 就 氣和   

上文 [ 通過感官 , 能量會不斷地外漏 ,心被外物所拘 ] : 勞動 , 吃飯睡覺就補回來些 , 但 [勞心] 最耗電 ,  勞心勞力更是耗電~  超載負擔~ 崩潰 ,  永遠電量不足 , 壞了.  

勞心勞力 , 身體非常沈重感 , 想要忘了 [ 身體 ] 很困難 , 更別說忘了 [我] .

電永遠沒充滿

心思心性單純者 ~大福報、大善根、大人緣 、老闆的最愛 , 不必每次都需花時間跟他她解釋 [為什麼 ] 後 , 才肯去做 , 或事後繼續分析、研究之人 .
信心、信任、交託、臣服

無意識狀態 : 無知  ( 不知道、不明 [理 ] ( 道) )

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煉道歸元 )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18 21:2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8 21:29 编辑


【yachak】《修行和生理》靈性自由征服了時間和空間,創造出永恆的喜樂和不朽價值。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5月19日


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要超越身體的局限,認識到不受身體意識影響的大我意識。身體意識創造出恐懼、小我意識、以及對以身體為主的世俗生活的執著。大我意識則瓦解恐懼、瓦解小我意識、瓦解對身體的執著,並帶來對生活、生命、死亡的超脫態度。這種超脫不是理性上的超然,而是因能夠有意識地體驗大我而帶來身體和心靈受限的解放。這種解放就是靈性自由。

靈性自由征服了時間和空間,創造出永恆的喜樂和不朽價值。這種靈性自由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去獲得的東西。不管一個人是如何地愚昧和頑固不化,當他穿上肉體的衣服就注定要尋求靈魂的目標和渴望。不然此生的意義就會落空,並且不得不重新獲得身體往返這個讓人迷惑的物質世界,以便讓現實的諸多對立體驗能夠喚醒他。

身體不過是靈魂的食物。圍繞著一具暫時的身體而展開的人生追求並沒有真實價值,形同一場夢中的遊戲。就像身體不會關心牠吃了多少食物和美味,靈魂也不會關心祂曾獲得過多少身體,祂唯一關心地是發展祂的唯一目標和渴望,證悟祂自己。

所以,對身體既不能執著也不可以輕視。執著讓人迷失靈魂目標,輕視讓身體無法發揮正常的功用。一個健康、業力較輕的身體對生活和修行都是重要的。一個不健康的身體暗示著某種較重的業力存在,它會強化對身體的注意力和執著。和一般的治療方法不同,通過修行來改變身體狀況是一個長期的內外兼修過程。從觀念的改變到心態的改變,從生活習慣的改變到精神的改變、再到身體的改變。一旦在修行上獲得進步,業力就會逐漸耗盡。身體恢復健康,不會再有隱患。

當大我意識能夠接管身體,一切都會自動得到調整。提升的頻率讓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受苦獲得解脫,身體內部也將變得通透、輕盈、發暖。雖然並非是不會再生病,而是身體的諸多受苦根源從思想觀念、心理狀態和生活環境的影響中解除出來。

一個人應放下所有可能會帶來心理和身體不健康的行為和思想模式,進而才能影響到身體的轉化。因為思想模式即是一種業力模式。你相信什麼你的生活經驗就是什麼,改變意識方向就是改變命運的方向。要想超越生活環境,必須要有足夠的精神能量來抵消環境影響,並且不再給周遭的環境餵養自己的情緒能量才有可能。

有時候,精神的力量會創造一些奇蹟和恩典可能性。這種精神力量類似一種心靈信仰,信仰創造出信心和信任,釋放掉內在的恐懼、頭腦的限制、自我懷疑等等。以純淨的心來感受潛在的可能性,借助對某個信仰對象的崇敬來改變命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它代表的是一種對大我意識的溝通和連結,以及大我意識的回贈。一旦達到奉愛的層次,對自我完整的愛,對愛之客體無條件的愛,奇蹟和恩典就會在不經意間發生。

愛的本質是一種神聖之力。因為愛能夠影響思想和情感,進而影響精神,最後影響身體的四大平衡。如果不能立刻掌握這種力量,那就需要通過逐步的自律和修煉以達到身體的通透、輕盈、發暖的目的。為最後的證悟打好基礎。

身體的通透意味著沒有內在的堵塞。人體和外在陰陽本是一體。領悟陰陽之道,遵循人體作息規律,與天地之陰陽變化保持和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與萬物共沉浮於長生之門。比如養陽就不要滋生嗔怒、少抱怨少評判;平心靜氣,不焦躁;不把能量耗散在過多的感官慾望當中。養陰就不要沉湎妄想、情緒,少擔憂少掛念;隨順自然、動靜一如;和大自然萬物交感互融,深入寂靜。這樣內在的陰陽就會保持平衡,不容易生病。

調整內在陰陽的平衡,漸漸再到陰陽合一,不分彼此。無論春夏秋冬都不易被外在氣候環境影響。呼吸精氣、精神內守,維持充沛的精神能量。思想和情感也會變得越來越積極正面,沒有想不開放不下的事情,智慧和善心都得以增長。天地陰陽之氣自由貫穿於身體,清理業氣堵塞。達到一種身體的通透現象。

進而,還需要培養身體的輕盈狀態。飲食有節,不給身體造成明顯負擔。盡可能不接觸給身體帶來稠密、沉重和昏沉的食物、飲品。不過多沉迷娛樂、讓身心保持在放鬆和無所緣的狀態。不過度思考、過度勞作;不陷入無所事事地無聊、發悶、空虛狀態;小心精力被外界的事物比如世俗活動、電腦手機、電視耗盡。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靜心獨處、閱讀學習、培養覺察。並把靜心和覺察運用到生活中的每一刻。當內在能夠放鬆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消融邊界,輕盈和喜悅之感就會慢慢溢滿。

這時候就是知覺注意力轉移方向的時刻。關閉外在的感官注意力,關閉頭腦,向內在的直覺領域靠攏。這種內在探索讓身體和心靈愈發享受在當下的喜悅當中。唯有當一個身體既不存在於過去,也不存在於未來,它才會恢復到最自然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輕盈、滿足、活在當下。

最後專注於身體的發暖狀態。隨著注意力向內在領域的開展,精神能量也會被帶入到內在世界探索。注意呼吸的節奏和韻律就可以改變身體的能量狀態。當越來越多的精氣神能量被保持不耗散,生活中的各種習慣都會被改變。比如懶惰、懈怠、鬱悶、胡思亂想、沮喪等等。

按照人體的一般規律,男子四十歲、女子三十五歲以後,精力就會逐年衰落。其實以現在的生活壓力和人心奢欲程度來衡量,遠不到這個年齡。從普通人的角度,修行最好的年齡應該從二十五歲左右就要開始,這時候不僅精力最平衡,心智也已經成熟。經過十年的準備和訓練就可以避免日後衰落的狀態,在此基礎上想要達到更高的能量頻率就很容易。如果開始的年齡延後,首先一定會有一個補救“精力”的過程,然後才能慢慢提升。所需要花費的力氣就大,速度減緩,更加需要各方面地努力。

身體的發暖就是靈性能量喚醒的開始。只要在前面的基礎上日夜精進,每天至少靜心幾個小時,不一定限於打坐。除了睡眠隨時保持覺察不渙散。快速、有效率地處理生活層面的責任和必需,放棄那些無足輕重的事物。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即便暫時沒有效果,精神一定也會非常充實。所謂“暖、壽、識”說的是身體發暖就能影響壽命,同時也會改變意識。因為暖是能量提升頻率振動帶來的,越是高頻振動意識越傾向正面和靈性。發暖首先從脈輪開始,然後是左右脈、督任脈、中脈,最後是全身經脈。不僅脈輪發暖,肉體也會發暖,然後是內臟發暖、骨頭髮暖。此時就算過去有什麼病症也會漸漸消除,或者通過使用暖的力量專注在病患處,也會帶來療愈。

當身體能夠受意識主宰,想要集中精力開啟智慧之門才有可能。不然一個疼痛、一個妄想、一個情緒就足以讓人失去注意力,跌落回原點。所以想要修行有成,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努力,或者將其當做一種業餘愛好看待,時有時無、可有可無,想要成功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身體障礙是一方面,生活繁瑣是一方面,年齡和心態是一方面。應該趁著身體尚有精力的時候就要全情投入進去。

作者:yachak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26 08:4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26 09:55 编辑

Youtube :【yachak】《夢醒》要徹底醒來,並不是像從一場噩夢中醒來那麼直接和簡單。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3月29日


夢醒以後,將不會再有痛苦記憶、孤獨無聊、空虛苦悶這些和自我意識有關的東西。只要還有自我意識,這些東西無論如何逃避和掩飾,它們都會一直如影相隨。因為它們就是孤立的自我意識的副產品。不僅如此,由於自我意識的解體,你將如同重新體驗世界一般,很容易帶來喜悅,也很容易忘記。甚至過去那些看似給你帶來痛苦的事情,也成了一種特別的經驗。

當然徹底地夢醒和暫時的、半夢半醒是不同的。它們有相似點,但核心體驗卻不同。徹底的夢醒是已經徹底改造了身心,獲得了另一種意識,水晶意識人格。水晶意識人格是不會帶有身體意識人格的種種精神之苦。因為水晶具有淨化的功能,它會自我療愈,能量非常地舒緩流動,任何受苦的想法都無法在它裡面沉積,也會很快溶解。

對水晶意識人格來說,身體及其人格、心靈是作為一個載具而使用的,作為載具的主人——水晶人格擁有絕對的控制和自主能力。因為身體人格的自我意識已經解散,並轉移到新的人格當中。

揚升帶給人的就是徹底地夢醒,並活在水晶人格當中。那時候你也會確定地知曉你已經完全活在另一個維度當中,儘管你的身體還在這裡。從外表看還是同一個人,做著平常的事。但是你內在的感受卻是非常不同的。過去的種種人格傾向,在愛與恨、積極與消極、記憶與對話中的擺動很容易就停止了。

你不為再為慾望的未滿足而受苦。既然內在是充盈的,就不會產生過多的渴求。你不會期待任何、投射任何事物,免於控制和恐懼。你也將免於擔憂未來之苦,因為你很清楚和你相關的事物才會到來,無關的則不會進入你的生命。而你無法抵擋任何事物的到來,它們總會在某些方面對你有益。

水晶人格是一種嶄新的生命智能結構,但不要把它理解為如同外星科技一樣。實際上是你將同時擁有兩種人格形態,原有的和現有的,但現有的將是你的主體,充滿覺知的力量。原有的將如同影子,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就不會再傷害你,在過去當它有力量的時候,任何不良情緒和想法都有可能給你帶來諸多精神痛苦。

就像你小時候生長在偏遠的農村,有自己的獨特風俗和生活習慣。長大以後你遠離家鄉融入大城市,成了一個城里人。但是原來的生活記憶和語言還是會有所保留。不過你也知道它們不再是你的主流,不足以再把你變回過去的自己。

為什麼自我意識會帶來諸多精神之苦?並不是因為外在的事物造成,也不完全是打擊和失敗的結果。而是自我意識是一種片段、分離式的心智經驗,它擁有固定地對事物的看法和認同,很難將各部分和諧統一起來,強調智力,可能會忽略情感。強調個人,可能會忽略整體。強調現實,可能會忽略未來。個人經驗是個重要因素。

這些看法和認同很容易投射到外在事物和現像上,並帶來各種心靈感受。這種投射組成了幻相,它們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自我意識和觀念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對事物的判斷和取捨。自我意識越牢固,幻相就越稠密。如同做白日夢,被自我想像和投射的事物所傷害。

要徹底醒來,並不是像從一場噩夢中醒來那麼直接和簡單。沒有經歷十年、二十年的磨練,就不可能有徹底的覺醒。就算一個人能夠覺知到受苦的成因,消耗它們、從根部抹除它們也需要經歷很多的反復過程。好在一個人在不斷的進步當中,受苦也將減少,直到徹底厭倦這種會帶來受苦的思想模式。沒有徹底厭倦就難有徹底覺醒。

從暫時清醒、半醒再到完全清醒會經歷不同的意識階段。一個人要循序漸進。重要的不是看別人的成長狀態,而是看清自己腳下的路。看清自己目前最需要的是什麼,阻礙是什麼,然後去超越它。

在靈魂暗夜裡面,總有一段旅程是最無助的。無助會增加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就像在噩夢中掙扎。但是這種無助主要還是因渴望擺脫現實的禁錮有關,是一種靈魂的渴望。所以它強烈而深刻,它也預示著未來重大的改變。

當一個人痛苦達到極點,他可能想結束生命。但這是消極的思想。而從夢中醒來的掙扎,也必然會帶來死亡般的感受,但這個死亡是一種稠密意識的削弱過程,也是過去累積痛苦的大量釋放。有意識的臣服是停止掙扎的辦法。掙扎是習慣性的情緒反應,臣服則是意識到進入到生命的事物都是需要承當的。

真正能夠進入啟蒙者,都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勇氣、毅力、耐性。同時還要盡可能的放鬆、平衡和愉悅。實際上對靈魂不利的東西從來都不會被給予。順境和逆境同樣強有力地塑造著個人。在逆境裡面一個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弱點,更會讓一個人對醒來的目標念念不忘。當內在的力量足夠的時候,噩夢就有機會被打破。然後路途開始變得平緩。

如果過去的痛苦記憶再次被喚醒,那只是提醒你,你並不需要對它們緊抓不放,你不再需要它們來餵養你的自我意識。而且你應該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和信任。

所有這一切都會在夢醒之後煙消雲散。夢醒以後,你將很快記不起任何有關痛苦的記憶,無論過去經歷的多麼艱難慘烈。你也將無法意識曾經的你,彷彿過去與你無關。

作者 : yachak   cn sina blog


==============================

Youtube :

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Teri Wade信息:

超前信息【Teri Wade】從碳基到水晶基;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現在開始意識到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28 18:1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28 18:18 编辑


【yachak】《覺醒和情感》一個人在覺醒之前,他的情感世界是由業力的驅使所決定的。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6月3日

當淨化的火焰進入到臍輪的時候,一個人就會明白曾經的那些習以為常的情緒以怎樣以一種非常隱秘的方式操控了我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我們以為情緒都是我們本有的一種情感,假如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應該可以自由控制它,想讓它出現就出現,想讓它消失就消失。但其實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情緒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它的根源在哪裡,它為何會出現?

情緒的形成是一種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只有少部分真正屬於自己,其它都是集體意識的一種連鎖效應。每個人都被困在這種集體意識的情緒網絡中,相互影響。有一處發生情緒波動,其它地方有人收集了這種波動,情緒也就自動複製過去。所謂集體意識就是一種依賴傳統習俗和大眾觀念共同建立的頻率波動,這種波動是稠密和纏繞的。每時每刻全世界的人都在餵養牠。只要一個人還沒覺醒,就很難發現自己是如何無意識地受到這個集體意識層面所影響的。並理所當然認為這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就好比一個孩童,當得不到大人的關愛就會本能的哭鬧。集體意識也是類似,集體意識也灌輸了很多孩童心理。比如,如果得不到周圍人的肯定,那我就是無足輕重的,所以這個事實應該讓我感到氣餒和生氣。如果我不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就是沒有價值的表現,所以我應該感到自卑和抑鬱。如果我不能和周圍人一樣思想保持同步,我就可能被周圍人嫌棄,所以我應該努力改變自己。比如我要先買套房,先結個婚,這樣將來養老就不會成問題。

這樣的集體意識觀念深入人心,以至於當一個人意識到並非自己的真實渴求而想反抗它們的時候,情緒也就成了一種用來對抗集體的心理焦慮,因為這種觀念並非完全來自個人,它在對抗和妥協之間留有衝突餘地。大部分成人都具有孩童心理,得不到就生氣;不能滿足我的慾望,就生氣;看到別人的好或說自己不好,就生氣。但是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生氣。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心智成熟不是看年齡和經歷,而是看他有多少孩童心理。有時候,一個家長、一個權威也會表現得如同孩童一般,這都是集體意識層面帶來的共鳴效應。

本質上,集體意識就是一個巨大的思想監牢。如果你從來都沒質疑過這種社會心理,你就不能完全做自己。你就會過得很不開心,要么就是苦中作樂、強作歡顏,甚至玩世不恭。因為你的情緒不是經常被周圍世界刺激就是經常性的壓抑自己。

覺醒之前,一個有靈性的人可能會處處感到被動和不對勁。家庭、學校、機構、社會很多地方讓人感到壓抑和束縛,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打破它。經常在叛逆和服從之間來回調整,試圖用一些既有觀念來說服自己。直到覺醒以後,這些意識觀念就成為了明顯的干擾和障礙,因為它們無法讓人獲得心靈自由。需要一次性地徹底釋放掉這些舊觀念,重新註入新的意識。這就是覺醒進入第二階段以後面臨的考驗和挑戰。

要徹底打破這些集體意識帶來的束縛和影響,並不是說要去改變社會結構和別人的意識,也不一定要離經叛道。而是去理解和改變情緒,因為情緒和這些集體心理捆綁得非常緊密。只要找到這些共同的心理,就可以從根部挖除它們。只要把大部分過載的情緒釋放掉,和集體意識的共振就會鬆脫。同時不再使用習慣性的情緒來評判、對抗外在,這樣外在的影響力也就無效。從而把自己的振動頻率從這個稠密的頻率帶中提升出來。

原生家庭、親人朋友、社會關係也會進一步調整。你將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情感關係。那些不再和你共振對你有益的關係將被解除,可能你會發現原來不怎麼好的關係將變好,原來好的將變得不那麼親近。這些也都是在解除情感上的對抗或者依賴關係。只有在平衡當中你才可能解脫關係的業力捆綁。當業力完全平衡,你不會再有可能和他們產生糾纏、麻煩不斷。即便是父母家人,也將從一種佔有和依戀的關係中解脫出來。

同時,你的個人情感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一個人在覺醒之前,他的情感世界是由業力的驅使所決定的。這些情感業力相互交叉組成了他的情感經歷。每個故事都是一種對過去的完結或者延續。有些情感比如容易帶來道德和精神壓力的,婚外情、婚外性、三角戀、虐戀等等,束縛更深。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覺醒。覺醒之後由於情感方向性的改變,覺醒的情感佔據了主導地位。所以每一個情感經歷和故事都成為了釋放過去業力的機會。不會再度糾纏下去。

每一個遇到的人、情感體驗都包含著某種情感面向的認知,這些認知無論是好或不好,最終都是為了讓人的情感變得更純粹、完整。越純粹就越有力量,越完整就越覺醒。當一個人對情感的所有可能面向都有一個完整認知的時候,業力的捆綁就會鬆脫,真愛就會到來。但是在你未能完整認識情感之前,業力通過現實條件、情慾誘惑、迷戀和依賴、複雜心態左右著你的判斷。你以為那就是真愛。

所以與其急於渴望一個靈魂伴侶,不如渴望早一點覺醒。因為只有覺醒才能帶來情感業力的解脫,雖然這個過程也不一定就是短時間內完成的。過早地進入這種追求和渴望,常常迎來的是個人的業力功課。覺醒以後,一個人會直覺性地知道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經驗,該釋放和改變的是什麼,以及什麼時候可能結束。情感的純粹和完整最終把一個人帶入神聖之愛。那時候情感就不再是一個複雜難纏的問題,因為情感最終要服務於內在的神聖之愛。只有這種愛才可以改變一個人內在的自私和嫉妒,恐懼和脆弱、反抗和妥協。這種愛將變成內心當中純粹和永不熄滅的真愛火焰。

經常有人問我覺醒的方法問題,實際上覺醒更多是一種內在的準備,而不是一個外在的方法。外在的方法其作用不過是為了內在的準備,不管你是採用類似苦行的方式還是輕鬆的技巧,靜心還是覺察,朝拜還是誦經,這些都是方法。方法不會把人帶入覺醒。而是心靈的渴望、熱愛、純粹和領悟才能帶來覺醒所需要的意識頻率。而且過於死板的方法會讓人形成另一種執著,執著於方法卻遺忘了目的。

在覺醒之前我接觸和學習過不同的方法,但是覺醒以後才明白把我帶入覺醒的和方法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我內在的深切渴望和專注。實際上很多方法是在覺醒以後才開始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覺醒之前主要還是心靈準備。覺醒以後我也明白了我們所渴望的“神”是離自己最近、最了解自己的朋友,只是因為我們的頭腦和心靈關心的是世俗生活、世俗情感、世俗成功,或者追求靈性也不過為了自我滿足。從來對我們這位親密朋友視而不見,不聞不問。更談不上有情感和愛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愛上了祂,就等於你愛上了真愛,愛上了靈魂,愛上了真正的父母。愛上了真理,愛上了解脫,愛上了自由和極樂。你給祂一分真愛,祂給你十分。祂的恩典在這個時代是強大的。

揚昇在進化的意義上就是重新找到靈魂真愛,沒有真愛想找到生命的源頭是不可能的。因為整個宇宙創造的動力就是基於這種真愛。過去的揚升週期是如此,此次揚升週期依然如此。沒有真愛,就沒有所謂奇蹟出現。所以作為“揚升計劃”的第一站:覺醒,它有著和其它覺醒類型不一樣之處。一旦你真的覺醒,你就會被立刻帶入揚升通道,那時就不會像其它覺醒類型那樣,還可以有走走停停的階段。

你就像坐上了高鐵直達直接把你帶到目的地——揚升終點站。中間不會有任何停留,儘管剛開始和中間的淨化考驗是必要的。但是到後面你將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如同一個外來旅行者到地球并快樂享受這個世界的生活一樣,不會有執著,不會有墮落,不會再受業力束縛。當然,你還是會為世界提供你所能的一切。因為這是真愛的意願,也是你的個人創造。

作者:yachak

cn sina blog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28 18:40
【yachak】《無所見的自由》心靈自由需要對自己的動機、語言、思想達到高度的覺醒。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7月12日


人人都嚮往常住不敗的心靈自由,這也是靈性修行的一種至高標準。自由能夠常住不敗,意味著身心能夠自掌控。其中最重要是掌握好無害的語言和想法,因為心是一切境界呈現和體驗的根源。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境界體驗。任何一種受害者意識和負面思想都可能是自我傷害的,任何一種出於自私怨懟的行為和能量都有可能回返到自己身上。

自由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數,如果那樣人人都可以在既有經驗中得出結果。自由是一種心靈的深刻度,意識的靈活度。自由只有在遵從自然律法和自我了悟當中才能充分展現。心靈自由需要對自己的動機、語言、思想達到高度的覺醒,心靈自由帶來其它類型的自由,或者關係中的業力糾葛被釋放。

自由是不可見的,可見的自由都是粗淺的。有依賴形式的自由是暫時的,無所顧忌的自由是毀滅性的。高度的自由總是包含著高度的戒律,但是真正的戒律不是強加的結果,而是真理在心靈深處喚醒的結果。遵從於真理自然遵守它的戒律,這種戒律並不會帶來束縛,反而是能夠打破心之受限的工具。

自由也是一種振動,越是低沉的振動越容易感受到緊縮,越是輕盈的振動越是包含著擴展。自由總是追求無邊界,邊界意味著約束。身體是會死亡的邊界,感官是會黏附的枷鎖。所以通過身體和感官擴展的自由不僅有限,而且會製造出更深的束縛。通過思維心擴展的自由停留在已知範疇,通過情感心擴展的自由增強了分離之痛。

自由是無所見的,所以自由不賦予某個形態,“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尾”。能做到內心清淨、無掛礙、自我覺悟是一種心靈自由的衡量標準。獲得清淨之心容易,只要心不向外追逐;獲得無掛礙之心容易,只要能釋放掉過去;自我覺悟也不難,只要帶著警覺心去生活。唯獨常住不敗的自由很難。

有所追求必然有所不追求,有清淨之處就有不清淨之想,有無掛礙就有煩惱的障礙,有覺悟之心就有迷失之可能。這並非否定對於清淨和覺悟的追求,而是這些追求仍缺圓滿,如果要達到更完美的地步,心靈的至高境界和追求都需要釋放到太虛當中,陰陽渾一、和光同塵。

心靈需要再次回歸單純,這種單純看起來就像一種“無知”。自由需要再次回歸野性,這種野性是對一切表面形式的“背離”。嬰兒不知道什麼是自由,所以也沒有什麼不自由的想法。這種不知道自由的自由反而打破了界限。禪師不知道什麼是純潔,所以任何自然的行為都是純潔。所以他敢於將木頭的佛像劈來烤火,敢於用行為的粗暴來喚醒他人。這種野性反而映射出自由的無畏和純真。

不諳世事的無知是一種幼稚,純真的無知卻是一種自由的灑脫。任何境界都有它的滿足條件,唯獨不能達到自由的灑脫。

任何境界之心都是不可住的心。

分別心不可住,有了分別心就有了是非黑白。

單純也不可住,住於單純分不清事實真相、真假善惡。

無相也不可住,住在無相就是無相變成有相。

不可住也不住,住在不可住實則走向一種偏執。

見地也不可住,有見地就一定有二元性的對立。

也許有人質疑,既然什麼都不住,怎麼還在此談論見地?如果不敢談論豈不是又有所住?所以自由的微妙就在於此,只能唯心而非邏輯。

境界之心不住就有真心顯露。好境界不住,壞境界不住,好壞都在真心之內消融。真的無所見就是有覺性但無覺悟,有所見但無見和被見之分。見人對錯,是心有對錯;不見人對錯,是心有昏昧。見而不見、見如同不見才是真見。

無所見是一種無智性、無見解之心,但它並非呆滯而是靈動。這樣的心可以遊戲,可以保持純真,可以不執著。任何微細的對立面存在都有可能導致自由的喪失、真相的污染。

有妄想和感受但不分別真實,就有一切境界的平等,平等而不生執著就有無所見的自由。無所見的自由就是隨順自然、隨順心境但無所滯留,既可以是平凡也可以是神聖,既不見平凡也不見神聖。這就是終極自由。唯有終極自由才是常住不敗的自由。掌握終極自由,內和外的自由才會統一,內外一體不分。內在越自由,外在就越自由。內在是什麼真相,外在就是什麼實相。

這樣的自由是無路之旅,無所可為。這樣的行道既無河流,也無彼岸,更無人渡河。這樣的自由沒有目標,無處可去。沒有行道的人,也沒有不行道的人,沒有生和死,也沒有生和死的超脫。

真道只能是一,道是一種平常,道也是一種非凡。道不生疑惑,有疑惑就不可能是真道。沒有疑惑不意味知道,而是意味著沒有頭腦。既是思想的消失,又是無思想的終結。正如禪宗所言:“道不屬於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道法自然,所以不存在厭棄和不厭棄的對立,有所厭棄就有所不自然。道是逍遙,既然逍遙,有境界和無境界都是枉然。一切顯現等同,煩惱和無煩惱等同,妄念和無念等同。道是自發極樂,當一切境界和覺悟、見解都被放下的時候。道是自發真愛,當內在覺性和外在顯現融為一體的時候。

頓悟的力量非比尋常,沒有長期積累難見真道。借助對不自由的覺醒,可以不斷剔除思想的陷阱。借助能量頻率的提升,可以改變煩惱的慣性。借助喜樂或真愛,可以釋放頭腦。三者合一,帷幕可揭。

作者:yachk
cn sina blog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28 18:41

【yachak】《不外求的自由》心智無法發現自性,因為心智是幻,永遠是客;自性是主。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7月2日


只要內在尚未滿足,尋找就永不停止。讓人不斷尋找的恰恰是那本身就自有的東西。因為這個東西無法通過平常的尋求方式,所以任何外求的結果幾乎都是失敗的。

麝香隱藏在麝香鹿內在,但鹿卻渾然不知。空氣無所不在卻無人能見,內在的種子包含著外在的所有(顯現)。但是身體卻被廣大的世界所吸引,眼睛被莊嚴的事物所吸引,心智被複雜、奇巧的知識所吸引。

尋找無可非議,就像平常人追求世俗的成功和財富的累積。但是內在的東西如果可以從外在找到那它也必定是世俗的。外在只是內在的顯像,因此外在永遠是幻,幻化的東西不是不存在,而是無實質和不長久的。

真理就在內邊。在人的小小身體裡面蘊藏著所有事物的真相和美。就像眼睛裡的大地山河,其實早已歸於內在的版圖。找到這個真相,其它一切都會自動揭示。向外尋求真相、試圖找到本質,只是在割裂事物的整體。與其說是尋找真相,不如說是尋找心智的影子。

心智依賴於五大元素的身體,自性的本質卻獨立於五大元素。身體裡隱藏著自性的種子,自性的種子又包含著身體。心智無法發現自性,因為心智是幻,永遠是客;自性是主,卻包含著內外。想要找到內外的結合點,心智必然失去。心智存在,內外就會存在,其它一切對立因素也會存在,事物必然分裂。

心智的滿足帶來某種自恃,自恃導致自戀,自戀是偽裝的滿足。自性的滿足體現為自愛,愛的滿足是最真實無求的滿足。自愛的形式是內在和外在的融合。同樣一個身體卻因為自戀和自愛的不同而差距甚遠。

自愛是呼吸中的呼吸,靈魂中的密道,合一的捷徑。因此找到自愛也是內在寶藏之門的開啟。心智的存在不過是讓人學會自愛,而不是追求各種外在形式帶來的滿足。自愛的開始便是自我退出舞台的開始。果實成熟,花朵就會凋敝,愛的道路開始,自戀便失去意義。

沉醉在身體之美的,被身體所腐敗;沉醉在物質幻相的,被物質所俘虜;沉醉在心智奇巧的,被心智所愚弄;沉醉在學問、善行、美德,同樣是自我的偽善;沉醉在權力和力量、超然於世,是高明的自戀方式。

自戀製造出思想的幻象。幻象的花朵看似雖美,但終究是心智的泡沫。正如花香來自花朵,自性的味道也會從小小的身體當中釋放出來,不斷向一切處兼容擴散,變成日月、山河、大地的光輝。自戀並不會因為身體死亡而結束受苦,自愛卻讓人連來生也是幸福的。當下的結合既是永恆的結合。

心智的邏輯是,付出的努力應該和收穫成正比。心智誘惑一個人不斷地嘗試在不同的地方挖井取水,卻從來無水可取,正是因為缺乏深度。什麼是深度?深度是一個你可以感受不到努力的地方,可以不必對抗衝突的地方。一個可以讓人充分享受自愛的地方,在這裡不需要任何的尋找。一言以蔽之,就是愛自己還不夠深。

不尋找並不是不再努力,而是認識到心智努力的徒勞。心智是固定的邏輯和推想,在邏輯和推想裡面不是自性存在的地方。在邏輯和推想的幻滅處,才有自性的踪跡。那無所不在的自性並不能通過肉眼來找到。能夠穿透心智的正是自性本身。看清心智的本質就已是真理本身。

尋找的人只會製造出更多的混亂,更多的知識和概念。不尋找的人真相握在手中。知識創造出無窮世界,真相卻只有一個,不生不滅,星空挪移。尋找的人製造出更多的煩惱,因無法抉擇的緣故。停止尋找的人就會找到。

停止尋找一生就是多生,一世就是永世。尋找,輪迴就是無止境搖擺的鞦韆。停止尋找就是無心之境,空谷回音。尋找就會在得與失、上與墮之間不斷轉換。

停止尋找不是無聊和不行動。無聊往往是心智不活躍的間歇,但絕不是自性的本能,擅長逃避無聊的也往往是心智的習慣,但是無聊的深處往往就是愛的深潭。在行動當中保持不作為,就不會被行為的過程和結果所綁,心智也自然會自動停歇。

一切外在的、世俗的活動都可能是束縛,但是心可以將其從中抽離出來。當心不再習慣地和外物和行動糾纏,心就會自由。這種自由比不行動的自由更真實,因為這種自由能夠將內外統一起來。這種自由帶來更深入地對生活的包容,對真理的探索,對真相的客觀。這種自由將使思想幻象導致的困惑無法留存下來。

一味地向外,讓人產生依賴,缺乏安全感。一味地尋找,讓人無法在當下全然享受生命。在停止尋找當中生命的道路會自動展開,成長的困惑會自發解除。難度在於,心智不是過分地滯留於過去,將其變成一種問題,就是無法恆久地處在當下。站在經驗之上,只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而不是一種當下的智慧。不尋找就不會執著,就不會認同經驗。不尋找是一種流動的體驗,在流動當中不需要假裝成為一個體驗者。因為體驗和體驗者並不是兩個。

抓住根本,才能運用枝葉。沒有根本,枝葉就是無用的裝飾。一個善於抓住根本的人,無論運用於何種知識,都不會被表面的概念和細節所迷惑。就像一個善於舞劍的人並不需要依賴技巧。同樣一個善於體驗的人,體驗者和體驗對像都是暫時的表演。

心智遊戲如此讓人迷戀,自戀如此讓人為其迷醉。不僅快樂讓人沉迷,煩惱也如此。執著於身體,執著於七情六欲,讓人無法離苦。自戀越多自愛就越少。惟有自愛才能成為自由的同伴,愛是不再外求的自由無拘。追隨心智的終究被心智愚弄,而找到愛的終將被愛所淹沒。

作者:yachak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5-31 19:48
【yachak】《地球開始移向高維度》第五維度的地球世界,是多維度的世界。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12月17日

經過前幾年在宇宙光的重大洗禮和重建工作上,在冬至這段時間,地球開始以物質身體的形式進行它的揚升,由之前以物質性(1,2,3維度)為主導的進化週期轉換成反物質的進化週期(4,5,6維度)。

這意味著她將逐漸變成一個以精神發展和靈性啟蒙為主導的地方。而之前以生存和因果業力學習為主導的第三維度時間線將停止。整個社會和個人都將著手於處理自己的因果業力負擔。

第三維度的能量將分割到不同的折疊空間裡面,不同意識的第三維度群體還是可以繼續他們習慣的生活方式。但是由於沒有一個相互交換和補充的能量背景來支持他們,所以他們是在自我產生的三維度能量當中維持著一個虛假的現實感。而且這個現實對於因果的回應是即刻的,它不再象過去那樣可以延續很長時間才起作用。就如同把球投向牆壁,會被即刻反彈回來。

除非一個人內在決定走向開放和成長的意識,不再固守傳統和舊習,他才會向第四維的生活形態邁進。當他退出那個折疊空間,那個世界就不再和他有任何關聯。同時更高的空間將向他開放。但是如果不這樣,高維度能量的壓迫將讓他難以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自身負面形式的稠密能量將是一種徘徊不去的心靈折磨。

大多數人都會進入到第四維的能量形態當中。這是以精神發展為主的能量,和諧共處與自我創造的能量。在這裡心靈獲得更多的覺悟,願意向更多未知事物敞開。但是即便如此,當地球完成反物質逆轉,這個第四維空間也會溶解。這裡只是作為一個過渡界面所在,並非一個實存的地方。當地球完全上升接近第五維度的時候,人類大部分業力會被淨化。屆時,世界是和現今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也將覺醒到更深層次的自我。

第五維度的地球世界,是多維度的世界。科學和精神文明得到高度發展,很多舊社會體制將不復存在。人的存在狀態也不一樣,在這裡肉體、精神、靈魂處於合一狀態。在這個維度及之上,靈性意識遠多於人性意識。對心靈和能量的認知和運用遠多於對身體的使用。在某種情況下,意識可以脫離身體獨自探索。不像第三維度的現實,意識是被強制在身體上,聽從身體的驅使。

每一年的冬至都是特別的轉換時期。因為過去一年的影響在這裡消退,新的能量趨勢和架構開始形成。陰極而陽生,天地氣象日夜變換。經歷過無數掙扎和奮鬥的日子,地球母親終於開始在這個時間段摔下她沉重的業力包袱,返回她最初輕盈的存在狀態。

在地球物質身體向高維度移動的過程中,會帶來很多的改變和影響。

地球內部首先轉換,直接影響到地表的物理狀況。地球內部早已處在更高的維度當中,當它轉換會讓外部空間磁場改變,形成新的物理現實。

地球內部的改變將使隱藏在社會深暗處的扭曲能量充分暴露,社會各層面會產生更多破壞、改革、調整和限制。同時也開啟新的道路和機會。這是個需要在一定規範當中求突破的格局。

對人的意識形態也會產生重要影響。過去那種理想化、急進、浮誇和表面作風將不再適用。而對於每個人的成長而言,未來的嚴峻考驗都是要求更嚴謹和務實。包括做自己的內在工作,將不得不認真看待內在主要課題的浮現,以及如何腳踏實地提升自我的問題。人將會自動尋找那些適合自己的東西,而放下不適合自己的東西。

但是由於地球開始提升到一個更高的維度空間,也會帶來很多支持的能量,對身心的療愈和心靈成長大有益處。只要是足夠努力,必然也會得到更多的成長。

這個轉換時間寬度是一個時間週期7到9年,而在這9年當中,每3年作為一個階段。前1-3年是最為不容易的。但是不容易只是在表面,在內在則是面對各種考驗而換來的成長和心靈的奇妙感受。為了支持全體人類療愈這一過程,多少靈魂降臨這個世界,多少高維人類也已準備好將自己內在的光明散入集體意識當中。

作者:yachak
cn sina blog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9 08:1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9 08:36 编辑

yachak【揚升蛻變:十二階】靈魂本我融合。一旦融合完成,就是揚升進入靈界(精神界)

Youtube及文章: yachak sina blog cn

[揚升] 話題: [外星人資訊] 欄:

170 F : Annarita【51個靈性覺醒的徵兆】
171F : 分享【揚升症狀】
172F : 【揚升症狀】身體振動和心靈
173F: 【轉載】大天使麥達昶【物理身體揚升12階段】
174F : 巴夏30 揚升與身體密度
175F: 吸收新能量引起的身體症狀
176F: 【大天使麥可】《MER-KI-VAH : 你的揚昇光體載具》
179F: 【能量轉變的症狀】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頭痛、耳鳴、心悸,體重增加,潮熱和盜汗。


youtube: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6月2日

親愛的 : 光體進化發展的前六階-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全方位改變-伴隨着靈光點點的靈性復甦,穿插在身體的,心理的以及情緒的改變上。

大部份人在第七階時會第一次感應到靈能的下降與進入自己身體 -然後你明顯的感受到一種靈性的覺醒。

進化和揚升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假如一個人沒有體驗到身體和精神層面顯而易見的變化,按照“梅塔特隆”的說法,是還處於光體前六階段發展的緣故。

“光體進化發展的前六階 --- 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全方位改變 ,伴隨着靈光點點的靈性復甦,穿插在身體的、心理的以及情緒的改變上.”。

這些階段通常是物質滿足和靈性追求相互補充協調的過程。這樣不會讓一個人在靈性的追求上感到太過艱辛。

“而從第七階到第十階的‘光體’發展、改變進程集中在各別經驗的改變上,一個一個來體驗改變。

大部份人在第七階時會第一次感應到‘靈能’ 的下降與進入自己身體,-然後你明顯的感受到一種靈性的覺醒,”這個對yachak而言就是三眼輪和頂輪的激活那一刻,從而感受到一次宇宙勢能的下降。

從這個階段開始,一個人開始感覺身體不完全屬於自己了,也會經歷比較辛苦的身體整合高能量的過程,不過內在還是很充實和平靜的。

相對前六階段,自己會有個清晰的自覺,也會獲得必要的指導。知道自己會怎樣改變以及如何讓身體配合改變。

而很多世俗享受會慢慢退出個人生活,因為一個人不再和它們共鳴,而是和內在更深的喜悅產生共鳴。

“第八階的‘光體’ 發展在身體的改變上有些很極端的表現. 無力、感冒症狀、頭痛、耳朵痛, 耳壓升高, 耳朵癢,以及過多的流汗或是拉肚子等等。
地球外面的靈性柵欄系統一直不斷的傳輸訊息給轉世在地球上的生命體。
這些訊息都由 ‘光的小郵包’送到,而且都附有密碼,我稱之為 ‘光碼’ “light code”!
這些密碼必須被解密,並轉讀入思想的認知體系, 所以你才能理解並將之應用在你的生活中。

這些訊息是設計來給予指導, 並解釋正在發生的事 --- 目前在更高維度層面的能量頻率變化.”
有些人沒有特別體驗過第七階段就經歷了這些身體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地球的能量頻率早已經跨入到這個階段,迫使身體產生改變,即使是一個對揚升毫無概念之人也會被其影響。

“第九階的改變工作 --- 是將第七階的靈性改變和第八階的身體改變整合入你生活的物質實像。

在第九階, ‘人際關係’ 是你的重點。

因為只有透過‘人際關係’的處理你才能測試你自己改善的狀況, 那些鍛燒入你裡面的變化.”
有必要說明的是,進入第七階段後,很多改變其實是可以同步進行的。

比如人際關係的處理,在第七階段開始yachak就已經面臨着很多測試。而當yachak進入第十階,複雜的人際關係也已經處理完畢。

人際關係的複雜在於,你個人必須意識到自己的完整性和獨立性,保持好自己的力量和內在見解,同時平衡好與他人的不同。

解除那些限制性的反應模式:諸如被動、犧牲自己、取悅他人、迎合大眾意識等等。
避開和拒絶那些帶有支配、操控性的關係,寬容世俗人的無意識、釋放批判和負面情緒。有時甚至要解除某種阻滯關係。

要同時做好這些,需要把振動頻率帶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並活在其中。這樣你會看到別人的高我。

“第十階是靈性覺醒的開始--會帶領你入 ‘大師技能領域’。那些靈性大師\專家的超能力。
這些靈性的能力或者禮物,隨着你的能量的純粹度越來越高,你的這些超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第十階的重點將會是這些靈性的能力或者禮物的顯化,然後再將它們整合入你每日的物質生活當中去使用。

你最大的自然的靈性禮物會首先在第十階顯現出來, 然後接着 --其它的靈性禮物也會逐步出現!

‘天神’永遠有 ‘靈性能量’可以使用- 因為能量沒有被 ‘思想’ ‘信念’ 情緒’ 和 ‘記憶’所消耗掉!

這是你們在第十階與第十一階的‘光體進化’ 時必須在你的幾個‘能量身體’中創造出來的 ‘能量架構! - 這樣你才能‘創造奇蹟’ - 把 ‘思想’ 顯化成 ‘物質’出來!”

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自己的進化揚升速度,取決於個人的進化方式和意願。
yachak從第七階段進入第十階段正好是一年時間。

現在yachak的主要課題都集中在個人的能量精煉上,以及在現實生活的顯化。

一些超自然能力開始自己出現,諸如能量療愈,心電感應和多維度感知,並沒有一個刻意訓練過程。只是簡簡單單自然呈現出來,就像禮物一樣,沒有任何懷疑和恐懼。

最重要的是覺知能力的深化。每一個思想念頭及背後動機都要被覺察,以便消除。
如果不是這樣,yachak就無法保持意圖和能量的純淨。甚至會降低自己的振動頻率,陷入3D幻象當中。這也是熟練的自我掌控。

這個階段要處理的小情緒和感受有時會特別多,這些通常是脈輪提高振動後被帶出來的前世能量印記。

“第十一階的 ‘光體進化’是一個從第十階自然的進化上去的過程。 很多時候, 轉變是如此的容易,這向上的提升甚至沒被注意到。

幾個靈性體會持續成長,而物質體也會在 ‘外表’ 上開始出現變化!
你的物質身體會變得明亮、透光,而且看起來很美麗!

第十二階的 ‘光體進化’ 就是 ‘揚升’ 了!

當你的 ‘梅卡巴’進駐到你的心中時!最好的描述 ‘梅卡巴’的方式就是它像是一團光球!”
目前yachak就處於第十或十一階段,身體已經出現了很多變化。臉上會有光透出來。

頂輪和眉輪在融合當中,額前出現了一個光球,但是不太穩定。這個光球是超靈本我下降來與靈魂本我融合。一旦融合完成,就是揚升進入靈界(精神界)。

yachak知道,我只是一個觀察者,對於結果早已瞭然於心。我獻出自己的身體來從容不迫地經歷和體驗這一過程。

我是高我在這個時間週期的一個化身個體,也許他已經做過很多次了。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2:56
【yachak】【揚升的果實】生命進入極喜之地。而這就是解脫,就是揚升的果實。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8月30日


揚升的果實就是涅槃。到達涅槃,你就打破了宇宙的虛空境地,或者叫因果體。因果體就像海洋的最底一層,黑暗而深邃,儲藏著一個人的各種善惡種子之流,這些暗流處在一種不可思議的微妙運動中,當它們的運動和外在作用力產生碰撞,由小而大形成一種可辨別的形態,就是心動。心一動,識就動,情感就動,頭腦開始產生意念並進入分別妄想。但是所有這些都由海洋本身的“靈明”所現,靈明能顯現一切,但是始終不受它們影響,因為作為海洋整體的靈明,它始終處於永恆的平靜和安定無為當中,並不受這些底層的暗流和表層的波浪所動。

生命的可見、可聽、可觸等等現象就是海洋表面的波浪。而波浪有起有落,有凶猛有溫和,可傷人可撫慰人,永續不斷。但是當一個人著迷於表層的波浪,迷惑於心動的故事,她就進入到這個有生有死,有輪迴的境地。然而可悲的,這些只是生命的現象,而不是海洋自己,所以人們在追逐的是生命的飄忽不定之表象並認假為真,甚至為之或喜或悲,把這個能喜能悲的感受心當成自己。而不是認出他真正的本來面目並不是它所顯現的一切事物,包括身體和心。所以整個世界就因為這個最深刻的無明而變得顛倒混亂、痛苦輪迴。

但是涅槃能止息它。涅槃意味著讓這些底層的暗流失去意義。暗流有來有去,但是涅槃是不來不去。這意味著你要先能看到暗流,你不能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表層的波浪上,甚至超越能量變化的分層,海洋的中間。你要隔絕和波浪的連接,隨時截斷追逐它們的慣性,這樣你才能向下潛游。你要打破的是以身體為主的感官世界,從而進入能量層並且不能有所迷戀和滯留,讓能量帶著你潛游同時保持平衡。

你要和以身心為主的向外貪愛斷絕關係,因為它們具有最大的迷惑力量,“眼見為實”看起來最讓人相信,但是相信在真理的平台上卻發揮不了多大作用。有愛就有貪,有貪就容易嗔,容易痴迷不悟。除非你向下潛游不然真相就永遠不會被發現。

而涅槃意味著整個意識的內轉,只要還有一部分沒有內轉,它就無法實現,心必須完全無塵才可能體驗到那種始終如一的靈明存在。即便你能真正做到了停止向外的貪求,你也仍然有可能被心的假象所迷惑。心被各種情感和慾望所染,心也被智力習慣所限制,因而無法澄清,看不到心的本來面目。

當你能夠極為小心和謹慎地理清每一條心的糾纏之繩,你才能真正釋懷和解放。但是這時你也來到一個如同死亡之地。你來到海洋的最底層,你已經無欲無求了,妄念已經不再對你產生牽引力,你原來的那個自我在這裡被證實就是一個幻影。是由海洋表層的波浪和心動造成的。但是由於你還沒有見到光明,這種空無感壓住了它,就像在睡夢中一個人醒來身體卻不能動一樣的感受。

不過這個過程是非常短的,因為死亡過後意味著重生。而涅槃就是重生。你重新誕生了一個自己,這個自己不會再活在假象的欺騙當中,因為沒有了貪嗔癡的捆綁,誰又會被外境所誘惑而執著呢。也沒有愛也沒有恨,但也不是冷漠。冷漠只是對生命的畏懼而自我緊縮。一個獲得真我的人是無限地開放,不需要偽裝和隱藏。只有虛假的自我才會恐懼和偽裝,因為假我知道自己會死亡、會傷心會憂愁。它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是,需要替代品,是無知的化身。

一旦重生,心就體驗到一種非常的靈明境界,時間和空間的世界已經褪色,真正的生命實在感即永恆不變的當下沒有任何做意地得以呈現,自然得就如同本來就如此一般。外在世界甚至可以變成一種連續不斷享受的幽默感。因為當你擁有不死的真心,打破了分別心,所有暫時地、會死的事物和二元體驗都會是你的遊戲。

因為這個心地光明的顯現,一個人也會發現每個人內在所共有的同一個本質。只是人們活在自己創造的幻象世界當中,被自己的妄念分別、心的情感投射所遮蔽而無法認識。即便能夠短暫接觸,那裡也是空洞洞一片,因為沒有讓業力之流停頓,二元性沒有得到平衡。如果仍然有所追求和執著,不管這個執著是外在的聲光色和虛假的價值觀,還是在追求靈性解脫和進步當中隱藏的微妙自我動機,都不能讓假心打破。

因而隱藏的自我動機必須死去,但是自我不能操縱自我的死亡,任何操縱都是強化自我的存在。它需要等待一個臣服和恩典,在無為的定境當中滅盡一切身心跡象。然後光明之心不經過任何一絲努力的出現,就像太陽突然出現在晴朗的天空當中。當這種狀態被保持並完全沒有失去的可能,他的生命進入極喜之地。而這就是解脫,就是揚升的果實。

當有人懷疑是否會有集體的揚升,我會說不需要懷疑而是要努力去實證。因為當這個世界有足夠的人數達到揚升的級別,得到涅槃的果實,世界的每個角落就像有成千上萬的太陽同時在照耀,世界可以一瞬間完成它的揚升。但是你不會一下子到達涅槃,因為你沒有那個能量,感受不到光明。因為沒有那個對假我的澄清和去除,還沒有認識到真心沒有你我之分,沒有能取和所取的目標對象。甚至你的呼吸也會變得不出也不入,突然讓你遭遇這些特性你會嚇壞。但是所有能夠堅持下來的人總有一天會達到,有些人會換一個嶄新的身體來達到。而每一個人都將是神之子,有著最全面的意識和能力,包括慈悲的展現。

現在揚升的第一個波浪已經進入涅槃狀態。你會是第二個嗎?第三個嗎?你有遇到並認出那些人嗎,他們就像太陽,可以照亮你心內的每一個無明角落,溶解你懸而未解的問題。你應該帶著信任親近他們而不是靠自己摸索奮鬥,這樣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曲折。那樣揚升的浪潮會進展地更快。

集體性的意識轉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缺少了太陽的光芒,它的範圍和進度都會大受影響。所以你是願意努力成為一個太陽存有彰顯力量還是集體意識的一份子慢慢來呢。

作者:yachak
from : yachak sina blog cn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2:58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3 13:00 编辑

【yachak】《磨練》活於當下是超越時間的一個入口,時間感來自頭腦的重複性經驗。

( jenny : 佛法 : 真空生妙有)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3月18日


如果說靈性訓練是學習和準備的過程,磨練則是藉助日常生活的不斷敲打,把一個人內在的靈性煉鐵成鋼的過程。靈性的強大和外在的作為、儀表、氣場沒有直接關係。靈性的強大僅僅就是自知的一種能力。而這種自知很少人很夠直接體驗。如果自己能夠直接體驗,對於別人內在狀態也同樣能夠直接體驗。

自知是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是。知道非了解,自知也不是一種空虛的感受。自知其實包含兩方面,無我和真我。無我就是體驗到小我的消失,真我則是類似真空,但是這種真空始終擁有不變的恆常真性。真我和小我,一個顯得真切,一個顯得虛幻。一個顯得圓滿,一個顯得殘缺。一個顯得祥和,一個顯得焦躁。一個像無雲的天空,一個像來去不定的雲霧。

如果一個人的意識始終固著在這種無我和真我的“知”上,就是靈性成熟和強大的表現。如果不能達到真空,至少要達到無我的明晰和覺知。這樣才能避免對小我的過度或錯誤認同。擁有自知的能力不可思議,即便在個人化的生活細節當中,也會帶來永恆性的價值和意義。

不斷固著這種自知的過程,就是磨練的過程。當然這種固著不意味著就是簡單地去尋找一個所謂真我,大多是通過相反的方向,在不斷甄別由思想和情感驅策形成的小我意識流中脫離,而獲得的一種迴光返照。只要有慾望、動機、心念慣性這些主導著顯意識和潛意識的流動,小我之幻就會被投射在無雲晴空之中。有小我之幻的遮蔽,自知就是不可能達到的。如果投射得過於密集,不僅不自知甚至有迷失的危險。

無論把小我包裝得多麼靈性,都是一種短暫的自我投射,是膚淺和虛妄的表現。因此一個人應該意識到真正的磨練不是給自己添加一些技巧或者方法,就能達到目標的。而是要不斷去認識和求證無我和真我。至於技巧和方法它們只是為了幫助一個人學會正確客觀的認知自我。

在人們還沒有找到切實有效的自我認知技巧之前,或者說小我尚未準備好退出舞台向真我臣服之前,小我意識必須被有意識地削弱。類似於澄清天空中的雲層,水中的波紋。而這種削弱絕對不是一次性能夠做到,小我意識投射的不僅有明亮的雲朵,同樣也有黯淡的烏雲。這些烏雲才是最難處理的。這是在靈性準備階段必須要面對的淨化過程。

在靈性準備階段,增強辨別力是很重要的。不僅僅是要辨別自己內在的意識和動機,有意識地糾正錯誤。也要能辨別外在的各種假大師、騙子,以及形形色色、華而不實的事物和現象。不迷信、不輕易受蠱惑和控制、不盲目崇拜和追求結果。瞎子引導瞎子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同時,減少外緣、收心、減事也有利於向內積累能量,以便能夠在生活日常中不斷啟發覺知意識。並用覺知意識來應對生活的一切考驗和磨練。如果內在的能量不夠就不容易達到穩定,隨時可能被周遭的生活人事影響。

對於小我意識的強大和頑固特質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消極處理,不追求、不執著、不論斷、保持放鬆。

把內在靈性的磨練分成三個階段,那它應該包含準備階段的訓練,中間階段的磨練,高等階段的磨礪。

在準備階段一個人可能出於強烈的信心和渴望,暫時將那些需要磨掉的小我意識壓伏住。並有機會獲得到一個自由學習的條件和空間。但在這個階段一個人仍然攜帶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挑戰,不管是感受到備受恩寵還是特別幸運,這不過是“引誘”一個人進入實際磨練的準備。

直到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個人思想、欲求和人格陰影這些小我模式成為了進一步成長的障礙,是推動個人生活不幸的根本原因;並下決心解決之,以便能夠和內在真理對齊。才真正是進入磨練的階段。

訓練階段就好比走獨木橋。既要有勇氣踏出第一步,又要小心不被周圍人事物所影響。一旦被影響還有可能退回來。磨練階段好比走鋼絲繩,一旦走上去就沒有後退的可能。但是一不小心,就會失去平穩。

和一般人渴望改變命運的方式不同,靈性的自我改造是心靈徹底的改造,也是通往自我認知的橋樑。在這種徹底改造當中,小我意識是最大的干擾。通過真理認識建立一個新自我來代替慣常的小我意識,是一種有效手段。不僅能夠抵制小我意識的氾濫,也能避免在自我改造過程中給別人和周圍造成不良影響。儘管這個新自我最終也會被取代。

進入磨練階段,平衡是需要掌握的技能。這種平衡涉及的範圍可以包括所有生理、心理上的對立特質。諸如陰和陽、動和靜、自信與謙卑、專注與放鬆、仁慈與理性、獨立與包容等等。沒有這些內在的平衡,一個人所需要的靈性特質就無法培養出來。

其次,堅定、耐心和活於當下也是重要的,活於當下是超越時間的一個入口,時間感來自頭腦的重複性經驗。超越頭腦就能體驗到初步的無我狀態。

對頭腦的牢牢掌握並非來自思想上有意的作,也不是簡單地壓抑思想過程。而是在不斷警覺其運作過程當中消耗之。頭腦通過欲求、記憶、習慣性評斷而維持自身。能夠耗盡頭腦就能耗盡情緒。當這兩者都被耗盡,真實的空就會被認知。

一旦對真空有所經驗,就需要在日常中不斷去維持它。處理好那些會帶來障礙和麻煩的事務。不牽掛任何過去的事情,不焦慮任何未曾發生的事情。如果這個真空的力量很弱,就需要加強能量,唯有能量可以持久保持這種狀態。

嘗試在這種狀態中和世俗生活結合起來,而不分裂彼此。可能會遇到很多測試。評估好自己的最佳狀態和訓練時間,而不輕易改變。磨練自己適應各種突發狀況,並在最短的時間將外界影響恢復到原有狀態。

熟練以後,外在的測試自然消退和減少,並開始進入磨礪的階段。磨礪不是走鋼絲繩,而是走在刀刃上。之所以比作行走刀刃,是因為此階段自身的意識和心念力量都非常強大,一個意識和心念都以成倍的擴大力量返回來。所以好的意念會帶來成倍的喜悅,不好的意念也會帶來成倍的不適。

因此真正能達到這個磨礪階段,心念越少越好。好的意念固然可取,但是也容易引起更多的意念產生。而那些由習慣帶來不好也不壞的意念則是一種打擾。不過,也不要刻意追求無念,有為的作意都會製造相反的效果。

行走刀刃,一不小心就會傷到自己。此時需要的不是簡單的平衡,而是一種無我狀態。越是無我,危險性、干擾性、受傷意識就不會進入頭腦。沒有這些意識,自然也不會產生結果,情緒也不會被打擾。這就是一個人在磨礪階段要學會的事情,不讓任何具有對立性的概念和思想進入自己的意識。頭腦越單純越有益。

如同打磨過的鑽石,自然散發光彩。一個人不需要刻意學習什麼,就自然擁有美好的德行和品質。客觀環境、身體和外在的四大物理元素,星體的順行逆行,日月變化影響等等,並不是無法超越的。一個人應該擁有可自我主宰的第二次生命。

作者 :yachak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3:01
【yachak】《放下我執》人就能超越時間觀念,超越知識,超越頭腦,不再執著地向外尋找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4月14日


執著無論對內對外,都是一種苦,一種束縛。執著不是一種專注,而是一種對於想要得到和占有的事物堅持不捨、念念不忘,比如金錢名利、美色、生活之物。另外就是固著於思想和情感記憶,堅持有一個真實主宰的自我。把無常的思想和情感過程看成恆常的自我變現。從這個自我經驗中產生種種論斷和分別之心,並堅固地認同之。

執著暗示了人性的貪慾和自我的無明。實際上外在想要佔有的事物及形式僅僅是某種內在幸福的替代。所以越執著越製造出距離,越執著越是被束縛,心裡就越受苦。越受苦就越需要更多的貪欲來填補。

如果一個人能認真地感受,所有美好的體驗似乎都是無形的。比如幸福、自由、愛、喜樂等等。這些感受如果是自發的,就不會帶來焦慮和興奮,也沒有失去的恐懼。所以可以確信的是,任何有形的事物,不管是感官範疇,還是一種概念形式都不是真正的目標,都是替代品。替代品是虛幻的短暫滿足感,伴隨著得不到滿足的痛苦以及滿足後的空虛。

對自我的執著更是一種深深的禁錮。對外的執著讓人遠離內在的精神家園,在外部的世界流浪。對內的執著,對過往經驗、想法、行為習慣,目的性動機的堅持不放會製造出孤立意識並投射到外在生活當中,形成個人與世界的隔閡。又或對某些意識觀念的認同,產生出排他和不信任,疏離對立;喜歡批判、挑剔不符合自己觀點的事物和現象。如同一個政客或宗教衛道士容不下任何不同意識形態的存在。

對自我的執著一方面來自頭腦理性上的固執,另一方面來自內心在各種想像和幻想情境當中的迷失。前者帶來對立,後者帶來迷惑。這兩者不能很好的平衡和認知,就無法在靈性成長上深化。

在靈性認知上也要小心對知識、理論和概念的執著。片面而單一地理解而缺乏內在感受,就會製造出形式上的禁忌和盲從,從而難以放開心靈,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事物。唯有用自己了解過的經驗求證知識上的論點,才能打破對知識的執著。

靈性的目標固然美好,但卻不能以用執著的方式獲取。靈性目標不是一種有形的東西。它首先通過技巧、知識、概念建立橋樑,然後通過不斷釋放對這些的固執而達到一種內在的體驗。這種深刻的內在體驗將使我執無跡可尋,那時人將獲得真正的智慧。而智慧並不依賴任何知識概念。

把執著當做精進努力也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執著是對立的一種心理狀態,通常也來自頭腦的假想。無形的事物無法通過執著或意欲占有而得到,因為沒有對立面。比如一個人在不考慮身體條件的情況下連續打坐十幾個小時,並不是一種精進的表現,而是一種執著的心態。或者為了靈性成長更快而不斷去上課其實也是一種執著的表現。儘管這種執著和對世俗物的執著有本質的不同,但執著的形成仍是內在的缺失感和錯誤認識造成。

正確地精進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我們想要得到的珍寶其實不是在未來、外在,非有形的東西,也不是通過改變自己而得到。想要的一切早已存在於內在和當下,只是因為頭腦的各種執著,而忽略了其中的啟示。放下我執,就是最大的自我改變。真正能改變一個人的並不是自我對思想的干涉過程,這在理解事物的過程中可行,但在實現靈性目標當中卻沒有意義。

我執是在無意識、無覺知當中形成的。當你平凡無知的時候,你不會覺得有一個很大的自我,而當你顯得比別人優越、有見解、有所追求的時候,你的自我就變大了。就像人不會輕易放下努力得到的任何財富,人心也不會輕易放下這些變大的自我。如果外人貶抑這個自我,就會立刻激發內心的反彈。所以我執最終成為一個人的限制,也同時成為靈性路上的絆腳石。

放下我執不是要丟掉一個並非實有的東西,而是學會不要固化地理解事物,或者堅持自我的種種表現、強調它的重要感和孤立感。看清我執是如何讓一個人變得頑固、愚昧和自我的,以及如何讓心靈變得封閉,缺乏對他人的同理心和關愛。

放下我執,就是要先學會信任和相信。相信真理才能找到真理,相信幸福的可能才能遇見幸福。相信自由、解脫不在別處,人就能超越時間觀念,超越知識,超越頭腦,不再執著地向外尋找。

相信今生可以解脫就有解脫的可能。相信就好比真愛,真愛是不需要用理性來評斷才可以開始的。相信,然後全身心奉獻在裡面,類似於對內在真愛的殉道。在生活當中的每時每刻都有意識這樣做,而不是有時間、有條件時才這樣做。這種持續不斷的奉獻就是真愛的行動,真正的精進。對真愛的奉獻能夠溶解我執,並帶來真理實現。

作者 :yachak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3:02
【yachak】《寂滅喜樂》心只要願意,隨時可以享受寂滅喜樂,不再有人世間種種痛苦。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4月23日


寂滅是無法期待和慾求的的一種心滅狀態。基本上,快樂依賴感官對象和精神形式,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總體條件。很難想像寂滅會帶來喜樂,即便願意相信,這種快樂似乎也不在正常體驗範疇。但是實際上,相對於其它任何類型可體驗的快樂,寂滅帶來的喜樂不可思議。一切形式的快樂和寂滅的喜樂有如地上與天上之別。寂滅喜樂其深度和廣度也具有無限擴展性。

不管怎樣,寂滅呈現了一種生命以外的可能性,就是在我們的有限身心範疇之外另有一種真實的極樂存在。這種極樂同樣伴隨著諸多美好事物的輪番顯現,比如美、愛、力量和智慧。這些僅僅也是無窮無盡靈性寶藏的一小部分。

這種無窮無盡也可以稱作無極、無始無終的道體。寂滅就是個體心融入道的本體過程。心要如何才能達到寂滅,就像水滴如何才能融入海洋?心沒有辦法靠自己達到寂滅,因為任何心的作為都是在強化心。水滴也無法融入海洋,因為水滴本身就在海洋裡面,對水滴(自我)的堅固分離意識本身就是幻覺。

但是如果不強化心,心也會變得軟弱無力、缺乏完整、沒有鬥志。所以不能把在生活夾縫當中殘喘的一時清閒快樂當作一種“有道”的表現,這樣的心可能是清淨寡欲的,但是也是經不起生活的風浪的。所以人不可能單憑生活的境遇和崇高的理想境界來達到生命的完美,人更需要了解和掌握極性的規則和運用,要善於玩一場在各種限制中打破限制的遊戲。要在兩種力量中尋找極致的平衡,因為只有平衡才有可能讓心的衝突狀態消失,這種平衡彷彿冰凍的湖水。這樣才能毫不費力地進入寂滅。通過寂滅而融入道的本體當中。

如果說這一部分是有為的,覺悟到“自我堅固”是一種意識障礙則是無為的智慧。對生活和自身命運的理解和尋求突破、加上無為的智慧就是真正的修行過程。世間的種種安全感看似重要,但是卻無法掩蓋心靈的種種擔憂恐懼,不經歷一番內在的奮鬥,一個人無法想像還有更高的自由和喜樂狀態。而一個人內在的奮鬥起始則來自於心靈渴望終極的自由和解脫那一刻。

從感官對象的興奮快樂中,從有所依賴的精神形式快樂中慢慢釋放出來,無所依賴的心靈能夠變得寂靜,寂靜的心靈能夠進入一種無由的喜樂。

無由喜樂只會出現在一個人全然忘我之時。這種忘我既要有身心的放鬆,又要有對於單獨的享受。身心的放鬆很容易做到,但是單獨意味著沒有任何外在的依賴,不依賴環境、氣氛、他人、目的性。能夠享受單獨就能夠從寂寞和孤獨中昇華出詩意。但這詩意又不是多愁善感,而是純粹的靈魂喜樂。如果有依賴,一個人將無法理解和體驗來自內心深處的無由喜樂。也將對一切有深度的未知事物充滿恐懼。

喜樂其實是一種無浮華無雕飾的存在本身所散發出來的吟唱。進入到這種存在與之共舞,是內在行道的第一步。

正如一般人離不開各種形式的快樂滿足,來確定生活的意義。而如果沒有內在喜樂,一個人也無法確定在內在的行道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和價值。喜樂也常常成為進步與否的判斷標準。

在內在行道,一個人要控制好感官,不要成為感官放逸的犧牲品。釋放掉對生活的各種顧慮擔憂,並且有規律地進行自我訓練,才有可能進入到無感官的世界當中。甚至對於思想的習慣依賴也需要被頭腦寂靜的喜樂所取代。無思想的感受同樣會產生一種深刻的無由喜樂。

通過任何吸收能量的方式而獲得的喜樂是更高層次的喜樂狀態,這種狀態常伴有入定的效果。內在的意識固著在某種能量頻率當中,從習以為常的思想狀態進入到特定的專注狀態。這種入定是藉助精微感官的開啟來累積和享受能量。

能量的層次就如同穿破很多能量氣泡一樣,每穿破一個氣泡體驗都有所不同,能量增長的同時伴隨著身心的輕盈,因此喜樂程度也會增加一個層次,而對過去所經歷的喜樂狀態將不再有感。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頻率下降時是一件很令人不安的事情,因為一個人只會習慣處在最適合自己的頻率當中獲得滋養。

如果一個人的頻率越來越高,那他對生活對象的依賴性就會越來越少,各種人為的思想限制得到消除。而且他必然會花很多時間去維持頻率,因為在肉體中保持高頻率非常困難,需要不斷補充能量。其結果是在靈性上也越來越精進,一切無關、不必要的事物都要放手。只要是不再適用當前情況,一切因緣、喜好、追求也會像陣陣波浪捲走岸邊的泥沙一樣。

另外可能導致的情況是,身體將越來越難以維持這種高頻率。一切勞身體、勞心的世間事務都會讓人疲憊不堪。身體的能量已經全部向能量身體移動。能量身體在變大,肉體卻在變小。能量灌滿在內似乎已經達到了極點。到了這一步,如果一個人不能自悟,則非常需要一個過來人的點撥。

在這個階段,將成為一個人獲得證悟的跳板。如果不再執著於能量的累積,而是把能量釋放到身體外在虛空當中,放棄任何帶有個人意識的努力。那個無需努力的本然狀態就會自然呈現。

在證悟當中會經歷一些過程,這些過程在時間和順序上不一定完全一致。可以用剎那來代表過程之連貫性,但是剎那之間依據個人情況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不一。

在證悟的第一個剎那,內在專注達到極點並停止。

第二個剎那,心體短暫離開身體,融入到無邊虛空;回來的時候完成心與無形的連接。

第三個剎那,代表神性門戶的額頭被恩典的能量灌入,頂輪三十二根脈完全打開,身體內的能量衝出與外在能量合一。

第四個剎那,無以倫比的喜悅狀態。

第五個剎那,喉輪被振開,喉輪代表生死的玄關、出離。

第六個剎那,虛空消失,只有真空或光留下;主客對立消失,心消失。

第七個剎那,感覺不到苦感覺不到樂,入於寂滅。既是無苦的極致,也是無樂的極致。

第八個剎那,在寂滅當中無由升起無量愛和極樂,非世間所能體驗的感受。強度是世間快樂的成百上千倍。

第九個剎那,一切生滅、有無、對立現象脫離心體,不再糾纏,形同虛設。既然是虛設就無需恐懼、改變、糾正。無二的智慧開始證得。

第十個剎那,經歷一個下降的過程,過去有意被關閉的感官、知覺、情感重新開放。在證悟和普通狀態之間進一步調和,有形和無形,天堂和塵世融為一體,就像水融於水。心只要願意,隨時可以享受寂滅喜樂,不再有人世間種種痛苦。

作者:yachak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3:06
【yachak】《整合》讓人能夠在物質和靈性中取得平衡,在人性和神性中完成統一。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3月15日


整合,即是將真理一點一點融合入心智的過程。整合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洞察和明智,以及使用心靈力量的程度。整合本身就暗示著存在諸多無序、扭曲和混亂的意識片段和頻率。這些無序和混亂用時間考驗著心靈的耐性和對真理的融入,同時作為一種苦盡甘來的喜悅成果而得以補償。經歷過越多的磨礪和整合,獲得的喜悅程度就越強烈。

整合是每個人當下不可避免的命運。為了獲得完整的生命體驗,僅僅了解物質現實、二元性體驗是不夠的。意識需要進化並進入更深的本質,了解萬物的主宰力量和彼此統一的聯繫。通過與真理的整合,才能全意識地洞徹生活的真正意義和個人價值所在。

神聖真理包含三個方面:力量、智慧、愛。這三個方面可以說是一個人在塵世間要完成整合的線索和手段。力量是要找到個人內在的力量、心靈的力量、宇宙的力量、恩寵的力量。它是個人向生命源頭尋求支持的必然結果。

個人即是一個小宇宙。要獲得力量需要向內探索,向外探索的力量是支配和操控的力量,違背神聖意志的力量是隨時可能被奪走的。向內探索的力量是永久而獨立的力量,要獲得這些力量,一個人就必須整合那些自我否定和設限的意識和頻率,恐懼、負面性和消極性、無意識受支配的人性特質。

在最初,受真理啟發的心靈力量是最重要的。它讓人意識到身體、情緒、思想和命運的微妙關聯。心靈力量可以把那些整合過的經驗、未曾發揮的潛力運用到當下生活的細微調整之中,從而影響個人命運。

通過一種超然的觀看態度來看穿種種生活幻相,洞察外境和內在的不平衡、壓抑、掩飾、逃避之處。一旦看見,幻相的騙術就會失效。在超然裡面我們可以固守自己的心靈力量。而自我完整感也會被不斷地充實擴大。

通過有意識地對齊更高頻率,吸收著精微的宇宙能量,不斷提升身心頻率。從而引導靈魂意識下降,直到完全合併身體。這個整合過程會一直持續,直到體驗“我是”的臨在。這種臨在是一種宇宙的恩寵狀態。

整合也是為了發展內在智慧。發展內在智慧僅僅了解知識是不夠的。這些知識必須在心智中充分融合和發酵,並在現實中鍛煉,才能成為個人內在的知識。當這些內在知識恰當地運用到生活當中,正確指導個人生活和行為。靈性和生活就能夠統和。

通過知識和自我分析來獲得靈魂意識,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靠意志力和主觀努力都很難打敗心的習慣力量。除非在外在境遇已經到了不得不改變的關鍵時刻,習慣才會有根本性的動搖和突變。但是我們不可能等到那種機緣才開始有所作為。

真理在它的不同層次範圍之內尋找相對的完整。所以內在答案也需要根據不同的意識層次而相對完整。在完整裡面我們才能看清它的本質。一旦看清本質就能夠靈活地運用真理手段。當不同層次的實相與真理都能夠兼容的時候,就會發生內在的融合。智慧會增長。

所以整合也是將不同維度實相帶入知覺意識的過程。其中直覺和感受力也包含在智慧的發展當中。

阻礙智慧發展的通常是心的習慣傾向,也是一個人的過往業力模式。正如慾望和本能無法想像愛的純粹狀態,情緒和頭腦的自動反應也影響著直覺的敏銳。

智慧的重要運用是共同創造。從智慧層面來共同創造,意味著將個人能力投入到共同需要與配合的生命一體當中,將所有的過去和未來都聯繫在一起。在早已被計劃好的生命路線當中行使自己的責任。共同創造就是依循自然發生的因緣,在內在真理的引導下,追隨靈魂的腳步完成今生的使命。

能夠找到內在的力量和智慧,愛就不會太遠。或者反過來也是如此。擁有了內在純粹的無分別、無條件、無系縛之愛,就能找到內在的力量和智慧。三者的合一能夠讓靈魂從業力的糾纏中解脫。

整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成為一個靈魂入住的人格。人是動物和天使的組合,動物和天使經常對立,相互爭奪力量。但是在靈魂光輝照耀之下的人格,能夠體驗生命和意識的完整。實現人格與高我的合併,就是開悟。

整合過後的心智將具有明晰和智性,也具有孩童的天真。明晰和智性是心智從扭曲中獲得自由的表現,天真則是一種非固執己見、不執著過去經驗和印象的純然客觀。

重新回到靈魂母體,是自靈魂飄散在意識幻境之始就已經存在的渴望。但是靈魂無法通過自己來完成這一目標。因為靈魂碎片在分離性的心智裡面已經沉浸地太久。它必須一步步地,從身體層面開始,尋找和心靈的完整統一。身心合一、心腦合一、愛和智慧合一等等。

從心智中扭曲的意識碎片和情感恐懼中自我割捨,就像切除心靈毒瘤一樣。雖然很痛,但是卻很必要。

整合就是讓人在生活事務中輕視生活,同時又在內在整合中重視生活。讓人能夠在物質和靈性中取得平衡,在人性和神性中完成統一,而不是主觀割裂生活與靈性兩者——把物質生活看成罪惡,或把靈性生活看成逃避。

只有通過整合才能看到真相,這是一種從彼到彼的遊戲。靈魂本就是完整的,不完整的是二元性的分離幻相。在整合幻相的過程中靈魂得以下降,並帶來開悟的生活,以及永恆的無始奧秘。

作者 :yachak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3:08
【yachak】《靜心所需要了解的》開始體驗對無相的靜心。無相靜心是通過對本體的認知。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12月3日


靜心的本質是將心的注意力放在一個具體事物上而忽略其它。所以每個人都在不同的事情上靜心,在不同的人上靜心。這些靜心雖然粗淺,但是也暗含著心靈的一種潛質,那就是在萬事萬物中冥想自己。人通過這種自發靜心獲得對萬事萬物的意識,卻唯獨迷失了自己。和造物的最初衝動“我是誰?”的意志背道而馳。事實是,靈魂在探索宇宙進化的過程中故意隱藏了自己,僅僅意識到造物界和生命的各種形式。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靜心是對真理本身的靜心,是對“我是誰”的一種終極冥想。這種靜心會創造出一條看不見的靈性之路,把人帶向與真理的合一。

靜心沒有一條既定的路線。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探索之旅,它重在對體驗的不斷深化和累積,而不是如何體驗以及用什麼方式。而且通常走了一段路以後才會發現它的軌跡是非直線型的。方式會在體驗過程中不斷改變,經歷較多的反复。這主要源於心不習慣於固定和機械化,它無法在同一件事情上專注太久,特別是當靜心沒有達到效果的時候。直到在最終穩定下來之前,每一種靜心方法都有可能被嘗試。

而現在的社會環境和過去不一樣,過去由傳統留下來的形式,它有一條主要的脈絡傳承。且形成了很多複雜、繁瑣的外部特徵。但是現在的人如果不是生活在宗教氣氛較濃厚的地方,或者沒有完全吸收裡面的教導,就很難堅持下去。而那些過於注重技術而非實質的靜心方式,儘管長期堅持也會有一定效果。但是卻不容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對靜心來說,形式不是特別重要。而一個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平時接觸的事物廣泛而通雜。放棄單一的形式而自由的組合反而更有利於培養靜心的興趣,也有利於進步。其實靜心可以有非常多的形式。只要一個人願意,可以通過任何外在的行動來靜心。閱讀、走路、品茶、書寫都可以成為一種靜心方式。

靜心的狀態是一種全然享受的狀態。就像在怡然的自然環境中放鬆身心一樣。剛開始的時候並不適合進入太深層次的探索。而是以享受為主。在這種享受當中,要放下心事,放下煩惱情緒,以感受當下時刻的美好為主。讓心完全處於當下,這是對靜心最基本的要求。

掌握了這種最基本的靜心,漸漸就可以上升為一種對真理的吸收和同化的靜心。在這種靜心當中,意識沉浸在對真理的理解和研究上,而失去了對外在事物的關注。這種理解是帶有體驗式的思維和推理,想像和靈感。這種靜心甚至自己都經常意識不到,因為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形式。

中等階段的靜心,是重在對真理的實體化。比如冥想一尊佛,一個本尊神,專注光,念誦等等。這種靜心是在和本體之間建立一個可以替代的橋樑。最終也是要捨棄的。但是這種靜心卻有利於獲得專注的能力,以及培養神聖的情感。

實際上,靜心是專注的初級形式。靜心是尋思一個靜心對象的過程,而專注則是牢牢固定在對像上。不管這種對像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是一種覺知狀態還是一種能量狀態。專注是進入並停留在更高意識的狀態,是進入禪定的基礎。

在專注的培養上,莫過於對大腦中心點——松果體的注意力更為直接。因為這個地方是連接更高次元的通道,而我們的靈魂是通過高次元的連接而被自知的。所以一個建立起靈魂意識的人是透過這個松果體來感知事物,透過松果體來觀看世界,這和透過肉眼來看完全不同。肉眼看到的是事物的表面,透過松果體可以看到事物的里面。只要把意識輕輕放在松果體上,人就可以感受到專注力就像磁鐵一樣產生作用。也可以感受到警覺性的產生。

另一個重要的地方是額頭的上半部分。這裡是神性的入口。在頂輪完全打開之前,這里首先需要獲得恩典的降臨。當把頭部輕輕揚起,感受光從上面傾灑而下,很容易感受到神聖的情感。與之相反的是頭部太過低垂的狀態,如果後腦高於前額,更多的則是夢境和記憶,是種昏沉的狀態。

在靜心裡面念頭是不可控制的。潛意識的念頭都會在大腦進入一種非清醒的腦波狀態下釋放出來,就像做夢一樣。想壓住和消除念頭會製造出更多的緊張。對於念頭只能採取耐心地等待。這種耐心是非常重要的,發展到最後是對一切境界體驗的超然態度。

在禪定之中,當大腦的記憶中樞被淨化的時候,那些隱藏得最深的記憶影像也會被釋放出來,伴隨著各種壓抑的情感。這時定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念頭本身是一種印象和業力,在靜心當中得到大量消耗。除非一個人在平常生活中已經獲得了專注,不然積累的各種印象會被帶到靜心當中釋放。

獲得禪定以後,開始體驗對無相的靜心。無相靜心是通過對本體的認知,利用想像中的“無相”來達到一種類似體驗。但是想像並不等於無相。就像剛開始靜心的時候感覺到身體的消失,或者感覺意識飄到頭頂之上,這是平常思想太過活躍,注意力集中在頭腦的結果,身體缺乏能量。

無相不是意識創造出來的,在無相裡面不存在一個體驗的主體和客體。只有在超越於任何境界的想像和追求之後才會出現無相。另外一種無相靜心則是對一切虛幻的自我否定後的結果。無相靜心更適用於靜心的高級階段,但是也可以用來打破對靜心的目標過於執著之時。

作者:yachak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3:37
【Yachak】《開啟魔法意識的封印》從任何一種方式深入都可以精煉出魔法或超能力。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7月2日


從昨天開始,隨著新一股能量的湧入,加上特殊的世界能量點啟動。在這幾天,緊跟滿月的接近而趨升至一個小高潮。

不是每個人的感受點都一樣,但是顯然,經過前一段時間的“酷烈”考驗,能量會平緩許多,以便可以讓一個人的能量體和肉體有喘息和調整的機會。然而那些物質層面的變化並不是要重點關注的方向,儘管那確實是多數人在關注的。

這並不是會產生集體揚升的時間,因為揚升意味著開悟、與萬物合一、涅槃和喜樂的意識狀態,而大眾的意識顯然更多的是在渴望一個平等與發展的社會、和平與繁榮的世界階段,能進入自身靈性關注的人少之又少。

但也不等於說沒有讓人強烈期待的時間劇本,關鍵之處仍在於那些已經進入覺醒道路和站在世界頂端的人,看他們如何去創造這個時間劇本。那些進入覺醒進程的人,他們的轉變和提升將是越來越快速的。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永不停歇。因為他們是橋樑和管道,所以在他們沒有大部分獲得完全的意識覺醒、自我掌控、自我提升和協同創造之前,整個地球的整體面貌就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對於仍在覺醒道途中的個人,包括進入揚升軌道的先鋒,目前都在專注於個人之蛻變和配合大調整的進程中,這些都充滿了奇異和夢幻色彩,只有進入這種角色的人才會真正明白。就如同這一次立秋能量,一個人將有機會進入魔法意識的領域或相關領悟,或者你將有機會在你目前和最高的潛力之間進行短暫跳躍。

如果能量集中工作在你的大腦,很顯然你將有機會升級大腦神經線路,擴展大腦的多維意識和精微頻率。更重要的是要融合你的左右腦,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的話,它們將會進一步融合併激活未曾使用的部分。左右腦融合是魔法意識的關鍵所在。

如果能量集中工作在你的心輪,讓你的心變得更沉靜或喜悅,你將有機會進入純粹的心層面感知純愛的深度,你將感知關於純愛的最高潛力,你可能獲得不同層次的極樂或純愛的感受。

而如果能量是集中在你的下三輪,你可能要進入一番內在的釋放、調整與平衡,有機會修補你的能量破損和裂縫。

為了表明我的觀點出處,舉例來說,昨日的能量已經讓我一整天都處在一個極樂狀態,以致都感覺不到身體的睡眠。

而今天,我的左右腦像一個水晶球般的輕轉,我的意識在通過這個渾然一體的水晶球在感應實相,而不是通過極性的邏輯思考或者直覺。這是一種水晶頻率的振動,這個振動由頂輪把能量引入遍及全身和外光體來實現。

當然,就像一直以來那樣,首先我與外在是合一的。在這種合一中再透過大腦的水晶振動來感知周圍或不同維度的能量信息。

很顯然,我們大腦的重新設定將會逐漸打開我們的無限感知層面,即魔法意識和量子實相。進入這個意識和實相才能利用能量來創造和顯化。

不過之前需要掌握不同能量的不同氣態泡泡和振動頻率,以便了解它們的內部狀態,就像你聽說過讓樹木冒出新葉,讓行駛的車子停住這樣的神蹟,只有在你能完全感知那種頻率和運動的狀態下,當你的靈能量達到超過它們的時刻,就可以實現這種魔法或神蹟。

這似乎有點簡單化,實際上其中有很多微妙無法言說之處。

我有曾給別人做過十幾例遠距離能量治療的案例。

剛開始是簡單的感應、連接、傳送能量。這其中會有時間和距離感,要依靠想像力。

後來我感覺那樣太繁瑣,在我連結別人的能量體後,直接用意象創建一個能量體副本在我的面前進行治療。

最後幾次,隨著我的合一意識逐漸加深,我沒有辦法將別人作為一個分離於我的個體來治療。

所以我直接從本我中分形進入別人的能量體,然後將別人的能量體嵌入我的能量體中,進行轉化療愈。當然這有一定風險,特別有些人是有能量體破洞和附體症狀的。

在這裡我主要想表達的是,在三種方式中存在著三種靈性潛力;心電感應、附體、分身。從任何一種方式深入都可以精煉出魔法或超能力。而前提是,必須處在冥想、入定狀態,這樣才能釋放掉頭腦的知識結構限制。

而阻礙我們潛力、想像力、創造力的通常是頭腦的兩種思維方式:超出頭腦理解、邏輯合理性的不會達成;一個人的魔法能力和相關知識同等,即認為自己必須有相關知識前提下才有產生相關能力。

實際上,魔法意識是要解除大腦的種種條款設限,解除頭腦的線性思維方式。這即是揭開封印。然後取用其它平行領域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在頭腦和這個時間、空間矩陣之內,只能透過感知力和想像力。如果有理論了解和練習,無私的服務和夢想,也容易喚醒巨大的潛能和奇蹟。

所以把魔法意識用在創造整體相關的利益上,就會迅速提升個人和世界意識,如果僅僅是為個人興趣,就會淪為一種遊戲和表演,甚至因誤用而墮落。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3:39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3 13:45 编辑

【Yachak】《與高我同行》高我將會通過你的頂輪和眉輪與你融合。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4月19日


如果不是劇烈的太陽能量,人們可能會心平氣和很多。但是我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明明知道強大的光能量總是伴隨著稠密能量的釋放。如果一個人能稍微警覺一些、忍耐一下,注意自己的情緒和言行和對周圍人的影響,個人將會在“淨化”和“轉換”過後得到明顯的提升。

小小的漩渦如果和其糾纏就會逐步擴大,把周圍的人一個個吸收進去。光暈的最外一層就是最黑暗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引起混亂的地方。這就是為何需要提高一些音量,把人們的注意力轉移開。如果這個漩渦被放大,成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對立衝突,必將影響到整個光之網絡的凝聚力和穩定性。光之網絡是個能量空間,任何一個點受攻擊都影響到其它部分。而黑暗力量之所以對光之網絡的攻擊得逞,就是因為在這個黑暗區域,光的周邊,只要有不穩定的個人心態和能量漏洞,黑暗力量就可以通過小小漩渦放大攻擊的效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很多人的身體要作為一個出口來釋放和轉換稠密能量。所以,我希望人們去探討真理的問題,甚至對我評頭論足,也不要在個人與個人之間助長那些破壞能量。

在我們的腹部,有一些連接著較低維度和以太空間的通道,比如星光層和地獄狀態,當太陽光進入這些區域淨化稠密和黑暗能量,作為一個轉換器,我們必定會在腹部感應這些恐懼和不安能量。這不一定是個人的,但是當個人對其投射了主觀情緒,就會變成個人的。而這個情緒反應通過言語投射給他人,就會製造更多的漣漪效應。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首先要學會自我掌控的能力,才能展開光的工作,不然他就會在這些能量上應付不暇。能量本質是中性,如果你不投射的話,只是作為一個觀看者,那麼它們將不能傷害和乾擾你。你仍然可以繼續做自己的事,和這些能量和平相處,一旦它們離開,你又完成了一次煉金過程。

而當你越來越能保持中立的態度,你會慢慢遠離這些身體感受,你獨立於你的身體感受,你才能覺知到你真正是誰。如果認同於身體、頭腦和情緒,你就會迷失。

人們在我的博文中留下那麼多評論,到底有多少是有價值的?我不會去刪除它們,僅僅是出於尊重,再偏激的言論,只要是出於渴望真理的心,都還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渴求真理如果方式不正確,那再怎麼認真和努力都沒有意義。

我們必須認識到真理是一個整體,不是靠一個個真理的片段拼湊而成的。而尋找觀點,或肯定或反對,或類比或延伸,都不過是觀點的拼圖,而不是真理本身。但是人們常常因為一個觀點的引誘而遺忘了整體,進入到觀點之戰當中。

整體是活出來的,我們已經在真理當中。所以一個活在整體當中的人是不需要任何觀點的,因為他的行動是完整的行動,當話語表達的那一刻它們就已經完成了、解脫了,不再有保留的需要。
但是如果一個人是瑣碎和局部的行動,當他提出一個觀點,他必然會有不完整的感覺,需要不斷的去完成和補充它,最後不僅無法從觀點中解脫,甚至更加陷入裡面無法自拔。這就是拼湊真理片段的結果。

陷在觀點裡面,頭腦就不得安寧,甚至是空虛和痛苦的。因為觀點是虛幻的,無中生有的,把你的腦袋掃描出來,你能找到任何一個觀點存在嗎,僅僅就是一些能量的波動而已。況且人的心境狀態決定著能量的振動頻率,昨天的觀點是在心境不平衡的情況下產生的;今天的心態恢復了平靜,觀點馬上又會不同,哪個才是真相?

觀點是否有真相是和那個表達之人的振動頻率有關,而不是和它的具體內容有關。

觀點能代表你的真實嗎?頭腦能代表你的真實嗎,如果能代表,那你就是一個變化無常的傢伙。但是由於頭腦對你的掌控,你不得不不斷回到過去那個記憶點,實際上是早已不存在的點來維護早已不存在的觀點,深怕別人說你是個沒有智慧和一致性的傢伙。你活在頭腦的記憶當中,活在時間當中,對真實的自己無知無覺。

這就是頭腦欺騙你、誘惑你不斷進行的遊戲。有時候它可能從過去的智慧語錄中尋找可以類比的證據,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但這些都是過去人說的話,和你有什麼關係,這些在你手上仍然不過是真理的碎片。如果你是從整體出發的,而不是瑣碎和局部地活躍在頭腦中,你需要任何人的觀點嗎,你內在的直覺就已經告訴你什麼事正確的。

儘管蚌殼的反光如此誘人,就像珍珠的光芒一樣。但它們永遠不能代替珍珠。要找到珍珠,要到深海裡面,而不是在海灘上。要進入到深海,當然要先學會游泳的技巧。而游泳的技巧就是平衡之術。你必須保持身體的平衡。情緒的平衡、心智的平衡,而且要始終警覺注意周圍的水流,你才不會被水吞沒。

當你掌握了游泳的技巧以後,你才有能力潛水去尋找珍珠。這意味著深深進入內在,融入到能量的海洋當中。
一個潛入過深海的人是不會把蚌殼當寶貝的。

當然,這不等於說一個人不應該學習各種游泳知識、不可以思考。這是個準備,但是不要陷入頭腦的遊戲裡面,那樣心只會感到疲累。一個觀點可能帶來少許快樂和自我肯定,但是心並不渴望觀點得到認可以否,心在乎的是活在當下這一刻感受到自己的全然存在,而不是虛幻的過去。心也渴望和周圍的能量和諧相處,沒有衝突和對立。

觀點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但對於個人而言,能引向更加的自我覺知才是有益的。一個接近真相的結論是將人們的思路引向探索海洋的結論。一個善於學習的人是能從對立中看到統一的人,而不善於學習的人從統一中也會看到對立。

七月,強烈的太陽光照帶來騷動,也帶來更大的整合。高我將會通過你的頂輪和眉輪與你融合,你甚至可以和祂對話,在這快速的生活裡面,依賴祂來處理生活的小細節和決定。高我永遠不會以“我認為”、“我覺得”來說話,那是小我的聲音。祂的語言是肯定的、果斷的;準確的、有力量的、威嚴的。當你處於一種忙亂狀態,讓你的高我來替你做決定是有效的。你不必說出請求,只需要放手並註意聆聽。

讓你的頭腦更加溫順無噪音,如果你想覺醒到自己是誰的話。將你的意識集中在額頭的中央,如果你想找到神聖高我的聲音的話。只有連接高我的人才能在未來時間的混亂當中保持足夠的穩定,要成為一個有利於整體的人,自己首先是整體的,這意味著不是用個人意志來影響別人,而是依賴高我和高我的高我的意志和決定。

你問為什麼我們會聚集在這裡,為什麼會對我的話語有共鳴?這是因為我們的高我的高我是同一個。在過去,我們受到同一個高我大boss的教誨,這個高我可能是一個佛陀,也可能是一個基督,或者一個不知名的大師,甚至某個團體。這個高我會通過個人的高我來傳達一些共享的信息。在多維心智版本里面,這些高我已經變得相當容易連接和溝通,你也可以認為是一種通靈現象。

每一個對光做出強大貢獻的人都是依賴高我的意願而不是個人意願,他還必須從他的大boss那裡獲取靈感和訊息。每個人都有的,但要進入合一光柵之後,也就是完全落實到第五維度以後。但是每個人的大boss可能由於不斷轉世的原因會變得不同。個人的強烈意願,諸如想改變世界,拯救人類通常是過去的情感創傷造成的,而一個進入合一光柵的人是已經療癒了自己的人,是失去個人主觀意志的人,能夠整體行動的人。這樣他才能開展光的工作,因為他有強大的高我在背後支持。

Yachak sina blog cn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3 18:06
yachak【自我清理的三個階段】隨著這些清理的不斷深入,內在的真正本質就會浮現出現。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2月25日

在世俗生活層面,一個人需要不斷清除生活中的各種障礙,才能保證生活步入正軌、變得更美好。同樣地,在靈性道路上也需要清理舊物和舊我。不斷清理是為了開啟更高的靈性進步階段,一個人無法正常或快速地在道路上前進,通常和他攜帶的舊物—— 殘留在其思想中的錯誤和扭曲意識、偏執、不完整的認知有關。在舊物未溶解之前一個人無法很好地吸收新的知識和建立新的信念,因為這些未溶解的舊物仍然會影響和乾擾著一個人的心靈擴展。放下舊的才有可能容納新的。

而清理舊我,則需要在生活進程中利用好真知灼見,具備良好的辨析力和行動力。讓自己變得更敏銳、果斷、有力量,不遲疑、不怯懦、不憂慮。具備一些陽剛的特質,同時也保持謹慎和謙虛的一面。只有在一個有力量的自我特質當中,才可能發展出內在的平衡,這種平衡是進入更高意識狀態的保證。

在靈性成長第一個階段,是重在自我的完整。影響一個人完整的就是社會生活給人造成的各種精神壓力,這些精神壓力導致一個人的能量場無法自動保護自己。而一個不夠強大的能量場會吸附很多不和諧的頻率振動,這些能量殘片的影響和乾擾讓心靈失去應有的穩定和潛力。這些是最需要清理的外來物。這些清理需要和內在的清理保持同步,才能更加有效率。清除那些不適用的思想信念和行為模式,才能杜絕外在的影響和吸附。有時候需要勇於敲碎存在於一個人思想深處的禁錮,付出決心和冒險精神才能走向新的天地。

在第二階段,重點在於清理自私、功利心和思想幻象。

在完成第一個階段的清理以後,才有可能進入更精神化的部分。一個不完整的自我如果為了別人的要求而做出自我犧牲,那並不是無私的表現。而是一種被動的受害者意識。一個人只有在保有自我獨立和完整的情況下才能付出更為珍貴的東西。而獨立和完整是不容易被操控的。

發展了完整的自我力量,只是完成了靈性準備的一半。想要獲得完全的靈性準備,需要釋放掉自我的私心部分。這需要去檢查自己內在的動機和行為根源,認識私心對心靈擴展的限制。心靈的擴展在自我完整的基礎上,將能夠讓心靈從恐懼的幻象當中解脫出來。

真正的無私總是結合著自我主宰的力量和智慧的辨別力才能發揮實效。不僅是對善的行為,也對惡的行為,或者對眾多可能性因素的行為。這是一個人需要掌握的愛的能力。永遠保持其固有的本質不受善惡行為影響,但同時又有能力保護自己,辨別人心和事實真相。

在一個求道者的世界裡,沒有比沉浸在靈性知識海洋當中更為快樂的事情。但是要成功地達到那種令人羨慕的境界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思考總結、加上自身實踐經驗積累的結果。在真理指引上,有很多的道路和成果。但就其本質而言真理其實都是簡單的,複雜的不過是我們頭腦中執著的想法和邏輯。

一個人如果能夠把握住簡單就是精髓的道理,就不容易在浩如煙海的知識海洋裡迷失方向,也不會因為對細節的執著而失去重點。知識只是幫助一個人向內尋找答案,尋找一個更有愛、更不受限和超然的認識,這就是提升心靈、接近真理的方式。只有找到一個明確的、適用自己目前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如果知識並沒有被實踐體驗,那樣的知識還不是自己的真理。

在一個人成長的路途當中,總是有計劃地從一個問題到另一個問題的解決。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是積累智慧經驗所需要的,目前的生活環境和狀況包含著重要的學習面向和主題。如果沒有看清這個內在事實,產生過於自信和狂妄的想法,又或者想避開挑戰走自以為是捷徑的功利心態,那樣可能會讓前進的道路更加複雜曲折。而沒有正確處理完的事情和未經學會的經驗必然會遺留到後面。

脫離實際生活的靈性成長都像空中樓閣一樣脆弱。實際上一個人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一個人主要的學習突破點所在。需要堅持和忍耐,不帶著僥倖的心理。但是不意味不可以計劃和設定小目標。每一次小目標的實現都會離真正的目標更進一步。也會讓自我清理更深入化。

了解潛藏的無明、無意識力量要比了解顯意識要困難和復雜得多。但是這些無明和無意識力量彷彿就是陳年被鎖著的隱蔽空間,就算整個外在空間整潔乾淨,只要還有未曾清理的空間,就不可能是名副其實的。而且會帶來隱患。

清理內在,就像有一把無形的掃帚揚起了沉積的灰塵。雖然每個人面臨的清理部分各不相同,但對多數人而言,清理是個普遍性存在的情況。這種清理不會是一下就完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艱難的選擇和反复的磨礪。一個人要如何跳出命運的沼澤地呢?以及如何適應不斷的清理過程呢?那就是在兩種力量之間,擴展性和束縛性之間找到平衡。

擴展可以代表心靈的積極面、正向和顯意識的。束縛是隱藏的消極性、負向和潛意識的。這兩個種力量都不應該取其一而捨其一。只有當兩種力量都得到充分認識和接納之時,一個人的意識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整體的觀察。在整體的觀察裡面,心靈可以從對立狀態中抽離出來,成為一個旁觀者。

成為旁觀者僅僅代表明智和自我誠實的開始。清理則是心靈的意願,在心靈的意願狀態下,清理才可能發生。意願有多堅定,清理過程就越少反复。

清理潛在的無明和無意識,就是清理頭腦和心靈當中的幻象。如果沒有幻象,一切恐懼就不會產生。

第三階段,清理思想痕跡。

把一桶裝了很久的水倒掉了,其味道還是在的。儘管清理了大部分的心靈垃圾以及幻象,但是其影響力還會時不時的出現,對心靈造成乾擾。

僅僅是思想過程就創造出不同的世界和體驗,僅僅是念頭就創造出幻象的種子。

所以在這些習慣性的思想當中,要學習地不是抵抗和壓抑,因為已經不會像前面階段那樣,思想伴隨著強大的無明力量和恐懼。但是這些思想痕跡仍然會造成微細的煩惱,也會降低一個人的頻率。

清理它們的唯一辦法就是耗盡它們,不再給它們提供能量,不再重視它們的存在。縮短思想過程,讓它們自然消失。同時意識到無論任何一種念頭和思想都來自於內在同一個本體,就像波浪來自海洋一樣,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沒有什麼可執著和排斥的。這個階段是個需要很高覺察和智慧的清理階段。而且需要發展更多的無私和愛。因為這些是思想衝突的根源。

隨著這些清理的不斷深入,內在的真正本質就會浮現出現。它可能剛開始像一個人的更高自我,更有愛、更單純、更有智慧和力量的自己。但是到最後是一個對真我的認知,無法用更高或更神聖這類語言來形容,你就是祂,沒有主客之分。

作者 : yachak
yachak  sina blog cn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16:23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6 09:40 编辑

【不是[修行],是[憶起]】請接...秘密(續2)... _寬恕_8 ~台灣 Rason~ blog文章(以下網址) & Youtube


(內含話題:
●真的你不在這
●早已規劃好的劇本,這一切早就規範(劇本也早已完成了)  (jenny : 也早已結束了 , 也早已過去~不存在了)
(同話題 :
●奇蹟課程、耶穌訊息
●[外星人欄 ] : 144 F :【大角星人議會】《從編程中突破自由》關閉你們的電視,手機,電腦,所有電子設備。
(這些鎖鏈其實早已不在那裡,只是程序還在慣性運作。你們自身的一部分其實已經知道,為什麼你們會以種種方式限定自己,正是由於這些放置於你們眼前遮蔽認知的編程。)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12月5日

四、「寬恕」為何?又如何「寬恕」呢?:我想先聲明,寬恕不是原諒!兩個又有什麼不同呢?讓我來說明一下,原諒→是先在心中認定有這件事,然後再選擇去原諒對方。雖然你選擇了原諒,但你心中仍認定這件事發生過,所以不論如何,它仍然在劇本中的安排(伏筆與路線)中。也因此,你仍然在劇本的路線上~在演那劇本要你的演出,不論你選擇原諒還是不原諒。只因你認定事情發生過,你就仍身陷在劇本的情節之中,受其影響與擺佈(如此你將仍不由自主的被導入那婆娑世界所安排的漩渦式的時空輪迴劇裡),當然這就不可能是反其道了啊!而寬恕卻是與原諒有著那根本上、本質上完全性的不同(一切皆在於~心)。寬恕是→認清這一切都是劇本的安排、且這一切都是你,再更進一步的認清這一切都不是真的(心靈有意~有其目的~營造出來的)、都是假相(夢幻泡影,隨時會崩滅)、也都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不是在這,真正的你永恆無限),甚至從來不曾發生過(對你本來”如來”而言)。因此~你當下寬恕對方,也就是寬恕了那過去的你,如此解除了你在劇本中的本來設定(心內無法自主的執著-那早已鋪陳好的路線,要你所做的演出),也打破了那防火牆,開始釋放你內心中那過去的衝突,並破除了你在婆娑世界的限制(制約)!*[我在此需再說明一點→你看似是在線性的時空中(這是劇本的刻意安排,好讓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順理成章,似是那樣般的真切~好讓你把假當真而無法出離),你雖受制於過去、現在、未來的遊戲規則中,但真正的你卻是超出這一切的”請看-如來”(別忘了~這一切是你所營造出來的啊)!]

而寬恕是有三個進程的,以便讓你能從內在來一步步的前進、一步步轉換、一步步的明白與看清(婆娑世界)↓

1.事情發生後做寬恕:剛開始時,難免還是會對這劇本中的一切起劇本所要你做的反應(你以為那是你-真正的你並非如此,真正的你不只如此,你在這裡只是劇本的安排)。當然囉,婆娑世界當然要你做它要你做的你,而你是否願意清醒、覺醒與憶起這一切,也端賴於你自己!不過,事情結束後你願意開始來做寬恕,以一個身陷沉迷(受制)於劇本中的角色而言,實屬難能可貴~給你拍拍手!你已是跨出了第一步(你的一小步,是你生生世世重要的一大步),也開始在跨越心靈在心識中所設的重重藩籬...

2.事情發生中做寬恕:在此比前一點更進一步的在發生中就開始做寬恕,也意味著你能更快的來提醒、來進入、願意清醒來看清,不願意再受婆娑世界所對你(內心、內在)的限制、控制與擺佈。

3.事情發生前即寬恕:當你一步步的按照前兩點所言,願意從內心去調整、去反其道而行、去認清,並持續了一陣子之後,自然而然的,你將會進入此進程(到這裡才是真正的寬恕-前兩點進程只是前導而已)。若你真能、真已邁入此進程之時,我將恭喜你,因為這是你正式開始進入真正的清醒與覺醒,代表你已開始完全的由內在去看清這一切的事實與真相,並清清楚楚的認清這一切都是你、也都不是真的(真的你不在這)、並且也從未發生過(只是夢劇一場)!只要你能(此發生的部份包含了不論好壞、不論是否如你所願)在事情發生前即寬恕了這一切,也就代表你已真正的將劇本內的身分(你被安排要你所做的你)完全的放下,並已能在心內與你眼中所見的一切來相融合,也因你改變了你內在的視角(你將之開啟、打開)來寬恕,你不只寬恕了當下所見的一切,更一併的開始寬恕那生生世世的你(亦是那眾生),無量化(~量子式的)的化解、解開、釋放了這一切,如此,你不只釋放了你自己,釋放了生生世世的你(眾生),也釋放了這世界(婆娑此地),這可謂之奧妙之所在啊!


因你全然的寬恕,釋放了這一切,你看到了那萬物的真相~並與其合一,與萬物合一(因為這一切本都是你啊)。因此也將打開你真正本來原本的感知,那不受世間刻意及限制的感知,你真正的眼睛將開啟(慧眼開啟),並進入你真正的存在(進入天心),與如來(聖靈-你那原本聖潔的靈性)合一,由你天心中將散發出無限的光芒,而這萬丈萬相萬千光芒~全都是愛,並在此無限光芒的愛中,你與創造之主相逢,因此而更加的感受到無比的永恆、聖潔、平安、喜悅、富足、自在、圓滿無缺、生生不息...無以復加的感動不已將讓你感嘆、感激到無以言語...所有的語言文字也難以形容(你真正的存在超乎這世間的一切)!

一但你邁入此第3進程,你心中的清晰與明瞭將超越我在此所說所言(語言與文字有其框架式的限制,實難清楚的敘述我內心所明瞭的這一切,在此我已是相當盡力的來闡述、轉譯與表達)…你將真真正正的明白了我前面所說的,而這是需要長期與不斷的努力、恆心與毅力。因為你正身處一個無論如何都要把你網住、框住、迷入、設限住的一個夢幻妄境之中,它絕絕對對是不想你清醒過來的,它張牙舞爪、處心積慮、盡其所能的就是要阻擋、阻止、阻絕你的覺醒、清醒與憶起你的本來面目!


五、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世界:我必須先提醒你,我在此所說的第五點,將會引起你心中十分大的反彈,甚至還會導致你的恐慌與心中莫名的恐懼。你若會如此,請勿緊張,因為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也請聽我繼續的道來...我所說的是一個事實,是所有自古以來已經清醒、覺醒與憶起的人都知道的事實真相,那就是~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世界(對於本來”如來”的你而言)。你會反彈→是因為你以一個劇本中的角色來起反應,你把這裡的一切都當成是真的,而我還是必須老實告訴你,真的你不在這,這裡只是一場夢靨、虛幻的妄夢一場,夢中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你會恐慌與恐懼→是因為你身在一場你心靈當初的妄念所營造的虛幻(婆娑世界)之中,它深深的怕你會想起你的本來面目、清醒醒轉過來而讓此地(婆娑世界)終結,它是多麼的怕你的清醒將會終結它、終結此地,這也是它要一直阻擋你覺醒憶起的原因。而這恐慌與恐懼(婆娑世界的懼怕)亦早已深深的埋植在你的意識之內(心識)。要知,從你眼中望出去,你所見的一切,其意義都是你所賦予的(都是為了劇本的需要,心靈刻意所為之,目的就是要你視此地為你唯一的所在、你的肉身為你獨特唯一及與眾不同,這都是刻意的安排要你視虛無為真實、視假而當真),你營造了出了一場虛妄夢境(虛無),並將權柄(主控權)給了它而反讓你受其所限,而你真正的意義與存在並不在這裡。我在此所說所言,只不過是點出了事實(這也是自古以來所有的覺者所想要來訴說的...),並要你清醒過來收回你的權柄,卸除你被婆娑此地對你的所有禁錮與制約。


你一直是活在過去的,由你本身向內→在你的身分(心識)中早已深埋(刻劃好)著過去早已埋好的種子(伏筆)與早已規劃好的劇本,這一切早就規範(劇本也早已完成了)好了。也就是說,你人生的一切際遇,所有的起伏、壽命、病痛、錢財、升遷、感情、父母子女親友…所有你想的到與想不到的都包含在內,全都在心靈的營造之內(這也是我在這分享的文章中一再提起的),也都是你當初的妄念所虛擬出來的…此點我以後會更再進一步的來說明。由你本身向外→你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所有看待事物的想法,都是由現今此世投胎出世之後所有經驗的累積(而這也都是刻意安排與規劃好的)而造成你現在對待事物的看法、判斷與看待的方式,也就是說,你當下所有的慣性想法全都是依著過去所累積下來的經驗準則而行。這世間的一切也在不斷的勾起你對過去、之前往事的回憶-不管是這一世還是前幾世,你皆對其起反應、回應與受影響,你一直都是如此的(這也都是早已排定好的)。你以為你能掌控你自己,你以為你是活在當下、甚至開創未來…其實你一直受劇本(婆娑世界)由內而外、外而內的重重嚴密包覆性(整個的把你包裹住)的影響、控制、限制與制約而無法自己(因為它不要你醒過來啊)。你一直是依著過去、依著這劇本(這早已完成的劇本~在那一當初就已完成的)而上演著這一切,這全都是早已規劃、刻畫與安排好的(你只不過是一再的在你心靈所夢出的一場虛妄幻劇之中徘徊、流漣而忘返,渾然忘了回頭路,也忘卻了自己的本來)!這些你全都無法改變,你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按照我在這所建議的五點來思、來想、來覺、來悟,只有不在劇本(婆娑世界)早已規劃好的安排與想法(超脫、跳脫出這齣早已安排好的虛擬時空劇),你才能改變這一切,並從中清醒、覺醒、憶起(憶起你的本來是超乎這一切的存在,請看"如來...")與回歸(回歸你的本來處-天鄉)!現今在此婆娑世界的的你也唯有因著這世界、你眼前週遭的一切與你這具肉身來開始你的認清與回歸之路。也因此,這些都將會成為你最好的自我鍛鍊的教材與藉由這些(這一切)來看清明白所有的前因後果及真相後~出離此地…所以我非常感激我身邊週遭的一切與這世界,也希望你能一起來感激…因為唯有藉此(婆娑世界)我們才能回歸~我們終將合一、也終將回去的!

文章來源:https://blog.xuite.net/open_myheart/twblog

==================

寬恕:

[外星人 ] 欄
寬恕_1-1~7 : 183F ~193F (或189 F~199F . 因有時會跳樓, 後 又正常 , 隔日再跳樓 , 後又....)


[大衛‧艾克 ] 欄 :
寬恕_9~11 : 63F ~ 65 F

========================

【不是[修行],是[憶起]】.....這裡本不存在!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8月12日

此方世界,所有你眼見者,皆由你心所造,所有我眼見者,皆由我心所造,因此,千千萬萬的你與我,共同創造了這千千萬萬的世界;簡單言之,這世界由你我的「心」所造,既是由你我的心所造,但卻為何會讓你我深陷而無法出離呢?請你深思,這是覺醒的第一步,所有的開啟、憶起與覺醒皆由此開始!現在,就讓我來一步步的導引,希望能幫你敲開你沉睡已久的覺醒(覺性)…


此地所有的角色,天地萬物,所有的存在,時間,空間,包括你和我,都是已設定好的。我們不過就是依照本就設定好的指示去做對應而已,包括你的想法、個性、你的這一生(這次戲)、依你這一生可去延伸出的生生世世,都早已幫你擬好了,你只不過是在適當的時間與適當的空間下依著已設定的指示做適當的反應而已,而這一切卻都已寫好了,就似現今電腦一般,所有的程式指令變化都先寫好了,執行後即開啟這一切;此方世界就好似一部遊戲光碟,所有一切的模式變化都已寫完,你看出去的一切皆是,你我不斷在上演的這一齣齣戲碼,只是看你走在這部遊戲光碟的哪一段而已,這裡的一切一切都是,真的就是這樣子而已!而電腦的發明與存在只不過是反映此地真實的樣貌,一種反應式的存在,反映此地角色心靈狀態的投射式存在罷了,萬變不離其宗,此地一直是以這樣的方式存在、發生及延續。


那這裡的一切為何會是這樣的呢?又是如何發生的呢?現今科學家皆已知道,宇宙是來自於當初的一場大爆炸,也知道大爆炸之前一切皆無,「這裡並不存在」,大爆炸後生成了現今宇宙的模樣。而科學家也已試著以不同的頻率、量子…等等,發覺到此地在相同的時間空間下有著不同的面貌存在(平行與相等的存在),我稱之為-多重的存在,原因在於同一個你之下有著不同的劇本,因為每一個存在皆有多重的劇本,也就是說每一個存在體的每一個可能性都會發生,在不同的劇本(不同的空間)下都在發生著,講白了,就像寫遊戲的人,將遊戲角色會發生的一切都先寫好,才能讓這遊戲的每一角色看似有著無限的發生與無窮的選擇,好讓每個角色有著好似能主宰自己與有自我意識的,其實,這一切早就被定型化了,早就寫好了!

===========================

【不是[修行],是[憶起]】如來-即是如你本來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8月18日

「生命本來究竟為何?為何你現在身在此處….」「你知道為何你想去愛?又為何你會渴望愛?」

世界未被營造之前…創造之主因”愛”而創造了你,因此你就是那「愛」,你承襲了創造之主那廣大弗遠無邊、綿綿不絕、無所不包、無所不涵、圓滿無缺的「愛」。

你就是那「愛」的化身,你的一切元動(原動)來自「愛」(亦來自創造之主),你的生命也因「愛」而湧動,生命的展現也就是「愛」的綿延與展現,生命的光輝就是那「愛」的光輝,你的存在因愛而耀動,愛讓生命更豐實,你因這一切而喜悅感動創造,並將這一切獻給創造之主,只因你愛創造之主,祂同樣是那樣的愛你…

因此,自性本性(或稱元性)就是「愛」,你就是因著「愛」而被創造之主創造出來的,祂給予你祂的一切,並將你視如祂自己一般。唯一的差別就是-祂創造了你,你並沒創造祂。祂給予了你祂的一切,你所能做(能給祂-回報給祂-奉獻給祂)的就是發揮你的本身自性、展現你的本來,亦即就是給出「愛」- 展現那「愛」!

你我本在真實之境、那本來之境,那與創造之主同在之境,即是「天堂」- 那「愛」的國度,這裡充滿著愛的光輝,愛的光耀燦爛無比,是那「愛」之一切的展現,那無邊無界的豐富給予,充滿著無限喜悅、自在、平安、圓滿無缺,無極無限的愛的創造、展現與踴動是你我永恆不變、亙古常新的愉悅存在…

此婆娑世界並非真的存在,這裡只不過是偏差一「念」、偏差逾越的念頭所產生的幻化之境。此幻境並非實境(實境-你我本來之境-那真實存在的天堂之境),這裡是那一念(偏差所為之念-那玩笑的一念-那試著想若非天堂”不是天堂”會是什麼樣子的之念-以致~甚至是想取代創造之主的荒唐之念…)迸現(發生了大爆炸)出來的纍結幻境。創造之主並不知道此地,祂只知道你,只因祂愛你,而你也是那樣的愛祂(此即你的本性,只是身陷於此幻覺之境的你卻都忘了…)。

今你會在此,只因此地此境即是你偏為之念所營造與化現(幻化),這裡的一切都不存在(*也不曾存在),只是夢境一場(幻覺)而已。在此夢境中,一切你全都忘了,只埋首於你的分裂角色中,忘了你的本來 (失了你的本性),忘了你的無垠永恆本來所在(天鄉),更把創造之主也遺忘了...而忘掉的只是你那顯現在外的表象思想與活動(這早已設定好的劇本),心靈內深處層面的你忘卻不了你的本質(即是-愛)。此地(此存在亦為你所之賦予-由你所營造)汲汲營營得巴不得你不要醒來,免得此地將因你的清醒而破滅,所以不斷的將你投射(套入)一套套的劇本、一具具的分裂身軀,要你不斷的向外望而不要向內看,它是多麼的害怕你將會醒來(覺醒),而這害怕亦投射成為了你的恐懼,進入了你的意識之中,並投射成為每套劇本、每具身軀、此地的設定之中。而你卻忘了你本是那圓滿、你一直都在平安與愛之中,本不該有所懼怕的…

在此生、此身中,你是那整體(我們本是一體-亦是那「愛」)大爆炸後分裂中的一部分(無盡的…兆億分之一)。而分裂後看似各自獨立的個體造成了孤單、孤立與孤寂,分裂也造成了對立、攻擊與傷害,分裂讓愛從你中消失,但你卻又是不可能離開愛而獨活的(因你本是那”愛”~但如今看起來愛卻好似失了蹤、不見了…),所以你不斷的在找那愛,並用盡了你無法想像的時間與空間去找,卻渾然不知你本身即是,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失常與矛盾,只因失常與矛盾就是此婆娑世界的本質~也因此讓你身陷在此夢幻之境中而無法出離。而解決這一切的開關就只是,只要你能向內看、向內傾聽、並向內開啟…(聖靈如來天心就在你內-你即是那「愛」啊!)

不過,你是不可能忘掉那「愛」(來自於創造之主-也是來自於天堂【天鄉】)!因為「愛」是你生命的原動力、是你的本性、是你的心性、是你的本源,沒了”愛”你是不可能存在與存續的,進一步說,在你內的深處,維繫著你的存續與繼續你的存在的-即是創造之主、即是那「愛」,創造之主那無私、廣大、無際的愛涵闊著你,你也是那無私、廣大、無際、圓滿、無所不包的愛,你是不可能錯過創造之主(愛)與無視祂(愛)的。要知,你不只是肉體的存在,更正確的說,你不是肉體的存在,你真正的存在(那永恆無垠、圓滿無缺的…)遠超過你的想像…

在此婆娑世界,創造之主不需要寬恕,因為創造之主從不定人之罪。必須先定人之罪,才有寬恕的必要。這個世界十分迫切的需要寬恕,只因這是個充滿幻覺的世界,因此,寬恕的人就等於將自己由世界中釋放出來。凡是不肯、即無法寬恕的人,便會聽任幻覺(婆娑世界)的束縛。正如你只能定自己的罪(你以為你在定他人的罪,其實你是在定自己的罪,也因此讓你陷入了無止盡的循環之中),因此你也只能(也必須)寬恕自己。雖然創造之主不用寬恕,祂的聖愛卻是寬恕的基礎,恐懼會定人之罪,愛則予以寬恕,寬恕便如此化解了恐懼所導致的後果,使心靈重新意識到那深藏你心中的愛(本來"如來"),也意識到那創造之主。為此,寬恕乃成了名副其實的救恩,它是消除幻覺(婆娑世界)之道,也是出離此地的基本首要!

因此~回復你的本來吧…你本就是那愛…去愛(去推恩)…去展現你的本來…去愛這在你眼前的一切…生命的展現就是愛,你就是「愛」!視他人(*其實~本就無他人,你眼中所望出的全都是你)如己一般,正如同創造之主視你如己一般,愛及一切,一切如愛,如你本來!要知,在「愛」內沒有怨尤,展現愛即為創造之主與天國降福、臨在與推恩,你與所有的分裂合而為一,在「愛」內(在創造之主內)一起受到祝福,如同你在天鄉一般,那樣的平安、愉悅、富足、圓滿、喜悅…待此生終了,你必將清醒、回復本來,回到那你忘卻已久、永恆的本來家鄉!

我一直以來的努力與不斷追尋、生生世世所下的苦功,終於引發導致了我的覺醒…我撥開了重重迷霧、層層陰霾,我知道、我明白了,並進入了啟示之境,與心中的聖靈(如來-你我之本來)會面,與他一同發言:「感謝主,我醒了,迷途之子回到了你的身邊!」我在心中感謝這一切,並深深被創造之主滿滿慈祥之愛給環抱著…【*聖靈(你那聖潔的靈性就是你本來的面目-如來"如你本來")即是在你內那清醒的部份,是你那聖潔圓滿的部份,他的天心(創造之主安於你我之內)與創造之主一同思想,創造之主只知道你,不知這世界(婆娑),聖靈(如來)知道這一切,請聆聽他,並不時與他一同禱告、思想與行動,他必能帶領你回到創造之主身邊、回到天鄉…】

如今,我的心已被開啟,隨時隨地皆可感受到我心中充盈著那滿滿的愛,這是我的本來與本在,是創造之主給我的愛、給我的祝福,我隨時隨地可感受到祂的臨在!我願在此送出那「愛」,送出我滿滿的愛與祝福,只願我們在愛中融合為一不再分離,如同回到那天鄉,在那創造之主的愛之中!

我願在此尋找今生今世的心的伴侶與伙伴,與之分享這一切(*伴侶是十分重要的,他不僅是你將如此做”成為愛、是那愛、如創造之主降臨賜福推恩-等同如在天鄉”的第一步、你與他因此而合一並互為推手、相互賜福、勉勵並持續推動著~),與之一起由已身做起,喚醒自己,也喚醒他人,愛自己也愛他人與這一切,一體無間,並由聖靈(如來)接手,有如創造之主臨在般推恩與祝福著這世間的萬萬千千… (*其實這萬萬千千全都是你,我們本為一體,全是那一體的一部分。我們終將合一,也終將回去的…)

現在我認為是那樣的自然,一切是那麼清晰、明瞭、簡單而平安。 創造之主啊,我隨時可感覺到祢的臨在,謝謝祢!(*而現在我是那麼的清楚感覺到我內與聖靈(如來)的交流及與聆聽創造之主的天音,絲毫不影響我平時平日的工作與起居生活,只有更感覺到平安、愛、被祝福與祂的臨在!)

一但想寫就源源不斷的從心中湧出,但我仍然意猶未盡,因為分享是愉悅的、是愛的降在、是創造之主的降臨與推恩,願你我在愛中合而為一,成為那「愛」,就是那「愛」,不為別的,只因本來是「愛」!我們終將合一與回去…回到你我本來之處…那遺忘已久、嚮往不已的永恆「天鄉」…

PS:所有道法之術、咒語、心法…等等,只要是祇為這世間所起之念、所起之心與所起之一切,皆為無妄。只有出離此地,回復你我本來(如來)方是永恆~願知之!

https://blog.xuite.net/open_myheart/twblog/186397764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17:5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4 20:52 编辑

【人生劇本真的已經寫好了嗎?】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人生,其實是一場已經結束的夢境。~台灣何興亞  Facebook & Youtube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9月17日

有人問:人生劇本真的已經寫好了嗎? 有人答:關於人生劇本,常聽到兩個相反的說法:「人生劇本早已寫好,一切都是註定的;你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隨時可以改變人生際遇」到底哪一個是對的?其實,兩個說法都對。在輪迴不已的幻相世界中,我們轉世前就已決定此生要學習的功課,也配合學習目標,選擇了適合的父母、子女、所有將要相遇的人,以及時空環境。然而,這既定的人生劇本是可能性的,所有可能的微末細節都被探索過了,會因著我們在人生旅途中所作的選擇,展開不同場景。

因此,我們的人生劇本早已寫好,但不是單一版本,而像樹狀圖一般,會沿著不同途徑,展現出不同版本。當人生旅途走到一個分叉路口時,我們的決定會將所選途徑上的情境,呈現於自己面前。所以,在人生旅途中,我們作出的選擇,確實可使自己經驗到不同境況,但那只是已寫好的無數可能性劇本中的一個。而且,我們選擇的處境,以及未選擇的可能際遇,全都是幻覺,沒有一個是真的。就此而言,設法改變命運、趨吉避凶、祈求富貴,都是沒有必要的。

其實,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是選擇分裂的心靈,在分裂之念出現的那一霎那,所編造出來的一場浩瀚夢境。在實相中,分裂是不可能的,分裂之念已不復存在,時空夢境早已過去了,是一個古老的記憶。然而,相信分裂的心靈卻能找回這古老記憶,依照已經完成的劇本,透過無數角色和數不清的轉世人生,重演一遍;因為它相信那裡有些東西,是它想要的,可以帶給它滿足。

因此,我們以為目前正在經歷的人生,其實是一場已經結束的夢境。在實相中,我們已覺醒;只是尚未徹底放下分裂之念,想要弄清楚那是怎麼一回事而重溫舊夢,再走一趟那早已完成的旅程。這趟旅程,可長可短,由心靈自行決定。當心靈看清夢境裡的一切,虛幻不實、沒有任何意義與價值,不再想要它的時候,旅程就結束了。

何興亞 facebook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0:4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4 20:52 编辑

【不是[修行],是[憶起]】你我(宇宙)的真相~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內含話題:
●修行是甚麼?甚麼是修行?

●「鬆」「空」「開」「通」)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7月11日


在你我的周圍,有許多人都在說修行,但,修行是甚麼?甚麼是修行?是用來說的,還是用來做的,還是就放在心裡面默默行之;曾經的我,是那麼的無眠無日的修,幾乎是全心全力,而現在,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應該是---「無修」。因為事實的真相無需修,它就在哪兒,存在你我的心靈處,只等你去開啟與憶起。

意識的開啟首先要能「鬆」→你必須要懂得放鬆自己,鬆開一切人我意識的執著與束縛,鬆而後能「空」→在漸漸的意識放鬆與人我放下後,你將進入一段「空明期」,在這段過程中,你會有一種不見了的感覺,感覺不到你的肉體、意識…等等,一切都空掉了,如此代表著你的意識通道正在轉換,準備著開啟,空後即能「開」→在一段空明期的經歷後,其實在這其中你的意識已準備好開啟,自然而然的你將開啟,而在此中,你的意識將經歷與接收遠遠超過你封閉在肉身中的感知與經驗,開後而能「通」,通後即(憶起與明瞭)是「本來」(本來面目─那事實的真相),你將明瞭萬物本一體,你即萬物,萬物即你,甚而你將明瞭你從何而來(穿越那究竟)與為何在此。而在這之前,執著是一切的阻礙,只要有所執著則無法「鬆」,更何況「空」、「開」…說一件事或許你不相信,你眼前奉行的所謂的「修行」可能會是你開啟意識通道的阻礙!有機會我將會在此說明與分享…

當你意識開啟跳脫出來回頭一看時,你會驚訝的發現一件事實,那就是---「在不同的空間,在不同的時空,在不同的宇宙裡,你同時性的不只是你自己」。這怎麼說呢?讓我細細的講給你們聽……過去我曾經在出體的過程中(請看"宇宙被我撐破了(一)"一文),從我的內在泛出一股那麼清楚的直覺與感覺不斷的指出所有的生命本是一體,那內在的相連無比的清晰,但清晰是一回事,而這感覺是從何而來?

「憶起」之後,意識不斷的擴張,通道不斷的開啟,驀然間,我看到了一件至今我仍然覺得是那麼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初的訝異現已漸漸坦然與平淡進而將之視為理所當然了),那就是→在此方世界,你我所見的時空世界中,當然的,「你」扮演著你,而「我」扮演著我,而其實,在其他的宇宙空間裡(雖不在你我的存在空間,而相對其存在空間亦是相對真實的存在)你竟扮演著我,我竟扮演著你……我話至此,你們或許有點混亂了甚至是看不懂,我再具體一點說明→在此地,你將自己貫注於此地之肉身與劇本,而同時你亦將自己貫注於其他時空世界不同的肉身與劇本,這看似不同的兩個世界、不同的肉身與不同的劇本,其實都是你,你同時貫注於不同宇宙的不同的肉身劇本,角色內的你渾然不知此一事實真相,因為為了扮演好劇本內的角色,劇本中的你非得全心全意專注不可,絲毫不察其真相,但靈性的你卻再也清楚不過了,因為祂(靈性的你)原本一直就是在這麼做。擴大些來看,其實你是不斷的在不同的宇宙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此不斷的不斷,你不只是你自己,你同時還形成了不是你,你不只一個,宇宙也是,多重的存在,多重的身分劇本,多重的相互形成就是此地婆娑世界宏然繽紛景觀的事實真相。

事實是,你將自己投射與貫注在不同宇宙的每個角色,有多少的角色就有多少的宇宙,有多少的版本就有多少的劇本,有多少的可能性就有多少的無限性,你把自己分散了出去,你是如此的形成了這無窮盡的婆娑宇宙,無窮無盡的生命,與無量延伸的多重宇宙空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而這一切的一切亦是我……至此,你應當明白了古今中外前人所云「眾生即我、我即眾生」的意思了,這並非只是文字說說,個人聽聽罷了,當你的意識開啟,從你的個體性跳脫出去後你將看見其真相!連現今量子學家也證實了一件事,那就是把電子顯微鏡不斷的放大後,你將會看到物質最微小的部分像”波”一樣,在我們的空間閃爍不定,再調整與更升高電子顯微鏡的頻率後,將會清楚的看到,這至今可觀測到的最小物質是一下子出現在我們的空間,一下子消失在我們的空間,此情形科學家仍在探究中!而我心中明白當出現在我們空間時形成我們的世界架構,而未出現在我們的空間時,去了其他空間去形成與支撐其他空間的存在架構。也就是說,我們是多重的存在,從你眼中望出去的一切都是,只不過你是將自己專注在單一空間單一頻道而已,而看不到與刻意忽略了自己的無限性,但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專注與維持住自己在此的獨特性,也因如此,劇本才得以演出,而你也才會是那劇本的角色!

意識的提升與通道的開啟的確讓我開始知道與明白你我(宇宙)的真相,而上述所言只是跨入其中的第一道門檻,你先得認清與接受上一事實,你才能聽得下去與接受接下來我所要說的:

1.你、我的多重身分-無限(版本)性
2.你我本一體-你我同源本為一
3.我們共同營造了宇宙-多重的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0:5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4 20:56 编辑

【不是[修行],是[憶起]】打開[憶起]的門~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內含話題:
[人][心][靈]都靜了下來,這終於走到了合一之境,在靜境中,人心靈合一,[本性]覺醒了,本性即[光],亦可稱[光體]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7月17日

人世間所有所謂的[修行],都離不開打坐、禪坐或靜坐,但不管你如何稱呼它,請明白,那都只是一個外相,一個名詞,一個方便歸類、說出、指出而已,並不代表它本身,心靈不會如此稱呼它。不管我們如何稱呼、如何做,都是為了進入我們的心、進入我們的內在,與內在面對、溝通、交流、認識進而合一,重返生命的源頭,再度的[憶起],重新沐浴在你我(萬物)生命源頭那充滿著[愛]的光芒之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開這道門吧。


在所謂的打坐、禪坐或靜坐中,都會經過一些過程,我約略的將它分為三個過程,簡化為三個層面來說明與分享,希望能幫助你進入與了解。

初開始在第一個層面,[人]靜了下來但[心]卻醒了,心念不斷的叢生,而人不停的想將心中想法念頭停下來,但停不下來,只好不斷的跟自己的想法念頭打轉,不斷的好似停了又好像沒停,想法念頭就像那海浪般一浪比一浪更高更洶湧,就像一具引擎在原地運轉,車停下來時反而顯的引擎聲更大聲,外表看起來只是身體沒動而已,心念卻亂紛紛!


過了一段歲月的歷練,好不容易的進入了第二層,在此層中[人][心]都靜下來了,但[靈]卻醒了,那內在一醒過來可是沒完沒了的,尤其是初初醒來的,那可是會鬧翻天的,這還有得一番歷練過程啊!大多數人都在這一層面居多,最有得磨,走的最多的也是在這一層,但,往下一層走(進入)才是最關鍵的!可惜的是多半都停留在此,在此逗留甚久,甚至以為至此已達究竟。


難能可貴的是走到了第三層,[人][心][靈]都靜了下來,這終於走到了合一之境,在靜境中,人心靈合一,[本性]覺醒了,本性即[光],亦可稱[光體];舉個例子你便知道,一般我們所知道的光,是由所有的顏色合一而成,不是只有七種喔,有著那無限種類的光色展現,為了方便歸類,我們將它概括分為七種;當所有的光色紛紛合一時即恢復本性,恢復為[光];也就是說,當所有的你(你將自己打散了出去那萬千世界,化作萬千物種、萬千生命、有著萬千意識、萬千樣貌;此段相當精采,改日述之)全部合一時,你將恢復[本來],你就是那光,你的本體是[光體],我這樣講你會比較容易懂些。


[光體]一旦現之,就回復了你的原來樣貌,你的本來面目,你的本性(光性),明白[萬物一體]之理,明白萬物都來自於更大的你(大你),萬物體內都流動著與你我無二的[光],此刻你會瞬間醒悟、[想]起來了,通通想起來了,終於都想起來了,恭喜你,你終於[憶起]來了...。我簡略的講述其中精華,希望能幫助你明白,日後在其他我的心得分享文章中我會說明的更入裡與仔細些!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1:03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4 21:10 编辑

【不是[修行],是[憶起]】如來-即是如你本來~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內含話題:
●「生命本來究竟為何?為何你現在身在此處….」「你知道為何你想去愛?又為何你會渴望愛?」

自性本性(或稱元性)就是「愛」你就是因著「愛」而被創造之主創造出來的祂給予你祂的一切,並將你視如祂自己一般
唯一的差別就是-祂創造了你,你並沒創造祂。祂給予了你祂的一切,你所能做(能給祂-回報給祂-奉獻給祂)的就是發揮你的本身自性、展現你的本來,亦即就是給出「愛」- 展現那「愛」

此婆娑世界並非真的存在,這裡只不過是偏差一「念」、偏差逾越的念頭所產生的幻化之境
此幻境並非實境 (實境-你我本來之境-那真實存在的天堂之境),這裡是那一念 (偏差所為之念-那玩笑的一念-那試著想若非天堂”不是天堂”會是什麼樣子的之念-以致~甚至是想取代創造之主的荒唐之念…) 迸現 (發生了大爆炸) 出來的纍結幻境。
創造之主並不知道此地,祂只知道你,只因祂愛你,而你也是那樣的愛祂 (此即你的本性,只是身陷於此幻覺之境的你卻都忘了…)。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8月18日

「生命本來究竟為何?為何你現在身在此處….」「你知道為何你想去愛?又為何你會渴望愛?」

世界未被營造之前…創造之主因”愛”而創造了你,因此你就是那「愛」,你承襲了創造之主那廣大弗遠無邊、綿綿不絕、無所不包、無所不涵、圓滿無缺的「愛」。

你就是那「愛」的化身,你的一切元動(原動)來自「愛」(亦來自創造之主),你的生命也因「愛」而湧動,生命的展現也就是「愛」的綿延與展現,生命的光輝就是那「愛」的光輝,你的存在因愛而耀動,愛讓生命更豐實,你因這一切而喜悅感動創造,並將這一切獻給創造之主,只因你愛創造之主,祂同樣是那樣的愛你…

因此,自性本性(或稱元性)就是「愛」,你就是因著「愛」而被創造之主創造出來的,祂給予你祂的一切,並將你視如祂自己一般。唯一的差別就是-祂創造了你,你並沒創造祂。祂給予了你祂的一切,你所能做(能給祂-回報給祂-奉獻給祂)的就是發揮你的本身自性、展現你的本來,亦即就是給出「愛」- 展現那「愛」!

你我本在真實之境、那本來之境,那與創造之主同在之境,即是「天堂」- 那「愛」的國度,這裡充滿著愛的光輝,愛的光耀燦爛無比,是那「愛」之一切的展現,那無邊無界的豐富給予,充滿著無限喜悅、自在、平安、圓滿無缺,無極無限的愛的創造、展現與踴動是你我永恆不變、亙古常新的愉悅存在…

此婆娑世界並非真的存在,這裡只不過是偏差一「念」、偏差逾越的念頭所產生的幻化之境。此幻境並非實境(實境-你我本來之境-那真實存在的天堂之境),這裡是那一念(偏差所為之念-那玩笑的一念-那試著想若非天堂”不是天堂”會是什麼樣子的之念-以致~甚至是想取代創造之主的荒唐之念…)迸現(發生了大爆炸)出來的纍結幻境。創造之主並不知道此地,祂只知道你,只因祂愛你,而你也是那樣的愛祂(此即你的本性,只是身陷於此幻覺之境的你卻都忘了…)。

今你會在此,只因此地此境即是你偏為之念所營造與化現(幻化),這裡的一切都不存在(*也不曾存在),只是夢境一場(幻覺)而已。在此夢境中,一切你全都忘了,只埋首於你的分裂角色中,忘了你的本來 (失了你的本性),忘了你的無垠永恆本來所在(天鄉),更把創造之主也遺忘了...而忘掉的只是你那顯現在外的表象思想與活動(這早已設定好的劇本),心靈內深處層面的你忘卻不了你的本質(即是-愛)。此地(此存在亦為你所之賦予-由你所營造)汲汲營營得巴不得你不要醒來,免得此地將因你的清醒而破滅,所以不斷的將你投射(套入)一套套的劇本、一具具的分裂身軀,要你不斷的向外望而不要向內看,它是多麼的害怕你將會醒來(覺醒),而這害怕亦投射成為了你的恐懼,進入了你的意識之中,並投射成為每套劇本、每具身軀、此地的設定之中。而你卻忘了你本是那圓滿、你一直都在平安與愛之中,本不該有所懼怕的…

在此生、此身中,你是那整體(我們本是一體-亦是那「愛」)大爆炸後分裂中的一部分(無盡的…兆億分之一)。而分裂後看似各自獨立的個體造成了孤單、孤立與孤寂,分裂也造成了對立、攻擊與傷害,分裂讓愛從你中消失,但你卻又是不可能離開愛而獨活的(因你本是那”愛”~但如今看起來愛卻好似失了蹤、不見了…),所以你不斷的在找那愛,並用盡了你無法想像的時間與空間去找,卻渾然不知你本身即是,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失常與矛盾,只因失常與矛盾就是此婆娑世界的本質~也因此讓你身陷在此夢幻之境中而無法出離。而解決這一切的開關就只是,只要你能向內看、向內傾聽、並向內開啟…(聖靈如來天心就在你內-你即是那「愛」啊!)

不過,你是不可能忘掉那「愛」(來自於創造之主-也是來自於天堂【天鄉】)!因為「愛」是你生命的原動力、是你的本性、是你的心性、是你的本源,沒了”愛”你是不可能存在與存續的,進一步說,在你內的深處,維繫著你的存續與繼續你的存在的-即是創造之主、即是那「愛」,創造之主那無私、廣大、無際的愛涵闊著你,你也是那無私、廣大、無際、圓滿、無所不包的愛,你是不可能錯過創造之主(愛)與無視祂(愛)的。要知,你不只是肉體的存在,更正確的說,你不是肉體的存在,你真正的存在(那永恆無垠、圓滿無缺的…)遠超過你的想像…

在此婆娑世界,創造之主不需要寬恕,因為創造之主從不定人之罪。必須先定人之罪,才有寬恕的必要。這個世界十分迫切的需要寬恕,只因這是個充滿幻覺的世界,因此,寬恕的人就等於將自己由世界中釋放出來。凡是不肯、即無法寬恕的人,便會聽任幻覺(婆娑世界)的束縛。正如你只能定自己的罪(你以為你在定他人的罪,其實你是在定自己的罪,也因此讓你陷入了無止盡的循環之中),因此你也只能(也必須)寬恕自己。雖然創造之主不用寬恕,祂的聖愛卻是寬恕的基礎,恐懼會定人之罪,愛則予以寬恕,寬恕便如此化解了恐懼所導致的後果,使心靈重新意識到那深藏你心中的愛(本來"如來"),也意識到那創造之主。為此,寬恕乃成了名副其實的救恩,它是消除幻覺(婆娑世界)之道,也是出離此地的基本首要!

因此~回復你的本來吧…你本就是那愛…去愛(去推恩)…去展現你的本來…去愛這在你眼前的一切…生命的展現就是愛,你就是「愛」!視他人(*其實~本就無他人,你眼中所望出的全都是你)如己一般,正如同創造之主視你如己一般,愛及一切,一切如愛,如你本來!要知,在「愛」內沒有怨尤,展現愛即為創造之主與天國降福、臨在與推恩,你與所有的分裂合而為一,在「愛」內(在創造之主內)一起受到祝福,如同你在天鄉一般,那樣的平安、愉悅、富足、圓滿、喜悅…待此生終了,你必將清醒、回復本來,回到那你忘卻已久、永恆的本來家鄉!

我一直以來的努力與不斷追尋、生生世世所下的苦功,終於引發導致了我的覺醒…我撥開了重重迷霧、層層陰霾,我知道、我明白了,並進入了啟示之境,與心中的聖靈(如來-你我之本來)會面,與他一同發言:「感謝主,我醒了,迷途之子回到了你的身邊!」我在心中感謝這一切,並深深被創造之主滿滿慈祥之愛給環抱著…【*聖靈(你那聖潔的靈性就是你本來的面目-如來"如你本來")即是在你內那清醒的部份,是你那聖潔圓滿的部份,他的天心(創造之主安於你我之內)與創造之主一同思想,創造之主只知道你,不知這世界(婆娑),聖靈(如來)知道這一切,請聆聽他,並不時與他一同禱告、思想與行動,他必能帶領你回到創造之主身邊、回到天鄉…】

如今,我的心已被開啟,隨時隨地皆可感受到我心中充盈著那滿滿的愛,這是我的本來與本在,是創造之主給我的愛、給我的祝福,我隨時隨地可感受到祂的臨在!我願在此送出那「愛」,送出我滿滿的愛與祝福,只願我們在愛中融合為一不再分離,如同回到那天鄉,在那創造之主的愛之中!

我願在此尋找今生今世的心的伴侶與伙伴,與之分享這一切(*伴侶是十分重要的,他不僅是你將如此做”成為愛、是那愛、如創造之主降臨賜福推恩-等同如在天鄉”的第一步、你與他因此而合一並互為推手、相互賜福、勉勵並持續推動著~),與之一起由已身做起,喚醒自己,也喚醒他人,愛自己也愛他人與這一切,一體無間,並由聖靈(如來)接手,有如創造之主臨在般推恩與祝福著這世間的萬萬千千… (*其實這萬萬千千全都是你,我們本為一體,全是那一體的一部分。我們終將合一,也終將回去的…)

現在我認為是那樣的自然,一切是那麼清晰、明瞭、簡單而平安。 創造之主啊,我隨時可感覺到祢的臨在,謝謝祢!(*而現在我是那麼的清楚感覺到我內與聖靈(如來)的交流及與聆聽創造之主的天音,絲毫不影響我平時平日的工作與起居生活,只有更感覺到平安、愛、被祝福與祂的臨在!)

一但想寫就源源不斷的從心中湧出,但我仍然意猶未盡,因為分享是愉悅的、是愛的降在、是創造之主的降臨與推恩,願你我在愛中合而為一,成為那「愛」,就是那「愛」,不為別的,只因本來是「愛」!我們終將合一與回去…回到你我本來之處…那遺忘已久、嚮往不已的永恆「天鄉」…

PS:所有道法之術、咒語、心法…等等,只要是祇為這世間所起之念、所起之心與所起之一切,皆為無妄。只有出離此地,回復你我本來(如來)方是永恆~願知之!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1:4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4 22:57 编辑

【不是[修行],是[憶起]】~台灣 Rason~共修 &  blog討論

2019 01 15  22 : 00 找到[心]回歸自性之實踐
歡迎所有來到群組的親人伙伴們,本群組的要旨在於以下三個目標方向:
https://blog.xuite.net/open_myheart/twblog/586348528

2019 01 11  23:30 免費贈與『光明』天書系列叢書
https://blog.xuite.net/open_myheart/twblog/586262334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3:0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9-27 15:07 编辑

【不是[修行],是[憶起]】......《秘密》~(其實成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面向)~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jenny : [聖經 ] 甦醒的亜當 )

(內含話題 : 奇蹟課程、告別娑婆、大角星、聖哲曼、佛法 有提 , 也是修行宗旨目的地

●其實成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面向,一種是順著宇宙安排好的劇本成長學習 (不斷的往上成長學習,最終你會學習到創造生命、創造星球、創造星系,甚至是創造宇宙、創造無限宇宙、創造小、中、大劇本、創造一套套劇本,不斷的往上學習不止...)

另一種是以跳脫的角度,用一種完全的開啟與全面式的跳脫,看出這一切的虛幻,看出這不過只是一場夢、一場南柯大夢,以致覺察到你的本來自性

●其實這一切(婆娑世界)都早已設定完畢(整套的劇本在那最初的剎那間就已完成好了,這是你無法及難以想像的...),你只不過是不斷的進入

●因為劇本(這個世界)根本就不要你來覺醒與憶起的!) ( jenny : [奇蹟課程] 也有說 & 說 [甦醒的亜當])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8月2日

這個題目是我很久以前就想寫的,也可以說,這是目前這裡最大的秘密之一。我想寫的是有關你我這具肉身的存在,說是「秘密」,其實古往今來,許多已經憶起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提過,對於這些已經憶起的人來說,這些都不是秘密,現在我不過是再度提及而已,我在此將它說穿了,對那些還未與不知如何憶起的人來說,那就將不會再是秘密了…

我曾不只一次的提到「劇本」,那就以此來說說吧!舉個例,嗯,假設你是一位小說作家,你寫了一個美麗愛情、冒險犯難、唯美動人…的小說,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各有各的想法、個性、外貌,都是那樣的獨特,所有的事件一一在你巧妙的安排下上演著,形成這刻意為之的劇情情節事件。這樣說吧,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是那麼的活靈活現,那樣的專注在他的角色中。那如果不巧發生了一件事,一件那麼稍稍不可控制的事,那就是有某個劇中的人突然那麼靈光一現的想著:「疑,這一切是誰創造出來的,我又是從哪兒來的?」哈哈,有所想法即有其延伸,你想想接下來將會如何呢?寫作者與劇中人雖是在兩個不同的次元空間(這樣你就知道,次元是什麼意思與涵義了吧!),但在其內卻有著隱形的內在通道,這通道因次元的不同看似封閉卻有著一股能量在相互流動著,互相輸送著彼此的感受、觀念與思維,透過劇本做著不同的演譯,沒這一方也就沒那一方,這是個特殊的連結關係。那如果劇中的人真的如上所言作此想時,那就是打開通道的機妙與關鍵了…

當你對著鏡子反觀自己時,你可曾想過,你真的就只是這一具身體?還是你就只是你所稱的、別人稱呼你的名字而已?你就真的只是名字加上肉體嗎?當你問別人時,人家會告訴你:「是啊,就是這樣啊!你在想什麼啊?」這真是劇本下統一又制式的標準回答啊!但若你問自己、深深的問自己時...可知,你正在不知不覺的想要開啟那不可說、不可說的「秘密」,那隱起來的通道!

許許多多的人都習慣用著肉體有意且刻意建構好的腦袋(硬體迴路)、以及早就設置安排好的生長背景資料(軟體-思維模式),並在老早都已限制好的事件、問題、對應與想法,做著一系列制式又制式、此方一切條件下的單一片面式(非全面跳脫)的反應,這些條件式的設置與應對是老老早早就規劃好的,為了你這個角色,為著每一世精心設計規劃來的,這一切全都是死板的,既是如此,你可曾想過,那到底是為何而來呢?有人會說,才不是呢!我們有選擇、甚至是創造的自由,因此我們才來此歷練、學習並成長的。是的,在宇宙有心及刻意的規劃下(大劇本的安排下),你的確是來學習這一切並從中成長的,針對這一點,依此思維(劇本)是沒有錯的。但,那為何自古以來所有的覺者,卻都不是這樣說的呢?說的卻好像是另一種呢?

OK,實話告訴你,其實成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面向,一種是順著宇宙安排好的劇本成長學習(不斷的往上成長學習,最終你會學習到創造生命、創造星球、創造星系,甚至是創造宇宙、創造無限宇宙、創造小、中、大劇本、創造一套套劇本,不斷的往上學習不止...)、繼續向上發展(那可有相當多的層次可以讓你來成長與學習的...),也就是說,這是一條漫漫長路,因為劇本寫的好長好長(一套套的劇本編得無邊亦無盡),長到海枯石爛,長到宇宙毀滅都還不停止(就算是這宇宙崩滅了.也還有其他無止盡的他宇宙...),而宇宙崩滅後又還會再聚合後又大爆炸、一切又再度開始,這是永無止盡的循環輪迴劇本,這一切的一切可說是遙遙無盡期......

另一種是以跳脫的角度,用一種完全的開啟與全面式的跳脫,看出這一切的虛幻,看出這不過只是一場夢、一場南柯大夢,以致覺察到你的本來自性(如如不動的永恆真性-如以下所言之),甚至明瞭到你本就不在此(因為這裡只是你的夢一場-源自於最初的一念妄念而生...日後我將再敘述說明之),進而接觸到那一體無分、不生不滅、永恆常存、亙古常新、真愛無限的分享與延伸、那無所不包的永恆之愛以及無可言喻的無盡平安、喜悅之處,進而清醒、覺悟醒轉,回歸本來,那不在此處的你我本來之處,你我永恆實相之處,古來今來所有已覺醒的覺者都是如此的。
而此類通道的開啟可是有的磨鍊的啊!因為這並不在劇本內,劇本內並沒有這個設定,此通道的開啟是個限制,有著不可開啟與跳脫的制約。
不然,沒此設定的話,劇本又怎能順利與完整的演出呢?(因為你原本是應該照著上一段落所言去學習與成長的-多層次的宇宙劇本)要打破此等限制與制約,必須是生生世世的憶起與覺醒,層層意識的通達(一層層的開啟上去),因為你的開啟與明瞭、知曉而通徹,一切的一切將在你內融合與合一,最終導致那內在心性光性指引而自性現前,永恆真實之境自然會從你的心中綻放而出,引導你回歸那忘卻已久、心念不已的神性天鄉!


所以「秘密」是…其實這一切(婆娑世界)都早已設定完畢(整套的劇本在那最初的剎那間就已完成好了,這是你無法及難以想像的...),你只不過是不斷的進入(上上下下-形成一種多層次性的循環輪迴)與不斷的回頭重溫這些片刻與片段罷了,執迷不悟般的樂此不疲,渾然不知回頭路,也忘卻了你的本來面目,更遺忘了那神性天鄉(靈性的家鄉)。一般人(在此指的是劇本內的所有角色-請切記那都不是真正的你-這角色只不過是兆億萬分之一的你-真正的你連宇宙都容納不了)已習慣用劇本內角色下的腦袋來想,是絕對也萬萬想不到與想不透這一切的。所以在肉體刻意為之、心靈巧妙為之劇本下的你,是永遠無法認清這所有的一切的,除非你能開啟、跳脫與覺醒,說句玩笑話,你突變了、開竅了、真真正正的想徹底清醒了...但若你真無法如此時,一切的一切都將會是懷疑與疑問,而這些懷疑與疑問就是劇本內刻意設下的"制約"了,因為劇本(這個世界)根本就不要你來覺醒與憶起的!所以,你所起的一切問題都是因著你的角色來制約你自己的,可以這樣說,時空幻相(這世界)內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變成是問題!容我再提醒一次,這就是劇本下刻意安排的制約(我又稱此為:防火牆),好讓你鑽進問題的死胡同裡(問題不斷的叢生問題,鋪天蓋地的全都是問題,如此來轉移你的注意力,讓你無法專心去想起與回憶起,轉而放在問題上頭...),模糊與轉移你的思維焦點,不希望你去真正的進入(內在)與開啟(通道),真正的想起你的本來......但對於已開啟、憶起與覺醒的人,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他們都已徹底看清且準備回歸了!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3:18
【不是[修行],是[憶起]】請接...秘密(續1)...~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12月5日


看了我上一篇”秘密”所言,有些人或許會覺得有些感觸,也觸動了他的內在,並願意向那內在較深處去思、去想、去覺、甚至是悟,但卻也引起了大多數人更多的疑問。有人問我,既是已寫好的劇本,那劇本的內容可否更改呢?劇本既是早已寫好也完成的,那自古以來的覺者是否也是劇本的安排?若這一切都是已定好的劇本,那我還在此,所來是為何?…以上種種問題,即是延伸此文的安排。


一般人都是被這世界導引著他的想法,他所有的想法,皆是為這世界所眼見的一切而來,每日、每時、每刻無不思想著世界所圍繞著他的一切,紛紛擾嚷念念具茲具在,如此的作為,即是密切切合劇本的角色,那你即是具守劇本內之「身分」的角色。但,請你明瞭,應是你的想法導引著這世界才對,在此,你的想法,我指的是你以一種超越了你的劇本角色的想法來看這世界,也就是說,你將以更大與更高的層次來看,你也可說是,甚至是以寫作這劇本的角度來看,如此,你將以更大的視角與角度來看到形成世界這一切的背後目的與真相!


而最大的問題所在即是該如何跳脫自我本身,甚至是以寫作者(營造出這一切者)的角度來看。這部分一直是自古以來所有的思想者、修行者,生生世世努力不斷、戮力以致想要去達成與到達的。現在在我想來與看來是那麼的清楚與明瞭,我也正在一點一滴想要去鋪陳與說出這一切…


在劇本的設定下,世界本身的一切在在都在導引著你,明明這是個虛幻、夢境般的世界,但因你本身受限所至(每個角色都有意且刻意的被設限住),你只能由你的眼睛向外去看出、你的耳朵由外來的聲音去聽出、你的鼻子向外去嗅出、你外表的皮膚向外去觸摸出這世界所要你所感知的一切(全都向外~真是個特定、刻意又封閉的感知啊...而外在所表現給你的亦是那刻意早已安排好的...),你的大腦裡所運作的一切也都是為著你所在的時空為你所顯現的一切運轉著,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刻意又限制著你(這真是一場精細又刻意的安排~但你真的不只是如此啊!),也因此你看不到也察覺不到除此以外的面目(刻意的感知安排~就是要你被圈住、被設限住...),真相亦被掩埋。你被動著被這一切所團團圍住,圍在一個看似是你、但卻又好像不那麼是你(你不只是一具肉身啊!),刻意為之的一具肉身內(切記,這婆娑世界的一切都是夢幻泡影,所有的一切終會崩滅,一切的一切即是,你的肉身也是,因此你的肉身也是假相,凡不是永恆的,皆為虛幻不實的!) ,這肉身也成為了你的囚牢。你的一切、思、言、行,說穿了,都是那麼刻意為之有所目的的安排。也就是說,這世界其存在的目的自有其來由,嗯,請看”如來-即是如你本來”這篇,我有稍稍道出,日後我會再敘述的更為清楚與詳細。


若要看清這世界背後的目的與真相,你唯有反其道而行,方能將你自己從這圍城(套個你較熟悉的名詞,你也可稱之為-火宅)之中解危出來。方法就是,不再由這世界導引著你的想法(不再受限於這世界),而是開始由你的想法來導引著你、以至於這世界。那~該由什麼想法來導引呢? 什麼又是反其道的想法呢?以下是我的建議(你可參考~):

一、從你的眼中看出去並無他人:這是反其道(違反劇本所設限)打破分裂身分(劇本下的肉身)的藩籬,亦即由內在告訴自己,這一切全都是你,而這是婆娑世界的真相,你與這一切皆不可分,這一切全都在你的心識之中,這一切都是你!


二、既然這一切都是你,那又有什麼好去指責與怪罪的:婆娑世界的每個角色皆慣以向外看,這是婆娑世界的本色。因此大多數人習慣將一切向外怪罪於他人他物,甚至怒目以對、責怪於他人,不自覺的傷害了他人、也傷害到了自己。一但你了解這一切都是你的時候(*再次強調~這是婆娑世界的真相),那又有什麼好去批評、怪罪與指責,甚至去傷害的呢?這一切都是你!當你開始如此想之後(反轉~轉換劇本限制式的思維),漸漸的你心內的衝突將慢慢的降低,內在的平和感會漸漸升起,若能長期以往,你的心中將會開啟那久未開啟的通道,你那看似分裂的內心將漸漸聚攏,你的內在將漸漸開始融合…


三、既然這都是你,那我請你從現在開始學會寬恕:倘若你按照以上兩點來反轉你既有固定、被限制住、被制約(劇本下刻意所為之)的思維後,你也將逐漸的習慣這樣的思維方式,如此將除去了婆娑世界在此時空一部份對你的思維囹圄,但你仍有一大部分需要去處理與面對,那就是在你心識中那不在此時空中的絕大部分的你。*在現世(現此時空)中,劇本(制式精細刻意限定)下的你常不自覺的對抗你自身以外的一切,你以為你在對抗的是那看似好似在你身外之物,其實真正的是~你在對抗(劇本安排下)那過去的你,所有在你過去曾與你相逢的你,所有的一切,皆在心識刻下了痕跡(鋪陳了軌道)、留下了種子(伏筆)。在這生生世世的輪迴劇中,你不斷的在與你自己演戲(與所有那看似不是你的你-其實都是你),所有的對手都是你,不過是給了不同的身分角色、另一副身軀罷了(你只不過在跟那不是同一具身軀的你演對手戲罷了。藉由心靈的安排,你不斷的分裂與衍生出這一切"細胞的分裂即代表了此地的本質",這一切全都是你,都是同一個心靈!)。這也鋪陳出了生生世世、有跡可循的劇本(所有你曾對他人所做的,皆會再回到你。你視他人如何,亦是視己如何。由你所出終會再回到你(不過是又多了個題材或又多了個對手戲的角色罷了),劇本(婆娑世界)就是這樣的安排與規則!),這一切是密切鋪陳且環環相扣的,就像一張綿延無盡的大網,網住了你、我與眾生(有情無情),而這~全都是你(全都在你的心識之中、也都全屬於同一個心靈)。這是一場精密又精心的安排,因此在此婆娑世界裡沒有偶然這件事。這一切看似非常的有其道理,也讓你心甘情願、順理成章、無可懷疑、一頭栽下盡情的演出,全然忘了這全是你營造出來的!你深深陷入了自己(心靈)所營造的劇本中,渾然忘了你的當初(請看”如來…”)與本來...說遠了~言歸正傳,現今在你內的衝突全都是來自過去的你(心識內那早已埋下的種子及已鋪陳好的軌道),如今你仍受限於劇本要你所去做的演出(這世的你),而解出與釋放之道→唯有「寬恕」一途而已。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3:19
【不是[修行],是[憶起]】請接...秘密(續2)......~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12月5日

四、「寬恕」為何?又如何「寬恕」呢?:我想先聲明,寬恕不是原諒!兩個又有什麼不同呢?讓我來說明一下,原諒→是先在心中認定有這件事,然後再選擇去原諒對方。雖然你選擇了原諒,但你心中仍認定這件事發生過,所以不論如何,它仍然在劇本中的安排(伏筆與路線)中。也因此,你仍然在劇本的路線上~在演那劇本要你的演出,不論你選擇原諒還是不原諒。只因你認定事情發生過,你就仍身陷在劇本的情節之中,受其影響與擺佈(如此你將仍不由自主的被導入那婆娑世界所安排的漩渦式的時空輪迴劇裡),當然這就不可能是反其道了啊!而寬恕卻是與原諒有著那根本上、本質上完全性的不同(一切皆在於~心)。寬恕是→認清這一切都是劇本的安排、且這一切都是你,再更進一步的認清這一切都不是真的(心靈有意~有其目的~營造出來的)、都是假相(夢幻泡影,隨時會崩滅)、也都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不是在這,真正的你永恆無限),甚至從來不曾發生過(對你本來”如來”而言)。因此~你當下寬恕對方,也就是寬恕了那過去的你,如此解除了你在劇本中的本來設定(心內無法自主的執著-那早已鋪陳好的路線,要你所做的演出),也打破了那防火牆,開始釋放你內心中那過去的衝突,並破除了你在婆娑世界的限制(制約)!*[我在此需再說明一點→你看似是在線性的時空中(這是劇本的刻意安排,好讓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順理成章,似是那樣般的真切~好讓你把假當真而無法出離),你雖受制於過去、現在、未來的遊戲規則中,但真正的你卻是超出這一切的”請看-如來”(別忘了~這一切是你所營造出來的啊)!]

而寬恕是有三個進程的,以便讓你能從內在來一步步的前進、一步步轉換、一步步的明白與看清(婆娑世界)↓

1.事情發生後做寬恕:剛開始時,難免還是會對這劇本中的一切起劇本所要你做的反應(你以為那是你-真正的你並非如此,真正的你不只如此,你在這裡只是劇本的安排)。當然囉,婆娑世界當然要你做它要你做的你,而你是否願意清醒、覺醒與憶起這一切,也端賴於你自己!不過,事情結束後你願意開始來做寬恕,以一個身陷沉迷(受制)於劇本中的角色而言,實屬難能可貴~給你拍拍手!你已是跨出了第一步(你的一小步,是你生生世世重要的一大步),也開始在跨越心靈在心識中所設的重重藩籬...

2.事情發生中做寬恕:在此比前一點更進一步的在發生中就開始做寬恕,也意味著你能更快的來提醒、來進入、願意清醒來看清,不願意再受婆娑世界所對你(內心、內在)的限制、控制與擺佈。

3.事情發生前即寬恕:當你一步步的按照前兩點所言,願意從內心去調整、去反其道而行、去認清,並持續了一陣子之後,自然而然的,你將會進入此進程(到這裡才是真正的寬恕-前兩點進程只是前導而已)。若你真能、真已邁入此進程之時,我將恭喜你,因為這是你正式開始進入真正的清醒與覺醒,代表你已開始完全的由內在去看清這一切的事實與真相,並清清楚楚的認清這一切都是你、也都不是真的(真的你不在這)、並且也從未發生過(只是夢劇一場)!只要你能(此發生的部份包含了不論好壞、不論是否如你所願)在事情發生前即寬恕了這一切,也就代表你已真正的將劇本內的身分(你被安排要你所做的你)完全的放下,並已能在心內與你眼中所見的一切來相融合,也因你改變了你內在的視角(你將之開啟、打開)來寬恕,你不只寬恕了當下所見的一切,更一併的開始寬恕那生生世世的你(亦是那眾生),無量化(~量子式的)的化解、解開、釋放了這一切,如此,你不只釋放了你自己,釋放了生生世世的你(眾生),也釋放了這世界(婆娑此地),這可謂之奧妙之所在啊!


因你全然的寬恕,釋放了這一切,你看到了那萬物的真相~並與其合一,與萬物合一(因為這一切本都是你啊)。因此也將打開你真正本來原本的感知,那不受世間刻意及限制的感知,你真正的眼睛將開啟(慧眼開啟),並進入你真正的存在(進入天心),與如來(聖靈-你那原本聖潔的靈性)合一,由你天心中將散發出無限的光芒,而這萬丈萬相萬千光芒~全都是愛,並在此無限光芒的愛中,你與創造之主相逢,因此而更加的感受到無比的永恆、聖潔、平安、喜悅、富足、自在、圓滿無缺、生生不息...無以復加的感動不已將讓你感嘆、感激到無以言語...所有的語言文字也難以形容(你真正的存在超乎這世間的一切)!

一但你邁入此第3進程,你心中的清晰與明瞭將超越我在此所說所言(語言與文字有其框架式的限制,實難清楚的敘述我內心所明瞭的這一切,在此我已是相當盡力的來闡述、轉譯與表達)…你將真真正正的明白了我前面所說的,而這是需要長期與不斷的努力、恆心與毅力。因為你正身處一個無論如何都要把你網住、框住、迷入、設限住的一個夢幻妄境之中,它絕絕對對是不想你清醒過來的,它張牙舞爪、處心積慮、盡其所能的就是要阻擋、阻止、阻絕你的覺醒、清醒與憶起你的本來面目!


五、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世界:我必須先提醒你,我在此所說的第五點,將會引起你心中十分大的反彈,甚至還會導致你的恐慌與心中莫名的恐懼。你若會如此,請勿緊張,因為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也請聽我繼續的道來...我所說的是一個事實,是所有自古以來已經清醒、覺醒與憶起的人都知道的事實真相,那就是~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世界(對於本來”如來”的你而言)。你會反彈→是因為你以一個劇本中的角色來起反應,你把這裡的一切都當成是真的,而我還是必須老實告訴你,真的你不在這,這裡只是一場夢靨、虛幻的妄夢一場,夢中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你會恐慌與恐懼→是因為你身在一場你心靈當初的妄念所營造的虛幻(婆娑世界)之中,它深深的怕你會想起你的本來面目、清醒醒轉過來而讓此地(婆娑世界)終結,它是多麼的怕你的清醒將會終結它、終結此地,這也是它要一直阻擋你覺醒憶起的原因。而這恐慌與恐懼(婆娑世界的懼怕)亦早已深深的埋植在你的意識之內(心識)。要知,從你眼中望出去,你所見的一切,其意義都是你所賦予的(都是為了劇本的需要,心靈刻意所為之,目的就是要你視此地為你唯一的所在、你的肉身為你獨特唯一及與眾不同,這都是刻意的安排要你視虛無為真實、視假而當真),你營造了出了一場虛妄夢境(虛無),並將權柄(主控權)給了它而反讓你受其所限,而你真正的意義與存在並不在這裡。我在此所說所言,只不過是點出了事實(這也是自古以來所有的覺者所想要來訴說的...),並要你清醒過來收回你的權柄,卸除你被婆娑此地對你的所有禁錮與制約。


你一直是活在過去的,由你本身向內→在你的身分(心識)中早已深埋(刻劃好)著過去早已埋好的種子(伏筆)與早已規劃好的劇本,這一切早就規範(劇本也早已完成了)好了。也就是說,你人生的一切際遇,所有的起伏、壽命、病痛、錢財、升遷、感情、父母子女親友…所有你想的到與想不到的都包含在內,全都在心靈的營造之內(這也是我在這分享的文章中一再提起的),也都是你當初的妄念所虛擬出來的…此點我以後會更再進一步的來說明。由你本身向外→你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所有看待事物的想法,都是由現今此世投胎出世之後所有經驗的累積(而這也都是刻意安排與規劃好的)而造成你現在對待事物的看法、判斷與看待的方式,也就是說,你當下所有的慣性想法全都是依著過去所累積下來的經驗準則而行。這世間的一切也在不斷的勾起你對過去、之前往事的回憶-不管是這一世還是前幾世,你皆對其起反應、回應與受影響,你一直都是如此的(這也都是早已排定好的)。你以為你能掌控你自己,你以為你是活在當下、甚至開創未來…其實你一直受劇本(婆娑世界)由內而外、外而內的重重嚴密包覆性(整個的把你包裹住)的影響、控制、限制與制約而無法自己(因為它不要你醒過來啊)。你一直是依著過去、依著這劇本(這早已完成的劇本~在那一當初就已完成的)而上演著這一切,這全都是早已規劃、刻畫與安排好的(你只不過是一再的在你心靈所夢出的一場虛妄幻劇之中徘徊、流漣而忘返,渾然忘了回頭路,也忘卻了自己的本來)!這些你全都無法改變,你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按照我在這所建議的五點來思、來想、來覺、來悟,只有不在劇本(婆娑世界)早已規劃好的安排與想法(超脫、跳脫出這齣早已安排好的虛擬時空劇),你才能改變這一切,並從中清醒、覺醒、憶起(憶起你的本來是超乎這一切的存在,請看"如來...")與回歸(回歸你的本來處-天鄉)!現今在此婆娑世界的的你也唯有因著這世界、你眼前週遭的一切與你這具肉身來開始你的認清與回歸之路。也因此,這些都將會成為你最好的自我鍛鍊的教材與藉由這些(這一切)來看清明白所有的前因後果及真相後~出離此地…所以我非常感激我身邊週遭的一切與這世界,也希望你能一起來感激…因為唯有藉此(婆娑世界)我們才能回歸~我們終將合一、也終將回去的!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3:54
《奇蹟課程學習》【寬恕妙法】徹底覺醒的耶穌為我們指出一條覺醒的道路,寬恕。_寬恕_9~台灣何興亞 Facebook & Youtube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8月7日


整個世界只是一場夢,而且是我們自己編造的夢,但我們刻意遺忘自己是夢者,並在夢中致力追尋能滿足自己的東西。當我們發現這夢境充滿悲苦,不可能找到滿足自己之物時,卻已忘記自己由何而來。只能在夢中毫無目標地流浪,一世又一世,輪迴不已,找不到出路。所幸,徹底覺醒的耶穌為我們指出一條覺醒的道路,寬恕。這方法直截了當,而且保證有效。為什麼呢?讓我們看看世界形成與維繫的原因,就知道寬恕確實是對症下藥的覺醒妙方。

我們的生命真相,不是一具必然會死的身體,而是不朽的一體心靈,純淨圓滿,並具有無窮創造能力。相信什麼,那信念就會成為自己的現實;想要什麼,就會經驗到什麼。當心靈的某一層面,想要擁有獨立身分、操控一切,並相信一體心靈可以分裂為各不相屬的部份時,就產生了脫離一體圓滿之境的幻覺。這虛妄不實的小我思想,使心靈認為自己叛離了生命本源與一體圓滿之境,而造成極大的罪咎感。心靈因著罪咎感的煎熬,極為痛苦,難以承受,便利用強大創造能力將罪咎感投射於外,形成不同次元的浩瀚世界,我們眼前的世界也是其中之一。

世界形成後,心靈將自身分化為無數碎片,透過每一碎片同時在世界中經驗獨立身分。心靈內在的罪咎感會以各種形式投射於外,讓每一碎片都感受到外在的評判、威脅、攻擊、迫害、意外等等,常引發不安與恐懼。但因那罪咎在自身之外,也有一種錯在他人,而暫時舒緩被罪咎煎熬的錯覺。此時,若將外境當真,對之反應,而評判、定罪、攻擊他人或自己,就會持續鞏固與強化內在的罪咎感,使世界之夢得以延續。

現在,我們來看看操練寬恕的要領。首先,知道外境是自己編造的夢,而不當真,並停止慣性反應,不再評判、定罪、攻擊任何人。這麼做,會讓心靈內浮現出來的罪咎感自然消散,使維繫世界之夢的力量逐漸減弱。其次,願意接受他人與自己都是純潔無罪,且共為一體生命的真相。由於願力統御一切,持續如此選擇,這意願會自然而然地營造出幫助自己覺醒,回歸一體圓滿的情境。再者,承認自己一無所知、一無所能,而請代表一體自性的聖靈幫助化解內在的錯誤想法:分裂之念與罪咎信念!如此交託,恰好可以化解想要有獨立身分、操控一切的小我思想,撤銷編造世界之夢的核心動力。

心靈因著認同小我思想,否認了真理,自絕於一體圓滿之境,而陷入夢境,於自身之外投射出世界。寬恕不但同時利用「否認對真理的否認」及「承認真理」兩個面向(不把眼前世界當真;認同純潔無罪、一體圓滿的生命真相),幫助我們修正錯誤的想法,而且將我們的願力,引導至最能發揮正確功用的方向。如此化解妄作的方法,不但直接、有效,而且不會造成任何傷害。若我們因為信心不夠或無法堅持,頂多不過是效果不彰而已,絕不會誤導而走火入魔。

操練寬恕會消弭自己與他人的對立與衝突,使我們的人際關係愈來愈和諧。而且,因著不再把外境當真,我們的恐懼會愈來愈少。這兩種效果同時作用,我們的生活必然會愈來愈平順。所以,寬恕不但可以讓我們今生平安,還能幫助我們徹底由夢中醒來。心靈錯誤地認同小我而盲目投射,在恐怖夢境中製造出各式各樣的身心病痛;寬恕則是根治百病,幫助我們覺醒的絕妙處方!

板橋週二奇蹟課程讀書會_討論分享摘錄_20151006_學員練習手冊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4 23:56

《奇蹟課程學習》【脫離夢境】不參與他人的夢,才能脫離夢境。_寬恕_10~台灣何興亞 Facebook & Youtube

(內含話題 :
心靈投射作用與雷達運作的原理類似,首先,心靈以表面分割手法,將整體分割成許多碎片。
然後,透過每一碎片將內在想法的龐雜概念投射於外,形成各種具體象徵。
這時候,每一碎片都會透過它認為是自己的身體,去感知所有碎片投射出來的象徵。
如果認同,就會將那概念回授給投射碎片,使投射碎片得以維繫其概念的有效性;如果不認同,那概念無法回授給投射碎片,就不會形成投射作用。)



發佈日期:2016年8月12日

對生命有相當體悟的人,必然知道人生只是一場夢;體悟再深一些,會了解整個世界也是一個場景浩瀚的夢;體悟更深一點,會明白自己是做出世界之夢的人,並非夢中的一個角色。無論由個人微觀角度看到的人生之夢,或由宇宙宏觀角度看到的世界之夢,都是恐懼之夢,因為恐懼是構築夢境的材料。我們只要仔細看看人生際遇和世界亂象,就會同意此言不虛。世人都心懷恐懼,活在朝不保夕的狀態中,誰能確保下一刻不會發生什麼恐怖的事!

既然我們是夢者,為什麼要做出讓自己恐懼的夢?為什麼不能由恐懼之夢中醒過來?

我們可以把心靈想像成一張由很多小圖片合成的全像攝影照片,其中每一小片都包含完整圖像訊息,皆可展現出完整圖像。同時,每一小片都是彼此結合的,如果少了任何一片,整個圖像就不完美了。心靈的每一部份都具有強大的顯化能力,可以將內在想法在自身之外,形成各種象徵,包括身體與物質環境;再透過投射出來的身體去感知,使內在想法轉變成具體經驗。當心靈相信自己犯了錯而懷著恐懼時,就會陷入沉睡狀態,將內在的恐懼投射出去,形成極具真實感的物質環境;並使自己置身其中,經驗各種形式的恐懼。

現代科技利用雷達監測時,天空中必須有飛行物體,將雷達發射出的電磁波反射回來,才能由回收訊號確認飛行物體的動態。如果天空中的飛行物體採用隱形戰機技術,不反射電磁波,雷達站就看不到它。心靈投射作用與雷達運作的原理類似,首先,心靈以表面分割手法,將整體分割成許多碎片。然後,透過每一碎片將內在想法的龐雜概念投射於外,形成各種具體象徵。這時候,每一碎片都會透過它認為是自己的身體,去感知所有碎片投射出來的象徵。如果認同,就會將那概念回授給投射碎片,使投射碎片得以維繫其概念的有效性;如果不認同,那概念無法回授給投射碎片,就不會形成投射作用。

懷著恐懼的心靈,在沉睡中將自己分割為許多碎片,並透過所有碎片同時投射、認同、回授其內在想法,形成充滿恐懼的夢境。在夢裡,每一心靈碎片都認為自己是一具身體,受限於身體感知,使它深信所在的物質環境是唯一的現實;而且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角色,常受到其他身體的打擊、欺壓與迫害。就這樣,夢出世界的心靈,無法透過碎片看出自己是夢者,只能接受殘酷的現實,繼續投射、認同、回授充滿恐懼的想法,使夢境愈演愈烈,自己則愈陷愈深。

對於心靈、投射有了上述的認識後,就可以掌握脫離夢境的方法:凡事不當真,保持觀看、等待、不評判就可以了!因為不把眼前事物當真,就不會認同他人的投射再予以回授,也就釋放了他人的夢。當我們釋放了他人的夢,不再充當他人營造夢境的幫手,他人也會釋放我們的夢。如果我們釋放了所有人的夢,所有的人也釋放了我們的夢,那就脫離夢境了。所以,切勿把眼前事物當真而參與他人的夢,否則他人的夢也會變成自己的夢;唯有不把眼前事物當真、不參與他人的夢,才能脫離夢境。


.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5 00:1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5 00:11 编辑

《奇蹟課程學習》【實修真寬恕的具體操練方法】~寬恕_11 (目前 11 篇 )~大陸  小飛蟲  分享~公眾微信平台 & Youtube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2月7日

禱告,直接向聖靈禱告。因為聖靈比妳更想與妳建立交流。 靈與妳交流沒有達成的原因,只是因為小我,因為我們選擇小我就不能選擇聖靈,它代表心靈完全相反的二個頻道,好比收音機,妳收這個電臺,那個電臺就沒聲音。
禱告第壹條原則:不要向聖靈去祈求幫妳完成妳的某個人生目標,這個是吩咐。禱告永遠是為真相而禱告,永遠是為真理,永遠是為妳的療愈,永遠是我什麽都不知道、妳知道,壹切交托形式,當我們自為是的去吩咐聖靈做什麽的時候,就是選擇小我,認為自己需要什麽不需要什麽。禱告實際是壹種謙卑,把自己騰空,交托給聖靈。

有一種簡單的禱告方式:早上醒了,睜開眼睛,第壹件事情,花幾秒鐘想壹下昨晚的夢,在這個夢中我是選擇小我還是聖靈,因為夢還是同樣一個心,做夢的心與白天的心是一樣的,如果夢里吵架了、傷心了、被人欺負了、抑郁了等等,在這個時候做個事後寬恕,不要浪費真寬恕機會。

我們大家經常會寬恕生活中的事,不會寬恕夢里的事,夢里的事也要寬恕,因為對心靈來說是壹樣的真。有的人做了一場夢,醒來後繼續哭,因他當真了。為什麽要對夢境進行寬恕,其實在暗示提醒自己,不管發生什麽其實是一場夢,養成這個習慣後,對現實的寬恕也是一樣的,其實它也是夢。

對夢境的回憶,並且該寬恕的地方寬恕,練真寬恕到一定程度夢中也會寬恕,奇跡課程講真寬恕取代批判形成習慣的時候,基本上妳今生可以斷輪回。如果做夢記得真寬恕,妳差不多今生基本斷輪回了,中陰身也不過如此。
做完夢的回溯總結後,看夢中自己什麽地方中了小我的陷阱,夢里面又把什麽東西當真。夢中做不到無所謂,不要給自己自責,關鍵要記得提醒,這是壹個心靈訓練的課程。

做完這個後,然後,把妳一天計劃要做的事情全部忘掉,如起床第一件要做什麽,第二件要做什麽,今天要完成什麽任務,有誰要來找我了,喜歡的不喜歡的,暫時拋在腦後,把頭腦騰空,然後做個一分鐘左右的禱告,躺在床上與聖靈呆一會兒,很舒服的:聖靈,在今天一天中,我會無數次面臨小我的誘惑、陷阱,和無數次走偏道路,那個時候一定是我忘記掉妳的時候,我現在邀請妳一天都和我在一起,每當我忘記、走偏的時候,請妳提醒我。

為什麽要做這個邀請,如果不做這個邀請,我們白天忘記的時候,聖靈很尊重我們的自由意識,當妳白天把聖靈忘記掉的時候,聖靈會老實地在旁邊等著,直到妳跟小我呆夠了聖靈才出現。

如果妳一大早做個邀請,等於授權給聖靈,所以在一天中,任何境遇下,當妳走偏的時候,妳提前授權給聖靈,讓聖靈出來會提醒妳,這是很有效果的。一開始,與聖靈交流,妳覺得以為與空氣在交流,慢慢妳會發現聖靈是非常真實的。

好,這個是早上的禱告。

白天一天生活中,妳用什麽來衡量呢?用妳的平安心。當妳發現心不平安了,妳要啟動真寬恕。當妳的心不平安了,不管此刻妳在想什麽,經歷什麽,告訴自己,妳頭腦里所想的一切不具意義,它只會把妳帶向更深的分裂,它不是真的,要對它做一個止,這時要啟動佛教說的戒和定,戒和定的功夫在這個地方考驗,妳要止,這個要經過訓練,不要指望一個妙法,大家一聽就會,但是熟练後都可以了。

到了晚上,臨睡前做一個禱告,簡單回憶一下妳的一天,妳在這一天中選擇小我、聖靈的戰績怎麽樣?生活就是道場,今天的訓練怎麽樣?簡單回憶一下,哪些做的不足的,發現白天沒寬恕的,這個時候寬恕一下,不要帶到第二天。

我們有一句話,今天的業今天消,今天的寬恕機會別浪費。因人生短暫,太寶貴太短暫,只要還活著就趕快做這件事,總結完了,寬恕完了,跟早上夢境的寬恕差不多,晚上睡覺跟聖靈說:感恩聖靈一天與我的臨在,我將睡覺了,睡覺了意識會松散,會做各種夢,夢中我又會遇到寬恕功課,請聖靈與白天一樣與我臨在,晚上夢境中也伴隨著我,伴隨我一切美夢一切惡夢,在夢境中繼續提醒我,跟妳一起操練妳的課程。

這樣做基本上24小時與聖靈保持連接狀態。這樣做不累,習慣就好,早上2分鐘,晚上2分鐘,白天該幹啥就幹啥,形式上不要求。保持覺知,不論做什麽,人間真正的工作是真寬恕。

以上摘自小飛蟲成都分享錄音,感謝道友堅益、蟲子筆錄整理。

歡迎關註小飛蟲公眾微信號:acim-j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6 12:54
【不是[修行],是[憶起]】宇宙被我撐破了~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9月6日

約莫十來年前,打坐一直是我每日不可或缺的習慣,說是習慣,倒不如說早已與我的生活結為一體,隨時隨地能靜,眼一閉,一[靜]則不知時,不知地,不知我身、不知我心、不知我識...

在某一晚月色皎潔的夜深人靜裡,我仍與以往般靜靜的盤坐著,坐著坐著,突然間,我覺得我慢慢的在膨脹,全身在脹大,全身不斷的放大;沒多久,我發覺我的房間已容納不下我,整個房間變的很擠,我就像是裝在罐頭裡的沙丁魚一樣被擠壓著,很擠,擠的我只想出去,[嘣]的一聲,我擠出來了,我變的比我的房間還大,但我還在膨脹,接著,換我家容不下我了,這是一種奇特的感覺,你在靜坐中,身軀仍在原位不變,你的心識卻不斷的變大,帶著思維五感你看的到、聽的到、摸的到週遭的一切,但我仍然在變大,一樣的,我[嘣]出了我家,我仍在變大,不斷的變大,很快的,我發覺,我坐在台中,我的腳盤已到了高雄,屁股尾已在台北了,但我還在變大…


突然的,我發覺因為我太大了,慢慢的往地底沉入,我感受到了地球巨大無窮的生命力,但我仍在變大,大、大、大,大到跟地球一樣大,大到地球已裝不下我,我[嘣]出了地球,身在地球之外,看著地球在我眼前自轉,莫名的我突然有一股很深的感動上心頭,一種很深的明白從心底浮起,原來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是相連相通的,相互連繫著的,甚至是一體的,所有種類種性與形成(創造與變化)過程快速的在我眼前閃過,這[萬物一體]的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感觸越來越深,不自覺的我留下了兩道淚痕,心中感嘆的說道:「既為一體,何苦長久以來相互殺戮呢?」當此念剛起,在地球的背面發出了一片光芒,我訝異的看著,慢慢的,從地球的後面移動(在空間中移動)出了一位跟觀音菩薩長的十分相似的菩薩,祂微笑的看著我,我也看著祂,不需要開口彼此心意相通(在非物質空間中,心通他通,心靈心意可相通),祂明瞭也肯定我的體悟,散射著無限的母慈柔容的光芒看著我,瞬間我知道了,我訝異的從心中喊道:「[祢]...是地球本體!」「祂」慈容無限的回答我:「是的,我是!」霎那間,感動在延續、明瞭在擴大、彼此間不斷的能量交流使我倆心靈合一,突然間我變成了[祂],大地所有的一切在我血脈中跳動,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變成了我的細胞,[啊,我變成了地球!]好深的感觸、那麼多的律動、那麼多的感動,我無法以言語文字來敘述(文字無法來表達這一切),全都在我的內在知覺感受裡...


仍然的我還在變大,不斷的變大;很快的,我比地球還大,大的很多很多,直到我變的跟太陽系一樣大,每一個星球都在運行,圍繞著太陽在運轉,我的心靈在與每個星球對話,我仍在變大中,太陽系所有的一切運轉在我的心胸之間,我了解到每個星球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意識,形成如此獨特的存在狀態與樣貌,而這一切的一切的存在與運轉全都跟地球、你、我有關,我明瞭到所有星球的運作與地球上大自然的運動(內在運作)息息相關,一切都是為了維持著現在地球上美麗的生命環境好讓萬物得以存續,這也是你我及更大的存在所共同創造出來的珍貴之生命地。這是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一同孕育它,經歷過了無數億憶萬萬年,在星球間創造並試過相當多不同種類的環境,在不同的星球上面試驗了相當多的物種,也創造了無窮盡的生命;最終,在所有的星球間,不斷交互試驗的生命實驗場地中,有個地方適當地浮現出來,那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地球],這一切是歷經了太多太多不斷的創造再創造,才有了現在地球的萬千樣貌。而今,我們仍在創造,這一切的一切仍在發生,生命不斷在走,生命不斷的在創造,更多的心靈投入與生命歷練後的意識成長,也將我們不斷帶往更高的生命展現,明瞭到生命更完美的存在,這一切仍在延續...


仍然的,我還在變大,更多的恆星、星系在我體內運行飛轉,星系間相互運轉之力、相互影響持恆之力,在我心中,我彷彿已與星系合一,在星系的涓流中,我感到無窮無盡的浩瀚蒼穹智慧,說不完也道不盡,我還是不斷的在大,大到我帶著無邊的星球、無盡的恆星、無垠的星系在運轉,每個星球圍繞著恆星,恆星圍繞著星系,星系圍繞著我,我變成了銀河系,無比巨大的能量在旋轉,這麼多的意識參與著,這麼多的生命力量在運轉,這是多麼偉大的力量,強大的莫名感動讓我無以言喻!


大、大、大…我仍然還在大,銀河系在我眼中漸漸縮小,我看到了更多更多的星雲,越來越多,多到算不完,也數不盡…我仍然在變大...一直在變大...。不知過了多久...正當我倘佯在此奧妙奇特景象時,突然間,我發覺我無法變大了,我,我…我似乎摸到了一層壁,我張開雙手上下觸摸著,是一層圓形狀的膜把我包圍著,讓我無法再變大,我心中想著,這…這是什麼??霎那間我明瞭了,原來宇宙不是無邊無際,是有邊際的!我展開雙手摸著宇宙的邊,心中靜靜感受著,感受著這一切。噫!宇宙在動!?宇宙在微微的一小一大、一大一小,好似呼吸,在一小一大間不斷的微微在膨脹,啊!宇宙還在變大中!!!這是一個驚人的事實,在此刻沒人比我還要驚訝!還要清楚與明白!突然,我發覺我又開始在變大,此時,宇宙對開始在變大的我也做出了回應,更緊緊的包住我,不讓我變大,好似不願讓我脫離一般。我感到內在湧出了一股更大的力量,不斷的跟宇宙緊箍的力量相抗衡著,一來一去,一去一來,相持不下...


突然間,『啵』的一聲,我撐破了宇宙,我掙脫了宇宙的束缚!有[光],好亮的白光,這[光]是什麼?還來不及去細想這問題時,我身在宇宙之外,看著宇宙,好神奇,宇宙就像一個黑色的大圓體,在宇宙之外全是純白無瑕的光,光被宇宙的胞膜給阻擋,竟然進不去,就像是兩個截然不同次元的時空一般。因為我還在變大,所以慢慢的、慢慢的,宇宙在我面前漸漸的縮小,此時,更訝異的景象出現了,在我們身處的宇宙之外,出現了好多好多的宇宙,無窮無盡的延伸,數量多到數不完,我被這景象嚇到,心中訝異的喊著:「宇宙...不只一個!」


我還在變大,所有的宇宙都在變小中,漸漸的,所有的宇宙變的更小,小到像沙子一般,小到像灰塵一般,小到我已看不到,噫,我也不再變大了。我抬頭看看四周,眼中望去都是光,這光好舒服、好溫暖,好熟悉又懷念的感覺。突然間,我意識到[有人],有[人]在旁邊,不只一個,是好幾個,我看不清楚他們,因為他們都發出好強好亮的光芒,我無法直視、無法看清楚他們,但我很清楚的看到(感覺到),他們發出一陣鼓譟,不,不是鼓譟,是類似鼓掌的感覺,是歡迎的感覺,是鼓勵的感覺;此時,有一位靠近過來,我瞬間覺得好熱好熱,[祂]感覺到了,[祂]把光度降低,嗯,祂將能量(震動)降低,更靠近了些,我看著祂,我仔細的端詳祂,我終於看清楚了,好熟好熟的感覺,我認識祂,只是我一時想不起來...祂溫暖又慈祥的看著我,眼神中滿是鼓勵,還是那麼熟悉的感覺!突然,祂眼神向上看去,我順著祂也一起抬起頭向上望去,那、那、那、那是什麼?


好熱、好強、好亮,難以置信竟有這麼強的光芒,我光是看著就已快融化,全身止不住的無法承受這光芒,這也真的是太強的能量吧!祂要我向上而去,進入那裡面,我不斷的搖頭、不斷的告訴祂我做不到。此時,我感覺到週遭更多的[人]靠了過來,祂們一齊發出了更多的[愛][溫暖]及[關懷]鼓勵著我,要我上去進入那裡面,我被祂們的能量擁簇著,全都希望我進入那[光]。那,[好吧!],我心念一動,突然我開始緩緩的上昇,慢慢的向上靠近那光芒,此時心中(內心深處)也不斷的湧出能量,全身發出更高、震動著更大的能量,不斷的上昇,不斷的靠近,但,我真的受不了,太強了,太熱了(說熱也難以形容,只是太...很難以文字表達),太震撼了,我,我,我,我真的無法承受,我,我,我,我受不了了,我靠的越來越近,我好似真的開始融化了,不,我真的在熔化,我,我,我,我進入了,好強、好亮、好...我,我,我......


不知過了多久多久,我醒了過來,我還在台中的家裡,還在我的房間裡,我感覺到全身泛著不斷跳動的光芒,身體是那麼的輕盈,好似快要騰空一般,內心又是那麼的圓滿、自在與祥和。這感覺真舒服,這一段經歷太震撼了!長久以來,我一直將它放在心裡,只有兩三好友知道,今天將這段特殊又寶貴的經歷,放在這裡,分享給大家,祝有心的人早日[憶起],回歸生命本源!

文章來源:https://blog.xuite.net/open_myheart/twblog/186397782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2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18 17:00 编辑

【不是[修行],是[憶起]】靈修?修靈?修??~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jenny : 台灣 Rason 在 blog 的這些文章沒有了 , 又考慮有些大陸網友無法翻牆Youtube , 所以把目前 Youtube 的所有文章貼上 .
台灣 Rason是我在 2016-10-1 在 Youtube 認識 ; 何興亞是在2017-1 在 Youtube 認識 . 兩個人 , 現在是清楚了....是不同人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7月8日

台灣是個奇妙的地方,三步一個宮壇,五步一個廟宇,處處香火鼎盛,每一處也都有人在幫人消災解厄,而更多的是很多人在靜坐,有自己在靜坐的,也有跟著老師在靜坐的,也有純數息念經的,真是一大奇觀,我自己也曾如此度過不知多少寒暑,而也的確,隨著所謂的「修行」我也發生過太多太多說不清也道不完的奇事。但,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只不過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過渡期,不管我能隨手就請來多高的神靈,不管我曾每晚出體遊走四方,不管我能講多方多界靈語與眾靈交流溝通,不管我從不會生病也常幫人治病,也不管我曾與天魔鬥法,不管我不只能幫人幫物加持,也能幫神加持加光,一但只要你的心完全的開啟覺醒後,你就會明白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個「過渡期」...

很多人都在靈修,你以為你以你的靈在修,那修什麼?你會回答我,修過去,也修未來,那我問你,怎麼修,如何修?你回答我,做善事,做功德,不造身口心三業,回答的千篇一律都是如此的雷同。過去的我會回答你,很好很對,你做的很好;但,現在的我,不會這樣回答你,我會如實這樣跟你說…

過去,你看似已發生完畢,我看它則是現在仍在發生!
未來,在你看來尚未發生,我看則是已發生完畢!

當你進入究竟之中,時間並非你所想的就像是一直線,是全景全像式的,時間只是一個被虛擬的流程來使得一切在行進中得以合理化,空間亦為虛擬的存在,你會看到,這一切都早已擬定,只等著你去演出而已,就好像一片遊戲片CD,所有的路線與結局都已設定好,等著你去演出(遊戲)而已,而整個宇宙就像一大團立體CD遊戲片,在它被營造出來時一切都已SETUP完畢,這真的只是一瞬間而已!

所以,在你這一輩子,不管你怎麼想,怎麼做,你的劇本是早已寫好的,你無法改,改也改不了,那是在一個不同的層次下所為(你我都參與其中),你若以為你所做的一切(你說的善事、功德啦)真的有為你改變了人生,那也只是劇本而已,所有你所想的,所有人家跟你說的,所有宗教所說的,都是劇本,讓你深深的進(陷)入其中,好讓你好好的來演這一場場戲。

輪迴,也並非你想的那樣,而你所想的,人家告訴你的,宗教所說的,如前所言全都是劇本,為的是讓你有一個相信宗教或相信輪迴的一個人生劇,劇本也都是早寫好的。因果亦如是,功德亦如是,宗教亦如是。那你會問我,若這些都是劇本,都是擬好的,那我過往所做不就都白費了!那我到底該往那兒追尋、往那兒求真呢?

我想先說的是,你沒有白費工,因為你的演出很精采,你是那麼的專注在做你,這裡的每個人也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會有這裡,才會有這宇宙,才會有你。但若是你要求真,那這可是個大問題,這是一個大哉問!若你真心想求真,真心想追尋你的根源時,我必須跟你說,所有一切人間的做法皆是惘然。因為你所依據的作為、想法、一切的模式皆是以此地(所有的)為參考,那這一切不也都隨著此方起舞,依著此地為準,你又如何能跳脫呢?甚至你以為你已如何如何,殊不知你仍身(深)在此地此劇中(無論有形無形皆然)。

也因此,所有所謂的有宗教信仰的、無宗教信仰的、有修的、沒在修的、做老師的、做學生的、同門的、不同門的、通通都是一齣齣的人生劇,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專注的演出,演著他自己的劇本,以他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世界、這人生,詮釋著他自己,專注著他自己的角色。除非,發生了一個例外,發生了一個不可能會發生的事…

有那麼一個人,他告訴了你我們本是一體,從你眼中望出去並無別人,你所見的一切都是你,因此沒人能傷害你,因為你不可能傷害你自己,也因此沒什麼好怨好恨的,因為你怨的恨的都是你自己,所以請寬恕,寬恕這一切吧,如此才能釋放你自己(將你中的"我"放下)...等等這些破壞劇本的言論,破壞此地(宇宙)法則的事,他甚至還告訴你,你所見的一切都不存在,這一切都是虛無的妄念,因為真實如你(自性-本性-佛性=神性),瞬間製造(營造)了這麼一個地方,只因在那剎那間,你選擇與神(神創造了你-亦我)分割與分離,你離開了神,離開天鄉,離開那至光、圓滿、莊嚴、永恆一體、無限的分享、無限的延伸、無限的聖愛家鄉,而被你(我)營造出來之地反讓你(我)身陷於此,只因此地被營造後即有其意識(它妄想當那營造你我之神-其實這亦是你=我當初的妄念),不願讓你(我)覺醒,以免你(我)回返天鄉而讓此地不復存!你需知,此地本不存在、也不應存在,本為虛妄(只為當初一個妄念),但此地(婆娑世界)亦深知,你(我)那靈魂的深處不斷的思念天鄉欲返神地與神合一,它只有不斷的編一套套劇本,繁複嚴密得讓你(我)目不暇給、無以喘息的來跟此地認同,跟肉身認同,跟它認同,以至於讓你(我)認假為真、視妄境為實境,好讓虛無此地得以存續,這也使得你(我)遲遲無法…等等,這是多麼瘋狂的言論啊!

但我要告訴你,若你真碰到了,我要恭喜你,請你跟隨著他,我也要跟隨,因為他必帶你我脫離苦海(妄境),回歸到那你我的源頭至境~神性天鄉!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24
【不是[修行],是[憶起]】問答:高次元也是幻境嗎?阿卡西記錄與平行宇宙的關聯?~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8月17日

問:請問師兄與高次元的聯繫是否是潛意識的運作?

答:是的,只是你正處於你平常意識無法接觸到的較深層的潛意識的部份,而的確,越深層也越高意識次元,也更接近於那源頭,覺醒與否仍要看你自己,覺醒還仍須穿越那源頭、穿越出去...什麼時候你才會看清這些?仍端賴於你。

問:高次元也是幻境?

答:是的!別忘了~這一切都是你,不管你營造了多高、多低、多深、多淺、多多、多少,這一切都是你,也都是婆娑世界的妄境,你刻意的營造了這些,讓這一切是如此的真切,不論是物質性的、還是非物質性的,全都是。都是要你不斷的在此打轉而無法出離!

問:阿卡西記錄與平行宇宙的關聯?

答:你心靈內有著在此婆娑內的一切紀錄,就像導航軟體也會記錄著你的所有導遊紀錄一樣,那些都不重要。它只是你在此遊戲、遊玩、導覽、走秀、迷入的一個紀錄罷了,重要的是~你何時能看清這一切?宇宙不只一個,它有多層次、多次元、多相位、多向性,心靈的偉大遠超乎你的想像,但你真正的存在遠超乎這些,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營造出來的啊~明白嗎?

問:這些是劇本是幻境?

答:看了我在此所言的一切與以上的回答~你說呢?答案應該早已不言自明!

問:假如一切都不是真的,都是幻象。這樣的說法很容易給人一種相當嚴重的錯覺,而無法活在「當下」耶?! 舉個例子,今天我走在人潮洶湧的捷運站,我正在下樓梯,有那麼一剎那,我失神了,我對環境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因此我差點跌倒。我的理解是當時沒有「活在當下」了,我一旦跌倒,一定會痛。 所以說「世間萬物皆為幻象」這一句話,跟「活在當下」,好像有嚴重的衝突。 一切都是幻象 -感到不真實 -沒有活在當下 -出錯跌倒。似乎是這樣?!

答:在劇本中的你,不論你怎麼做、怎麼想,都是在劇本的安排中,且這都是早已發生完畢的(遊戲程式早就寫完的了),你只不過重複的、不厭奇煩的、一再的來此經歷這一切罷了!
因你我的內心有著根本上的認知、理解、清楚、了解、解脫、出離上的不同,所以難免你會有此感覺,這不只是你,亦是身楚此劇本下、以劇本的角度來想的所有角色皆會如此想的,如此你當然碰壁啦(碰上了防火牆),請參考"秘密"第一篇!

只要是心靈有受過鍛鍊與接受自我(內在)成長訓練的人,對於我在此所言均會有很深的感觸的!我所說的亦是那自古以來所有的覺者所想說的、想言的,這一切皆也要端賴於你的心是否已有此願意開始來「開啟」、來「覺」、來清醒與來憶起的!你是否已開始上路了。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26
【不是[修行],是[憶起]】問答:關於本靈與母娘直接通靈靈通及啟靈教導!~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https://blog.xuite.net/open_myheart/twblog/186397791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8月17日


問:請問~本靈與母娘直接通靈靈通,與母娘附在某人身上下來做啟靈教導,有怎樣的不同?另外,您說的~"修的是人,是心,是靈,是人與靈,是人與心,是心與靈,還是人與心與靈?這有層次分別的不同,可以麻煩您簡單的替我說明一下嗎?請教您!感恩!還有您所謂的[本性本體]是不是和人家說的[本靈]是一樣的意思呢?不好意思!我問的真多!

答:您好,我在[打開[憶起]的門]一文中有提到,人(身)→心(意識)→靈(本靈)→性(本源),若你有用心看即可明瞭,每一部分還有許多層面,每通過一些歷練考驗,你也會打開你一些部分(層面),漸漸的,你會慢慢的接通,意識漸漸的覺醒,亦即更多的你(分散出去的能量)來與你相結合,最終,你會[合一],你就會[憶起]的!而,你是如何開始[憶起](你們稱為修行)的,我在[憶起]一文中也提到,八萬四千法門,只要你有心,都會(終會)覺醒(憶起)的!但我現在教導人是直接讓人靜下來坐著,請他把人放下,把心放空,空而能開,接著啟動他的本靈(坐著即可,不需起身旋轉),我再把生命本源(源頭)的光芒,讓你我源頭的光與愛的能量照射著他,讓他沐浴在本性(本體)之光下,直接把(幫)他接回生命本源,讓他能更快的[憶起]!很高興你提出問題來與我討論,我也很開心能在此與你分享我的心得!


問:不好意思!看了您的文章,還有想請教一個問題,每個人學佛或修道,都是來這人間前就設定好的嗎?每個人都是嗎?會不會有走上不同道路的狀況呢?那又會如何呢?謝謝!

答:是的,我們的內在(你所說的本靈)都知道你這一世所有的安排,也就是說我們在靈界時,不是在等待,是不斷的模擬與排定(設定),經過你的靈界導師與你及你的團隊(同一靈界圈)去依照你個人之意願,事先設計好後,你才下來,這一切的一切,你的內在皆知悉。更透徹的應該這樣說,在你靈的角度,你以為你在這方(地球)學習,因為這裡有這裡的規定;就像你投胎後,你以為你在這輩子重新學習一樣,每一世有每一世的時代背景文化規矩一樣,你必須忘了你的每一世,你才能繼續下一世的旅程;而靈也是,你進來地球道場後,你必須忘了真正的你,你的本性(本體),你才能好好的在地球這個大時空場學習,學習著做為靈的一切展現。但是,我還是必須提醒你,就算你回到靈,你修練著你所謂的本靈,依本靈在修,但他仍是未覺醒,因為真正的覺醒即是合一(請猜考我所有的分享),回到本源,光性覺醒,明瞭萬物即一無有分別,但你明瞭後,你仍然可以是你原來的樣子,仍然可以是你所有的樣子,此即「本性覺醒,無有分別;倒反己身,分別如一」,只是覺醒後,你會更加的明瞭,更加的明白,而你將會知道你會如何做,甚而去帶動引領他人覺醒。因為西元2000年後是個加速覺醒的時代,隨著生命的推動,我們將會在此改變創造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將會在幾百年後(約再一千年)變成一方淨土,變成一個高能量、高意識、高創造、高喜樂、高展現的樂土!這是我親眼所見,也是在你我的共同設定中,這也是我們創造這裡的共同終極演化目標,原本這些我以後將一一寫出,但你既然提問到這裡,我就為你回答到這邊,希望你能明瞭!嗯,你的內在明瞭,你的人與心不明瞭。跟你分享到這裡,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祝 早日[憶起]!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28
【不是[修行],是[憶起]】迷霧般的婆娑世界~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7月19日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與一些蠻認真在學習所謂的修行的朋友閒聊時,心之有感而發,因此我將此文PO上來,以記錄我今天未能言明的內心話。

「眾生一體」,一直是我的感悟與體悟。自從憶起與覺醒以來,這是再真確也不過的事,因為內在所開啟的通道是那麼清楚言明那-千千萬萬眾生是我,我亦是那千千萬萬的眾生。而實情是,我們來到這只不過是純粹的在演出這一套套的劇本,而劇本是死的,是早已擬定好的,也是你來到這以前早就看過與知道的,你心中明白,劇本是死的,但你的心靈是活的,肉體是會崩滅的,但心靈是永恆的;會來到這只是因為在那最當初時,你同意並也簽下了契約一起來完成這無法永存隨時會崩滅之地,只因你試著想當那創造你我之神,你雖依著創造而來,但你卻營造出了一個虛假的妄境,而此境中你營造出了一切,並讓這一切看起來無有破綻、好似那樣的真,才有了這多重又千千萬萬的虛擬時空之幻像之境存在,也讓你我身陷此境而無法出離、忘卻本來無法還真;但此地並非神境-你我之心靈神性天鄉,無法永存,而你我為了讓此地能依續而存,只好不斷再不斷的營造虛無〈虛無指的是那由一化萬千,但真相是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這是遊戲規則,也可說成是契約,只因你同意。


我想說的是,應該是說,我真心的與今天在場的朋友分享,希望他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不管你是否開啟了內在〈或本靈〉,或是你的內在〈或本靈〉告訴了你,你的前世如何如何,或是你去問了某某老師,還是去催了眠,知道了某一部分的前世,而讓你更深深的去追溯與追尋,而其實,如此你並沒更開啟,反倒是更加深了執著而離開啟越來越遠。因為,真相是眾生本一體,劇本是擬好的,此地的一切都是,當然也包含了宗教劇等等;你所演的這角色是虛擬的〈就算你沒去演也會有別的你去演〉,虛擬到連輪迴的劇本都幫你安排好了,你卻還去相信那虛擬的輪迴劇本,這不是才剛跳出了一個舊的框框卻又陷入了另一個新的框框,而忘卻了真的你〈自性本性〉;「真的你」是那所有所有的劇本,所有所有的眾生皆是你,多重的存在、無限的版本都是你,也是我,這才是真相!


我也告訴了在場的朋友,若真要論修行,應是要知道此一真相,放開所有的自己,鬆開所有的念頭,放下所有的劇本,在心中與眾生合一,與宇宙合一,藉此跳脫這時空,無著念,無著相,跳脫出所有所有的多重〈多層〉存在,自然的你將會回到那最初,你我如一之境,你也將會明白此地為何會存在,而你我原本來自何方,那時你心中將會有一念.........「是該回去了吧!」


所以,你應依持的心態是→既然劇本已是擬訂好的,且將心把持住,不偏不倚、不動如山,勿因依你意而竊喜,也勿因非你意而憂煩,那些都是虛擬的幻相(幻滅之娑婆劇),將你所同意的劇本(你正在演出的那億萬分之一的你)走完,並依我前段所說,靜靜的在心中將婆娑(無垠的多層世界)、宇宙、眾生與你合一,自然的,你將再度的與「你」合一,與神合一,如此你方可回到那源頭-神性天鄉!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30
【不是[修行],是[憶起]】「我」是誰?~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7月21日


還記得小時候,應該是回溯到我開始有記憶以來,那時候我記得,我每天開心的玩著,每日開開心心的蹦蹦跳跳,但,有個念頭,有個想法,有一個聲音終日不斷在腦海裡迴蕩…「我」是誰?對喔,我是誰,還有,「誰」是我?到底「我」是什麼?它代表什麼?什麼又是「我」?身體是我嗎?還是想法是我?那如果這身體與這身體內的想法是我,那為何我心中的聲音還是不斷的在問呢……


這問題困擾了我整個小時候,漸漸長大後,慢慢的這個聲音從腦中漸漸的消逝到腦後,聲音小了很多,而我也漸漸的適應,喔,原來這個身體是我,這個身體內的想法是我,還有名字是我;但,這真的都是我嗎?若這些都是我,那為何,我還是對這個「我」感到陌生而生疏,甚至還要去了解它,學習它,容忍它,試著去喜歡它,對啊,還要去喜歡它(因為我注意到長期下來的內在聲音讓我感覺到其實我的內心很反彈),這些都讓我覺得很奇怪?既然是這具身體與想法是「我」,那為何我還要去跟它相容呢?好似兩個不同的個體或容器試著相容在一起。這些都讓我有了很大的疑問,更不用說其他的了?


直到「憶起」與「覺醒」後,我的意識完全的張開後,終於知道原來「我」不只是人所認為的這具肉體與在其內的想法,我深知萬物一體(請看我之前的文章),也知我與宇宙一體,甚至我就是宇宙,我不斷的與天地宇宙合一,瀰漫整個世界(所有的多層次空間),明白我就是那營造宇宙萬物者(你我皆是),但在我那覺醒的心靈中,仍有一塊區域,一直無法獲得平靜,那就是既然我是那營造天地萬物者,但~是誰創造了我?


而我也體驗到真正的「我」是這「萬有」,是這宇宙之一切,也就是說→我所體認到的「我」=「我們」=宇宙,我這樣說,你們一定覺得很奇怪,難以理解。所以,我必須在此下定義,以便自此以後看的人能有所了解:

1.既然人人都習慣了所謂的我,故我仍不做其他稱謂。
2.宇宙我給它下個定義,宇宙=「小我」。那既有小我,大我呢?

延伸1.我在此必須強調,你所認為的我是多層次的組合,載具(硬體)是肉身,其內(軟體)是意識,你此生的命運是一片早就寫好的光盤(宇宙「小我」的傑作),不論你在任何的點做任何的選擇經歷與完成了任何的事,一切都已是寫好了的,你只不過在經歷早就完成的故事,早就錄製好的影像。就像演戲一般,劇本早就寫好在那等著你去演而已。而你不只是演而已,你是一邊演也一邊看,而此時你會問我說,誰在看?我說是你的靈魂在看,而你必須先認同你還有個無形的存在,這樣我後面所說的你才聽的下去,因為靈魂也有層次性與多元性,仍有待於你的覺醒將其統一(合一)。


延伸2.在意識不斷擴張的過程中,我體認到,宇宙是我們共同營造出來的,也就是說,看似萬般變化的蒼穹世界裡,說到了底,就只有一個,由一化萬千,萬千也由「一」,我們有著無窮的營造之能力。我再說一次,我=我們=宇宙(小我),宇宙(小我)自有其法則,其中包含了多次元之無窮盡的多元性空間。

再一次的,那既然宇宙是我們營造出來的,那是誰創造出了我們?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32
【不是[修行],是[憶起]】原來、本來~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7月10日

過去我曾以修行的方式探討了生命了那麼久,經歷了憶起與歸源後,這一切在我心中是那麼的清楚,如今我想把它說出來,但若以文字實在是難以表達清楚這一切,但我仍然試著想將它說出與寫下來……
在我心中只有一個真相,那就是我們通通都是一體的,所謂一體,其實就是只有一個,從我眼中看出去,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同展現的我,我編撰營造了這一切,也因如此,我讓我自己(所有的自己)置身其中,沉浸在我(所有的我)所要與所想的一切劇本中,而所有的我,從一個源頭(一體)各自展現出去,各自有其想法念頭,只要我想,只要我還想,只要我說我要,在這裡,所有的一切可能性都會被發生,不論是你所認為好的或不好的,因為此地是相對顯現而存在之地(此地,所有的念頭與形成皆為(皆會帶起)兩頭的作用,是相對而存在的境地,有上必有下,有亮必有暗,有愛必有恨,有陽必有陰...等等),這也是此地存在的本能與原性,這是一個最大的秘密,也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事實與真相。


這裡原本不存在,我們原本都不在這裡,在屬於我們的本來之處,那裡是我們的家鄉,那裡充滿了無盡無限源源不斷彼此無分的愛,所有的無限延伸的存在都是喜悅與光耀的,那是一個存在於你我心中的秘密基地,雖然你我現在陷於此地,但我們從不曾忘懷,因為我們懷念那裡,尤其我們思念創造我們與無限關愛我們的神(註),不論我們如何如何,祂仍是那麼的愛我們,沒有一絲一毫的責備或任何一點點的責罰,那樣的愛超過一切,你的存在即是,你的自性即是。若你從心中呼喚祂,靜心的與祂私語,一但你夠開放的話,你將會感受到你從未感受過與震撼般的那無限包容、任何語言文字也無法表達的愛!


註:神(造主),在此我以如此的稱謂。過去我曾以為我所到達的無極(「梵」)之境的無極之主就是那創化一切的主,直到我因不斷的覺醒以致穿越無極之境後我才恍然大悟,這裡(此方世界)只是夢境一場,我的心性透徹了,此境(婆娑世界)是虛幻,真實自性(靈性)常存於神性天鄉,本來不增不滅,是那般的永恆常存、喜悅常樂、無所不包的愛、擴及一切的一切…此處我以「神」(造主-創造你我的那位)來稱呼是我不知道該怎麼來表達才好(也請別以宗教所言之神來相提並論,宗教所言之神也是我們所創造的,是我們內化的存在之一,也是你我相對於有形物質之無形存在的一種投射!),因為人世間沒有任何的文字可來表達,而祂[神(造主)]也不存在於此,宗教告訴我們這裡是神所創造,而神並沒創造這裡,因為只要是神所創造的必定是永恆的存在-絕對之境,就如你我的自性。而只要不是神所創造的存在,則必是無法永恆與永存的,就如此地,是你我所創造的,所有的存在無法恆存,因你我不是那創造你我的神(造主),雖然當初我們因為想當那創造你我的神而創造了這裡-相對之境,此境所有的一切因相對而存在,所有的一切無法永存,隨時會崩滅-因屬幻滅本來虛無之境。而在你我心中有個永恆的存在,但自古以來世人卻一直在此相對之境(虛幻之境)追尋,殊不知那裡一直都在(神性天鄉),神也在,你我的存在(本性-自性-靈性)即是,但我們卻都一直在自己所創造的虛無幻滅之境(婆娑世界)試著尋找那不在此地的永恆之地,但卻永遠難以找到,這是亙古的迷思!)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33
【不是[修行],是[憶起]】...【覺醒】~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7月30日


所有的修行的目的地只有一個,也都只會比(指)到一個方向,全部都會匯聚往那去,回到那「源頭」,體認到「萬物本一體」,體現那「如一」一體之境。因為我們本是一體,一體無分,說到究竟,就只有一個,這「一」即是全部,全部也是那「一」,究竟涅盤即為此意。


事實只有一個,真相只有一個,就是說,實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從不曾分離過,因為我們是一體,而且我們也不曾離開過,離開「一體之境」,我們的由來處,我們的家鄉,此處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只有永遠的恒存,那是唯一完美無瑕的一體覺性。這個一體性存在是如此完美莊嚴,在無限喜悅中推思至無窮,沒有一物不在它的自我覺知之內,一切都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一切的一切是那神聖至愛的無限分享,如此永恆無間的喜悅覺境,亙古常新、永遠不變,而且一體無別,沒有分別。它是完美、無相、不變、抽象、永恆、純淨、完整、富裕以及無所不包的愛。它是實相,它是生命;無極上主(梵或神)與佛性(自性),以及自性所創造出來的一切,都是一個圓滿的生命,此外,沒有其他的存在。


在你我的內在深處,你我的本性-本來自性(佛性),深深明瞭萬物本一體、一體無分,但世間種種偏偏卻是相反之境,呈現出分別、對立、傷害、仇恨與恐懼的影像,讓人墜入如此分離、分裂、罪疚與苦痛的經驗中,將你我推的離「家」越來越遠,遠到幾乎忘了它的存在,因為自性(佛性)已被意識與肉身代替,深深壓入你的意識深層,再被潛意識深深的包圍住,以世間種種假象(我稱幻境)來迷惑與困住你,讓你視幻為實,視假為真,由於你的認同並與之呼應,更加確立其存在,而讓真相隱埋,實相不復存在,因此永遠的墜入此虛妄不實之境,陷入了萬劫不復生生世世的輪迴之中。而其實,世間種種卻又是你我共同營造出來的,所有的疑惑與矛盾更加深深的將你綑綁束缚於此,那又該如何由此出離呢?


自古至今,所有的「覺者」一但覺醒,內在自性(佛性)開啟,一切是那麼的清晰與明瞭,知道了真相(實相)後即不會與世間種種苟同(因為心中一但認同它當下立即陷入而無法出離),覺者心中已無懼怕,因肉體生死亦是假相(自性佛性不生不滅,何來生死?),自性(佛性)覺醒的覺者知道自己真正的身分,亦深知世人與他(因自性佛性本一)並無分別,一切都是意識心的作用,意識的目的是賦予每個生命獨特身分的知見作用,萬物一體、一體之境從此產生分裂,所有的個別意識不斷的彼此交互作用,感知形成此世間的種種,你我眾人的潛意識交集而成這世界,它的本質是自性(佛性=「愛」)的反面,也因此,你的心中有著兩面的作用,一是自性佛性(愛),一是潛意識(非愛),潛意識影響著每個個別意識,意識操縱著肉體,你所有的決定在你心中,一切也很單純的只有兩個選擇,是向你的自性佛性(萬物一體的愛)靠攏,還是習慣性的接受潛意識的意識作用反應;無怪乎,中國兩位古聖,一位說人性本善,一位說人性本惡,一者直視自性本性(佛性)清楚道出,一者道出世界的本質(團意識-眾人的潛意識),就是這個原因。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35
【不是[修行],是[憶起]】《清醒的人》覺醒、憶起本來自性(如來真性-你我本來聖潔的靈性)的人。~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9月9日

清醒的人 寬恕、釋放整個世界
正因他全然的寬恕 他釋放了他在劇本內被刻意安排的角色 瞭解了他永恒真實的存在與所在 明白這裡只是夢幻泡影一場 所有的一切隨時皆會崩滅(幻滅) 並非那他永恆之存在與所在 由於他的寬恕(全然的寬恕) 他不只寬恕、釋放了他人 同時也寬恕、釋放了自己(包括那生生世世的自己-眾生) 也一併的寬恕、釋放了整個世界


清醒的人 不會批判這個世界的
因為他知道 批判(評論、判斷)他人、事、物 是把此地當了真 一但有所批判 即入了因 念頭一出隨即在心識上刻下了痕跡 此果還需再來摘食(食之) 因此清醒的人心中十分清楚他是不會再如此而來批判這個世界的 不會再做此無益之舉了(或說無意義之舉亦是相同)


清醒的人 不會跟這個世界計較的
因為他知道 這個世界(人事物)都是假相 這裡的一切都是早已設定完畢的(在那當初的妄念發出之時即已完成-*此有些難以表達,因其不屬時空,超越了時空~時空亦是其在此刻意的營造與有意的安排) 或也可說是早已發生完的(設計完了的-*同上,需跳脫時空來看、亦即跳脫劇本或將此地婆娑視如一個時空DVD虛擬遊戲來看) 眾人只不過是一再的重複與不斷的在此徘徊而已 他已在真實的慧眼下 看到了真理、真相與他真實之所在 所以他不會跟這個假相、虛無、虛幻妄境的世界計較的 他心中之要只待[回歸]而已


清醒的人 視他人如同視自己一般
因為他知道 他心中十分的明瞭與清楚 從他眼中望出去的都是他自己 因此他看待他人如己一般 真誠對待、坦然誠實、寬厚坦蕩、清楚而透明 願己如此亦願他人如此 願己已明亦願他人也明 願己已知亦願他人也知 願己將歸也願眾人皆歸


清醒的人 回歸自性(本性)如他本來
因為他的全然寬恕 他釋放了自己(全然的放下了劇中的身分)、眾生(生生世世的自己)與這世界(當初的妄念而致的虛幻夢境) 因此他進入了那本來之境 並與他內的聖靈(聖潔的靈性)合一 恢復他的本來(如來) 更因此與那創造他的創造之主相認 再度體驗、沐浴在天鄉圓滿、自在、喜樂、平安、真愛、聖潔的無限延伸之內


清醒的人 能從他人看到那如來本性
正因他已全然的放下劇本內的身分角色 正因他已寬恕釋放了他眼前與世間的這一切 正因他已看清了這一切的真相 正因他已明白萬物本為一體並與其融合 正因他憶起認出了本來面目而與聖靈(如來)合一 正因他憶起了這一切而再度回到了創造之主懷抱、重新憶起了那聖愛(自己也是這-愛) 因此從他眼中看出去 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真愛本來的實相 不再被婆娑此地刻意鋪陳的幻滅虛妄假象而掩蓋 因此他只會在他人身上看到那他已憶起的如來本性 從他那已開啟的慧眼中看出去 如來本性充滿在這世間(本來即是) 並看到那相互之間的祝福與賜愛 他人也因他的真知與慧見 受其影響與感召 撥去那層層迷霧、重重阻礙 得知、得見那被婆娑刻意隱藏、掩蓋了的你我本來面目(如來本性) 以及那終極永恆的真實本相 那永恆不變、真愛常存、喜樂常在、圓滿無缺、自在平安、無所不是、無所不涵、無限延伸的分享與從不間斷的聖愛之本來所在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18 10:36
【不是[修行],是[憶起]】成長的心靈。~台灣 Rason~ blog文章 & Youtube  & 共修 (見 blog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6年9月7日


在宇宙多層次(次元)的空間裡,生命的蔓延不只有一處,如今,你熟悉的卻只有這裡→地球。其實,許多許多的人都不曉得,在你的心靈DNA深處,你可不止只在這裡而已,你若真的「憶起」來的話,你真的會把自己(被你自己)嚇一大跳的,講起來你可能不會相信,你真的走(蔓延)過這整個宇宙…這些在古往今來所有已經「憶起」的人們(前人大德們)或多或少都有提到過,只是,都被忽略與刻意抹掉了。但現在,我若講遠了,難免無法引起共鳴,為了能有所助益,因此,今天在這裡,將只說此地─「地球」…


在你的身邊,有著許多的不同的角色陪著你上演這部綜合時空劇,每個人都深陷在自我的角色裡,每一個人(角色)、每一部戲、每一個劇本,都是那樣的獨特,也都是那樣的刻骨銘心,也都是那樣的引人入勝;但,在此背後,都是有深刻的用意的,此深刻的用意,是你在不同的心靈層次下給予你自己刻意的安排,這些刻意的安排都是你對自己的用心良苦,你在更高的心靈層次下與著其他的心靈一起同意並安排著這一切的劇本,而這些刻意給予你自己在這一生的試驗、考驗與磨驗,其背後都有你對自己的期望,這期望,是你給自己每次的「任務」,這也是在更高層次下其他高靈與你的指導者對你的「期許」。


這「期許」就是希望你能在這一世裡經過每次刻意安排的事件,你能有所「成長」,而這成長,指的是你的「心靈」。而什麼是成長的心靈?心靈(PS)到底需要什麼成長呢?我們經過生世生世不斷的輪迴,難道只是為了心靈的成長嗎?那到底怎樣才算是成長,那什麼又是不成長呢?這些問題,我就用你身邊的所有角色、劇本、安排下發生與上演的這一切來回答你,你也可因此來看看自己、審視你自己。環顧四週,我請你用心去看,這可約略分為三個等次……


心靈高成長的人:面對任何的事情時,總是能為別人著想,心慈且柔軟,凡事不計較、不批判、不與人爭亦不與人齟齬,心中有愛,遍及一切,尊重他人,平等以待,心中總想著服務他人,服務他所存在的此境此地……這樣的人總是看起來與此地格格不入,因為他們是從其他更高度成長的存在處而來,來此有的可能只有一世(這次),因他們的心性真的不該在此的,他有著深重的任務,他是帶著光與愛來的,為的是來給此地-地球帶來扭轉與轉變,而此地身邊的人總是勸他,切莫如此會吃虧的,但他仍不改其性始終如此。這樣的人遍佈你我的身邊,且都不會是太富有與大權勢的人(因為在其他高度成長的存在處,是不會有像在地球這般如此囤積一切於自身之例,那裡總是因愛而共享、因服務付出而共榮,也因此,這已成為他的心性...),因為他們必將身上有的給予出去與人分享他有著的一切,自己夠用就好了。這樣的人,常常讓身邊的人佩服不已,也常常會去感動及影響身邊的人,你身邊若是有著如此的人,實是機不可失啊!若跟你機緣夠深的話,有的甚至可能是你在靈界的指導老師呢(指導者們會來的機率相當相當低,但還是有的...)!請你尊敬他並向他學習,如此你必將會有所成長。


心靈成長中者:有些者已在此處甚久,而有些是輾轉由他處而來,其面對任何的事情時,在他的心中總是有那模擬兩可之處,那要看他是想著自身多,還是心中能想到更大處,就是那能利益更多人之處較多。而每次的刻意安排的事件歷練就是為了能讓這些還需要成長的心靈可以看到其自身之外,生命的存在與延續是不可能與他人他物切斷與分割的,並進而明白眾人之榮,自身也必榮之,眾人之衰,其身亦自衰之理。也因此藉著每次的歷練與磨驗,不斷的鍛練與淬練著他。要知,所有的事件皆因著個人刻意與有所安排而來,他可因事件而選擇光明開啟而更成長,也有可能因事件而造成他選擇負面、黑暗以對反至沉倫,這都是他的歷練與選擇,也因著他的需要與成長,不斷不斷的一次次的進入此地,亦形成了他在此地的輪迴史,而何時能脫離此處此地,並向著那更高成長處前進,這一切就看他的成長與造化了!


初期成長者:這在現在此處佔大多數,因為他們皆為著此地而出生不久(分裂孕育而出),亦為此地現在之心性代表。也就是說多數人所思所想皆先以自身為出發點,所言所行也以自身之利益為最終要求,也因著他們而奠定了此地所謂的「成功者」的定義。此類者就算是因自私性的行為累積了某些資源,但卻不會因著表面的資源、較優渥的物質生活而感到快樂,反而卻是心靈空虛居多,這是因為他們的選擇多是自私自利所帶來的,因為自私自利意味著自決於他人他物之外,我們是共同族類且共同生活在此地,共享著此地這生命、文明的一切,心靈上的認知是我們在此必須是一體且共享這一切的,但在肉體身份上其所言所行所想卻是封閉心靈且自私的想方設法的佔有他眼前看到的這一切,也因此常常令周邊的人受到傷害,如此反到造成其心靈上更形萎縮、匱乏而虛,這以現在地球上的族類發展來看,端看其歷史上的經歷與過程來言,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此方世界之文明才剛剛歷經其黑暗之過去…)。此類者初期不知何謂心靈的成長,但經歷過一次一次的再來後,其內在漸漸將會開啟,漸漸的也將學會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而這成長,亦端賴其本身的學習與覺醒了。


由以上我大約所概括分出的三的層次(細部來說,上上下下還有很多層次,但我在此以此三等為基本分層),你可環顧四周及審視自己,看看你及他人大概是靠近在哪個層次範圍。其實你若跳脫出來看,過去在地球上曾有的文明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成功的→整個的文明全體離開了地球向著其他的星球前進,去進行更高度的發展。而失敗的→引發了核戰、自相殘殺而全體毀滅。現今地球也來到了這關鍵之處,所以有著許多帶著「任務」(帶著光與愛而來)的人來到此處付出並帶來改變與轉變,要我們凡事學著為整體、全體而著想。除此外,更有比我們更高度成長的多種類、多次元的宇宙手足們(外星人註)不斷的看顧著我們,除了在有形無形中教導與保護,並希望我們能自我成長以免又再一次的重蹈覆輒(毀滅自己與全體族類)。


說了這麼多,只是在早已完成的劇本下,用不同的角度下稍繕述此地現在正發生的境況與正上演的情節,這一切都早已發生完了、也正在發生中,而這一切是那麼的多層次與多元化,這一切都是你、也是我,我們終究會歸為一體的,只因在這時空內與時空外,我們本來就是一體的,我們還有待回歸那本來之處,那不在此(宇宙內外)的「神性天鄉」…


PS:茲將「成長的靈性」改為「成長的心靈」,是因為心靈的確是有著一段上上下下的起伏路程(過程)的,這是劇本下刻意的安排。但靈性卻是不變的,它就如同你我的自性般,自造主創造出來後就未曾改變過,它一直就在你我心中,而你我需要覺醒的就在此,如此方能跳脫時空框架、妄念南柯。

註:「外星人」指的是在宇宙中其他的生命體,他們的文明(心智-心性、認知、科技)發展遠比現今地球上還高的多(裡面有些甚至是孕育者-依照指示將人類生命播種於此的),我們只不過是剛剛進入所謂的初開發的科技文明的地球人類罷了。也因此,觀察我們已久,長期關心我們發展的宇宙手足們在許多不同的時機與時間點,給予我們指點與保護,為的是看地球這個族類會如何的發展,是會再共榮而向上,還是會繼續的自相殘害?他們在旁觀看著並尊重我們的選擇。而還有所謂的「地心人」,他們是前一個地球文明發生核戰時躲入地下的遺族,因地面上的高度輻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退散,因此他們長期的在地球內部並發展了相當高度的文明(有得到宇宙手足們-外星人的引導與幫助),現在他們也與其他的宇宙手足們一同觀察與保護著我們,在值此重要的選擇時刻看看究竟我們會再成長加入宇宙這個大家庭還是又再一次的自取滅亡?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6-29 21:3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29 21:36 编辑

  Youtube &文章    真正的秘密 -- 萊斯特講創造 -- 萊斯特與聖多納釋放法(精華本)-- 吸引力法則的真正幕後導師

這幾天看到的
因為分享的, 也與佛法說的那樣,
因此分享在這

一個40幾歳成功商人 , 剩三個月的命 , 而發明的聖多納釋放法及六心要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5 10:28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10-14 10:35 编辑

《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感知的帷幕、推测与假装~第四本~作者: 傑德‧麥肯納

( 傑德‧麥肯納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靈性的自我開戰》《靈性衝撞》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被消費的開悟、搞個人崇拜的上師,不是真的靈性覺醒!
且看從未現身的怪傑覺者傑德‧麥肯納,如何為全球心靈圈投下最具爆炸性的震撼彈!)

=============

25.感知的帷幕
唯一的现实存在于我们之内,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过着不真实的生活。他们认为外在的影像才是现实,从不允许内在的世界表达它自己。

——赫曼•赫塞

我们清楚而明显地感知周遭的世界是真实的,这就是阻止我们接受意识主导论的主要阻碍。这个世界怎么可能不是真的?我看到它、摸到它、听到它、尝到它、闻到它,这个世界一直在那里,永远坚实而稳固。在我清醒的每一分钟里,我都直接体验到周遭的世界,说它不存在实在太蠢了——也就是说,意识主导论的模型太蠢了。

我的回答一如既往:重新检查你的假设。在这里,“我们直接体验到周遭的世界”这个假设是不真实的。从来没有人直接体验到这个所谓的世界,也不会有人做得到。很奇怪,不是吗?

***

“多花点时间和你的手待在一起。”我向卡尔提议。

他满脸茫然地看着我。

“说真的,仔细思考一下你的双手。试着欣赏它们,动一动、观察一下,感觉它们真的与你连在一起。”

卡尔开始仔细研究自己的手,仿佛从未真正看过它们。或者,他只是在逗我。我没有察言观色的能力。

每当我想安定下来,提醒自己,我经验到我是一个身在时间空间能量物质游乐场里的肉体,就会仔细研究我的手。我每天这样做好几次。我的双手让我记起我在哪里、这件事有多棒,以及这种情况随时可能改变。

“在欣赏你的手时,”我告诉卡尔,“思考一下这个事实:你没有,也不能直接体验你的双手。”

他直接把两只手举起来给我看,因为轻易击败我的愚蠢陈述而自鸣得意。

“你不是直接体验你的手,”我说,“你直接体验到的只有意识,所以你直接体验的是你对你的手的感知。而对你的双手本身来说,你只是间接体验到它们,正如同你间接地体验你的大脑、啤酒和过去。”

“间接和直接的差别是什么?”

“你唯一可以直接感知的,是感知本身:意识。”

“就像我的手。”

“不,是你对你的手的感知。”

“而不是我真正的手?”

“其实不是很‘真正’。”

在哲学中,这被称作“感知的帷幕”,意思是:我们真正感知到的是对某物的概念,而不是该物本身。比如说,我的手并未被我直接感知,而是由感受器透过神经系统向大脑传递电化学讯号,然后在人脑里,讯号被解读,并创造出对双手的感知。但很显然,整个感觉系统,包括大脑,都只是个概念。无论我多么强烈地相信我的手和大脑是真实的,它们都不会超越“没有理由相信其可能性”的层次。我们体验到的宇宙永远只是一个信念,没有任何证明,甚至证据表明物质宇宙是真实的。“玛雅的幻相宫殿完全是由一缕缕梦境中的材料建造而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

被洗脑的宇宙主导论教派成员(我想也包括你)相信,外面存在着一个物质宇宙,但没有人曾经直接感知宇宙,今后也不会有。因此,出现了共识现实的奇特回路:我们都同意宇宙真的在那里,而那些同意我们的,自己也在那里。

在透过感官感知到事物的一瞬间,我们的经验就已经是二手的了,因为大脑并不能感知任何事物,它只是待在暗室里,把输入的感官信息翻译成感知。你所谓的大脑无法看、听、尝或碰触任何东西,你和外面那里的宇宙没有直接接触,感知到的只是一场内在的电影,是心智银幕上的投影。没有人可以直接感知外面那里的任何东西,这个清楚明了的真相似乎应该被科学家放在他们的每项陈述之前作为前言,而不该被埋起来。然而,如果他们不埋了它,它就要埋葬科学家了。假如科学家在每项陈述之前都要加上“当然,本陈述只是没有依据的虚构内容,伪装成可靠的真相,不过呢……”他们的可信度也许会大大降低。

我们从出生起就被设定要暂时停止怀疑,假装现实是真的,但如果想要停止假装,搞清楚什么真的是真的,我们就必须重新启动自己的批判性信念解除系统,激烈地、狂热地、病态地怀疑一切。哲学管它叫“极端怀疑论”,我则称之为“把已知的和相信的分开”,这对我来说并不算极端。你必须在某处画一条线,而信念和知识之间似乎是个画线的好地方。

我可以坚称自己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但那不过是个基于谣言和传闻的信念。或者,也许我生活在三十四世纪,昨晚参加了一场催眠活动,在活动中被指示要忘掉自己参加了那场活动。或者,我可能正在迸行长途星际旅行,我的大脑悬浮在冷冻剂中,为了消磨时间,我往自己的大脑中输入了一部感官老电影。可能的情况有无数种,我有什么办法确定?就和我确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我没办法。

乍看之下,意识主导论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现实太真实了,不可能只是一个类似梦境的现象。但是当我们开始审视自己真正知道什么、怎么知道的,以及知晓的本质,现实的不真实性便显露出来了。我们只能意识到意识,这是一句强而有力的提醒,告诉我们什么不能被接受为真。我并没有觉察到我的手,或者应该说,我、觉察和手三者是一体的:感知者——感知——被感知者。意识。

***

我们对物体恒存性的观念在两岁左右发展出来,但我们可能到现在还会怀疑,如果不再观察某个物体,它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也许成熟到不再考虑这种问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已经回答了它。这依然是个有效的问题:当我看不到我的自行车时,我怎么知道它真的存在?答案是:我不知道。更好的问题是:当我确实看到我的自行车时,我怎么知道它存在?答案是:我不知道。而最好的问题是:我到底怎么知道有任何事物存在?答案是:我不知道。

如果我意识到某样事物,它是否就是真的?不是。意识是真实的,意识的内容则不是。我永远无法直接感知外在世界,但我的确直接感知到感知本身。我对一个起司汉堡的感知并未证明一个真实的起司汉堡的存在,但感知本身是完全真实而有效的——对我来说。起司汉堡看起来很真实,而感知的强度会有变化,所以,手中的任何一个起司汉堡看起来、闻起来、尝起来和感觉起来,都比想象中的起司汉堡更真实,但两个起司汉堡都只是感知——一个感觉上比较真实,但两个都不是真的。

***

“感知就是感知,”我对卡尔说,“它是它本身,不需要我们去证明它。我对一个起司汉堡的感知和我对星星的感知同样有效,但是,如果我依据这些感知去推导,宣称我拥有一个物质身体,存在于一个包含时间、空间、能量、物质,充满起司汉堡和星星的宇宙里,那我就已经走偏了,进入没有根据的推测,因为我试图用一缕缕的梦境材料编织出一个物质宇宙。”

“每个人都那么做。”他说。

“的确,每个人都那么做,如果真的有‘每个人’,而不是一堆缥渺的梦境材料的话。”

“喔,对,”被我叫作“卡尔”的梦境材料说,“当然啦。”

“但是,”被我叫作“我”的梦境材料继续说,“如果我不试图根据我的感知推导出一个物质宇宙,就不会有矛盾了。我的起司汉堡制造出感官觉察,在我的存在的感知三联体中,那就是一个事实,所以当那个感知存在时,它就是我的一部分,属于我的自我与当下。”

“所以,如果宇宙不是真的,”卡尔一边检查他的手一边问,“它是从哪儿来的?”

“它对你来说的真实度,正如它本身的真实度。”我说这句话时隐约有种自我剽窃的感觉,然后我意识到,我只需要说一串两个字母的单字,就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它之于,呃,我,之所是,正如它之所是。”①我得意洋洋地说。

“呃?”卡尔说。

“当我没说。”我说,“在范式之间跳跃是件很复杂的事。意识主导论有很多难以用理论处理的分支,嘴上说说意识不在时间和空间之内很容易,但想要真正理解,你必须放下你那些被时间僵化,由情绪赋予力量,且告诉你事情不是如此的信念。你不需要任何新信念,但你会开始看见你的旧信念有多根深蒂固、不容变动。没有时间或空间,只有意识;没有之前或之后,没有此处或彼处,只有存在。所以,现在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宇宙从意识来,而意识存在。”

“这个答案让你满意吗?”

“完全满意。我已经在意识主导论里居住了二十多年,直接理解我所说的东西,不必经由言语、文字、概念或信念这种贫弱的媒介。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没有奥秘存在,也不可能有奥秘,我看不到奥秘可以隐藏的地方。我希望我传达了这一切的简单与显而易见性给你。试图表达无法表达的东西是愚者的差事,但我没有被这一点阻挡。”

这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东西,为了得到它,你也要变得简单一点。相不相信意识主导论并不重要,如果意识主导论不是你的现实状态,那么它只是另一个概念玩物,你可以玩过就丢。但是,你已经走到这里了,为什么不亲自试试呢?把意识主导论当成一个镜头,透过它重新评估你的世界,看看一切如何变得清晰。到处看一看吧。看着每一样事物、每一个人,检视任何一个奥秘,问任何问题,仔细观察你最确信无疑的东西——你的手、你的大脑、一个起司汉堡——问问你自己,你怎么知道它们是真的。答案是,你永远无从知晓。

①  这句话的原文为“As is as it is to me is as is as it is“,句中的每个单字都由两个字母组成。


26.推测与假装
如果能够避免,就别一直问自己:“它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因为你总会陷入一个没人走出来过的死胡同里,在那里,你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没人知道它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理查德•费曼

既然我们知道了什么可以被认定为真、什么不可以,现在,我们可以看看那些我们无从知晓,但也许还是会相信的事。这是关于回到兔子洞里,在那里,见山又是山,一切看上去都很真实,却没有什么是真相。诀窍在于:在真实和真相之间画一条线。除了“我在/意识”之外,我们无法接受任何事物是真相,但我们相信什么是真实的,它就是真的。

为了重新进入游乐场,我们得重新“暂时停止怀疑”,接受这个梦境状态的虚拟现实是真实的现实。比如说,我喜欢假装我神志正常,我拥有自由意志,何妨一试,不是吗?我还假装我就是我的角色,我的记忆是可靠的,时间、空间和世界就如同它们看起来那样。差不多是如此。

坦白说,为什么不?我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信念、要追随的教诲、要说服的人,我已经完成了,彻底完成,我的行为举止或穿着打扮不必遵循某种方式。没错,我提过那个照亮一切的智慧,但那不过是另一个信念,就像假装我是神志正常的一样。

确定了这些,我们就可以仔细看看意识主导论中,有哪些推测是我们不妨接受为真的,这就像是为了让潜艇下沉,必须将压舱装满水。

***

如前所述,我假装为真的几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有一个照亮一切的智慧,而我与之和谐一致。我推测,我与一个比我高出无数倍的智慧与意志有一种共同创造的关系。我观察到,我存在于一种像水流一样流动的能量模式中。我观察到,当我顺着这些精微的能量流动行事时,一切都会很顺利,愿望显化为现实,方向变得清晰,轻松和顺利成了自然状态。我观察到,我对这种能量发展出高度的敏感性,在任何重大的不顺发生之前,我就可以微调。

完美的智慧对我来说很容易相信。它几乎可以从逻辑角度证明,我不必经由感官就可以感知到它,而它对我来说是如此确定,我几乎要宣称它是真相了——我永远不会这样说其他任何事物。没错,一切都是推测,但我不妨推测我是神志正常的;而假如我的确神志正常,那么,完美的智能就是我的操作系统——完美智能操作系统。

我默认的另一件事是我的角色。一个演员怎么能没有角色?无我是真我,不过舞台上的演员需要人物设定、服装和背景故事来进行演出,这些东西我都有了,所以就顺着玩下去,山又是山了。我有别的选择吗?以无我的身份到处走动?那可不行。在梦境状态中,没有所谓“开悟的人”,因为在一个虚假的背景中,你不可能是真实的;在有限制的脉络中,你不可能是无限的。相反地,真相无法居住。没有人住在山不是山的地方,没有人处于梦境状态之外,你不是在玛雅的幻相宫殿里,就是哪儿也不在。

我还把这个“所见即所得”的宇宙当作真实的。我发现自己处于这个梦境状态现实中,除了它并不存在之外,我对它没有什么异议。因为这个原因,也因为不这样做真的太不方便了,我接受表象现实呈现出来的样子。在第一本书中,我说过我毫无分别地相信一切,就是这个意思。在梦境状态中醒着,我不必费工夫区分什么是真的、什么不是。梦中的一切都同样真实,有什么好区分的?

从我的表象大脑开始向外扩展的整个表象世界,其实很容易接受,而在梦境状态中生活,这是一个必须遵守的惯例。这个“所见即所得”的宇宙是我生活的地方,我的山在这里又是山了。我把这个宇宙叫“家”,但我从来不会把它和真相搞混。我也许住在梦境状态里,但我永远不会重新陷入不清明的状态中。

***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暂时停止怀疑”这件事情上还没有走得太远。我们只探讨了和周围环境有关的推测,而且大部分与我的直接经验有关,但现在,我们得大步飞跃,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在/意识。我相信你存在吗?

如果不假装其他有意识的实体存在,我就成了宇宙唯一的居民,那个唯一的观者。这样说来,“我在/意识”就是全部,我判断为真的一切就是真实的一切。这是开悟的观点,知识的开始与终结,可知真相的全部,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没有根据的推测。这是底线。

但是,当我躲回兔子洞里,进人由混合的隐喻和无限的可能性组成的游乐场,我可以默认其他无数“我在/实体”的存在。这么做意味着我推测每个“我在/实体”都是它们自己梦境宇宙的中心,就像我一样。也就是说,我推测有无数像我这样有独立意识的实体,每个实体都在经验自己的宇宙,造成了无限多互不相连的宇宙:多重宇宙。

这就是事情看上去的样子,几乎啦。事实上,不仅有很多意识实体,这些实体似乎还共享一个梦境空间。这就是宇宙主导论中的景象,不是吗?就像只有一个现实,而我们一起身在其中?宇宙是那张无限大的纸,我们只是纸上一群不断生灭的意识小点。

嗯,在宇宙主导论中显而易见的事,在意识主导论中却是大胆的推测。就算承认在“你存在”的多重宇宙中,你和其他无数人都和我一样,是有自我意识的实体,这跟承认我们共享一个矩阵式的现实还是有很遥远的距离。如果我们推测这种情况存在,就等于是推测有无数个独立的意识在一个共享的时空环境中平行运作——平行宇宙。

重新定义这些名词:多重宇宙和平行宇宙之间的差别,就像单人计算机游戏和多人计算机游戏。多重宇宙的情况就像单人游戏,也许有数百万人在同样的虚拟环境中同时玩一款游戏,但他们是完全分离的,没有任何重叠,也没有共享的影响力。在我的单人宇宙中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影响你或其他任何人的单人宇宙。我用核弹轰炸我宇宙中的巴黎,你的巴黎还是好好的。平行宇宙的情况则像多人游戏,好几个实体从不同的角度经验同一个环境。我用核弹轰炸我的巴黎,所有人的巴黎都会遭殃。

卡尔和我坐在外面,一边喝着好啤酒,一边仰望星空。在意识主导论中,卡尔、啤酒和星星都只是我梦境状态中的元素。如果我推测多重宇宙存在,那么卡尔依然是我梦中的一个元素,但我承认一种可能性:意识的某处有一个真正的卡尔,他可能坐在一个我的“副本”身边,抬头看着类似的星空,也可能没有。而如果我推测平行宇宙存在,那么卡尔和我正在共享意识中的某个虚拟环境,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同样的星空。最后一种情况,也就是卡尔的宇宙和我的宇宙分开但平行运作——平行宇宙——是最显而易见,也是最不可能的。

推测也许很好玩,不过我们无法凭空变出可靠而全面的解释一切的理论。我知道一个完美的解释一切的理论,也知道没有其他的了。真相是唯一可能的解释一切的理论,而尝试理解“我在/意识”之外的任何事,都只是虚拟游戏而已。

=====

27 :漏掉?合併?
======

28.楚门的世界
我们接受的往往只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现实。

——克里斯托弗


我向约翰和克雷尔姐弟提过《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好几次,但他们从来没看过。其实,我也没看过,所以在我离开前的最后一晚,我们租了这部电影一起看。卡尔和珊蒂也加入我们,把那天晚上变成了家庭观影之夜,外加我一个人。真温馨。

这部电影是幻相中的觉醒之旅的基本寓言。在旅程的终点,楚门•伯班克从最后一道大门逃出他从小生长的人工环境“桃源岛”,获得了自由。他穿过那道门,踏入一个更广大的现实,不过,这个现实和他以前所知的世界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规模大了点——一样的范式,一样的运作方式,所有事物真的都一样,只是高了一层。就像《黑客帝国》中的尼欧,楚门并未逃离幻相女神玛雅,他只是从一只乌龟背上跳到下一只乌龟背上。

“来,现在假装是你打开了那扇门,”看完电影后,约翰和克雷尔过来找我讨论,我这样对他们说,“你的一生都在为这一刻准备。你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危机,打过一场又一场恶战,摧毁了一个又一个幻相。随着你的世界在你周遭分崩离析,你的内心经历了难以平息的情绪波动,你已经展开了一段伟大的旅程,现在,你马上就要揭开你存在的真相。你将离开你所知的唯一现实,步入一个新的、规模更大的现实,一个你从未见过,最近才开始怀疑它存在的现实。可以吗?”

“可以。”他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好。在电影的比喻里,楚门只是从一个微型宇宙走入大家都知道的常规宇宙——这其实和他在桃源岛摄影棚里熟悉的那个范式并没有差别,只是规模不同。就好像他从一个牢房钻地道越狱,却钻到另一个更大的牢房里。我说的没错吧?”

我停下来等待他们响应,这是保证大家步调一致的好机会。他们很肯定地告诉我,已经跟上了。

“但假如他不是站在通往下一层的大门前,而是站在最终的大门前方,会怎么样?这扇门不是只把你送到下一层,而是超越所有层次,进入终极、永恒、无穷的现实。如果他杀掉他最后一个佛陀,在最后一次谢幕之后穿过那扇门,进入一片永恒空无的全然虚空中呢?之后,又会发生什么?”

他们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修辞性问句,愣愣地盯着我。

“在最后一扇门背后,没有时间或空间,”我继续说道,“没有能量或物质,没有动作,没有相对性,毫无他物。山不是山,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地方,没有要扮演的角色,没有看表演的观众,只剩下真相,而楚门不存在。没有感知的对象,也就没有感知;而没有感知的对象和感知,又怎么会有感知者呢?”

“那是什么意思?”克雷尔问道。

“永恒的空无,”我说,“未分化意识的虚空。”

“但是,那意味着什么呢?”约翰问道。

“它不意味着任何事,”我说,“它只是存在。”

他们看了对方一眼,又看向我。

***

假设楚门到达了最后一扇门,之后呢?也许他会把手伸出那扇门,然后发现手不见了;或者,他向外一跃,然后降落在他起跳的地方;又或者……好吧,我们在此似乎把能用的比喻都用完了。很难把站在最后一扇门前比喻为任何事,这是一切的终局。最后的问题被摧毁了,最后一层帷幕被扯下来了,最后的大门打开了。他理解了一切。经由摧毁所有虚假的知识,他获得了完美的知识。在玛雅的宇宙中,只有他到达的这个地方没有“更远”,这是一个古怪而荒凉,名为“完成”的地方。现在,他能做的只有转过身,重新进入那个他曾经付出一切逃离的虚假现实。只不过,毫不夸张地说,他这一次完全清醒。

就这样,没有别的了。一个不讨喜的家伙有一天感到无比愤怒,怒气冲冲地跑出边界,又偷偷溜回来,因为他发现没有别的地方可去。现在,他被称作开悟者。我把开悟叫作“只有傻瓜才想要的奖赏”,就是这个原因。但是,了悟真相无法藉由渴求达到,所以只有达不到的人才会失望。那个无比愤怒的家伙不是想要变得真实,他只是不想变得虚假。后者是做得到的,而且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

电影中,楚门在穿过那扇门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杀佛”。他杀了上帝,他的上帝;他“杀死”其他每一个人,摧毁其他每一个幻相和谎言,只剩最后一道阻碍。对楚门来说,那道阻碍是克里斯托弗,他的创造者/导演/制片人。对任何人而言,杀掉那个最后的阻碍和打开最后一扇门,说的是同一件事——完成。

请注意,楚门并未走上什么灵性旅程。他没有修炼任何技巧或追随任何一条路,也没有老师或传承什么,他不过是在他周遭现实的织锦上发现了一根小线头,便开始扯那根线头。他拥有非常纯粹的意愿,使得他能够坚持扯下去,即使他试图拆解的是他自己。

***

旅程的尽头有什么?一路走来,你克服阻力、面对恐惧,扯下欺骗者的面具,烧尽一切,到达最后一扇门,杀掉了最后的佛陀,直接看见无限的真相。这一切之后是什么?

之后就是“完成”。之后,你把那扇门关上,让那些真相、虚空的胡说八道自生自火。之后你就知道了。之后你就理解了。之后,观众席的灯光亮起,人间的整场悲喜闹剧展现在你眼前,而你将永远无法真正再次暂时停止怀疑。之后你会发现,你千辛万苦离开的那个人工环境看起来相当美好,逃脱则显得很蠢,就像冲出潜水艇或宇宙飞船一样。

电影中的楚门走到门外,把他的桃源岛抛在身后。但矛盾的是,我们这位真实的人①没有穿越那扇门。他走不出去,因为别的地方没有所谓的“他”。他发现自己是处于保护性监禁中的囚徒,一个全像甲板上的虚构人物,无法存在他的全像环境之外。他还在舞台上,不过,现在幻相被粉碎了,不再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剩下一堆……管他是什么!

对我而言,在花了十年适应这个现在对我来说荒无人烟的星球之后,一个更大的模式显现出来,而我能够放松地顺应这个模式。那使得“三部曲”的问世成为可能——对这个有趣而迷人的消遣,我充满感激。

所以,在电影中,楚门穿过那扇门,然后银幕上就出现了演职员表的滚动字幕。但是在我们最后一扇门的版本里,他并没有出去,而是转过头,回到原地。

从最后一扇门回到桃源岛的广阔舞台的那个新人是谁?他被赋予了魔力吗?他成了一个神秘家吗?他有没有特殊能力?他能降福于人吗?他必须乘船回来,还是能在水面上行走?如果桃源岛某个没有觉醒的居民看着我们的楚门,他会在楚门身上看到人类最高理想的显现吗?或者,他只能看到一个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似乎不属于这个地方?他的外表不会有任何变化;他不会闪闪发光,不会凭空悬浮,也不会放射出慈爱的能量;他不会口吐莲花,不会对每个问题都回应以智者般的答案;他不知道通往最后一扇门的快捷方式,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想去那儿。他,就像庞居士说的,不是圣人或贤人,只是一个完成了他的工作的凡人②。

真实的楚门回到原地后,会发现桃源岛充满了演员。他曾经将他们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人,现在他们不再是了,而成了某种令人困惑、与他毫不相关的东西。他只知道一点:这些人不知道他所知道的东西。他们不曾经历那些自我拆解,不曾站在最后一扇门前;他们没有走过终极旅程,那段旅程的返程本身就是一个幻相。

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所以,他们顶多能算得上什么呢?儿童、刍狗、僵尸。在这位真实的人全新而清明的眼睛里,他们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好或更坏。不好也不坏,往好的方面说,不过是睡着了;往坏的方面说,则是没有感情的游魂。他们只是舞台布景、道具、临时演员。真实的人不再是他们之中的一员,或与他们有任何关联,而且永远不会是了。

电影中的楚门离开桃源岛,进入爱和自由的新生活,但这位真实的人则被丢进一个他明知并非真实的世界里,独自行走,身上穿着他觉得与自己无关的皮囊和人格,身边围绕着正在演出一场无意义戏剧的演员。他用一切换来了一无所有,做了一笔划算的买卖。

①楚门的英文“Truman”的读音,与“真实的人”(true man)接近。

②原文为:“不是贤圣,了事凡夫。”出自《庞居士语录》。


29.开悟的观点
给人一根火柴,他可以用来取暖一个晚上;用火把他点着,他余生都会感到温暖。

被说服了吗?你不该被说服的。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被说服了呢?顶多,你对意识主导论的接受程度足够把你现有的模型搅得乱七八糟。也许,你可以在概念上领会意识主导论,并用它重新衡量你现有的信念。也许,燃烧的过程会慢慢发生,既然你已经接触到了,你会发现改变将在之后的几个月或几年里渗透进你的世界观。这只是我的猜想。除了藉由离开宇宙主导论,没人能真正进入意识主导论,但也许这一瞥会把你推向一个更勇于挑战信念的生活。

说到这一点,我的生活就是挑战既有信念的完美典范。我生活在一个上千亿人生活或曾经生活过的星球上,尽管我在各方面都不出众,我却要相信,在远远比我更聪明、更有勇气、更真诚的无数人中,我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在灵性层面开悟的人。

我的意思是,不会吧,来真的?

谁会相信如此明显的幻想呢?我绝不是个好骗的人,但这就是我的生活,我能怎么办?我可以试着逃跑,但我已经把能逃的地方都逃遍了,才沦落到这里。那种感觉就像,你把《宇宙威龙》这部电影中阿诺的角色换成一个小老太太,让她接上那部心智机器,而现在,她相信自己是个超级星际间谍,功夫出神入化,正在拯救世界。一切都不搭调,完全不协调,简直太怪异了。像阿诺那样肌肉发达的大块头,当然适合这个角色,虽然他也许没法区别真实的和美瑞思①,但一个小老太婆应该知道自己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幻想里,我也应该如此。

难怪我会觉得宇宙是一只又大又贪玩的狗狗。明天我可能罹患“屁股癌”,然后认定宇宙是一只得了狂犬病的斗牛犬,但现在,我只是顺势而为,扮演这个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角色。人生不过是一场梦,所以干吗挑剔?在梦中,我可以梦到自己是个灵性开悟的家伙,写了几本书,热爱狗狗,喜欢在吊床上闲晃——为什么要打破这场梦?

***

我们在本书中使用的关于“意识”的定义(感知者——感知——被感知者),可以说和阿特曼意识是相同的概念。但是,关于梵意识,我们又能说些什么?我们可以说,梵意识是真相、是无限的,是阿特曼意识的根基,这些都没错,但它们其实什么也没表达出来。意识存在,除此之外,我们无话可说。因为梵意识是无限且不具属性的,我们只能说它不是什么,而不能说:这个就是梵意识。不是很令人满意,对吧?我知道,但规矩不是我定的,而且这一条无法被打破。当然,大家都试着打破它,试图为梵/真相/神/意识赋予种种属性,但是当你把所有属性拿走,最后剩下的那个无限、无他的存在,才是我们所谓的梵意识。

承认我们不了解,也无法了解梵意识,并不代表我们了解阿特曼意识。后者是我们经验到的,因而似乎可以确定,前者则好像只是干巴巴的理论。但事实上,我们可以确定梵意识存在,而阿特曼意识不存在。我们碰到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悖论。

唯有真相存在,非真相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解除对非真相的了悟”是比较准确的说法,以及为什么没有“开悟的人”这种东西。事实上,没有感知者、感知或被感知者。事物之间的区别不存在,此处和彼处的区別不存在,当下和其他时刻的区别不存在,我和你的区别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无他、无属性的无限存在。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梵/真相/神/意识具有分形或全像的特质,抑或两者皆有?当然,为什么不可以?但那不就是一个属性吗?不,这只是描述“无限”的一个说法:当你在无限中移动自己的视角,你会发现,无论怎么放大或缩小(拉近或拉远),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内容,放大或缩小的动作可以一直进行下去;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个部分都等于整体。如果我们说的分形和全像是这个意思,当然没问题,不过这重要吗?你会考虑部分与整体,不过是因为你的“我在”让你成为整体的一部分。既然部分等于整体,你当然就是完整的整体。

让我们回到那个白纸的比喻:有一张白纸向各个方向无限延伸,现在,把纸上的圈圈点点都擦掉,剩下的是什么?完美无瑕的永恒空无,没有分割或区别,没有开始或结束,没有疆界或边缘。我们到达了真相,但到达的那个是谁呢?当然是:没有人。不是真我,而是无我。没有部分,只有整体。你从来不是纸上的那个点,你一直是那张纸。作为任何事物就是作为一切事物。没有其他可能性,也不可能再简单了。梵即阿特曼,阿特曼即梵。梵我同一(汝即彼)。

***

这些冗长的叙述都不足以描述我在意识主导论中生活的经验。本书的这个本质性缺陷是我个人的遗憾之处:我试着用一种有人会觉得有趣的方式表达这些东西,这是很有趣的挑战,但是当我把稿子从头读到尾时,我找不到我现实中那种干净、简单、毫不神秘的感觉。经过解除对非真相的了悟,我到达了一个更高的地方,但那并不是因为我拥有高于他人的知识——正好相反,我失去了所有知识,而这个没有知识的状态让我得以站得更高。我能看到一切、理解一切,但是我一无所知。

完美的智慧存在吗?我会投肯定票,但这只是我的想法,不是我知道的事。没错,我能感知到某个完美的智慧,但我可以感知到的疯狂玩意儿太多了。在我见山又是山的兔子洞里,我感知到的智慧把一切照得很亮,我则借光顺势而行。我也许不完全理解它,也可能会犯错,但二十多年来,这种顺势而行已经成了我行走世间的唯一模式,持久不变和没有偏差都不足以形容它——只有“神奇”这个词可以。对我来说,完美的智慧和意识是同义词,所以,我体验到的这种共同创造、更高的知晓的关系,不仅是我与上帝意识的连结,这关系就是我的上帝意识。

***

我们都会在自己相信的事和不相信的事之间画一条线,这条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且在一生中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而我们在这里所做的,只是在我们知道的事和不知道的事之间画一条线,这条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永远不会为任何人转移。在“知道”这一边,是“我在/意识”,另一边则是其他的一切。这条介于知识和信念之间的线,是存在的唯一底线。如果你直接知晓这一点,那么你就是生活在意识主导论中;假如你不是直接知晓这一点,你就是生活在——别太快下结论——意识主导论中。你只是相信你身处宇宙主导论里。

如果要在本书中谈及意识主导论模型和类似模型的支持者,包括过去和现在的,我可以轻易把本书字数增加一倍,甚至两倍。但是我说过,言简反而意赅。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找相关的东西,但整个论点其实很简单,就像我们在第一章提到的那样:如果,真相即一切,而且,意识存在,那么,意识即一切。这与信念无关,你只要亲自去看就能明白,而且它就在你目力可及之处。我们不需要一百个专家来告诉我们背后有什么,我们只须之回头看一眼。

被说服了吗?你不能被说服。既然我们正坐在这里观看整个世界,体验着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当然无可争辩,“一切都是梦”这种想法显然毫无道理。我同意,每个人都同意。时间和空间、能量和物质、因果关系和二元性,都真实得无可辩驳,只不过,它们并非真相。如果想要理解这一点,首先你必须领悟到,你只能靠自己,没有老师或教诲来帮你,没有朋友或同伴来安慰你,你必须自己把一切理清楚,因为你要理清楚的,正是你自己。那个大奥秘并不是可以用逻辑解决的问题,你要杀死的,是情绪组成的千头海德拉②。你可以管这只怪物叫玛雅,但它其实是你自己。

不过,为何要这么麻烦?把真相留给那些对它念念不忘的人吧。说真的,真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非常无意义的成就。在一群喝得烂醉的狂欢者中,谁愿意做那个唯一清醒的成年人?每个人都被虚假的知识灌得烂醉——上帝和先知、预言家和贤者、哲学家和科学家、国王和皇后、你的父母和老师,你认识的、景仰过的,甚至向他祈祷过的每一个人,全都迷醉在自己的信念里,而且,迷醉有什么不好?游乐场里没有位置给清醒,梦境状态中没有位置给清明。真相是无关痛痒的东西。

有一件事并非无关痛痒:摆脱我们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稚弱,发展出我们本来就具备的全部潜能:人类成人。那是一切的起点。无论你是只要到达那里,还是要超越人类成人继续向前,这都是你唯一要做的事,没有第二条路。人类成人是一切的关键,如果你还没做到这一点,其他的事情完全不重要。你应该祈求自己成为人类成人,就算要辞掉工作、抛弃家庭、赌上性命也在所不惜。这是非常严肃的工作,也许,你读这本书就是想要知道这一点:的确存在一个了不起的惊人成就,而且你真的能够达到它。如果你得透过宗教、戒酒无名会的十二步骤、进监狱或扭断脖子才能做到,那么这些事情对你来说远比任何一本书都有价值。

忘掉那些灵性的胡说八道吧,光是要回到我们的本来面目、克服阻挠这个自然过程的恐惧,我们就够忙的了人类成人不是什么崇高的灵性成就,在没有被盛行的恐惧破坏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人正常的成长过程。它是肉体的死亡与精神的诞生,在一个调适良好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在青春期经历这个过程。这和灵性、宗教或科学都没有关系,只是我们没有腐败的自然发展,到达那里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人类成人就是那个清晰而普世的生命航向:到达那里,穿过那里,超越那里,发现你的本质和这个游乐场的本质,最重要的是,发现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差别。了解意识主导论范式的真正重点不在于到达那里,而是意识到你从没离开过。你就是旅程,你就是终点,而当你真正了解这一点,就会明白,你不仅刚刚读完这本书,你还刚刚写完了自己的“解释一切的理论”。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5 11:4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10-7 22:29 编辑

帕帕奇Papaji:“修炼”并无实质可得*永恒的安宁-----部分

(jenny: 帕帕吉传记寫 , 帕帕吉与拉玛那对话.   (也收錄在拉瑪那的書: 對話真我 (与拉玛那.马哈希对话錄) )

=====

问:你推的?

答:推的那个就是被推的那个,两者是一。但实在讲,没有推的必要,你也没在任何终点,你也没在通往任何它处的起点上,你没跳进任何地方。你在此时此刻当下。

问:这是重大启发。某人从未开始过任何事情,也没到达任何临界点,也无必须的推送。

答:没有轮回也没有涅槃。

问:那这头脑心智的整个建造物,完全就是想象虚构的小说故事,可是它看上去是如此地“真实”。

答:心智(构想和记忆)是非常有力的。心智建议:“你被束缚了”,你接受它为“真”。这就是轮回的构造。然后心智又建议你“要从轮回中解脱,要免于轮回”,你接受它为“真”,进而这修炼就开始了。这全都只是“想法”。一种设想!涅槃也只是一个概念想法,来自心智的把戏,一个概念把戏。那么,你怎么跳出这种概念把戏呢?当你称之为“把戏恶搞”的时候,你就脱掉它了。你通过一种天然自发的特有的“知性”,知道这所有一切都只是心智构想的概念把戏。于是你就了解到,没有任何事真的必需去完成,也没有任何地方真的要去到达。你源自“无空间,无位,无处”,你也从未真的去过任何地方。


问:你认为,要开悟,需要什么样的修习,您推荐什么样的修习呢?

答:为什么你想开悟?你要开悟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你想要获得什么?不要刻意去灵修。有一条滚滚流淌着的想法,翻滚着各种念头的河流。每个人都正在想法念头的河流里顺流而下。每个人都抓住这些想法并且正在被流动着。只有个别少数人会抓住一个单纯的想法“我只想心安自在”。抓住这个想法的,在整个群体里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人群,他们并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抓住这个想法“就在此生,我必须要知道真相”。

绝大多数人群都是顺流而下,而这样的少数人,我称之为“逆流而上”,朝着[源头]。这一动机,并不需要任何努力,任何努力都不可能引发这种想法。60亿地球人,注定抓住这想法的人,也不过数百。但只要这动机发生了,就必定导向终极。

问:大师,我和你在一起,已经四天了,可是我依然没开悟。

答:[笑声...] 是啊,我都奇怪,象你这么聪明的孩子,竟然没开悟。

问:我该怎么办啊?

答:那就让我告诉你,我的导师曾经告诉我的话:只是保持安静。无论你做什么,说还是不说话,都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这就足够了。

如果你不再想着“开悟”了,“开悟”就会来找你。如果你追着这个“开悟”的想法,那么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想法都会来痛打你。现在,来试试看,你现在就抱住“开悟”这个念头,保持这个念头,别让它溜号,让这个“词”始终在你面前。来,试试。抓着它,你能抓着它吗?

问:[片刻沉默]....它突然消失了。

答:好,念头都消失了,此时,你是谁?


==========

帕帕吉传记(9):初参马哈希

【前情提要:帕帕吉得到一苦行僧指点来到千里之外的拉玛那道场,却发现苦行僧正是马哈希。在得知马哈希四十八年从未离开过慧焰山后,他就决定留下弄清此事】
我很快发现他(马哈希)从不进行私下对话,于是决定等他见访客的大厅相对空的时候再去见他。

我在道场吃午饭。用餐结束时马哈希和侍者回到他的房间。没有别的人跟着他。我当时不知道道场有个不成文规定,在上午11:30到下午2:30之间,访客不应去见马哈希。道场主管决定马哈希需要在午饭后休息几个小时,但由于马哈希不会同意不让人们去见他,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折中方案。他的大门永远敞开,但访客和弟子都被积极劝阻不要在这段时间里去见他。我对此毫不知情,就跟着马哈希进入房间,心想那该是进行私下对话的最佳时机。

马哈希的侍者,叫做克里希纳斯瓦米的男子试图阻挡我。“现在不行。”他说,“两点半后再来。”马哈希听到了对话就告诉克里希纳斯瓦米我可以进去见他。

我走近他,斗志昂扬:“到我旁遮普家里来见我的那个人是你吗?”我问。马哈希保持沉默。

我再试一次。“你是否来过我家,并且告诉我到这里来?是你让我来这里的吗?”马哈希仍不做任何评论。

既然他不愿意回答这些问题,我就提出到访的主要目的:“你是否见过神?”

我问:“如果你见过,你能让我见他吗?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甚至我的生命,但是你要拿走的话必须向我展示神。”

“不,”他回答,“我不能向你展示神,也不能让你看见神,因为神不是可被见到的对境。神是主人公。是观者。不要去关注那些能被见到的对境。找到观者是谁。”他还补充:“你就是神。”这就像是在指责我去寻找外在且有别于我的神。

他的话没有打动我。这似乎仍然像是那些我从各地斯瓦米那里听来的各种借口。他承诺过向我展示神,而现在他试图告诉我非但他不能展示神,而且没有人能行。若不是在他说出要去找这个想要见到神的“我”是谁这句话之后,我立即经历到的某种体验,我早就把他和他的话抛到一边了。

他说完那番话后看着我,他凝视我的眼睛,我整个身体开始颤抖,摇晃。一阵神经能量的颤栗穿过我的身体。我的神经末梢似乎在跳舞,而毛发全都竖立起来。在我之内,我开始觉察到灵性之心。那不是生理的心脏,而是所有一切存在的源头和支持。在此心之内,我见到并感到有什么东西就像闭合的花苞。它非常亮,是浅蓝色的。在马哈希的注视下,在这种内在平静的状态里,我感到这颗花苞绽放开来。我用了“花苞“一词,但这不是准确的描述。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我之内,在心之中,有感觉像花苞一样的东西绽放开来。而当我说“心”一词时,这颗心,这颗我的心之心不在身体之内,不在身体之外。我没法给出更准确的描述来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能说的只是在马哈希的存在中,在他的凝视下,心绽放开来。那是次非同寻常的体验,我之前从未有过。我并不是来寻找什么体验的,所以当这一切发生时我完全震惊了。

尽管在马哈希的临在中我得到了极其有力的体验,但他说的“你就是神”和他建议的“找到观者是谁”并不怎么吸引我。他说的话,或和他在一起的体验都没有驱散我想要寻找身外之神的爱好。

我心想:“自己成为巧克力没什么意思,我想要尝巧克力。”我还是想要有别于自己的神,这样我就能够享受和他融合的大乐。

到了下午,弟子们进来,我带着狂热的黑天虔信者的偏见眼光看他们。而就我所能见到的,他们只是在那里安静地坐着,什么也不做。我心想:“在这里看起来没有人会唱诵神的名号。没有一个人拿着念珠,或练习持诵。他们怎么能认为自己是合格的弟子呢?”当时我对于宗教修行的看法相当狭隘。这些人可能都在禅修,但当时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在浪费时间。

我又把挑剔的眼光转向马哈希,出现了相同的念头:“这个人应该为他的追随者树立一个好榜样。他静静地坐着,没有任何关于神的谈话。他似乎并不唱诵神的名号,也不用什么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神上。这些弟子懒懒散散坐在他周围,是因为老师自己就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这样的人怎么能向我展示神呢?他自己对神毫无兴趣。

我的心里飘荡着这些念头,不久就对马哈希和他身边的人开始反感。去马德拉斯开始工作前我还有些时间,但我不想浪费在道场里这些懒人身上。我走了几公里,去到慧焰山另一边,在山丘北麓的森林里找到一处安静的地方,在那里单独一人不受打扰做我的黑天持诵。

(帕帕吉吉当时住的山洞隐藏在这个小神龛后,据说他的部分骨灰也撒在此地。)

我在那里待了大约一周,沉浸在我的虔信练习中。黑天经常对我显现,我们一起玩了很久。最后我感到是时候返回马德拉斯准备入职了。回镇的路上,我再次走访道场,一方面是去告别,另一方面是要告诉马哈希我不需要他的帮助来见到神,因为靠我自己的努力,我每天都在见他。
我出现在马哈希面前时,他问:“你从哪里来?你住在哪里?”

“在山的另一边。”我回答。

“你在那里做些什么呢?”他问。

这就让我打开话题了:“我一直和我的黑天一起玩。”我洋洋得意。我对自己的成就非常骄傲,觉得自己比马哈希厉害,因为我绝对相信黑天肯定没有在那段时间出现在他面前。

“哦,是这样吗?”他评论道,看起来有些吃惊也有些兴趣,“非常好,非常好。那你现在见到他吗?”

“不,先生,现在没有。”我回答,“只有在净观时我才见到他。”我仍然对自己很满意,觉得我被赐予这些净观,而马哈希却没有。

“所以黑天来和你玩,然后他消失了,”马哈希说道,“出现又消失的神有什么用?如果他是真神,必然一直和你在一起。”

马哈希对我体验的境界缺乏兴趣,这让我有些泄气,但还不至于让我愿意听他的建议。他告诉我要放弃对外在之神的寻找,而要去寻找是谁想要见到神,寻找此源头。我对此实在消化不了。我用了一生时间来崇拜黑天,来寻找人格化的神,这让我无法接受任何别的寻找神的说法。

尽管我对他的建议并不热衷,但马哈希身上还是有些东西启发了我、吸引着我。我请他给我一句咒语,希望借此获得他对我自己灵性状态的认可。他拒绝了(不过在我回到马德拉斯后,他在梦中给了我一句咒语。)于是我问他是否愿意准我出家做云游僧,因为我对马德拉斯的新工作并不热衷,接受工作只是因为这让我有机会来见马哈希。他也拒绝了。

我怀着偏见离开道场,除了一次好的体验和一些坏的建议外,我没有从马哈希那里得到任何东西,我回到马德拉斯开始新工作。


本系列摘自帕帕吉三卷本传记《Nothing Ever Happened》 由其弟子大卫·高曼 (David Godman) 搜集整理,1997年出版。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5 22:44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10-16 02:48 编辑

商羯羅阿闍梨
是印度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吠檀多不二论的著名理论家。

商羯羅(Shankara)用「梵」的理論
: (梵是唯一真理,世界是幻象,梵與自我終究是沒有分別的。)
: 駁倒了佛教的「無我」理論


商羯羅,婆羅門教吠檀多派的集大成者、不二論宣示者。他屬南布迪里婆羅門種姓。
商羯羅認為最高的梵是世界的本源,世間萬物都是依靠梵而產生的,而梵並不依賴其他事物。
他認為梵是一種絕對的、永恆的意識。它不具有任何差別與屬性,它既超越主觀和客觀,也超越時空和因果。


商羯羅與法稱辯論失敗投河自殺

==========

奧義書

奧義書古印度一類哲學文獻的總稱,是廣義的吠陀文獻之一。 雖然奧義書由吠陀發展而來,因而經常被理解為婆羅門教與印度教的經典,但奧義書並不都是由婆羅門階層寫的,也不都完全反映婆羅門教的觀點。實際上,某些奧義書敵視婆羅門祭司。準確的說,奧義書是一種哲學論文或對話錄,討論哲學、冥想以及世界的本質。

==========

博伽梵歌 (薄伽梵歌 )


==========

那個能知之力驅動著所有人的身體(短摘) -- 冉吉特.馬哈拉吉


==========

拉馬虛

拉馬虛簡介:(Ramesh S. Balsekar)(1917 年-2009 年) ,他畢業於倫敦大學的貿易專業,在印度一家頂尖的國有銀行擔任總經理,1977 年在印度銀行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休。他是尼撒噶達塔馬哈拉奇的弟子。從很早的童年時代,拉馬虛就被“非二元”論所吸引,特別是拉瑪納馬哈希(Ramana Maharshi) 和“為無為”(Wei Wu Wei)的教導。在他1977 年退休後,他曾有過內心的某種衝突和困擾,這很快引領他去日復一日的拜訪著名的智者,也就是他的上師,尼撒噶達塔馬哈拉奇尊者。退休 2 年後的 1979 年,覺悟發生了,他完全徹底的覺悟到,根本沒有某“個人”在做什麼。拉馬虛開始大量的翻譯他和尼撒噶達塔馬哈拉奇的日常談話。他本人在 1982 年開始佈道。是他的上師命令他去演講。這一系列的演講和交談開始於,某一天有一個澳大利亞人一大早的登門造訪。轉天,這個澳大利亞人帶著他幾個朋友返回來繼續交談。慢慢的,跑來聆聽拉馬虛的教導的人數就開始增長。自此之後,他撰寫了超過 25部作品,並且在歐洲和美國舉辦過幾個研討會。他退休後定居在孟買,常常在每天早上舉行演講會,面對來自全球的尋訪者。他結婚並且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是一位“在家”的上師。他把他的上師尼撒噶達塔馬哈拉奇,佛陀,拉瑪納馬哈希,道家大師“為無為”的教導融入他自己的體悟中來詳盡闡述,指向那真相,那終極的覺悟。

============

這些都是2014年得知, 只有 [拉馬虛] & [冉吉特.馬哈拉吉 ] & [ 商羯羅阿闍梨 ] 是今天得知, [拉瑪那·馬哈希]  幾個月前得知, 只看過[拉瑪那·馬哈希] 的 "我是誰?" Youtube..,不知他有這麽好的教導的書, 2019-10-4才知.
[ 商羯羅阿闍梨 ]吠檀多經, 2014年知道, 沒看過


[奇蹟課程]只是法門之一 , 你可以選擇, 也可不, 不是唯一的法門...

世界 & 身體不存在, 也不是只有奇蹟課程 & 告別娑婆在說而已....

葛瑞也只是傳訊者而已, 那些一堆中、英文Youtube還有葛瑞電影 , 有葛瑞也有葛瑞夫妻, 人氣也不高, 夫妻也沒悟, 也跟我們一樣在學習而已, 不是大師, 不是神.

葛瑞個人網站還另專放著人家質疑他是詐騙的反駁文.

至於有人學了某法門有用, 不代表其他法門無用, 而且也許他也之前並不知還有其他人的著作....

看了奇蹟課程,尤其是告別娑婆, 那是你沒看佛法, 或其他人的著作 , 所以覺得他們很神, 只有他們懂 , 或是因他是化身, 比較有魅力, 給你一種睱思..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5 23:35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3:37 编辑

###佛欄的412~415F, 已貼過來了, 使之完整, 另貼新的

###拉瑪那●馬哈希 , 書一、《稀世珍宝》: 2,3,5,11,13章


: 《稀世珍宝》又名《神言金句》: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生平與教誨
(拉瑪那●馬哈希)

●感謝: 拉玛那●马哈希、授權者道場、引進台灣的翻譯者-蔡神鑫 先生、ㄧ人作業的紅桌文化 出版社

●拉玛那●马哈希 隨時打開門受訪 , 但從未寫過書, 這些都是與受訪者的對話 , 後人收錄成書, 廣結善緣

●很多的教導如同 [奇蹟課程]說的一樣 , 是第一位讓我看了入心的外國大師 ! 真感動!  不是那種虛幻、搞身、不知所云、理論、勵志、等等

●7月只看過[拉瑪那·馬哈希] 的 "我是誰?" Youtube..,不知他有這麽好的教導的書, 2019-10-4才知.他教導的 , 跟 [奇蹟課程] 同 , 我就不再在幾乎毎句話的底下註明了

●記得 [告別娑婆] 第四本書聊到 [吠檀多經] (吠檀多不二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喬荼波陀商羯羅哲學思想的研究)
, 因為佛祖的故事沒那麼多可聊, 就聊一下這個、及老子, 不過都是閑聊不重要、沒有重點的八卦, 及重覆那些臭酸的話, 那些在第一本已說完了, 阿頓也在某次說: [ 這次我們直接入話題] , 大概葛瑞更會扯?
人世間有很多需求, 因不同人不同情況, 所以要聊很多, 但不是像[告別娑婆] , 扯同一句話扯得沒完沒了, 湊一些東西在閑扯, 湊書頁數, 那句話還值得很貴在工作坊繼續扯蛋.


ps, 網路上有 【纪录片】拉玛那马哈希 Sri Ramana Maharshi 的視訊記錄片

==========================================

                             二、 真我与非真我:真实与世界

只要梦境持续进行,你在梦中眼见的苦难,

也如同现实世界一样为真;

然而,一旦醒来,你便发觉,

梦中苦难,皆转为虚幻不实。




存在或意识,乃唯一的真实。

醒时而有意识,我们称为醒着;睡时而有意识,我们称为睡眠;做梦而有意识,我们称为梦境。意识如银幕,图像穿梭其上,银幕为真,而图像仅是投影。

真我及其上的现象,有如草绳之于蛇身,此为善喻。银幕上,一位国王显现,坐在皇座上,观看座前各样的人物杂耍,同在银幕上的国王,观看同在银幕上的杂耍,而观者与被观者都仅是银幕上的投影,此银幕为真,承载着投影的图像。在吾人身处的世界亦然,观者与被观者组构成心思,而心思被真我承载着,或真我为心思之基石。

不二一元论无生论称:「一之真理外,别无存在,无生无死,无往无回,无慕道者,无渴求解脱者,无解脱者,无困缚,无解脱,统合之一,独然永在。」

无法探悉此个中奥义之人,每问道:「我们眼观世界万象,环于身边,如何能视若无睹呢?」

这时,梦境体验之说,提出答复:「你的观见,取决于那观者。若离却观者,则无一物可观。」

此一说法,称之为「感知-造物论」2,其论述是:先由心思感知而创造其人,然后其人观其心思感知之所造为何。

若不能理解「感知-造物论」,则此人可能进而质疑说:「梦境为时短暂,而世界万象不时呈现在目,何况梦境的体验,仅是对我个人而已,而世上万象确实为众人所共见共知,怎能说不存在呢?」

面对这种质疑,「造物-感知论」3,乃起而论说,其陈述是:「神以某某元素,先创造某某万物,然后繁衍之,绵延之。」

虽然这种论述,令质疑者满意但是质疑者对「造物-感知论」以外的论述,一概不以为然,他们每每自问:「世界一切山川地貌、科学、穹苍星辰、银河行星,及相关规律等一切知识,怎能说不是真实的呢?」

面对这类质疑,允宜如此响应:「是的,神造万物,而为你所见所知。」这样的回答,仅是针对质疑者心智能力的程度而说,实则,绝对真实,仅是一而已。

真我,姑且称之为白光,超越亮光与黑暗,其本身并一物可观见自亦观者被观者在全然黑暗中,观者与被观者可观见然而真我行其反射映照之光,此为粹然之心的光,这种光既非会明也非全暗,仅是柔和的映照之光,能使世界万物,存置其中而呈现其相

从真知或绝对真实的角度以观,世间的诸苦难及重大事件,如饥饿等,诚属梦境

在梦境中,你感到饥饿,也看到别人受饥饿之苦,于是你喂食自己,出于怜悯,也喂食别人,以解其饥饿之苦。只要梦境持续进行,你在梦中眼见的苦难,也如同现实世界一样为真;然而,一旦醒来,你便发觉,梦中苦难,皆转为虚幻不实

你可能在饱食之余,酣然而寝,在睡眠的梦境中,你在炙阳下长时间辛劳工作,感到又饥又渴,想要饱食一餐,但醒来后,你却感觉胃已饱满,无意起身就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在梦中,便能知晓饥饿之苦是不真实的,而能因应得宜。在梦境里,饥饿者必须以食物喂食,俾能解除饥饿之苦,故饥饿的梦中人,必须获得食物的供给。

你不可混淆「梦」「醒」两境。

在你获致真知或自幻象中醒悟之前,你仍须在视见所及的诸苦难中,履行社会服务,俾以救济之。只是,当你行其事时,必须了无「我是作为者」的念头仅是懔于「我是神的工具」即可

同理,帮助人时,莫怀「我在帮助比我下等的人,他需要帮助,所以,我是高尚,他是卑下」等诸想法,而要借着帮助别人,以之作为敬奉神明的媒介一切的善行,皆为真我,而非为其他人。其实,你不是在帮助别人,你是在帮助你自己

圣典《解脱之精粹》4述及幻象的六项问答,极具深义:

一、幻象是什么?

答:无可描述。

二、幻象因何而萌起?

答:因心思或自我而萌起。自我以为其自身分离的个体总是认为「我做这个」、「这个是我」。

三、幻象从何而萌起?其如何起源?

答:无人能述说。

四、幻象为何而萌生?

答:由于不探究,由于没有探究「我是谁」。

五、若真我与幻象,同时存在,则不二一元论的论述,岂非不攻自破?

答:不然,因为幻象依附在真我上,犹如图像投影在银幕上,就意义论,图像为不真,而银幕为真。

六、若真我与幻象为一体,则可否说:真我是幻象的质地,二者俱属虚幻?

答:不,真我有能力萌生幻象,但其本身并不虚幻。魔术师能幻化其魔术,变出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情景等而娱乐人,我们皆清晰目睹,但变完魔术后,魔术师依然存在,而他所变幻的魔术异象,已然消失。魔术师不是魔术异象的一部分,他是实然为真。

圣典解释造物,有如此说明:真我有如画布,提供彩绘。首先,上一层厚厚的涂料填补画布上的小洞,然后抹平打底,这层涂料可比喻为一切造物的存在者,然后,画家在画布上画线构图,此可喻为一切造物的精微体,如光、声等,一切物皆从此出。画家继续在线条内涂以颜色彩料,此可喻为组构万物的粗显形相。

吠檀多的论述是,宇宙万象之存在,与观视者同时俱起俱现并无造物之阶段性或步骤可言此类似于在梦境中,做梦之情景与梦中人同时俱起俱在对于无法同意这种论述之人,某些圣典亦载述渐进造物之说。5

有人指称,商羯罗(Sankara) 6 学派「不二一元论」否认世界存在,主张世界不真实。
这种指称,不全然正确。相反的,不二一元论比其他学派的论述,更力主世界为真
其他的学派论述,主张世界有其起源、生成、毁坏其实,如此论述的世界,不可能为真
不二一元论仅说,就世界本身而言,「世界」是不真但是世界作为婆罗门之存在而言为真。一切皆属婆罗门只有婆罗门之在,而无一物所存,故以世界为婆罗门则为真

真我乃唯一真实,始终存在,由于真观见,我们不知有光,却专注于物象。

厅堂的灯光辉照依然,不管厅堂内的人在或不在,也不论厅堂内的人有无任何走动,如在剧院里。那是光使我们能观见到厅堂、人员及其走动,而我们却仅投视在光所辉照下的物象,未曾注意及那个光。

在醒与梦两境中,事物萌兴,在睡眠(无梦)中,并无一物可睹,但意识或真我之光,始终存在,一如厅堂的灯光,始终辉照。重点是,要专注于那个观者7,而非被观者,亦即不在所观之物,而在那个能显现物象的辉照之光。

若能探究「我是谁」而找到那个观者8,则有关世界是否真实,及世上苦难、邪恶诸问题,皆迎刃而解。若无观者存在,则世界及因之而起的邪恶诸事,皆不存在。

世界乃吾人的五类感官而形成,别无其他。这五官由于五感而知觉。9 因为缘于五感而心思感知一切,故世界不过是此心思而已。离却心思,焉有世界?

虽然世界与意识俱起俱灭,但世界之萌起或被认知,仅能经由意识。意识成为世界之起与灭的本源,而意识自身,无起亦无灭,乃为圆满真实。

心思为一切知识及活动的源头,若消退而止息,则世界万象之幻见,亦告泯灭。犹如一旦洞悉草绳为真,则蟒蛇之幻破灭。除非弃绝加诸于世界万象之幻见否则不能获致真知的洞见(体认)

那个确然存在者真我而已。世界、生命个体、神,不过是心思所造,一如珍珠贝母之于银光闪闪的呈现。凡所并行呈现者,俱告并行而灭。独然的真我,就是世界、个体我、神。

对悟者言,世界万象是否萌起在目,并不重要。不论万物示现与否,他始终专注于真我。举纸张印有字体为例,你总是注视着字体,却忽略了纸张,但悟者直探纸张为真实的底蕴,而不管字体是否呈现。

你制作甜点,取用多种食材,做成各类形状。所有甜点,口感皆甜,盖糖在其中,而甜是糖的本质。同理,一切经验的有无,皆涵摄在辉照中,那是真我的本质。没有真我,则无从经验,正如无糖,则所做食物不甜。

内在性的「在」(Being),称之为神。唯内在性的神,得与幻象同在。神乃「在」之真知,伴随着幻象,其为精微神妙而宇宙全意识萌起,于宇宙全意识而万物粗具,蔚然呈现。意识-阿特曼(Chit-Atma),乃粹然的「在」而已。

至于世上的苦难,智者自其体验而诠释,若能归返至真我,则一切苦难止息只要物我两隔,势必觉有苦难。若能获致浑然一体的真我,则试问:是谁在觉苦?所觉的又是什么?

《奥义书》载:「我是婆罗门。」此唯一涵义是,婆罗门以「(真)我」而存在。



1. 无生论,否定创造、源起、存在之论述。

2. 感知-造物论或译「倶生论」,其论述是万物之存在,乃由于观者之感知。

3. 造物-感知论或译「渐生论」,其论述是万物先存在,故观者感知之。

4.《解脱之精粹》,原始版本是坦米尔文,从不二一元论观点,阐述生命解脱之道。

5.指「造物-感知论」,或称「渐生论」。

6.商羯罗(Sankara),印度中世纪吠檀多哲学之集大成者,倡不二一元论。
(jenny: 商羯羅與法稱辯論失敗投河自殺)
7. 那个观者,指意识或真我。

8. 那个观者,指「我」或自我。

9. 五类感官,指耳听、身触、目视、舌味、鼻闻;佛典《华严大疏钞• 27》称五欲:色声香味触。



-------------------------------------------------------------------------------------------

書: 台灣:《稀世珍寶》又名《神言金句》: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生平與教誨
(拉瑪那●馬哈希)

                                                   三 心思

神照明心思,辉照其中,

人无法藉由心思而知道神,

人只能心思内返,融入于神。



心思本在真我里,其力奇巧。在这个身体,萌起而标举「我」者,乃心思也。

精微的心思,潜入头脑,经由感官,而认知名相。若心思止于心,则无名相。……若心思止于本心,则一切思维萌起的源头之「我」或自我,必将消泯;而真我、真实、永恒的我,独在而辉照。于了无自我之残存中,则有真我。

心思与呼吸的源头相同,因此,制止心思,则控制呼吸;控制呼吸, 则制止心思。呼吸是心思的彰显状态。

瑜伽呼吸法(pranayama)1仅有缓和心思的辅助作用,无法灭绝心思其他如礼拜神明、持咒覆诵、节制饮食等,与呼吸法并无差别,皆是控制心思辅助之资

瑜伽呼吸法有内在与外在两方面。

内在呼吸法步骤如次:「我不是这个身体」的念头是呼气,「我是谁」是吸气,「我是谁 ] 是闭气屏息,如此操作,呼吸气息自然控制下来。2外在呼吸法是针对无法控制呼吸的人而定,控制心思,并无确切的方法

行使呼吸法,也不必如哈达瑜伽(hatha yoga) 一样的精准操作。若在行持咒覆诵、内观(dyhyana)、虔爱拜神之时,稍加控制呼吸,便足以掌控心思。

心思有如乘骑者,而呼吸是马,呼吸法是马的衔勒;勒住马匹,则稳定乘骑者。行呼吸法可稍进一步,即是观呼吸,可使心思自外驰而内返,只要控制呼吸,心思随之受制。若不易呼气吸气,每在行持咒、内观时,闭气屏息片刻,收效亦佳。正如《薄伽梵歌》指出,不时收摄向外驰逐的心思,使其返内,守在真我。除此之外,并无掌控心思的良方了。实则此事诚然不易,只要不断修练,假以时日,将水到渠成。

神照明心思,辉映其中,人无法藉由心思而知道神,人只能心思内返,融入于神。

身体由无觉性的物组构之,不会自己说「我」(一如不会成为「我」之思维的来源);另一方面,永恒性的意识,了无「出生」这种事。
在这两者之间,某种东西在身体内,冥然萌生,这个东西,就是意识之间的结(knot),其名称不一或称困缚、个体灵、精微灵、自我、潜在习性、心思等。

拉玛那尊者指着他的毛巾说:「我们称它为白布,但布及其白,并未分离,此如同辉照与心思合一,形成这个我。」圣典亦解说如下:剧院里的灯是照明,照明是辉照其自身、舞台及演员。我们由于亮光照明而观见舞台及演员。若无戏剧演出,亮光照明依然持续。

另一例子是,铁条可比喻心思,施火于铁条,成为火红铁条,与火无异,炽热而能燃物,但其形状又不像火;经锤打之,则火红铁条受锤打,而不是火在受锤打。这铁条是个体我,火是真我。心思自身无法自行运作,心思仅能借着辉照而萌动,离却辉照,便不能作为,不论其为善为恶。若辉照存在,心思便能运作其善恶,及引生诸苦乐,但辉照本身,并不感受苦乐。这如同锤打火红铁条,不是火在被锤打,而是铁条在被锤打。

吾人只要掌控心思,则此身所居何处,便无所谓了

( jenny:  [奇蹟課程] 也這麼說. 另說 , 心靈平安之人 , 還會想去哪裏嗎? )


1.瑜伽呼吸法(pranayama),或译「调息法」、「呼吸控制法」。

2.拉玛那将探究「我是谁」的方法,连结于瑜伽呼吸法,系表呼吸法有助于探究方法的修持。然而,行呼吸法之呼、吸、屏气等顺序,仍应依修持者个人合适的调息步骤为之。毕竟拉玛那曾说:「每个皈依神的寻道者,得以自己的方式,独自修持。」见本书七〈恩典与上师〉


---------------------------------------------------------------------------------------------------

書: 台灣:《稀世珍寶》又名《神言金句》: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生平與教誨
(拉瑪那●馬哈希)

                                                五 臣服

命运是什么呢?并没有命运。

臣服,则一切皆安。

将所有的责任,丢也给神,不要自己承担,那么,命运能奈你何呢?

吾人一切的负荷,神将承担。万物皆由至上主的万能之力驾驭。为何要谋画「我应该做这个或那个」,而不归顺于祂呢?既知火车负载着所有的行李对象,为何还要将行李置于头顶,而不放在车上,让自己轻松愉快呢?
( jenny : 有人引言此例子 )

八曲身圣者(Ashtavakra) 1的故事诲示,为了获致婆罗门的真知,你必须将自己全然臣服于(交给)上师,而舍弃你的「我」「我的」诸概念。若能将之交付出,则所剩余者,便是真实。

臣服有两种方式。
一是深入观察「我」的萌起源头,而融入其中。
另一是 自认「我自己是无助的,唯有神是万能,除非将我整个人交付给神之外,我别无安全保障」,因而逐渐坚定信念,唯有神存在,而自我根本不算数。这两种方式,殊途同归,而全然臣服(交出),即是真知或解脱的别称。


虔爱与解脱,并无二致。虔爱之所在,即是真我。「一」就是「那个」。人藉由其所修持的方式,他乃了知。

虔爱是什么呢?忆念神,其义是唯有单一思维,全然充塞,而摒弃其他所有思维。那个单一思维,即是神的思维,也就是真我,或其人自身已完全交出给神了。

当神高举着你,则万物皆不能困扰你了。思维之不存,乃为虔爱,亦属解脱。虔爱是真知之母。

若问,为何世上充满苦难与邪恶?人仅能说:这是神的旨意,无可测度。任何有关动机、欲望、目的等,皆不属于无限的全知全能之「在」。

神之示现所在,万物的活动,皆无法触及。在衍化为「多」之前,「一」被解为有其责任或动机,是毫无意义的。然而,对于命定发生的事件而生的种种困惑,难以援引人的自由意志,为其找出圆满的解释,则神的旨意,诚是最佳的解答。

若忧虑于事件降及吾身,或者烦恼吾人之行事容或有轻忽时,则舍弃责任及自由意志的感知,乃属明智允宜视吾人为全知全能的神之谕命工具,然后,祂承担一切,吾身乃安

一位大公王后面告拉玛那尊者:「我已经拥有了人所要的一切,幸运无比。」言及此,语塞而哽,稍自制后,缓缓以道:「我已经拥有一切我要的了,有些人还要……,但是……但是……,我的内心却不平静。某种东西让我不平静,这可能是我的命运吧!」

大公王后语毕,拉玛那尊者,一如平常,和蔼以道:「没有关系,你已经说了你想说的话。命运是什么呢?并没有命运。臣服(交出你),则一切皆安。将所有的责任,丢出给神,不要自己承担,那么,命运能奈你何呢?

信徒:臣服是不可能的。

尊者:是的,完全臣服是不可能的,但部分臣服,仍是可能。随着时间进展,终可达到完全臣服。毕竟,若无完全臣服,则此心永无安宁。你在无助的情形下,得因全然臣服,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安宁。

信徒:部分臣服——嗯,能解脱命运吗?

尊者:是啊,可以解脱。

信徒:命运不是缘于过去的业力吗?

尊者:人若能臣服于神,神自会看顾。

信徒:那是在于神的处置,神如何使人解脱命运呢?

尊者:一切在神。

有信徒祈求能不时看见湿婆神的异象拉玛那尊者说:「不论祂是否显现,臣服于祂,遵从其旨意,等待祂的欢心。
若要求祂所行符合像意,则非臣服,而是加诸命令于神。你不可以一方面要求神顺从你意,另方面又说你臣服于神。
祂知道对你最合适的处置、最佳的时机及如何处置。祂承担一切,你不再顾虑什么,所有的顾虑,都是祂的,这样才是臣服,亦是虔爱。」


1.八曲身圣者(Ashtavakra)是意译,音译「阿什塔夫」或「耶希特瓦克」,是印度教圣典中的圣人,相传其出生,身体便有八个畸形体态,故事源自《摩诃婆罗多》(或译《大战诗》)。


--------------------------------------------------------------------------------------

                   十一 命运与自由意志~~部分剪貼


凡事注定,但个人始终有其自由,选择不认同其身体,并且不受到身体行为的苦乐结果影响。

人若无法了知命运与自由意志的起因本源,则势必在命运与自由意志二者之间,到底谁征服谁上,争论不休。

人若了悟其真我,洞明真我乃命运与自由意志的本源,则对此争论,便会抛在脑后,也不会对命运及自由意志,施与任何作为。

成功或失败,缘于今世业报,其与有无意志力无关。人应在任何环境 下,设法持心平静,泰然自若,这就是意志力。

----------------------------------------------------------------------------------------

書 : 稀世珍宝 ~~拉玛那马哈希


                                        十三 杂论

施与人,其实是施与己。

若知道这个道理,人怎会不施与呢?

====

没有人能够在至高临在的视域之外。因为你认同尊者的身体,也认同自己的身体,便觉得有分隔的两个躯体,而说要离开这里,但你能去哪里呢?你无法离开我。

据说,罗摩克里虚那1能眼见他所祭拜的黑天女卡莉的栩栩物像,那个物像,为他一人独见,别人看不到。这种惊奇的灵力,是由于他个人的因素,那是他本身有非凡的灵能,能够显化物像,好像那个灵力将他吸纳进来。若物像确有生机而存在,则其显现必为众人共见,从另一方面说,万物皆有生命,也是事实,许多信徒皆有与罗摩克里虚那类似的体验。

基督是自我,十字架是身体。

自我钉死在十字架则灭失,所留存者,「绝对的在」(神),参照 「我与我父原为一」语2,这种辉煌的留存,谓之复活。神、父代表伊莎主3,子代表上师,而圣灵代表阿特曼(Atman) 4。

《圣经》载:「止于在,而了知我是神。」(〈诗篇〉四十六篇)5<傅道书>载:「有人孤单无二。」及「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6


心念思维不会徒然。任何心念思维,皆会在某个时候产生效应。 思维绝对不会徒然。(jenny:奇蹟課程、外星人皆有說)

有人倡导能使身体不朽,他们以食谱、药材及其他物品,希图使身体完美,对抗死亡。法术通灵学校(在南印度,众所周知)信奉这种教旨。范卡萨米•饶谈此宗旨,在库姆巴科纳姆7设立学校,在朋迪榭里8亦设协会组织。也有某些学校,相信借着神力降临,可以使人转化成超人,然而,这些人在撰述身体不灭的诸多论说、服食药物、遵从瑜伽食谱, 以期完善其身,希图不朽之后,终究一朝而身亡,无一例外

神之名与神,不分轩轾。《圣经》载:「起初有名,名与神同在,名即是神。」9

罗摩(Rama)之名,罗(Ra)代表真我,摩(ma)代表自我。人不断持诵「罗摩、罗摩」,则「摩」消失,潜入于「罗」,而仅「罗」独存,在那状态,无须着力于有意识的内观,而内观存乎其中,因内观是我们真实的本质。

瑜伽七务在唤醒亢达里尼、在脊椎中脉10提升能量,悟者并无这种修行目标,但二者殊途同归,皆是促使生命能量在瑜伽神经脉轮中提升,进而切断系缚在无觉性个体的「结」、(knot),而亢达里尼是阿特曼、真我或至上大力的另称。我们论述时,是在身体内部而言,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这个有局限的身体,实则,就真实以论,既在内又在外, 而那个「在」无异于真我或至上大力。在真知法门中,循探究真我途径,则心思消融于真我,那个真我,至上大力或亢达里尼,自然跃升萌兴。

此心平静,乃为真解脱、真自由。若藉运作心思之助,以神通灵力制心,则焉能获致心思毫无骚动的解脱呢?

戒绝欲望与憎恶。莫劳心于世上事务。尽可能不要干预他人事务。施与人,其实是施与己。若知道这个真理,怎会不施与呢?

自我萌起,则万物萌现。自我消融,则万物消泯。人愈谦卑,则愈受益

最佳而宏效的点化信徒,是经由静默,此为上主达克希那穆提所示为,以触摸、眼视为之者,属低阶层次。静默能转化人心。

某信徒请询尊者,他应否继续持诵神的圣名作为修持法门,或另采探究为法门。尊者指示信徒阅读一九三七年九月的《景象》期 刊,内载一文:〈圣•南德奥论神的圣名之哲理〉文中解释:「神」等同于「神之名」。

太阳辉照宇宙,阿鲁那佳拉的太阳,耀眼眩目,处于其中,无法观视宇宙,唯残存余晖,灿烂无比,缔亘无垠。

生而为人,是最上乘者,并不正确。为人而须获致了悟真我方是。若动物者,亦能了悟真我。

对任何人言,改革自己之前,无须着手改革国家。了知自己的真实本质,乃是每个人的第一要务。若能如此,而他愿意改革国家,当然他可履行改革。史瓦米•拉姆•蒂尔塔的广告词是:「征求先改革自己的改革工作者。」世上不会有两个人,其外在形相相同,或做相同的事,不论如何费力消除彼此的差异,外在形相必然有别。若要齐一,唯一的解答便是了知自己的真实本质,盖万物的真实本质一也。

《布列哈德森林奥义书》称,阿哈姆 (Aham)乃神之首名,而梵文字母之首是「阿」 (A),字母之末是「哈」(Ha)及「阿哈」 (Aha),因此,「阿哈姆」囊括一切涵盖始未。「哎耶姆」(Ayam)12字义是那个存在,自明自证。「哎耶姆」、阿特曼、「阿哈姆」皆指涉那个在《圣经》亦然,「我在」(I AM)乃神之首名

若专注在某念头而入睡,则睡醒后,心思将浮现同一念头。人施与麻醉剂后,指令他口数着「一、二」等,若有人在旁说数字「六」,则那个被麻醉者,便会接续口数「七、八」等。

当我躺平,四肢伸直,心想着死亡的情景,知道这个身体将被送去焚化,而我依然活着,某股力量,可称为灵力或其他,从我体内萌起,笼罩而护持着身体,我乃重生,成为全然崭新的人,此后,我对万物,漠然与之,了无一己的喜好与憎恶。13

从静默而萌思维,从思维而起自我,从自我而发言语,因此,若言语有其效力,则其源头之效力必然更甚。

在神像面前,焚烧樟脑,是象征以耀明之光,毁尽心思
圣灰象征湿婆(绝对存在)朱砂象征意识

若干 《往世书》14述及(阿鲁那佳拉)这座山,中空而内有城镇、街道等,我曾目睹这些异象。圣典文说本心是穴位,若深入其内,则是遍照的渊然之光。类似如此,则这座山是一种光,山的洞穴等,皆以光掩护之。

为获致灵性终极成果,而实行的修持方法,如布施、苦行、牺牲、德行、瑜伽、虔爱奉献等,并且将灵性的终极造诣,描述为:天堂、至上之物、平静、实相、恩典、不动之境、无死之死、真实之知、弃世、解脱、幸福等,这一切都不外在破除身体为我的妄见

弃绝认同这个厌鄙之躯,了知你真实的本质乃是恒在的幸福
若在寻求真实的你之余,仍忧心操虑于这个身体的福利,则犹以鳄鱼之身为筏舟之助,妄想安然渡江


无欲于非真我,谓之无染。存在于真我,是为真知无染与真知,并无二致。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6 01:3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10 21:50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二:《真我與我》: 10,11,12章

書:《真我与我:拉玛那尊者的生平与教诲》摘录"我的死亡与再生"

问:前世今生的转世之说,是否为真?

尊者:若无明存在,则前世今生的概念必然存在,然而,不论现在、以前、未来并无转世可言这是真理

(jenny:  巴夏:沒有輪迴轉世  / Bashar _ 巴夏 - Taiwan _ 輪迴並非線性的,所以你也有可能是別人的前世
                                         巴夏的相關話題還有. 自找 )



问:有修行者,能知其前世,是真的吗?

尊者:你尚未知今生,便要知前世吗?先了解今生为要今生所知有限,已令你折磨受难,何苦要平添无谓的知识增加负荷
若能自真我的高阶以观,则在此虚幻世界死亡再生,不过是认同此身为我之无明而已
昧于真我的无明,使人身的生死不断流转,但了悟真我者,其心思已灭,并臻高阶之真理层次,则其人并无生死可言。
只有昧于真我,认同身体者,才在人身的生死中,流转不尽


问:人死亡后,其情形为何?

尊者:请着眼于今生现况,莫担忧未来,未来会自理。你始终存在着,你在清醒的存在状况,与睡眠时的存在,完全相同,为何要分别二者的不同呢?你在睡眠时,会提问出生后的事吗?为何在清醒时,要提问死亡后的事呢?让生者虑及出生后的事吧.


问:佛教的观点,不认同灵魂有延续性的个体,但印度教承认有转世的自我个体,灵魂是否为印度教所称,一再转世,抑或只是一团心智习性

尊者:真我永续而不异,转世的自我个体,是属于低阶层次,亦即思维层次但了悟真我超越此一层次

转世是生命本然的“在”,被扭曲而虚幻流衍,故佛教否认之。吾人之无明,是认同无自主性的躯体而与精神混淆


问:我们不应寻求不再出生吗?

尊者:先找出是谁在出生?是谁在死亡?当你入睡时,曾思考再生或现在清醒的情况吗?先找出现在问题的起源,然后得到答案,你将发现,现况无出生,亦无苦难。真我统摄一切,全然吉祥,甚至现在吾人已免于再生,何必自困己身呢?


问:尊者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从未出生吗?

尊者:是。你认同你是这个身体,因此,以身体的生死,视为你的生死,但你并非这个身体,故你无生亦无死。

问:所以,你不支持再生的说法。

尊者:不,我要你摒除再生的困惑。是“你”在想你将再生。注意看,这个问题是谁提出的,除非找到那个提问者,否则,诸此问题,永无答案


问:渴望生命或渴望再生的原因是什么?

尊者:渴望生命,乃生命内在的本质使然,但自我误认躯体为自己意识杂糅其间,导致渴望再生以期延续生命虽然如此,这种错误,必须终结,消融于真我,而得永生
再生真谛是指精神上自我的死亡这是耶稣钉在十字架涵义


问:通神论(theosphy)说:死亡后再生,其间相隔五十年至一万年,为何如此?

尊者:两个意识状态的估量准则,并无彼此牵连关系,所有此类的估量,均属假设。每个生命个体死后再生,所需的时间不一,然而必须确实了解的是,并没有灵魂往来,但有个体心思的萌起与运作。无论在什么状态下,心思起应,便认同身体,在物质界成为物质之身,在梦境中便成梦者之身。梦中有雨,身便淋湿,梦中罹疾,身成病体。躯体死亡后,心思暂停活动,但过些时不久,心思在另一灵体、另一世界,复起活动,直至找到新的躯壳,转成所谓“再生”,但这些现象对悟者而言,不具意义因了悟真我的悟者,其心思已灭,不复萌起,身虽逝亡,不至再生
他的生死虚幻之链,已然断绝。
在此,必须清楚明白的是,整个生死过程,乃是心思所萌起而运作的虚幻,实则,在了悟真我的全盘破除虚幻下,无生无死。

问:人死后,其个体性的魂魄已消逝,犹如河流入海,已无河流可言,不是这样吗?

尊者:你看芟除树枝,不久复萌,只要树之根本仍在,则枝叶茂长;同理,人死时,个体性魂魄习性,暂时沉入本心,但未灭绝,适时于再出生时又复起,这便是个体性魂魄再生的道理。


问:我对人死与再生,仍感困惑,终究而言,人之出生与再生,皆属虚幻吗?

尊者:若有出生,则断无只有一世的出生,那是一系列累世的再生,为何你会在今世出生?你将以相同的理由及心态,持续下一世的出生。若你能问:到底是谁在出生?或问:是为你或别人而出生、死亡?则你将寻获真理,而燃尽业报,使你不再出生。经文记载:只要了悟,便消尽累世无数的业报,犹如点燃火苗,便炸光满山的火药那是自我在肇造整个人间生与死的世界,无数的学问,不尽的探讨,堆砌成庞杂而困惑的论述,若经由探究真我消融自我,则整个世界及一切学问将灰飞烟灭独留真我,炳然长存


作者简介

蔡神鑫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研究所硕士,曾在大学执教。熟悉奥修、拉玛那、克里希那穆提等印度悟者的教导。着有《无苦与破我》《超越与寻觅》《美国法治论集》等书,另有编译多种。


作者后记摘

约十余年前,余短期旅居美国,偶在书店购得拉玛那书籍数册,阅之惊喜欲罢不能,乃寻绪追读其人。经年以来,朝夕研阅,精究详审,拳拳服膺之余,奉为上师,敬爱弥深。自忖台湾读者,知拉玛那者稀,而中文读物亦寡,乃不揣谫陋,多方取材,编撰此书,用宣斯人,以扬其教,尽棉薄尔。

------------------------------------------------------------------------------------

書:《真我与我》~~拉玛那马哈希

( jenny: 真訝異!拉玛那●马哈希的教導和我想的一樣 , 重點是, 他說的很多話 , 與[奇蹟課程] & [告別娑婆 ]同 .
但比 [奇蹟課程] 清楚、在夢裏受用之各方面之不同人不同情況不同需求 ; 比 [告別娑婆] 好太多! 每一本書在說同內涵、不同內容, [告別娑婆] 在說 同內涵、同內容、閒話、個人家務及個人優越.
之前花的錢都可以買馬哈希幾十本他的書了.他也不搞虛幻的東西:大師/產品/修行法/等等
)


拉瑪那●馬哈希 從沒寫過書 , 後人把 與拉瑪那●馬哈希 的受訪對話 收錄成書, 他真的是讓我有很大的共鳴之師 )

目前我知道的書有:

收錄 與拉瑪那●馬哈希 的受訪對話 著作 :

1,回到你心中:馬哈希的靈性課堂 (絕版 , 網上有稀少二手的)

2, 《不二智慧之明灯》

3, 走向靜默,如你本來

4, 真我三論-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核心教誨

5, 真我與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生平與教誨

6, 對話真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教誨經典上卷

7, 對話真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教誨經典 下卷

8, 日處真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教誨日誌

9, 稀世珍寶-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教誨薈萃 (《稀世珍寶》又名《神言金句》)

10, 神的遊戲: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傳奇故事

==============


                                       第十章 上师
上师是无形的,存乎内在,与神、真我同皆,为寻道者的必要导师,故亲炙上师对了悟真我,裨益宏巨。


                                           上师的真义

问:上师或真实的灵性导师,有何特征?

尊者:无论何时何地,他永驻真我,恒视众人平等,了无畏惧。


问:灵性导师或上师甚多,其教导各异,我们如何选择?

尊者:那个能令你内心平静的,即可择为你的上师。


问:难道我们不考虑他们的教导吗?

尊者:那个教你从事这个活动、那个活动的,则非真上师
寻道者已疲应焦劳于自身的各种俗务活动,他需要内在的宁静,若上师还要他从事额外的活动,则对他有何帮助呢?
活动引发个人身心的劳扰。若倡导活动,则倡导者,绝非上师他无能使人解脱,反而加重其困缚


问:有一种说法是,上师的真实本质,具有至上的神之质性。请释明。

尊者:首先,生命个体渴望获致神性,于是虔诚拜神,从不间断,终于在成熟阶段,至上之神示现,化为形相,佐以存在、意识、幸福等三项灵性质素,教化众人,使信徒在上师形相的加持下,融入真理。根据这个说法,上师可被视为神。


问:我们如何认定合宜的上师?又上师的神性为何?

尊者:你认定合宜的上师,必然与你的心灵契合。若问如何认定?则他应具宁静的资质,有耐心、宽恕等美德,他的双目,极富磁力,能吸引人,他待人绝对平等,具备如此条件,才是真正的上师。若欲知上师的神性,则必先知自己的神性。若不知自己的神性,焉能知上师的神性呢?若欲知上师的真正形相及本质,则必先视整体宇宙为上师的形相,甚至上师存在于天地万物中,此理与认知神,同然也。你须视天地万物皆为神的形相。若不先知自己的真我本质,则又如何知神或上师的真正形相呢?故最先要务是,先知道自己真正的形相及本质。


问:为寻求了悟真我,上师是绝对必要的吗?

尊者:为寻求了悟真我,上师是绝对必要。上师即是真我,视上师为真我,而你自己是个人,这是二元对立。若二元消泯,则是排除无明。只要你有二元对立存在,则上师的协助是必要的,因为你视自己及上师皆是有形的躯体;其实,你及上师皆非躯体,而皆是真我。了知斯义者,谓之了悟真我。


问:尊者您并无上师传承,但又认为上师有其必要。请说明。

尊者:所称上师,端视你所指的为何。上师无须人身形相。圣者戴塔特耶(Dattatreya)有二十四个上师,包括土、水等五元素,世上万物皆是他的上师。上师有其必要。《奥义书》说:「只有上师能将人带领出俗知及感官的丛林。」

我可能在某些时候,有一个上师,我不是经常歌赞圣山阿鲁那佳拉吗?上师是什么?上师即是神或真我。


问:上师能经由点化仪式,协助我们了知真理吗?

尊者:难道要上师牵着你的手,在你耳际轻声呼唤吗?你可能以自身而想象上师与你一般模样。你认为你有躯体,而上师亦有躯体,所以他会在你身上施与触摸动作。其实,上师是内在无形的,其运作属灵性层面。


问:如何知道,此人是胜任的上师?

尊者:其人之示现,流露宁静的气质,令你起敬,则是胜任的上师。


问:我们可以有一个以上的上师吗?

尊者:谁是上师?他是真我而已。上师随着修行者心智的演进而不同。起初,修行者认为神遍在一切,视神为其上师,不久,神引领他遇见肉身师父,他便视之为上师;后来, 经由肉身上师的教导,蒙受其恩典,憬悟真我存乎自己的内在,最终便以真我作为他的上师。


问:不同的宗教导师,各自建立不同的派别学说,而皆宣称真理,令人困惑。为何如此?

尊者:他们以不同的观点,宣扬相同的真理,其表述内容的互异,俾适应众多寻道者,不同的资质与心智。


问:人有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如基督教、回教、佛教等,这是因为不同的生长环境所致吗?

尊者:不论生长的环境为何,其终极的体验,殊途同归;仅是缘于环境有别,故各宗教导师表述的议互异。

                                      上师的恩典

问:上师的恩典为何?如何教导信徒了悟真我?

尊者:上师即是真我。人之一生,对自己的所有,总不满足,于是经由虔诚向神祈祷,俾满足所欲。时日既久之后,他的心渐纯净,渴望知道神,不再以物欲满足为目标,遂转向灵性层次,此时,神显恩典,化身为上师,示现于信徒前,教导真理,净化其心,信徒的心乃内返而观照,终于一心纯净,不起妄见,安若盘石,是为真我。

上师的恩典,施之于你的外在与内在。他将你驰逐于外在的心思,转向内在,亦将你内在的心思,归返至本心的真我他使你的心思,安驻于一,这是上师的恩典。神、上师、真我,三者一也。

上师是神的形相化身,其恩典在转化你的内在,协助你看清你的谬误,并指导你踏上正确的道路,直至了悟你内在的真我。



问:上师的恩典,有何具体的特征?

尊者:上师的恩典超越语言或文字。


问:尊者您可否开示教导,俾以遵循。

尊者:上师是你无形的内在。


问:但我要外在有形的上师。

尊者:那个外在有形的上师说:上师是内在无形的。


问:若不依赖上师的恩典,我们的修行能圆满成功吗?

尊者:可以的,你本身的修行,不正是引来上师的恩典加持吗?修行的圆满成果,是你努力精进,自然而来的。若有必要真我示现于外在,则真我将化身为上师的形相;不过,上师的真义始终存乎内在,行其必要的运作。


问:舍地•赛•巴巴(Shirdi Sai Baba,一八三八年— 一九一八年,印度教上师、伊斯兰教圣人)的信徒,以其上师的肖像图片,作为礼拜的对象,但图片是无生命的,有任何帮助吗?信徒如欲修行,应遵循在世上师的教导,如无教导,又如何圆满修行呢?

尊者:是的,礼拜一无生命的图像,仅有助于礼拜者有限度的心思专一而已,除非经由探究的途径,而了知自己内在的真我,否则心思无法恒久专一。至于探究真我的修行,上师的协助是必要的。


问:有人说:上师能以自己的灵力运作,传递给信徒,使信徒了悟真我。

尊者:上师不会带给信徒了悟真我,他仅是排除信徒的障碍。真我始终存在。


问:我是个妇女,自远方来访,不久将返回住处,恐无机会再与尊者晤面,蒙受您的恩典。归返后,两地遥隔,能否祈求尊者赐与恩典?

尊者:其实,你并未离去。你不是身体,真我亦未移动,那是世界在移动,而你如如其在, 并无变动。譬如车辆的轮子转动,但轴心未动。你似乎自此离去,实则你始终在这里、在那里、在各处,只是场景移动。

至于上师的恩典赐与,始终存乎你的内在。若恩典属外在之物,则无价值。恩典即是真我,你始终未脱离真我——恩典的运作;恩典如如其在。


问:我能无需外在的协助,凭借个人努力,独自探究生命深层的真理吗?

尊者:志怀探究真我,此一事实,即是神恩显现,这是真我、本心的光辉,自你的内在,引领你踏上探究真我的道路;此即你内在的深层在运作,促使你的外在独自努力探究。这亦是我所说:若无恩典,则无真实的探究;若无真实的探究,则无恩典引发。恩典与探究,二者互为表里。


问:恩典如此重要,则个人的努力,又如何解释呢?

尊者:努力是必要的,直至了悟为止。若真我不能自显而了知,则幸福不能自在而圆满。在自显而了知的境界未到来之前,努力精进是必要的;而臻此境界时,就无所谓努力或不努力了。人若尝过这种幸福自在的滋味后,便想一再重复其平静宁谧的况味,而陶醉其中,不愿离去或从事其他活动。


问:获致了悟,必须要有神恩的加持吗?或者凭个人真诚的努力,亦可达目标?

尊者:获致了悟,神恩是必要的。神恩引领人知道神、护卫着真诚的修行者,并加持于努力不懈,朝向解脱之路的修行者身上。


问:祈求尊者怜悯我,保佑我不致失落、受伤害。

尊者:这必须要你的努力及上师的协助,单方面不可能办到。


问:蒙受上师的恩典,须费时多久等待?

尊者:为何想要知道呢?


问:这样,可以给我希望。

尊者:这种欲想,就是障碍。真我始终在这里,驻止于斯,则欲想、疑虑全消。恩典的起点、中途、终点,始终如一 ,恩典即是真我,因为误将躯体认为真我,故视上师的躯体为真我,但自上师的角度观,上师是无形、内在的真我,其恩典来自何处?来自真我。真我之显示即是恩典之所示,反之亦然。所有的疑虑,皆来自错误的视角,以为万物皆属外在,实则,对真我而言,无一物存乎外在。

                              亲炙上师与静默的力量


问:我想了解,亲炙上师(Satsanga)是否为修行的必要?

尊者:首先,你须了解,亲炙上师的实义。其本义是亲炙存在(sat)或真理。若有人已了知存在,则其人亦谓之「存在」,故亲炙其人,即是亲炙存在,这是必要的。商羯罗曾说:「唯亲炙之舟,能引领众人渡越生死苦海。」

存在即是真我,真我即是存在,故亲炙了悟真我的圣者,即是亲炙上师的宝藏,此可引人内返探究,然后,存在被揭露。


问:信徒亲炙上师,并提供服侍,是必要的作为吗?

尊者:是。首要的意义是,亲炙无形的绝对真理,但极少数的信徒能做到,故退而求其次,亲炙有形的上师。因为圣者的智慧,绵密不绝,已克服心思的走作,其默然平静的感染力,可使亲近其身躯的信徒领受熏陶。若非如此,则亲近圣者,毫无意义。上师是具有如此的力量,不为肉眼所窥知,而能感召信徒。

服侍上师,在于使信徒的心,守在真我,同时,照料上师的起居,使其身体安适。亲近上师是必要的,这是在灵性层面说。若信徒能在自己的内在了知上师,纵使未亲近上师,不论信徒身在何处,皆无关宏旨。他停留在道场或他处,灵效皆同,并无二致。


问:身于上师旁边,有何裨益?

尊者:若仅就躯体言,究有何益处呢?心灵才是最重要。两心相印,才能使心归返至本心。亲近上师,是指身躯与心灵二者。上师将信徒的心,推至其内在,况且上师本来存在于信徒的本心里,故上师又引领信徒内在的心,返回至本心。


问:有人说:圣者对信徒,投以双目慈视,其灵力远胜过祭拜神祇、造访圣地。我在道场已逾三个月,但仍不知尊者对我的慈视,有何裨益?

尊者:悟者的慈视,有净化人心的灵效,但无法具象化。信徒的资质不一,每人的领受灵效互异, 犹如煤炭之质性,需费时甚久,才能燃烧,但木炭之质性,较易燃烧,而炮弹之粉末,一燃即发。不过,智者的智慧之火,均能毁尽所有的愚妄。亲近智者,领受熏陶,能获智慧。


问:尊者您曾说:「悟者的影响力,在无形的静默中,潜入信徒的内心。」又说:「亲近(有形的)圣者,是了知真理极有效的方法。」

尊者:是的,二者有抵触吗?悟者与圣者有不同吗?


问:没有不同。

尊者:亲近这些人物是极佳的。他们的教化,在静默中运作,若诉之言语,力量转弱。静默乃最宏巨的力量,言语不如其远甚,故心心相印、默然无语最佳。


问:这是悟者的肉身仍在世时,有如此灵效,若悟者的的肉身已灭,其力量仍在吗?

尊者:上师并非肉身,故纵然上师已逝,昔日亲近身躯的功效,仍然存留。


问:尊者为何不外出,对民众广为讲道?

尊者: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这样做?难道讲道要站上讲台,对民众高声腾说吗?讲道仅是知识的交流、传递,唯有经由静默,才是真正的讲道。
若有人听演讲数小时后,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其生命仍未蜕变;相较之下,若有人侍坐于圣者之旁,默然无语某些时日后,其人之生命彻底转变。
请问:何者为优?是大声讲道?或是静坐无语?又,语言是如何腾起的?必先有抽象性的知识,然后「自我」将之扬起,形成思维,再出诸于口语,故言语乃内心本源所起动而流衍之末端,若言语的功效大,则其本源的静默,更为宏巨


问:何以静默的功效,如此宏巨?

尊者:悟者可能安住于洞窟,全然静默,但他从自身,散发无形的灵力,吸引众人前来。
你可能聆听讲道者,陈述真理,而一无所获,但当你亲近悟者,纵然他不发一语,你却心有契感,丰盈满载。悟者无须外出,杂于广众,如有必要,自有人代为行事。

上师是静默的授与者,在平静无声中,揭露真我的智慧之光,闪耀真理的余蕴之晖, 若上师与信徒,双目遇合,则言语无从置啄。


问:静默的力量,是如何运作的?

尊者:静默似无言而有言,其表达,永恒持续,只是在流程中被言语中断,犹如电线的电能持续流通,若阻碍其通路,即转为电灯的亮光或电扇的转动。同理,静默是表述的持续流通,而言语阻碍之。言语道尽,而人不能明白,得以在默然无语的平静中,顿时晓悟。圣者达克希那穆提及其四位信徒的静默交流,便是适例,故静默是最上乘、最有效的言语


问:上师的静默,确能提升信徒灵性觉知的层次吗?

尊者:有个古老的故事,可说明上师静默力量的宏效。某信徒塔凡拉耶(Tattvaraya)编纂〈巴拉尼〉赞美诗,以颂扬其上师史瓦鲁帕南达(Swampananda),然遭若干学者反对,认为〈巴拉尼〉是赞美英雄在战役中,屠杀千只大象的英勇事迹,以之颂扬历行苦修的上师,显然不妥。众议纷纭,莫衷一是,塔凡拉耶提议,请其上师仲裁,众人便赴上师住处,说明来意。上师闻后,不发一语,安然静坐,众人只好在旁侍坐,亦无一语,如此镇日无语,持续数日,众人心思平静,一念不起,约于第三四天后,上师的心思略起,众人亦恢复思维,便齐声称道:「吾等的自我,有如狂乱的千只大象,然已被上师静默的力量征服,则在战役中,征服千只大象,委实微不足道, 所以,上师值得以<巴拉尼> 赞美诗颂扬。」

问:每个人皆能自上师的静默中获益吗?

尊者:静默是真正而完美的教导,但仅适合于高阶的灵性探寻者,中人以下无法自静默中获得启发,他们需要言语文字释明然而真理超越文字,亦无法以言语诠解,至多仅能以指点的方式教导。


问:若信徒不自行努力,得否仅凭上师静默的力量而了悟?

尊者:亲炙上师,则信徒的习性止息,心转安定,结果臻至空灵之境,故信徒厕身于上师示现前,能获真知及真实的体验。然为保持灵性不退,日后信徒的自行努力,仍有必要;最终,信徒将明白,所了悟的至境,仍属于他自己内在生命真实的本然之「在」,故他在世未逝前,即可解脱。

-----------------------------------------------------------------------------------------------


書:《真我与我》第十一章  神~~拉玛那●马哈希

                                                        第十一章  
神的本质是无形的真我。所谓眼见异象,不易执着;法术通灵,无甚价值;施展通灵之人,不具有真知。

                                                       神的本质

问:神是有个体性的人身吗?

尊者:是的。祂始终居于首位人物,此即是真我,总是站在你面前,因为你将俗世事物,列为第一优先,神便退居其后。舍弃俗世的一切,单纯寻觅祂,祂便如如其在,唯一无二,祂就是真我。

(jenny : 神便退居其后 , 我以前2014? 2015? 年在[佛]欄說過 (目前刪除, 看過的人知道): [我] 居前 , 神便退居其后)

问:神有别于真我吗?

尊者:真我即是神,「我在」(l am)即是神。你提此问题,是在自我的立场上说,若站在真我,则无此问题提出,此乃真我不会、也不能提问。若神有别于真我,则此神是无真我的神,岂不荒谬?神似乎不存在,实则祂是唯一的真实存在;而人似乎存在,实则总是不存在。圣者说:若人能洞悉自己的不存在,则其人必有至上藏于万物的本心,是万物之升起、颠峰。我亦是万物之逝灭。」(10:20)神存于万物之本心,祂是万物之维生、是万物之起源,万物居于此而亡于此。万物运行,来自于祂、停驻于祂,最终消融于祂。因此,神与万物并未分隔。

问:神等同于真我吗?,

尊者:人并不确晓真我的存在,但你始终存在,这个「在」即是真我,「我在」乃神之名。所有对神的定义,以《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三章所载:「我就是那个我在。」最为适切。虽然,尚有其他定义的说法,如「婆罗门是我」;「我是祂」等,但仍以「我在」最为直接。绝对真实的存在,即是如如其在,那是真我、那神。了悟真我,则神被了知。神与真我,二而一也。

问:吾人所知的神,似乎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何识别?

尊者:千万种名称,皆不足以命名祂,因为祂存在人的本心里,了无思维,最适切的指称是「我在」。当人的自我尽袪,在正对真我的专注中,神的「我——我」(I-I)独存,浮起回响,成论静、至上之语。

问:神与世上万物的关系为何?祂是万物的创造者,或是维持者?

尊者:世上万物,不论生物或非生物,均在太阳底下,自然运行,而太阳并无任何意欲操作其间,例如在阳光下,放大镜聚焦燃火、荷苞绽开、睡莲闭合,一切自然而为。同理,神的作为,亦无意欲。世上万物,其千形万状的秩序,均在神的示现下,和谐运行,例如铁针吸往磁铁,月长石(宝石)渗水,在月光下,睡莲开花,荷瓣闭合,一切皆自然行之。神之示现,了无意欲,而万物的活动,林林总总,各依其自身的业报,步上各自的行程,最后,憬悟一切皆属徒然,乃内返自省,探究真我,以期解脱;而所有生物的行动,皆不能影响神,祂是超越心思层次,一如地球上的万物活动,无法影响太阳,或土火水空气四元素的质地,无法影响无垠的太空。


问:世上每件事的发生,皆来自神的意旨吗?

尊者:神是万能,任何人皆不能违背祂的谕命,因此,在神的脚下,莫怀邪恶、不良、妄诞的心思,保持默然平静为宜。


问:有个至上主(Iswara或译「伊莎主」「梵天」「上帝」「大自在天」)存在吗?祂在人间奖善惩恶吗?世上真有神吗?

尊者:是的。


问:那么神是什么?

尊者:至上主是个有心思、身躯的个体,也会灭失,但同时,祂是超越性的意识及内在的解脱。至上主是人身相的神,为宇宙至上的造物主,对尚未了知真理的俗众,祂确实存在,但对了知真理的智者言,除了接受非人身相的无形真我之外,不接受其他任何的存在。

虽说至上主有躯体、形相及名称,但亦非如对象的身躯,块然粗具。信徒在其心中,自造其形体,而见其异象。祂的名相,在世界各地,因宗教不同,指称互异,但祂的本质之精义,与我们同,均是名相底下的唯一真我;因此,祂被人认定的形相,仅是被人所创造的塑造物或外观而已。

至上主,在宇宙中,遍在一切,存乎万物。万物的浑然一体,组构成神,经其神力,一体散为无数小个体,显化在宇宙间,而未显化的残余部分,则成为隐然储存的神力。储存的神力,加上显化的神力,形成质化域界,组构为至上主。


问:所以,终究而言,至上主是不存在的。

尊者:至上主的存在,来自我们对上帝或造物者的概念。我们应先究明,到底这是谁的概念?其人的概念,必来自其人的认知。先认清你是谁,然后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至上主、上帝、造物者、人身相的神祇,这些非真实的形相,最后终究要摆脱的只有绝对存在,才是真实因此,人世间、自我、人身相的神祇,皆非真实。我们必须找到那个不增不减的绝对(absolute)。

问:尊者您说,甚至至上的神,也不过是观念而已,这意思是说,并没有神存在吗?

尊者:不,有至上主存在。

问:祂以某种形相,存在某处吗?

尊者:若个人是形体,则真我、上帝、生命本源,将示现为形体。若个人非属形体,而无一物可认知,则要说神有形相,这是正确的说法吗?神被认定有形相,是由于信徒长期冥思所想象,虽然信徒指称的形相不一,但真实的无形之意识是唯一的,这才是神。

关于祂存在何处,神存在吾人的本心里,而非任何他处
因为「我是这个身体」的概念,引发自我的妄见,于是神的王国,便被认为在某处;实则,本心才是神的王国之所在。
深切了解你是完美的,闪耀着光辉,不仅造就神的王国之存在,亦使王国成为人间乐见的美丽天堂。深知此义,谓之真知因此,神的王国,存乎你的内在。真我的极境,圆满存在于高度成熟的修行者之本心,其鲜活的体验,前所未有,乃罕见的造诣,那是真实的神之王国



问:某些神袛,相较于真我,其位阶为何?

尊者:湿婆神(Siva)、象头神(Ganapati)及其他神祇,其存在及位阶均长站是站在人的立场言。正如政府部门,有高阶官员执行政务,神祇亦有创造之神。若你视自己的人身为真实,则神祇是存在的,但站在真我的立场言,这些神祇,皆属虚幻,是必须要融入于唯一的绝对真实。


问:我们不应怀有任何神的思维吗?

尊者:只要本心存有丝毫的思维,则神的念头,将被心思所认知。若所有的思维皆灭绝,则神的念头亦告灭,这便是「无念头的思维」(the unthought thought),亦即是真实的神之思维

(jenny: 想不到此段話與尊者同,目前分享在 [佛] 欄 )


问:据说,佛陀不谈论神的议题。

尊者:是的,因此他被称为不可知论者,事实上,他所关切的,是引导信徒了知当下的福祉,而非就神的议题,作学理上的探讨。


                                                       虔爱拜神

问:当我祭拜礼神时,虽知神是无名相,但若没有神的名相,我无法一心拜神。

尊者:不管有无名相,礼拜神,直至了知你是谁。


问:虔诚爱神是善心善行,为何拜神而不继之以爱作为修行的方法呢?

尊者:你也可以这样做,只是当你说爱,你与你爱的神,二元对立,其实,个人与神是一体的,故爱神即是爱己之真我( jenny : 同 [奇蹟課程] 說的 ; 或 爱己之真我 =爱神  意思一樣)

问:所以,拜神而以爱为途径而修行,是这样吗?

尊者:这就是我所说的意旨。爱是神的实质展现。若排除「我不爱这个」「我不爱那个」的态度,则所剩余者,即是爱,即是真我,即是纯粹吉祥,可谓之神。这就是虔诚爱神、就是了知、就是一切、就是真爱。人若知晓真爱的秘密,便会发觉世界充满宇宙的爱。

体认意识是唯一的存在,亦属于爱神而奉献于神,此与真爱有关,因为圆满吉祥的幸福,源自于爱的本质。真我的实义,即是爱的真理,只有了知个中精髓,才能永固生命的统一,而唯有爱之极致,解脱乃能可期,这是诸多宗教的教义核心。真我的体验,即是爱,所见所闻所感,全然是爱,此即是幸福。



问:我信神爱神,渴望为神奉献,不管我能否了悟,请让我渴望的心,愈能强固。

尊者:若真心渴望为神奉献,纵然你无意于了悟,了悟将降于你身。当你热切渴望,心思将融入于虔诚敬爱与奉献神明,心思有如樟脑,樟脑燃尽,一无所余,心思融入于真我,了无余蕴,这便是真我的了悟。



问:我对拜神,信念极强,请问,我的拜神,能助我获得真知吗?

尊者:当然。在拜神的祭仪中,静心内观有助于一心专注,不起妄念,则心转纯净,然后再问:这个礼拜者是谁?答案是我——真我,如此,最终能获真知。

但最上乘的礼拜,空无心思而礼拜无形相的绝对真实。若不适合实行此法,则行有形相的礼拜亦可。唯礼拜者,了无自我,才能行无形相的礼拜。我们皆知,所有拜神者,皆心怀自我,行有形相的礼拜

驻止于真我所流露的恩典,其纯粹无杂,即是了无染着,亦是吾人内在的宁静一物
了然于此,止于宁静,深切体验之,这是真实的心之礼拜。
此时,心思融解于真我,这是本心、上主的宝座。故默然宁静,才是所有礼拜仪行之最上乘者因为默然宁静,了无自我,即是解脱;若离却真我,便无宁静,则非敬爱神。若止于宁静,心转真我,则真为神奉献

若有人在湿婆神脚下,完全臣服,交出自己,呈现真我,而对一己的贫穷困蹇,毫无怨言,其果报必然丰足平安。这是至高的爱神与奉献
若有人愿意作为上主的仆人,持心平静,了无自我,亦无任何「我是仆人」的念头,而驻止于真我,这是至上的真知

(jenny: 其實奇蹟課程也在教這個, 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就是安靜於真我. (jenny:有聲音的, 都是非真我-自我) (jenny: 靜極光通達 )

问:我们能毫无内心的动机,而敬爱神并为神奉献吗?

尊者:有可能的,为欲求某物或某目标而拜神,其实只是拜那个某物或某目标。拜神的前提是,了无欲求的对象物。


问:如何看见遍在一切的神?

尊者:见神在于是神,除了祂之外,并无遍在一切的整体。祂,如如其在、其是。


问:虔诚爱神的信徒,需要神明,供其礼拜。若教导他,只有真我,没有其他,则不需要礼拜者及被礼拜的对象吗?

尊者:当然。神是信徒修行之所需。修行的终点目标,必然在信徒的完全臣服之后,才能获致,此尤其以实行虔爱、奉献为修行途径者为然。这话如何解释呢?除了消除自我、真我独存、如如其在的说词之外,其深层的涵义为何呢?不论你实行何种修行的途径,这个「我」终究是无可回避的。那个无私行为的「我」、那个渴望与神合一的「我」、那个自觉背离生命本质的「我」、那个「我」的本源等,必须被找到,然后,所有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异象与通灵

问:我曾眼见湿婆神的异象,虽极短暂,但感温馨,请问如何使异象在我左右,持续不断?

尊者:你谈及湿婆神异象,异象毕竟是客体的目标物象,既有客体,便有主体,则异象的价值,便与主体的观者无异;亦即,异象的本质,其与观者,皆位于同一次元上。异象既能显现,便隐含亦能消失。万物凡所显现而起者,必然将消失而灭。异象不恒久,但湿婆神恒久

眼观异象,隐含有一位观者存在,但观者无法否认观者之真我存在。真我之为意识,其在生命里,无一片刻不存有。意识乃永恒之存在,唯一无二,观者无法看见自己,然观者能以无法看见自己而否认自己的存在吗?真知的真实体验,并非观看,而是存在。存在即是了知,因此,「我是那个我在」、「我在」即是湿婆神。万物不能离却祂,因为湿婆神是存在,万物皆有湿婆神存乎其在。

因此探究「我是谁」,深入其内,止于真我,那是湿婆神、那是存在,勿再盼望湿婆神的异象出现你眼观物体,与你眼观湿婆神,二者有何区别呢?其实,祂是主客体合一,因被了知而如如其在,你不可能离却祂。若无了知,那是你自己的障碍。放弃眼观异象的想法,便能了知。


问:我想直接了知克里虚纳神,我应如何做?

尊者:你对克里虚纳神的概念是什么?你所谓「直接了知」是什么涵义?

问:克里虚纳神,住在某处,我想见祂、知道祂。

尊者:你想见祂,则祂必是人身相,但祂曾说:「我在万物的本心里。我是一切生命名相的起点、中途及终点。」祂存乎你的内在,一如存乎万物的内在,祂即是真我,或你的真我。直接了知真我,与直接了知克里虚纳神,并无二致。照你的方式持续修行,全然臣服于克里虚纳神,至于你是否能直接了知,一切交付给祂。


问:神能显现出来,与我们对话吗?

尊者:神的显现,与你的绝对存在,倶为真实。质言之,若你视己为躯体,则你视万物为物体,若你视己为灵体,则你视万物为灵体。物体之显现而被观视,有赖于观视者之存在。观视神的异象显现,亦作如是论。


问:许多访客来此,皆感受到尊者的灵光四射,我来此已逾月余,难道我不值得尊者慈视的灵力加持吗?

尊者:异象与灵光,皆依个人心思的状态而定,并无一体适用的准则,这些都属灵性层次。然重要者,心是否平静。

什么是了悟的感知呢?是看见神有四只手,在马车上,背着海螺,手持棍棒吗?若信徒见此异象,又如何能袪除他的无明呢?生命的真理,必属永恒性的了知而直接感知,是属实时的体认。若能直接感知,便能知道神,而非神要在信徒面前显现什么形状,才是知道神。若无永恒性的悟知,则一切的认知,毫无用处。须要有四只手的神显现,而说这是悟知吗?那只是现象性的幻见而已。看见神的异象,双眼及心思是必备的,然而这样的看见,仅是间接认知,而非直接感知。


问:派坦加利(patanjali)在《瑜伽经》(Yoga Sutra)述及通灵,这些是真的吗?

尊者:了知真我的悟者,绝不会珍贵这些通灵,况且,派坦加利曾说:通灵者运作其心智,有碍于了悟真我


问:有所谓超人的超能力吗?

尊者:不论其能力是高或低,不论其能力来自于心思或超级心思(supermind),皆存在于具有此能力的人身上。先究明那个人是什么?


问:通灵者是灵性道上的成就者吗?或他们是解脱之路的背离者?

尊者:最高级的通灵是了悟真我,一旦了知生命的真理,你便不再被无明牵引

问:那么,通灵有何用处?

尊者:有两种通灵其中一种通灵,显然阻碍悟知真理,据称这种通灵,经由持咒服药而生灵能,或经某种苦行,或某种幻境,而获通灵能力。这些灵力,皆不能导致了知真我有此灵力的通灵者,仍处在无明的状态中

问:另一种通灵又为何呢?

尊者:另一种通灵是,了悟真我后,所显示的通灵与真知,自然流露,其为精进参修之水到渠成、自然成果,亦是来自神的恩典赋与。其人是否具有这种通灵力,端依悟者的命运而定,但不管如何,悟者已心静如止水,不起涟漪,不会在意自己是否能通灵,不会引生丝毫困扰。
因为悟者深知,真我才是不可摇撼的通灵力,这些灵力,并非经由运作而有,实则,在了悟的状态中,悟者已洞悉灵力始终存在


问:圣者施以法术灵力,而令信徒了悟真我吗?或者,了悟真我,此一事实,便为已足?

尊者:了悟真我的灵力,至为宏巨,远逾于其他任何运作的通灵力。虽然,通灵者陈说多种不同的通灵力,但悟者在诸通灵者中,是最上乘者,因为通灵者虽已获通灵能力,但仍渴望进一步获得真知,但已获真知的悟者,并不渴求其他额外的通灵能力。故寻道者应仅以获得真知为目标

对不具通灵能力的人而言,通灵的展示,虽极神奇,但终究如过眼烟云,短暂呈现而已。对寻道者而言,生命短暂的任何事物,皆不足为训,况且,一切的神奇,皆在不变不异的真我之中。

神本来具有至上的灵力,遍在一切,随时将其灵力赋与人,而人却向神乞求无价值的法术灵力,此犹如天性慷慨的慈善家,本来就有丰足的物质,而人却向其乞求无价值而陈腐的麦粥。

奉献于神的心志,在本心中,赤诚炽燃,闪耀光辉,便能荟萃一切法术灵力,然而,此心此志,已然完全臣服于神,便不再有获取通灵能力的丝毫欲求。要了解,寻道者既致力于寻求生命的解脱,若心力投注于法术通灵,则其人的生命将愈益困缚,而其自我,亦愈强固

真我的通灵,圆满完美,辉映解脱的光芒,其造诣即是真知,至于其他的通灵,终究是愚蠢心思的想象力之妄诞而已。

人们每天看见世上许多神奇现象发生,其精彩处远胜过通灵者的展示通灵,但人皆不察。人甫出生时,其躯体大小,恐小于这个电灯炮,然长大后,成为身材魁梧的摔角士,或世界闻名的音乐家、政治家或圣人。这样的神奇,世上比比皆是,人却视若无睹,而独对一具尸体开口说话,啧啧称奇,惊愕不已。


问:若有他心通(telepathy,或「心灵感应」)的灵力,岂不佳妙?

尊者:他心通能自远方看见或听见。能从远方听见,与能在近处听见,二者并无差异。关键在视者听者这个主体。若无视者听者,则无视听,而视听是心思的功能活动法术通灵亦仅在心思层上运作而已。对真我而言,法术通灵,非属天生自然;若非自然属性,必不恒久,不值得费力获取

通灵者被视具有广通的灵力,他遂乐于乘势利导,扩展其灵力。然而,我们须知,人若所怀的能力有限,其认知随之相对有限,其受苦的程度,亦呈相对有限。若能力扩展,其认知随之相对扩增,其受苦的程度,亦呈相对扩增。故法术通灵,不能带来人快乐,反而使通灵者愈增困苦。

这些通灵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通灵者乐于施展其通灵力,以广招徕,获得赞赏。他意欲在求取赞赏,若未偿所愿,他必然不悦;亦即,通灵者需要有人赞赏他。他若遇见具高阶的通灵者,更会引起他的嫉妒及不悦。

然则,什么才是真实的通灵呢?是带来荣华利达吗?或是使人心境平和?那个能使人心安而平静的,才是最上乘而完美的通灵。


问:各宗教述及天堂、地狱诸景象,其意义为何?

尊者:仅是为了建立真我的实相。


问:但尊者您从高阶的观点,有不同的解读。

尊者:人总是不愿意知道平淡无奇的真理,这个真理,每天无时不存在于你的身上,那是真我,但人皆不察,宁愿探知方外之事物,如天堂、地狱、灵魂转世等。因为人爱好奇妙的神秘,而舍平庸的至理,宗教的诸多说词,乃因应而起,渲染描绘,其用意皆在多方引导人,最终朝向真我。既然,你终究要迈抵真我,何不现在便驻止于真我呢?

------------------------------------------------------------------------------------------------------

書:《真我与我》第十二章  我在世上的生活~~拉玛那●马哈希

                                     第十二章 我在世上的生活
我在世的命运,系乎业力果报,但征服命运有两途径,一是探究真我,一是虔爱拜神,其殊途同归,皆在消灭自我「我」灭苦灭

                                                       我在世上的生活


问:我有意辞退工作,愿与尊者您长期共处。

尊者:尊者总在你左右、在你心中,而你亦是尊者。你无须辞退工作,亦无须出家;弃世 (renunciation)非谓抛弃衣物、家庭等,是指弃绝内在的欲念、情痴及染着。你无须交出你的工作,仅须交出你自己给神,你生命的负荷,由神承担一切。一个已弃绝内在欲念的人,能扩展其爱心,而融入于外在的世界。四处云游的出家人(sannjaso,其毁服弃家的实义,并非他厌恶现有的人际关系,乃是他扩展爱心,博施济众;当修行者的爱心,真诚广施,推及于众时,他不自觉自己已远离家室,这种状况,有如瓜熟蒂落,自然而来。若无此成熟的状况,而欲抛家弃职,则属愚蠢。


问:在家居士,如欲寻求解脱,其生活应如何?他无须成为四处云游的出家人吗?

尊者:为何你自认是在家居士呢?类似的观念,如四处云游的出家人。出家人的自我感,总是荣怀不去。不论你在家生活或居于山间,你的自我感,笼罩心头,这个自我,是你心思的源头,让你自认为是在家居士。若你出家,成为四处云游的出家人,则仅是从在家居士换成出家人、从家室的环境换成林间的山居,而自我感的心思,,未曾改变,这心思才是你始终存在的障碍,质言之,换个环境,无济于事。既然障碍在心思,必须克服。不管你在家或出家,若能在山间修行,则为何不能居家修行昵?因此,为什么要换环境呢?不论你身居何处,皆可努力修行。


问:我忙碌工作时,能否同时领受灵境的喜悦?

尊者:心惦于「我在工作」,是障碍所在。问你自己,到底是「谁在工作」?记住真实的你,则工作对你并无妨碍,照常进行。无须劳心费力于要工作或弃工作,你的劳心费力,是你的障碍。命中注定将发生者,必然发生。若你注定无须工作,纵使费心寻找,则你仍无须工作。若你注定必须工作,纵使全力逃避,则你仍被迫工作。因此,工作与否,交给至上大力,你无法依一己之所愿,选择放弃工作或保留工作。


问:昨晚尊者谈及真我存乎内在,而外在的工作,自会照常进行,此令我疑惑,我们不应对外在工作的执行,稍加留意吗?

尊者:真我遍在,你能离开真我而存在吗?或是没有真我,而工作能遂行吗?真我即宇宙,弥纶天地,不论你是否努力从事于其间,万事万物,自行运作。职是之故,上主克里虚纳向阿周那(Arjuna)说:你不必为攻伐俱卢族而忧虑疑惑,因为神早已动手了。这不是阿周那是否要下决心执行的问题,也不是他要忧虑的事。他只须让自己的生命本然,遂行至上大力的意旨。(《薄伽梵歌》记载,阿利安部族彼此战争,阿周那属于般度族(pandava),拟攻伐具有亲戚血缘关系的俱卢族,因不忍亲族间自相残杀,乃质疑战争的正当性而犹豫不决。当时上主克里虚纳为阿周那驾车,阐述超越生死之道。拉玛那借引此段史诗,说明至上大力的主宰。)


问:若心在真我,则其人的行为是否皆为正确?

尊者:应是如此。该人并未虑及其行为是正确或差错,他的行为即是神的行为,故并无不妥。


问:我的工作,须耗费心思,我如何能平静此心呢?我愿放弃主管职务的工作,独自隐居。

尊者:不,你仍留在职场,持续工作。在工作的流程中,能使心思运作的,到底是什么呢?那是真我,那才是使你工作活动的真正源头。在工作时,密切注意使心思运作的这个幕后源头,然后执行事务时,从容不迫。记住,在工作中你的生命本源,始终生机畅旺,切勿急躁,俾免遗忘了你的本源。务要详审,练习内观,可平静此心,维系真我。莫以为是你在工作,要清楚明白那是生命底蕴的能量在工作,以此底蕴的能量,作为你的主宰,从容工作,平静与之,则工作或任何活动,将不会是你的阻碍。


问:修行初期,若能离群独居,弃绝外界,是否有助于修行?

尊者:弃世始终是指心态,并非独居深山或弃绝俗务,其主要意义是,心向内而不外驰。此身居于何处或有无职务,决定权不在其人,而在其命运。人一出世,此身的活动,皆定,并非你选择接受或拒绝所能定夺。人唯一的自由是,选择此心向内,根绝妄动。


问:独处修行,是否为探究真我之必要?

尊者:修行是个人针对其内在而非外在,寻觅生命真理。独处是指其内心而论,有人可能身在繁华市尘而持心宁静,则此人是独处。另有人可能身在深山幽谷,但无法降服其心。若执于内心所欲,则不论身在何处,皆非独处。若了无执着,则身之任何所在,皆是独处。


问:为什么我们每天的生活状况,并未依照我们付出的努力劳动而同步进展?

尊者:为什么你认为,你是起居作息的活动者。姑且举你来道场为例。你离开家,搭乘火车,不久发现你身在道场。若问你,你如何来此道场?你说你离开家乡,一路乘车而来。这是真的吗?事实上,你并未移动,是负载你的运输工具一路在移动,你只是被这些载运的工具移动所困惑。你每天生活的起居活动,皆作如是观。所有的活动,皆不是你的活动,那是神在活动。


问:家居生活中,劳作不断,如何获致此心平静?

尊者:智者的身之活动,是从旁人眼中观察,但智者自己不认为有行动。他可能成就非凡的事业,但他认为,他一无作为,故其行动过程,丝毫未扰及其内心的平静,因为他深知,身之活动,仅是示现的表象,事实上,他了无行动,所以能在诸多呈现的活动中,保持默然平静的观照。


问:使心内返,对西方人士言,似乎不易。

尊者:是的,他们的心思,惯于过度活跃,而其体能精力,也向外奔放,我们必须安驻于内,勿忘真我,然后才能随外在的活动而倶在。在台上表演的男扮女相,会忘记他是男儿之身吗?同理,我们必须在人生舞台上,扮演之的角色,但勿认同这些角色。


问:我对邻居妇女的美胸,有时起非分之想,我应如何?

尊者:你始终是纯净的,那是你的身体及感官被诱惑,而非真实的你被诱惑,但你认同间你的身体及感官。所以,首先要认清,是谁在被诱惑,及谁在诱惑;纵然你因非分之想,而犯下不德的罪行,则在事后,莫再忆想这些事,因为你的本质是纯净的,而那个本质,并非犯罪者。


问:禁食有助于灵性成长吗?

尊者:禁食应以心思之禁绝为意涵,仅在食物上禁绝是不妥的,而过度禁食,恐损及心智。灵性的成长,毋宁有赖于规律的进食。若禁食一个月,而精神状况仍佳,便可恢复进食十天,则心思可渐纯净而稳定。

早期我来此地时,镇日瞑目内观,不知昼夜,我未进食,亦无睡眠。若身体有活动,则需食物,若有进食,则需睡眠。若身体无活动,则无需睡眠,仅微量食物,便可维生。那时我静坐多日,偶微开眼睛,旁人要我喝一匙流质食物,这是我的经验。不过可确定者,其人若无凝定于一念不起,则不可能同时不食不眠。常人过一般正常的活动,若不食不眠,则必晕眩。修行时睡眠的多寡,有人说应十时就寝,二时起身,四小时睡眠即可,但也有人说,须六小时才够;又有其他进食的规约,内容不一。我的看法是,修行的一切事宜,应适当为之。

每天进食三四次,并无不妥。莫执意挑食而说:「我要吃这种食物,不要吃那种的。」


问:了悟者对食物,有任何限制吗?

尊者:没有。他安然自在,凡所进食,对他了无影响。


问:我们应逐渐调整自己,朝向蔬食的饮食吗?

尊者:是的,那是正确的。


问:总括说来,修行者在世上生活的行为准则为何?

尊者:适量饮食,适量睡眠,适量言语。


问:个人的意志力(willpower)是迈向人生成功的必备条件吗?我如何以意志力,而确保人生的成功?

尊者:你对意志力的概念,是藉以确保成功。然而对意志力的了解,应是藉以强化内在的心力,面对人生的成败时,皆能保持平静,而不是把意志力与成功致胜,划上等号。为什么人心总是以成功为念呢?成功引生骄傲,阻碍灵性成长,失败反而幸运,因为使当事人憬悟自身的局限,准备臣服,交出自我;而自我的交出,无异是福祉的保证,因此,人应磨炼心力,俾能镇定平静面对人生诸多难题,此心力即是意志力。又,人生的成败,缘于业力果报,与个人的意志力无关,有人可能投身于高贵的志业而一再失败,有人可能驰骋于平庸的职场而成功连连。失败与成功,并非表示成功者有意志力,而失败者无。

                                                          我的命运与业报


问:我们可以克服今世命运的业报(prarabdha Karma)吗?

尊者:可以。「自我」是命运业报所依附的媒介,缔结于此身与真我之间。若能消融自我于真我,而失其原形,则命运业报,无所依附,则其如何能存活运作呢?没有了「我」,又何来命运业报呢?


问:据说,今生果报乃前世业力累积而来,此说是否为真?

尊者:人之前世可能因某些行为而产生若干业力,这些业力延续及今世,而人于今世承其果报,此犹如播放幻灯片,播放者仅取部分幻灯片在这个场次播出,但保留部分幻灯片,将在下个场次播出;然而,所有的业力将在获致真我时,消灭殆尽。不同的业力,有如各式的幻灯片,皆因昔日诸行为所造成,而吾人的心思,就是那个放映幻灯片的播放器。播放器一旦今日被摧毁,则势必未来无法播放幻灯片,故也无未来的生与死。


问:谁是那个播放者?能选择若干前世业力,而决定今世果报的机制,到底又是什么?

尊者:个人必须承受业报。上主统筹,以最符合个人业报的意旨为之,亦即神施与个人的业报,不增不减,丝毫不爽。个人的潜意识是其善恶业力的储仓,神从储仓中,挑选最符合个人灵性演进者,不论带来悲或喜,适时施与业报,故业报之施与,公正不偏。


问:今世所受果报,乃昔日业力所致,若今已知昔日之愆尤过失,而今修正之,则又如何?

尊者:纵使今日修正往昔之过失差错,前世昔日之业力仍存,照样带到来世的累生。故你所言,并不符合业力果报的程序,此犹如你修剪树上枝叶,枝叶愈益茂盛,你愈修正业报,业力愈益累积。找到业报的根由,从根革除,才是上策。


问:若我并非这个躯体,则为何我要为我善恶行为的后果负责昵?

尊者:若你并非这个躯体,而亦无「我是作为者」的观念,则你善恶行为的后果,将不影响你。只要你认同这个躯体,你将被这个躯体行为的后果影响,亦即,当你认同躯体,你便累积善恶业报。


问:既然如此,我并非这个躯体,所以我对我善恶行为的后果,一概不具任何责任吗?

尊者:若你非这个躯体,则为何还要操心这个问题呢?


问:持咒语诵圣名,能消解人们恶行的灾厄吗?

尊者:若持诵者,了无「我在持诵」的念头,则其恶行不致牵连于他。若持诵者,心存「我在持诵」的念头,则其恶行的后果,将不会消解。


问:善行累积的善果,不能抵销恶行累积的恶果吗?

尊者:只要存有「我在作为」的念头,不论行为是善或恶,终必承受果报。故善行善报,恶行恶报,怎能互相抵销呢?若无「我在作为」的念头,则万事不影响他。除非了悟真我,否则「我在作为」的念头不会消失。若其人已了悟,还需要持咒语吗?了悟者虽仍受今世的业报,但并不希冀任何事物。今世业力的行动,约有三种:个人意欲、个人了无意欲、为他人的意欲。对了悟者言,并无个人意欲,仅存个人了无意欲及为他人的意欲。了悟者的行动,皆为他人而为。若有需要他的作为,则他作为的后果,不致影响于他。这样的人,凡所作为,无善无恶,纯然澄然,其采行的合宜行为,皆以俗世可接受的准则为依归。

了知今世所遭遇的诸事,皆是今世业报所注定,则其人承受果报时,心无困扰。他亦了知,不论愿意与否,今世业报必然加诸于其身。


问:若事务来临我身,并无预先规划或运作,我采「既来之则享受之」的态度,这样不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吗?

尊者:并非如此。每一行为,必有其后果。若事务之来,是业力所缘,则你无可奈何。若事务临身时,你不执着,了无欲念,亦不希图美事更美或吉事不断,则事务之来,不致损及于你或及于你的来世。反之,若你过于执着,欲求不断,则必导致你更多的来世。


问:占星术是因星座的推算及相互影响,而预测未来的事件,这是真的吗?

尊者:只要你有自我,则一切皆真。当自我尽袪,则一切不真。


问:这是说,在无自我的情况下,占星术并非真实的吗?

尊者:到底是谁在说:这不是真实的?若有观看(某物),则必有其人在观看。在人无自我的情况下,纵使那个人似乎在观看,实则他并未观看。

今日之命运,缘于昔日之作为,其与躯体有关。让这个躯体,行其应为,为什么要操心它呢?为什么要关注它呢?任何事情之必然发生,其发生乃其人之过往作为、神的意旨及其他因素之结果。


问:今之现况,乃缘于昔之行为业力。我们能以自由意志,超越昔日的业力吗?

尊者:观看现况所呈现的是什么。若能真实观看,你便了解:有其过去与未来,而受影响的是什么?始终存在而自由,不受过去、未来或任何昔曰业力影响的又是什么?


问:有所谓自由意志吗?

尊者:那是谁的自由意志?只要有「作为者」的认知,便有承受的感知,及个人意志的感知,但经由探究真我的修持,这些感知尽袪后,则神的意志将运作,并指引事件的行程。命运将被真知——真我之知一一克服。真知超越意志及命运。


问:我能了解,人生大事,如出生地、国籍、家庭、职业、婚姻、死亡等,皆为业力注定,然每天生活的诸多小细节,如我现在将手中持扇,放置于地板上等,是否也是命中注定?

尊者:是的。此身躯无论所为何事、无论经历何事,在人一出生,皆已注定。


问:若如此,则人对其行为,有何自由及责任可言?

尊者:人唯一的自由是,努力获取真知,使他莫认同自己的躯体。躯体将不可避免经历业力果报。在认同躯体,附着其上,承受果报,与出离躯体,成为躯体活动的观照者,这两者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问:个人的自由意志是虚而不实的吗?

尊者:个人的自由意志是在生命个体的范畴内而言。只要生命个体存有,则有其自由意志。所有的经典都在勉人以自由意志,朝向正确的道路。

然而,要问的是,对谁而言,自由意志及命运是重大关切的。找到那个谁,那个谁从何而来,找出它们的来源,驻止于斯。若能如此,你便超越自由意志及命运。这才是讨论本问题的唯一意义。请找出,到底是谁在提出这些问题?找到它,然后安于其本源。


问:若凡所注定发生者,终必发生,则个人的祈祷或努力,有何用处?或者我们应一动不如一静吗?

尊者:征服命运有两途径。一是探究这是谁的命运,并了知是自我而非真我被命运困缚,而自我本不存在。另一是,全然臣服于神,而弃绝自我;并充分认知人的无助,始终对神说:「唵,上主,不是我而是祢」,尽袪「我」、「我的」之感知,将「我」全盘,交出给神,以神的意旨作主。若信徒还对神有所祈求,则非全然臣服。真实的臣服是虔诚爱神、全心奉献,除了爱之外,别无其他,甚至毫无祈求解脱的念头。扼要言之,征服命运必须完全灭绝自我。不论你实行探究真我或虔爱拜神,皆能朝向灭绝自我的目标。

若不能征服命运,则所学何用?若不究明「承受命运的我,从何而来?」则其人深陷在命运的泥淖中,有如留声机,不停回转自响,他们还能怎样呢?唵,阿鲁那佳拉!

饱学之士,充满自我,反不如文盲白丁,能获解脱。
文盲白丁,乃由於自我之魔障满腹经纶之弊障追求巨富之欲障他从诸多障碍中脱身而出。



问:研读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等,有助于了知真理,获致解脱吗?

尊者:帮助甚微,人身亲炙的口授心传,效益较宏
仅研读书籍,无甚裨益若能了悟,则一切学识智库,成为无用的负荷,应尽扬弃


经典文献,皆述及至上大力之存有,并指示探知之道,这是经文最基本的宗旨,舍此宗旨外,经典无用。
然而,典籍浩繁,汗牛充栋,无非因应寻道者不同的资质,备供采择,俾循序进阶,以臻顶峰。
若寻道者已在顶峰,则生命的目标,如如其在,经典遂成无用之物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6 18:08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2:36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三: 真我三論

書: 真我三論: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核心教誨
(拉瑪那●馬哈希)
==========

真我三論: 印度拉瑪那道場正式授權唯一中譯本

本書輯錄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三篇經典性重要專論:〈我是誰〉、〈探究真我〉、〈靈性教導〉

萬物不離真我

印度拉瑪那道場(Sri Ramanasramam)給初訪之尋道者的推薦讀物:

  拉瑪那尊者教誨的三篇入門
  —〈我是誰?〉
  —〈探究真我〉
  —〈靈性教導〉

  「這個世界,不過是心思的化現而已。
  若能超越思維,這個世界便從眼前消退,安享真我的幸福境界。


========

《真我三论》第二篇探究真我(一)

第二篇  探究真我


第一章 我是谁
本章旨在释明行探究而深入真我,或探究于「我是谁」之法门。

「我」的概念感知,在人而言,诚属自然。吾人表达自身的感觉时,无不以「我来过」,「我去过」、「我做过」或「我曾经是」等语陈述。若询问何以如此?便知因为人的活动及其运作,皆涉及身体,以致「我」认同这个身体,二者合一。
但身体能成为「我」这个意识吗?身体未出生前,「我」并不存在。身体由五元素构成1,在睡眠时,不觉有身体存在②,最终身体将成为尸体。所以,不,身体不可能是我。
这个「我」的概念感知,一时萌起于身体,亦称之为自我(ego)、无明(ignorance)、虚幻(illusion)、不纯(impurity)、个体我(individualself)。
一切经典的大旨,乃在阐述探究(以深入真我),并宣称自我感的灭息乃为解脱吾人怎能对此教导,漠然视之呢?
身体有如木块,并无觉性能像「我」(指真我)那样辉照吗?不会的,因此,将身体视为一具尸体,置之一旁,不再以「我」(指概念感知的我)而喃喃自语,毋宁要精警探究于存在本心而辉照的「我」。
在诸多繁复思绪的无休止之流势中,跃起而持续不断的觉知、平静,及其自然呈露,便是本心的「我—我」(指真我)。
若能掌握之,而凝止其中,则能摧毁身体的「我」之感知,一如焚毁樟脑,终将之灭息净尽。圣者及经典皆宣称,这就是解脱

无明的蔽障永不能完全遮蔽「我」这个生命。怎能完全遮蔽呢?甚至无明之人,都不能不说到「我」。
无明仅能遮蔽「我是真我」「我是纯粹意识」的真实,而以身体困惑「我」而已

真我乃自耀明,吾人无须赋予任何概念图貌任何思维的想象,其本身就是困缚,因为真我超越黑暗与亮光,熠然辉照,故不应拟想揣度;若有想象,将导致困缚,然真我以绝对之姿,依然呈露。持虔诚的冥想而探究之,深入真我,使心思消融于真我,迈抵解脱及圆满的幸福境地。
伟大的圣者指称,只有借着真切探究深入真我之佐助,才能获致解脱。
这是因为自我以「我」之思维为情态,虚幻之树的根,若斩断其根,树将倒下,自我之虚幻,亦溃然崩解。这是简易灭绝自我的方法,宜称之为:虔爱(bhakti)、真知(jnana)、瑜伽(yoga)、冥想(dhyana)。

「我是这个身体」的(思维)观念,涵盖三身(three bodies)③,此三身系由五身层(five sheaths)组成④,除去「我是这个身体」的(思维)观念之情态,其他之三身及五身层,将自行剥落,因为一切身皆依附其上
因此,不必个别消灭诸身盖经典指出,思维本身,即是困缚所系。经典最后谕示,最佳的方法,乃是将「我」之思维的心思情态,臣服于(交出给)祂(真我),保持安静凝止,而毋忘祂。

② 指睡眠时,我们并无知觉。

三身(three bodies)指:物质身(肉身、粗身)、精微身(心智身、精身)、因缘身,其相对应者,指:醒、梦、睡三境。〔译按:three bodies或译「三相」,指周遍、炎光、有慧。

五身层指:肉身磨(粗质)、气身层(感知)、意身层(心思)、智身层(理智)、乐身层(幸福)。


第二章  心思
本章概述心思的本质、状态及其所在。

根据印度教经典所述,生命中有一物,称之为心思(mind),源自此身消化食物后的精微灵能,孕育出爱恨欲怒等七情六欲,是情态、心智、欲望与自我之整体;虽然引发的功能作用不一,但究其属性,统称为「心思」;其无觉性,但被吾人物化而感知,似有觉性,系结于意识,有如火红铁条,外观似火,其自身具有分殊的本能,在顷刻间,能以片段材质,模塑出任何形体,如漆胶、黄金、蜡状等;其为一切物的各类质素(tattvas)之基础;位于本心中,如观视在眼睛,听闻在耳朵,使生命个体有其特征性格;其思维外物,经联系于意识,在头脑反映,以思维的情态而认定之;借着头脑运作,经由五类感官,接触外物,以自认为合宜的感知而确认:「我认定如此及如此。」并享受外物,最后以满足作为结束。

(jenny: 各飲、食物(肉、魚、雞、鴨、蔬菜、水果、爆香料:葱薑等等), 有不同的屬性:性"情"、性"質",產生不同的氣 ,全部加起來就會有雜氣/雜精, 產生雜念/雜思緒/雜情緒.

另,搭配菜,使之屬性中和為中性 , 但例如:涼性與燥性的比例要剛好,否則是稍改變,無法全中和為中性.

烹煮方式也有屬性, 可以改變烹煮方式,使之"性"變了性、或變温和温性, 倒如 : 梨子燉後, 不冷性了,去咳化痰 ,而且温熱水也可喛和 胸、胃腸.  

即便是温性,炸後, 變"熱"性、"燥"性、"火"性、煩燥不安,想發火、失眤、便祕等.

生食、熟食亦同, 有人吃一堆生菜, 養顏、有營養, 胃腸寒、便祕、一堆菜渣在腸子,攪痛,拉不出 ,因腸子本也糾結住.心糾結住,腸子糾結住; 腸子糾結住,腦思想糾結住, 情緒糾結住. 心臓, 左臉顔面神經麻痺, 左手抖 (手走腸胃經). 氣血塞住~不通.

各飲、食物,那些營養素, 產生不同化學變化.

緑茶含氟,鞏固牙齒,但神經緊蹦,手脚動作不協調、胸緊心悸心慌,冷飮更是嚴重、神經興奮,失眠 、神經產毒素、鈣化第三眼.
茶葉含咖啡因,都會神經緊蹦,手脚動作不協調、胸緊心悸心慌,冷飮更是嚴重、神經興奮,失眠、神經產毒素、鈣化第三眼......冷飮更是嚴重)


对某物而以心思的思维情态,在进食时,则考虑:「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这个可食,这个不可食。」如此具有区分的概念,是为分殊的心智。因为心思是显化自我、神、世界三个面向的基石,故其消融于真我,乃是最终的解脱,此与婆罗门同义旨。

感知的器官位在吾身之外部上,是感知外物之资具,属外在;心思属内在,是内部的感知。「内在或外在」,是就身体的相对性而言,实则,在「绝对」上,并无意义。

经典为了释明物象世界存乎吾内,乃形塑宇宙有如本心的莲花,此与真我,并无异样。正如金匠在蜡质的球体里,虽然掺以微粒黄金而隐藏其内,但在外观上,仍是一团单纯的蜡球,则生命个体深陷在黑暗的无明或幻象中,有如在睡眠里,一无所知在深层的睡眠中,肉身(物质身)及精微身,虽然进入黑暗的遮蔽,但仍沉存于真我之中,只是无明会萌起精微体的自我,故心思必须转异,俾深入真我。

心思就其真实性而言,意识而已,其本质是纯粹而清明的无染质地;然而,这样的质地,不能称之为心思,因为心思会误认某物为另一物①,这是心思的染着;换言之,粹然洁净的心思,乃绝对之意识,却遗忘其自身原始的质地,而被黑暗及呈现的世界驾驭了。
同理,吾人被心思的走作所驾驭,乃认同此身为「我」,及「我」处于这个呈现的世界中,亦即误以自我为真实,因此辗转于爱恨之间,依违在善恶之行,结果困缚于人世生死的流转;然则,吾人在睡眠或失去意识的昏厥中,无知觉于我或世界万物,但醒来,便体验「我睡醒后」、「我重获意识」的况味,这便是生命自然的引生而来的辨识之知,这个辨识之知称为「心识之知」(vijnana);其为辉耀,并不是自身所生发,而是系附在真我或非真我所引发。其存于真我,便称之为真知,真我的心思觉知状态,恒在之觉知;若此辨识之知,杂揉着非真我则称之为无明。
存乎真我,而以真我为辉照,名之曰:「真我的脉动」,而脉动不离真我,乃是即将了悟真我的征象,但并非生命原始之「在」的境地;脉动的源头,其所呈露,谓之意识或真知,这个源头,吠檀多称之为「园智深固」(真知充塞而贞定)商羯罗《宝鬣辨》阐述这个恒在的境地为:「在智身层中 2,辉照永恒的阿特曼,乃一切物的自明观照,以此作为你的目标,真实无伪,以你自己的真我,穿越无间的思绪之流,体验其中,于斯安享。」
真我始终耀明,唯一而遍在。不论其人在醒、梦、睡三境中的体验为何,真我依然洁净而无迁染。
真我不为物质身(肉身、粗身)、心智身(精微身)、因缘身等三身所局限而且超越观者、观视、被观者三方面的关系。如图示及例表,释明真我的恒在无边,及超越上述呈现的幻见。

*此位置有圖, 對方網頁目前顯不出

1火焰表示真我

2门表示睡眠

3门坎表示心智(为自我的本源)

4内墙表示无明

5镜子表示自我

6窗户表示五类感官

7内室表示睡眠时的因缘身

8中堂表示梦境中的精微身

9外院表示醒时的物质身

内室、中堂及外院总合,代表生命个体。

图示解释真我之为意识,自身耀明而辉照。运作之流程为:因缘身(7)在无明之墙(4)所围绕的内室(7)以生命元气运作,以睡眠之门(2)引导之,根据其命运,运行一世的时程,穿过门坎(3),对照着自我的镜子(5),借着反射之光而进入梦境的中堂(8),然后,经由五类感官的窗户(6) ,投射在醒时的外院(9)。当心思能量,由于时间流逝或命运所致,而关闭睡眠之门(2)时,生命元气便从醒、梦两境撤离,进入深层睡眠中,如如其在,了无自我感。

此图示亦说明,真我是寂静存在的状态,有别于自我及睡、梦、醒三境。

生命个体,在醒时驻于眼睛,在梦时落于颈部③,睡眠中存乎本心,而本心为诸处首领,故生命个体永不会离却本心。虽然,另有颈部为心思所在、头部为心智所在,全身为自我所在等诸说法,经典仍断言本心为吾内心思感知④首座。圣者审视典籍诸说后,简述本心乃「我」最初的所在之位,此为吾人所体验的真理。

误认是因为离却意识法则(真实、真我)而将物象世界之存在,视为实然为真。这是由于误以身体为真实之我,其结果是无明之人认为,离却此身而存乎外在者,则无意识法则(真实、真我)存在可言

③梵文medilla obolongata,指颈部后面。

④梵文Antahkana,原义指心思、心智及自我之总称。


第三章 世界
本章说明世界本身并不真实,亦无法离却真我而存在。

创造论:圣典宗旨阐明,世界本质乃虚幻,并揭示至上的灵性是唯一真实;持此观点为其基调,构建创造理论。
圣典甚至为迎合低阶的寻道者,乃详细诠释各面向的阶段性创造呈现,包括灵性、意识反射之失衡纷乱①、万物元素质地、世界、身体、生命等诸多持续性呈现
但对高阶的寻道者,圣典简述为,世界有如梦中景观,因万物呈现而存在,此由于昧于真我及思维充斥所致
所有的论述,不外在表明世界属幻象,俾揭示真相。了知真我之人,以其直接体验,洞明世界现象的万物,其独立实体,全然不存,而心中毫无疑惑。

观者与被观者之区别
被观之物:无觉性

身体、物器等

眼睛

视神经中枢

心思

生命个体或自我


观者:有觉性

眼睛

视神经中枢

心思

生命个体或自我

纯粹意识


如上表所列,真我是纯粹意识,感知万物,乃终极的观者其余如自我、心思等,仅为被观之物而已;而在表列中行列的主体,成为另一行列的客体,每一主体皆外在化,而易为客体,但真我或纯粹意识,是唯一例外,乃真实的观者。因为真我无法物化,不为任何物所感知又因为真我为观者,观视一切,其主客关系及真我表象的主体,仅在相对层面上呈现而已,实则皆消泯于绝对故真理之中,除了真我,别无其他。既非观者,又非被观者,亦无涉及主体与客体。

①梵文prakrti,原意指在自然界中,先行于原物呈现的三质性:和谐、活动、暗沉等之失衡而纷乱。


第四章 自我(生命个体)
在本章中,真我(阿特曼)被指述为「在」于自我(生命个体),并阐释自我的本质。

心思不过是「我」之思维(‘I’-thought)而已。心思与自我,二而一也,心智、意志、自我及生命个体,浑然为一,与心思无异。正如一个人有诸多活动,而赋予各种不同描述。生命个体与自我,并无二致,倶为心思也。在真我本质的映照下,自我萌起,而心思倶起。举例说明,烧得炽红的铁块①,又怎么分别何者为火、何者为铁?正如火与炽红铁块为一体,生命个体即是自我,而又不离真我。因此当生命个体我在看到其个体自己时,其实那正是借着意识的映照,生命个体的自我在呈现运作,而这个自我,毕竟是心思而已,系附在意识的映照上。那个在本心中辉照的真我,并不受影响,一如火在炽红铁块中为然②,并且,真我广袤汗漫而无穷尽,有如穹苍,在本心中,以粹然意识而自身耀明,独一无二。其充塞宇宙而显化,与一切生命个体而呈现,并无二致,被称之为至上灵性,本心仅是其另名,因为祂存于遍在一切的本心中。

因此,炽红铁块是生命个体,火红炽热是观照的真我,而铁块是自我,那个粹然的火是周遍一切、全知一切的至上灵性。

① 印度人常举此事例:正如铁接触火,吸纳火质,成为炽红之铁,吾人之心思或自我,接触真我,涵摄意识本质。

② 如火在铁中,不受锤打影响,仅是铁的形状变易;人生的兴衰起伏,苦乐交织,仅及于自我,而真我粹然无瑕,不受影响。


第五章 至上之在
本章述明真我之相,乃神之相,祂即是「我—我」之姿相。

心思之实质意涵,指生命内在观念与外在事物间交互运作之常理情态,因此,身体及外在呈现的世界,倶为心思的反射,而本心唯一独在,存乎万物之中。于遍在万物的本心之核心深处,亦即粹然心思的广袤之域,乃是自身耀明的「我」,始终熠然辉照,存在每个生命里,此称为全知观照,或第四境①。

无垠的广袤,是为真实,以至上灵性或真我而洞悉,在「我」之内的意识而辉照,了无自我,为一切生命内在的「一」。在第四境之外者,仅此而已;于斯冥想,绝对意识之广袤无际,周遍一切,无内无外,此第四境之光辉,

充塞于火焰深层的蓝辉空间,而又灼然其外。真实之境,辉照四方,在火焰之内及其外,注意力无须及于辉照之光,只须洞明自我已然远离,其境乃为真实,便为已足。圣者瓦西斯塔(vasishta)说:「遗忘本心中始终自明的『我—我』,而在吾外寻求真我,此犹如为了一颗闪亮的小石头,而丢弃无比珍贵的稀世宝石。」吠檀多学者②认为,将创造、维护及涵摄至上真我的「一」,视为诸神祇,如象头神、梵天、毗湿奴、鲁德拉、玛埃湿瓦罗、萨达西瓦等③,乃是亵渎神圣。

①醒是第一境,梦是第二境,睡是第三境,因为纯粹意识承载三境,而超越之。虽然称为第四境,但严格说,实不能与三境并列之。

②印度教的吠吠檀多学者主张,「一」乃绝对真实,视万物为虚幻,并摒弃一切名相

③象头神是鲁德拉之子,梵天是创造之神,毗湿奴是维护之神,鲁德拉或湿婆是破坏之神,玛埃湿瓦罗是宇宙遮蔽之神,萨达西瓦是赐恩典、除遮蔽之神。



第六章 至上真我之知
本章叙述了知真我的方法。

当心思以自我之情态,盘据身体作为真我,骛驰于外,而被遏制于本心时,身体的「我」之感知,乃为之肃清;并且平静探究是谁驻于此身之中,则「我-我」以精微之辉照,体验其中,此即是绝对(absolute)、真我,在本心的莲花座中,为身体之都城、上帝之宝殿。然后,吾人应保持平静,深信真我辉照一切,空无一物,遍在无边,此亦为超越的「在」(Being)这是以「我是湿婆」为偈语,冥想真相,亦称为第四境。

那个超越的精微体验,乃是神也,其指述不一,有:第四境之外的至境、遍在一切、至上之上而神光辉耀;并描述其显现,诸如:瑜伽八支法之第六、第七阶段、本心广袤展衍、粹然意识、心如天空而绝对之辉照、至福、真我、智慧等。
若长期持续修练,而以「我乃至上」冥想于真我,则在本心中无明之遮蔽及一切障碍,将涤净无余,而获致圆满智慧。
持此态度,洞悉真实居于本心的穴位,在身体的宝殿中,即是了知绝对;因为本心包摄存在的一切,故绝对乃是一切生命所本来固有。
此为经典确认,「圣者的幸福驻于九门之都城,此即身体」并且「身体为神庙,个体我是绝对,若以,『至上即我』而礼拜祂,终获解脱;生命之灵气孕育身体,形成五身层,此灵为生命之穴,此穴即是本心,超越之,『在』驻于其内,乃穴之上主。」这种了知其绝对的方法,称为「本心的直觉了知」,吾人应直接实时体验而了知之,此外,夫复何言?


第七章 敬拜神
本章说明恒久觉知于真我,乃是真正的敬拜与苦行。

敬拜非人格至上之在(Supreme Being),其意义在于恒念你是婆罗门此一真相,因为冥想于「我是婆罗门」,涵盖牺牲、供献、苦行、祈祷、瑜伽及敬拜。
在行冥想时,排除障碍的唯一方法是,心勿投注于对象物之上,应使其返内,深入真我,然后漠然于观照所发生的一切,除此之外,并无他法可依循
切莫片刻离却真我,应心系于真我或驻在本心的「我」,这才是完美的瑜伽、冥想、智慧、奉献、敬拜。因为至上之在,真我驻于其中,故此心臣服(交出),坚定不移,消融于真我,乃总括一切敬拜的仪行。一旦掌控心思,便是掌控其他一切。心思乃生命的流动,无明之人说,其形状像蜷曲的蛇①,吾身有六个精微中心(脉轮)②,此仅是心思态样的图示,作为瑜伽初学者修行的资具而已我们将自己投射在物象上而敬拜之,此因不瞭解内在敬拜的意涵。真我之知,了知一切,乃为圆满之知。

吾人被诸多思维驱使,以致心思纷歧。若能持续冥思于本身为神的真我,则此单一思维将取代浮思杂念,终可为之廓清,而纯粹的意识,独然而在,此即是神,这就是解脱。莫忽略自己粹然圆满的真我,那是瑜伽、智慧及一切灵修之极致。虽然心思骚动,驰逐于外,忘却自身的真我,吾人应致力于保持精警,思及「这个身体不是我,这个我是谁?」如此探究,心思将内返至其本源状态。探究「我是谁?」是唯一灭尽苦厄,朝抵至上福祉的途径。无论有什么说辞这就是全部真理的扼要概述。

①指亢达里尼,意味身体脊椎底部有神秘力量沉眠,其跃升而起,活力直上贯注,然后灵性辉照。

②据说,精微体自腰椎至头顶,沿脊椎各有中心,生命脉动,循上升通道,迳入各中心,产生神奇活力。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6 18:17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3:17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四: 對話真我 (?) _1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我是谁”与“真我的质询”(与拉玛那尊者的对话? 收錄在書名: 對話真我? )


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简介
拉玛那·马哈希(一八七九~一九五○)生于南印度,是本世纪彻悟本心的觉者,也是声动寰宇的说法者。在成道前他原是印度中等婆罗门家庭的孩子,少年时与其它学童毫无两样,常和友伴一起念书戏耍,从来没有意识到任何灵性经验,也未曾显露对修行的兴趣。然而他在十七岁那年却经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转变。

有一天他独自坐在他叔叔家中的一个房间里,突然一种死亡的恐极其真实而暴烈地攫住了他。马哈希一直是个健康的孩子,当也毫无病痛,然而他却感觉到他在剎那间就要死去了。这状况突如其来,也毫无征兆,此刻的马哈希在震惊之中,既不去追究这恐惧的由来,也不想求助于任何人,相反地他声色不动,在当下独自面对这巨大的危机。他后来自述道:

这死亡的恐怖在震惊中将我的心智驱转向内了。我在心中自问:「现在死亡来了;这意味什么?是什么要死去了?这肉身死去了。」而我即刻便戏剧性地演出这死亡的发生。我模仿死尸将四肢平伸,彷佛全身僵冷地躺下,以便在更大的实感中参问。我闭口屏息以防发出任何声音,或说出「我」或是其它的字眼。

「那么,」我对我自己说:「这肉身已死。它将被人送去火葬场烧成灰烬。然而在这肉身死亡之后,我死了吗?这肉身是我吗?它静默而无知觉,然而在它之外,我却感觉到我的人格完全的活力,以及在我之内的『本我』的声音。所以我原是超越肉身的精神。肉身死去,然而超越肉身的精神却不为死亡所触及。这即意味我原是永生不死的精神。」

这整个过程并非缓滞的动念,而是活生生的真相的灵光乍现,几乎不加思索地为我所直接体验。「本我」原来真实不虚,是我当下唯一的实相,而一切关乎肉身的有意识活动都流入这「本我」。从此「本我」或自性便在一种强大的引力之中定于自身。死亡的恐惧永远消失了。从此我与自性合一,永不退转。念头可能仿佛曲中的各种音符来来去去,然而「本我」有如衬底的基本音韵化入了所有其它音符,恢恢不散。无论肉身处于谈话、阅读或是他事之,我依然定于「本我」。

马哈希就如此一悟顿悟到实相了。一般而言,修行人初逢实相的经验往往是剎那间事,神妙的觉受在惊鸿一瞥之后便飘然而去,只留下恍然而惘然的回忆。然而马哈希却有如风吹花开,不但未经刻意修炼而自然顿悟,而且一悟永悟,了达究竟解脱。其实他在这次危机之,所遭遇的正是自我的死亡。根据他在本书中所解释的,在撒哈佳(Sahaja,意为自然)无念三昧之中,自我已经断灭,如何流流入自性的大海而消失于无形,在此境之中个人已与自性浑然合一。这撒哈佳无念三昧其实也就是佛佗所谓的究竟涅盘了。

马哈希成道之后对世俗活动完全失去兴趣,又不事生产,以此不见容于家人。六周后他离家独自登上阿鲁那佳拉(Arunachala)圣山,此后终生不再离开。起初他几乎完全脱离了色相世界的一切活动,长时期沉浸在自性遍照的存在之中,对肉身的存活亦毫不关心。畋于有求道者前来向他请益,他才以少量的食物维持住肉身传道。后来来自印度与世界各地的弟子逐渐增多,形成了道场,此后他便开始了五十年如一日的灵性教导。

由于马哈希是究竟的觉者,他的教导超越了各宗教间的界限,而呈现出平等雍容的整合。他常在默坐之中以大能启迪弟子肉蕴的自性,认为沉默就是最铿锵有力的说法;然而为了解答弟子在修行上的种种问题,他也开口作出详尽的回答。他以流露纯醉的大美的语言,清楚说出求道者的两条路,一是自问「我是谁?」二是全心皈依。这也就是智能与爱(即慈悲)的修行,二者殊途同归。对于第二条路,亦即敬神奉献的修行,他说神、上师与自性其实无分无别,透过自性化身的上师不可思议的恩宠,虔诚的求道者便能得到自在解脱。除此之外,他平视各种修行路线如持咒、瑜珈、禅定等等,并以精辟的解说指出这些方法都意在平息心念,最后仍是归向自性的了悟。

不仅如此,在所有的指引之中他更透露出开明而富弹性的态度。他并不鼓励苦行或弃俗,只说在合于禁欲之前做个居士反而较好;他也不教人谴责自我或肉体,只教人不要去认同。

然而他最主要也最闻名于世的教导,则是一条引人直接契入自性的智能之路。当弟子提出不切实际的问题,马哈希总是说先去知道你自己,再去了解其余,以此方式简单地将他推向对自己真身的探究。这智能修行的法门在形式上单刀直入,只是去参问「我是谁?」它的意义在于集中心力去发现自我所从生的本源,而这本源就是自性。这参问并非持咒,在参问之后也不须由心智来回答,只须要保持平静,让真正的答案自然而然浮现。事实上它并不是心智或自我所能的,因为自我并非我们的真性。它真正的涵意是自性在参问它自己,了悟它自己。



                                                 我是谁
                                                 —拉玛哈.马哈希的教导

原序

“我是谁”是一系列关于探询真我的问答录的标题。这些问题是在1902年由悉瓦普莱生.皮莱向拉玛哈.马哈希提出来的。皮莱先生是一个哲学系的毕业生,那时候在印度南阿考特地区税务局任职。在他1902年出差到提罗地区的时候,他到阿那卡拉山的维罗帕萨山洞与马哈希大师碰面,寻求大师的精神指导,并恳请他回答真我探询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但那时候马哈希闭口不说话,并非因为他曾经发过誓,而是他没有说话的意愿,所以他用手势回答所提的问题,当对方不能理解的时候就用写的方式回答。据皮莱先生的回忆和记录,大师共回答了十四个问题。这个纪录在1923年由皮莱先生首次出版,加上了由他自己编写的十几首诗歌,赞颂大师通过驱散他的疑云和把他从生活的危机中解救出来的无比恩惠。后来“我是谁”多次出版。我们发现在有些版本中有三十个问答,另一些版本则有二十八个问答。还有一个版本没有给出问题,而是以一种随笔的形式重新编排了那些教导。现在的这个译本是由二十八个问答的形式组成的。

“真我探询”和“我是谁”两本书是以大师自己的话语展开的一系列教诲。这两本书是大师著作中仅有的译本。它们清晰地阐明了通向解脱的直接道路就是真我探询这一主要教诲。质询的具体方法在“我是谁”中有清楚的阐述。头脑由念头组成。“我”是头脑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当那个“我是谁”的质询紧紧相随,所有其他念头就被摧毁了,最后“我”这个念头本身也消失了,只留下那个无比的超越二元对立的真我自己。真我的虚假身份随同身体和头脑等非真我的现象一起了结了,那就是光明。
质询的过程当然并不简单。当一个人质询“我是谁”的时候,其他念头会涌起;但当这些念头涌起时,不应该追随和屈从于它们,相反,应当质问“这些念头来自何方”,为了做到这一点,人们需要极其警觉。
通过不断的质询,让头脑待在它的源头,不允许它四处游荡,迷失在它自己创造的思想迷宫中间。
所有其他的修炼诸如呼吸控制上帝冥想都应该被视作辅助练习只有在它们帮助头脑变得安静和集中于一点的时候才是有用的。

因为当头脑获得集中的技巧后,探询真我会变得相对容易。只有通过不间断的质询,各种念头才能被摧毁,真我才能被认识到—在那个无限的实相中甚至连“我”的念头都没有,那个经验就是所谓的静默。

这个,就是拉玛那●马哈希 “我是谁”教导的要旨。

马德拉斯大学—1982年6月30日


我是谁

既然所有动物总是渴求喜乐,避免痛苦,既然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对自己倾注最大的关爱,既然只有喜乐是爱的缘起,那么为了获得这种是我们天性的、在没有杂念的深眠状态中被体验到的喜乐,你应该认识你自己。为此,以“我是谁”质询自己是认识自己的主要手段。

1.我是谁?

身体由七个层次组成,那不是我;接受声、触、色、味、香相应的听、触、视、味、闻五种感觉器官,那不是我;具有说、动、抓、排、乐等功能的说话、运动、抓攀、排泄、生殖等五种身体器官,那不是我;与五种呼吸功能相应的五种生命之气,那不是我;即使是那会思考的头脑,也不是我;那留下物体印象的既无客体也无功能的不可知,也不是我。

2.如果这些都不是我,那么我是谁?

通过否定以上所提到的,“不是这个”,“不是那个”,这样只有那种觉知留下来—那就是我。

3.觉知的本质是什么?

觉知的本质是存在-意识-喜悦。

4.什么时候才会获得对于真我的认识?

当你所看见的世界破灭了,才能认识真我,真我是观察者。

5.在那个被认同为真实的世界还存在的时候,就不会有对真我的认识?

不会有。

6.为什么?

那个观察者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就象绳子和蛇。除非作为假象的蛇这一虚幻认识不存在了,才会有对于绳子原原本本的认识,除非认为世界是真实的这个信念被废除了,才会有对于真我根本的认识

7.什么时候作为客体的世界不再存在?

当头脑这一所有感知行动源头静止下来的时候,世界就消失了。

8.头脑的本性是什么?

所谓的头脑是寄居在真我之中的一种令人称奇的力量。是它引发了所有的念想
没有念想,就没有头脑这样东西。所以,念想是头脑的本性。没有念想,也就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叫做世界的
在深眠中没有念想也没有世界。在醒来和睡梦的状态下,就有念想也有世界。就象蜘蛛从自身那里放出蛛丝织网又把蛛丝收回到自身,同样地,头脑把它自己投射为世界而又把世界反映到自己那里。
当头脑从真我中走出,世界就出现了。所以,当世界现身为真,真我就消隐了;而当真我现身,世界就消失了。(jenny: 一顯,另一就隱)
当一个人不懈探询头脑的本性,头脑就会停止离开真我。我们所指的真我就是生命的本源(Atman)。
头脑总是依赖于什么上面;它无法独处。就是这个头脑被称为微妙体或灵魂(jiva)。

9.理解头脑本性的质询之道是什么?

在身体里冒出“我”这个念头的就是头脑。
如果你质问“我” 这个念头首先在身体的哪里冒出来的,你就会发现它来自于心。那就是头脑的根源所在。甚至如果你不断思考“我”、“我”的话,你就会被引到那个地方。头脑中升起的所有念头,“我”是其中第一个。
只有这个念头冒出来之后,其它念头才会冒出来。只有第一人称出现之后才有第二和第三人称;没有第一人称就没有第二和第三人称。

10. 头脑怎样变得静默?

通过质问“我是谁”,“我是谁”这个念头会摧毁所有其它念头,就象一根拨火棍,到最后它自己也会被烧毁。然后,就会有对真我的认识。

11.有什么方法不间断地坚持“我是谁”的质询?

当其它念头升起,你不应该追随它们,而应该质问:“它们源自何方?”不管有多少念头升起都没有关系。每个念头升起,你就应该勤于质询,“这个念头源自何方”。那个答案就会出现,“来自我”。于是如果你质问“我是谁”,头脑就会回到它的源头;那样升起的念头就会变得静默。
用这种方式重复的练习,头脑就会发展出停留在源头的技巧。
当敏感的头脑通过大脑和感官外驰的时候,种种名相就出现了;当它停留在内心,名相就消失了。
不让头脑外驰,让它保留在内心就是所谓的“灵性”(inwardness)。让头脑外驰于心,就是“客观化”。

那样,当头脑停留在内心,那个所有念头的源头的“我”就会离开,而那个一直存在的真我就会开始显露
不管你做什么,你不必带着自我中心的那个“我”。若你能如此,一切就会以上帝(Siva)的本性显现


12.没有其它的途径使头脑静止下来吗?

在质询之外,没有其它合适的途径。如果通过其它方式,那只是想控制头脑,头脑似乎会被控制住了,但是它还是会冒起。
同样通过呼吸的控制,头脑会静止下来;但是只有当呼吸还处于控制状态它才会静止,而当呼吸恢复原样头脑就又开始动作了,被那些残留的印象所驱使而迷失方向。头脑和呼吸来自于同一个源头。念想实际上是头脑的本性
“我”这个念头是头脑的第一个念想;那就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源起的地方,也就是呼吸源起的地方。
因此,当头脑变得静默,呼吸就被控制住了,同样当呼吸控制住了,头脑就会变得静默。
然而在深眠状态中,虽然头脑变得静默,呼吸没有停止。这是出于上帝的意愿,这样身体就被保护起来了,其他人就不会觉得这个身体已经死了。
在醒着和三摩地(samadhi)的状态中,当头脑静默时,呼吸就被控制住了。
呼吸是头脑的外在形式。直到死,头脑一直维持身体的呼吸;当身体死了,头脑也就把呼吸带走了。
因此,呼吸控制的练习只是让头脑静默的一个助缘;练习呼吸不会让头脑破灭

(jenny: 佛法法門有老師教[數呼吸] [觀呼吸], 但有數呼吸,就控制得头脑有靜下來,但一整天在忙, 怎數? 再說,也不究竟, 數一輩子?觀一輩子?  [念佛法門 ] 是調息呼吸的一種 , 也是扶住習氣, 還有佛祖的加持的説法 , 其實那也是心內聚 &持守自性 , 自性自度. )

就像呼吸控制的练习一样,对于天神的冥想,持咒诵念,限制饮食等都只是让头脑静默助缘

通过对天神的冥想和持咒诵念,头脑变得集中于一点。头脑总是四处漫游。就像一头被一根链条牵住象鼻的大象,它总是顺着链条前进不再左右四顾,同样地,头脑也会抓住一个名字或一种形式不再有空四处游荡了。当头脑扩张成数不清的念头时,每一个念头都变得很弱;但是当许多念头聚于一点,头脑就变得集中和强大;对于这样一个头脑,真我的探询就会变得容易一些。相对于所有其它修行纪律,清淡的进食是最好的;通过留意进食,头脑的淡雅(sattvic)品性就会增长,那样有助于探询真我。

13.当客体的残留印象(也就是念头)就像海洋的波浪一样连绵不绝,什么时候它们才会全部破灭掉呢?

当对真我的静修越来越深的时候,所有念头就会消失。

14.那些从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客体残留印象是否可能被消解从而显露出一个人纯真的本性(真我)?

不必受制于“是否可能”的疑惑,你应该不懈地坚持对真我的静修。即使是一个重罪之人,也不必如此担心和悲叹“噢,我是一个罪人,我如何得救?”;而应该完全放弃“我是一个罪人”的想法,强烈地专注于真我的静修;那样,你无疑会达成。世上没有两种头脑—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确实有两种残留印象(念头)—吉利的和不吉利的。当头脑留下一种吉利的印象时,那就被称为是好的;当头脑留下一种不吉利的印象时,那就被认为是坏的。

头脑不应该被允许在世间的和其他人所关心的事物上逗留。不论其他人多么坏,你不应该对他们有憎恨。欲望和憎恨两者都应该避开。所有你给予他人的你给予了你自己。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谁不会(把好东西)给予他人?当真我显露,所有一切就出现了;当真我变得静默,所有一切也就静默了。当我们尽可能地谦卑从事,就会有好的结果。如果头脑回归静默,你就无处不在。

15.质询需要练习多长时间?

只要客体印象还在头脑中存在,就有必要对“我是谁”进行质询。一旦念头升起,就应该通过质询将其消灭于源头。不间断地关注本性,直到真我显露,那就是你所要做的。只要在那个堡垒里还有敌人,他们就会继续作崇;如果在其露头之始就将其消灭,那个堡垒就会落入我们之手。

16.真我的本性是什么?

在真理中只有真我。世界,个体的灵魂,上帝是它的显现。就像银子是珍珠之母,这三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真我那里绝对没有“我”这个想法。那个就被称为“寂静”。真我自己就是世界;真我自己就是那个“我”;真我自己就是上帝;一切都是神,是本性。

17.一切事物不都是上帝的杰作吗?

没有欲望,刻意和努力,太阳升起来了;就在太阳的莅临中,太阳石发出火光,莲花开放,水汽蒸发;人们各就其位,日作夜息。就像磁铁一来,针头就开始移动,那被三种宇宙神能和五类神行所统合的灵魂,就是通过上帝的莅临,根据相应的因果律,而付诸行动并安息生养。上帝无所决定;也无因果隶属于他。就像世间的行为无法影响太阳,或者就像其它四种元素的优劣无法及影响遍及的空性。

18.在皈依者中,谁最伟大?

那个把自己完全献身于真我(也就是上帝)的人是最优秀的皈依者。完全献身于上帝意味着始终保持在真我本性中,除了真我本性不让任何念想从中升起。不论任何负担加压于上帝,他都承受。既然上帝的无上力量让万物运行,为什么我们不臣服于他而是不断地用什么应该做和怎样做以及什么不该和怎样避免的念想来为自己担忧呢?我们知道火车会运送货物,为什么我们上车后却把我们的小小行李箱顶在我们头上让自己不方便,而不把它拿下来放在火车上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呢?

19.什么叫“无执”(non-attachment)?

当念头升起,就把它彻底消灭于其升起的原始之处,这就叫“无执”。就像一个采珍珠的人把石头绑在腰间,沉到海底采珍珠,同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无执”潜入自身里面,去找到真我的珍珠。

20.上帝和上师不能作用于灵魂的解脱吗?

上帝和上师只能指示解放的道路;他们不会自己把那些灵魂带到解脱的状态。实际上,上帝和上师没有区别。就像落到老虎口中的猎物无可逃脱,那些来到在上师所在之处的人们会被上师拯救,没人会落单;但是,每个人应该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追随上帝或上师指引的道路而获得解脱。一个人只能用自己的眼睛来认识自己,而不是用其他人的眼睛。喇嘛需要一块镜子的帮助才能知道自己就是喇嘛吗?

21.对于寻求解脱的人而言是否有必要探究万物的本性?

就象一个想把垃圾扔掉的人,他没必要分析它或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所以一个想认识真我的人没必要去计算万物的种类或者去探究它们的特性;他所要做的就是抛开那些遮掩真我的东西。世界应该被视作一个梦。

22.在醒着和睡梦之间有无分别?

醒着的时间较长,睡梦较短;除此之外没有分别。就像醒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看上去是真实的,做梦的时候梦中发生的一切也是如此。在梦中头脑具有另一个身体。在醒着和睡梦两种状态中,念想、名相和形式同时显现。

23.对于那些寻求解脱的人读书有用吗?

所有的经文都说:为了获得解脱你应该让头脑回归静默;所以他们总的教导就是让头脑回归静默;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就没必要无休止的阅读。为了让头脑安静下来,你只要在你自己身上探询什么是真我;在书本中能够寻求到真我吗?你应该用自己眼睛的智慧去认识自己的真我。
真我在五层外壳之内;但是书本根本是在外面的。既然真我必须通过深入五层外壳才能寻获,在书本中寻找是没有结果的
有一个时刻会到来,那时候你必须忘记所有你学过的东西


24.喜乐是什么?

喜乐是真我的本性;喜乐与真我没有分别。这个世间的任何事物之中没有喜乐。我们无知地认为我们是从事物之中获得喜乐。当头脑外驰,它只有经验到痛苦。实际上,当欲望得到满足,头脑回到它原来的地方享受到的喜乐就是真我本身。同样地,在睡眠,三摩地和昏迷中,或者在获得渴求的事物,除掉不喜欢的事物的时候,头脑转向内在,经历到真我和喜乐。就这样头脑不停的从真我中走出又回到真我。一个走在外面晒过太阳的人当他走进树荫会感到荫凉。那个不断在树荫和阳光之间走进走出的人是一个傻瓜。智者一直停留在树荫中。同样地,一个知道真理的人的头脑不会离开本源(Brahman)。相反,无知的头脑,周旋于这个世间,尝遍痛苦,只有一点点时间回到本源经验到喜乐。实际上,所谓的世界,就是念想。当这个世界消失,也就是说,当没有了念想,头脑就会经验到喜乐;当世界重现,它就经历痛苦。

25.什么是智慧的洞察?

保持在平静状态就是所说的智慧的洞察。保持平静就是把头脑消解于真我心灵感应,通晓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千里眼并非智慧的洞察


26.无欲和智慧是什么关系?

无欲就是智慧。两者并无分别;它们是一体的。无欲就是不再把头脑附着于任何事物。无欲意味着没有事物出现。换句话说,不再寻求除了真我之外的任何事物就是超然,就是无欲;不离真我本性就是智慧。

27.质询和冥想有什么区别?

质询在于让头脑回归真我本性。冥想在于设想自己就是本源,就是存在—意识—喜悦。

28.什么是放松?

质询那受束缚的自我的本性,认识到一个人的真实本性,这就是放松。


真我的质询(全文)
著者:博伽梵师利.拉玛那.马哈希

译者: 歌者

第8版: 1971年

第9版: 1981年

第10版:1990 年

1994年重印

最新英文译版由T. M. P. Mahadevan 博士译自泰米尔语(Tamil)原版。该原版出版人为:

V. S. RAMANAN

President, Board of Trustees

SRI RAMANASRAMAM

TIRUVANNAMALAI (S. INDIA)


简介

本文包含的40个寻求获得解脱(Moksha)的问题,涵盖整个灵性戒律范围。 提问者为Gambhiram Seshayya – 薄伽梵师利.拉玛那.马哈希最早的奉献者之一。

在大约1900年,他是当时Tiruvannamalai的一名市政官员。他不但是一名狂热的Rama崇拜者(Ramabhakta),同时还热衷于瑜伽的研究与练习。他阅读了Swami Vivekananda 关于不同瑜伽的论述, 并将Rama-gita 翻译为英文。

为了解决他在阅读与实修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他经常拜访薄伽梵Sri Ramana。 当时薄伽梵只有21岁,住在Arunachala山的Virupaksha山洞中. 当时薄伽梵正在禁语之中, 并非因为他曾经发过誓要禁语,而只是因为他不想说而已,所以他将针对Seshayya 问题的回答全部写在纸上。1900年至1902年期间的全部疑问与解答后来被Seshayya整理成册,又由Sri Ramanasramam整理印刷,书名为“Vichara-sangraham”, 意为“自我质询的纲要”。 在英文版本中, 问题给出后,便给出薄伽梵就该问题的回答,整个内容以标题形式划分为12个章节。本英文译本为泰米尔语原文的全文翻译。

就其为第一部薄伽梵亲笔书写的教诲而言, “自我的质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仔细阅读薄伽梵的教诲后,将会发现它是基于薄伽梵本人绝对的实证,并为早期的奉献者带给薄伽梵的一些神圣经典所印证, 他本人基于要清除奉献者心中之疑惑的目的而详细阅读了这些经典。 在他的教诲中,薄伽梵采用了这样的记述方式:“经典声称”、“圣人说”,等;他也引用了如薄伽梵歌、Vivekachudamani 等经典章节,并提及Ribhu-gita 。但十分清楚的是,所有这些引用都印证了薄伽梵透过他本人的实证经验所揭示的真理。

教诲的基础为“不二论吠檀多”。以绝对的不二本我(non-dual Self)体验为目的;以对本我本性的质询为手段。当意识将自我定义为非自我(身体等), 便出现了束缚;当这个错误的定义通过质询“我是谁?”被消除后,就是解脱。因此,自我的质。,54询是薄伽梵拉玛那所教授的直接之路。“我”的经验所有的人都具有, “我”的思想是最早被唤起的。

我们所要做的便是要质询这个“我”的思想从何而来。这与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是完全相反的过程。 该意识质询其他每件事物的构成和起源,在质询之中, 所有这些事物都会被发现是自我发起的;它不以自我的形式反映出来, 也不会追溯自己的起源。 通过让意识向内观,可以达到自我发现。 这不能与心理学家所说的内省想混淆。自我的质询并非意识对其自己的内容进行观察; 而是要追寻意识的最初模式,“我”之思想的根源即是本我。 当正确与持续的质询进行了, “我”的思想就会停止,存在的是一种无需语言的“我”-“我”的形式 --–一种单纯的觉知。 这就是解脱,由束缚之中获得自由。当这种方法被实行,正如我们所见的,这就是质询,吠檀多称之为jnana,意为认知。

真正的奉献(bhakti)、冥想(dhyana)、 专注(yoga) 是相同的。正如博伽梵的清晰论述,不要忘记那充分的本我体验就是真正的奉献、 意识控制、 认知,以及所有其他的苦行。以奉献来解释,最终目的可以被描述为对其起源即神、本我的坚定信仰,以瑜珈来解释,最终目的就是意识在心莲中释放,这些只是对同样的真理不同的表述方式。

对于那些没有获得必须之能力的人来说,自我的质询之路是艰难的。意识首先应该要单纯而专一这要通过冥想而达到。所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其第二层意义上,都是自我质询这条直接之路的辅助方法。

(jenny: 冥想不一定是坐在那裏叫冥想,而且還是要帶動身靜, 後去帶動心靜 ; 心專注、平靜、靜默, 也是冥想, 深層的心靜=深層的冥想 . 靜極光通達)

本文中,博伽梵提到求道者的三个等级划分:高级、中级、低级。

对于高级求道者来说,这个方法被称为吠檀多质询;通过该方法,意识将寂止于本我中并最终停止存在,留下纯粹的本我体验永不熄灭。对于中级求道者来说是对本我的冥想;冥想存在于对同一目标的持续关注;冥想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我是本我本身”;这种方式将最终达到了悟本我的顶点。对于低级求道者来说,有效的方式是控制呼吸从而达到最后的意识控制。

博伽梵是这样解释认知瑜珈(jnana-yoga,path of knowledge) 与冥想瑜珈(dhyana-yoga, path of meditation) 之区别的:认知就象是用一捆青草来诱哄以驯服一头具有自我意志的公牛,而冥想则是通过强制手段达到控制的目的。冥想瑜珈与认知瑜珈各有8个分支。后者的分支较前者的分支更接近最终的状态。例如, 技巧瑜珈的pranayama要调整与控制呼吸,其属于认知瑜珈的一支, 否认非真实的名相世界, 而要了解存在—觉知—喜悦的真实世界。

本我之了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 事实上,本我了悟并不是被重新获得的。 我们已经是本我,本我是自在的。因为不知才让我们想象出并未了悟本我。 当这个不知通过本我的认知被消除,我们就会看到永恒不灭的本我之本性。

已获得这种了悟的人被称作jivan-mukta(在世解脱者)。对于其他人来说,在世解脱者也许仍然表现为寄借着的这个身体。为利益这些人,这种寄借被解释为身体会因prarabdha-karma(造成今世以身体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缘)的存在而继续存在下去,当该因缘结束时身体就会死亡,而在世解脱者就成为videha-mukta。而从绝对真理的角度来看,mukti没有任何分别。需要理解的是mukti或者解脱是本我本性所不可剥夺的。这,实质上,就是博伽梵Sri Ramana在自我的质询中的教诲。

Madras大学.

T. M. P. MAHADEVAN

1965年11月15日.

第8版备注

我阅读此书的最早版本是以提问与回答的形式出版的,于1930年由A. Shivalinga Mudaliyar 和V. Subrahmanya Achari通过在Madras的 Saravana Bava出版社印刷出版。配有Muruganar于1930年6月16日所写的前言。前言中提到Natanananda将全书编辑为提问与回答的形式。前言中提到,Natanananda看到整个内容包括1901至1902年博伽梵Ramana给Gambhiram Seshayya所写的教诲。它的早期由Asramam出版的泰米尔文“收集”版本便是以提问与回答的形式出现。

在1940年的第3版以及以后的版本中,自我的质询以文摘的形式出版。最后的脚注中有出版说明, 声称Gambhiram Seshayya的兄弟所提供的原稿经由Shivaprakasam Pillai编辑,并为Natanananda编辑成提问与回答的形式。

Madras

T. M. P. MAHADEVAN

1971年1月18日


祈 祷

INVOCATION

没有任何方式能崇拜那至高真理,

除了成为他。

Is there any way of adoring the Supreme which is all,

except by abiding firmly as that!



1

门徒(以下以D代替):师父!获得永恒的喜悦意味着什么呢? 永远脱离痛苦吗?

师父(以下以M代替):除了吠陀经有记述说身体存在即会有痛苦以外, 所有的人都会有直接的痛苦体验;因此,一个人应该质询以无形体存在的真实本性,并保持这种本性。 这就是获得永恒喜悦的意义。

2

D: “一个人应该质询真实本性并理解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M:每个人都很自然地有类似“我去了;我来了; 我曾经是;我做了”的体验。 从这些体验中,难道没有表现出“我”意识是所有行动的主题吗? 对于那个意识之真实本质的质询以及保持自我,就是通过质询来达到认识个体真实本性的道路。

3

D: 一个人质询“我是谁”会怎么样呢?

M: 类似“去”和“来”的行动只属于这个身体。 所以,当一个人说“我去了, 我来了”, 只是加固认同这个身体为“我”。 但是,因为身体在被生出之前并不存在, 是由五大元素构成的,并不以沉睡状态存在, 死后会成为一具尸体,那么这个身体能被认同为“我”这个意识吗? 这个象木桩子一样的身体能够被认为是光亮的“我”吗?因此,最早出现用来指示这个身体的“我”之意识是广泛地意指如自负(tarbodham)、我执(ahankara)、无知(avidya)、幻象、不纯洁(mala),以及个体灵魂(jiva)。

我们能否不对此进行质询而存在下去吗?通过质询摧毁所有经典中所声称的“自负”便是解脱(mukti), 难道不是为了拯救我们吗?因此,就让这具行尸走肉继续存在吧, 但不要再称之为“我”, 应该敏锐地质询: “现在, 是什么成之为‘我’”。之后,心中会升起无法名状的“我”之形态。 那就是, 其本身和谐的、自由合一的完美意识将显现出来, 受到束缚的纷杂思想已经消失了。如果一个人能够于寂止中并不抛弃这种个体的、自负的体验,“我是这个身体”的形态就会完全消失,最后这种思想即“我”之形态就会如火中樟球一般灰飞烟灭,毫无踪迹。 伟大的圣人与经典将这称为解脱。

4

D: 当一个人质询“我”之“自负”的根源, 无数的纷乱思想将会出现;没有任何单独的“我”的思想。

M:无论句子里作为第一格的主格是否出现,出现了其他格的句子都有第一格作为其基本构成; 相同地,作为基础,心里所出现的所有思想都会有我执这种精神上最初的“我”, 以及“我是这个身体”的认知;因此,正是我执才是所有其他思想产生的缘起;因此,作为samsara(轮回而造成的束缚)幻象之树的根,如果我执之自负被摧毁了,所有其他思想将会完全枯萎,就如一棵无根的树。 无论什么样的思想作为灵性戒律(sadhana)的障碍而出现 --意识都不被允许去顺从这个思想,而是要关注自我本源 (Atman);你应该作为所有发生的见证人, 采取“让所有奇怪的事情发生,我且观看”的态度这才是实修。 或者说,一个人不应该把自己认同为显现出来的; 一个人从来不应该放弃自我本质。头脑(manonasa)视身体为自我,它也是导致所有上述障碍的起因, 而这是摧毁头脑的正确方法。这个可以轻易就摧毁我执的方法被称为奉献(bhakti)、冥想(dhyana)、专注(yoga), 以及智慧(jnana)。因为神保存了本我本质,并以“我”闪耀于心中, 因为经典中宣称思想本身即是束缚,所以最好的准则即是寄由以任何方式将“我”之思想的意识沉浸于他,于寂止中永不忘记他(神,本我)。 这就是经典所最终要教导的。
(jenny:最後一句及之前, 其實與 [奇蹟課程] 同, 但就如之前所說的方法,是給無法靜得下來的人的方法. (畢竟毎人情況不同))

5

D: 质询只是去除以粗钝身错误定义自我的方法吗,或者也是去除以精微身和致因身错误定义自我的方法?

M: 其他的身体存在于粗钝身之上。 “我即是身体”的错误理解事实上包括了所有的5层、3个身体。
破除了认同自我为粗钝身的错误理解,其本身就是破除了认同其他身体为自我的错误理解。
所以, 质询实质上是破除认同自我为所有三个身体的方法。


6

D:既然内在的素质会有改变,如反应(manas)、智力(buddhi)、记忆力(chitta)、我执(ahankara),为什么惟独说头脑的消除即是解脱呢?

M:书籍中对意识本质的解释如下:“意识是由我们所吃的食物的精细部分凝固而形成的;它随着诸如依恋与厌恶、渴望与气愤的情绪而增长; 聚集了头脑、智力、记忆力和我执, 便成就了一个集合的名字“意识”, 其具备的特质是思考、决定等;由于它是觉知(自我)的客体, 它即是所表现出来的、惰性的; 尽管它具有惰性,却因为与觉知(象一个热得发红的铁球)所联系而表现出具有知觉; 它是受束缚的、非永恒的、 分裂的,又象月亮的盈亏、 金子、蜡烛等一样变化; 它具备一切(现象上存在的)元素的特质; 它在心莲中,在视力所见的所有事物中,或者就是眼睛;它帮助个体灵魂对客体的思考, 它将自己变成一个模式, 加之知识便成为大脑,它经由5个感知渠道流动,被大脑(与知识相结合)集结于客体之上, 因此来认识和经验客体而获得满足感。 那个实质就是意识。” 即使是作为一个,同一个人因其表现的不同功能会被称作不同的名称, 所以即使是同一个,那同一个意识也会根据不同的模式被称作不同的名字:意识、智力、记忆力,以及我执,而并不是因为任何真正的不同。意识本身即是全部的形态,例如, 灵魂、神和世界; 当它通过认知成为本我的形态便是解脱,那便是解脱,正是婆罗门的真意: 正是这教诲。

(jenny: “意识是由我们所吃的事物的精细部分凝固而形成的 , 改為“意识是由我们所吃的食物的精细部分凝固而形成的.
大角星人資訊,有的我空到下一行,方便閱讀及記起,有些我更改字了. 所以你也可以以上下文,自動閲讀更改一些靈訊,有時打字打誤了.
(jenny: 各飲、食物(肉、魚、雞、鴨、蔬菜、水果、爆香料:葱薑等等), 有不同的屬性:性"情"、性"質" ,產生不同的氣,全部加起來就會雜氣/雜精, 產生雜念/雜思緒/雜情緒.
另,搭配菜,使之屬性中和為中性 , 但例如:涼性與燥性的比例要剛好,否則是稍改變,無法全中和為中性.
烹煮方式也有屬性, 可以改變烹煮方式,使之"性"中和, 倒如 : 梨子燉後, 不冷性了,去咳化痰 ,而且温熱水也可喛和 胸、胃腸.  
即便是温性,炸後, 變"熱"性、"燥"性、"火"性、煩燥不安,想發火、失眤、便祕等.
生食、熟食亦同, 有人吃一堆生菜, 養顏、有營養, 胃腸寒、便祕、一堆菜渣在腸子,攪痛,拉不出 ,因腸子本也糾結住.心糾結住,腸子糾結住; 腸子糾結住,腦思想糾結住, 情緒糾結住. 心臓, 左臉顔面神經麻痺, 左手抖 (手走腸胃經). 氣血塞住~不通
各飲、食物,那些營養素, 產生不同化學變化.
緑茶含氟,鞏固牙齒,但神經緊蹦,手脚動作不協調、胸緊心悸心慌,冷飮更是嚴重、神經興奮,失眠 、神經產毒素、鈣化第三眼.
茶葉含咖啡因,都會神經緊蹦,手脚動作不協調、胸緊心悸心慌,冷飮更是嚴重、神經興奮,失眠、神經產毒素、鈣化第三眼......冷飮更是嚴重)


7

D:如果这四个—意识、智力、记忆和我执—是一个而且是相同的,那为什么又被分别定义在不同的位置呢?

M:的确, 意识据称是在咽喉的位置,智力在脸部或者心脏, 记忆力在肚脐的位置, 我执位于心脏或者sarvanga;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作为这些的集合, 即意识或者内在能力, 其位置就是在心脏。 这是经典中最后的结论。

8

D:为什么会说只有作为内在能力的意识才是所有存在的形态,是灵魂的形态,是神与世界的形态?

M:作为认知客体的工具, 感觉器官是外在的, 因此被称作外在感知;而意识因其是内在的被称作内在感知。 而这里内在与外在的划分只是以身体作为依据, 事实上,既没有内在又没有外在。意识的实质是类似以太的形式。 心或者头脑所指的是各种(现象上存在的)要素的配置, 其呈现为内在与外在。所以, 毫无疑问,所有名与相的现象都是意识本身的特性。

所有呈现在外在的实质上都为内在的而非外在;为教导这点, 在吠陀经中一切都被描绘为心的本质。被称之为心的即为梵天(Brahman)。

9

D:为什么说心就是梵天(Brahman)呢?

M:尽管自我分别借由眼睛、咽喉和心,通过如行走、做梦和沉睡来感受自己的体验,而事实上,它从来未离开过它的本位:心。心莲中是一切的本性, 或者说, 在意识以太状态中, 自我之光是以“我”的形态闪耀的。由于它在每个个体中都是同样地闪耀着,这种绝对的自我被称作观照(sakshi)与超然(turiya,实际上的第四层)。那种较少的“我”的至高梵天,以“我”的形态存在于所有身体之中, 如闪耀的光, 这便是本我以太(或者认知以太): 其本身就是绝对真相。这就是高级超然(turiyatita)。因此会说,被称为心的即是梵天(Brahman)。 另外, 因为梵天以本我的形式在所有灵魂的心中闪耀,便以“心”来命名梵天* 。 hridayam 一词被分为“hrit-ayam”,其意义便为梵天。 充足的证据证明,梵天在所有个体的心中以自我的形态闪耀,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称谓他们自己时会指向胸口说“我”。

* “在所有个体灵魂心中所闪耀的即是梵天,因此梵天被称作心” -- 梵经(Brahma-gita.)

10

D:如果整个宇宙是意识的形态, 是否就意味否认了世界是一个幻象呢?如果是这样的, 为什么吠陀经中会有创造世界的描述呢?

M:毫无疑问,无论如何世界是绝对的幻象。在揭示了这个外在显现的世界为虚妄的之后,吠陀经的主旨便是要昭示梵天真意。
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吠陀经才承认世界的创造。
而且,创造的教诲只给予少数有资格的人,那就是由梵天而来的阶段性的演化:最初本性(prakriti)、伟大的智力(mahat-tattva)、精微本质(tanmatras)、粗钝元素(bhutas)、世界、身体等;
只有更少数的有资格的人被教导这个同时发生的创造,那就是,这个世界是由一个个体的思想而产生的梦境,而这个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本我。
因此,世界的创造事实上被以不同的方式来描绘,而吠陀经的主旨只是要在揭示世界的幻象之本质后教导梵天的真意。这个世界是幻影,每个个体都可以经由体验喜悦本性的认知而直接认识到这点。


11

D:意识的本性是变化无常的,那么意识是否可能体验本我?

M:因为sattva-guna (产生纯洁与智慧等的最初本性(prakriti)的组成要素)是意识的本质,而意识是象以太一样单纯而不垢的, 事实上,被称作意识的就是认知的本质
当它停留在那种特质状态(如单纯)中, 他就不再是“意识”。
它只是因为错误的认知而把一个错认为是另一个被称做意识的。
曾经是纯净的sattva 意识,单纯认知的本性,由于无知而忘记了它的认知本性, 在tamo-guna (也就是prakriti中产生迟钝的要素)与rajo-guna(也就是prakriti中产生行动、激情等的要素)的影响之下,转变成这个世界,想象着“我是这个身体,等等;这个世界是真实的”,由依恋、厌恶等导致产生了优点与缺点,并且由它的残留意念(vasanas)中产生了生与死。
但是当意识已经经由过去很多世所做的去除执着的努力而去除了其污秽(罪)后,会听从一个真正上师的教诲,思考其真意,为达到本我之精神的最本源状态而冥想,即“我是梵天”的状态, 它是持续专注于梵天的结果。
因此, 由tamo-guna 而产生的意识的世界化,以及rajo-guna 而产生的轮回就因此而被消除。
当这个消除发生时,意识就变得精微而如如不动。只是因为意识的不纯净并受到rajas与tamas的影响,绝对精微和不变的本体(本我)才不能被体验
; 就象不能以撬棍来缝制丝质衣服一样, 或者不能在风中飘摇的烛焰下辨别出微小物体的细节。
但是, 在通过上面描述的冥想而回归了精微与如如不动的单纯意识中, 本我喜悦(梵天)将显露。因为没有意识就不会有体验,所以借助停留在那种形态中(即梵天的形态),具备极其精微模式(vritti)的、纯洁化了的意识就可能体验本我喜悦。

12

D:因为意识必须遵循它的prarabdha(能够产生后果的过去的业)而运作,那么前面提及的本我体验是可能的吗? 即使是在经验主义的存在状态下?

M:一个婆罗门可以在一场戏中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然而他是一个婆罗门的思想却须臾不会离开他。
同样,当一个个体专注于不同的经验主义的角色时, 应该确定地深信“我是本我”,而不允许任何“我是这个身体或者其他”的错误想法出现。
如果意识迷失在这种状态以外, 这个个体应该立即质询“哦!哦!我们不是这个身体或者其他的! 我们是谁?”,然后这个个体就会重新将意识定位在那个状态(单纯)中。 “我是谁?”的质询是去除所有痛苦和执着而达到至高喜悦的主要方法。 在这种方式下,意识将寂止于它自己的状态中,本我体验将由其自身的协调中升起,毫无阻碍。之后,感官所带来的快乐和痛苦将不再影响意识。 所有(现象)将显现如梦境,而不会对此执着。绝不要忘记一个个体的完全本我体验即是真正的奉献(bhakti)、意识控制(yoga)、认知(jnana)和所有其他的苦行。圣人们即是如此教诲。

13

D: 当有类似于工作的活动时, 我们既不是工作的主体,也不是工作的享受者。 活动是借助三个渠道进行的(即意识、语言和身体)。我们是否能继续那样思考(独立的)吗?

M:在意识已经定位在其神性的本我中之后,因其并未由本我中迷失而令经验主义的事物变得无关紧要, 意识又如何能象上面说的那样思考呢?这样的想法难道不会形成束缚吗?当这样的思想因为残留意念(vasanas)而产生时, 这个个体应该控制意识不让其继续游移,而竭尽全力将其控制在本我状态中让他忽视经验主义的事物。个体不该在意识中为类似“这个好吗? 或者,那个好吗?这个能做吗?或者那个能做吗?” 的思想留下存在空间。个体应该是警醒的,甚至要在这样的思想出现之前就让意识保持停留在其本初状态。只要任何一点点空间存在, 这样(扰乱)的思想就会以朋友的姿态来危害我们;就象一个装扮成朋友的敌人一样, 它会让我们摔倒。难道这不是因为个体忘记了其本我才导致了这样的思想的出现, 从而造成越来越多的危害?虽然辨别思考“我没有做任何事情,所有行动都是借助工具来实施的”真的是阻止意识按照残留意念进行的有效方法,但是,这本身是否就没有按照上述的说法去做呢:只要意识跟随了残留意念它就必须通过辨别被限制?停驻于本我状态中的意识是否能以“我”和“我的所有行为都是以经验为主的”来思考呢?个体竭尽全力是可能通过各种方法而逐渐达到不忘记其(真实)本我即为神的。如果这是可以实现的,那么所有的都可能实现。意识不会被引导至任何其他状态。尽管有的个体可能行为象个疯子,其行动也是prarabdha-karma(造成今世以身体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缘)的结果,个体应该将意识停留在本我状态中,而不让“我做”的思想产生。无数的奉献者(bhaktas)难道没有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数不清的以经验为主的行为吗?

14

D:放弃(sannyasa)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M:Sannyasa 仅仅是放弃“我”之思想,而不是拒绝外在的客体。如此放弃(“我”之思想)的人无论他是独处还是身居这个经验性世界(samsara),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就好象当意识集中在某个目标上时,它不会注意到其他事物,尽管这些事物离得更近,所以也是一样的,尽管圣人可能在进行很多的经验主义的行动,事实上,他什么都没有做,因为他让意识停驻于本我而没有让“我”的思想出现。就象一个人实际上并未移动而在梦中则会将头低下一样,一个没有停止以“我”思想的无知的人,即使是在持续的冥想中实际上只是执行所有经验性行动*的人。这是智者的教诲。

* 就象那些听着故事却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的人一样,残留意念完全消失的意识并不会真正地运作, 尽管它看起来在运作。没有真正由残留意念中解脱的意识真正地在运作, 尽管它看起来并没有;这就象那些看起来不动的人在梦中仍在爬着山并从山上落下来。

15

D:意识、感觉器官等具有感知的能力;然而为什么他们被认为是被感知的对象呢?

M: 感知主体(Drik)被感知对象(Drisya)

1、观看者 壶(被观看的对象)

进而

2、 眼睛器官 身体、壶

3、 视觉 眼睛器官

4、 意识 视觉

5、 个体灵魂 意识

6、 觉知(本我) 个体灵魂

如上面表格所示,因为我们—即觉知—认知所有的客体, 所以我们被称为感知主体(drik)。壶一栏中为被观看的客体,因为它们是被感知的。 在上面所给出的“认知:无知”(即感知主体-被感知对象)表格中,在感知主体和被认知对象之中,能看到作为另外一个被感知客体的感知主体, 又会是另外一个感知主体的被感知客体, 事实上,表格中并没有感知主体。 尽管因为我们感知所有而被称作“感知主体”,并因为我们不会被任何其他所感知而不会被称作“被感知客体”,但是我们仅仅是在相对于特定的被感知的客体而言才能被称作“感知主体”。 然而,事实上, 那被称作“被感知客体”的并不是与我们分离的。所以我们是那超然于所有两者(感知主体与被感知客体)之上的本体。所有其他的都在“感知主体-被感知对象”的罗列中。

16

D:如何让我执、灵魂、本我和梵天同一呢?

M:

实 例 例 证

1 铁球 我执

2 被加热的铁球 以本我之叠印呈现的灵魂

3 被加热的铁球中的火觉知之光,即每个个体灵魂中闪耀的永恒梵天,

4 为一体的火焰 遍布、一体的梵天

由上面所列出的实例可以看出我执、灵魂、观照和全然观照是如何同一的。就象金匠的金属块可以做出无数种各式各样的金属件,而所有的金属件看起来又只是那一块而已,所有个体灵魂在沉睡之中的粗钝身与精微身都是存在于宇宙幻象中,即对全然黑暗之本质的无知之中,因为灵魂是在本我之中并与之为一体的,所以看到的只有黑暗。精微身即我执由这沉睡的黑暗之中产生, 而粗钝身又由我执中产生。即使是我执产生了, 它看起来也象是本我本性的叠印,就象是加热的铁球一样。灵魂(jiva)是意识或者我执与觉知之光的结合,没有灵魂就不会有灵魂的观照,既本我,没有本我就不会有梵天,即全然观照。

就好象金匠把铁球敲打成各种形状,而其中的火并没有任何改变,尽管灵魂总要经历太多的体验,感受快乐和痛苦,而其中的本我之光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就象以太,它是遍布而一体的彻底认知,是闪耀在心中的梵天。

17

D:一个个体如何能认识到心中的本我本身闪耀如梵天呢?

M:就象火焰的以太元素毫无分别与限制地充满火焰内与外,心中本我之光的认知以太也同样毫无分别与限制地充斥了本我之光的内与外。这就是所说的梵天。

18

D:幻象的3种经验状态,3种身体等等是如何在不可分割的、一体的其自明的本我之中显现出来的?即使他们显现出来,个体又如何知道本我本身一直是如如不动的呢?

M:灯(1)所代表的本我在内室即致因身(7)中闪耀着其本身的和谐之光,而致因身(7)处于无知之墙(4)和沉睡之门(2)的包围之中;当借由诸如时间、因果等重要因素的调节将那扇沉睡之门打开,本我就会在我执的镜子(5)里反映出来,我执的镜子(5)就在伟大的智力(mahat-tattva)的门槛旁边,我执的镜子因此就会照亮中厅即梦的状态(8),并通过五个感知器官的窗户(6)也照亮外厅即苏醒状态。当同样是因为诸如时间、因果等重要因素的调节将那扇沉睡之门关上时,我执便伴随着苏醒和梦境而停止, 本我本身即会显现。所给出的例子便解释了本我如何能如如不动,本我与我执之间怎样产生了区别,以及3种经验状态,3种身体等如何出现的。

19

D: 尽管我已经听了关于质询特点的详尽解释,我的意识还是没有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平静。为什么会这样呢?

M:原因就是缺乏力量或者说是意识不能专注于一点。

20

D: 缺乏精神力量的原因是什么呢?

M:让一个个体有资格进行质询的办法是冥想、瑜珈等。一个个体应该经由逐级的实修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并确定形成自然而有助的精神状态主流。当意识经过这个方法而成熟,聆听了当下的质询便立即会认知到它的本性即是本我,并停驻于完全的平静之中,不会偏离那种状态。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意识来说,便很难通过聆听质询而达到立即的认知和平静。然而,如果一个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实践了意识控制的方法,意识的宁静就能够最终被获得。

21

D:意识控制的方法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呢?

M:意识控制的方法是呼吸的控制。

22

D:呼吸如何被控制呢?

M:呼吸可以通过完全的持吸(kevala-kumbhaka)或者调吸来控制(pranayama)。

23

D:什么是完全的持吸呢?

M:即是让空气完全停驻在心中,即使是没有呼出和吸入的动作。这是需要通过按照某些重要原则进行的冥想而获得的。

24

D:调吸又是什么呢?

M:它是根据瑜珈的教诲让空气通过呼出、吸入以及屏住呼吸而停驻在心里。

25

D:控制呼吸怎么会是意识控制的有效方法呢?

M:毫无疑问控制呼吸是意识控制的有效方法,因为就象呼吸一样,意识是空气的一部分, 因其二者的流动的本性是一样的,因为二者的起源是一样的,因为二者中一个被控制后另外一个也就被控制了。

26

D:因为控制呼吸仅仅是导致意识的寂止(manolaya)而非他的消灭(manonasa),质询旨在意识的摧毁,如何能说控制呼吸是质询的有效方法呢?

M:经典教导两种达到本我觉知的方法—八部瑜珈(ashtanga-yoga)与八部认知(ashtanga-jnana)。通过瑜珈分支之一所教授的调吸(pranayama)或者完全的持吸(kevala-kumbhaka),意识得以控制。并不只如此,如果能够再进一步实践更深层的方法,比如将意识由对外物的关注中收回,那么最终肯定能够达到本我觉知,即质询的结果。

27

D:瑜珈的分支有那些?

M:Yama, niyama, asana, ,pranayama, pratyahara, dharana, dhyana, 和samadhi. 其中 -

(1) Yama:- 是为了培养优良品质,诸如非暴力(ahimsa)、不妄语(satya)、 不偷盗(asteya)、独身(brahmacharya)和不聚财产(apari-graha)。

(2) Niyama:- 是为了要遵守良好准则,如纯洁(saucha)、满足(santosha)、苦行(tapas)、研习经典(svadhyaya)和向神奉献(Isvara-pranidhana)*。

(3) Asana:- 有不同姿势,主要有84种。其中也同样有4个支派据说是最好的,即simha、 bhadra、 padma和 siddha**。 4支中以siddha尤佳。 这是瑜珈经典中的教诲。

(4) Pranayama:- 根据经典中对该方法的描述,呼出空气为rechaka,吸入空气为puraka,而将空气留驻在心中是kumbhaka。关于“长度”,有些经典认为rechaka和puraka长度相等,而kumbhaka应该是这个长度的两倍, 而另外的经典认为如果rechaka 为一个长度,puraka应该它的两倍,而kumbhaka则为4倍。 “长度”是指说一遍Gayatrimantra所花的时间。因此,pranayama是由rechaka、 puraka和kumbhaka组成, 应该根据个体的能力缓慢而渐次地每日进行练习。之后, 意识会产生一种要静止于快乐之中的渴望。 这之后,就可以练习pratyahara了。

(jenny: 佛欄的念佛法門有貼這樣念, 調節呼&吸, 及轉氣時閉氣在胸,及念佛把注意力在心. 印度人憋氣保氣,靜語保住氣.
至於長度, 記得佛欄的念佛法門南懷謹聊過, 或奧修聊阿底俠或自聊時聊過, 他們都是照古人方法  , 不過, 記得只說過 吸是呼的1.5倍. 就如上說,不同經典說不一樣.
最主要, 自然或適合自己就好, 也可別方法, 反正重點是要練~心~平~氣~和)


(5) Pratyahara:- 是通过阻止意识跟随名相之外物转移来控制意识。一直混乱的意识将会得到控制。 对nada的沉思。意识因此将能够专注一点,而能够停驻在一个地方。之后,注视鼻尖,和将注意力集中在眉心,对pranava的冥想,该方法要借助就要练习dharana。

(6) Dharana:- 这是将意识定在一个适合冥想的地点。这个适合冥想的不寻常的地点为心和梵顶穴(Brahma-randhra,位于天灵盖上的穴)。然后想着在八瓣莲花的中央***,本我的神性即梵天如火焰般闪耀着,就要将意识定在那里。之后,就要冥想。

(jenny: 意识定在一个适合冥想的地点 : 如: 念佛法門, 定在一个适合冥想的地点: 佛號、聼佛號、心 或參禪.
二六時鐘保持、平靜,即是冥想, 即是沈思,不是坐著才是,你也無法坐24小時.)


(7) Dhyana:- 就是冥想, 通过“我即是他”的思考,个体与之前所说的火焰之本性没有任何区别。 甚至,如果个体可以进行“我是谁?”的质询,那么,根据经典所声称的,“无处不在的梵天将以本我即智慧的观照的形态闪耀在心里”,个体就会认知到本我神性以“我-我”的形式闪耀在心里。这种沉思形式即是最好的冥想。

(jenny: 如: 奇蹟課程 : 我依然是上主之子或參禪. 二六時鐘,保持這思維、平靜,即是冥想, 即是沈思, 不是坐著才是,你也無法坐24小時.)

( Samadhi:- 之前所说的冥想的实现之结果是,意识没有停留在“我是这个那个;我正做这个那个”的思想里, 而是沉入到冥想目标中去。 这种精微状态中, “我-我”思想消失为三摩地(samadhi)。如果个体每天进行这样的修习,观照它而睡眠消失, 神将马上给予他意识寂止的至高状态。

* Yama 和niyamThe 的目的是要获得只对那些有资格得到解脱(moksha)的人敞开的好方法。要获得更多的细节请参看Yoga-sutra、 Hathayoga-dipika。

** Siddhasana: 将左脚跟放至生殖器之上,右脚跟再置于其上。将凝视点放在眉心 则身体将静止不动地挺直如柱。 *

** 尽管在天灵盖的那一点真的如传说的有一朵千叶莲花,但也有描绘为8瓣莲花,因为8瓣中每瓣都由125片小瓣组成。

28

D:Pratyahara 中个体应该冥想pranava的教导主旨是什么?

M:对pranava 冥想之指示的主旨是这样的。 Pranava 是由3个半matras 所组成的Omkara ,即a、u、 m和ardha-matra, 其中, a代表苏醒状态、 Visva-jiva和粗钝身; u代表梦的状态Taijasa-jiva、精微身; m代表沉睡状态、 Prajnajiva和致因身; ardha-matra则代表自我或者“我”之本性的超然(Turiya);这之后是Turiyatita状态,或者说是单纯喜悦。第四个“我”之本性的状态是指在冥想(dhyana)当中:这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描述了 -- 如包括a、u、m3个matras的amatra本性;如沉默音节maunakshara(silence syllable);如低声念出却没有念出的ajapa;以及Advaita-mantra,它是所有诸如panchakshara的mantras的根本。为获得此真意,要对pranava冥想。这就是冥想, 奉献的本质, 存在于对本我之真相的沉思。该过程的结果便是能够带来解脱即极度喜悦状态的三摩地(samadhi)。 令人尊敬的上师们也说,解脱的获得只有通过奉献 — 对本我之真相沉思的本质。

29

D:个体应该经由“我是他”的思考来冥想个体与那火焰般闪耀的自明本体没有任何差异,这段教诲的主旨是什么呢?

M:

(A) 让个体培养个体无异于自明本体之思想的教导主旨是:经典是这样解释冥想的,“八瓣心莲是一切的本性,是Kailasa、Vaikundha、和Parama-pada, 莲中的本体如拇指大小, 耀眼如闪电, 闪烁如火焰。 冥想它, 个体将获得永生”。由此可以知道,如此的冥想能让个体避免以下的错误:(1)分别心,以“我是不同的,那是不同的”形式出现,(2)对被束缚的事物进行冥想, (3) 认为真实的是受到限制的,以及(4) 局限于某一地点。

(B) 个体应以“我是他”的思想来冥想的教导主旨是:sahaham: soham; sah 为至高本我, aham 为以“我”显现的本我。个体灵魂(Jiva),即是希瓦林嘎(Shiva-linga) , 位于心莲之中,心莲是他在这个身体中的座椅, 而身体是梵天的城池; 意识是我执的本性,对外显现为认同这个身体等为其自己。现在意识应该被留在心中,基于身体等的我的感觉应该被清除; 当个体不受任何打扰而以“我是谁?”来质询,在那种状态下本我之本性就会以“我-我”的精微方式显现出来;自我本性是全部又什么都不是,不分内外、以至高本我的形式无处不在地显现, 闪耀如火焰, 就象之前描述的那样, 表明“我是梵天”的真相。如果,没有冥想个体本为一体, 而是想象着是不同的, 无知将无法去除。 因此, 便有了冥想同一的教导。

如果个体通过“我是他”的思考 – 对本我的沉思方法, 长时间不间断地冥想本我, 而没有受到干扰,心中无知的黑暗以及所有由无知而来的障碍将被去除,绝对的智慧将会被获得*。因此,认知到位于(梵天的)城池—即身体—之中那心穴中的本体,就是认知了完美无缺的神。 在九门之城池中—即身体,悠闲而居的正是那智者。**. 身体为庙宇;个体灵魂(jiva)是神(Shiva,希瓦)。如果个体以“我是他”的思考来崇拜他,将获得解脱。 由5层构成的身体是洞穴, 那居于其中的至高者是洞穴的主人。经典如此描述。因本我是一切神的本体,所以对本身之本我的冥想是所有冥想的最高冥想。

所有其他的冥想都被包含于其中。正是为了获得这个,其他的冥想才被教导。所以,如果一旦获得这个冥想,将不再需要其他冥想。认知个体的本我即是认知神。并不认知本我的冥想,而是幻想着神性是不同的并对其进行冥想,这种情况被圣人们比喻成用自己的脚去量自己的影子,或者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无价之珍宝扔掉却去寻找一个毫无价值的贝壳***。

* 如果冥想是以能够阻止思想外求的“我是希瓦” (Shivoham bhavana)的形式进行的,并且时常被修习,就会出现三摩地(samadhi)- Vallalar.

**他以喜悦的形态居住在九个幻象之门的城池里。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

***我们应该冥想“我”,那个以自我形式存在的“我”,atma-tattva的“我”,光辉灿烂的“我”,寄居在所有存在事物中总是自称“我”的“我”。将神留在心的洞穴中,却向外寻求神,就好象丢弃了无价的珠宝却去寻找毫无价值的贝壳一样。

30

D:尽管心与Brahmarandhra本身就是冥想的适合位置,如果需要,个体是否能在6个神秘中心(adharas)冥想呢?

M:6个神秘中心据说是冥想的位置,但却是幻想的产物。 所有这些都是对瑜珈的初学者而言。 关于在6中心的冥想, 希瓦瑜珈修行者说,“神,那不二、至高的觉知本体, 显现、维持并包容了我们所有一切。以附加给它各种诸如Ganapati、Brahma、Vishnu、Rudra、Mahesvara和Sadashiva的名与相而错解本体是大罪。”而吠陀修习者认为,“所有那些都只不过是意识的幻想而已。” 因此, 如果个体认知到其本我——即觉知的本性——了悟所有事情,个体就会了悟所有的事情。 圣人们也说:“当本我被认知到为其自身而无其他,那么所有不被了解的都会被了解”。 如果具有各种思想的我们能够冥想本我之神,我们就能以这个专一的思想而屏弃了其他繁杂的思想,之后,即使只是那一个思想也会消失。这就是认知个体的本我即是认知上帝的说法的含义。这个认知即是解脱。

31

D:个体怎样看待本我?

M:本我是自明的, 没有黑暗和光明, 是自证的本体。因此,个体不应该把它想成这个或者那个。想的任何想法都将带来束缚。 对本我的冥想的目的是要让意识回归本我的形态。 在心之洞穴的中间,纯洁的梵天被直接证明为本我的“我-我”形态。还有什么无知比以各种方法去想象它而不了解它即如之前已经描述过的那样更无知的吗?

32

D:据说梵天在心中,显然为本我的“我-我”形态。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说法, 是否能有进一步的解释呢?

M:没有任何认知存在——即既没有自我认知也没有其他认知,难道这在所有人的沉睡和狂喜中没有被体验过吗? 之后, 当有了“我从睡梦中醒来”或者“我从狂喜中平复”的体验,那难道不是来自于前面所说的无分别状态的特殊认知吗?这种特别的认知被称做vijnana。Vijnana的显现仅仅是源于本我或者是非自我,而不是它自己。 当它源于本我时,即是真正的认知——以本我为客体的精神状态中的认知,或者说是本身具备不分隔(本我)的认知;当它与非自我相联时,则被称作无知。这种vijnana状态,当它隶属于本我并以本我的形态显现,便是“我”的显现。 这个显现离开本相(即本我)便不能发生。 正是这个显现,成为直接体验本相的路标。 然而, 它本身不能构成本相的状态。取决于是哪个让这个显现发生的, 那就是根本本体,或者称prajnana。吠陀经典的“prajnanam brahma”教导了同样的真理。认知这个同样是经典的主旨。自明的本我和对一切的观照证明它自己寄居于vijnanakosa(智力的外壳)之中。通过不分隔的精神模式,将本我作为你的目标追寻, 并享受本我。

33

D:什么是内心崇拜或者无属性崇拜?

M:在类似Ribhu-gita的经典中,无属性崇拜已经被详细解释了(作为单独的一条戒律)。 然而,诸如奉献、施舍、苦行、信守誓言、japa、瑜珈和puja的所有戒律, 实际上,都是“我是梵天”的方式的冥想。 所以, 从所有形式的戒律之中,个体都应该看到:不要由“我是梵天”的思想中游离。这就是无属性崇拜的主旨。

34

D:什么是八部认知(jnana-ashtanga)?

M:这八部已经被提到过, 如yama、 niyama 等。 但是解释不同。

其中-

(1) Yama:-是对所有感觉器官的控制,并认知这个由身体等构成的世界里出现的错误。

(2) Niyama:- 是要维持与本我相关的精神模式的流动,而消除那些相悖的。 换而言之,它即是由至高本我产生的持续的爱。

(3) Asana:- 在它的帮助之下,持久的对梵天的冥想成为可能并能轻松获得, 这就是asana。

(4) Pranayama:- 呼气(Rechaka)会将不真实的名与相从组成世界的事物上、身体上剥离,吸气是要抓住三个真实的方面:存在、觉知和喜悦, 它们在事物中是恒常存在的,而持吸是要保持所抓住的三个真实方面。

(5) Pratyahara:- 是要阻止被去除的名与相再进入到意识中。

(6) Dharana:- 是让意识停驻在心中,而无外驰,并认知到个体是存在-觉知-喜悦的本我本身。

(7) Dhyana:- 是“我只是单纯觉知”的冥想。 就是,不管这个由五层构成的身体, 个体质询“我是谁?”, 其结果是个体停驻于闪耀的本我“我”中。

   ( Samadhi:- 当“我”的显现也停止了, 就会有(精微的)直接体验。这就是三摩地(samadhi)。

这里说明了pranayama等的详细内容,至于asana等戒律,在与瑜珈相关内容中提到, 就没有必要说了。 认知的分部可以在任何地点和时间进行修习。至于瑜珈和认知, 根据环境不同, 个体可以选择修习喜欢的那个,或者两者兼学。 伟大的上师说, 遗忘是所有隐藏的根,对所有寻求解脱的人来说,遗忘就是死亡*;所以应该让意识停留在本我之中,要从不忘本我;这就是目标。如果意识被控制了, 其他的所有就能够被控制。八部瑜珈与八部认知的区别在经典中已经被详细解释了; 所以这里只是给出这些教导的主要概括。

* 死亡或者Kala就是在这个世界里放弃了对本我的沉思,而本我是从来不会有丝毫被放弃的。 - Vivekachudamani.

35

D:同时修习瑜珈中的pranayama和认知中的pranayama可能吗?

M:只要意识还没有停驻在心中, 无论是完全的持吸,还是质询、rechaka、 puraka等等都是有必要的。 因此,训练中瑜珈的pranayama要被修习,而其他pranayama也可以被经常修习。 即是说,两者都可以被修习。如果通过修习瑜珈的pranayama而达到了完全持吸,这就足够了。

36

D:为什么通往解脱的路会有不同教法呢?难道不会在求道者的意识中产生混乱吗?

M:吠陀经中教授不同的方法是要适合不同等级的有资格的求道者。 然而,因为解脱就是意识的毁灭, 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是要控制意识而已。尽管冥想的方式会看起来各不相同, 结果却是成为一个。 不必对此担心。个体选择适合他的意识成熟情况的道路而已。

对prana 的控制即为瑜珈, 对意识的控制即为认知(jnana)* —— 这是两个消灭意识的主要方法。 对一些人来说,前者会更容易一些, 而对另外的人来说, 后者更好。然而,认知(jnana)就象是用青草引诱来驯服脾气狂躁的公牛, 而瑜珈则是武力来控制。 因此智者说:在三个不同等级的求道者中,最高等的通过吠陀质询以及将个体自我和所有事物认同为本相之本性来获得本相的本质,从而将意识紧紧置于本我中,并因此达到目的;中等求道者通过kevala-kumbhaka和长时间的对本相的冥想让意识驻留在心中;而低级的求道者则通过控制呼吸等逐渐进行的方法来达到那个状态。意识应该驻留在心中,直到以无知的形态存于心中的“我”之思想被消灭。这本身就是认知(jnana),本身也即是冥想(dhyana)。

其他的只不过是无关的言辞,无关的内容。经典即是这样宣称的。因此,如果个体通过某种或者其他的方法达到了将意识停驻在本我之中,则不必再去担心其他的事情。
伟大上师也曾教导说奉献者比瑜珈修习者**更伟大,以及奉献的本质是对自我本我的沉思,奉献才是解脱之道***。
因此,认知梵天的路有各种各样的称呼:Dahara-vidya、Brahma-vidya、Atma-vidya等等,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应该要有推理地理解其他的方法。众多经典在教导不同的方法。那些伟大的人分析了所有那些方法之后,才宣称这为最快最好的方法。

* 根据经典把所有事物都看作本相:我即是梵天 —— 独一无二。

** 所有的瑜珈修习者中,只有那将他如如不动的意识和爱给我的才是我的至爱。— 博伽梵歌Bhagavad-gita.

*** 求得解脱的方法之中只有奉献(bhakti)才是最高的。因为奉献是对自我之本我的持续沉思。 —Vivekachudamani.

37

D:通过修习以上所教的方法, 个体可能能够消除意识中的障碍,如无知、怀疑、 错误等等, 并因此获得意识的寂止。 然而,仍有一个最后的疑惑。 意识完全融入心中后,只有觉知以完全的本体闪耀。当这样发生时, 意识呈现为本我的形式, 谁又会质询呢? 这样的质询会导致自我崇拜。这就象是牧羊人到处寻找始终卧于他肩头的羊!

M:个体灵魂(Jiva)本身即是希瓦(Shiva);希瓦(Shiva)本身即是个体灵魂。
事实上,个体灵魂除了希瓦(Shiva)什么也不是。 当谷粒藏在壳中, 被叫做稻; 当它被退去壳,即被称作米。
同样的, 只要个体被因果所束缚就是个体灵魂, 当无知的束缚被打开, 个体便闪耀为希瓦,那个神性。 经典即是如此声称。
因此,作为意识的个体灵魂存在于单纯本我的本体中, 但是却忘记了这个事实, 它将自己想象成一个个体灵魂,并在意识阴影的束缚之下
所以,他对即是他本身的本我的找寻,就象是那个牧羊人在寻找那只羊。但是,忘记了它自己的个体灵魂只是通过间接的认知仍然无法成为本我
前生累积的残留意念所造成的障碍,令个体灵魂一次又一次地忘记它是与本我同一的并被欺骗而认同自己为这个身体等等。
一个人是否仅仅看一眼就能被认定为高级指挥官吗?难道不是要经过为此目标的长期努力才能被指定为高级指挥官吗?
同样,个体灵魂在精神上与身体等认同而被束缚, 要努力沉思本我,逐渐而持续的努力; 当这样的努力消灭了意识,个体灵魂就会成为本我*。
持续地修习对本我的沉思将会让意识消失,并因此会消灭它自己,就象是那根用来点燃火化尸体的煤的木棍。这就是被称作解脱的状态。

*尽管导致出生束缚的障碍有太多,那个导致所有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我执(ahankara)。这个根本原因必须被永远消灭。 ——Vivekachudamani.

38

D:如果个体灵魂本质上是与本我同一的,是什么阻止了个体灵魂认知它的真实本性呢?

M:是个体灵魂对真实本性的遗忘; 这是隐藏的力量。

39

D:如果个体灵魂真得遗忘了它自己,所有的人如何又产生了“我”的体验呢?

M:隐藏并不完全隐藏了个体灵魂*;而只是隐藏了“我”的本我本质并启动了“我是这个身体”的观念;但它并不隐藏真实而永恒的“我”之本我的存在。无知不能隐藏“我”的根本,但是他隐藏了个体灵魂是至高(本我)这样的绝对事实。

40

D:在世解脱的人(jivan-mukta)和死亡时解脱的人(videha-mukta)的特性是什么?

M:“我不是这个身体;我是显现为本我的梵天。在我里面是绝对我本体*,这个由身体等组成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就象是天空的蓝色”。凡是认知到这些事实的人就是在世解脱的人。
然而只要他的意识还没有被分解,他就会有痛苦, 因为prarabdha(造成今世以身体形式存在的前世因缘)让他与事物之间具有了关系;并且因为意识活动没有停止也将导致不会有喜悦的体验
本我的体验只可能是给那些经过长期的冥想而变得精微、如如不动的意识。那些具有了精微意识和那些体验了本我的人被称作在世解脱的人。在世解脱的状态是指无属性梵天和超然(Turiya)。
精微意识分解体验到自我的停止,个体完全沉浸在喜悦的海洋中并与之没有任何存在上的区别而合为一时, 这个个体被称作死亡时解脱。死亡时解脱的状态是指超然的无属性梵天和绝对的超然(Turiya)。 这是最终目的。

因为痛苦和快乐的等级不一样,获得解脱的人——在世解脱的人(jivan-mukta)和死亡时解脱的人(videha-mukta)——可以被大体分为四类:Brahmavid、vara、variyan和varishtha。但是这个分别只是从那些其他观看他们的人的立场上来说的;然而事实上,通过认知(jnana)获得的解脱并没有区别。

* 如果有了对世界只是完全本体之我的显现的持续冥想,哪里会有无知呢?



致 敬

OBEISANCE

上师Ramana是以人身示现的伟大希瓦,

愿他的圣足永驻人间!


---------------------------------------------------------------------------------

拉玛纳.马哈希:我是谁? & 自我质询(摘选)

D:我是谁?

M:在这问题上,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D:我是一个人,现在坐在这里听着并且聊着。

M:现在坐在这儿的,是带有一个发声装置和听觉装置的物质肉体。那么这身体就是你吗?

D:难道不是“我”吗?

M:组成你的身体的,不过就是双手,双脚,双眼,鼻子,等等吧。那么,你是你的双手吗?如果你没有双手,你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了吗?

D:没有我的双手,我也能够继续存在下去,这样看来,“我”不是我的双手。

M:好,就用同样的审视方式去思考,双腿不是你,鼻子不是你,眼睛等等都不是你。

D:的确如此。

M:如果这各个身体的组成部分不是你,那么这整个全部身体也根本不是你。

D:那么由此,接下来会有怎样的结论?

M:属于“你”的东西,都是你的附属,是属于“你”,但并不是“你“本身,而是属于你的附属物,附属你的特征和品质特性。不是这样吗?

D:很明显,的确是这样的。

M:“我的-身体”,你都讲出来了。你声称身体是“你”的,那么这身体就必然是“你”的从属物,非“你”本身,是不是这样?

D:似乎是这样,尽管我看不见这个“我”,而它却拥有这个身体。

M:那么这个所有者,身体的产权拥有者,你本身,就必然是无形的,不可见的。有没有不可见,又无形的“实”体,它真实存在呢?

D:是的,有的,比如鬼神,灵魂等等。

M:那么你是说,你也许就是灵魂,是吗?

D: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灵魂呢?

M:那么何时他才能是一个灵魂呢?

D:在他死了以后吧?

M:那么在活着的时候,那灵魂在哪里呢?

D:它必然一直紧密连接着这个活着的身体,居住在这个活着的身体里。

M:这灵魂和这身体,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呢?活的还是死的?

D:我推想,事实上灵魂是精妙而不可见的东西,于此同时身体是粗重可见且是物质的,灵魂是基于身体来行为。

M:那么灵魂,也就是你自己,你的“我”就不是身体,也不是感官,也不是呼吸和其他生理功能等等所构成的,

D:不是,这身体,感官,呼吸和生理功能都不是“我”。

M:当你想到或者谈到“我”,你觉得还有其他什么,是你或者你的灵魂的一部分?

D:人们说,我们同时拥有一个身体和心智。如果我不是这身体,那么随之,我是这心智。

M:那心智是什么?什么构成了心智?

D:我说不出来。

M:当你涉及你的心智,在你心智的背景内,你有什么样的念头想法?这心智并不是带有四肢,头和声音的一个躯体,对吗?

D:嗯,不是躯体。

M:你有比这粗重可见的身体更为精妙无形的某种东西,而你用你的声音语言在表达它。现在你为什么要说话?

D:去表达出,在我的心智里的观点想法和思想观念。

M:那么想法念头和概念观念,就是心智的内容,并且同时,这全部想法观念一起组合构成了心智。

D:是这样的。

M:想法念头和概念观念,全部是同一类吗?或者说它们是彼此互为基准,互为因缘,相互作用的?

D:我不明白。

M:当你看见一个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念头?

D:我想,我看到了一个带有某些特征品质的样貌,比如聪明程度,高矮?

M:你怎么知道聪明程度或者高矮的?

D:对这些,我有之前的经验积累。

M:所以你有一个过去经验积累来的整体感知印象的“记忆”,然后你用以前的经验印象的“记忆”——用一个陈年存货来与当前事实做对比。这不是记忆力,而是有某个力量,它正在调用过去的"记忆"来对比,并且评判出“相似和差异”,这并不是“记忆力”的某种力量,在感知理解上,它要比纯粹的对印象的“记忆”,更高,对吗?

D:是的。的确

M:它是第二功能,也称之为智力或者智性(buddhi 菩提),那么这两个:(1)感受或者说想法念头(2)智力或者智性,哪个层面更高?

D:是智力或智性在引导,归类和抓取控制着想法念头。所以这智力或者智性在层面上比想法念头更高。

M:所以那智性(buddhi 菩提)可以被看做是这个心智更内在的包鞘,内核的某一层。这个智性依然是一个外套的包鞘,你能够更深入的去找出比这个智性更内在的核心吗?

D:我的心智无法深入洞察,去看穿如此玄妙的领域。

M:为什么?即使你现在,其实已经在深入洞察了,因为你说“我的心智”!你把你的思维想法和你的智性都囊括在内了,你表述为“我的心智”,这说明心智也不是“你”,不是吗?

D:是的,的确。

M:除了智性之外,你就没有任何能力吗?为什么你不去审视一下你是否具有超过智性的力量?

D:我要往哪里看,或者说,我怎么审视呢?

M:去观察你自己的内在,观察审视你自己。

D:我怎么可能去审视和观察那不可见的东西啊?

M:你用这双肉体的眼睛当然是无法看见的。

D:我还有别的什么眼睛吗?

M:你有你的“我”,用它来审视观看,并且质询“谁是 '我' ?' ”

D:我怎么能看到“我”的呢?

M:当你说出“我”,难道不是清醒的意识到某种“自觉”吗?

D:是的

M:那“自觉”感,它并非对某个客体对象的知觉,所以它必定是对某个不同于其它东西的直觉感受,必定是这样,对吗?

D:那接下来又如何呢?

M:当你思维考虑某个客体对象,你就被它完全吸引,专心致志,转入并沉浸在那个客体对象的形式形相里。就在那时,你没在考虑“我”,而是完全沉浸在那个客体对象的思维之中,不是吗?

D:的确如此。

M:那么假如此时,你把那客体对象扔一边儿去不思维考虑它,剩下什么呢?

D:什么也没剩下,或者剩下个空无。

M:但当你感知到客体对象,那被感知到的客体对象和你自己,也即感知者,两个是同在一起的。

D:的确如此。

M:感知对象和感知者,如果这两个你丢弃第一个,也即感知对象,那会剩下什么呢?.................

....当你说“我的智性”,那么你和这个智性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什么?

....它的关联关系是不是某个拥有者和它的附属之间的关系?

D:也许是这样的吧,但问题是,对我的智性来说,不太明确。

M:对你来说,这智性是否时时刻刻总是同一事物,或者对你以及其他所有人来说,都是时刻存在的同一智性?

D:不,我自己的智力随时都在变化,并且它和其他人的智力不同,特别是当我和他们想法不一致的时候。

M:所有人在智力上,是否具有同一层面或者品质特征,无论他们的年龄,教育背景,健康程度等等?

D:不是。小孩子只有少许智力。老人们以及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们有更大更深厚的智力。有疾病的人们,智力就不多。天才们具有很高的智力水平。那些愚蠢的人,酗酒的醉汉们以及精神病患者就只有一点智力,或者干脆一点都没有了。

M:在精神疾病的人群中,那智力去哪儿了呢?

D:那智力被遮蔽或者被摧毁了。

M:他们永远也恢复不了,找不回那智力了吗?

D:某些人是这样。

M:如同你找回了你被偷走的附属物,你的财产。同样的,智力智性是你的附属物,有顺随变动变化去进行调整改善的能力,容易遭受破坏,但是也有能力被重新恢复,找回给你——这个所有者。它不是这样的吗?

D:的确是这样。

M:那么,这智力或者智性(buddhi智慧,智性)只是你的附属物;它根本不是“你”。

D:的确是这样。

M:那么,你是什么?

D:我无法认清“我”是什么。

M:你意思是说,你的智力没法展现给你“你是谁”的答案。

D:是的,这就是我的意思。 .............合乎世俗常理的逻辑,或者犹如数学般精确的说法,主观“我”会持续留存。但实际事实上,对它的留存,我又找不到它实际的留存。当我停止对客观对象的思维考虑,所有念头都没了,都消失了。那“我”也不会单独留存。

M:在一定程度上你说对了。知识智力上的,以及观念概念相互关系上的“我”,作为主体,离开了相同类似的观念概念——客体,就根本不存在。主体和客体一起同时显现或者一起同时消失。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从感知中同时闪现出来并且消失。但是,除去这些智力活动上的知识概念观念之外,就毫无知觉,什么都感觉不到了吗?

D:什么也看不到,我没感知到什么。

M:在无梦深眠状态里,你拥有你的智力智性吗?也就是说,你深眠后,感知,对比和对照,回想和评判着事物或者说客体对象吗?

D:不,在深眠时,没有考虑任何客体对象,也毫无智力知识概念的活动。

M:然而,正如你早已承认的,你在深眠中感受到喜乐甜美,难道不是吗?

D:的确是这样。

M:这个深眠中的喜乐甜美,和任何客体对象或者想法念头都无关联,在深眠中的这个甜美感受或者说这个“觉知”,智力根本没参与其中,那么这整体觉受是什么呢?从这个深眠的审视中,你已经发现到了“我”的本质,这自我本性,就是喜乐安宁的存在,并且当你超越智力时,此刻你就找到了喜乐甜美。你能够据此得出肯定的结论,也即“我”,“自我本性”以及“喜乐安宁”是同一体同一个东西,纵然不用知识概念来认知它的一体,单从感受上就深感其一体呢?

D:我承认它必定是这样的,但我还没清醒明确的感受到。我感受不到这个无关联的或者说,超越于智力的绝对幸福安乐。

M:这是因为在事实上,已经长久的沉浸于你的习惯认同里——把你自己设想并认同为别的客体对象,并且随之你始终也没用上述的自我质询方式,去真正的面对你的“我”,你从未这么做过。你一直始终是训练和运用你的智力,而不是运用你的直觉力。倘若你调转你的方向,回头去开始运用“内观”,切断和关闭所有外部的景象,并且转而完全依赖直觉力,直接直观的觉知感受,在你那心智的暗室内,你会抓住你自我本身的真正的真实图像。这就是真相,那领悟,那“觉者”或者“本我”——那无法用言辞描述,心智无法到达的 “一”,它只能被通过常常使用来描述它的某个术语来做代指,也即“sat-chit-anand”(真理—喜乐—意识觉知,或者,大能-知晓-至乐),或者“那存在”,存在实体,或者真实实相,意识,或者“照”,以及“极乐”。


Bliss 至福,常乐

真实自我的本来自性是至福常乐。至福常乐独一无二的存在。没有享乐者去享受快乐。享乐者和享乐——两者融入真实自我。你不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找到至福常乐。常乐,这“常”必定是永恒不变的,那才具意义。这样常恒不变的存在就是你本身。以本我存在并且它就是常乐。你永远是那个“   ”。


Body 身体

这个无知觉的身体,根本不说“我”。

一件黄金饰品的存在,能脱离那纯金吗?

身体的存续能够脱离“本来自我”吗?

无知遮蔽的人认定“我是这身体”,而觉悟的人,他了知“我是自性”。


Consciousness 意识觉知

纯净的觉知是不可分的,它没有部分。它没有任何形状和外部。

它没有左右方向。纯净的意识觉知,也即那核心,包纳所有一切;没有任何外部或者与之脱离的东西。它就是终极真实,这就是终极真理。根本没有第二个存在,去认知它是什么,这独一存在是意识觉知本身。我们都是它。


Creation 天地万物

本来自我,那自性,展现出这天地万物,为了让你可以探查自性。你的双眼不可能看到双眼自身。就在双眼的前面放一块镜子,于是眼睛看到了眼睛自己——这和宇宙万物是相似的。天地万物的创造目的,是去清除你的个体性(认同)所导致的困惑和混乱。


Death 死亡

由于“我-是-身体”这个带有意向的模糊想法,死亡就带来了人对失去他自身“存在性”的恐惧。“生与死”的现象,从属于这身体,但这“生与死”两个现象,它们都是被叠印在本来真实自我上的虚假幻相而已。意识并非害怕失去这个病患的身体,而是害怕意识丧失。


Enlightenment 开悟

无明遮蔽是去认同“我是这身体”

觉悟是完全清楚的知道“我是自性”


Fear 恐惧

作为真实存在的本来自我,这自性,就不会再有其它次要的事情来让你恐惧。


God 上帝

如果我们自己,一个人就意味着一个身体,那就肯定会认为,有一个造物主;如果你就是那纯净纯一的真实存在,本来自我那么就别无一物只有这自性


Guru ( Master ) 上师

只要你把你自己认同为一个“个体”,那么就必须得有一位上师或者导师来向你指明,你并非被环境条件所束缚奴役,而且给你指出,你的本来面目是毫无局限束缚的,是自由的。当颠倒的身份认同消失无踪,就会发现那“真实自我本性”就是上师。


Happiness 幸福

对幸福的搜寻,其实是对真正自我本性的无意识不自觉的搜寻。那真正自我本性是不灭的;所以当一个人发现这一幸福,它就是无穷尽的。幸福遍布内外。


Heaven 天堂

自觉觉自,自觉自“在”,是唯一的天堂。这寂静,这常住的至福。


Karma  因缘业力

由于我们认定,我们是各种行为的“执行者和完成者”,是拥有自由选择和决定权的“做者”,那么我们不得不遭遇“因果关系”,不得不承担“后果”,然而此时,借助对“谁是做者?”的自我质问,这质询的结果,让一个人认清了他自己,凭借个体自我意志的“做者感”消失了,这个人就释放了业力。随之“解脱自在”的状态就是永恒的。


Liberation 解脱自在

解脱自在,并非死后被获得。解脱自在是永远的此时此刻“当下”。


Meditation  冥想

正确的真正冥想,是持续不变的坚固停留在本我自性,“自觉觉自,自觉自在”,观“我在”,“自观自在”。
但此时突然有想法念头飘过,于是就用力去压制消灭它们,这个“用力”被术语化,说成是冥灭想法的冥想。
持续稳固的停留在自觉“你在”。这才是你的目标。
在压制和避免念头想法上竭尽全力,这样的冥想是负面消极的,反抗性的。
这样的冥想者是谁? 首先质询这个问题。持续稳固的停留在冥想者本身——自觉“我在”。
没必要打坐。冥想是持续忠实的守护一念“我在”——持续不离“我在”。
打坐中所有的境界体验,全都只是心智心理想法上的想象造作



Mind  心智

心智纯粹只是念头想法观念的混合物。

心智纯粹只是想法念头。“我”念是所有念头想法从属的“根”念。所以说,心智只是个“我”念。


Nirvana  涅槃

涅槃是超脱于轮回的圆满。是完美状态,既无主观也无客观;无“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都是心智的功能作用。在涅槃状态,唯有“至福常乐,纯粹的自觉自在”。


Peace  和谐安宁

和谐安宁是我们真正的本性。它无须获得。

我们的想法念头必须忘掉。那就是安宁,我们所必须做的全部,只是去保持平静。


Religions  宗教

如果一个人认为“我是这样的”,另一个人认定“我是那样的”,诸如此类,这就有了想法念头思想上的挤压冲撞,因此如此众多的宗教就由此产生了。那真相始终如是,永远如此,不受任何思想观念,矛盾和冲突以及别的任何东西的影响。


Self  本我-本体-自性

在真相中独一无二的真实存在是本我-本性-自性。这世界,个体灵魂以及神,上帝,都是自性内的无常变化的现象。本我自性永远在那儿。就是你。别无一物唯有你。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脱离你。不存在的事物都非自性本我。


Self-Realisation  自我圆满,自我实现

谈及“自我圆满,自我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妄想欺骗。这仅仅只是因为人们一直沉迷于被妄想哄骗出来的错觉里,也即把“非我”当成“自我”,把“非真非实”当成“真实”,所以他们必须依靠另一个妄想来断绝这样的颠倒妄想,脱离这些错觉,这个工具性的妄想就被叫做“自我实现”;因为事实上,这真实自我永远是真实自我,根本就不存在“圆满它,实现它”这样的事情。就在此刻当下,所有一切存续的事物都是真实自我,除了真实自我就再没什么了,那么是“谁”要去实现?又要实现什么呢?


Suffering  痛苦,烦恼

所有一切痛苦烦恼,都是由于“我-是-这身体”的观念想法。

彻底认清了自我,就是苦边,彼岸,苦的止息。


Universe  宇宙

这宇宙仅仅只是被心智营造出来的一个观看对象,于是它的存续性就在心智内。它不可能被当成一个外部实体来测量。(通过“外部实体”的方式来测量它,都会陷入困惑和自相矛盾。)一个人想要认知宇宙,必须认清“自我本性”。宇宙只是被膨胀拉伸展开的自我本性。宇宙不异于自我本性。


Vision   境界

人们谈及那神圣境界,然而其实是观看者本人在那画面里对他们做了不同的涂抹。即使一个会催眠术的人,也可以让某个人看到稀奇古怪的画面和现象,而你把这种催眠术谴责为弄虚作假的哄骗和把戏,反之,你却把前者,那境界当作神圣来高度吹捧和赞颂。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事实上,所有可见的事物都是虚假的,不论它们来自于感官,还是心智,都只是纯粹的想法观念。这就是真相。

在真实的实相里,没有任何可见。现在你对这个“我”有怎样的感受?你是不是抓着你面前的一面镜子来认识你自身的存在?这正在“看”镜子的觉知,就是这个“我”。认清它,了解它,而这就是真相。你本人所看到的体态,姿态,它本身就是镜子里的镜像,因为根本没有二元性,这镜像和自我本体是同一个,是一个整体。不要被境界所哄骗,不要被你自己的镜像所哄骗,以为镜子里看到的不是你,是其他什么东西。


Who am I? 谁是“我”?

认清自我最好的工具方法,就是去质询审问“我是谁?”

当前的烦恼是来自于心智,而心智的止息,必定只能通过心智。

在每一个念头想法升起时,一个人一定要留心,必须非常警醒,并且质问他自己,正在呈现这想法念头的是谁?那回答必定是“我”。如果你紧跟着质问“我是谁?” 那心智就会返回它所来的那个源头——它流出的那个地方。那已经升起的念头也就会沉没湮灭。(心智就好像一个海底吹起的气泡,而质问“谁有这个想法?我是谁?”就会刺破这个气泡。)


如何去除ego ?

你要去除个体自我认同ego, 就去凝视在你的“核心”上——“我在”。



拉玛纳:自我质询(摘选)
露西.科内尔森依据拉玛纳马哈希尊者的讲谈编辑了一本书 Hunting The ‘I’《搜出这个“我”》,本章节选取自该书第II部分。


你幸福吗?

当你用反问——“什么是幸福?”来作为回应时,那意味着你早已看透了——你所谓的幸福,它是多么容易破碎,多么短暂和无常。但也许我们内心所有的,根本不是幸福,而只是“快意轻松”?

“快意轻松”意味着,实现了某种愿望,或者消除了令人讨厌的事情,或者摆脱了令人反感的事情。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愿望被满足了,就会另外又冒出别的愿望来;令人反感,讨厌的事情被摆平之后,另外又有某件事跳出来,它同样令人反感,讨厌,它一样妨碍我们的意图,还是不合我们心意,弄的很不开心,怎么也不痛快。

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努力去改变条件状况和处境;去过得快活,难道不是我们天赋的权利吗?那么,我们去奋斗,去斗争,去努力争取,为什么却偏偏总是和幸福快乐失之交臂呢?就因为我们的“惟一”误解: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自己真正是什么”,我们完全不了解自己,不认识我们自己(可我们却以为我们了解)。其它事情,都因为这同一误解,全都损坏变质了。我们根本不了解——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当我们开始“自我质询”的时候,是谁正在做呢?

拉玛纳尊者回答:

“本我毫无追思细想(vichara)。做质询的那个就是ego。自我调查中被质询的那个“我”也同样是ego。质询的结果是ego的“真实存在性”被质疑而终结,本我被认出为真实存在。 (Day by Day, 21.11.45.)


以下为节选段落:

提问者简称 Q:

拉玛纳马哈希尊者,以下简称 M:


Q: 心智(头脑理性)的性质是什么?

M: 心智什么也不是,只不过就是个想法——“我”想法。心智和个体自我ego, 是一回事,是同一个东西。其它的心理能力和功能,诸如“智力,理解力,记忆力”以及“记忆存储”功能,都只是这“我”想法。思维,智力,心理习惯和经常性行为,兴趣倾向性....等等的存储库,以及“个体自我意识”;所有这些都只是同一个心智本身。这就好像同一个人,依照他不同的职责和职务,被赋予着不同的名称。个体灵魂不是别的,就是这个“我”想法,或者个体自我ego。


Q: 我们怎么发现心智的本质性质,也就是它的终极肇因,或者说,它作为一种现象表现的那个本体?

M: 以重要性的顺序来把种种“想法”系统的分类,那么“我”-想法,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想法。“个体/个性”概念,或者“想法”,也是所有其它各种想法的“根词”或者“句柄”(工具的握柄),之后每一个概念或者想法浮现出来,都只被当作“某个人的”想法,然而却并不知道,它们是独立存续的,不依赖于ego,也就是说,这每一个想法是(自行其事)不依赖于“我”想法的。“我”想法,或者ego,却因此炫耀着“思维活动状态”。除非这第一人称“我”想法登台亮相,否则第二和第三人称(他,你,那,等等)不会出现。因此它们都只在第一人称“我”想法登台之后才显现,所以这三个人称看上去就是一起出现,一起消失。仔细查考这儿,“我”或者个体性的最终原因。

这个“我”从哪里浮现出来的?向内在搜寻;它随之突然消失。这就是智慧的追捕。当“思想”不断的调查它自己的本质,它自己就蒸发掉了,因为并不真的存在“心智思想”这样一种东西。这对所有人都是“直达”的路。思想心智纯粹就只是各种想法而已。“我”-这想法,就是所有想法的“根”。所以说,思想心智就只是“我”这想法本身而已。“我”-想法的诞生,就是“某个人”的诞生;“我”-想法的死亡,就是“某个人”的死亡。“我”-想法,它发生之后,颠倒的认同于身体,把“我”想法所营造出的“身体”等同为它本身。只要“我”想法还在活动着,那儿就有“苦”。当“我”终止消失,就无“苦”。

....

Q: 是的,但是当我习惯于“我”-想法,其它的种种想法冒出来并且骚扰我。

M: 仔细审视,它们到底是“谁的”想法。它们就会突然消失。在单一的“我”想法上,它们有它们的根。保持在这根上,它们就会消失。



Q: 由“个体自我ego”发起的某种调查质询,怎么可能揭露它自身的虚假不实呢?

M:“我”-想法,它从根本源头中浮现,当你沉入根本源头,那么“ego”可被知觉到的“现象活动方式”就被超越了。

.....

"ego"被表述成,有三个身体,粗重身,微妙身和因果身,可这样的表述,仅仅是为了方便阐述。如果质询调查的方法是依赖于“ego”形式,你可能会认为,这调查成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ego”可能呈现的“形态模式”是大量的。所以,为了自我质询的展开,你就必须沉入基础,也即“ego”只有一种模式,就是“Aham-Vritti”。

ahaM:“我在”;“我”的来源;无上“我”-元觉;最高的“心”

vritti:某想法;某概念;心智思想的活动;思维波动;某种行为活动的路径和方式;一种被预期的目标朝向,这个被设定的方向,赋予心智思想的范围(处理和研究事务的范围和作用域)去表达和显现出各式各样的感受和情感;过去的行为活动和主观感受被作为一种结果,在心智思维中留下了印记。

Q:  问题依然还在,为什么对“Aham-Vritti” 源头的追索,被从其它的“vrittis” 中区别开来,这追索被认为是导向觉悟的直路?

M: “我”状态,或者“我在”状态,从概念的通常习惯上被看作“Aham-vritti ”,但实际上,它是和其它心智里的“Vritti”不同的。它不像心智里的其它“Vritti”那样,其它的“Vritti”没有基础性的相互关联,Aham-vritti 和心智里的所有每一个“vritti”都是基础性的平等的相关联着。没有“Aham-vritti ”就不可能有其它的“Vritti”,但是“Aham-vritti ”可以自依自持,不依赖于心智中的其它“Vritti”,所以它和其它的“Vritti”是根本不同的。

故而,对“Aham-vritti”本源的调查,就不单纯是搜索“ego”众多模式中的基础模式,而是探查源头本身——从那儿产生着“我在”状态。换句话说,以“Aham-vritti”(住于我在感)追求对“ego”的本源认识,必然暗含着超越“ego”它可能呈现的每一个形态模式。



Q: 不得不承认,“Aham-vritti”根本上包含了“ego”所有一切形态模式,可为什么就单单把这“Aham-vritti”(自觉我在)的vritti (想法)挑出来作为自我质询的方法呢?

M: 因为这“Aham-vritti”(“我在”感)是你知觉体验“不可简化”的基点,并且因为探查它的源头,是你了悟自性本体,唯一能够采用的,切实可行的途径进程。“ego”被说成有一个因果身(深眠状态下的“我”),但你怎么能把它转成你调查的主体呢?当“ego”采用“Aham-vritti”模式,你就被沉入到深眠的无知觉状态。

.....

Q: 怎么摧毁小我ego?

M: 首先抓住"小我"不放,然后又问怎么摧毁它?谁在问这样的问题?谁?就是小我ego自己。这问题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肯定,是珍爱着小我ego,不会杀死它。如果你深入调查“小我”,你会发现,它根本就不真实存在。一件东西真实存在,才有怎么摧毁的问题。而当一件东西根本不真实存在,还需要摧毁吗?只需要调查它的真实性。它就消失了。           

——-《Self-enquiry》 of Sri Ramana Maharshi ,Edited by David Godman



* * * * * *

Q: 问:什么是实体?

M: 实体必定是永恒真实的存在。它不具形相和名称。先于“具体形象和名称”的基础存在,才是实体。它先于种种限制条件和限制作用,这存在本身是无限制的。它不受束缚约束。它先于所有虚假不真的东西就在,是一切不存在不真实之物的基础存在,而作为基础存在,它自身是真实的。实体就是那存在。存在就是本在。它超越于一切言辞表达上的“在,不在”,它超越于表现方式上的“显现,不显现,生物,非生物。”



Q: 这“元觉”是什么?一个人怎么才能获得并且提升它?

M: 你是元觉。元觉是给你的另一个名称。因为你本身就是元觉本身,所以,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获得”或者“提升”。

Q: 如果本体它本身就是“觉”,为什么此刻我知觉不到本体呢?

M: 那儿是没有“二元性”的。你当前的知觉是由于“小我ego”(“我”-想法),知觉纯粹只是相互对比出来的“识”。相互对比出来的“识”,必须一个主观观察和一个被观察的对象目标,于此相反,本体的元觉是绝对的(非二元相对)所以不需要任何对象目标。

回忆,也同样是相互对比的“相对”,要求有一个被回忆的“对象目标”,以及一个去回忆的主观观察。如果那儿没有“二元性”,谁在回忆谁?

本体永在当前。永远存在于当前。每一个人都渴望去知觉体验本体。(唯一的一台磅秤,除了它自己再没有第二个存在物,它需要什么样的手段才能称量它自己?)人们好像去看某种新鲜事儿一样,去期待着看到本体。可是本体是永恒存在并且永远恒常不变。可人们就好像期待着观看一道强光一样,渴望看到它。那怎么可能?它不是光亮,也不是黑暗。它只是它自己永恒不变,始终如一的“存在”本身。它不是二元性的,不可能“被”定义,不可能"被"精确描述。最好的描述就是“I am that I am”(我就是我,那独一存在)。经典上的种种描述,仅仅是比喻,并不是事实。它是唯一存在,但非“真实和虚幻”的名词;它是“知性”,但非“知识和无知”。它怎么可能被名词概念精确表述呢?它单纯的存在,完全质朴。



Q: 当一个人完全认清自我本性,他会领悟到什么呢?

M: 没有什么领悟。领悟只是“纯粹存在”,独一存在。我们所谓的“自性觉悟”状态,并不是获得什么新的东西,或者到达了什么遥远的目的地,仅仅就是你早已是的你,就是“你一直就是的你”——纯粹只是存在,早已存在,当前存在,永远当前存在。只需要放下把“非真”当“真”的认知,放下认假为真。我们所有人都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其实是不真实的。真实早已真实,真实就是真实,自性就是自性,我就是我。在某个阶段你会感觉到你自己太好笑了,拼命的想去知觉发现的那个“自性本体”,那“真我”是毫无自我知觉的。

那状态超出“观看和被观看”。没有任何观看者在那儿观看任何事物。那正在观看当前一切事物显现的观看者消失不在,然而那“自性本体”,那“真我”独一存在,永恒存在。



Q: 怎样通过直接体验去认知了解它?

M: 如果我们谈到知觉体验本体,那就必须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知觉体验的自我,另一个是被知觉体验到的自我,而且还有一个知觉体验的交互过程。我们所谓的,称之为“觉悟”的状态,是“纯粹是自性本身”,不是知觉体验别的什么,或者变成别的什么。如果某人觉悟了,他就是那独一存在,并且那独一存在,早就存在,永恒存在。某人不可能描写出那状态。某人只能就“是”它。当然,我们泛泛的,不严格的谈谈“自性觉悟”,就只因为没办法,没有什么更好的表达。那真实存在,早就独一无二的真实存在了,始终恒常真实,怎么去了解?或者怎么让本来就真实的变成真实?



       ——-《Self- Atma》-The Teachings of Sri Ramana Maharshi Edited by David Godman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6 18:19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2:47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四: 對話真我_2

与拉玛那.马哈希对话 (台灣繁体出版書名《对话真我》蔡神鑫译)

与拉玛那.马哈希对话
Munagala Venkatramiah编辑

thevoidone 歌者 随绿度母散步 合译

1989年第八版

马德拉斯大学

1958年8月11日

T. 答 P. Mahadevan博士

整理自网络文档

下载:http://pan.baidu.com/s/1o6xiimQ

简介

“博伽梵总是强调那个得到解脱所必然要获得的根本的真理,是唯一的本我,除本我以外,不存在任何其他
了解了这点则了解了一切这是不能被过于频繁地重复说的。
你就是本我,他这样告诉我们,除本我之外你什么也不是,其他的一切都只是想象而已,所以就在当下成为本我吧
不必远遁到森林中去,或者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子里; 继续你日常的行为,但将自己那行为的作为者分离开本我是那观照者,而你就是那(观照者)。


这些谈话中不断给出例子,使用能够被所有人理解的语言,适合各层次的人
对本书的阅读过程本身就会引导读者进入自己内在的源头。它自身便是足够的修习。
不要欺骗自己,你已经就是那个,没有什么还要去获得的,只需去除虚假的联系,将限制认为是虚幻的


(jenny: 書内容或人或照片也有振動頻率 , 你一定是與它共振, 才會看到此書.
看得下, 你已經在看得入心, 而在治癒心思維了. 聞 &思 &修~同時修正)

除了建议一个人乃至所有的人来读这本书并且试图把它变成他们的一部分以外,还有什么需要说的吗?哪怕只是简单的一个词,或者是一次交谈都是多余的。

Sri Ramanasramam,

1955年1月1日.

Sadhu Arunachala

Major A. W. Chadwick, O.B.E.



1935年9月9日

93. 所有人都只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本我。奇迹中的奇迹!他们将本非的作为真实,或者将现象与本我分离
只要有知者在,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知识(直接的、推理的、智力的知识);知者一旦消失,它们都会一并消失,它们的有效性和知者处在同一程度




1935年1月6日

12. 一个人请求Maharshi对他说些什么。当被问到他想要了解什么时,他说他什么都不了解,并想从Maharshi这里听到些东西。

答: 你了解到了你什么也不知道。找到那个知识。那就是解脱(mukti)。



1936 年9月22日

41. 问: 什么是那个唯一,那个了解了就会让所有疑惑尽释的唯一?

答: 了解那个疑惑者。如果那个疑惑者被了知,疑惑将不再升起。疑惑者是不可见的。
同样,当疑惑者停止存在时,将不会再有疑惑升起。 它们由哪里升起的呢?
所有人都是智者,在世解脱者(吉万穆克塔)。只是他们还有还没有意识到事实真相而已。
疑惑必须要连根铲除。这意味着疑惑者要被连根铲除。这里所说的疑惑者即是头脑


问: 用什么方法呢?

答:“我是谁?”就是那个探询。(jenny: [參] 之意 )

问: 我们可以修习加帕(japa)瑜珈(持续念诵)吗?

答: 为什么你要认为我是这个呢?探询直至思想停止。被称作本我的,将被揭示出那不可逃避的本来面目。

问: 哈塔瑜珈(hatha Yoga)是必须要修习的吗?

答: 它是有助的方法之一 – 并不是总是必要的。这会因人而异。探询胜过呼吸在“Vasistha瑜珈(Yoga Vasistha)”中Chudala建议对Sikhidvaja 进行探询(vichara)以去除我执( jenny: 探询 = 參禪、參問、一直問 (不是自問自答或問頭腦) 之意 )


实相能够通过实践呼吸或者智能达到。前者便是哈塔瑜珈;而后者是探询。

问: 在达到证悟后的智者是否有任何个体性呢?

答: 他怎么能保持个体性呢?

即使长者通常会建议在做任何工作之前要achamana 和呼吸训练-- 无论是世俗的工作还是非世俗的工作。这意味着意识的专注使工作得以完成。

问: 我做非此-非此(neti-neti)静心。

答: 非彼不是静心要找到源头。你必须要没有失误地到达源头。 假“我”会消失而真“我”将会呈现。前者不能脱离后者而存在。



1935 年3月28日

43. Raghaviah先生: 我们如何能将高等的体验与低等的体验(意为灵性体验与世俗事务)结合起来呢?

答: 只存在着一种体验。建立在假“我”之上的世俗体验是什么呢?去问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他是否知道他的本我。他会说“不知道”。 不了解本我谁又能了解什么呢?所有世俗的知识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脆弱的基础上的。

Ramamurthi先生: 如何能区分“真我”不同于“假我” ?

答: 有谁意识不到他自己的吗?每个人都知道本我,但是又都不了解。这是一个奇怪的矛盾。

之后大师又补充说,“如果质询是否思想是存在的,结果会是发现思想并不存在。 那只是思想的控制。否则,如果思想是存在的而一个人试图去控制它,这就是思想控制思想,就好象是一个贼以警察的身份出现去抓贼,也就是他自己。思想一意孤行地坚持以这种方式存在,而隐藏了它自己。



1936 年6月9日

197. Gul和Shirin Byramjee是来自Ahmedabad的拜火教的两位女士, 于当日到达。晚上时,他们对马哈希说:“博伽梵啊!我们从孩童时代开始就被灌输了信仰倾向。我们读了几本哲学书并且为吠檀多所吸引。

我们读了奥义书、Vasistha瑜珈、薄伽梵歌等书。我们尝试静心, 但是我们的静心毫无进展。 我们不知道如何来证悟您能帮助我们达到证悟吗?

答: 你们如何静心呢?

问: 我开始问自己“我是谁?”,否认身体并非为“我”, 呼吸并非为“我”,思想并非为“我”,而后我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答: 好的,那就是智能所能达到的地方。你的途径完全是智能的。

的确,所有的经典都提到途径仅仅是引导探询者了解真理的。而真理不能被直接指出。所以这是智能之路。你看,能够去除全部非我的人却去除不了“我”。说“我不是这个”或者“我不是那个”的必定就是那个“我”。这个“我”只不过是我执或者“我”念。在“我”念升起之后所有其他的念头就出现了。因此“我”念是根念。

如果这个根被拔除了,其他的所有就同时没有了根基。
因此,去寻找那个作为根基的“我”,质询自己“我是谁?”;找到它的源头然后所有这些都会消失,纯粹的本我会从此呈现。

问: 如何去做呢?

答: 那个”我”一直就在那里-- 在深层睡眠中,在梦中,亦在醒中。那个在睡眠中和此时正在说话的那个是一个。“我”的感受一直在那里。否则你是否要否认你的存在呢?你不会。你会说“我是”。找到谁是。

问: 尽管这样一来,我还不明白。“我”,就如你所说的,是现在这个错误的“我”。 怎样去除这个错误的“我”呢?

答: 你不需要去除这个错误的“我”。

“我”如何能去除自己呢?- 你所需要做的全部就是发现它的源头并安住在那里。 你的努力只能让你离得更远。而那超越的会照顾自己。你在那里是无助的。没有努力可以达到它


问: 如果“我”一直在那里- 当下就在,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

答: 是这样的。为什么要说感觉不到呢? 是真“我”如此说还是假“我”这样一来说呢? 审视它。 你会发现它是假“我”。 假“我”是障碍。 假“我”必须被去除以使真“我”不被隐藏。

“我还没有证悟”的感觉正是证悟的障碍
事实上已经证悟了;并没有更多的需要被证悟否则
证悟将是新发生的事情;它之前并未存在,必须在之后才能发生。有生必有死。如果证悟不是永恒的它就不值得拥有。
因此我们所寻求的并非是新发生的。它就是那个永恒的但现在由于障碍仍不为我们所知;它就是我们寻求的。
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去除这个障碍。无明就是障碍。超越这个无明则一切都完美了。

无明和“我”念是一回事。寻找它的根源,它就会消失。
“我念”如同一个精灵,虽然可不触知,却和身体一同自动生起。
“身体意识”是假我。放弃这种假我。这种放弃是通过寻求本我来完成的。
身体不会说“我是”。是你在说“我是这个身体!”找出谁是这个“我”。 寻找它的来源它将会消失。




(以下D表示门徒,M表示拉玛那.马哈希大师)

1937年1月23日

347头脑是各种念头的集束。各种念头升起,是因为有一个思想者
这个思想者便是自我。
自我,如果去寻找它,它便会自动消失。
自我和头脑是相同的。自我是所有其他念头升起时源头(root-thought)。



1939年1月24日

615小组里的另外一个人问:怎样摧毁自我?

M:首先要把控自我,然后问怎样去摧毁它。
谁在问这个问题?是自我。自我能同意干掉它自己吗?
摧毁自我这个问题是珍视自我的必经之路,而非去干掉它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去寻找自我,你会发现它并不存在。这就是摧毁它的办法。


与这个问题有关,我经常会回忆起以前我住在马杜拉的West Chitrai街时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小偷光顾了我那时一位邻居的房子。他提高警惕想抓住小偷。他让警察守住小路的两头、他自己房子的出口处和后门。小偷来了,这位邻居跑去抓小偷,他扫了一眼周遭,并大喊:“抓住他,抓住他。那儿……他在跑……那儿……那儿。”他这样叫着,让小偷逃跑有了机会。

自我也是如此。寻找它,不会找到它。这也是消灭它的方法。



1936年6月20日

213

B.C先生问为什么不管如何重复努力,心都无法内观。

M:心的内观须经由练习、理性才能逐渐达成。心已有太长时间习惯于如同奶牛一般在别人的园地上放牧不容易限制于她自己的房间。
然而,她的主人用更多、更美的青草和草料吸引她,第一次她会拒绝;然后她吃了一点;但是她天生喜欢跑出去;她溜走了;主人重复吸引她,她习惯了小房间;最后甚至松开她,她也不会走了。心也是如此。如果它发现了它自己内在的喜悦,它将不会想往外跑。



1938年10月15日

551一个男人问Sri Bhagavan(即拉玛那.马哈希):“怎样最简单地说出真我的智慧(Atma vidya)?”

M:其它的智慧都需要一个知者、知识和被知的对象,然而真我的智慧根本不需要这些。真我的智慧就是它本身。有任何事情能如此显而易见么?因此这就是最简单的回答。你所需要的只是质询“我是谁?”

人的真正名字是解脱。



1939年2月1日

620

D:“不是这个-不是这个”。这是对求道者的指导。指导者告诉求道者本性即超我。这是如何获知的?

M:本性称作闻者、思者、知者等等。但这并非全部。本性也称作耳朵之耳朵、心之心等等;但是从何意义来认识知者?

D:但是这并没有说出本性是什么。

M:“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D:这仅是否定。

M:(沉默)

奉献者抱怨尊者没有说明本性。



1936年1月6日

130来自师利.罗摩克里师那协会的Lakshman Brahmachar问:质询“我是谁”或者“我”之念头本身只是一个念头,如何在过程中摧毁这个念头?

M:当悉多在森林中,当着瑞西们的妻子们被问到在仙人们(rishis)(罗摩在他们中间)中间谁是她的丈夫时,她否认了每一个仙人,直到指认出他,她只是低下了头。她的沉默说明了一切。

同样,吠陀经也在“不是这个-不是这个”时显示出其含义,并且继续保持沉默。他们的沉默表达的是真实的状态。这就是沉默所呈示的含义
“我”之念头的源头抵达于,那么剩下的就是本性。

D:帕坦加利的《瑜伽经》做了鉴别。

M:对超我的鉴别仅是摧毁自我的另一名称。



1937年1月3日

甘露滴

314

在昨天的回答中,Sri Bhagavan(拉玛那)说本性是深度睡眠中的纯粹意识,并且他还指出从睡眠到醒着状态的本性转变即悟境。
有人请求再解释一下。Sri Bhagavan和蔼地回答:本性是睡眠时的纯粹意识;在转变阶段,没有人我之分,本性从而得到发展;醒着时,人我之分便出现了。个人经历仅是自我的经历。所以寻道者必须专注指明了的悟境(比如,“我”的转变)。

除非他已经领悟到“我”的转变是实现目标的已知的基础和指引,否则睡眠经历对他不起作用。

再者,人们未了解睡眠。睡眠仅仅与醒着状态时的错误的普遍看法有关。
醒着的状态是真正的无明,而睡眠状态才是纯粹的真理
(jenny: 外星人巴夏說過)


般若(Prajnana)是梵,《天启书》(Sruti)如是说。梵是永恒。经历睡眠状态而保持觉知者称作智者。在所有三个状态中,他是智者。尤其在睡眠状态中,他是纯粹的真理。什么是ghana?其中有智和识。在所有的感知中都有智和识。醒时意识是错误的意识,即无明。醒时识通常与自我共存。当醒时识成为正确的知识,这就是梵。当错误的知识完全没有,如在眠中,留下的便是纯粹的完整的知识。这就是真知(Prajnanaghana)。

爱多列雅奥义书(Aitareya Upanishad)说到般若、识、愚痴、想,这都是梵的名字。如果仅由单独的意识组成,如何体会梵?体会总是与识在一起。因此纯粹的“我”的转换次第必须有真知的经历。醒时“我”的状态是不纯粹的,这样的经历也是无用的。因此可用转换的“我”或者纯粹的“我”。

如何觉悟到纯粹的“我”?《分辨宝鬘(Viveka Chudamani)》说,真我总是在智鞘中向外散发光芒。Tripura Rahasya和其他著作指出,在两个连续的念头之间即纯粹的“我”。

因此要把握纯粹的“我”,寻道者要将真知作为目标,在这样的练习中,念会呈现出来。所有这些,都有它们合适的和各自的位置,并同时导致悟。

再者,《分辨宝鬘(Viveka Chudamani)》已将纯粹本性描述为超越于无,即与无不同。这儿的"无"是污染的醒着的“我”。

Asadvilakshana意思是妙有,即睡眠时的本性。《分辨宝鬘(Viveka Chudamani)》也描述其为不同于有和无。两者的意思是一致的。妙有也是所有可见的见证。

如果妙有是纯粹的,不纯粹的“我”去体验这妙有?有个人说,“我幸福地睡着了”。幸福是他的体验。如果不是他的体验,这个人如何能讲他体验到的是什么?如果其本性是纯粹的,他如何在睡中体验幸福?现在那说出自己体验的人是谁?说话者是无知的自我,但他说出了纯粹的自我。那是如何达成的?是这无知的自我在睡眠中吗?他现在关于睡中幸福感的体验得出一个他在睡中存在的推论。

那时他是怎样存留下来的?当然不会像醒时的状态。他在睡时非常微妙。极其微妙的无知的自我在幻境中体验到了幸福的纯粹自我。这就像在一棵树的树枝和树叶下所看到的月光。

微妙的无知的"自我"在现在这个时刻对显而易见的无知"自我"看上去是一个明显的陌生人。为什么我们推断出了他在梦中的存在?我们通过这个推断没有否认其幸福的体验么?是的,没有否认。

幸福的体验不能否认,每个人都在追求好好睡一觉,为了一个愉快的安静的睡眠,他们准备一张好床。

这让我们得出结论,识者、认识和被识者在所有三种状态下存在,尽管在其微妙处有区别。在转变状态,“我”是纯粹的,因为没有人我之分。“我”占优势。

为什么纯粹的“我”现在甚至在记忆中都未曾显现过?

因为对其熟视无睹。纯粹的“我”只有在有意识去认识它的情况下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努力并有意识地去认识它吧。



1935年12月7日

92一位来访者说:一些人说寻道者只应该以粗拙的对象作为静坐的所缘:如果一个人总是寻求灭掉意识,这将是悲惨的。

M:对谁而言是悲惨的?有与本性分离的悲惨存在吗?

完整的“我-我”是无限的海洋;自我,“我”之思维,只会在海洋中留下泡沫,它即个人生命,也就是个人灵魂。泡沫也是水;当它破灭时,它只会汇入海洋。当只残留一个泡沫时,它也仍然是海洋的一部分。不能认识到这一简单的事实。无数不同名字的方法,比如瑜珈、崇拜、行动……每一方法又有许多派生,已经经由许多技巧和复杂细节用来教导寻道者,这仅是诱惑寻道者并混淆其头脑。所有这些都是为什么?仅是为了认识本性。它们是认识本性的助缘和必要条件。

五官将感知的客观事物当作是直接知识(pratyaksha,指灵魂的觉察能力)。任何事物能象未经感官意识的本性那样直接吗?五官感知仅仅是不直接的知识,而非直接知识。只有一个人自己的觉知才是直接知识。才是个体和全体的共同经验。认知人自身的本性,也即获得觉知,并不需要任何帮助。

那个无限的连续整体(plenum)意识到它自己是“我”。这就是它的原名。所有其它的名字,比如OM,是后来才诞生的。解脱仅是保持对本性的觉知。Mahavakya的 “我是梵”是对这一理念的权威说法。尽管总是体验到“我”,尽管一个人的注意力不得不吸引至“我”。然后唯一的知识开始出现。因此需要奥义书和智慧的圣人的教导。



1936年6月18日

205 COHEN先生一直在思考心的本质,如果“精神之心”跳动,它是怎么跳动的;如果它没有跳动,那么我们怎么感知它?

M:这种跳动异于肉体的跳动;跳动是你的肉心的功能。而精神之心是精神体验之所在。如同发动机提供动力给电灯、电扇等整个系统,根源的最初的力量也是如此提供能量给心的跳动、呼吸等等。

D:“我-我”意识的感觉是怎样的?

M:如同一个完整的“我”的意识。这是完全的觉醒。

D:当它出现时我们能认知到它吗?

M:是的,如同清醒一般。甚至你现在都是如此。当“我”纯净时,你不会认错它。

D:为什么我们有一个用来静心的“心”的位置?

M:因为你要寻找觉醒。你能在哪找到觉醒?你能在外找到它吗?你不得不向内寻求。因此你直接向内寻求。并且,“心”只是觉醒之所在或者即觉醒本身。

D:我们静心什么?

M:谁是静心者?首先问这个问题。保持静心者的状态,无须静心。



1936年3月11日

180 稍后,还是那位先生说,睡眠是遗忘状态,醒时则是精神的活动状态。精神在睡眠时处于潜在状态。

M:不是你在睡觉么?

D:是我在睡觉。但是是在一种遗忘状态中。必须有一个遗忘的见证者,和在这两种状态中说“我”是持续不断的头脑。

M:谁是这个见证者?你讲到“见证者”。必须有个客体和一个见证的主体。这是头脑的创造。见证的概念存在于头脑之中。如果有遗忘的见证者,他会说“我见证遗忘”么?

你,用你的头脑,说现在必须有一个见证者。谁是这见证者?你必须回答是“我”。谁又是这个“我”?你将自己等同于自我并且说是“我”。见证者是这个自我吗?说话的是头脑。它不能见证它自己。通过自我强加的限制,你相信有一个头脑和遗忘的见证者。

你还说,“我是见证者”。那个遗忘的见证者必须说,“我见证遗忘”。现在的头脑不能在睡眠时冒充它自己。

因此整个立场是站不住脚的。觉醒是无限的。有限时只是觉醒冒充了它自己的地位。真的没有可见证的。只是简单的存在。



1936年1月15日

137 师利.罗摩克里师那协会的Lakshman Brahmachari问:“一个人可以想象他自己是念头的见证者么?”

M:这不是自然的状态。这只是一种思维(修习)——是为了让头脑平静。本性在任何时候都是见证者,不管想象与否。除非是为了让头脑平静,否则无须那种想象。然而那是保持本性的最好方法。



1937年1月23日

348

D:很明显,有时人、事如同在梦中呈现出一种模糊甚至是透明的的形式。人在此时停止观察人、事如同在心向外驰时一样,但是这是他们存在的被动意识,没有任何自我的主动意识。这时在头脑中有一种深深的宁静。这种状态,在这种时候,是准备潜入本性中么?或者这是不健康的状态,是自我催眠的结果么?是否应鼓励这种状态为获得暂时平静的一种手段?

M:在头脑中,伴随着平静的是觉知;这确实是我们的目标状态。事实上,你所提的问题表达出这一点:没有意识到本性,所呈现出的状态不是稳定的,而是偶然的。

“潜入”这个词,准确地表达出了向外的意识转为向内趋势的状态,如同潜入表层之下一样。但是当没有阻塞觉知,只有这深深的宁静时,需要“潜入”么?如果没有意识到本性,这种向里的努力可以称作“潜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这种状态对开悟或者“潜入”而言是适合的。因此你所提的最后两个问题是没有必要的。



1936年2月5日

155还是这个人又问三摩地(Samadhi:又称为专一禅定)的本质和获得三摩地的方法。

M:当询问三摩地本质和获得三摩地方法的这个人消失时,三摩地就会出现

Maj.Chadwick:有人说面见一位圣人就足够了;那些偶像、朝圣等,并非那么有效。我来这里已经三个月了,但是我不知道我从马哈希这里获得了什么益处。

M:面见有一种净化的效果。净化是看不见的。就像一块煤要花很长时间点着,一块木炭要花短一点时间,而一堆火药会迅速点着,这就是人们来到圣人面前的等级之分。

Cohen先生:我静心并达成了可以称之为平静和沉思的思维。接下来该是什么?

M:平静是本性的觉悟。平静无须打乱。静心者仅以平静为目标即可。

D:但是我没有满足感。

M:因为你的平静是暂时的。如果总是处于平静之中,那就是觉悟。



1936年11月27日

307从Mysore来的Shamanna先生问大师:请慈悲为我们解释“我-我”之光。

M:并非在睡眠中了知真我。大体上,醒着的时候,“(真)我”的感知与身体、世界和无我有关。这样联系在一起的“我”是非本性的精微模式。只有当他代表本性时才是本性之光(Aham Sphurana)。

这对智者是自然的,并且它本身由智者们称作圆满智能或者由奉爱者们称作奉爱。尽管到目前,人们对包括睡眠在内的真相未真正了知。不可能在睡眠中一次性完全了知本性。首先必须在觉醒状态中了知它,因为它是在所有三种状态下的真实本性。必须在醒的状态下努力,本性正是在这种状态当下体会到。接下来会对持续的本性有更多了解,它由醒、梦、深眠所组成

这就是本性之意识。意识(vritti)的意思难以用文字来表示,这个词只是权当一个更好的字面表达。有人理解意识(vritti)类似于象大海一样的河流,这是荒谬的。意识(vritti)是短暂的持续;它是合格的、被导向的知觉;或者说是被念头、感知等等打碎了的绝对知觉。意识(vritti)是头脑的功能,尽管持续的知觉超越了头脑的范围。

这是智者或者解脱的自然和首要的状态。那是完整的体验。当相关的知觉平息时,它会显露出它的权威。

自我之念是不连续的,“我-我”(真我)之光是完整的,持续的。在思维平息之后,本性放出光芒。



1935年7月6日

62ER先生问:什么是sphurana(一种无法言说的但是明显的心中的感知)?

M:在一些时候可以感觉到sphurana,比如在害怕、兴奋等等时候。尽管它无时无处不在,仍只会在特殊的中心和特殊的时候感觉到它。它也与前因和身体带来的糊涂有关。

尽管它是独一无二和纯净的,它是本性。如果头脑由sphurana决定,并且持续自动感知到它,这就是解脱。

再者,sphurana是觉悟的前兆。它是纯粹的。主体、客体由其持续下去。
如果一个人错以为自己就是主体,则客体一定会以不同状态显现。主、客体周期性地被收摄和投射,创造了世界和主体对之的喜悦。
如果,另一方面,人感知到他自己是主、客体投射之屏幕,就不会有困惑,并且他能安住在观察主、客体的显现、消失中,没有任何对本性的动摇


圆满智慧Jnana:乃是开悟(自心本性不再受到障蔽)时所显现的智慧。梵文之发音为「佳那」



1939年2月4日

624 一位奉献者问师利.薄伽梵:主体、客体随着每个念头出现和消失。因此主体消失的时候“(真)我”没有消失么?如果是这样,那对“(真)我”的质询如何进行下去?

M:主体(知者)仅是头脑的一种模式。尽管这个模式(vritti)消失了,但隐藏着的实相没有停止。这个模式的背景是头脑模式在其中起伏的“我”。

D:把本性描述为闻者、思者、知者等等以后,又把它描述为asrata、amanta、avijnata--非闻者、非思者、非知者,是这样吗?

M:是这样。普通人只有当思维上自觉的修正升起时,才会觉知到他自己;这些修正是短暂的;它们生起又灭去。因此把思维称作为kosa或者外壳。只有纯粹觉知时,这就是本性或者超我。

一个人念头下的自然状态是梵喜(bliss);如果那梵喜是短暂的——它生起又灭去——那么它仅只是梵喜之外壳,不是纯粹本性。

所需要的是决定将注意力放在所有念头下的纯粹“我”之上,并且不要失去对这种注意力的控制。

人们已将这种专注与控制形容为一个绝对微妙的念头;否则完全不能形容它,因为它与真实本性无异。谁说到它,对谁说,并且如何去说?

Kaivalyam和《分辨宝鬘(Viveka Chudamani)》很好地解释了它。因此尽管在睡眠中对本性的觉知尚未遗失,个体灵魂的无明依旧。因为这个破坏头脑微妙状态的无明是必要的;在阳光下,棉花不会燃烧;但是如果把棉花放在一个放大镜下,它就会起火并被穿过放大镜的阳光烧毁。同样,尽管本性的觉知无时不在,它对无明却没有敌意。

如果经由冥想,念头的微妙状态占了上风,那么就摧毁了无明。《分辨宝鬘(Viveka Chudamani)》也说:肉眼不能见到无比微妙的至高本性,这就是本性光耀并观照一切。

这个微妙的心识状态不是被称作意识(vritti)的一种心念上的修正。因为这个心识状态有两类一是自然的状态,另外一个是向客体形式的转换。第一种是真实的,另外一种真实与否则要依行者而定。当后一种消亡时,前一种将会保留下来

实现这一状态的手段是冥想。尽管这其中有三种区别,最后它仍将归于纯粹觉知(jnanam)。冥想需要努力;纯粹觉知(jnanam)无需努力。冥想可以去做、不做,或者错误地做,纯粹觉知不是如此。冥想被当成行者自己,纯粹觉知则称作超我本身(vastu-tantra )。



1935年11月25日

118 Rangachari先生,一位位于Vellore的Voorhees大学的Telugu学者,问到关于无欲之业(nishkama)。拉玛那大师没有回答他。一会后,拉玛那大师爬上了一座山,少数人跟着他,包括那位学者。拉玛那大师捡起了路上的一根带刺的小树枝;他坐了下来,并且开始饶有兴味地整理这根小树枝。他切断刺,把节疤弄光滑,把这根树枝弄成一根长而尖的棍子。当他们离开时,一个放羊的小男孩出现了。他丢失了他的棍子,很失落。拉玛那大师马上给了它一根新的(即他刚才整理好的那根小树枝),然后走了。 那位学者说,这事实上就是对他问题的回答。

Vellore:韦洛尔,印度东南部的一个城市

nishkama业力:Karma梵文,羯摩,业力;nish,无欲;nishkama,无欲之业。



1938年10月15日

535有一次,A问: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崇敬?

拉玛那大师没有回答。十分钟过去了。一些女孩们来为拉玛那大师达善。他们开始唱歌、跳舞。歌词大意是:“我们将搅动牛奶而不失对克里希那之念。”

拉玛那大师对这位斯瓦米说,这就是他问题的回答。这个状态称作Bhakti(崇拜)、瑜珈和业。

达善:darshan,敬拜上师。



1939年3月22日

650一位中年Andhra绅士问拉玛那大师如何做迦帕。

M:迦帕包含了归依这个词义

这意味着这种头脑状态与本性无有分离。当这种状态完成时,迦帕便圆满结束。此时做者消失,所做也消失。只剩下内在的存在
只有当这种状态达成,迦帕才算做完。无有遗漏的本性。做者会自动吸引至此中。
如果一个人曾经一次达成此状态,那么除了安住在本性中以外,他将不能做其他事


D:崇拜(Bhakti)可以导致解脱么?

M:崇拜与解脱无异。崇拜即成为本性。一个人永恒的真我。他通过他所取之法意识到这一点。
崇拜是什么?至心去想GOD。其含义是:只有这一个念头,战胜了所有其他的念头。那个对GOD的念头即属于本性,或者归真于GOD的本性。当GOD将你提升,没有什么可以攻击你。

没有杂念即崇拜。这也是解脱


智慧的方法称作质询。那只不过是超我的奉献(parabhakti)。区别仅是词语上的。

你相信崇拜是对超我的冥想。何时有分离感,何时就有了崇拜。这个过程将导致最终的目标,如同圣书薄伽梵歌里面说的那样:

Arto jignasush artharthi jnani cha Bharatarshabha

Tesham jnani nityayukta ekabhaktir visishyate

任何形式的冥想都很好。但是如果分离感没有了,并且只剩下冥想的客体或者冥想者以外无有他物,这就是智。智被称作一念之奉献。智是最终所求,因为智无错误地引至本性。智是完美的、无畏的,可在一瞬间足以抵挡恐惧的唯一存在。那就是解脱。它也是崇拜。 (jenny: 奇蹟課程也說, 救恩不過是要攞脫恐懼而已)



1938年10月3日

526一位来客问拉玛那大师:人们给予神一些名字,说这些名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重复这些给予的名字对个人有好处。

M:为什么不是呢?你写下一个你响应的名字。但是你的身体并非写有这个名字一同出生,任何其他人也不是和一个名字与生俱来。一个给予你的名字,你响应这个名字,因为你认同你自己就是这个名字。因此一个名字代表了某些含义,并且它并非纯粹是虚构的。同样,神的名字是有作用的。重复其名字是记起它所指。所以有其好处。

但是问者看起来不满意。最后他想退下并祈求获得拉玛那大师的恩典。

拉玛那大师现在问除非他拥有信心,否则仅是声音怎样才能让他确信恩典足以让他满意呢。

两个人都笑了,来客退下。



1937年4月6日

391同一个门徒来客,Swami Lokesananda,问到三摩地。

M:

(1)把握实相是三摩地。

(2)努力把握实相是区别三摩地(savikalpa samadhi)。

(3)与实相合为一体并安住在对世界的无觉知中是无区别三摩地(nirvikalpa samadhi)。

(4)与无知合为一体并安住在对世界的无觉知中是睡眠(头垂着,但不是三摩地)。

(5)不费力地安住在最初的、纯粹的自然状态是自然而然的无区别三摩地。

它们可被进一步区分如下:



1938年10月15日

543许多来客在一个盛会时到来,他们全都向拉玛那大师致敬、祈祷,“给我一个bhakta,给我Moksha。”他们走后,拉玛那大师思考着大声说:他们所有人都想要崇拜(bhakti)和解脱。如果我对他们说,“给我你自己”他们不会给我。那么他们怎么能得到他们想要的?

迦帕 :梵文Japa,召祈请神灵之意

解脱:梵文Mukti,指的是解放、自由之意,也是指一个修行人达到最终的境界,已经能够超脱物质世界及肉体的束缚。

Moksha:莫克夏,梵文,指一个人达到灵性的最高点,大彻大悟,已经完全解脱、完全自由,超越了所有的是、非、对、错、好、坏、善、恶、喜、怒、哀、乐等等两极性的对立,意识达到最顶峰,已经与整个世界、宇宙、存在、永恒都合而为一了



1936年6月10日

198

D:什么是师父的恩典?这恩典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呢?

M:师父就是本性。

D:师父能导致解脱吗?

M:上主如同师父和本性。一个人求道开始于不满足。因为对世界不满,他带着对上主祈求的欲望寻觅满足;他的心是纯净的;他渴望了解上主,超过对他世俗欲望的满足。

然后上主的恩典开始显现。上主以一位师父的形象显现给奉献者;教给他实相;通过其教导和接触净化他的心;心获得了力量,能够内观;通过冥想,心越发纯净,并且最终安住于没有一丝波纹的平静之中。

那种平静就是本性。师父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他在外部推动思维内观;在内部他将思维引向本性,帮助心达成平静。这就是恩典。

因此在上主、师父和本性之间没有区别。



1935年2月4日

29

话题转移到关于神圣恩典是否对把握宇宙实在(universal dominion) 是必要的,或者个体灵魂为此成就付出的诚实、精进的努力自身能否引导他到达那个无生无死的所在。

拉玛那大师带着照亮他神圣脸庞的不可说的微笑,这光亮遍及各处,辉映着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们,反映着绝对真理,他用确定的口吻回答;

“神圣恩典对证悟而言是基本的。神圣恩典引领人实现至上证悟。但是这样的恩典仅对一个真正的奉献者和瑜珈行者保证有效,这些真正的奉献者和瑜珈行者努力奋斗,无休无止地行进在通往自由之道上。”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7 22:49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2:43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四: 對話真我_3

《与马哈希对话录》对话一~十

(jenny: 《与马哈希对话录》对话十一_十九_爱之书_新浪博客 , 格主加密了,就像告別娑婆-第四本-第七章也加密了, 但裏面沒什麼重要不欲人知的. 有興趣者~google 或買書 )


记录者笔记
在他极关键及困苦的岁月中,一个卑微的慕道者来到拉玛那马哈希尊者(Ramana Maharshi)身边。他为求自身心灵平静,并得到道场主管尼兰嘉南达斯瓦米允许而住在道场。求道者视此为契机,记录下老师甜美、省人的觉悟之语。此项自我布置的任务,目的是净化自心,以更好理解薄伽梵尊者微妙深语。不久之后,道场主管正式把记录带到道场。书中的记录发生在1935-1939年期间,期盼对读者的修道有所裨益。

记录者

于吉祥拉玛那道场

原序
这些“对话”发生在1935-1939四年间,都是由尊者一位极年长的弟子室利·穆纳嘎拉·文卡塔拉米亚(Sri Munagala S. Venkataramiah,即现名拉玛那南达·萨拉斯瓦提斯瓦米 Swami Ramanananda Saraswati)所记录。他的母语是泰鲁固语,但英语和泰米尔语都很流利,并能以梵语交谈。对于发愿记录薄伽梵尊者与弟子访客谈话的人而言,这些都是必备的能力。

本书(《与马哈希对话》,talks with Ramana Maharshi) 所覆盖的四年,正是道场辉煌巅峰时期,马哈希身体健康,他安坐的大厅日夜敞开大门,欢迎一切来客。访客自全球各地成群结队而来,鲜少在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没有代表来过道场。尽管印度访客依然继续增长,战争却自然妨碍了外国访客到来。但正是这些对话,尤其是许多和西方人的对话特别有趣。西方常引以为傲的现代物质主义和去宗教化的倾向,在这里遇到对手。薄伽梵尊者丽日耀天,即使那些不明白他或不同意他话的人也为之心折,不由自主在他的身边得到提升。

尽管室利·文卡塔拉米亚完全胜任这项工作,但当薄伽梵尊者开始谈话,要跟上记录并非易事。他对主题尽在掌握,无论恰好用什么语言交谈,他从不遗失一字。所以,只能记下一些记录,因为听者为了不遗漏一字已忙得不可开交,何况这些话并不总是容易理解。许多来道场的人只会说英语,室利·文卡塔拉米亚为他们做翻译,因为尽管薄伽梵尊者的英文程度足以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但他却不愿多说。相比仅做记录,承担译者一职是更困难的任务。尊者的语速如此均匀,不容任何空隙让译者把其含义传达给热忱的提问者。所以时常会不得不请薄伽梵尊者稍候,好翻译给焦虑的听者。故而,记录的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在上师足下承事多年并已全然领会其教法及阐述之道的弟子才有能力完成这一任务。所幸,室利·文卡塔拉米亚正是这样的理想人选。

必须要承认此书中使用的语言并非一直都典雅优美,这样的环境下这也是可以预料的;无疑这些都可以被修改,但是还是尽可能保持原样,因为觉得若非如此,会失去现在具备的某种自发无雕饰感。尽管对话是以数种南印度语言进行的,但大部分都是用英文记录。其余以泰米尔语和泰鲁固语记录,为成此书,这些段落已做翻译。常常会把完成的记录交提问者校验,但在放入笔记本之前,都会把记录给薄伽梵尊者过目认可或进行必须的修订,所以全部对话都得到尊者本人的确认。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说在这里我们有看到的是上师确切的教授,阅读此书我们再一次回到旧大厅,坐在他的脚下,畅饮他口中掉落的每一个字,陶醉于他的微笑、他优美双手的动作,他的举动;他是真正的艺术家,常常会扮演他说的故事里的角色,让人更好领会他的要点。

有人也许会想批评此书单调乏味,但这所谓的单调是有意为之,因为无论对话看起来是多么相似,总会带出些新的要点。薄伽梵尊者一直强调解脱所需的独一本质的真理,即唯有独一自性,唯有自性,没有别的
知此则其余一切尽知。这无法重复得太频繁。


无疑,对这一事实的理性掌握会带人上道一旦开始在路上,理性知识必须要成为体验
要彻底了知一样东西,而不是泛泛认识,就必须成为那样东西,否则了知就不完整。
正如我指出的,我们一直都只是自性但我们把自己与无知限制相关联,与自我相关联,我们忘记了观者,把自己和所观相关联。然而我们对此能做些什么呢?习性是如此持久,妄心想象出了一生复一生,创造出了世纪复世纪。它让自己越来越深陷无明,而现在发现自己已不愿意,甚至说即使愿意,也几乎不能从自己创造的花花世界中脱身

你即是自性,他告诉我们,就只是自性,其余别的一切都不过是想象
所以在此时此地,就“是”自性。不需要逃入森林,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继续你最基本的行为,但让自己行为的做者的联系中解脱出来。你就是那个。

这些对话中,用适合各种口味和根器的语言给出一个接一个的例子。
阅读此书会自动带人向内来到源头。它本身就是充分的修持(sadhana)。
不要欺骗自己,你已经是那个了,再不需要获得别的了,只是虚假的关联脱落,认出限制只是幻象。

他对此的教授广为人知:参问自性。永远,自始至终寻找自我的源头,这个显而易见的演员。而达到目标时,他告诉我们,自我会自行掉落,什么都不会留下,除了全然妙乐的自性。但这里并不是详细阐述这个法门的地方;有兴趣的人可以在吉祥拉玛那道场轻松找到需要的书籍。

建议每一个人都去读这本书,试着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在此之外还能再说什么呢?不要轻易放过一个字,或忽略任何一段对话,视之为多余。这里全都是纯金。而再一次,我们看见永生的拉玛那马哈希尊者亲身现在我们面前,用他自己无可比拟的言语教导我们,为我们的利益和幸福。

在此书完稿付梓之前,发现第一部分并未按时间顺序排列,最终决定不推迟出版,不改变现有的安排,因为这对于内容绝不造成任何差别。对话所标示的日期仅供参考,及保障对话真实可靠。

1955年1月1日,吉祥拉玛那道场

1935年5月15日

对话一
一位云游僧请尊者解惑:如何才能了悟世上一切都是神?

尊者:如果你的所见成为智慧之见,你会发现世界就是神。如果不认得究竟之灵(梵),又如何明白其无所不在

梵文sannyasi。指弃绝世俗、云游四方而修行的印度教僧侣。亦指婆罗门一生四阶段,即梵行期、居家期、林栖期、遁世期之最后一期。


对话二
有人询问觉受的本质。

尊者:无论处于何种状态,觉受都是状态的一部分。在醒位(jagrat),粗大肉身感受到粗大的名色;在梦位(swapna),心念身感受到心念所造的多样名色;在沉睡位(sushupti),与色身的认同消失,亦无觉受;而在超越位,与梵认同让人与一切和谐。无有任何离于自性。

不二论吠檀多祖师乔奈波陀(Gaudapada)谓自我有四位:一觉我位、二梦我位、三深眠我位;而最上之我,不见,不取,无相,无愿,不可说,安静,吉祥,不二。(见《圣教论》,巫白慧译本)


对话三
被问及幸福的本质。

尊者:若人认为幸福源于外因及所拥有的财物,那可藉此推断此人的幸福会随财物的增减而相应变化。那么,当他不再拥有财物时,幸福也会消失。可大家的实际经验又是如何呢?与此观点相符吗?人在熟睡中不拥有任何财物,包括自己的身体。可他并非不幸福,而是相当幸福。每个人都渴望安睡。所以说幸福是内在的,非由外因。若要打开无杂染的幸福宝藏,必须证悟自性。


对话四
年轻的知识分子问马哈希:“您为什么说心在身体的右边,而生物学家们却发现在左边?”此人请教经典中的认证。

尊者:“确实如此。无可否认生理器官是位于左侧。但这里所说的心不是肉身之心,这个心只在右侧。这是我的体验,并不需要求得经典认证。不过你还是能在《马拉雅拉姆之阿育吠陀》和《悉塔奥义书》 中找到确证。”

尊者引用了后书中的咒文及前书里的唱颂。

Malayalam Ayurvedic:阿育吠陀为印度传统医学。马拉雅拉姆语为印度喀拉拉邦官方语言,此地保存着完整的梵文阿育吠陀。

Sita Upanishad:悉塔为史诗《罗摩衍那》中男主角罗摩的妻子。由于罗摩为毗湿奴化身,悉塔则被视作毗湿奴妻子吉祥天女的化身。


对话五
工程师弗莱德曼先生谈及加持。

尊者说:“盐做的人偶落进海里,防水外套是保护不了的。”这比喻让大家开怀鼓掌。

尊者补充:“身体就是那件防水外套。”


对话六
云游僧询问如何使心不散乱。

尊者:你见到对境时便忘失了自性。若能安住自性,就不会见到对境世界了。


对话七
有人问是否如《达克希那穆提赞歌》最后一颂中所说,八种神通(悉地)是与圣位(Iswaratva)共同成就的。

尊者说:先证悟圣位,再提其它问题吧。

Dakshinamurti:是湿婆一种显现,代表智慧及对一切知识的了解。常以一面四臂的瑜伽士或导师形象出现。名字可直译为“面向南方(Dakshina)的无形(amurti)”,故在印度的神庙里,他的造像常面南而立。

Dakshinamurthy Stotra:不二论祖师阿迪·商羯罗(Adi Shankara)所作。末颂为:真我之意,此颂已释。闻之思之,禅修歌者。得证圣位,大自证境。八大悉地,无隙成就。 (P.R.Ramachander英文译本)

或见马哈希对这此颂的翻译:于此颂诗中,全然自性已得诠释,听闻沉思,禅修歌诵,上主之威及全然自性所具的无上辉煌会降临,八种悉地同时皆得成就。

全文点击 达克希那穆提赞歌


对话八
“持诵偶尔获知的咒语能得到利益吗?”

尊者:“不能。此人必须堪能持诵且有此咒的传承。”

尊者用一个故事来说明:有一国王去宰相家,发现宰相正在家里静坐持咒(japa)。国王等结束后,问宰相所持何咒。宰相答是所有咒语中最神圣的迦耶特利咒。国王希望宰相能传授此咒,但宰相坦诚自己没有能力传法。国王就从别处学来,并在再次与宰相会面时念诵,想知道念得是否正确。宰相答说咒语是正确的,但却不适合国王来诵。

Gayatri mantra:为取自《俱梨吠陀》祷文经句咒语——「我等系念于彼,愿彼可敬、绽放光明之神引领我等开悟」。传统上婆罗门青年男子在成人仪式时会被传授此咒,之后每日诵持。

国王坚持要他解释。宰相就叫附近一个侍者过来,命令他去抓国王。侍者没有听从。宰相重复说了几次,侍者仍不服从。国王大怒,命令侍者去抓宰相,侍者立刻就照办了。宰相笑言这就是国王所要的解释了。

国王问到:“为什么会这样?”

宰相答:“同样的命令,同样的执行者,但施令者权威不同。我发命令时,没有任何效果。而您发令时,效果立现。咒语也是如此。”


对话九
弟子:为什么经典中说智者像小孩子?

尊者:小孩子和智者(Jnani)有一处相似。孩子只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兴趣,一旦事情结束就不会再去想。所以,事情显然不会给孩子留下任何印象,也就不会产生心念上的影响。智者同样如此。


对话十
弟子:访客询问如何根据尊者《显露的真相-附录》中第九首诗的教导来觉悟自性。难点在于如何控制识心。

尊者:通过调息可以做到。如果你不借助其它帮助,自行练习这个方法,识心也能得到控制。否则只有在更高力量现前时,识心才可自发得到控制。这便是亲近智者(sat-sanga)的殊胜之处。

Truth Revealed,又名《实相四十诗》(Ulladu Narpadu,Sad-vidya) 是马哈希应弟子之请,用诗的形式开示教法。按传统共做四十首道歌再加一首祈请文,如此集结而成。由于初始的四十一首里包括一些梵文译文,弟子请求一本完全来自尊者原创的作品。所以马哈希再写了四十一颂,这就是《显露的真相》。最初做的四十一首就叫做《显露的真相-附录》。

附录第九首:于心莲之中,纯净不变之觉性即自性。自我消除时,自性之觉给灵魂以解脱。

sat-sanga 一词原意为与存在(sat) 同在,也指求道者到导师身边,探寻实相。了悟实相的智者与实相不二,在他指引下静默、问道乃至行住坐卧,即是与存在同在。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8 00:0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2:45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四: 對話真我_4

《与马哈希对话录》对话二十~二十三

对话二十
1935年1月30日

伊万温兹先生:“智者必须是孤独的吗?”

尊者:孤独在识心里。一个人可以身处尘网但心灵保持宁静;这就是居于孤独。另一个人可能在森林里,却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心。他就不能说是在孤独中了。孤独是识心的一种功能。与欲念相缠的人无论身居何处都无法孤独,无执著的人总在孤独中。

温:这样说的话,一个人可以在工作中,但却不受困于欲望而保持孤独。是这样吗?

尊者:是的。有执著的工作是枷锁,无执著的工作不会影响做者。此人即使正在工作,也是孤独的。

温:据说在西藏有很多圣人,可以保持独处但同时利益世界。这怎么可能呢?

尊者:是这样的。觉悟自性是给予全人类最伟大的帮助。因此,圣人们即使安居在森林里,也可说是利益世界。但是,不应该忘记,孤独不仅仅只是住在森林里。在城镇里,在世间红尘中,孤独都可以在。

温:圣人不一定要和凡人打交道才能帮助后者吗?

尊者:自性就是实相,世界或别的都不是。觉悟者不见世界和自己不同。

温:那么,圣人的觉悟提升了全人类,而人们却对此一无所察。是这样吗?

尊者:是的。这种帮助是觉察不到的,但仍然在。一位圣人帮助了全人类,却不为所知。

温:但如果圣人和凡人打交道,会不会更好呢?

尊者:没有什么别的人要去打交道。自性是,且是唯一的实相。

温:如果有一百位觉悟自性的人,岂不是对这个世界有更大的利益?

尊者:说“自性”时,你指的是无限的概念,但说“人”时,你指的是有限的含义。只存在唯一且无限的自性。

温:是的,是的,我明白了!黑天尊者曾在薄伽梵歌里说过,必须无执著地工作,这样工作才比无所事事好。这就是事业瑜伽吗?

尊者:说什么是为了随顺听者根器的。

温:在欧洲人不明白独处的人能有帮助。他们认为只有在世间工作的人才有用。什么时这种困惑才会消失?欧洲人的心灵是否会持续徘徊在泥沼中,还是会觉悟到真相?

尊者:不用担心欧洲或是美国。除了在你的心识里,它们还能在哪呢?觉悟你的自性,那么就觉悟一切了

如果你梦见一些人,醒来后回想梦境时,你会去确认梦里的人是否也同样醒来吗?

温:马哈希如何看摩耶?

尊者:什么是摩耶?它只是实相。

温:难道摩耶的意思不是幻觉吗?

尊者:摩耶是用来表示实相的显现。因而摩耶也只是实相。

温:有人说商羯罗阿阇梨尊者只是一位有知识的人,而不是觉者。是这样吗?

尊者:为什么关心商羯罗阿阇梨呢?觉悟你自己的自性。别人能照顾他们自己。

温:耶稣基督治疗人们的疾病。这仅仅是一种悉地吗?

尊者:耶稣当时是否觉察到他正在疗疾?他不可能对自己的力量有意识。下面有个相关的故事:有次耶稣治好了一个盲人,此后这人逐渐走了邪路。过了几年,耶稣再次遇见他,看到他的恶行,就问为什么要这样。这人回答在自己失明期间,犯不了任何罪。但耶稣治好他的盲眼,他却变得邪恶,所以耶稣要对他的恶行负责。

温:难道耶稣不是拥有悉地,完美的吗?

尊者:他不可能觉察到自己的力量(悉地)。

温:难道获得这些力量,比如他心通等,不好吗?

尊者:他心通或者千里耳让人可以看得或者听得更远。看和听都是一样的。从近处听还是从远处听同样都是听
基本因素还是听者这个主体。没有听者或见者,就不会有听或见了。而听和见都是识心的功能。因此悉地也都是在识心里。
对自性而言,这些都不是本然的。而非本然的、是需要获得的,便不能够恒常,也就不值得为之努力


这些神通都表示扩展了的力量。凡人力量有限,觉得自己可悲;他想要扩展力量,以为这样就能快乐。
但想象一下是否真会如此:如果因为有限的觉知,人是可悲的,那么当觉知扩展了,不幸必然随之增长。
神通不会带给任何人幸福,只能让他越来越可悲。

此外,这些力量用途何在?修神通者(悉达)渴望展现其神通,以得到他人的赞赏。他在寻求赞赏。如果事不如愿,他就不快乐了。所以必须要有别人去赞美他。或许他会遇见另一个更有力量的人。这会让他嫉妒,又滋长了不快乐的感觉。高段的悉达也许会遇见更高段的悉达,如此这般直到有一位能在瞬间炸毁一切。这就是最高的悉达,这就是神,就是自性。

什么是真正的力量?是能增长财富的还是带来平静的呢?能带来平静的才是最高的成就(悉地)。

温:但一般在欧洲和美国的人不会欣赏这种态度,而会渴望神力展现、教授说法等等。

尊者:教授开示能让人在几个小时内得到乐趣,但可能丝毫不对他们有所增益。而静默是恒常的,且有益全人类。

温:但是静默不能被理解。

尊者:这不要紧。通过静默,雄辩自显。默然胜于口头演说。默然是不停息的雄辩。达克希那穆提就是个例子,他用静默教授他的仙人弟子

温:那些是他的当机弟子,这就没问题了。但现在不一样,现在要先去找到弟子然后帮助他们。

尊者:这是无知的一种表现。创造你的力量也创造了世界。如果它能照顾你,那么同样会照顾这个世界。

温:薄伽梵怎么看待耶稣基督提到的“迷失的灵魂”?

尊者:想一下,什么迷失了?有什么可以失去吗?只有那本然的才重要。那必然是永恒的,且不可被体验。能出生的就必然死亡;能被获得的就必然失去。你出生了吗?你一直存在着。自性从不可能失去。

温:佛陀建议行持八正道,这样就不会迷失了。

尊者:是的,印度教中也称此为胜王瑜伽。

温:修道人是否要学习瑜伽呢?

尊者:瑜伽有助于控制识心。

温:但这不是会带来据说是危险的神通力吗?

尊者:你刚才问的是“修道人”,并没问追求神通的人是否需要瑜伽。



对话二十一
1935年1月31日

马德拉斯省*立法会委员埃拉帕彻提亚先生是位有影响力的印度教徒。他问:“为什么说源自听闻的了知不牢靠,而源自观修的了知才牢靠呢?”

*Madras Presidency 英属印度时期行政区域,包括今天印度南部的泰米尔南都,马拉巴尔等地区。马哈希出生地提鲁楚利城以及道场所在的焰慧山都在此省的泰米尔南都地区。

尊者:还有说耳闻的了知*不牢靠,源于自己亲证的了知**才牢靠。又有说听闻有助于在智识上理解真理,禅修令理解更为清晰,而最终观修则带来觉悟真理。

*梵文paroksha:吠檀多派中用以指对某个主张在智性上的许可,用aparoksha(直接智慧)指对此主张的实证。当一个人在理论上可认知梵的存在,就能说获得了间接认知;而当觉悟自己就是梵,则可说是获得直接认知。间接认知并不能让人脱离轮回,但直接智慧则能。 (jenny : 理論的知道 與真知道~不同)

**梵语aparoksha:指直接智慧。

此外还说所有这样的了知都不牢靠,只有当了知已如观掌中果般明确直接方才牢靠。

确实有人仅凭听闻就足够了。因为有能力的人或许在前世就已修行有成,所以一旦听闻真理,就能了悟且安住平静。而未达如此成就的人,必须经历前述种种阶段,方能入于三摩地。



对话二十二
碧哥特夫人从马德拉斯返回,再次来访。她问了些饮食的问题。

碧:修行者*应该吃什么食物?

尊者:限量的悦性食物**。

碧:什么是悦性食物?

尊者:面包、水果、蔬菜、牛奶等等。

碧:在北印度有些人吃鱼,这样对吗?

马哈希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梵语sadhak:采取某种方法达到究竟目标的人。泛指一切宗教或非宗教修行者。

**梵语satvic:纯洁的。悦性食物又名瑜伽饮食,是基于阿育吠陀或瑜伽的教授的饮食。被认为能带来心灵的洁净与平和,也对身体有益。


碧:我们欧洲人习惯于某种饮食,改变饮食会影响健康,弱化心灵。难道不需要保持身体健康吗?

尊者:需要的。身体越虚弱,识心就增长得越炽盛。

碧:如果缺乏某些日常饮食,我们的健康会受损,而心会失去力量。

尊者:你说的心的力量是什么意思?

碧:消除世俗执著的能力。

尊者:食物的质量影响识心,识心以所消耗的食物为能源。

碧:确实如此!所以欧洲人怎么能只吃悦性食物呢?

尊者:(指向温兹先生)你也吃我们的食物,是否有所不适?

温兹先生:不会,我已经习惯了。

碧夫人:那么对还没习惯的人呢?

尊者:习惯只是对环境的调适。这只和识心有关。事实上,是识心被训练成认为某些食物好吃且有益。就食物成分来说,素食或不素食同样好。但识心会渴望那些已习惯的、觉得美味的食物。

碧:对于证悟的人,是否还有类似的限制呢?

尊者:没有。他是稳定的,不被所吃的食物影响。

碧:可是做肉食不是要杀生吗?

尊者:不杀*为瑜伽士的首要戒律。

*梵文Ahimsa:对一切有生命的不加以伤害,包括不杀和不伤。

碧:但植物也有生命。

尊者:那么你坐着的石板也有!

碧:我们能逐渐适应素食吗?

尊者:是的,就这样做。



对话二十三
1935年2月2日

温兹先生继续提问:是否可以有多位灵性导师?

尊者:谁是导师?导师其实就是自性。随着心灵的发展阶段,自性显现为外在的导师。著名的古圣人阿瓦杜塔*说他有超过二十四位导师。能从谁那里学习,谁就是导师。有时候上师(Guru) 可能是无生命的, 比如阿瓦杜塔所经历的那样。神、上师和自性无别。

*Avadhuta:指达塔忒里(Dattatrey),印度教神话中三面六臂的神祇,一说生主仙人阿帝利的儿子,为三大主神湿婆、毗湿奴和大梵天的合体化身一部分。参见《马哈希说的故事》一书中《二十四位上师》这则故事。有一国王问苦修的达塔忒里快乐的秘诀以及他跟随哪位上师,达塔忒里回答“我有二十四位上师。身体、大地、飞鸟、一些乐器、一些人,这一切都曾教导我”。

求道者认为神无所不在,把神认作是自己的上师。随后,神带领他与一位人间的上师相遇,此人就把这位上师认作是一切的一切。最终,上师的加持让此人感到他的自性即是实相别无其它。从而他发现自性即是导师

温:薄伽梵尊者是否为弟子们灌顶?

马哈希沉默。

于是一个弟子大胆回答说:“马哈希不见有任何人在其自性之外。因此对他而言,没有弟子。他的加持无所不在,他在沉默中向任何应机的人传达此加持。”

温:书本知识对觉悟自性有何帮助?

尊者:仅仅是让人去关注灵性。

温:那么理智又能帮到哪一步呢?

尊者:只是让人把理智沉入自我,把自我沉入自性。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8 00:1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2:45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四: 對話真我_5

《与马哈希对话录》对话二十四~二十七~(台灣繁体出版書名收錄在《对话真我》蔡神鑫译)

对话二十四
1935年2月4日

碧歌特夫人问:您为何喝牛奶,但是不吃鸡蛋呢?

尊者:饲养的牛产出的奶,多于小牛需要的量,而且奶牛也乐于放掉这些奶。

碧:母鸡也不能忍着不生蛋啊。

尊者:但鸡蛋里有潜在的生命。

碧:念头会突然停止,彼时“我-我”突然升起然后持续。它只在感觉中而不在理智中。是这样吗?

尊者:确实是的。念头必须停止,理智消失,“我-我”才能升起并被感觉到。感觉,而不是理智,才是主要因素。

碧:而且它不是在头里,是在胸部右侧。

尊者:应该如此。因为心在那里。

碧:我向外看时,它就消失了。应该怎么做呢?

尊者:必须紧紧持住。

碧:如果人在动中也始终记住这点,那此人的行为就一直都正确吗?

尊者:应该是的。但是,这样的人不会在乎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人的行为是神的行为,因此一定是正确的。

碧:那为什么还要对饮食有种种限制呢?

尊者:你现在的体验来自所处环境的影响。若脱离这个环境,你还能有这样的体验吗?
这体验是动荡间歇的,在它成为恒常之前,还是需要练习。饮食限制有助于重复此种体验。若已安住于真实,种种限制会自然脱落。
此外,食物会影响识心,所以必须要保持食物的纯洁。

后来碧夫人告诉一名弟子:“我更强烈地感到他带来的震动,我也比以前能更容易地触到‘我’之中心。”



对话二十五
早些时候《自性-觉悟》*[《Self-Realization》为第一本有关马哈希生平的书,用英文写作,于1930年出版。作者B.V Narasimha Swami为马哈希的弟子。《自性-觉悟》副标题为《马哈希的生平与教法》。]一书的作者纳拉辛哈斯瓦米问到:“我是谁?如何找到?”

尊者:这个问题要问你自己。身鞘*[annamaya kosa 五鞘之一。五鞘又名五覆,由粗糙的物质要素(anna)、生命力(能量、气prana)、意(manas)、识(vijnana)和乐(anada)构成。这五鞘因而得名为:身鞘、气鞘、意鞘、识鞘和乐鞘。这五鞘重叠覆盖在真我(atman)之上,就如剑鞘一样。]与其功能不是“我”。

更往深问,意鞘*[manomaya kosa]及其功能不是“我”。

接下一步就是问:“这些念头从哪里升起?” 念头自发出现,或者是肤浅的,或者在思维分析,都在心智中运作。那么,是谁在觉察它们呢?存在念头、念头清晰的内容和念头的运作,这些对个体而言都变得显而易见。

这样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作为觉知念头存在及相关后续的觉知者,人的个体感才运作得起来。这种个体感就是自我,或人们所说的“我”。识鞘*[Vijnanamaya kosa:识鞘、识所成身。智性所积聚。] 只是“我”的外鞘,并不是“我”本身。

那么进一步参问:“谁是这个‘我’?这个‘我’从哪里来?”在睡眠中“我”没有觉知。随着它升起,睡眠也同时转为梦境或清醒状态。先不去管梦境。在现在清醒的状态时,我是谁?如果“我”源于睡眠,那么“我”在睡眠时应该被无知覆盖。这样一个无知的“我”,不可能是经文所指的,也不可能是智者许可的。“我”超越“睡眠”;“我”必须在此时此地,无论睡眠还是梦中都在,却不带有这些状态的特性。因此,“我”必须不被任何状态限定,是这三种状态的基底(超越乐鞘*[anandamayakosa:乐鞘、梵之赐福所成身。])。

简单来说,“我”超越五鞘。然后,去掉了所有非自性的,还留下的就是自性,也就是“存在-觉性-大乐”。

弟子:要怎么了知、怎样觉悟这个自性?

尊者:超越当前的相对层面。某种抽离的存在似乎觉察到有别于自己的事物。也就是说,主体觉察到对境。观者(在梵文中)是dṛik, 所观是dṛśaye。

这两者背后必然隐含着一个整体,作为“自我”升起。这个自我具备能觉(cit)的性质;而无觉的对境(acit)只是能觉的对立面。
因此,隐含着的那个本质是和主体同性质的,而不是与对境同类。
寻找观者,直到所观消失,观者会越来越精微,直到只有绝对的观者独存
这个过程就叫做所观消融(即对境世界消失dṛśayavilaya)。


弟子:为什么要消除所观的对境呢?难道让对境保持现状,就不能证悟真谛了吗?

尊者:不能。消除所观表示消除对主体和对境的区分认知。对境不是真实的。一切所观(包括自我)都是对境
消除非真实的,实相留存。在绳子被误认为是蛇时,只要去除“绳子是蛇”的错误认知,真相就显露出来了。没有这种消除,真相不会出现。


弟子:什么时候能做到所观消融?要怎样做?

尊者:当名为识心的相对主体消除时,所观消融就完成了。识心是主体和对境的创造者,也是造成二元观念的原因。因此,它造成了“自身是有限的”这个错误见地,以及这个而不幸。

弟子:这个识心是什么?

尊者:识心是生命显现的一种形式。一块木头或一个精巧的机器都不会被称作识心。生命力展现为生命活动,同时也展现为觉知现象——也就是识心。

弟子:对境和识心之间是什么关系?识心是否和不同于自己的东西接触,比如说世界?

尊者:世界在清醒和梦境中被“感觉到”,或者说世界是觉受及念头的对境,都是识心的活动。如果在清醒和梦境时没有这些活动,就不会有“觉察”,也不会推断有“世界”。熟睡时没有这些活动,“对境和世界”也不存在于我们的睡眠中。自我从熟睡中兴起,创造出“世界的真实情景”,而这种“真实”也会在熟睡中消失,或被恢复了本性的灵魂吞没。世界的兴起和消失就像是蜘蛛吐出轻薄的丝然后又收回。这里说的蜘蛛隐含在所有三个状态——清醒、梦境及熟睡中。这只蜘蛛在人称为真我,在(被认为源于太阳而生的)世界则称为梵(究竟之灵)。在人之内的和在太阳中的是一样的。*[见泰迪利耶奥义书 II.8及III.10.4 (梵:Sayas chayam purushe |yas chas avaditye| sa ekah):(在)这低处、人之中的,和(在)高处、日之中的,是同样的。]

当自性或究竟之灵不显现也不活动时,就没有相对的各种二元,也就是没有主体也没有对境,没有观者也没有所观。如果继续参问识心本身展现的究竟原因,就发现识心只是真谛(又名真我或梵)的展现。识心被称为精微身(sukshmasaria),“灵魂(jiva)”表示个体灵魂。灵魂是增强个体感的要素;所说的个人认同就是灵魂。念头或是识心可说是灵魂的一个层面,或者说是灵魂展现自身的一种方式——比这种展现更早的阶段或层面就是植物性生命*[植物性生命指血脉流动,消化吸收这些器官功能。类似植物人的那些肉体机能。]。识心总被看成是与某种非识心的或者说与物质有关,或者说以这些为基础而活动,从来都不是自主独立的。因此识心和物质总是共存的。



对话二十六

弟子:我们怎样才能明白识心的本质,其究竟原因是什么,或者说识心是什么的展现?

尊者:把念头按照价值来排序,其中最重要的念头是“我”念,这个认同个体的想法或念头是其它所有念头的根源,因为任何想法或念头只能是作为某个“谁”的念头才升起,且不视为能离于自我而独立存在。自我也就因此呈现出念头的活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只是对于第一人称才出现的,因此也只有在第一人称出现后才能升起。三者看起来同时升起、沉落。那么就来追溯“我”或个人认同的究竟原因。

“我”之想法是对一个具形的自我而有,也必须同某一肉身或器官相关。它是否在身体里有个位置?或是和某个特别的点有特别联系?就像是说话或恋爱的中心在头脑中那样,“我”在头脑里、血液里或是内脏里有个中心?念头生命被视作是在头脑和脊髓中进行,血液循环带来充分混合的空气和养分,继而转化成了神经物质,供养头脑和脊髓。因此,植物性生命——包括循环、呼吸、养分等等——或生命力被说成是(或存在于)器官的核心或精华。因此识心或许也被视作是生命力的展现,而生命力也被认为居于心中。

弟子:那么现在要消除识心,发展直觉以代之。是否可以说,这是两个分开的阶段,但可能有一个既非识心亦非直觉的中性地带?还是说,要让识心活动消失就必然需要觉悟自性?

尊者:对实修者(abhyasi)而言,存在两个分开的阶段。有一个中性地带包括睡眠、昏迷、晕厥、疯癫等等,其中既不存在识心运作,亦非自性的觉性朗照。

弟子:先来看第一阶段,如何消除识心或者说如何超越相对的觉知?

尊者:识心本质上就是不停息的。先让它从这种不停息中解脱出来,使之平和,离于散乱,训练它向内看,形成一种习惯。可以通过忽略外部世界,以及移除障碍识心平和的事物来完成这点。

弟子:如何令识心脱离这种不停息的状态?

尊者:外部接触——即与自身之外的客体接触——令识心无法停息。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对非自性的失去兴趣,即离欲心。* [梵文vairagya:为追求解脱,不再对世俗感兴趣,甚而彻底放弃物质世界喜乐的修行。“最上之离欲者,脱离一切可见及随闻之对象,而神我独存。离欲之要,为于一切对象事物真见其实相。”(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 然后就会形成向内看和专注的习惯。其特征是对外在感知、内部机能等的控制 (撒玛,达玛等等 *[商羯罗在《梵经注》中所列吠檀多弟子的六种条件,即六成就(Shatkasampatti):1.撒玛(sama) 制念 2.达玛(dama) 制感 3.乌帕拉蒂(uparati)息感 4.提提克沙(titiksha) 不被情感波动,离欲 5.奢拉都(shraddhu) 信仰 6. 三摩达那(Samadhana)止观。]),最终归入三摩地。



对话二十七
弟子:这些[指上一章对话中“识心消除”的内容,马哈希的回答是“形成向内看和专注的习惯,最终进入三摩地”]都要如何来练习?

尊者:对外部现象倏忽而逝的本质进行考察而离欲。因此,参问(vichara)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能自动持续参问时,便不会在乎财富、名声、舒适、欢愉等了。而“我”念也在参问中越来越清晰。“我”的源头是最终的目标——心。

如果求道者的根器并不适合参问法(vicharamarga),就须向某个理想对境生起虔信心,可以是神、上师、普遍意义上的人性、道德法则,甚至可以是关于美的想法
当某个对境占据了求道者的心,其余的执著就变弱了,即离欲心增长了。与此同时,对那个理想对境的执著也在同步增长,最终稳固不动。
因此无论是否有各种净观或直接的助缘伴随,心一境性*[Ekagrata 心一境性。字面意义为一(eka)专(agga)之境(ta)。按《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为七种定的一种:“…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之意,为定之自性(jenny :如:參問或念佛 , 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
”又按《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为七种遍一切心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之一,指心与目标结合为一境,虽然在禅那时作为禅支时变得显著,但阿毗达摩论师认为即使是最基本的心,也有令心专一的能力,执行把心专注于目标的作用。一境性的特相是不散乱;作用是统一相应法;现起是平静;近因是乐。] 也不为所察地同时增长。


当求道者既无法参问也无法生起虔信心时,或者可以尝试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瑜伽调息*[Pranayama:直译为气(prana)的扩张(yama)。]。这又名瑜伽法(Yogamarga)。
生命垂危时,所有的关注都只围绕一个点:救命。若屏住呼吸,识心就不堪(也不会)跳向它的宠物——外境。那么只要还屏着呼吸,识心就得到了休息。所有的注意力都只在呼吸或调节呼吸上,其余的兴致都消失了。
此外,激情总是伴随着不规则的呼吸,平静与幸福则伴随着缓慢而规则的呼吸
突然迸发的喜悦和突然迸发的苦楚实际上一样痛苦,都伴随着紊乱的呼吸。真正的平和才是幸福。欢愉不能带来幸福。如同刀锋因磨砺而锐利,识心也因练习而进步,变得更精细。然后识心就能更好地处理内在或外在的种种问题了。


若求道者根器暂不适合前两种方法,而条件不允许采用第三种方法(比如由于年纪的原因),他就得尝试事业道(karmamarga)(做善事,比如社会服务)。他的高贵天性会变得愈发明显,也会越来越趋向非俗世的欢愉。他的小我变得没那么坚固,有机会可以扩展其优良的面向。这个人也变得能适合修行前述三种方法之一了。并且就用这个方法,他的直觉也会得到发展。

弟子:用一串相续念头或一系列问题是否可以引发自我催眠?难道不是应该简化到一个点,来分析不可解析的、基本的、被含糊感知且不可捉摸的“我”么?

尊者:是的。实际上就像是凝视虚空,或凝视耀眼的水晶或光。

弟子:识心能否专注在那个点上?要怎样做?

尊者:若识心是散乱的,就立刻发问:“这些散乱的念头是对谁升起的?”这能令你立刻回归到“我”这个点。

弟子:识心能在心里停驻或被留住多久?

尊者:通过练习,这个停留期会延长。

弟子:这个停留期结束时会发生什么?

尊者:识心回到现下的庸常状态。觉察到的繁杂现象代替了心中的完整统一。这称为向外的识心。而向心的识心则被称为休憩之识心。

弟子:这个过程是理智上的,还是说主要表现为感觉的呢?

尊者:后者。

弟子:当识心在心中时,为何所有的念头都会停止下来?

尊者:因为愿力,加上对上师所开示的真理具有强大信心能带来这个效果。

弟子: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

尊者:一.  战胜了意愿——专注力得以发展;二.  战胜了欲望——离欲心得以发展;三.  功德的行持增强了——视一切平等(samatva);

弟子:为什么要通过思维一个不可思维的点来进行自我催眠呢?为什么不通过其他方法,如凝视光线,屏住呼吸,倾听音乐,倾听内在声音,持诵唵音*[梵文Pranava:专指“唵”音。唵音代表具形的梵。文中所指是一种将识心专注在“唵”音上的传统禅修方法,故名唵音瑜伽。]或别的咒子?

尊者:凝视光线会令识心呆滞,造成暂时的僵硬,却不能保证恒常的利益。
而控制呼吸也只是暂时麻木了意愿。
倾听声音的效果类似——除非咒语是神圣的,能确保更高层次的力量来帮助净化、提升念头。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8 12:2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3:26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五: 《走向静默,如你本来》_1

書 :《走向静默,如你本来》创世理论与世界的「真实」~拉玛纳 ●马哈希

第十七章  创世理论与世界的「真实」

拉马纳对于灵性的理论层面不感兴趣。他所关心的是带人进入真我,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一向坚持实修比穷理来得更重要。
他会打消理论性的问题,不是沉默以对,就是要对方去找那个在问问题的「我_」的源头何在偶尔他也会让步,就哲学的种种理论层次给予详细的说明,但是如果提问者追问个不停,或谈话太偏向于谈玄说理,他就会改变话题,把提问者的注意力带到更实际的事情上。

这些哲学的对话大多是关于物理世界的本质和起源的问题,拉马纳对于这些问题的观点与一般常识的看法完全不同是出了名的。他回答问题时,一向会依提问者所能理解的程度去适当地调整解答。即使如此,几乎他所有的观点都和常人所执着的物理现实概念大相径庭。

拉马纳在说到物理世界的本质时,会采用三种不同的观点。
虽然他在不同的场合对三种观点都表示赞同,可是从他一般对这个题目的谈论中可清楚地看出,在下面所列出的三者中,他仅认为前两种是真实的或有用的

一、无生论(梵ajata vada):

这是种古印度的学说,主张世界从未生起,这是对物理世界一切因果现象全面的否定拉马纳支持这个观点
他说智者体验到一切均是无生无灭,因为所存在的唯有真我,真我是唯一不变的「真实」时间、空间和因果等等,在一般创世理论里都是无可或缺的构成要件。
可是对无生论而言,必然的结论是这些仅存在于无智者的心智中,体验到真我后,就会明白它们是不存在的

这个理论并非否定世界的「真实」而是否认它是由一种创造的过程而存在。
拉马纳自己体验到,智者知道世界是真实的,但并非由一堆交互作用的物质和能量组合而来,而是在真我之内无因显现出来的。
他进一步地说,既然这个所显现的,其真实本性或底蕴是和那无始真我相同,它必然和真我是同一「真实」。这就是说,智者并不是因为世界显现所以认为它是真实的,而是因为这所「显现的」,在本质上和真我是不可分的

换言之,无智者完全不知道世界的一元本质和其源头由于他的心智不断地错误解读从感官得来的印象心智就造出了一个虚幻不实的世界是由分离而交互作用中的个体组合而成
拉马纳指出,这种世界观不比梦境更来得真实因为它是把心智所造出来的幻相强加于真我的「真实」之上。他总结智者和无智者观点不同之处,他说,如果视世界是由一群分离的个体组合而来,就是非真实的;若直接体验到是真我内所显现的,就是真实的。

二、俱生论(梵drishti-srishti vada):

如果提问者认为「无生」(梵ajata)的观念太难以理解,他会教他们,世界之所以会存在,那是因为和「我念」同时生起,若是没有「我念」,世界也就不存在。
这一理论即称为「倶生」(梵drishti-srishti)同时生出它是指无智者所认知到的世界其实是心智的产物,因为是心智在觉知它,所以若无心智,它也就不存在。
这个理论的真实性,仅限于界定是心智为它自己造出一个虚幻的世界。
然而,从真我的观点而言,一个虚幻的「我」造出—个虚幻的世界,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生起所以,并不能推翻无生论的主张
虽然拉马纳有时会说倶生论对世界如何生起的解释并不究竟,可是他还是会鼓励追随者接受它,当它是个有用的假说。
他所持的道理是,如果真能够贯彻这个观点——世界是心智所造出来的幻相,它就会变得没有吸引力,那么,要保持「我念」的觉知就会变得比较落易。

三、渐生论(梵srishti-drishtiv ada):

这是属于常识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的「真实」,受制于因果[1]法则,所以,可回溯到有个单一生起的行为。这囊括了几乎所有西方的观念,从「大爆炸」(bigbang)理论《圣经》中的创世纪 之说
拉马纳只有在碰到提问者不愿意接受无生论或倶生论,才会引用到这种性质的理论。虽然如此,通常他会指出对这种理论不必太当真,因为它们之所以能够流传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心智的好奇心


就字义而论,梵语「drishti-srishti」(见-生)的意义是指世界只有在被知觉到(见到)才存在「sridhti-drishti」(生—见),的意义是指世界在被任何人觉知之前已经存在
虽然前者听来似乎比较不合常理,拉马纳却坚持认真的灵修者要接受它,原因是它比较近乎真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采取这个心态对于认真求悟真我的人最有益处

——————————————————————————————————

「1」此处所说的「因果」是指物理的因果效应(causality),是种线性的A-B-C连锁反应,而不是指业力因果。

【第1问】世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有的说法是运势所定,有的说是神在嬉戏的杰作,真相究竟如何?

答:经典中有许多种说法,但是真的有「创世」这回事吗?
只有先假定世界是被创造出来的,我们才需要去解释它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可能无法懂得所有这些理论,可是我们确实知道自己存在。为什么不先去认识这个「我」,然后再看是否有「创世」。⑵。

【第2问】在商羯罗大师的吠檀多哲学,为了初学者的缘故是承认创世原理的,可是为已入门者却说世界是非创造的、无生的。您对这事的看法如何?

答:乔荼波陀(梵Gaudapada)⑶在他所著释论(梵karika)中的第二篇,提到这首偈颂(梵sloka)⑷:「无灭亦无生,无缚者亦无修者,无解脱亦无解脱者。此为绝对真理。」安住于真我中之人,由于认识了「真实」,就能明白这个道理。(5)

【第3问】难道我们所见的这个世界的起因不是真我吗?

答:是真我它自己显现成这个有无数「名」和「相」的世界。可是,真我并非世界之所以会有成、住、坏的直接原因(梵nimitta karana)。不要问:「真我为何不知是它自己显现成世界,为何它会起迷惑?」你应该问:「是谁在迷惑?」就会发现真我从来不曾有迷惑。(6)

——————————————————————————————————

(2)D.Mudaliar,Day by Day with Bhagavan ,P.132。

(3)乔荼波陀(梵Gauda-pada)是商羯罗大师上师的上师,是倡导无生论的先行者,为《蛙氏奥义书》(梵Mandukyopanishad)写下一部权威释论(梵karika)。

(4)偈颂(梵sloka):出现自梵文经典中的颂句。

(5)S.Madhavattirtha,Conversation with the Maharshi,The Mountain Path,1980,vol.17,p.211。

(6)Muruganar,Guru Vachaka Kovai,W.85-6.

【第4问】您似乎是在倡导不二论吠檀多中的无生论。

答:我不只是教导无生论,我赞同一切学派。
为了要适应听闻者的能力,同一个真理必须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无生论说:「除了唯一的『真实』没有别的
无生死,无收放,无灵修者,无束缚,无解脱。
所存在者,唯有『一』。」

有的人无法信受这个道理,会问:「我们怎么能无视于自己周遭这实在的世界?」于是就以梦中经验的例子为他们说道:「一切你所见到的,都要个能见者。离开了这能见者,就没有所见存在。」
这即称为「倶生论」主张是心智造出一切,然后才见到心智自己所造出来的

但有人连这点都不接受,就继续争论:梦中经验是短暂的,而世界总是存在的。我梦中的经验只限于我才能觉知,可是世界却不只有我能觉知、能见到,其他所有的人也都能觉知、能见到。我们怎么能称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
若是有人要如此争论,就可以给予他们「渐生论J,例如:「神先创造出如此如此事物,从这如此如此元素,然后才生出别的某某事物等等。」只有此种说法才可以让这一类人信服,
否则他们心中一定会追问下去
:「这所有的地理、地图、科学、星球,以及它们所运行的法则、所有的知识学问,难道都不是真的吗?」对此类人而言,最好是:「这是真的,神创造出这一切,所以你能见到。」

【第5问】但是这些理论怎么可能同时是真的呢?应该只有一个理论能成立。

答:所有道些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学习者的能力。绝对的只有「一」。(7)

吠檀多哲学说宇宙是剎那间能见者同一时间展现并未经历精密的创造过程,这称为「剎那生」(梵yugapar-srishti)。
它和梦境中所生起的情况非常类似,在梦中,能经验者和所经验到的对象同时冒现。在教导这个道理时,有些人无法信服,因为他们深信只有客观知识为真实。他们试图找出如何才会有剎那生起,他们主张,只要有后果,就一定有前因。总而言之,他们要的是对自己所见到周遭世界是如何而有的一个解释。所以,就有经典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提出「创世」的理论。这创世的方式被称为「渐生论」。
可是「剎那生」的道理就应该可以满足真正的灵修者。

——————————————————————————————————

(7)同注(2),p.149。

(8)M.Venkataramiah (comp.),Talk with Sri Ramana Maharshi,pp.612-13.

【第6问】创世理论的目的何在?

答:正是为了引起这个问题,去参究这问题的答案,而终于安住于那至高的源头 (更应该说是一切元始)的真我中。这参究自然会化为寻求真我,一直寻求下去,直到所有「非真我」都被过滤掉,直到证悟了清净、光明的真我。(9)

种种关于「创世」的理论都是向外延伸的,它们无有边际,因为时间和空间都是无穷无尽的不过,它们都是在心智之中。所以,当你明白「心智」是什么就能超越时空证悟真我。

以科学、逻辑的方式来解释「创世」是为了让自己满意。但是它有终吗?这种解释称为「渐生」;而「倶生」剎那生起,没有能见者就没有所见的对象。找到了能见者,一切都在他之内生起。为何要向外搜寻,不停地为那无止尽的现象找说法呢?(10)

(jenny: 同 [奇蹟課程] 說的 : 剎那生  )

【第7问】《吠陀》中的宇宙论有许多矛盾之处,有某处说创世之初,首先创造出来的是「空」,而另一处说是「气」,另一处说是别的,也有说是「水」,诸如此类。这些说法该如何调和?这不会有损《吠陀》的可信度吗?

答:不同的见道者在不同时间会见到真理不同的面向,每人所着重的观点不同你为何要担心他们矛盾的说法?《吠陀》的主要目的是教导我们不灭真我的本质为何,为我们指出我们就是那个。

【第8问】我对那个部分已经满意了。

答:那就视其他部分为辅助论点(梵artha vada),视之为种释论,是为了无知而又要追问万事万物之起源者所做。(11)

【第9问】我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部分,所以就不是自主的。我要先变成自主才能解开「创世」的谜题。可是我请教尊者,能否为我解答?

答:是的,我说过:「要自主,自己解决这个谜题。这是你要自己负责的。」
回过头来还是要问你:当你在问这个问题时你在哪里?你是在世界里,或世界在你里面?」
你一定会承认,在睡眠时你无法察觉世界的存在可是又不能否认自己的存在。及至你醒来,世界就出现了。所以,它在哪里?
很明显地,世界就是你的念头,念头是你投射出来的。先生出一个「我」,然后才有世界
世界是「我」所造出来的,而「我」又是由真我所生起。只要解决了「我」如何生起,便解决了「创世」的谜题。所以我说,先去寻找你的真我。

再说,世界会不会来问你:「为什么有『我』?『我』是怎么来的?」是你在问问题。
提问者一定要先搞清楚世界和他本有的关系一定要先承认世界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谁在想象?他要找到那个「我」,然后找到真我。
此外,所有科学神学的解释自身都不一致
这些理论上的歧异,就很清楚地表明追求这些解释是无用的这些解释纯粹是在心理的或智性的范畴中打转无法超越出去。
可是,仅从个人的观点来看,它们又全部都是真实的,在证悟的境地是没有「创世」可言的
当你见到世界,你就见不到自己;当你见到真我,就看不见有世界
所以,去寻求见到真我证悟它就会明白并无「创世」这回事。(12)

【第10问】商羯罗大师有句名言:「梵为真实,世界为幻。」可是有人说:「世界为真实。」哪个才是真的?

答:两个说法都对。它们表达的是不同阶段的悟境,是从不同的观点而说。
求道者要先从定义下手,所谓「真实」就必须是永远存在的于是他就可以放弃世界,因为世界是恒在变动中的,就是非真实的
灵修者最终通达真我,在那个境地中一切都归「一」。
然后,先前斥为非真实的,此时发现也属于那个「一」。世界既然是融入于「真实」,它也就是真实的。真我的证悟就是本来如此,除了本来如是什么都不存在。(13)

( jenny:[求道者要先从定义下手,所谓「真实」就必须是永远存在的] &  [ 除了本来如是什么都不存在 ]  ,  [奇蹟課程] 也有類似說法, 有關於永恆)


——————————————————————————————————

(9)同(8),P.341。

(10)同(8),p.354。

(11)同(8),pp.36-7。

(12)同(8),p.432。

(13)同(8),p.41。

【第11问】尊者常说「幻即是真实」,这话怎么说?

答:商羯罗大师对于「幻」的观点因受到误解,而遭来很多批评,他是说:

(一)「梵」是真实的;

(二)宇宙是非真实的;

(三)宇宙即是「梵」。

他并不是讲到第二点就打住,因为第三点是解释前面两点。它所表达的是,若是视宇宙即是真我,则宇宙是真实的,而若视宇宙和真我是分离的,则宇宙就是非真实的。所以说,「幻」和真实是一如的。(14)

【第12问】所以,世界并不真的是「幻」?

答:自灵修者的观点而言,你得说世界是「幻」的,别无他法。
「梵」是真实的、永恒的、普在的,
可是常人却忘记了自己即是「梵」
他自欺地以为自己即是身体
以为自己是处于一个充满无常之体所构成的世界里
于是在这个幻境中孜孜不倦
所以你非得提点他世界是虚幻不实的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的视野中已忘却自己的真我只存在外在的物质世界。
除非你灌输他「所有的外在物质世界都是非真实」的观念,他是不会向内省的。

但是,一旦他证悟真我,他就会明白除了真我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他就会视整个宇宙为「梵」。没有真我,就不会有宇宙。
如果人不能见到真我是一切的根源,而只见到外在世界且执其为真实的、永恒的,你就必须告诉他这所有外在宇宙都是幻相,你不得不如此。
以纸张为例,我们只见到经文,没有人注意到经文所在的那张纸。无论有经文与否,纸张都是存在的。
对于那些以为经文是真实的,你必须说它并非真实的,是幻相,因为它要靠纸张才存在。智者则会视纸张和经文为「一」,「梵」和宇宙也是如此。(15)

【第13问】所以,如果视世界为真我,它就是真实的,如果视世界为分离的「名」和「相」,它就不是真实的?

答:正如同火被烟所遮蔽,本识之光被聚积的「名」、「相」和世界所遮蔽。若是得到慈悲之神的加持,心智变得清澄,就会明白世界的本质并非如幻之相,而全是真实。

若是心智不被幻相的魔力所迷,也已经舍尽原本对世界的所知,对它一无留恋,因而成就对真我光明至上「真实」的真智,唯有如是之人才能正确了知「世界即是真实」这句话的意义。如果有人的观点能转化成真智的本质,则以空大等五大所构成的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此即为无上的「真实」——「智」的本质。

这个空虚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充斥着许多「名」和「相」,其原始的状态是妙乐,妙乐即是「一」。正如同孔雀的色彩缤纷,而孔雀的蛋黄[16]也只是「一」。你们要安住于真我境地,就会明白这个真理。(17)

【第14问】我不敢说自己明白这所有的道理。您是说,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用许多方式感觉的到的这个世界有如梦境一般,是种幻相吗?

答:假如你在追寻真理,而且所求的就只有真理,那你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世界是非真实的。

【第15问】为何会如此?

答:道理很简单,只要你无法舍弃「世界是真实的」之想法,你的心智就会一直去追逐它。虽然说存在的都是真实的,可是如果你把那表象当作是真实的,你就永远不会认识真实的本身。这可以用「绳中之蛇」的譬喻来说明。你可能误把一段绳索当作一条蛇,当你把绳索想象成蛇,就无法把绳子看成绳子。那不存在的蛇对你而言是真实的,而在这情形之下,真实的绳索似乎根本不存在。

【第16问】暂时接受「世界终究不是真实的」这观点并不难,可是要确信「世界真的是不真实的」就很困难。

答:同样的道理,当你在做梦时,梦中的世界在梦时是真实的。只要梦境犹存,你在其中所见到、所感觉到的都是真实的。

——————————————————————————————————

(14)S.Cohen、Guru Ramarm,p.65.

(15)S.Nagaia,Letters from Sri Ramanasramam,p.94,

[16]印度哲学常引用孔雀蛋来比喻世界的隐和显,在蛋的阶段,孔雀缤纷的羽毛颜色都隐藏于蛋中,待蛋孵化,羽毛的色泽才会显现。

(17)同注(6),vv.49,50,51,52,57。

【第17问】那么,世界不见得比梦境好?

答:在梦境中所体验到的真实感有什么不好?也许你梦到的是件不可能的事,例如和某位已亡故的朋友一起欢谈。你在梦中可能剎那间会有所怀疑,对自己说:「他不是过世了吗?」可是你的心智还是有办法与梦境调和。所以,在梦中那人和活着无异。换言之,梦固然是梦,但是当时不容你怀疑它的真实性。在清醒时的情况也是如此,因为你无法怀疑清醒时所见世界的真实性。心智怎么会不接受它自己所造出的,只有心智还沉迷于其中之一,它就无法否认它们的真实性。它在梦中时无法否认梦境世界的真实性,它在清醒时无法否认清醒时世界的真实性。如果能反过来,你把心智从世界完全抽回来,把它转向内,留在里面,也就是说你能对那所有经验底蕴的真我一直保持醒觉,你就会发现自己此刻所觉知到的世界,就如同你在梦中所生活的世界都是同样地不真实。

【第18问】我们可以用视觉、触觉等不同的方式来感觉世界,这种种感觉是由于所见到、所触摸到的对象所引起的。这可不是像梦境是由心智造成的,在梦中的情景不仅会依人而有所不同,乃至于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这还不够证明世界是客观的真实吗?

答:这一切关于梦境世界是如何不一致的讲法都在此刻提出来的,是你清醒时的事。当你在做梦时,梦境可是非常一致的整体。这就是说,如果你在梦中觉得口渴,就会有个幻境的喝水举动,由幻境的水来解你幻境的渴。可是只要你不知道梦境本身是个幻境,这一切对你而言就都是真实的,不是幻境。清醒时的世界也是如此,你此刻感官所感觉到的协调一致的,所以,你印象中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

假如反过来看,世界是真实的,本自存在的(很明显这就是你所谓的客观存在),那么,有什么能够阻止它在你沉睡时显现?你不会否认即使在沉睡时你仍然存在。

【第19问】我也不否认我在沉睡时世界是存在的,它从来都是存在的。如果我在沉睡时见不到它,未睡着的旁人可是见到它的。

答:你说在睡眠中的你是存在的,这需要旁人来做证,为你证明吗?你现在为什么要求证于旁人?能证实你在睡眠时世界仍然存在的那些旁人,只能在你自己清醒时才能告诉你。你自己的存在就不同了,你清醒时说自己睡了一个好觉,在这个程度内可以说你知道自己当时睡得很沉,可是你那时对于世界的存在是一无所知的。此刻你清醒着,究竟是世界在说「我是真实的」,或是你在说?

【第20问】当然是我说的,可是我说的是世界的实际情况。

答:好,那么,你说是真实的那个世界,对你就是种嘲弄。你想要证明它是真实的,可是你对自己那个「真实」却一无所知。你用尽办法坚持世界是真实的。「真实」的标准为何?能自己存在,能靠自己显示自己,是永恒的,是不变易的,唯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算是「真实」

世界能自己存在吗?
如果没有心智的作用能看见它吗?
沉睡时,心智和世界都不见了及至清醒,有了心智就有了世界。
这种固定的相随现象代表什么?你应该很熟悉举世公认逻辑中的归纳法,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所在。对于世界真实性这个问题,你为什么就不用公认的逻辑法则来判断?

说你自己,你可以说「我存在」。这就是说,你的存在不单是存在而已,这存在是你能意识到的,这存在其实就等同于本识。

【第21问】世界可能不会意识到它自己,可是这无损于它的存在。

答:本识就永远会意识到自己。假如说你意识到任何事物,你其实是意识到自己,所谓「无自我意识的存在」这种说法是自我矛盾的。这根本不是存在,只不过是被认为的存在
真正的「存在」不是被认为的它是本质,它就是「真实」。
所以,「真实」也就是「存在——本识」的复合,永远不会只有其中之一而无另一个。
世界既不能自己存在,也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你怎么能说这样一个世界是真实的呢


再说,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它永远在变动中,是相续无间、无止境的变动不居状态。
凡是无法自主、无法意识到自我、恒常变动的,
这样的世界就不能算是真实的(18)

【第22问】世界中的「名」和「相」是真实的吗?

答:它们和那底蕴是不可分的。当你去找「名」和「相」时,你就只会找到「真实」。因此,你应该要知的,是一切时都是真实的那个。,

【第23问】为什么清醒时的境界看来如此真实?

答:我们看到银幕上显示出甚多的影像,但它们都不是真实的。除了银幕,没有任何一个是真实的。清醒时的境界也是如此,除了底蕴,别无其他。世界之「智」是知世界者之「智」。在睡眠中,两者(世界、知世界者)皆离去。

【第24问】为什么我们在世界中所见是如此地永久和恒常?

答:这是因为见地错误。若有人说他在同一条河中洗了两次澡,他就错了,因为当他第二次洗澡时,河流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其中洗澡的那同一条河了。有人看了烛焰第二眼,他说看见的是同一个火焰,可是这火焰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清醒时境界正是如此。静止的外观是种错觉。

【第25问】错在哪里?

答:知者(梵pramata)。

【第26问】知者是怎么来的?

答:就是由于错觉而来。其实知者及其错觉是同时出现的,一旦了知真我,两者就会同时消失。

【第27问】知者及其错觉是从哪里来的?

答:是谁在问这问题?

【第28问】是我。

答:去找到那个「我」,你所有的疑问就都会得到解决。
就如在梦中,虚妄的知、知者、所知的对象[19]会生起,在清醒的状态所经历的也是同样的过程
能够知在这两个状态中的「我」,你就能知一切,也无所不知。
在沉睡时,知者、知、所知对象都缺席。
同样地,在亲验到真实的「我」时,它们也都不存在
在清醒的状态,无论你见到发生什么,都只是对于知者才发生,既然连知者本身都不真实,所以,事实上根本什么都没发生过

【第29问】那个能引起有「我」的感觉以及对世界有知的光,是无明或本识?

答:让那个「我」认为自己和其他有所区别的,[21]不过是从本识的光明反映出来的。这个本识之光的反映也让那个「我」造出对象,可是要有反映就非得有个表面,才能在其上有所反映。

【第30问】那个「表面」是何物?

答:一旦证悟真我,你会发现反映、能反映的表面其实都不存在,可是它们两者和本识是一如的
有世界就需要有能让世界存在的场所,也需要有光明让世界能被感知, 存在感知同时生起的
所以,物质的存在以及对它的感知都要靠心智之光,也就是真我所反映出来的光明。[22]
如同电影的影像是光的反映所形成,而且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看见要感知世界的影像,就只有靠真我之光在无明的黑暗中反映而来。
在完全漆黑的无明中,例如沉睡时,是见不到世界的。
在完全光明的真我中,例如证悟真我或在三摩地时,也见不到世界。(23)

——————————————————————————————————

(18)T.N.Venkataraman(pub.),Maharshi’s Gospel pp.63-7。

[19]有「知」的事实,就有能知之人(知者)和所知的对象,这三者是所有作为中必然有的,这是印度哲学中常见的用法,据说梵文的文法结构也能表达这个意思。

(20)S. Madhavattiartha,conversations with the Bhagavan,The Mountain path,1981,vol18,PP.154-5。

[21]这个意思应该是说初始觉得有「我」的一念,有「我」是因为这个「我」能和其他一切(非我)有所区别才能成立。

[22]此处意谓「心」即是那反映真我光明的「表面」,而才有心光,才生出山河大地。此地的心是广义之心,不单是能思想、能记忆、能感觉的心。若是依据数论派瑜伽和吠檀多的说法,能反映的「表面」是广义心之中最顶层的「觉」(梵buddhi)。

(23)同注14,pp.56-7。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8 14:27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3:27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五: 《走向静默,如你本来》_2

書 :《走向静默,如你本来》第十八章  转世~ 拉玛那●马哈希
拉玛那●马哈希 隨時打開門受訪 , 但從未寫過書, 這些都是與受訪者的對話 , 後人收錄成書, 廣結善緣

===========
                                                                           
                                                第十八章  转世

大多数的宗教都建构了一套精密的理论,据此来解释在肉体死亡之后个体灵魂的遭遇。有些主张灵魂会上天堂或下地狱,有些主张灵魂会转世进入一个新的身体。

根据拉马纳的教导,这些理论所根据的前提个己的自我或灵魂真实存在的可是这个假设是错误的
一旦看破了这个幻相,所有关于死后理论的顶层结构就会坍塌。
从真我的观点而论,没有生或死、天堂或地狱,也没有转世

若是有人对于这个真理所昭示的意涵无法接受的话,拉马纳有时会承认转世的存在。在回答这些人时,他会说如果有人把个己的自我想象成是真实的,那么,这个想象的自我在人死后就会仍然存在,终究会去认一个新的身体,认一个新的人生。
他说,这整个过程之所以不断,都是因为心智把身体认作它自己习气所致。一旦超越缚性的心智幻相,不再将身体认作自己,所有关于死亡和转世的理论就都用不上了

【第1问】「转世」真的有其事吗?

答:有「转世」这回事就是因为还有无明其实根本没有转世,现在没有,以前也没有,死后也不会有,这是真理

【第2问】瑜伽士能知道自己的前世吗?

答:你想要知道前世,可是你知道这一世是怎么回事吗?先找到现在的,其他都会跟着来。我们目前所知有限的情况下,你都已经受够了苦,为何还要求更多的「知」的负担?是嫌苦受得还不够吗?(jenny: 他的想法跟我的同. 有的想知前世, 或未來, 或錄音夢境,或提醒自己會記得(記不記得又如何?)  , 這樣是有壓力, 而且也許那只是白天的垃圾, 不具意義 . 萬一前世, 或未來, 或夢境...更糟呢? 何必找苦? 最近的,都不知 ; 最近的苦都無法化解了.  而且變化, 個人、社會一直在隨心念而孌, 如何預測準?)

由真我广袤的空间看来,会幻想在此虚妄世界的掠影中出世,就是因为无知自大妄认身体为「我」的结果。
心智中不复记忆真我之人,他们已受生者将会死亡,已死亡者将会再生。
须知若是心智已死之人,既已认识到光辉的无上「真实」,就只会留于「真实」的升华境地,永断生死
忘记真我,妄以此身为真我,历经无数受生而后终于知晓真我以及成为真我,就犹如刚自周游环宇之梦中醒来。(2)

【第3问】人死后要经过多久才会再生,还是会过了若干时间后才会发生?

答: 你连自己生前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可是却想知道死后会成为什么。你知道你现在是什么吗?

有出生、再生的是身体,你把身体认作真我,这是妄执。你相信已受生的身体会死亡,把这个身体现象和真我混为一谈。去认识你的真实本然状态,这些问题就不会发生。

所以会提到出生和再生,只是为了要你去研究这个问题,而发现到既没有出生, 也没有再生。它们只跟身体有关,和真我无关。去了知真我,不要被疑问所混淆。(3)

【第4问】人这一世的作为,不是会影响到下一世吗?

答:你现在是已受生的吗?为什么去想来生?事实上,生和死都是没有的事。让那认为有受生的人去想死亡好了,由他去找安慰之道。⑷

【第5问】人死之后会有何遭遇?

答:你应该全神贯注于活着的当下,未来它自会有安排,别去担心未来。经典里会描述创世之前的状态以及创世的过程,都是为了让你认识到当下此刻。因为你说你是生出来的,所以它们说「是的」,然后补充说「神创造了你J。

但是,你在睡眠中有见到神或任何事物吗?如果真有神,为什么不在你睡眠中也光照现前?你永远如是,现在醒着的你和睡眠时的你是同一个,你和睡眠中的那个并无不同。但是,两个状态中的感觉或经验为什么就该不同?

在睡眠时,你是否会问及自己如何出生?你睡眠时是否会问:「我死后会去哪里?」为什么在清醒时就要问这些问题?让那些要受生的去想出生和补救之道,去想它的生因和最终的结局好了。(5)

——————————————————————————————————

(1)T.N.Venkataranman(pub.),Maharshi’s Gospel,p.41。

(2)Muruganar,Guru Vachaka,vv.874,1122,Bhagavan 9.

(3)M.Venkataramiah(comp.),Talks with Sri Ramana Maharshi ,p.235。

(4)同注(3),p.13。

(5)同注(3),pp.191-2。

【第6问】在死后,个体的灵魂会如何?

答:这个问题由现在还活着的个体灵魂来问并不合适,死去的个体灵魂如果想问,就可以问我。现在,让这有身体的个体灵魂去解决它此刻的问题,去找他是谁。然后,这种疑问就不会有了。(6)

【第7问】佛教徒否认有个会连续存在的个体,这种对个体灵魂的观点是否正确?这和印度传统观念有个会转世的自我是否一致?灵魂是否如印度传统理论所言,是个会一再转世而连续存在的个体,或者它不过是个种种习气的集合体?

答:真我是连续而不受任何影响的。在转世的自我是属于心念这个较低的层面。证悟真我就会超越此层面。

「转世」之说是来自妄说流派,所以佛教徒予以否认。目前这个无明状态是由于将无情的(梵jada)身体误认为本识。(7)

【第8问】我们不是能靠自己的作为而去到天界吗?

答:这个和你此刻的存在同样真确。但是,如果我们能参究「我是谁」而发现真我,又何必去想天界?

【第9问】我是否该试图跳出再生?

答:是。去找出是谁在受生,现在谁在为存在而烦恼。当你睡眠时,你是否想再生,乃至想到此生?所以,找出此生的烦恼是从何生起,找到时,你就找到了解答。你会发现没有「出生」这回事,也没有此生的烦恼和不乐。真我即一切,一切皆妙乐。即使此时的我们都不会有再生,那何必为它的苦痛而发愁?(8)

【第10问】有再生吗?

答:你知道什么是「生」?

——————————————————————————————————

(6)同注(3),p.55。

(7)同注(3),p.121。

(8)同注(3),p.40。

【第11问】啊!当然,我知道我现在存在,但是我想知道自己将来是否存在。

答:过去!……现在!……未来! ……

【第12问】是的,今天是已经成为过去的昨天的果,而未来的明天会是现在今天的果。我说得对吗?

答:没有过去和未来,有的就只有现在。昨天是你当时所经验到的现在,明天是你将要经验到的现在。因此,经验只在现在发生,离开经验,别的一切都不存在。

【第13问】那么,过去和未来都只是想象出来的吗?

答:是的,即使现在也只是种想象,因为对时间的感觉完全是由心生,空间也是如此。出生、再生要在时间和空间里才会发生,它们如果不是想象出来的,那么又会是什么。(9)

【第14问】渴求于生命、再生,这种贪爱(梵tanha)的生因为何?

答:真正的再生,自我死去,再生于灵魂,这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意义所在。
只要对身体还有执着,就总是会再得到身体,不是这个就是另一个,直到身见消失,

(jenny:身為我 , [我] 見的執著消失、[個體小我]見 & 無形的 [大我]見消失----心識.
要化解無形的 [大我] 的有個我的執著信念才有用, 否則還是會再幻化一個身體,不管是有形無形身)


融入于源头的灵魂——真我
——为止。
向上抛掷出去的石头会一直保持在动态中,直到它落回到源头的大地并定在地面为止。头痛会一直折磨人,直到恢复头痛之前的状态才停止。

对生命的渴求是生命所固有的本质,也即是绝对的存在。虽然本识的本质是不灭的,可是由于错误地把它那有生灭的身体工具认作是自己,它就被植入一股虚妄的恐惧感认为自己会毁灭。
因为那错认妄执,它就企图让身体能够永续,结果就是不停地出生
可是无论这些身体能持续多久,它们终归要来到尽头,屈服于那唯一能恒久存在的真我


【第15问】是的,正如同布拉瓦茨基(H. P. Blavatsky)(10)女士在《寂静之声》(the Voice of Silence)中所言:「汝必舍弃生命方可获生。」

答:要舍弃的是那错认的妄执记住,身体没有真我就不会存在,而真我没有身体照样可以存在。事实上,真我向来是没有身体的。

【第16问】我有位朋友最近心中起了个疑问,她听说人类有可能在来世投胎成为动物,而她从布拉瓦茨基女士的「神智学」(Theosophy)那里所学到的理论刚好相反。

答:让那些要去受生的人担心这个问题好了。你先去找究竟是谁受生,以及出生和死亡是否真有其事。
你就会发现,出生自我息息相关,而自我即是心智的幻相。(11)

【第17问】人是否有可能来世再生为低等的动物?

答:是有可能的,迦达•波罗多(梵Jada Bharata)就是一个例证,经典中的轶闻说这位帝王圣人再生为一只鹿。

【第18问】若再生为动物身是否能继续心灵修行?

答:不是不可能,虽然这情形是极度罕有的。(13)所谓「转世为人」是最高等的受生,以及只有得人身才有可能得证悟,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纵然是动物也可以证悟真我。(14)

【第19问】根据「神智学」的说法,死亡与再生之间会有五十年乃至一万年的间隔。为何如此?

答:本识境地不同,度量的尺度也就不同[15]你所讲的这些时间长度都是假设的。的确,也许有些个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些则否。
但是有一点必须确实了解,那就是灵魂不会有来去,只是因为个人在思维的心智,才使得灵魂似乎有来去。

心智不论在哪个层面起作用,它都会为自己创造一个身体,在物质世界就有个物质身,在梦中世界就有个梦身。
所以,梦中下雨,梦身会弄湿,梦到疾病,梦身就生病。物质的肉身死亡之后,心智会有一段期间保持不活动的状态,如同在沉睡无梦时它就保持在世界消失的状态中,所以就没有身体。
但是它很快又会在另一个世界和开始活动,也造出一个新的身体——星体身(astral)[16],直到进入所谓的「再生」又盘踞另一个身体为止。但是对于已经证悟真我的智者而言,他的心智已经不起作用,就不会受到死亡所影。智者的心智已经不存在,它已经脱落,不会再冒出来引起出生和死亡。对他而言,幻相的锁链已经永远截断


现在你应该很清楚,出生和死亡都不是真实的
它们完全是心智所造作、维持之「真实」的幻相,而这过程会持续下去直到证悟真我,心智因而灭尽为止。(17)


【第20问】难道死亡不会消融人的个体性,以致人不会再生,就河流入海洋因而丧失河流的个体性吗?

答:但是当海水蒸发,回头成为雨水降落在山上,它们又会形成河流而落入海中。所以,就如同个人在沉睡时会失去他们的分别性,醒来又恢复各自原本的习性,死后所发生的情形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个体性和习气是不会失去的

【第21问】为什么会如此呢?

答:你看树枝被斩断之后还会长回来,只要树根不坏死就会继续生长。同理,在死亡时习气只是暂时沉入本心,并未因死亡而灭失,时机到了就会引起再生。个体的灵魂就是如此再生的。

【第22问】个体的灵魂有无穷多,它们又会造出宽广的宇宙,这一切怎么可能是从那沉入本心的微细习气所涌现呢

答:如同巨大的榕树是由一粒微小的种子所生,个体的灵魂以及全体宇宙的「名」、「相」都是从微细的习气所涌现。(18)

【第23问】个体的灵魂是如何从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

答:人在临终时,呼吸会变得沉重那表示他对这个将死的身体已经渐渐失去意识
此时心智会立即抓住另一个身体[19],然后就在这两个身体之间来来去去直到那股执着完全转移到新的身体为止。
此时偶尔会出现狂乱的呼吸那表示心智又回到将死的身体
在这转移时期的心智状态有点像是梦境一般。(20)

【第24问】从死亡到转世之间有多少时间?

答:它可长可短。但是智者不会进入任何这种转换,他会融入那宇宙的本然状态中。

有人说死后走入由光所形成的道途就不会再生,而死后走上黑暗道途就会以细微身去受业力所引来的果报,然后才会再生。

还有的说法是,如果所造的善业和恶业相等,此人就会立即再生为人。若善业大过恶业,细微身会到天界,然后再生于人世恶业大过善业者,就会到地狱之后才能再生为人

据说瑜伽道上的失足者(梵yogabrashta)的遭遇也同常人一样。这一切在经典中都有描述。
但其实无生也无死,每个人只会保持自己的本然状态,这才是唯一的真理
(21)

【第25问】我被这给弄糊涂了!难道出生、再生终究都是子虚乌有的?

答:如果有出生,就一定不会只有一次再生,而是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出生继之而起。你为什么会有、如何而有这一次的出生?那是由于以同样的原因、同样的方式,你一定还会继续出生。但是如果你追问:「是谁在受生?」「我是否有生死?」「除了我之外的他人是否有生死?」那你就会悟道真理。那真理能烧尽一切业力,让你不再出生。经典中非常生动地描述那多生累世所积聚的业力,本来是要用到无数世人生才能耗尽,却可以被一粒小如星火的「智」所烧尽,就像堆积如山的火药,只要一粒星火就能全部炸光。
自我整个世界的起因它也是那数之不尽的世间学问和所有令人叹为观止学术研究的起因,可是只要能以「参究」的方式化解自我,这一切都会即时坍塌,所留存下来的只有「真实」或真我。(22)

【第26问】您的意思是我从未出生?

答:是的,你现在的想法是你就是这个身体,就把你自己和那个有生死的身体给混淆了。但你不是这个身体,也没有生死。

【第27问】所以您并不支持「再生」的理论?

答:不是。可是另一方面我也想破除你认为自己会再生的迷惑,是你认为自己会再生。

去看这个问题是为谁而生起,除非找到那个提问者,否则这种问题就永远不会有最终的解答。

——————————————————————————————————

(9)S.Cohen,Guru Ramana,p.44。

(10)布拉瓦茨基(H.P. Blavatsky)女士是俄国神秘主义者,为著名「神智学」(Theosophy)之创立者。

(11)同注(9),pp.41-2。

[12] 迦达•波罗多(梵jada Bharata)是印度上古史中传说波罗多王朝的一位明君,据说他年老退位隐居于林中刻苦修行,一日见一只母鹿丧命时生下鹿犊,遂将鹿犊带回饲养,日日伴之。因对鹿生起不舍之情见,来世竟然投胎为鹿身,但幸而不迷,所以以鹿身继续修行。再次转世时重生为人,并且成就为圣人之列。

(13)同注(3),p.164。

(14)D.Mudaliar,Day by Day with Bhagavan, P.263.

[15]人世间与非人世间是属于不同的本识境,无法将某一识境地的度量尺度用于另一个识境。即使同在人世的识境中,度量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醒时与梦时对时间的感觉就有同。

[16]星体身(astral):英文译者在此处使用「astral 」(并非「细微身」),但并未解释何谓「星体身」,以及与细微身乃至佛教所谓的中阴身有何区别。

(17)同注(9),p.40。

(18)同注(1),p.27。

[19]此处「另一个身体」应该不是指另一个肉身,而是前面所说的星体身,参见第十九问。

(20)‘Who’,Maha Yoga,p.196。

(21)同注(3),p.531

(22)同注(14),p.221。

(23)同注(3),p.602。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8 20:24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5 23:30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五: 《走向静默,如你本来》_3

書:《走向静默,如你本来》第十九章 神的本质 ~ 拉玛那●马哈希
  

(內含 :

●【第34问】我是否应该对神不要有任何存想?

答:唯有当本心中存有其他的念头,你的心智才能够想到神如果灭尽所有其他的念头,以至于连那个想到神的念头也空了,只有在此时才是无念之念这才是真正地在存想神。(26)

(jenny: 這句跟 [Datre 宇宙傳導] 在說的 [神的概念] 類似 ,傳導者Aona 花很長的時間去了解 [上帝是什麽 ]


●(jenny: 這裏有提到與 [奇蹟課程] 類似 :
            第四十二课
上主是我的力量,慧见是祂的恩赐

42-2-1. 上主确是你的力量,来自祂的,才算真正的恩赐。
2这意味着,不论身在何处或面对何种环境,你随时随地都能领受到它。
3你在时空世界所经历的种种,绝非偶然。
4你只会活在你该活的时代,生在你该生的地方
5这正是上主的力量。6也是祂的恩赐。
ˋ

==========

第十九章  神的本质

乍看之下,拉马纳关于「神」的说法似乎充满了矛盾,在某个场合他可能会说神向来无所作为,另一个场合又会说若非神的意旨什么都不可能。他有时说神只不过是心智中的一个想法,而换个时间他就说神是唯一存在的「真实」。

这些彼此矛盾的说法大致是反映出提问者理解程度的不同。对于崇拜人格神的人,他就会给予拟人化的解释,会告诉他们神创造出世界,是神力在支撑世界,神会照顾到世界上所有众生的所需,任何事件之成立均不能违反神的意旨。另一方面,对于不接受这种理论之人,就会告诉他们说一切关于神以及神力的观念都是人的心智所造出来的,而这只会妨碍每个人去真正体验人自己内在本有的神。

若是根据他最高层次的教导,则我们由于证悟真我后所发现内在本有的「真实」,和神、真我都是同义词。因此,证悟真我就是证悟神,这不是说经验到神,而是了解到自己就是神。从这个最终层次的意义来说,拉马纳对于「神」的说法可用以下的方式来概述:

一、神是本有普在的,是无形相的;他是清净的本然状态,是清净本识。

二、世间相是依神力而有,于神中显现,但他不是世间之创造者。神一向无所作为,他只是「如是」,他无意志也无欲求

三、个体性是种幻相,是以为我们和神不同。清除幻相以后,所存留的唯有神


在较低的层次,他会说有伊湿瓦若,这是印度对最至上人格神的称呼方式。
他说只要人妄想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伊湿瓦若就是真实存在之个人。
当人之个体性尚存,就有神来统领宇宙的运作。若人之个体性不存,就没有伊湿瓦若。

除了伊湿瓦若,印度教中还有诸多天人,和古斯堪地那维亚(Norse)、古希腊文明中的天神和恶魔传说相似。
这些神祇是印度教传统中最重要的特色,他们的真实性到今天还被民众所广为接受。
拉马纳说这些天神不比信他们的人们更为真实,他这番言论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他承认,天神若是能够证悟,就会和伊湿瓦若命运与共,但是在此以前,他似乎认为天神不过是宇宙统治阶级中的高官,职司管理世界所有的事务。

【第1问】神被描述成有显现的和隐藏的。在显现时,整个世界都包容在他之内,成为他的一部分。如果这是真的,我们便是那个世界的一部分,就应该很容易在他所显现的相中认出他。

答:先认识你自己,再去寻思神和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jenny: 這句跟 Datre 宇宙傳導在說的 [神的概念] 類似 ,傳導者Aona 花很長的時間去了解 [上帝是什麽 ]


【第2问】认识我自己是否也意味着认识神?

答:是的,神在你之中。


【第3问】那么,是什么阻止我去认识我自己或神?

答:是你心智不定,行为不正。


【第4问】神有人称吗?

答:有的,他永远是第一人称,那个「我」,永远站在你面前。因为你以世俗事物为重,神就似乎隐退于背景中。如果你将其他一切都放下,就只寻求他,剩下来的当然就只有他,那就是「我」,就是真我

【第5问】神和真我是分开的吗?

答:真我就是神,「我是」就是神。你会问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你抓住自己的自我不放。如果你抓住了真我,就不会有这问题,因为真我是不会、也不能提出任何问题的。假如神和真我是分开的话,他不就成了没有真我的神,这岂不荒谬。
(2)神似乎不存在,可是却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个人似乎存在,却从未存在
圣人说入到那个境地因而知道自己是「空」(梵sunya),唯有这一「知」才是光辉而至上的「智」。⑶


现在以为你是一个个人,还有个宇宙,神在太空之外就生起分离的概念这概念一定要去除
神跟你和太空都是分不开的
《薄迦梵歌》说:

噢!睡眠主宰(LordofSleep)[4],我即是真我,

安坐一切众生心中。

所有有形生命之生与住,

连灭皆是我。——《薄迦梵歌》第十篇•第二十颂

神不只在众生心中而已,他支撑一切,是一切之源头,是他们的安住处,是他们的归宿。一切都是从他所出,又住于他身中,最终消融于他。因此,他不是分离的。

【第6问】《薄迦梵歌》中有句话:「这整个宇宙形成为我里面的一个颗粒。」该如何理解?

答:这可不是说神身中有和他分离的一个微小颗粒,而这个颗粒形成为宇宙。这是灵力在起作用,宇宙现形是这作用的其中一个阶段所产生的。又如<原人歌>说:「一切众生形成了他的一足」:这并不表示「梵」有好几个部分。

【第7问】这个我懂,「梵」当然是不可分的。

答:所以「梵」其实即是全部,向来是不可分的。它一直是证悟的可是人并未觉知这个,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梵」即是真我,这就是永恒的真理,所谓的「智」,就是去知道这个,去排除阻止这个真理彰显的障碍种种的障碍集聚,就形成了你认为自己是个分离之个人的观念。(5)

【第8问】神和真我是同一个吗?

答:每个人都认识真我,不过不够清晰。你永远是存在的,这个「是」(be-ing)就是真我。「我是」是神的名字
在所有对于「神」的定义中,讲得最好的无过于《圣经》第三章<出埃及记>中的那句名言:「我是自有永有的。」还有别的名句,例如「梵即是我」(梵Brahmaivaham),「我即是梵」,「我即是他」。可是都没有「耶和华」(Jehovah)这名字来得直接,它的意思就是「我是绝对的存在状态就是「如是」,它就是真我,它就是认识了真我,就可以认出神。事实上神无非就是真我(6)

【第9问】我们似乎用许多名字来称呼神,有哪个是名符其实的?

答:无名之神住在本心他有上千个名称,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名称能比「我」、「我是」更来得如实、平易、美妙。
当自我终于被摧毁之际,所有已知的神的名称中,只有「我——我」的神名,在面向真我之人的本心空间中,以「无上静默之言」(梵mouna-para-vak)的形式生起。
若有人能不间断地冥想「我——我」之名,专注于「我」的感觉,其人将可跃入心念生起源头,一举摧毁那与身体连接的自我之胎(embryo)(7)

【第10问】神和世界有何关系?他是创世者或护世者?

答:一切各类有情、无情众生之所做所为单靠日照而有,太阳会升空并非它有意为之。同理,神之一切作为也并非出于他的意志或欲望而有。就因为有日照在,放大镜能燃火,莲花苞能绽放,荷花会收合,无数生物能作息。

就因为有神在,无数世界因而能够有序;如因有磁石在,针会移动;如因有月亮在,月精石才会出水,荷花才会绽放,莲花才会收合。

神纵然完全没有丝毫作意,但是就因为有神在,原本受各自业力所牵引走上各种路途的芸芸众生,最终了悟到一切作为都是徒劳而已,因此能够趋向真我而获得解脱。

众生之作为当然不会影响到神,因为神超越心智,正如世界的运作不会影响到太阳,也如同四大元素(地、水、火、风)的性质无从影响无边的虚空。

【第11问】尘世(梵samsara)(9)为何满布苦痛和邪恶?

答:这是神意。

【第12问】为何神意如此?

答:这实在深不可知。那股力量不带任何动机,那无穷、全智、全能的本然状态,它毋庸诉诸于有所欲求或有所得之目的。一切作为皆是因为有神而有,然而神不受触及,试比较太阳和世界之运作就知。那个「一」尚未成为「多」,要把责任、动机归于於它是无意义的。(10)

【第13问】是否所有事都是由于神意而发生?

答:任何人所做任何事都不可能违背神意,唯有神,万事才有可能。一切因邪曲、缺失和妄心所起的烦恼,就静静待在神的跟前才是最好的。(11)

【第14问】是否有一个单独的伊湿瓦若来奖善惩恶?神是否存在?

答:是的。

【第15问】他像是什么样的?

答:伊湿瓦若的身心中有其个体性,这些都是会灭失的,但他同时也有超越的本识和内在的解脱。

伊湿瓦若是人格神,是宇宙之至尊创造者,他真的存在。
但是所谓的「真」是相对的仅是从「相信个体的灵魂是真实者」的那些尚未证悟真理者的观点看来是如此。
自圣人的绝对观点而言,是不会接受除了那唯一、无形相、非拟人的真我之外,还会有任何其他的存在。

伊湿瓦若有身体、「名」和「相」,但不是粗糙如我们这物质身体,它可以被见到,而所见到之相是虔爱者的心智所造出的。神的「名」和「相」随宗教之别而有种种不同,他的本质与我们的相同,就是那唯一、无形的真我。因此,他所示现的相只是造出来的或只是显现。

伊湿瓦若是每个人内在本有的,也是宇宙万物本有的,万物、众生聚合为一体构成了神。有股力量,由其中取出一小分,形成了所有宇宙,所剩余的则是在潜藏中。这股潜藏中的力量,加上那已显现出来成为物质世界的力量,合一构成了伊湿瓦若。(12)

【第16问】所以,究竟而言,伊湿瓦若也不是真实的?

答:伊湿瓦若之存在是来自于我们对伊湿瓦若的想象。我们要先知道他来自谁的想象,想象之形成必须先要有个在想象的人。找到你是谁,其他的问题都会自己得到解答。(13)

伊湿瓦若、神、创世者、人格神都是不实的「相」,我们最后还是要舍弃。只有绝对的存在状态是真实的,所以,不仅世界、自我不真实连人格神都是不真实的。我们一定要找到那绝对的,除此都不是。(14)

【第17问】你说即使是至上的神也仍然是种概念,这意思是指没有神吗?

答:不,有伊湿瓦若。(15)

【第18问】他在什么地方,或有什么形相?

答:只要个人有个形相,那么,其源头的真我、一切之主,就似乎也有形相。如果个人没有相,就不会对别的东西有所知,那么,「神具有形相」的说法能成立吗?只要信徒长时间不断地冥想任何一种形相,神就会以这个形相示现。虽然他因此会使用到无数的名号唯有真实而无形的本识才是神

至于神在何处,除了本心,他不住在任何地方。因为有自我所生起的幻觉——「我就是这个身体」,所以会认为有个神的国土在别处。你要肯定神的国土就是本心

要知道你就是那完美的、照耀的光明,不仅让神的国王得以成立,也使它看来是美妙的天界,知道这个就是「智」。因此,神的国土就位于你的内在。完全成熟的求道者在心智完全集中的境界,「超越第四」(即真我)的无边虚空于本心中蓦地发光,这如同一种清新、前所未知的经验,乃是罕有得遇的湿婆国土(梵Siva-loka,神的国土),于真我之光中闪耀。(16)

【第19问】有人说,个人会受制于幻觉的恶果,幻觉就是由于「见」和「知」有限,而伊湿瓦若则是有遍见和遍知。又有人说,如果个人能够扬弃他有限的「见」「知」,就能变得和伊湿瓦若一样。难道他不也应扬弃遍见和遍知的独特德性?那些也是幻觉,不是吗?

答:你在怀疑这个?首先扬弃你有限的「见」和「知」,你自然会有时间来思索伊湿瓦若的遍见和遍知。
你的首要任务,是扬弃自己那有限的「知」。你何必管伊湿瓦若?他能照顾他自己。难道他的本事不及我们?我们何必去管他是否有遍见和遍知?我们能够管好自己就已经太难得了。(17)

【第20问】可是神能知一切吗?

答:《吠陀》宣称神无所不知,但这只对那些自认所知有限的无知者而言成立
若是真正登至神境、真正认识是什么的人,就会发现神无所知因为他的本性就是无所不在其内的整体,其外既然没有东西当然无所知。(18)

【第21问】为何宗教会谈到神、天界和地狱之类?

答:只是为了要人明白他们和这个世界是一样的,以及唯有真我才是真实的。因为灵修者有种种观点,所以才有种种的宗教。(19)

【第22问】毘湿奴、湿婆等存在吗?

答:个体灵化的人类不是唯一已知的存在者。(20)

【第23问】那么,他们所在的圣地例如凯拉夏或威孔达,这些是真实的吗?

答:如同你在此身中一样真实。

【第24问】它们是否具有存在的现象,就如同我的身体?或如同兔角般是虚构的?

答:它们是存在的。

【第25问】既然如此,它们一定有所在,是在何处?

答:见过它们的人说它们在某地。所以,我们必须接受他们的说法。

【第26问】它们存在何处?

答:在你之内。

【第27问】那就仅是种想象,且是我可以创造和控制的?

答:每样东西都是如此。

【第28问】可是我能想象出如兔角般完全虚构的事物,或如海市蜃楼等半真实的事物,尽管是想象的其中仍然有真实的成分。伊湿瓦若、毗湿奴的存在也是如此吗?

答:是的。

【第29问】神也会随宇宙而崩坏(梵pralaya)(21)吗?

答:为何会崩坏?人觉知真我之后就能跳出宇宙的崩坏,真正得到解脱。比人更有无限智慧和本事的伊湿瓦若为何不能?

【第30问】天人(梵deva)和恶鬼(梵pisacha)也是如此存在吗?

答:是的。(22)

【第31问】这些神祇的地位和真我相比如何?

答:从人类的观点来看,湿婆、象头神和其他神祇(例如大梵天)是存在的这也是说,如果你认为个人的自我是真实的
那么这些神祇就存在。政府需要有些高官来执行政府的工作,创世者也有需要。
但是从真我的观点来看,所有这些神祇都是虚幻的,他们自己都需要融入唯一的「真实」。(23)

【第32问】每当我怀着有「名」、「相」之心来礼拜神时,总会动念去想这么做是否妥当,因为这是把无限的给限制住了,把无形相的给安上形相。同时,我又觉得自己并未经常做到去礼拜无形相的神。

答:如果你对「名〕有感应,为什么要反对你去礼拜有「名」或有「相」的神?直到你认识你是谁之前,你就继续去拜神,不论神是否有「相」都无妨。(24)

【第33问】我发现要去信仰一位人格神是件困难的事。其实,对我而言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可以去信一位非人化的神,也就是一股能管治、领导世界的神圣力量,如果能够加强这种信仰,对我会有很大的帮助,即使在我为人治疗的工作中也能起作用。可否请教该如何增强这信仰?

答:信不知道的东西是信仰,可是真我是「自我明证」的。
即使自我的我执再重之人也不能否认自己的存在,也就是不能否认真我
你尽管称之为「究竟真实」,或者任何你喜欢的名字,说你信它、爱它,可是有谁会不信自己的存在,有谁会不爱他自己?这是因为「信」和「爱」是我们真实本性的缘故。(25)


【第34问】我是否应该对神不要有任何存想?

答:唯有当本心中存有其他的念头,你的心智才能够想到神如果灭尽所有其他的念头,以至于连那个想到神的念头也空了,只有在此时才是无念之念这才是真正地在存想神。(26)

(jenny: 這句跟 Datre 宇宙傳導在說的 [神的概念] 類似 ,傳導者Aona 花很長的時間去了解 [上帝是什麽 ]

——————————————————————————————————

(1)T.N.Venkataraman(pub.),Maharshi’sGospel,pp.55-8。

(2)M.Venkataramiah(comp.),TalkwithSriRamanaMaharshi,p.333。

(3)Muruganar,GuruVachakakovai,v.867。

(4)睡眠主宰(LordofSleep).《薄伽梵歌》为神之化身克里希那对王子阿周那的教导。此颂中之「我」是克里希那自称,「睡眠主宰」是阿周那的许多别名之一,是赞许他能做得了睡眠的主。全颂所传达的意旨在众生心中,而一切有形生命之生、住、灭都和神不相离

(5)同注(2),pp.610-11。

(6)同注(2),p.102。

(7)同注(3),vv.714-16。

(8)同注(3),vv.105-9。

(9)尘世(梵samsara):即所有被创造出来以及显现出来的具体有形者。

(10)同注(2),pp.31-2。

(11)同注(3),v.1191。

(12)P.Brunton,Conscious immortality,pp.7,8,10。

(13)同注(2),p.268。

(14)同注(12),pp.1802-1。

(15)同注(12),p.187。

(16)同注(3),vv.1098,1099,194,195,196。

(17)S. Nagamma,Letters from Sri Ramanasramam,p.148。

(18)同注(3),v.930。

(19)同注(2),p.127。

(20)同注(12),p.7。

(21)根据印度的宇宙论,显现的宇宙全体,每隔一定周期就会重新被非显现的「梵」所吸收合并。这个吸收合并就是「崩坏」。

(22)同注(2),pp.34-5。

(23)同注(12),p.186。

(24)R. Swarnagiri,Crumbs from his Table ,p.44。

(25)D.Mudaliar、Day by Day with Bhagavan,pp.242-3。

(26)同注(3),,v.1207。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8 20:34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25 21:22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 初學者講義---“核心教導"


Upadesa Saram "Teaching Essence"

初學者講義---“核心教導”---拉瑪納馬哈希尊者


*Saram : 初學

*Upadesa: 優波提舍-對於甚深而簡要的法義,用問答方式來解說,故稱為論義.


終極真理,如同拉瑪納馬哈希和尼撒噶達塔馬哈拉奇,以及在他們之前的所有先哲們所明確陳述過的,也即“既無創造,也無滅壞”,“即無生也無死”,“既無命運,也無自由意志”,“既無任何方法路徑,也無任何造作成就”。所有一切都是意識覺知。---摘自"Who Cares?"《誰在乎?》Ramesh Balsekar拉馬虛


在1927年,拉瑪納馬哈希尊者結集了一個有30偈的詩文,精煉總結了他的教法。不像其他的作者,他結集出這樣一個無須修改的完整韻文。他極其看重這篇韻文的充分重要性,並為這篇韻文配備了四種主要的印度方言。


下面所列出的是由拉馬虛的弟子-謝瑞什默西-所整理的英文翻譯版的一個節選部分。


1.在因緣業力的浩瀚大海裡,伴隨著行為活動的突發性和結果的暫時性。如果一個人把這些突發和暫時的無常變動現象,都當成“我的”行為活動,那麼對於“擁有自由意志”觀念想法,就會抓的更緊,而且愈加強烈。(有完全選擇權決定權的)個體“做者”感,帶來了過失感-自責內疚感-悔恨感,或者驕傲自滿-自鳴得意的自尊自大-傲慢感,並在事實上阻塞了對精神意識的認知了解:所有一切事物的發生和變化,都遵循於那“獨一整體(GOD)”的意向。


2.認清所有一切行為活動的發生,純粹是完全來自於“獨一整體”的意向,那麼當一個人,全部接納這樣的認知,並且把結果和承繼延續的影響後果,都作為整體的惠賜來接納認可,那麼心智就會被純化而純淨,並且從各種各樣諸多期望值的纏縛裡解脫自由。


3.這“獨一整體”為了他的娛樂玩耍,構造了這個宇宙世界,通過數十億,數万億的“身體-心智”組織機體,正在扮演著這完美的遊戲---對此的了解和接納認可,要比反复吟誦“上帝”(獨一整體的象徵)的種種神聖名號更好,而反复吟誦“上帝”的神聖名號,反過來又要優於去崇拜“以人的身體心智和語言塗抹營造的”上帝形相。


*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見] 如來。---《金剛經》

jenny: 無量無邊的世界, 佛法統稱十法界-----佛世界 / 等等
有形無形 / 色相/ 聲相
見到什光, 聽到什音 ; 光色相, 聲色相
皆是虛妄

不能 [見] 如來=不能見..你本的面目


* [見]念xiàn 古通"現",顯露,揭露。


4.“獨一整體”它本身呈現出了“現象”,當有這樣一個認知了解時,這個人經由“獨一整體”的恩澤慈悲,感受到---在“一切可知覺的,無常變化的現象“內---那“獨一整體”的【存在】,這個人因為對“獨一整體”八重構造的崇敬,就獲得“整體”的祝福而不漏失他的響應能力。


5.了解並且深深的懂得:沒有任何事物的發生是遵循(個體)“我的”意志,只是純粹的全然的觀睹和見證---在“獨一整體”的意向下,那數十億,數万億的“身體-心智”機體的行為活動表演---這是最卓越完美的。這優於去吟唱讚頌“上帝”(獨一整體的象徵)的讚美詩,或者反复吟誦“上帝”(獨一整體)的神聖名號。


6.了解並深深的懂得:“獨一整體”的意向,在時時刻刻的周流遍滿,不帶有任何“個體”認同去觀睹和見證現象的發生,那麼此時,這就好像清透的酥油,連續的流注,或者好像一條河,流暢的涓涓湧動。這就是真正的冥想。這比帶著“個體自由意志”的妄想去打坐要強的多。了解並深深的懂得“我在”就是“整體”,這“非二元”的態度是更為浩瀚遠大,清純和淨化,並且遠超---把上帝和“我”之間假定成- --有差別不同的“二元”的心態,(並且在這個心態下)進而努力奮鬥,苦苦掙扎著去和“上帝”合一,和“獨一整體”合一。


7.承蒙“獨一整體”或者導師的恩澤惠與,當一個人連續不斷的,穩定堅固的駐於“我在”,攀援不斷的心智就安靜止息,全無攀援;伴隨著一個“一切與個人意志無關”的認知了悟,也即:根本沒有這樣一個---去參與,捲入牽扯和關聯的---個體的“我”,這就是無上的供養,無上的虔誠和愛。


8.承蒙“獨一整體”或者導師的恩澤惠與,那攀援不斷的心智消融在“核心”裡,這就是真正的供養,奉獻,瑜伽和了悟。透過調息的運用,心智被調暢,柔和平緩下來,猶如用一張網抓住的一隻躁動的小鳥,被舒緩安定下來。那時,這樣的平緩安定的心態,就有助於去觀察審視“攀援不斷的心智”在那一時刻裡參與的種種牽連攀援。( jenny: "援" , 應該是 "緣" ?  )


9.想法念頭和呼吸,它們的起源都在意識覺知內。


10.當心智專心致誌全神貫注在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上,那個躁動攀援,念頭橫生的心智就不那麼躁動不安了,這也許可以被說成是,心智暫時的被攝伏住了,但隨後它還會再次活躍躁動起來。“獨一整體”是做者,而根本不存在某“個人”沒有任何“個體”擁有任何掌控權來控制念頭想法 它們的活動”,憑藉對此的深深的領悟和承認,此時那攀援不斷的心智就完全被視為無關緊要,隨之這就可以被稱之為:“在'身-心'機體裡的這個攀援的心智已經死亡,而只剩下自動操作運轉的心智,即“ 成所做智”。


11.心智的不斷攀援拉扯,可以通過控制呼吸來臨時的延緩和暫停。
只有當完全的了悟和承認“獨一整體的意向是時時刻刻周流遍滿,而各種各樣種種不同的形體,只是一些“獨一整體”所控制木偶根本沒有它們自身的個體自由意志”,此時,這心智的不斷攀援拉扯才被止息而湮滅。

伴隨這深刻認識和確定承認,三種美好的事情發生:根本不存在“某個人”,也沒有了某“個體”感受到過失悔恨-自責內疚,或者驕傲自滿-自鳴得意-自尊自大,感受到挫敗和沮喪,或者有某種“不和”的敵意感。
生活變的率真,輕鬆而簡單



12.智者,他的心智攀援拉扯已經被摧滅,因為他接受事實,完全確定的承認事實,也即“除非獨一整體的意向,否則不會發生任何事情”,智者完全放鬆,舒適的躺在“我在”裡,帶著“無個體”-“非個體所為”的認知而“無所不為”,從事一切行為活動,因為他完全清楚的知道,“覺知”是遍及並且貫穿數十億,數万億的“身體-心智”機體的獨一無二的“大能”,是職責運轉的核心。“這心智的不斷攀援拉扯是什麼?”當做這樣的質詢探查時,這攀援的心智就直接明白了,它沒有任何自由意志,停止認定它自己是一個有自由選擇權和控制權的“做者”(它無須為非它所做的任何事情承擔責任)並且給“我在”感讓路。穩定持續住在“我在”感上,這就是直接道路。(直心,直了)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道德經》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覺悟者)”“直心是道場” ---六祖《壇經》


13.普通常人的內心裡,當一個念頭想法升起呈現,個體自我就像一個收貨員一樣把它抓住,把它當成“我的想法”,並且參與其中,捲入其中的複雜關聯關係漩渦。那心智思想什麼都不是,只不過就是個體自我把一個想法念頭和它的複雜關係互動進程(思維過程)視同為自己,並且全然參與其中。在覺悟的智者內在中,當一個念頭想法升起時,觀睹見證它的發生,根本不和念頭想法發生牽扯,也不參與和捲入。拉瑪納馬哈希尊者說“智者根本沒有心智思維,並因此對他而言根本沒有他人和別物。”


14.當一個人質詢探查---這個“我”從哪兒來的?此時會沉入意識覺知,揭露出那真相,作為“玄妙催眠狀態”的一部分,這“我”事實上是由“整體”而來。“整體覺知”創造了個體自我感,同時“整體覺知”也會調用發起“自我質詢”的進程,來摧滅個體自我感。


15.當我們完全確定的接受和承認---“獨一整體”的意向是時時刻刻周流遍滿,根本沒有“個體”的自由意志,那麼這個被看成“做者”的“我”,就越來越萎縮消失,一直到完全消失,徹底融入(普遍的一體的)意識覺知。


16.當完全徹底的接納承認『所有一切都是普遍的一體的意識覺知』的時候,個體的自由意志“作者感”消失,在日常清醒狀態期間裡,攀援不斷的心智思想不再存續,心智安寧平靜如同處入深眠狀態一樣。所持續留存的,就是純粹的“覺知”之光---堅不可摧猶如金剛的“我在”。


“觀一切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來空,無作者,無受者。如此通達者,謂之解脫之門。”《智度論》

“因緣生法如響,諸行如化如影,  清淨法眼見無作境界,

  證悟寂滅法性無二,具足實相法行,於一切相無著。”《華嚴經- 第二十四》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8 23:25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14 02:10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六: 不二智慧之明燈_1_第一章 蒙蔽

書 : 不二智慧之明燈~【拉瑪那 . 馬哈希】 - 第一章 蒙蔽


Chapter-1   On Superimposition
第一章 蒙蔽(疊覆,二次曝光,疊印,極其強烈的障覆)


*super-impostion: 疊覆,二次曝光,疊印,極其強烈的障覆
*imposition:完全不必要的,多餘的東西,印象深刻的某種事物在起作用,欺騙,蒙受

7 -12.
由於三種苦(tapa-traya)的巨大折磨,強烈的尋求從那纏縛中解脫,為了從這個痛苦煩惱的生存方式中解脫自由,一個通過了長期的四重成就法修習的卓越弟子,親近一個傑出的導師並且祈請:尊者,導師,慈悲之海,我皈依您!請您解救我!(*tapa-traya: 三種苦---變苦,苦苦,行苦。)
Master:
解救你什麼?
Disciple:
救我出離對生死輪迴的恐懼
Master:
捨棄那輪迴,別害怕。
Disciple:
我害怕這生死輪迴,無法越過這巨大的輪迴之海。所以我皈依您。您要救我!
Master:
我能為你做什麼呢?
Disciple:
救我!我無路可逃。就如同一個人頭髮燒著了,而那唯一要做的就是用水來滅火,所以正如您這樣的一位智者,是像我這樣被“三苦”之火折磨的人們那唯一的救護。您從輪迴的幻像中解脫自在,內心安寧並且沉浸在無與倫比,無始無終的“梵”的至福之中。您一定能夠救助我。祈請您救我!
Master:
如果你痛苦,那麼我能幫助你什麼呢?
Disciple:
像您一樣的聖者,就如同一位父親對他的孩子們一樣,不會看著他人痛苦不管。您對所有眾生的愛是沒有差別的。您是所有眾生的上師,運載我們超越輪迴之海的唯一渡船。
Master:
那麼現在,是什麼讓你感到痛苦?
Disciple:
被嚴酷而痛苦的輪迴之蛇所纏縛,我被弄的神魂顛倒,失魂落魄,苦痛而不堪忍受。大師啊,祈請您來救我出火坑,並祈請您告訴我,我如何能夠解脫自由。

13-17.
M.:說的好,我的孩子!你有靈性並且有一定修持。無須去驗證你做一個弟子的接受能力。你的言辭已經清楚的表明,你是適合的。那麼現在,請仔細聽我說,我的孩子!無上的【自我】,它“存在-知曉-極樂”,那麼誰能是那輪迴的“人”?怎麼可能真的存在這樣的輪迴?這是什麼引起的呢?它是從哪兒,它又是怎麼自我湧現的呢?由於這“非二元”的真實存在,你又怎麼可能被欺瞞,被哄騙的呢?在深睡中根本就沒有任何分離,也沒有發生過任何形式和方式上的改變,並且睡的如此酣暢和安寧,一個愚人醒來就大聲叫喚,喊道:“老天,我迷失了!”不變,不動,無形無相,至高無上,極樂的【自我】---你怎麼可能大呼小叫,長吁短嘆:“我墮入輪迴,我迷失了!”等等諸如此類的話?事實真相是,既無生,也無死;根本沒有“被生出來”或者“死去”的個體真實存在,根本就沒這回事!


D.:那什麼是真實存在呢?
M.:真實存在的只有,無起始,無終結,非二元,永無界限,永遠自由,淨,覺,獨一,無上,極樂,知曉。


18.
D.:這樣的話,請告訴我,這個好像雨季那樣烏云密布,層層遮蔽,覆蓋了我的這個黑暗,這輪迴的巨大欺騙,這巨大的錯覺妄想是怎麼回事?

19-20.
M.:可以說,這就是幻想(Maya摩耶)的力量!如同一個人把給他的信件錯讀誤會,同樣的你把“非二元”完美的【自我】,錯覺誤會成一個“個體”。你哄騙自己,你真的是悲慘而苦難。但是這個錯覺,這個幻想是怎麼升起的呢?就好像睡眠中的一個夢,因為幻想它自身“無知”,幻想它自身不真實,這“無知無明,愚昧”本身就是虛構的幻想,在這個虛假幻想中,這個輪迴顯現出來。你的錯覺就在於此。

21-24.
D.:這個“無明,無知,愚昧,蒙蔽”是什麼?
M.:仔細聽著。在這個身體裡顯現出一個幽靈一樣的幻影錯覺,那個“假我”,斷言這身體是它自己並把這身體據為己有,這被叫做“jiva”(個體靈魂)。這個“jiva”始終倒向外表現象和肉體上的傾向與愛好,執著的認為這世界是真實的存在,而且誤以為他自己是“有自由選擇決定權的做者”,是愉悅享樂,痛苦悲慘的體驗者,經歷者,渴望得到這樣和那樣的東西,想要這個,還想要那個,從未回想起他的真正本質,沒有鑑別力,也沒去質問自己“我是誰?這個世界是什麼?”,因為從未回想起他真正自我,也無從知道他自我,所以只是在輪迴幻夢中游盪著。這個對“【自我】的忽略,沉迷外表現象而心不在焉,失去察覺的健忘”就是“無明”。


25.
D.:所有印度教聖典都表明,這個輪迴是“摩耶”的傑作,但你說,它是屬於“無明”,幻想是因為無明。那麼這兩個說法怎麼融合到一起?
M.:這個“無明”被稱為很多不同的名稱概 ​​念,諸如摩耶,Pradhana(原質冥態),非顯現的隱態,無知,大自然,黑暗,等等。因此,輪迴只不過是無知蒙蔽引發的。

26.
D.:這個“無知蒙蔽”是怎麼展現出輪迴的呢?


M.:無知蒙蔽,有兩個方面:遮蔽掩蓋,投射。
由這兩方面呈現出輪迴幻夢。遮蔽掩蓋有兩個方式。
其中一個,我們說:“它不是,它不存在”,
另一個“它根本不外露,不顯現,不出現,未知”。


27-28.
D.:請詳細說說。
M.:在一個師傅和一個學生之間的探討中,儘管智者教導說,唯有“非二元”的真實存在,而無明的人馬上會想“怎麼可能是非二元的真實現實?不會的,這不可能存在非二元,不是這樣的。”因為這個無始的遮蔽,即使教導了,這教導也會被蔑視而完全被忽略漠視,使得老觀念一直持續,這舊觀念頑固不化。這漠不關心,正是遮蔽掩蓋的首要方面。


29-30.
其次,在宗教典籍,以及和藹可親,令人信服的宗教大師們的幫助下,對這“非二元”的真實存在,他不甚了了,認為無須解釋,只是單純的真誠信仰,然而他無法深入探查,深刻體悟,因而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表面上,只是嘴上說“真實存在並不顯露於外”。“它不外顯”這只是知識教條上的了解,然而這“無明”的幻想,依然頑固留存。這個“它不外顯”的幻想錯覺,是遮蔽掩蓋的第二個方面。


31-32.
D.:什麼是投射(投影)?
M.:儘管他是不變,不動,無形無相,至高無上,極樂,非二元的【自我】,但是人對他自己的看法是把他自我,看成這個有雙手雙腳的肉體,有完全選擇決定權的做者,正經歷體驗的個體人;不但把這個所看到的身體(客體)認同為“我”,還相對於這個認同為“我”的身體(客體),把這個人和那個人,這個事物和那個事物,都看成分離相對的,彼此相異的客體,從而哄騙了自己。就用這個---自我哄騙的虛妄幻想,所錯覺感知到的---這個外部宇宙世界,把這個非二元真實存在給包裹起來形成一個“包膜”,這就是投射(投影)。這就是疊印,二次曝光,蒙蔽。

33.
D.:什麼是疊印?(二次印象,疊印,蒙蔽)
M.:把“存在”扭曲成“不存在”,把某種事物扭曲成“不是它”的東西---就好比,把一條繩子扭曲誤認為一條蛇,一個郵遞員扭曲誤認為一個小偷,把海面的海市蜃樓扭曲誤認為真。把一個臨摹仿造的虛假事物表象,套在一個真實存在上,把某一虛假事物的外觀表象投射在某一真實存在上,這就是疊印,蒙蔽。

(就如同在鏡子麵前的一支鋼筆,通過不同觀察角度去從鏡子裡觀看,我們看到了真實鋼筆“不同部分”的外觀表象,而這一部分外觀表像是真實的,畢竟這是鋼筆的一部分真實外形,然而它又是非真實的,因為它只是一個鏡子裡的“虛像”。這鏡像的鋼筆,並非真實的鋼筆,它只是這真實鋼筆的一部分錶面外觀,同時這鏡像臨摹複製本身就是虛像,雖然它反映出部分真實,但它的確還是假的,這虛像會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呈現出虛像的變化。如果把鏡子臨摹複製的虛相認同為真,原本真實的鋼筆就會隨著觀察角度不斷的變動,似乎看上去具有千差萬別的不同“表面現象”。這個鏡像既不真實,也不完全虛假。即真又假。

通過鏡子來觀察真實事物,總是會看到真實事物的某一角度某一方面的外表形象,並把所看到的那個形象,聯想扭曲為另一種事物。把一條繩子,通過這樣的鏡像臨摹,在某一角度上,它的樣子幾乎就好像真的一條蛇。於是就認定了這“真”的有一條蛇。而一個郵遞員,通過這樣的鏡像臨摹,二次曝光反射,在某一角度上,它的表象,幾乎就真的像一個小偷,於是就認定了這“真”的有一個盜賊。通過這個“鏡子”來看真實,就總是會把某一角度所看到的影像,認同為真實的其他事物。這就是把“臨摹的虛假表象”套在了一個真實存在上。第一次曝光,通過某一角度把真實的鋼筆曝光成鏡子裡的虛像,第二次曝光就是把這個觀察角度所看到的虛像,重新第二次認知辨識,並認定為另一“真實”事物。這就是二次疊加,蒙蔽,包裹。把假像包在真的上面。把類似和近似卻並不全等的某一角度投射疊印來的鏡像,認同為全部和真實。)

34.
D.:虛假的幻相疊印在真實事物上,這真實事物是什麼,根本的本體,存在實體嗎?
M.: “非二元”的【存在-知曉-極樂】,或者至高無上的梵,就是真實存在實體。就好比,虛假的“蛇”的名稱,概念和結構模樣,被疊加複印在一條真實的繩子上,同樣的,在這“非二元”的真實存在實體之上,疊加套印了各種門類各種層級的“有感知事物能力的有情眾生,以及無生命的事物”。於是因此,各種名詞概念和結構現象,這些名相就經由這疊印的化妝打扮,顯現為這宇宙,形成這個蒙蔽。這是虛幻的表面現象。

D.:在這個非二元的真實存在上,誰在哪兒引發了這個疊印,這蒙蔽?

M.:摩耶(Maya)

D.:摩耶是什麼?
35.
M.:它是對於---前面所描述的【梵我】---無知不明的“幻想”。

D.:這個無知不明的幻想,又是什麼?

M.:儘管話說起來,【自我】就是【梵】,但這不是對【梵我】的學術概念上的知識。那些阻塞住這個【自我】認知了解的,就是對“無知不明”的幻想。那些阻塞【自我】認知了解的就是“無明”。

D.:這個“無知不明”的幻想,是怎麼投射出這個世界的呢?

M.:正如對本質本體的無明蒙蔽,換句話說,繩子映射成一條蛇的臨摹幻影,因此對【梵我】的無明蒙蔽,映射出這個世界。

43-50.
M.: “梵的能力是無窮無限的。在這些能力中,那內在力量經由它的放射和照耀而彰顯出來。”

D.:那些不同的力量是什麼呢?

M.:在有情眾生中的“知覺力,感覺能力-【識】”;【風】的“運動能力”;【地】的固態能力,穩固力,【水】的流變,變移性能力,【火】的熱力,激烈迸發力,【空】空靜空閒不佔用,承載一切,接納一切的包容力,衰敗消亡事物中的衰變蛻變趨向力;還有更多更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這些能力始終歸於“不變異,不顯現”,而隨後才顯現出它們自身。它們不可或缺的一直 [潛在] 於非二元的梵,就如同孔雀羽毛的那些鮮豔奪目的顏色,潛伏存在於孔雀卵中,或者如同枝繁葉茂的榕樹,潛在於那微小的種子裡。芥子納須彌,一粒極其微細的種子裡,潛在休眠著整個宇宙的所有事物。

D.:如果所有一切能力是潛伏休眠於這獨一的梵內,為什麼它們不同時同步的一齊彰顯?

M.:樹木,莊稼,草本植物,匍匐植物,等等,注意它們的種子,它們是怎樣被大地容納和控制的,這些種子中,只有一部分發芽並向外生長,依循著土壤,氣候,季節和活動週期。所以同樣的,對於現象的表現類型和彰顯的程度力度,都由條件,狀態而定。梵(摩耶Maya的所有一切才能能力的底層根本本體),連接結合【想】的能力,此時,這個能力展現為【心智】。於是,始終潛伏,休眠靜止的摩耶Maya,霍然從至高無上的【梵我】-所有一切的共同源頭,噴湧顯露為【心智】。隨之,這個心智塑造出所有宇宙。瓦西斯塔Vasishta就是這麼講述的。 (瓦西斯塔Vasishta,這是梵文的英語寫法,一個古老大師的名字,搜索一些資料,他似乎是《梨俱吠陀》的主要作者。《梨俱吠陀》的成書時間大致是在公元前2000至1500年之間,由於印度古人不慣用文字記述,《梨俱吠陀》實際上是靠婆羅門祭司們代代口耳相傳,爾後才有手稿。有的資料把吠陀思想產生的時間推延到公元前7000年。---譯者註)

51.
D.:這個產生摩耶MAYA投射力(預測,構想,投射,突起)的這個心智,它的特性是什麼呢?

M.:去“想起”(回想,追憶,記憶,使自己回想起一時忘掉的)諸概念,諸想法,或者諸“潛在”,就是它的特性。由於它所容納的內容,它包含有諸“潛在”,並且,以兩種方式,顯現於那意識覺知觀睹下,這兩種方式為“我”和“這個事物”(如此,如彼,這樣和那樣)


D.:這些方式又是什麼呢?

M.:它們是概念“我”(總的印象“我”)和概念想法上的“這個”,“那個”,等等,對顯現事物的總印象。


52.
D.:這個概念印象“我”是怎麼被覆蓋疊印在意識覺知“觀睹”上的呢?

M.:猶如銀色光澤被包覆疊加在珍珠的“真珠質”上,讓真珠質顯現為銀色,同樣的,概念印象“我”包覆疊印在本質覺知觀睹上,就把這本質覺知觀睹顯現為“我”,也就是這個體自我意識ego,看上去彷彿這覺知觀睹和個體自我意識並沒差別,恍若這“個體自我”本身。

53.
正如一個人,鬼迷心竅,被某種潮流風氣哄騙驅使,而在行為表現上完全判若兩人,同樣的,這覺知觀睹被概念“我”所染,遮蔽忽略它的真正本質本性,就把它自身呈現為“個體” 自我意識 ego。

54.
D.:這不變而恆常的覺知觀睹,怎麼可能把它自身錯認為是變動無常的個體自我呢?

M.:就好像精神錯亂的一個人,覺得他自己飛在半空中,或者好像一個癲狂的醉漢,或者好像一個思維散亂的精神病人,思維混亂而語無倫次的瘋子,或者好像一個正在夢中遨遊的痴心妄想的做夢人,或者一個鬼迷心竅的人所做出的古怪行為,儘管“覺知觀睹”本身,它不動而恆常,清淨純粹,然而在虛構的幽靈般的個體自我意識的染著,蓄意包裹覆蓋下,就變化顯現為“我”。

55.
D.:是心智的“概念我”,把覺知觀睹修改顯現為個體自我意識的嗎?或者在觀睹覺知裡,心智的概念“我”本身被修飾成個體自我意識?

56-57.
M.:這個問題不可能出現,由於除了【自我】就再無任何真實存在物,所以它自己無法對它自身顯露去了解明白它自身。(菜刀無法依靠砍開自己來了解自己“切割”的能力。磅秤無法依靠稱量自己,來表明它自身的“稱量”能力。)因此它必須喬裝改扮成“個體自我”來顯露【自我】 。

D.:對此請您更深入的解釋。

M.:就好比對繩子這一事實真相的“無知”,“無知”本身不可能把真實的繩子伸展成蛇,但只須把繩子虛構成---看上去像一條蛇;對水的“無知”並不能顯現真實的水本身,就把水虛構顯現成流動,泡沫和波浪;對火的“無知”無法顯現真實的火本身,就把火虛構顯現為火花和火光;對土的“無知”無法顯現真實的土本身,只能把土虛構表現為一個容器,同樣的,對“觀睹見證”這內在力量的“無明”,無法展現“觀睹見證”自身,只能把目擊觀睹虛構呈現為“個體自我ego”。

58-60.
D.:大師,【自我】透過“摩耶Maya”被分離,碎裂成個體的“我”個體自我意識,怎麼能這麼講呢?【自我】不與萬法為侶,和任何其它事物都無關;就好像“乙太”,它始終純淨,無雜無染,不變,不動。摩耶是怎們能夠觸動染污它的呢?【自我】的分離碎裂,就好比說“我看到一個人掌控了“以太”,然後把它塑造成一個人;或者用風捏了個酒桶,這不是個荒誕的說法嗎?我現在陷入輪迴之海。救救我吧。

61.
M.:摩耶被叫做摩耶,就因為它能夠把“不可能”虛構營造成“可能”。這是能力,把這能力帶入觀察,這個能力就使得併不始終存在的東西,非恆常的事物,看上去清楚生動能被理解知道,就好比一個魔術師,讓他的觀眾看到了一個空中樂園。如果一個人能夠這麼做,摩耶就不能那麼做嗎?對此,一點也不荒唐。

62-66.
D.:請您再透徹的講講。

M.:現在仔細考慮睡眠引發夢境幻象的能力。一個人關起門來,躺在一張小床上沉入睡眠,在他的夢境裡塑造出迷人的飛禽走獸形象;這個做夢的人睡在他的家裡,而夢境幻像裡所呈現的他,正漫步在貝納勒斯的大街小巷裡,或者塞圖的沙灘上;儘管這做夢的人,不動,不變,穩定的躺在那兒,然而在他的夢境幻像中,他正飛在半空中,一頭栽進一個深淵,或者一刀砍下他自己的手然後把它抓在他手裡。對夢境本身而言,是否穩定連貫,是否前後一致,並不是必須的,穩定或者不穩定都無所謂。在夢境幻像中,無論閃現什麼,佔有了什麼,都是恰當的,合理的,而且都不被批判,無可指責和挑剔。如果說這麼簡單的睡眠,都能夠通過做夢來把“不可能”虛構成“可能”,那麼以摩耶那無所不能的幻力,創造這個難以描述的宇宙,又有什麼奇怪,用得著那麼驚訝嗎?這摩耶,是它的完全本能。

67-74.
為了去描述說明它,我得給你講述一個來自於瓦西斯塔瑜伽Yoga Vasishta的簡短故事。有個國王叫做拉瓦那,有一天在王宮的朝會時,一個魔術師出現在他面前。他迅速的走近國王,向國王行禮致敬,並說:“陛下,我想展現一個奇觀給你,看!”說著,這魔術師,在國王面前揮動一個孔雀羽毛做的“連枷”。國王就被弄的眩暈恍惚起來,忘記了他自己,並且看到一個巨大的幻像錯覺如同一個離奇的夢。他發現一匹馬就站在他面前,他騎上馬奔馳狩獵在一個森林裡。在漫長的狩獵之後,他焦渴難耐,找不到水喝並且越來越疲乏。就在此時,一個種性低賤的女孩忽然出現在眼前,拿著一個泥盤子裝著一些粗鄙的食物。由於極度的飢渴驅使,他扔下了所有的種性制度上的限制,扔下了他的自尊心,請求那女孩給他一些吃的喝的。那女孩強迫他答應,必須娶她為合法妻子才給他吃喝。他毫不遲疑的答應了,接過她遞過來的食物,後來跑進她所居住的小村子,它們倆就做了夫妻,生活在那裡,並生下了兩男一女。 自始至終,這國王一直坐在國王寶座上沒動。而就在那短暫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間隔裡,他被導入另一貌似真實的悲慘人生,持續了有好幾年。瓦西斯塔Vasishta用這樣的模式,對Rama講了幾個長篇故事,就是為了讓他銘記,那“摩耶”的神奇絕妙的扮演,通過摩耶,那“不可能”是如此輕易的虛構成“可能”。

75-76.
超越了這心智伸展攀緣的力量,就沒有錯覺幻象,然而沒人不被它哄騙。它的特性是去把那“不可能的”完美達成。沒什麼能夠逃脫它的力量。甚至於無染,清淨,不動,不變,恆常的【自我】,也被虛幻成了,看起來好像無常,變化,被染污的。

D.:怎麼會這樣的?

M.:看看這天空是怎麼樣的,這天空是不可分的清澈無污點的,但看上去是藍色的。那至高無上的【自我】儘管永遠純淨無雜,然而一直被個體自我意識所包裹覆蓋,一直穿著個體自我的外套,被虛幻展現為血肉靈魂的人,就好比這個拉瓦那國王,扮演著這個低賤卑微,苦 ​​難悲慘的人生。

77.
D. :如果這至高無上的【自我】通過接連結合心智的“我”模式,虛幻營造了這個“個體血肉靈魂”的假象,那麼他應該只顯現為一個單一的血肉靈魂啊。但現在有很多個血肉靈魂。這獨一的真實存在,又是如何顯露出如此眾多不可數的血肉靈魂個體?

78-80.
M.:一旦這單一獨體的血肉靈魂錯覺開始顯現,在這個純淨的至高無上的【自我】內在運轉中,用那知曉的純淨以太【空識】,它自然的自發的衍生其他的貌似真實,其實虛無的個體靈魂們。一旦有一條狗跑進一個佈滿鏡子的房間裡,它首先會在一面鏡子裡導致一個反射映像,隨即一連串的反射映射就形成了不可數,於是這條狗,發現它自己被無法計數的其它狗們環繞包圍了,這狗就變的憤怒而低吼顯露出要開打的樣子。因此這些鏡子是伴隨著純淨獨一【自我】,非二元的意識以太【空識】。一個血肉靈魂的錯覺,就沒法不躡足於眾多血肉靈魂的幻象之中了。

81-83.
再者,把這個世界看成“你-我-他”等等的這個“習慣習氣”,也在夢裡,迫使做夢者去把夢中貌似真實的虛幻事物看成實體,在這一點上也類似於鏡像衍生的反射映射複製。與這個“狗進入佈滿鏡子的房間”類似的---即使現在,那過去世的大量習慣習氣,堆積積累,使得唯一純淨無雜的“知曉-以太-空識”的【自我】看到無法計數的虛幻個體靈魂們。能夠超越這摩耶範圍的,正是它自身的那個“不可思議”,那個“朦朧未知”;現在這一點水到渠成了,現在注意聽,這物質身體和這宇宙範圍,階層是怎麼被封裝建立的。

84-85.
正如至高無上的自我,通過摩耶的“我”模式而表現為“我”,同樣的,這至高無上的自我,它就通過摩耶的“這個,那個,如此,如彼”模式而顯現成---這個塞滿了它的內容物的宇宙。

D.:怎麼個意思?

M.:那多樣性的力量就是“這個,如此”模式,它的本質就是去持續設想想像“這個”和“那個”“這樣和那樣”。在意識的以太中,它追憶回想著數百萬計的潛在因素,把這些潛在設想成“這個”和“那個”“這樣和那樣”。被這些潛伏潛在的眾多因素攪動激發著,這個體靈魂儘管它本身也是意識的以太,當下卻展現表露成個體的身體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顯露成這個外部的諸多世界以及多樣性的差別差異和分歧。

D.:怎麼個意思?

86-89.
M.:首先,心智顯現在不可分的意識以太中。它的整體活動來自於前面所說的諸潛伏潛在因素,這整個活動表露為多種多樣的各色貌似真實,其實虛幻飄渺的結構模式和外形,諸如“這個---就是帶有器官和肢體的身體”---“我就是這個身體”---“這個---就是我的父親”----“我是他的兒子”---“我的年齡多少多少歲”---“這些人是我的親眷和朋友們”---“這個就是我們的房子”---“我和你”---“這個和那個”---“好和壞”---“喜樂和痛苦”---“奴役束縛和解放自由”---“種性,宗派和責任義務”---“諸神,人類和其他活物”---“高,低和兩者中間”- --“享受者和令人享樂的事物”---“數以百萬計的範圍和階層”---等等。

D.:這些諸多潛在因素,怎麼能自身閃現為這個浩瀚宇宙的呢?
90.
M.:一個人在深睡中停留在不動不變以及喜樂中,當被這些湧起的潛在因素激發攪擾時,就看到了“眾生和世界”的虛假的夢境;它們什麼都不是,而只是在他內在中的諸多潛伏潛在因素。因此在清醒狀態,同樣他也是被這些潛在潛伏因素所顯現成的---這些諸眾生和諸世界的幻象所哄騙。

91.
D.:現在,大師啊,這個夢只是在清醒狀態裡,諸多心智印象所結成的“複製再現”,並且這些心智印象,之前就 ​​潛伏著。它們把過去經歷的體驗,重新復制再現。因此,可以確鑿的把夢幻說成---僅僅只是心智的封裝營造。那麼這個清醒狀態下的世界,事實也應該同樣如此,這個清醒狀態下的世界,必然是作為某些過去的堆積印象,過去感受的“再生繁殖,複製再現”。引發造成這些清醒狀態下的體驗經歷的,這些印象,印記感受,它們是什麼呢?

92.
M.:就如同清醒狀態下的經歷體驗,導致產生了夢中世界,同樣的,過往累世的諸多生命體驗,導致產生了這個清醒狀態下的這個世界,儘管這一切都是貌似真實,其實是虛幻的。

D.:假如當前的體驗經歷,都是前面所描述的那些,由它們所導致引發的結果,那麼又是什麼,導致產生了它再往前的那個?
M.:是來自於它更早前的印象感受導致的,依次類推。

D.:這樣的話,就延伸歸結到創世紀造物的時刻了。在崩散融化中,所有這些印記印像都必然被融化掉了。那麼還剩下什麼來開始新一輪的創世紀造物呢?
M.:正如你把一天所收集的印象和印記感受,歸攏潛伏在深睡中,並在隨後的一天變成外顯;同樣的,那先前循環(kalpa劫)的諸印象就在隨後的一個循環(劫)裡“再現”。於是乎,摩耶的這些印像印記,根本就沒有起點,就這麼來來回回的反复顯現。
(注:劫-世界自創始至毀滅的一周期,古印度認為世界每若干萬年便毀滅一次


93.
D.:大師,之前那些所體驗經歷的東西,現在能記得,能想起來。為什麼前世的經歷體驗,我們就不記得了呢?


94-95.
M.:這不可能發生。審視一下,那清醒狀態下的經歷體驗是怎麼在夢境裡“再現”它們自身的,只不過,並不是使用和清醒狀態下相同的同一方式來抓取捕捉,和清醒狀態下理解觀察的方式不一樣,只是以不同的的方式去捕捉抓取不同的觀察領會。為什麼?因為睡眠使得一切截然不同,使得一切大不相同,既然睡眠隱藏遮蓋了原本最初的狀態關係和態度方位並且扭曲了它們,以至於同一經歷體驗在夢中被再現為不同的配置安排,常常和原先的相悖,畸變和搖擺不定。同樣類似的,過往的生命體驗經歷,就被死亡和昏迷所擾動影響了,以至於這次當前的人生,在配置安排上,環境背景和先前的那一次生命是不同的,並且,同一體驗被按照一個不同的方式再現出來,那不能再稱之為過去

96.
D.:大師啊,夢中景象僅僅只是心智產物,瞬變現象,稍縱即逝並且很快瓦解成虛幻。所以夢中景象,把它們說成是幻象錯覺是完全準確的。但是與之相反的,清醒狀態下的世界,被看到是持久延續的,是穩定的延續著的,而且所有證據跡像都能證明,它是真實的啊。怎麼能把這清醒狀態下的世界也歸為夢境,並說它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呢?

97-98.
M.:在夢裡,那夢本身內在中,被經歷到的景象和情節,那體驗是被驗為真實的;在夢中,這些景象經歷和體驗並沒在夢中崩塌為虛假。同樣的,在這個清醒狀態下的,此刻對這個世界的體驗,也同樣被認定為“可證”的真實。但是當你甦醒,回到你真實真正的本性本質,這個你此刻堅信的真實世界,也就類似你昨晚的夢一樣崩潰,同樣變得虛幻而逐漸消失。

D.:那接下來的問題是,在夢和清醒,兩個狀態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99.
M.:兩個都僅僅只是心智,貌似真實而其實完全虛幻。對此用不 ​​著有任何懷疑。清醒狀態的世界,是一個被拉的很漫長的錯覺假象,而睡夢狀態是一個被拉的很短暫,一個臨時的錯覺假象。這是唯一的差別,兩者之間就這一個不同,除此再無差異。

100.
D.:那就是說,清醒和睡夢,都只是同一夢境,誰是這個夢者?

M.:這所有一切宇宙,都是那“非二元”---[無染,清淨,純一,知曉,極樂的唯一真實]---它的夢境。[真實]做了一個夢,而這夢就是宇宙。

D.:但一個夢,只能發生在睡眠中。那麼這至高無上的【自我】跑去呼呼大睡,就為了來觀看這個夢嗎?

M.:我們的睡眠,相當於對【自我】的覆蓋蒙蔽狀態,睡眠隱匿掩蓋【自我】的真實本質本性,從時間概念上說是曠古至今。【真實自我】夢想出這個宇宙的夢幻。這就好像“做夢者”被他的夢境所哄騙,把夢中經歷的體驗當作他自己,思考著他的夢中經歷和體驗,以為那就是自己,所以同樣的,那不變不動的【自我】,通過這夢境所呈現的幻象,錯覺經歷體驗著生死輪迴的血肉靈魂。

101.
不斷觀看體會這個夢一般的肉體,感知和思維,等等,這血肉靈魂就被哄騙欺瞞出“他是這個身體和感知思維等等”的信念;伴隨著這身體,感知和思維,他沿著“清醒--夢--深睡”三個狀態一圈又一圈的轉。這就形成了他的輪迴。(*按照這一段的解釋,似乎“死亡狀態”和“深眠狀態”有些類似,“醒”來時換了一個有很大不同的配置,睡眠可以叫小死,做夢可以叫半醒。)

102-104.
D.:什麼是清醒狀態?

M.:它是“我”方式,連同其他全部的心智模式一起連接關聯“客體現實夢境”的現象。對於清醒狀態,在粗重身上,打開“我”屬性,這個個體被稱之為“visva”(周遍醒位),清醒狀態的經歷體驗者。

D.:睡夢又是什麼?

M.:在感知和思維從“外部活動”被收回後,在清醒狀態下被心智思想模式形成的印象感想,在睡夢中翻版再現它們自身為夢中景象。對這個微妙身狀態的體驗者,被叫做“taijasa” (炎光夢位)。

D.:深睡是什麼呢?

M.:當全部心智思維模式都蟄伏休眠,靜止潛伏在“原因”的無明遮蓋里,此時就叫做進入深睡。這裡的體驗者,叫做"prajna"(有慧深睡位)得自我的極樂。

105.
由於他過往的因緣業報的運算操作,並依照它來賦予他---清醒,睡夢或者深睡體驗,這靈魂個體,就輾轉在這個旋轉木馬上。這就是輪迴。以同一方式,因為過往因緣業報的影響結果,個體靈魂受到生死支配。

106.
儘管如此,它們也都只是那被哄騙的心智---所表露出的現象,並不真實。他看上去貌似真實的出生或者死亡。

D.:生死怎麼能被說成是幻相錯覺呢?

M.:請認真聽我說。

107-109.
正如當個體靈魂被“睡眠(遮蔽)”完全控制時,清醒狀態下的“關係配置和態度舉止”就讓位給了一個“新”夢想,以便去“重排復現”以前的經歷體驗,或者在外部客觀現實夢境中所需要的事物,以及心智思想活力全部衰減而喪失;那麼同樣的,當他被死亡前的昏迷所壓倒,他當時的“關係傾向,角度,態度”就散失了,並且心智不活動而潛伏著。這就是死亡。當心智把過往的經歷體驗“重排複製”,以一個全新的配置安排,再次顯現時,這個表面現象就叫做“誕生”。誕生的序列進程,開始於人的想像設想,“這個就是我的媽媽;我躺在她的子宮裡;我的身體有這樣那樣的肢體。”隨後,他設想他自己誕生到這個世界裡,稍後他宣稱“這個就是我的父親;我是他的兒子;我的出生年代和年齡段是如此這般的,這些人是我的親屬和朋友;這個漂亮的房子是我的”,諸如此類等等。死亡前的昏迷麻痺使得之前的一個幻象衰退喪失,而這一系列新的幻象進程,則開始於前一個幻象的散滅,但是這新的幻象進程,是依賴過往的行為態度的“反應作用”的影響,取決於過往行為的後果。

110-113.
個體靈魂被那不真實的死亡前的昏迷假象---壓倒性的控制住,會依照他的,過往不同的行為態度,而顯現出不同的幻象。在死亡發生後,他相信“這裡就是天堂;這裡非常可愛,我就在這個天堂裡;我現在就是一個絕妙的天人;於是眾多迷人的仙女就來服侍我,樂意聽我的召喚;我暢飲著天國瓊漿玉液”,或者,“這就是冥界;這傢伙就是死神閻王爺;這兩個就是死神派來的信差-牛頭馬面;哦!它們如此殘忍無情---它們把我投入地獄!”,或者,“這裡就是慈悲淨土;或者梵天淨土;或者毗瑟挐淨土;或者濕婆淨土,諸如此類。於是依照他們的類型,過往潛伏著的,隱含著的因緣業力果報,就在真正【自我】面前,在這真正【自我】永住,不動,不變的意識以太,顯現出“生死”幻象,天堂地獄或者其他領域的六道輪迴幻象。這些都僅僅只是屬於心智的虛妄幻想所形成的錯覺哄騙,而根本就不真實。

114.
在真正自我的意識以太內在中,存在有---這宇宙的表面現象,就好像半空中的乾達婆城。這是被空想出來,並被認同為真實一般的來喜愛,然而實際上根本就不是真實的。這“空中花園”完全是用“名詞概念”和結構形式---虛構編造的空幻現象,除此之外,它什麼都不是。 ( *從深睡轉入清醒,而配置基本不變,此時是日常睡眠;從深睡著轉入清醒,而配置改變,此時為“死-生”)

115.
D.:大師啊,不光是我,而是所有人,對這個世界裡的有情眾生和無生命事物的全部直接體驗,都認定它是可驗證的並且是真實的。這世界怎麼能被說成是虛假的呢?

116.
M.:這世界以及它全部的內容,僅僅只是在意識以太上的超級印刷,巨大的拼版偽裝。

D.:這疊印是通過什麼實現的?

M.:通過對【自我】的遮蔽和掩蓋。

D.:它是怎麼掩蓋並疊印的?

M.:就好像把有情眾生和無生命的事物作為一個繪畫藝術作品,呈現在一個巨大的背景屏幕上。

117.
D.:鑑於那些經典所宣稱的,這所有宇宙是按照大自在天Isvara的意願被構造出來的,而你卻說,這一切是被某個人的無 ​​知蒙蔽所導致的。這兩個說法怎麼能夠調和自洽的?

118.
M.:沒有任何矛盾的地方。經典中所談及的那個“大自在天”,意思就是指“摩耶”,它構造出五個基本元素,並且按照多樣的各色各樣的配置組合方式來糅合混合,虛構出多樣化多樣性的宇宙,而這全都是虛構出的假象

D.:這經文怎麼就能言明“假的”是什麼?

M.:這些經文的本意是引領---去認清那無知蒙蔽,而不是針對在表面上閃現什麼現象。

D.:這怎麼講?

M.:人一直不考慮,不關注他是完美意識以太的真實存在本性,這個“漏”,使得他包裹著“他是一個身體,等等”的自我認同,而被這包裹覆蓋所哄騙,因而把他自我當作一個微末的個體而具有低位的容量,卑微無能的性質。
那麼如果他被告知,他是這整個宇宙的造物主,他會嘲笑這個概念,並且拒絕接受引導。(不笑不足以為道)因此為了遷就他的信念程度來加以慢慢引導,那些經文就權且暫時假設了一個大自在天來作為宇宙的創造者。但這不是真的。
儘管如此,這些經文,還是給那些能夠理解,願意思維的探求者,揭露出了那真相
你現在正把那幼稚園童話故事,錯誤的理解為形而上的真相。就在這一點上,你也許還記得在Yoga Vasishta中的那個童話故事。

119-134.
D.:這故事是什麼樣的?

M.: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表明這宇宙的虛無
在聽到這故事時,那“把這個世界當真實”以及“這世界是大自在天所造”的虛假觀念,就會全部瓦解消失
簡短的來講述,這個故事是這麼描述的:一個小孩兒要求它的保姆來講個有趣的故事。因此她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保姆:從前,一個擁有無上能力和權威的國王,他的母親不孕,這國王統治著三個世界。他的話,對於這三個世界裡的所有國王們就是法律。不孕母親的這個兒子,擁有非凡的,短暫營造幻象的能力,可以虛構創造,養育以及毀滅這些世界。他能以他的意志意願來穿上三個身體中的任何一個,白色的,黃色的和黑色的。當他穿上黃色的身體時,他產生了一個強烈的願望和催促,就好像一個魔法師,他創造出一個城市。 小孩:這個城市在哪裡呢? 保姆:它懸掛在半空中。 小孩:這城市叫什麼名字? 保姆:幻城 小孩:這城市如何建設的? 保姆:它有14條盛大壯麗的街道,每一條都被分成三部分,在其中各自都分別有很多令人喜歡的花園,巨型大廈,還有7個豪華奢侈的水池---裝飾著成串的珍珠。有兩隻燈,一個溫暖熱情,另一個平靜涼爽---這兩隻燈永遠照亮城市。在其中,這不孕母親的兒子,建起很多漂亮的房子,一些在高處,有一些在中間,其他的就在低地上。每棟房子都有一個黑色的毛茸茸的屋頂,9個門洞,若干窗戶以便讓風進來,房子有5盞燈,三個白色的頂樑柱子,而牆壁上精密的 ​​塗滿漂亮的灰泥。用他的魔法,他虛幻了大量的可怕幽靈,讓每個幽靈都去守衛一棟房子。就好像一隻要飛入它巢穴的鳥一樣,以他的意願,任意進入任何房子,並按照他的喜好隨便折騰,縱情享樂。

135-140.
穿上他的黑色身體,他就通過那幽靈幻影的守衛們來保衛這些房子的家。穿上他的白色身體,他瞬間即刻就把它們都化為灰燼。這個不孕母親的兒子,就好像一個被再三愚弄的傻瓜一樣,反反复复的把城市建立起來,保衛它,然後付之一炬,全部毀滅,全憑他突發奇想,忽然冒出的怪念頭,忽然自發的胡亂想像,一時突然的興致和心血來潮,一旦他折騰累了,就跳進“海市蜃樓”幻想之水里洗浴,並且讓自己煥然一新,好似補充了能量一般精力充沛,並且把虛空中採集來的鮮花做成衣裳,得意洋洋的穿在身上。我曾經見過他,他會很快跑來這裡,就在你面前,把那用玻璃碎片精美製成的4串閃著玻璃光澤的寶石,以及珍珠銀的腳鐲作為禮物送給你。 這小孩兒把這童話傳說信以為真,並且很喜歡。因此就因其無知愚蠢,而被愚弄哄騙,把這個世界當作真實。

141-148.
D.:這個故事是如何表明要旨的呢?

M.:這個故事裡的小孩子,就是這個世界裡的蒙蔽無知的人;那奶媽乳母,就是那講述著大自在天創造萬物的那個經文;那不孕母親的兒子,那個最有權威的國王,就是“摩耶”所生的大自在天;他的三個身體就是“摩耶”的三個能力;以梵天,毗瑟挐,樓陀羅的面貌來假立形體,(分別代表創造之神,守護之神,破壞之神的假立比喻形象)。黃色形體的梵天,貫穿遍滿全部宇宙,在意識以太內構建了故事中的空中之城,這城市的名字是“完全虛幻”;那14條街道,是14個世界;那優美的花園是森林,那巨大的建築物是各類綿延的山脈;那兩盞燈是太陽和月亮,那奢侈豪華的水池,以及上面裝飾的成串珍珠,就是海洋以及流入海洋的那如此眾多流動的江河。

149-155.
那些蓋在高處,中間和低地的房子,就是天人,人類和動物的身體;那三個白色的立柱就是骨骼,那牆上塗抹的精細漂亮的灰泥就是皮膚,那黑色毛茸茸的房頂,就是頭和頭髮,那9個門道就是身體裡的9竅,那5盞燈就是五官感知,而那可怕的幽靈守衛就是那個體自我ego. 現在,大自在天,這國王,他是這個不孕不育的母親“摩耶MAYA”的兒子,建造了這些身體的房子,並且隨心所“欲”,所“信”的鑽進房子裡成為血肉生命個體,並在幽靈守衛-ego -個體自我意識的偕同下,一起活動嬉戲,漫無目標,一刻不停的瞎折騰。 穿上黑色身體,他的功能作用就是毗瑟挐或者宇宙大我,支持維護供養著宇宙。穿上白色身體就是“樓陀羅”毀滅破壞神,這全部是內在的活動並且一切在內,他把所有整體宇宙縮入他自己。這就是他樂此不疲的折騰。這個尋歡作樂就被說成是---國王在幻想之水中,用幻想之水讓他自己煥然一新,恢復飽滿,活力充沛。他引以自豪和得意的,是他的獨立自主,他的最高統治權。那從空中綻放的群花就是屬性特徵-全知和幻化的萬能。那腳鐲是天堂和地獄,那4串玻璃光澤,是四個Mukti的階段— Salokya, Samipya, Sarupya and Sayujya,意味著在等級次序上的平等平衡,條件身份或者力量,以及最終的身份。這國王期待跑來送禮,是偶像崇拜---這滿足了熱愛者的祈禱。用這個方式,那些對經典經文的無知學生們,就被他的蒙蔽掩蓋所哄騙,相信這世界是真實的。

161.
D.:天堂和地獄以及四個至福的階段,應該全都是假的,虛幻的,但為什麼一部分經文裡,還要設立去贏得天堂或者至福的方式方法和次第?

162-164.
M.:一個寵愛孩子的母親,在看到她的孩子因胃寒而痛苦時,就想到要給孩子吃一點暖胃的胡椒,但意識到孩子厭惡胡椒粉而喜歡蜜糖,於是就溫柔慈愛的哄騙這小孩子,在強行把胡椒放進孩子嘴里之前,先塗抹一點蜜糖。同樣的方式,經文作者們以他們的慈悲同情,看到了無知蒙蔽的學生們,因這世界而痛苦,期望他們能去弄清真相,但也知道他們熱愛這個世界,而厭惡那非二元的真實存在---因為那真實存在是微妙難懂的,就溫柔慈愛的,在拆穿揭露出那“非二元”的真實之前,用天堂的享樂和美好等等,來哄騙他。

165.
D.:那麼這個天堂理念,又是如何引領他來到這非二元的真實呢?

M.:通過正行,正業,天堂就被獲得;通過樸素的修行和對毗瑟挐的專注,以及那四個至福的階段。一個人於他的了解領悟上,在這些方面隨他所喜歡的方式去修持。通過不斷的反復修持,在幾個人天輪迴中,他的心智就變得純淨,並且遠離感官理智思想上的享樂,從而接受關於非二元真實存在的最高教導。

166.
D.:大師啊,承認天堂,地獄等等,是不真實的虛幻,那大自在天又怎麼能如此頻繁的通過經文來提及---同樣宣稱它們不真實的呢?

167.
M.:嗯,大自在天充滿了他所有榮耀壯麗的事物,含有所有一切道路路徑,那些聲稱大自在天是摩耶的作品,說個體靈魂是無知蒙蔽(無明),它們也是成功的通途。

D.:不同的通道入口為什麼在經文裡自我抵觸和矛盾呢?

M.:這些經文作者,它們的意圖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生他自己的努力,諸如良好的行為舉止,簡單樸素和奉獻,來釋放罪惡感,清除他的罪障感,淨化它們的心智。
去哄勸他,這些說法是投其所好,讓他高高興興的願意臣服於他真正自我
由於它們自身的無知,這些真正的教導很難讓他們主動自願放下個體自我的認同退位並臣服於真實自我
所以一個全能的大自在天就被說成是可以豁免果報
這就是之所以一個大自在天出現在舞台上。稍後,這經文就宣告,那個體靈魂,大自在天和這個世界全部同等的虛假不實


168.
大自在天,這幻象錯覺的作品,並不比睡眠的產物---主觀夢境更真實。作為個體靈魂---無知蒙蔽的產物,或者睡眠的產物---主觀夢境,他都是同一類,同一範疇。

169-174.
D.:經文上講,大自在天是摩耶的產物,那麼我們怎麼能說,他是源自無明蒙蔽?

M.:這個對於【自我】的遮蔽無明,可能會產生單一的作用,或者整體的總體的作用,就如同我們說,單一的樹木,或者一個整體的森林。對所有宇宙的總體無明遮蔽,被稱之為摩耶。摩耶,它的產物功能上,它在宇宙的清醒狀態,是“大自在天”顯現為“宇宙大我”Virat的功能作用;在宇宙的睡夢狀態,它的產物叫宇宙“金胎” Hiranyagarbha;在宇宙的深睡狀態,就產生“一切在內-棲息”作用。他是無所不知的,並且全能。以意願欲求為起點去創造,最後鑽進沉入所有被造物中,這就是大自在天---他的“輪迴”。個體的無明蒙蔽是講“完全”的蒙蔽無知。它的產物是個體靈魂的功能作用,分別為周遍,炎光,般若,也就是個體的,清醒,睡眠,和深睡狀態。他的認知能力,知識和才能都是有限制的。他被他自己宣稱為做者和受者。他的輪迴,由“當下清醒活動“和“最終解脫”之間的所有一切假象所組成。就這樣,經文就闡明了,大自在天(Isvara),個體靈魂(jiva),以及這個世界(jagat),全都是幻象錯覺。

175-179.
D.:大師,那現在,就如同對於 ​​繩子的蒙蔽無知,能夠造成,只有一條蛇的幻象錯覺,那麼某個人的蒙蔽無知,也就自發伸展出了“個體靈魂”的假象和錯覺。但這又怎麼能被擴展到去創造“大自在天”連同“這個世界”的錯覺假象的呢?

M.:無知蒙蔽沒有任何片段和部分零件;它是個整體作用,要以全部整體來看,它同時營造產生全部三個幻象錯覺。
個體靈魂顯現在清醒和睡夢狀態,大自在天和這個世界也同時顯現。
當個體靈魂被融化消散,其他兩個也就被融化消散
這一點可通過我們對於清醒和睡夢現象的經歷和發現來驗證,並且在深睡,昏迷,死亡以及“三摩地”(等持)下,它們都消失無踪影。
此外,通過認知了悟,“個體靈魂-遮蓋”最終湮滅,於此同時同步的,其他的也隨之最終湮滅。
古賢聖人們,他們的無明蒙蔽,以及伴隨著無明蒙蔽而來的所有錯誤觀念和幻想,已經完全徹底的消散了,他們只“住”【自性】,直接感受“非二元”的真實。
由此這就清楚了,那對於【自我,自性】的無知蒙蔽,就是-引起--個體靈魂(小我),世界,大自在天(大我)這全部三個幻象的根源


180.
D.:大師啊,假如大自在天(大我)確實是無明蒙蔽的假象錯覺,那麼他就必然表現成這樣。但相反,他似乎是宇宙的起源,我們的締造者,我們的造物主。宣稱大自在天和這世界都是貌似真實而實際虛幻的產物,這看上去毫無道理。他作為我們的造物主出現,反倒被說成是作為我們的創造物出現。這不矛盾嗎?

181-183.
M.:不矛盾。在夢中,做夢者看到他死去多年的父親。儘管作為一個夢中的幻象,這個父親的形象,是他自己一手營造的,但是做夢者感受到,那確有另一個人是他父親,而他自己是兒子,並且他繼承了父親的特徵和屬性遺傳,這一點也是他自己的創造。現在審視一下,這做夢者是如何營造出諸多個體和事物,以及如何把這些個體以及事物,和他自己連接關聯起來的,並且認為---它們是過去的,之前的,而他是繼後的來者。所以這和大自在天(大我),世界以及個體靈魂(小我)是一樣的。
這都只是摩耶的把戲,因為摩耶能夠把不可能虛構成可能的


D.:摩耶怎麼會有如此大能?

M.: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審視一下,一個普通的魔術師,怎麼能夠讓全場的觀眾都看到一個虛幻的空中之城,並讓全場的觀眾大呼精彩的 ​​,或者,審視一下你自己,在你的白日夢中,在你的睡夢中,你自己就能為你自己營造一個---對你來說精妙絕倫的世界。
如果對於個體們,這樣的本事被認可,你所指的這個“營造能力”是可能的,那另一頭兒,這宇宙的原材肇因“摩耶”,對它來說,這“大能”怎麼就成了“不可能”的呢?
由此確鑿的結論,就是所有這一切,包括大自在天,個體靈魂,和世界,它們都是貌似真實而實際虛假的表相,產生於一個人(自認為自己)“無知”的蒙蔽,在唯一的獨自一體的真實上,在【自我,自性】上層層堆疊,疊印出的貌似真實而實際虛假的表相
這就引領我們去深思脫去堆疊覆蓋的路徑方式。 (第一章全文結束)
以全部整體來看,它同時營造產生全部三個幻象錯覺。個體靈魂顯現在清醒和睡夢狀態,大自在天和這個世界也同時顯現。
個體靈魂被融化消散,其他兩個也就被融化消散。這一點可通過我們對於清醒和睡夢現象的經歷和發現來驗證,並且在深睡,昏迷,死亡以及“三摩地”(等持)下,它們都消失無踪影
此外,通過認知了悟,“個體靈魂-遮蓋”最終湮滅,於此同時同步的,其他的也隨之最終湮滅。
古賢聖人們,他們的無明蒙蔽,以及伴隨著無明蒙蔽而來的所有錯誤觀念和幻想,已經完全徹底的消散了,他們只“住”【自性】,直接感受“非二元”的真實
由此這就清楚了,那對於【自我,自性】的無知蒙蔽,就是引起---個體靈魂(小我),世界,大自在天(大我)這全部三個幻象的根源。

180.
D.:大師啊,假如大自在天(大我)確實是無明蒙蔽的假象錯覺,那麼他就必然表現成這樣。但相反,他似乎是宇宙的起源,我們的締造者,我們的造物主。宣稱大自在天和這世界都是貌似真實而實際虛幻的產物,這看上去毫無道理。他作為我們的造物主出現,反倒被說成是作為我們的創造物出現。這不矛盾嗎?

181-183.
M.:不矛盾。在夢中,做夢者看到他死去多年的父親。儘管作為一個夢中的幻象,這個父親的形象,是他自己一手營造的,但是做夢者感受到,那確有另一個人是他父親,而他自己是兒子,並且他繼承了父親的特徵和屬性遺傳,這一點也是他自己的創造。現在審視一下,這做夢者是如何營造出諸多個體和事物,以及如何把這些個體以及事物,和他自己連接關聯起來的,並且認為---它們是過去的,之前的,而他是繼後的來者。所以這和大自在天(大我),世界以及個體靈魂(小我)是一樣的。這都只是摩耶的把戲,因為摩耶能夠把不可能虛構成可能的。

D.:摩耶怎麼會有如此大能?

M.: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審視一下,一個普通的魔術師,怎麼能夠讓全場的觀眾都看到一個虛幻的空中之城,並讓全場的觀眾大呼精彩的 ​​,或者,審視一下你自己,在你的白日夢中,在你的睡夢中,你自己就能為你自己營造一個---對你來說精妙絕倫的世界。如果對於個體們,這樣的本事被認可,你所指的這個“營造能力”是可能的,那另一頭兒,這宇宙的原材肇因“摩耶”,對它來說,這“大能”怎麼就成了“不可能”的呢?由此確鑿的結論,就是所有這一切,包括大自在天,個體靈魂,和世界,它們都是貌似真實而實際虛假的表相,產生於一個人(自認為自己)“無知”的蒙蔽,在唯一的獨自一體的真實上,在【自我,自性】上層層堆疊,疊印出的貌似真實而實際虛假的表相。這就引領我們去深思脫去堆疊覆蓋的路徑方式。

(第一章全文結束)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9 03:4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1-22 20:39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書六: 不二智慧之明燈_2_第三章 成就法

-----------------------------------------------------------------------------------

第三章  成就法

1.
M.: “对于无上的自我本性——存在-知晓-极乐,怎么可能存在轮回的呢?” 对这个问题,圣贤们回答说:“当隐没不显时,【自我】的能力,被称之为摩耶,而当显现时,【自我】的这同一能力,称之为心智。摩耶的“显现”模式,就是这个神妙难测的心智,是个体自我轮回的幼芽新枝。”

D.: 谁说过心智是不可说,神妙难测的?

2-3.
M.: 瓦西斯塔Vasishta对拉玛Rama这样说过。在非二元的意识中,“bhava”状态,趋势导向,那个能动的能,不同于知识,这些知识内容(种子)它是真实的,并且不同于感觉知觉能力,这感觉知觉能力是虚假的,这“能”的状态,趋向于去创造,投射这些潜在因素,潜在内容(种子)为“这样”和“那样”的事物,把“有意识自觉的” 和 “无意识自觉的”混合在一起,并且依照各种类型配比,让它们显现出——“能感知认知事物的”和“不能感知认知事物的”,并由“能”它自身本质本性来构成“有情众生”和无生命众生;那始终在摇摆变动振荡着的,是心智。故而它是神妙难测,不可言说的。(因为言说就是心智本身的变化和震动)

*bhava :心智状态,常被翻译为“感受,情感,心境,信念等等心智活动状态”,意味着是生死轮回。

4.

因此,无上【自我】它本身不变恒常,但交接响应这个叠印遮蔽的心智,心智就显现出不稳定的变化莫测。

D.: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

M.:就好像一个尊贵的婆罗门,他喝醉了,在酒的力量作用下,自然反应古怪;同样的,【自我】尽管本质恒常,不动不变,当下交接响应心智,“心智”就表现出变化莫测——也就是“个体灵魂”在这轮回中的翻滚。因此来说,【自我】的轮回,并非别的什么,只是心智。圣者就这么确凿的讲。

5.
心智发生着轮回,必须被探究调查。与心智交接响应,就必然按照心智的变动模式投射呈现出客体的形相表象,人就貌似承担着——这同样的轮回变化。这个终极奥妙是在“Maitryiniya Upanishad”奥义书里被揭露出来的。这一点也被我们的经验,被正面和负面的归纳所证。

6-7.
D.:  它是怎么被我们的自身经历体验所亲证的?

M.: 当无梦神眠时,心智是蛰伏止息不活动的,【自我本性】始终不动不变也无轮回。当在睡梦中以及清醒状态时,心智呈现出来,【自我本性】就看上去貌似变动变化不停,似乎沉湎于轮回中。每个人通过亲身日常体验都明白这一点。这是从《天启书》sruti 以及《传承书》smriti ,从亲身经历体验的中推知,其必然联系是明显而昭著的,也即——这轮回什么也不是,只是心智本身。对如此明显的平常事,在这一点上,任何人能怎么争辩?

8-9.
D.: 以心智的关联和联想,怎么就能让【自我】卷入轮回的呢?

M.: 心智,它的本质就是始终去相对于“这个”和“那个”,相对于“这样”和“那样”去做思维,关联想象,在两个方式上作用着——“我”方式和“这个那个,这样那样,彼此相对”方式,对此在第一章《蒙蔽叠印》已经提出并讨论过了。对于这两个方式,“我”方式,就始终保持独一的个体“我”观念,与之相对的“这个那个,这样那样,彼此相对”方式,运转依循着“时间,清明悦性,活动性或者惰性上的品质特征”而变化多端(偏离,变异,变奏)。

*悦性、纯净性、和谐性

*微尘(anu-rajas):即以一极微为中心,再聚集四面及上下等六方各一极微,如是七极微共成一微尘,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三种品质(gunas) 的头脑--具有纯洁性(Satva)、活动性(Rajas)和惰性(Tamas),

D.: 之前谁讲述过这些?

10-11.
M.:“Vidyaranyaswami”尊者讲过,心智具有这些特征品质,悦性,晴明的纯净性,和谐性,活动性和惰性,并且因此而多样性变动。在悦性,纯洁性,和谐性方面,表现为冷静,平等,心安而气和,仁慈宽容等等,在活动性方面,表现为渴望,愿望,期待,嗔恨,贪婪,恐惧,努力奋斗等等;在惰性方面表现为懒散,停滞,混乱,困惑,不知所措,精神萎靡,迟钝,没精打采,沉闷无聊,枯燥乏味等等。

12-14.
天然本有的,不动不变的纯净知识(清净种子-源代码),那至高无上的【自我本性】一旦交接响应心智,变化就依循于运转实施中的诸品质特征,变得对心智诸元高度认同。

D.: 怎么能这样呢?

M.: 你看水本身是如何的平静无味。然而因为关联联想,它可以是热情,温柔甜美,愤怒不平,酸涩,嫉妒,敌对等等。类似的,这【自我本性】本来存在-知晓-极乐,一旦与“我”方式,交接响应,就成为个体自我意识。就如平静的水,在与“热和高温”交接联合中变热,同样的,这极乐的【自我本性】在与[“我”模式]交接联合中变成“饱受悲惨充满不幸”的个体自我。就如同水,本来平静无色无味,依照它的关联联想,变的甜美,愤怒或者酸涩敌对,同样的,【自我本性】的纯净知识(种子)就依循着“这个那个,这样那样,彼此相对”的模式,在某一时刻,显现出冷静公正,心安平和,仁慈,或者情绪化,偏激,嗔恨,贪婪,或者阴暗,呆滞,懒散,等等。

*水,本来是无味,空白的,二次投射给它情感特征:热情之水,温柔如水; 周围的景物,因心情而有不同.

15.
《天启书》讲述了【自我本性】于普拉纳(气,能量)等等,交接响应,就分别呈现为,普拉纳(气,能量),心智,理解力,地和其它诸元素,渴望愿望,嗔恨,冷静公平,等等。


16.
依照和心智的交接响应,【自我本性】从表面现象看上去,貌似转变为个体灵魂,陷入无尽的无常悲惨苦痛的轮回中,被数不胜数的幻想错觉哄骗,就仿佛有我,你,它,我的东西——责任,义务,亲属;你的东西——责任,义务,亲属,等等。

17.
D.: 现在,这轮回已经让【自我本性】泥足深陷,它如何能够解脱?

M.: 用心智的完全止息和寂静,轮回的幻想就会连根拔除,彻底消失。否则的话,轮回就无休止的延续下去,即使过去百千万劫。

18.
D.: 除了让心智止息寂静之外,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能解脱轮回吗?

M.: 决无其他方法;吠陀经,印度教经典,苦行,业力瑜伽,起誓,授予,神秘主义的经典仪式法事活动,咒语,礼拜以及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解脱轮回。除了心智的止息寂静能达成轮回的解脱,苦的止息,再无它法。


19.
D.: 诸多经典都宣称,只有认知能够解脱轮回。那么你怎么说,心智的止息寂静终结了轮回呢?

M.: 作为认知,解脱,经典里有各种方式的描述,但它的根本所指,全都只是心智的止息寂静。

D.: 之前有任何一部经典如此阐述过吗?

20-27.
M.: 瓦西斯塔Vasishta 尊者讲述过:“当通过练习,那心智停留于寂静,所有轮回的幻相错觉就消失了,被连根拔除。就如同,为了它的甘甜,而搅动牛奶之海,搅动时,它是如此剧烈粗暴,翻腾不止,但在把搅拌器拿出来之后,就变得宁静和清澈;同样的,心智变得宁静,轮回就沉入宁静止息。

D.: 怎么能让心智停留在宁静上?

M.: 脱离对任何事物——“价值”上不平等的认同所导致的抓取和排斥,通过冷静平和,一切等量同观,一切一体全观,无偏见而“不取不舍”,停止对“个体自我”的珍视维护和宠爱娇纵,一个人可以通过他的一系列舒缓动作,完全放松下来,悠闲,安心,无拘无束,来完成这一任务。(有偏重珍视就有取舍,顾忌,拘束,紧张,抓取排斥,个体自我的做者感和身心认同感,就不能释放)

缺乏这个内心安宁,没有这个心智的宁静,解脱是不可能的。通过洞察,认知辨明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梵”,而是二元相对的客体,不真实的幻想虚构,因为这样一个洞察明辨的认知结论,心智不再抱任何幻想,从而醒悟——狂心止息——这整个世界就被完全擦掉——唯当此时——终归那无上至福。否则,缺乏内心安宁,没有心智的宁静,不管一个无知蒙蔽的人如何匍匐在经典文字堆的无底洞里奋斗,时间悄悄过去,他还是无法解脱。

只有那心智,通过持续瑜伽练习,扔掉了心智所有的蛰伏因素(表面上看来已平静,但还只是潜藏蛰伏,一遇到机缘就复萌的那些因素),已经纯净并且持续不断的宁静,就好像在一个穹顶上的一盏明灯,保护的非常好,而不被风吹灭,被说成是心智死亡。这个心智的死亡就是最高成就。所有《吠陀经》的最终结论,就是讲“解脱”不是别的什么,只是心智的寂静止息。(老子: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其他没什么能有助于解脱,不是财富,不是亲属亲戚朋友,不是因缘业报所组合构成的肢体行为活动,不是宗教场所的朝圣礼拜,宗教性的江河湖海的沐浴,不是投生到仙界,不是多高程度的苦行,或者任何什么别的行为方式,解脱只是心智的寂静止息对于“这紧绷所带来的重负重压”很多经典都教导,解脱只在心智的安宁止息上。“Vasishta 瓦西斯塔瑜伽”中,有几段反复强调的也是同一意思,由于心智是无常之苦,是轮回的根本肇因,只有心智的安宁止息,才能达到解脱的至福。

28.
把来自于经典教导的认知,不断的深思和推究,不断结合自身的体验来审视和体悟,按照这样的路去止息心智,就是去松开“轮回”。其它的,怎么能让这无常变动的生死循环止息安定呢?不认识到心智的狂躁是轮回的苦根,心智不安宁,自由怎么由此升起?绝不会的。除非在梦中和老虎面对面遭遇,从而被吓醒,否则梦境不会终结。于此类似的,除非苦头儿吃够了,心智颠倒狂妄的幻想破灭,不再抱幻想而醒悟,否则轮回的挣扎和痛苦就不会停止。让狂妄躁动的心智安宁止息,唯此必须。心智的安宁,就是生命的圆满。

29-30.
D.: 怎么让心智平静止息下来,让心智安宁?

M.:唯有通过“Sankhya” (三可亚)是结合知识,不断的自我探究,自我质询,刨根问底的认知了悟过程。那些已经解脱的圣贤们,陈述了心智来源于“无自我质询”,湮灭于“自我质询,自我认知”的一个完全了悟。

D.: 请阐述这个过程。

M.: 正如经典中指出的,这包括sravana(听闻),manana(反复思考,理解推究来认知其理),nididhyasana (静观,冥想)和samadhi(三摩地,等持),也即:阅读听取,反复思考理解来认知其理,静观,心安而祥。只有如此能让心智平静安宁。

(*Sankhya在吠陀词典《尼茹克提》中,被解释为“详细描述事物”,也就是指详尽探究灵魂本质。这是整个吠陀经典中的核心内容。)

31-32.
这还有个备选。它被叫做瑜伽。

D.: 瑜伽是什么?

M.: 对纯粹的“在”冥想,脱离任何特性品质,无特质的默想于单纯的【在】上。

D.: 在哪里提到过这个备选,怎么讲的?

M.: 在《圣典薄伽梵歌》里,薄伽梵“克利须那”尊者曾讲过:通过结合知识,不断的自我探究质询,刨根问底的认知了悟过程所获得的,也同样可以经由瑜伽获得。只有他明白了,这两个路径是同一结果,才能被称之为一位彻悟的圣贤。

33-34.
D.: 这两个方式路径产生的结果,怎么会是完全等同的?

M.: 对这两者来说是同一终极,因为它们两者都进入心智的止息,不动,宁静。这就是三摩地(等持),或者,安心安祥。三摩地(等持)的果实,就是无上觉知;通过两者中,无论任何一个路径,都获得同一停留。

D.: 如果两者是同一成果,那么专一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达成最终目的。为什么还要提及这两个路径,为什么不干脆只说一个?

M.: 在这个世界里,那些真相的寻求者们,是处于不同的进程阶段。出于它们的程度,薄伽梵尊者就提出了这两个适合不同程度的选择。


35.
D.: 那么谁适合自我质询和自我探究(三可亚)?

M.: 只匹配于一个完全适合的寻求者,因为他能够因此而成功(因缘与此相应),而不是其它办法。

*三可亚(Sankhya)是结合知识,不断的自我探究,自我质询,刨根问底的认知了悟过程。在吠陀词典《尼茹克提》中,被解释为“详细描述事物”,也就是指详尽描述灵魂本质的部分。这是整个吠陀经典中的核心内容。


36-37.
D.: 对这一路径的成就法,或者说对这一路径的必要根基是什么?

M.: 觉悟者们陈述说,该成就法包含一个从虚假中辨明真实的能力,在此时或者此后,没有沉溺声色享受上的欲求,没有对物质和肉体享乐上的渴望,世俗(因缘业力)活动中断暂停,而唯有对解脱自在的强烈愿望。不具备以上这四个品质特征就不匹配,还不是根器,尽管一个人在“自我探究,自我质询”也许拼命努力的实践,但他也不可能成就(因缘不契机)。所以这个四重特质的契合融合,就是“自我探究质询”的成就法所必须的要件。

*有思辨力,有毅力,没有过多物质追求,只喜欢真相,有什么没看懂在他看来是最大憾事,只求真相不求别物。这样的人,就适合学禅。——《安祥禅》耕耘导师

38.
作为开始,首先对于这些“成就法”的独特差异特征有一个认知。就如刚才已经指出的,这些差异特征是有“类别”的——因缘缘故,性质属性,作用影响效果,范围以及成果。现在来描述这些概念。

39-44.
洞察识别力(viveka分辨智)只能在一个清净纯化的心智里才能升起。它的“性质”是信念,经由对真相的讲述教导帮助下,获得确凿信念,也即只有“梵”是真实存在,而其他一切都是虚幻非真的。始终牢记,并回想起这个真相,就是它的“效果”。它的最终是安住于真相——“梵是真实,其他一切皆幻”,安住于此,不动不摇。无所欲求(vairagya 离染,超脱)是“这世界是根本虚幻,有为是错觉”这一人生观世界观的结果。这个结果,它的“性质”是弃绝尘世并且不再渴望这个世界里的任何事物。

它的影响效果是,从所有享乐中转过脸去不看,如同面对呕吐物而扭脸不看一样。藐视轻视所有享乐,不论是人类尘世的或者天人天国的,仿佛它们和地狱,烈火,呕吐物不二,以此对享乐的轻视藐视,它终结了二元对待。

因缘业报活动的止息,就成为“八重瑜伽”(Astanga-yoga 瑜伽的八肢行法)的结果,也即yama, niyama, asana, pranayama, pratyahara, dharana, dhyana and samadhi,也即自我管制,修持训练,稳定的心态,调息,控制感官起念,把心智收摄入本来面目(真实),默想纯一真实“存在”,以及安宁。这八重瑜伽,它的性质是以管控抑制心智为主要部分。它的“效果”是停息世俗活动力(业力)。它最终终止在对世界的忽视遗忘,仿佛在睡觉,这归功于因缘活动力(心智,业力)的止息。渴望解脱的愿望开始于,他和那些彻悟的圣贤们的交往。它的“性质”是向往解脱。它的“效果”是和他的导师呆在一起。它最终的结丢弃扔掉了对经典的学习,扔掉了宗教仪式的表演。上述所提及的这些,当它们都已经达到它们的极点,这成就法就被称为完美的成就法。


45-47.
这以上成就法中,有可能只是完成了一个或者更多,但还没完成它们的全部,那么这个人在死后就会升入天界。如果这以上所说的成就法全部完成,它们就会稳定可靠的迅速让一个人完全有能力探究到自我本性。只有当所有这些成就法都完成了才能接受“自我探寻”;否则,是不会接受对自我本性的探寻的。甚至于它们当中的某一个,仍处于“未充分展开,未充分发育”的阶段,那它就阻塞自我探寻。对此我们必须马上谈及。


48-49.
冷静,平等,不偏,不舍不取,等等,仍未展开,洞察辨识力尽管完成了,但洞察辨识力无法依靠自身来移除“探寻自我本性”的阻塞。你也看到了,有许多深入学习吠檀多不二论经典的人,它们都必然具备“洞察辨识力”这个前提,但他们还没培养促进其他的方面,冷静,平等,不偏,等量一体同观,不舍不取,等等。因此他们无法接受对自我本性的质询探究,还无法展开深入质询。这个事实就解释了——洞察辨识力处于无人职守状态,没有“冷静,平等,不偏,等量一体同观”来守护“洞察辨识力”,这样不会有成就的。


50-51.
D.:甚至于精通吠檀多的学者们,在寻求“自我探究”方面,也还没成功,这是怎么回事?

M.: 尽管他们已经学了吠檀多,并且给其他人讲授,然而由于缺乏“无所欲求和超脱”,他们不会把他们已经学习的东西投入他们的自身实践。


D.: 不实际自我探查,那他们在做什么?

M.:
就像鹦鹉学舌一样,他们复制吠檀多的术语和难解的隐喻,但并不把这教义投入他们自身实践。


D.: 那么吠檀多都讲授了什么呢?

M.: 吠檀多教授着,指引着一个人去认知,承载一切悲苦不幸和烦恼的,只是这非二元的梵,因此停止对于所有享乐的渴望,解除爱和恨的相对二元,从爱与恨的交替循环中解脱,认真仔细的,完全彻底的,把显现为“我”,你,他,这个,那个,我的,你的——这个“个体自我意识”融化,让他自己摆脱对于“我”和“我的”的幻想,解除对身体与心智的这个认同,不把相互对立的一对儿“相对概念”,诸如热和冷,苦和乐,等等当回事,不在乎这些对立相对的事物,完全不介意的超然去生活,始终停留在这完美一体,一切同等,一切即一体的认知上稳定不变,不把任何类型看成差别,不把任何类型尊为卓越而区别对待,除了梵,没有任何要去知道的事情,并且持续体验着这非二元的自我本性的那个心安自在的至福。

尽管把吠檀多研究和理解的很棒,如果没去实践冷静,平等,不偏,等量一体同观,不舍不取,等等,对于享乐的渴望和追求就不会消退止息。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人对于“享受取乐”的漠视,那么对于享乐的渴望就不会脱离。
因为对于享乐的渴望愿望是免签的,贪爱,厌憎,等等,这个体自我意识,或者说在这个极易受伤,极其脆弱的肉体里的“假-我”,对于身体乐于同意,对于令身体享乐的,身体同意接受的事物,以“我”或者“我的”方式显现出所有权感,拥有感,掌控占有感,那成对儿的相对事物,比如享乐和痛苦,以及那些虚伪虚假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就不会消失
尽管一个人学习经典,道理学的很明白,除非把这些教义投入自身实践,否则这个人他就并不真正明白。这个人只是个学舌鹦鹉,只会反复对自己唠叨说“唯有梵是真实,其他都是虚幻”,然而他自己并不真的相信。


D.: 为什么他会这样?

M.:觉悟者们讲过,就像一只狗,它嗜好以动物内脏为美食。
同样的,这个人他依然笃好这个世界里的物质和肉体享乐。
尽管他始终勤奋学习,研究和教导吠檀多,他和那只以贪食为乐的狗差不多

52.
研究了所有的印度教经典,并且为“质询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他们却膨胀出骄傲自满,以为他们已经全懂了,已经圆满并且应得到尊重;塞满了爱恨情仇的他们,虚妄的认定他们自己高大尊贵,应被恭敬;他们只是驮运货物的驴,把“尊贵,地位,名望和声誉”作为那沉重的货物来背负着,在障碍和扭曲的路上他们走的太远。至于非二元的真相真实存在,在他们看来是无须多虑的。对这物质肉体享乐渴望同样的“紧抓不放”,瓦西斯塔Vasishta对拉玛Rama讲的更多。


53.
D.: 他们对经典研究的很棒,然而他们去教导,自己却一直未曾实践过,竟然还有这样的一些人吗?

M.: 哦,很多呢。在经典中,我们也可以读到关于他们的事情。曾有个婆罗门,叫做布拉马萨尔玛。他在学问上,精通吠陀和吠檀多,对其他方面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不愿意深入自我探究,自我实践他所学到的东西,但乐于向其他人讲授这方面的课程。塞满爱恨情仇,被贪婪所转,在享乐的贪心驱使下违法乱纪,被他自己的个人享乐所转,肆意妄为,寻欢作乐,死后他堕入地狱。因为同样的原因,如此众多的人也走在同一条路上。

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里有大量博闻强记的梵学家,他们的学识被自大傲慢的自尊心和怨恨恼怒的恶念烧光耗尽。对吠檀多的学习会让一个人具有敏锐的辨识洞察力。但如果不协同“冷静超然,不偏斜,等量一体同观,不舍不取等等”,那么这份敏锐的“辨识洞察力”就一无是处,也不能导向“自我探究,自我质询”。



54-56.
D.: 要把敏锐的洞察力和冷静平等,不偏斜,不舍不取,超然一体同观融合在一起才会触及那终极真实?

M.: 不。内心的躁动和世俗享乐趋向的活力不止息下来,这两者就不足以去成功的沉入自我质询自我探究。世俗享乐趋向的活力——这方面不止息下来,就不会有任何深入探查自我本性的渴望。那么对自我探查,自我质询,我们又从何说起?


D.: 如果他没把这冷静平等,不偏,不舍不取的超然,用于深入探究自我本性的话,这个人会做什么呢?

M.: 世俗趋向的活力不止息,就没有心神稳定平静;当一个人没有寻欢作乐的渴望,他就超然漠视所有享乐,也不会在家庭,财富,艺术方面寻求享乐;因此他无视它们,摒弃并断绝和它们的关系,独自退隐山林,严苛的从事于苦行里,但这是无果的,徒劳的。King Sikhidhvaja的案例,在这一点上就是个典型。


57-59.
D.:  敏锐的辨识洞察力,连同“没有寻欢作乐的渴望”,加上“世俗趋向的活力止息”,就会达成最终彻悟吗?

M.: 对解脱的愿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这个愿望,就不会激发自我质询,深入探查自我本性的动机。

D.:  缺乏这个解脱的愿望,这个人会做什么呢?

M.: 没有寻欢作乐的欲求,平静而安宁,他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做,而流于冷漠。

D.: 具有了这三个品质的人们,他们并没进入自我质询,也没深入探查自我本性?

M.: 是的。冷静冷漠,暗含在所有苦行中;心智完全执着于追求苦行;但他们无法自我质询探查深入自我本性。

D.: 那他们在做什么呢?

M.: 和追赶外部世界的享乐正相反,用他们心智的全神贯注,他们会持续保持在严苛的朴素的苦行里(如石压草)把悬而未决的,导致心神不宁的活跃躁动的种子,全都打入类似深眠的状态,而并没深入探寻到自我本性。《罗摩衍那》中记载了Sarabhanga 圣人的事迹正是这样的例子,在他的全部苦行之后,他去了天界。

D.: 天界不是自我质询探究的部分成果吗?

M.: 不是。自我质询探究,必然以解脱为终点,这是解脱于反复生死轮回的,根本不会从某一界转入另一个界。Sarabhanga的案例表明,他不能,也没自我质询,没探究到自我本性。所以,前面所讲的那全部四个品质对于自我质询,深入探究“自我本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的。

60-61.
只是一个单纯的解脱愿望,而其他三个品质却没有协同伴随,那么因缘就不具足。一个人带着对于解脱的满腔热忱,可能会开始去做自我质询和探究,但如果其他的品质因缘不够圆满,他的努力尝试必然失败。他在这个情况下,就会好像一个瘸子,垂涎高挂于一棵树上的蜂巢里,那香甜的蜂蜜;他的瘸腿无法让他够的到那蜂蜜,于是必然只剩下惆怅不快。或者,这探求者,也许碰到一个导师,完全放下自己的我慢,臣服于导师,完全听从他的教导,并经由他的引导,得到真实的受用。

D.: 一个人只是抱着解脱的一腔热情而还不具足其它的因缘契合的品质而只留下惆怅,对此有权威的说法吗?

62.
M.: 在吠陀本集《Suta Samhita》中,这被陈述为,那些渴求寻欢作乐的,追求享乐的人,却向往解脱,这无疑是被那致命的轮回之蛇给咬了,而且还因此中了蛇毒。这就是你要的权威说法。已经提出的,那所有四个品质必须契合在一起,而且各自因缘具足,这就在基础保证,因缘,经历体验,以及洞察发现上,完全联合一致。否则的话,即便在它们之中有任何一个短缺,不够圆满,自我探究和质询就不会继续进行直至成功,虽然四个品质没有圆满,但在死后,由于这些品质的功德而会获得不同境界。当这四个品质,因缘契合全部具足并且一起显现,此时自我质询和探究就是富有成效的,圆满成功的。

63-69.
D.:  综上所述,谁适合运用自我质询来探究自我本性?

M.: 只有那些,有全部四个必须的因缘品质并且每个品质都圆满具足的人,才是适合的,其他的人不适合,不管它们多么精通于吠陀和经典或者多么博学多闻,也不管修习了多么严苛的苦行,不管他们多么严格遵守宗教仪式和惯例,或虔诚的起誓,或念诵咒语,任何类型的礼拜朝圣者,也不管他们施舍了多么巨大的财物,香客等等。他们都不适合。就如同吠陀仪式不适合那些不思悔改的人一样,自我质询和探究也不适合因缘品质不具足的人。

D.: 由于必要因缘品质不具足,甚至于一个饱读经典的博学之人,也不合格?

M.: 他是饱读全部经典,但只是“知识学问”,或者对这全部经典文字所指的那个核心,忽略不明,并不真懂得;只有这四重因缘品质契合,才能让一个人适合去自我质询。《天启书》陈述说:“一个人的心智持续处于冷静平等均衡,感官意念受控,他追逐世俗,追逐外在的活力已经止息,而且他坚韧”,他就适合于这个自我质询,自我探究。由此得出结论,只有那些有这四重因缘品质的人才适合,其他的不具足这四重因缘品质的人不适合。

70.
D.: 那些适合的求道者,其中还有其他特质吗?

M.: 对于自我质询,深入探查自我本性来说,是绝对无关于种性,人生阶段,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第一流的学者,梵学者,目不识丁的文盲,小孩儿,青年,老人,光棍汗,有房产的户主,苦行者,遁世者,婆罗门,统治者(刹帝利),平民,仆役,罪人,贱民,或者妇女,只要追求真相,并具足这四重品质就是适合自我质询的求道者。这是吠陀经圣典中毫无疑义的观点。


71.
D.: 这不可能。目不识丁的文盲,女人和贱民都能符合条件的话,那怎么能把一个精通圣典的梵学家,博学者排除在外?他无疑必然比其他符合条件的人,更有资格。你说了,对于经典的知识学问并不是必要资格,必要的条件只是接受经典的教义并练习实践。什么都不知道,根本不知道经典说什么,更谈不上实际练习,没人在未知的情况下去练习实践。那么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在所要求的必要因缘上,怎么他本身就符合呢?

M.: 作为回答,我问你,你来告诉我——一个博学者,他本身怎么就符合呢?

D.: 因为他已经理解了经典上的教义,由于个体私利的止息,而把这些私利供养给神(代指整体),他将不会围绕个体自我利益去造业,他愿意这么做;他的心智会净化;逐步的,他会获得冷静平等,一体同观等等自我探究质询的因缘契合要件。现在请告诉我,一个文盲怎么他本身就符合条件的。

M.: 你所说的这些,文盲同样都能做到。尽管此生没学过,但在他过往的那些前世中,他可以是已经早有积累,已经学过教义,已经完成对神(代指整体)的供养;他的心已经充分净化,他此生轻而易举的具足了探究自我本性的全部(因缘契合的)要件。(*比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72.
D.: 在目不识丁的文盲内在中,有可能前世就熏习过成就法,并且作为潜在因素蛰伏着,此生它们自发显现出来,那在过往的前世里,他所学得的知识,这个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本身,为什么没在此生同样显现出来呢?

M.: 他过往的因缘业力果报中,可能有某个阻塞,只阻塞了这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的再现。

D.: 如果这个学习过程被阻塞了,怎么这“成就法”的显现,就没被同样阻塞住?

M.: 尽管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被阻塞住了,作为他前世的进程结果,那“进度值”,那成果不会失去;他不可能丧失他对于“自我质询”的反应能力。


73.
D.: 如果他的四重成就法和他的学习过程一起被阻塞住,会发生什么?

M.: 那么会导致对必要品质因缘契合的缺乏,就不适合于“自我质询”的成就方式,对此,文盲和学者两者是平等的,缺乏必要因缘品质的契合,就不适合自我质询,不管是学者还是其他的。


74-76.
D.:不对。这不可能。尽管没符合条件,但是学者明白了教义就可以把它们投入实修,并且逐步的让他自己符合条件,于此相反的,其他人的全部修习,在他的过往前世里并没成功,并且他的成就法也许被阻塞住,他已经“忘记了”他所学的东西,那么在这一点上,此生他还能有什么希望?很明显,他不会在自我质询上有所成就。

M.: 并非如此。目不识丁的一个文盲,由于他对解脱的渴望,会亲近某个导师,从导师那里学习经典的最精华的实质核心,在导师的引导下诚挚认真的实践教义,并且最终获得成就。就像一个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对经典懵懂无知,然而这个人渴望去往天界,从某个导师寻求指引,领受指导,信受奉行,遵守仪轨戒律,从而获得他意愿去往的结果;所以同样的,依照一个导师的教导,即使一个文盲也会获得帮助,和学者依靠他的知识而获得帮助一样。


77-78.
D. :宗教仪轨只依照人的严肃认真而结出果实。只有寻求真相的人是严肃认真的,才能在同样的方法法门上被导师引领去修行。否则这怎么可能?

M.: 正如严肃认真(认同为真)是从因缘业力里获得果报的必要因素,同样的对于博学的学者或者导师的门徒来说,严肃认真也伴随在成就法的实践中。因缘业力或者成就法,如果缺乏和它们的关联关系的注入(兴趣,愿望都基于认同,而认同是关系的关联作用)就不可能成功。一个博学的学者或者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依照他所持的关系认同(兴趣愿望)所带有的特性,来获得因缘业力的果报。一个没有认同(关系关联注入)的人,《吠陀经》或者与某个导师有关的任何东西,就不会被注意到,也不会考虑和重视。


79.
一个博学者或者一个文盲,他本身如果不是早就符合之前所说的因缘条件,而只是此生渴望解脱,(既然产生这样的渴望就必有因缘在)那就务必以适当的成就法,严肃认真的实践,这样至少他此生的实践也许就能使他在此生具足因缘条件。随后他就会适合去做自我质询。所以说,在一个博学者和一个文盲之间,没有任何世俗表面的高低差别,没有任何要去做区别对待的地方。


80.
D.: 那如果这样,对于自我质询探究自我本性的适合条件,怎么又说学者和文盲有差别?

M.: 那差别仅仅在于知识学习的过程上,而不在于成就法的实践,或者说“自我质询”的实践上。


81-82.
D.: 不对,这不可能。尽管在成就法上的知识学习并没任何差别,但在博学者倾心于寻求“自我质询”之中,知识学习显然无疑有重要的影响和份量。

M.: 并非如此。
经典上的文字和知识,并不是自我质询的工具手段
这工具手段是无世俗享乐欲求,等等,所组成的。
只有这四种因缘品质条件契合能够让一个人适合去做自我质询,而对于经典的知识学问本身,这些知识理论并不能产生什么作用。
(*当内心恐惧担忧,烦恼痛苦升起,你说我用经典上的文字知识这么一挡,就不烦恼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自我质询探究自我本性方面,一个博学者根本没有任何比一个文盲有更优越的地方。

83-85.

D.: 那么退一步说,冷静平等,一体同观,不偏,不取不舍等等,组成了“自我质询”成功的手段工具,那么这个质询深入自我本性的成就法本身,不可避免的,必然也只是依循着经典,是那经典的智慧之光的延续。所以说,对于经典的学习,就肯定是成功进行“自我质询”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绝对必要的。

M.: 这么说是荒谬颠倒的!没有任何经典文字,是认知知晓【自我本性】所必须的。有谁审视经典文字,从经典文字堆里观看到【本体本性】?根本看不到。

D.: 假如这【本体本性】是早已知晓的,那对于质询深入探究这【本体本性】就不是必须的。但求道者被无明遮蔽哄骗,已经不知道他的真实本性。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又怎么可能不通过学习详细论述“本体本性”的经典,从而来实现对【本体本性】的认知呢?所以说,经典必定要被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初步认识启蒙来认真学习。

M.: 如果按照你这样的说法,来自于【本体本性】的知识,就成了类似于《吠陀经》里所提到的天堂,上帝那样,换句话说,成了间接的知识学问,而不是直接的亲身体验。这样的间接知识,就相当于听来的传闻一样,根本就不可能被直接亲身觉知到,不可能作为直接获得的认知。就好像“毗瑟挐”的形象,这个形象知识,只停留在间接的表面外形,而根本不会对这“四臂”的存在,有直接的亲身觉知;再说对于天堂的知识,也只能是作为这个世界里的间接认识,同样的道理,记录在经典里的,关于【自我本性】的知识,也只能作为间接知识。这就使得一个人对他本来在哪儿,依然和以前一样无知,这些间接知识学的再多,他依然如故。唯有亲身体验,亲身发现的直接认知,能够真的有效;这【自我本性】是被自己直接了悟的,而不是被当成知识理论和学问来谈论的


86-88.
D.: 从前有任何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观点吗?

M.:Vidyaranyaswami尊者,在《禅的认知》中讲过了。

从经典中可以知道“毗瑟挐”的轮廓,也即他有“四臂”,拿着圆盘,海螺等等,这仅仅是间接的知识,而不能被直接认知。这些形象描述,被有意的去形成一个内心的画面来崇拜,但根本没人能够与之面对面的直接看到他。类似的,从经典文字里所知道的【自我本性】,它是存在-知晓-极乐,这还是总体的间接知识,而绝不可能和亲身体验,亲身认知等同。因为【自我本性】是每个个体,最深最深的内在,或者说是同一意识在观睹着五层包鞘;它就是梵。它不是被间接认识到的,并不是通过阅读经典而所获得的,来自于经典的,关于这一切万有的表面知识,只是间接认知。

D.: “毗瑟挐”或者天堂和【自我本体本性】不同,只能作为客体,相反【自我本体本性】是主观的,它的知识,无论获得的是什么,都必然只能是直接的,而无法被间接获得。

M.: 尽管吠檀多,自发而直接的讲授那无上真实,“那就是你”指向那每个个体最最内在深处的“那个”就是【梵】,然而自我质询和探究是直接认知【自我本性】唯一有把握的手段工具。经典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它只能是作为间接的了解。只有经由“自我质询自我探究”而引发的,对【自我本性】的亲身直接体验才能作为直接认知。


89-90.
同样的意思,瓦西斯塔Vasishta 也早就说过了。文字经典,上师,和優波提舍(论义)都是口传的,并不能马上让求道者直接认识到【自我本性】。对于认知了悟,求道者的心智纯净是唯一的手段工具,而不是经典文字,也不是上师。这自我,能够通过一个人自身敏锐的洞察力,从自身内在中直接认知,而不需要任何其他工具手段。所有的经典文字都是这样的看法。


91.
由此可清楚的知道,除非通过自我探究,那么【自我本体本性】就不会被直接认知到,即使有再多吠檀多的知识学问,那也无济于事。


92.
D.: 【自我本性】必然只能通过对经典文字,一个批判性的审慎的研究学习而被认知。除了对经典的一个批判性的审慎和严谨的分析研究,否则质询【自我】能调查出什么呢?


93.
M.: 在身体,感官,思想等等方面,那个观念“我”顽固的持续。用一个平静集中的心智,转向内在观看,去搜寻这个“我”,或者在最最深的,内在深处的那个包裹在5层包鞘内的“那个存在”——【自我本性,自性】,这就是自我质询,深入探查【自我本性】。听了一个吠檀多经典的口述演讲,或者对经典文字的一个批判性审慎的研究学习,然后跑到自身之外,去别处搜寻,就不能被称之为深入自我质询,探查【自我本性】,而只有用极其敏锐的平静集中的洞察力,才能自我质询自我探究,深入的全面彻底的调查【自我】的真实本性。


94-96.
D.: “自我本性”,就不能通过经典文字的阅读和理解来被认知吗?

M.: 不能。因为【自我】是存在-知晓-极乐,不同于从“粗身,微妙身以及具有因果关联的因果身”——所观睹的“清醒,睡梦,深眠”三个状态。在阅读朗诵经典文字时,始终在训练发声器官,或者用一套绝妙的语法知识,严格的修辞逻辑来批判性的审慎研究那经典文字,然后读出它的含义,那是无法揭露内在最深处的【自我本性】的。

D.: 它怎么才能被认知到?

M.: 通过心智去调查审视那五个包鞘的性质,通过亲身体验经历以判定它们,然而通过“这不是自性——这不是自性”,层层剥开,把它们每一个,一步步的丢弃,于是通过心智这样逐步的深入微细,来搜寻那【真正自我,自性】,并认识到它作为观睹,观照的意识,超越于五重包盖——这就是全过程。外在无法看到这【自性】。它被包裹覆盖,隐藏在五重包鞘内。为了发现它,注意力,洞察力必须转向内在,并且在内在深处搜寻,而不是在经典文字上外求寻找它。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会在一片森林里去寻找丢在他家里的东西吗?必须在这东西所隐藏的那个地方去搜寻。同样的,【自我本性】被五个包鞘覆盖包裹起来,必须从它们内在中去搜寻,而不是在经典文字堆里。那经典文字堆里并不是埋藏【它】的地方。


97.
D.: 的确是啊,【自我本性】无法在经典里被找到,这确实是。为了去寻找和认知这自我本性,一个博学者从经典中可以学习到五盖的性质,然后从理智上认知调查,通过亲身体验,亲身发现并且丢弃它们。那么另一个人,他怎么能知道对五盖进行自我质询来探究自我本性呢?

M.: 正如学者从经典书本里学习效法,同样的,另一个人依从导师来学习效法。而后来,两个人运用自我质询就停留在同一自我本体本性上。


98-99.
D.: 那接下来,对于一个文盲来说,跟随某一导师就是必须的,而对于一个博学者就不是必须的,是这样吗?

M.: 博学者或者文盲,缺乏一个“导师”,就没有一个能够成功。打一开始,缺乏一个导师,就根本无法认识到自我本性,甚至于求道者研究全部的经典,也始终不过是在寻找一个启发引导他们的导师。 Narada跑去见Sanatkumara;Indra跑去找Brahma;Suka见king Janaka 。除非导师(主机)给他慈悲的接引,没人能够解脱。


100-101.

D.: 任何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只有通过上师的恩泽,接纳和帮助而被搭救解脱了,是吗?

M.: 是的。Yagnavalkya帮助他妻子 Maitreyi 解脱。 其他很多妇女看不懂经典,比如 Leela 和 Chudala,她们也都在身体还活着的时候被搭救解脱了。所以说,即使是那些文盲,根本看不懂经典的人们,也是有资格适合去自我质询,深入探寻【自我本性】的。


102-108.

现在这一点,必须要弄清楚,最适合“自我质询”的求道者,其要件构成包括冷静平等,一体同观;从虚假不实之中辨别真实的洞察力;寻欢作乐的全部享乐诉求,他全放下了,从此之后,这些物质享乐就好像毒品或者引起呕吐的催吐剂,或者好像炽热的烈火,向世俗业力外放的活力,全部收回停留在安宁上,就好像一个深睡的人,但是发现他自己无法继续背负如此难以忍受的痛苦(轮回),物质的以及精神上的,就仿佛他的头发被火点着了并且烧起来,他不可能感到愉快,也承受不住这极度的痛苦,甚至于一分钟都是如此漫长,在头发燃烧的极度痛苦中感受到“什么时候我才解脱?我用什么手段,怎样才能解脱?”

那最上乘的寻求者,以上所说的这些品质必须都圆满具足,也即达到“极致”。在程度上次之的,叫做优秀的寻求者——这些品质发露出来,只是发展到“效果”显现的阶段。中等的寻求者——只处于“特质”阶段,还未开化的程度;最低程度的寻求者,还处于他们的“动机因缘积聚”阶段。这些符合条件的各个程度阶段,确定了这些求道者的成就取得圆满。


109.
符合全部品质的最上程度,随着努力即刻成就;在程度上次之的,在成就圆满之前,要经过一些时间;中等程度的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最低程度的寻求者,只是有某个持续很久的拖延,唯有坚定的不再拖延迟误,持续稳定的修习,才可以让他能够圆满成就。


110-112.
他们心智的混乱和疑团,不能让最末两个阶段的寻求者去采用自我质询的方式。他们的心智更容易通过瑜伽来迅速安定,瑜伽比自我质询更适合他们。而头两个阶段的求道者,通过自我质询能够迅速得到“真实受用”,自我质询比瑜伽更适合他们。


113-114.
在《禅的认知》中,Vidyaranyaswami 尊者讲过:“自我质询的方式路径,不能引领那些内心躁动,混乱不清,疑心重的寻求者。要让他们心智的那些虚假的观念,偏斜的见解,胡思乱想的念头沉静下来,瑜伽就是必不可少的。那些具足因缘条件,资质契合的寻求者,他们的心智不是躁动混乱,疑心重重的,而是能够保持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只是那无明蒙蔽的力量,依然如面纱一样遮蔽着他们的【自我本性】;他们只是等着醒来。自我质询就是醒来的过程;故而自我质询最适合他们。”


115-118.
瑜伽只有在一个长期的,坚定持续的,认真诚挚,勤勉不懈,并且审慎持重,没有多余的拉扯,没有不必要的使劲用力的练习之后,才能成就圆满。

D.: 为什么练习瑜伽要审慎小心呢?

M.: 在【自我本性】内在中,去尝试让心智安定的时候,它会焦躁不安,念头乱飞,难以驾驭并且自始至终,被客体事物的感知和观念,来回拉扯着这个人。
尽管这个人也许刚毅并且精通教义,他的心智依然飘忽,游移不定,猛烈,执拗而难以降服。
就心智的性格本质而言,天生就放荡不羁,任性而为,它一刻不停的折腾,无法保持稳定和安宁;它必然跑到这里,那里,以及所有地方;当下它堕入黑暗阴间里,弹指间它有钻入天堂;它就像个旋转的罗盘,旋转游荡在所有方向上;它的桀骜不驯,反复无常,一刻闲不住的样子,就好像一只上窜下跳的猴子。它是难以安定沉静的。
这样,一个人必须很小心。(*需要一位导师在身旁指引)


119-121.
Srimad Bhagavad Gita(圣典薄伽梵歌)里,Arjuna (阿朱那)问薄伽梵尊者:“哦,克利须那!这心智始终是变化多端,翻覆无常,让人烦扰不安,它太过强烈顽固而难以安定降服,不是吗?相比之下,用手去抓风,要比去控制降服这心智容易多了。

在瓦西斯塔瑜伽《Yoga Vasishta》中,拉玛问过瓦西斯塔 Vasishta :“哦,老师!控制降服心智,真的是可能的吗?控制降服心智,就好比一个人喝下五湖四海,举起须弥山,或者忍受烈火焚身。” 从上面两段话里,加上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不管一个人多勇猛,多么有才干,也许去控制降服心智,无疑是最困难的。


122-124.
D.: 既然控制降服心智是如此困难,瑜伽还怎么练啊?

M.: 靠习惯的培养和冷静,不舍不取的放松,心智就能够降服而受控。刚才那两段对话中,对提问的回答是同样的。克利须那尊者说:”哦,贡蒂之子!心智的飘忽不定,无疑是难以降服。虽然如此,通过惯常的练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冷静平等,不舍不取的放松,它就能被降服,能受控。” 瓦西斯塔Vasishta 回答说:“哦,拉玛,尽管心智是难以降服的,然而它必然靠着冷静平和,不舍不取的放松,持续的努力而被制服,甚至于扭断了胳膊,咬碎了牙齿,也要保持这感官和身体稳固;通过意志力和毅力,心智的降服必然达成。” 所以,强烈的热情,认真持续的努力,对于目标的实现是必须的。

125-127.
心智上的蜜蜂,曾经厌恶那无双非二的大莲花心上——那至福的花蜜,住在了个体心智上的小莲花心上,它渴望得到的花蜜变成了苦和痛,向外收集声音,触碰,形状,味道和气味,它们始终持续的从感官中喷涌而出。尽管通过冷静和放松,那些感官被关闭,把心智锁在里面,然而呆在里面,它也不老实,它会想着现在,或者回忆过去,或者筑造空中楼阁,浮想未来做白日梦。

D.:  怎么能够降服它微细的活动,而让它本身完全受控?

M.: 管住它向外在关注的活动,并且把它锁进关注内在里,这个心智的蜜蜂必然会在大莲花心里,沉醉于那花蜜,换句话说那【自我本性】的至福极乐。

128.
D.: 请讲述这个瑜伽。

M.: 带着一个强烈的解脱渴望,亲近某一上师,从他那里聆听那非二元的梵,放射着存在-知晓-极乐的【自我本性】,尽管是间接的认识了“它”,然而就如同你一旦清楚的认识“ 毗瑟挐”一样,心智一心一意的转向这个梵,不要去通过思考和内心图像来探寻,始终默想这个非二元的【自在】,"存在-知晓-极乐"的非二元的【自我本性】,无任何特征属性,并且一致无差别,这就叫做瑜伽。通过它的惯常练习,心智变的安静,宁静并且能渐渐的进入“等持”(三摩地,定)。在“等持”中,心智就会体验到无上极乐。


129-130.
D.: 过去有谁讲过这样的方法吗?

M.: 是的。薄伽梵尊者曾讲过:瑜伽修行者,调伏心智,始终让它定在【纯一本我】上,使心智变的极其宁静安定,并最终成就,换句话说,解脱的至福极乐。瑜伽修行着的心智,始终保持这样的“瑜伽行”,就好像一团火被守护于风中,使得它稳定不动摇,就会进入“等持”三摩地。


131-133.
通过自我质询也是一样的类似的,心智轻而易举的获得宁静平和和等持三摩地。

D: 这个自我质询是什么样的?

M.: 在从上师(Guru)那里听闻了【自我本性】,也即在经典里被谈论的【梵】或者“存在-知晓-极乐”之后,获得了一个清晰明确的间接认知,随后依照法义“優波提舍”并且运用强大的理解力推究论辩来自我质询,自我调查,找出那【自我】就是纯净纯一的【觉知,知晓】,无“我”的实体,没有这个“我”——这“我”它是个被观睹目击的客体,个体自我ego是无知觉的,无生命的事物,去辨明和筛查它们,随之直接去感受体验它们彼此不同,之后通过冥想沉思,所有一切都是被观睹的客体,于是幻想熄灭了,并且把一切客体都并入【自我本体】那残留的心智以非二元留存,终结在对至福极乐的直接体验上。这样,就对它做了简要描述,但是在经典中,用心良苦,详尽阐述的过于繁杂。

(*优波提舍Upadesa對於甚深而简要的法义,用(自我)问答方式来论辨解说,故称为论义,后世的论藏,用思辨洞察力的铲子,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的来挖)


134.
关于成就法的这一章就详论这两个调伏心智,让心智宁静的方法,自我质询和瑜伽。一个有理解力的寻求者,循着他的因缘业报,在这两个方式上,将会实践其中之一。

135.
这一章的用意,是为了让那些诚心认真的学生,让他能够更周密的学习,细查他的因缘品质条件,去查明并确定他已经具足的,还有别的什么是不够圆满,是缺乏的。使他自身做出适当准备,然后他就能够发现这两个方法,其中哪一个更适合他,并随之坚持实践,直到圆满成就。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9 13:5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26 23:32 编辑

######(印度)  拉瑪那●馬哈希,書七: 《回到你心中 》

書:《回到你心中 》 ~ 拉玛那●马哈希~ 部分剪貼
譯者: 陳建志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1993/06/01
定價:160元
優惠價:9折144元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28元

只有這本是別的翻譯者
這本應該是最早引進台灣的, 有的寫絕版了, 但博客來還有,有興趣者可買, 很便宜, 不像 [ 告別娑婆] 湊一堆書頁數書價, 裡面都是垃圾, 聊一堆自己雜七雜八的或別的閒話.
這本我2014年看過, 但前幾年送一位長者, 看能不能送自己上西方, 因裡面內容不會無聊或艱澀難懂


-----------------------------------------------------------------------------------

拉瑪那●馬哈希 : 80~96 F

●感謝: 拉玛那●马哈希、授權者道場、引進台灣的翻譯者-蔡神鑫 先生、ㄧ人作業的紅桌文化 出版社

●拉玛那●马哈希 隨時打開門受訪 , 但從未寫過書, 這些都是與受訪者的對話 , 後人收錄成書, 廣結善緣

●很多的教導如同 [奇蹟課程]說的一樣 , 是第一位讓我看了入心的外國大師 ! 真感動!  不是那種虛幻、搞身、不知所云、理論、勵志、等等

####七本書介紹完了

###剩 另外的兩本 : [神的遊戲] [日處真我] 未介紹
                               ( 因還沒找到這二書的文可貼)

###有興趣的讀者 , 可向大陸、台灣購買; 或, 網上海外購買; 或, 網上購買電子書

###書簡介:《真我與我》是全球第一本完整記述大師生平與教義的中文書籍,慕道的讀者切莫錯過。


我知道的書如下:

1,回到你心中
2,走向静默,如你本来
3,不二智慧之明燈

4,真我与我
5,真我三論   ( 真我三論: 印度拉瑪那道場正式授權唯一中譯本 ; 本書輯錄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三篇經典性重要專論:〈我是誰〉〈探究真我〉〈靈性教導〉; 印度拉瑪那道場(Sri Ramanasramam)給初訪之尋道者的推薦讀物 )
6,对话真我  上、下冊
7,稀世珍宝
8,日處真我
9,神的遊戲

###ps, 雖然 拉玛那●马哈希 因病過世 , 但我不覺得有什麽, 身體的表症浮出而已, 重點是, 當事者沒任何痛苦就好了. 而 [告別娑婆] 的 [白莎] , 既與耶穌一樣消完了罪咎, 耶穌不苦 , 怎[白莎] 離世時, 會有生理痛苦? 心不苦了, 怎會還有生理痛苦? 這是我納悶的 !

===========

                                           回到你心中

问:读经对欲求解脱之人有用吗?

答:一切经云,欲求解脱,当先定心;所以总结性的教导唯是定心
能知此义,便无需皓首穷经。
(jenny: (持) 戒→(為了) 定→(生)慧 )

欲求定心,只须在自心之内参问自己的自性为何这样的寻求如何能在书中做得?
一个人应以自己的智慧之眼了知自性。自性在五个身鞘之中,经藏则在五个身鞘之外。
经藏中寻自性,无异缘木求鱼。
终有一天,求道者将必需要忘却以往学得的一切

问:无欲和智慧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无欲即是智慧。二者无有分别;它们实是一个无欲即是无使心智驱驰于外物。智慧意指无有外物的出现。换言之,不去追求自性以外的事物即是无执无欲不离自性即是智慧。


问:何谓解脱?

答:参问身受束缚的自己的本质,了悟真实本性即名“解脱”


问:有人说真正上师的本质即是至尊的上主,这样说意义何在?

答:个人的灵魂欲求达到真知之境或者神性之境,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地锻炼虔敬之心当个人的虔敬之心臻于成熟时,等同于个人灵魂,而又是它的观照者的上主,将以人的形体现身,借着它的存在——意识——喜悦这些自然的特质祝福弟子,将他吸收到它之中根据此种教理,上师能真正地被称为上主。

问:那么,有些伟大的人是如何不经由上师而获得真知的?

答:对有些成熟的人,上主真知之光照耀,并传给他们真相的觉知。


问:虔敬的终极,以及真理的道路何在?

答:在于去学得这个真理,即一个人借着身、口、意这三项净化了的工具之助,以上主的仆人的能力,以无私的虔敬行使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了上主的行为,并且学习远离“我”“我的” 两种感受

这即是真理的修行人所谓的无上虔诚或是活在为神的服务中



问:智慧之路或是吠檀多(出自印度奥义书的一派哲学)的终点何在?

答:在于了悟“我”上主实无分别,并且从自己是行为者的感受中解脱出来。


问:那为何说这两种道路是殊途而同归?

答:无论手段为何,目的都在于消灭“我”和“我的”两种感受,而且两种手段是互相依存的,此之消灭,必亦导致彼之覆亡;因此,为了要达到不可思议的静寂之境,不管是将“我”之感受去除的智慧之路,或是将“我的”之感受去除的虔敬之路都适用。

所以无疑地,虔敬之路与智慧之路终点乃是一个

(注:只要“我”存在,接受上主的观念就仍是必要的。若有人想要容易地得到他现已遗忘的这种无上的认同,接受这个结论实是适当的。)


问:自我的特征是什么?

答:具有“我”之形式的个人的灵魂就是“自我”
具有知性本质的自性没有“我”的感受无觉知的身体也不拥有“我”的感受。

知性的存在无觉知的存在之间,虚幻的自我神秘地出现了,这即是所有烦恼的根源。若是以任一手段将它消灭了,真实的存在将能如实被见到。此即名解脱


(jenny: 奇蹟課程也如此說類似的話:思想地帶)


问:修行的方法为何?

答:由于求道者的自性与他自己无二无别,也由于无有异于他优于他的事物可得,所以了悟自性只是去了解自己的本性。

借由分辨真常无常,解脱的求道者无疑无惑地了悟自己的真实本性,永不退转。这即是智慧的修行。这即是导向自性了悟的参问


问:所有的修行者都能跟随这条智慧之路吗?

答:这只适用于成熟的灵魂。其余的人应该依照他们的心智状况追随不同的法门。


问:其他的法门有哪些?

答:有唱颂、持咒、禅那、瑜伽、智慧等等。

、唱颂:就是以虔敬之心唱咏出对上主的赞美。

、持咒:则是在心或口里念出神祇名号或譬如Om等类的咒语。 在修习唱颂以及持咒的法门之时,心智时而集中(亦即关闭),时而扩散(亦即开放)。修习此二法门之人,对心智的反复不定并不甚了然。

、禅那:意指以虔敬之情感重复念诵名号。在此法门中,心智的状况能够很容易地被了解。因为心智不能同时集中而又扩散。当人处于禅那,他不会接触到与感官相应的色相;若与色相相触,即离禅那。因此处于此境之人可以随时观照心智的迁流变化,并借由止心静虑,将心智锁定在禅那之中。圆满的禅那即是居于自性(亦即是居于“彼”的形式之内)。

当禅定在心智的源头中以极端微妙的方式起作用,便不难觉知到它的生灭起落了。

、瑜伽:呼吸之源亦即心智之源;所以此之消亡必毫不费力地导致彼之倾覆。透过控制呼吸以静止心智的修行就叫做“瑜伽”。

瑜伽行者能将心智固定在某些心灵中心,如头顶的千瓣莲花等等,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无有对肉身的知觉。只要这种状况持续,他们便能沉浸在某种喜悦之中。然而,当平静的心智再度浮现(再度活跃),它又会回复俗世的杂念。所以当心智向外驱驰,必需要借重禅那之属的修行来锻炼它。如此才能达到心念不生不灭之境。

、智慧:则是借由不断练习禅那与参问来断灭心智,以成就自性的了悟。心智的熄灭即是一切努力皆止息的境界。立足此境之人,永不退转寂静无为 等名词即意指此境界

注:所有的修行都归结于一个使心智集中的对象之上因为所有的心理活动如http://www.wenkuxiazai.com/doc/739842ed6c85ec3a86c2c58f.html 记忆、遗忘、欲求、怨恨、吸引、废弃等等皆是心智的变换更替,这些并非人的真性。简单不变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实相。
因此,了知自己存在的实相并且成为这实相,即是打破缠结,从束缚中解脱。在达成心智的宁静之前,修行者仍须将繁芜杂念从心智之土拔出,并修习立足于自性之内而不退转。

虽然增强定力的修法有多门,众门殊途同归。
因为我们能够见到,任何将心智集中在一个对象上的人,在诸念熄灭之后,最终会与那对象合一。此即名成就禅定

( jenny:例如, 念佛號 或 參禪, 扶住心思意念不外放 / 外露, 及扶住心安靜, 及擋住而不受外界干擾, 又因六根收回, 如火力電源集中, 不分散, 電力集中一樣, 以幻治幻破幻, 最後頓悟 )

跟随参问之路的人会发现,停留在参问的终极之处的心智,便是梵;
而修习禅定的人则会发现停留在参问的终极处的心智,便是他们禅定所观的对象。
因为在任一例中结果都相同,求道者的责任便是要不断修习其中一个法门,直到达成目标。)


问:幻相(maya)的本质是什么?

答:幻相使我们误认为自性不存在,然而自性的实相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圆明自照。
幻相使我们误以为个人的灵魂、世界以及神存在,然而它们最终却被证悟为子虚乌有

问:既然自性之光圆明遍照,为何众生不能像看见世界其他物体一般地看见它?

答:特定的物体无论在哪里为人感知,都是自性以这些物体的形式来感知它自己。因为所谓的知识或觉知都只是自性的效能。自性是唯一有知觉之物。一离自性,别无他物。如果有,这些物体也不会有知觉,既感知不到自己,也感知不到他物。

就是因为自性不能以此方式了解它的真实本性,所以它才以个人灵魂的形式沉溺挣扎在生死轮回的大海之中。



问:为什么即使在没有和外界色相接触的时候,心智中仍然会浮现出许多色相的杂念?

答:一切如此的杂念都归因于潜伏的业力。它们只出现在迷失本性而外放的个人意识之内。只要感知到特殊的色相,便应参问:“见此种种的是谁?”,它们将会即刻消失。


问:能知、所知与觉知这三种因素在深睡中、三昧中都不存在,它们是如何在自性之中(在醒时与梦时)彰显出来的?

答:从自性之中会依序出现:

(1)反射的意识,它自身是一种发光体。

(2)个人的意识,或称观者,或称第一念。

(3)现象,亦即世界。



问:既然自性不受限于知觉与无明的观念,如何能够说它渗透了有知觉的整个肉身,或是将知觉传达到身体感官去?

答:智者言道,各种灵性神经的源头与自性之间有所连接。在心上有一结,此结下开,在有知觉与无知觉之间就仍有连接。

正如微妙无形的电能流过线路并做出种种神奇之事,自性的力量流经灵性神经,渗透整个肉身,并传达知觉给感官。

如果这个结借由智慧之助被打破,自性将会一径保持其本然,不杂不染。



问:一个人要修行多久?

答:直到心智毫不费力地成就无念的自然状态亦即,在“我”“我的”的观念去除之后


问:如果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依照业报(一个人过去行为的结果),应该如何在习定中克服这些障碍?

答:业报只关乎外在心智,与内在心智无涉。

寻求真如自性之人不会惧怕任何障碍。


问:为什么有权威说动与不动的诸世界都来自自性?

答:自性意味着具体化的存在。潜伏在深睡状态的能量随着“我”的念头浮现之后,色相才被经验到。自性身为感知者存在于所有的感知之中。

如果“我”不在,诸般色相亦不在。由于这些理由,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万事万物出于自性,回归自性。


问:肉身与起动肉身的自己在世上实有无数,何以说自性只是一个?

答:如果接受了“我即肉身”的观念,就有多个自己。此观念一消失,即是自性的无相之境。是故自性被视为只是一个。


问:在吾人有肉身之时,有没有可能克服据说会持续到肉身结束的业障?

答:有可能。业障赖以依存的做者,亦即自我,在肉身与自性之间进入存在,如果它回到本源而脱去形相,业还有依存吗?既已无“我”,何来业障?


问:灵性经验的最高目的是什么?

答:了悟自性。


问:在忙于俗世工作的同时,有可能享受到三昧的滋味吗?

答:“我在工作”的感觉正是障碍。

问你自己:“谁在工作?”记住你是谁。如此工作便不会阻碍你;它会自动地进行下去。不管工作或弃世都不要努力;你的努力正是束缚。注定会发生的总会发生。如果你注定不工作,任你怎么找也不会有工作;如果你注定要工作,你也无法躲避,你会被强迫去做。

所以把它交给那更高的力量吧;你无法选择离弃或是保有。


问:薄迦梵(意为神或上主,此处指马哈希)昨天曾说,当一个人致力寻求“内在”的神,“外在”的工作会自动地进行下去。传说斯里柴坦雅在对弟子讲道之时,其实他是在内心寻找克里希那(印度神祇,代表自性),而忘了肉身的存在,口中却仍然谈论着克里希那。这引起了一个疑问:是否工作能够安全地自己进行?一个人在物质的工作上是否应该保持部分的注意。

答:自性即是一切。你离开了自性了吗?或者工作能够没有自性而进行?自性是遍满宇宙的,所以无论你是否逼使自己有所作为,一切的作为都会进行下去。工作会自顾自进行下去。因此克里希那告诉阿朱那,他不需要去危害果拉伐人,他们已经为神所杀戮。

不必为了决定工作而忧烦,只要允许自己的天性去实现那更高的力理的意志。

问:誓愿信守沉默有用吗?

答:内在的沉默即是自我的臣服。也就是没有我执的生活。



问:独处对苦行者是必要的吗?

答:独寂是在于人心之中。
人可能在浓密红尘中仍然保持心智的平静;这样的人,永处于独寂之中。
另一人可能身在山林,却无法摄定其心,他不能够说是在独处。独处是种心态。执着诸事诸相之人无能独处,无论他身在何处;无所执着的人则永处独寂。



问:何为沉默?

答:超越语言与思想的状态就是沉默;它是无有心智活动的禅定。平息心智,即名禅定。甚深禅定便是无穷的宣说。

沉默永远在说法;它是“语言”的恒常之流。它为言辞所打断;因为字句会阻碍这无声的语言

数小时的演讲可能娱乐了众人而对他们无所改善
而沉默却永远宣说并且利益人类全体;因为沉默,雄辩才有了意义。口舌的演说不如沉默的强有力。

沉默滔滔不绝的雄辩。它是最好的语言。实有一种当字句消歇而沉默泛流的境界。


问:那么我们如何彼此沟通思想?

答:如果三元性的感受存在,那就变成必要的了。


问:薄迦梵为什么不出去四处向人传道?

答: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在做?传道难道就是爬上讲台发表长篇大论?传道是简单的真知的传递,这只能在沉默中真正做到
如若有人听闻讲道一小时,离去后生命毫无改变,这又如何?
如若有人默坐于神圣的临在之中,离去后人生远景全然改观,这又如何?
毫无效果的大声传道以及坐在沉默中送出内在的力量,何者为胜?

再者,言词如何生起?先有无相真知,才生出自我,自我再产生思想,而后思想才造出语言。所以言语乃是原始本源的曾孙
请你自己判断,如果字句能够产生效果,那么沉默的传道更要来得多有力呀!
但是人们不了解这简单的、赤裸裸的真理,这日常的、永恒自在的经验之中的真理。这真理就是自性。有任何人不觉知到自性吗?但是他们不喜欢听闻真理反而渴望知道那远在天边的天堂、地狱与轮回因为他们爱神秘,而非真理,各个宗教善巧方便迎合他们,以便最终将他们带回自性

无论采取何种法门,你最终必得回归自性;所以何不当下便住于自性?想要观见另外的世界,自性也是必须的;因此天堂地狱也不异自性。即使无明之人,当他看见世上的种种事物,其实也只是看见了自性



问:我应如何达到自性?

答:自性无所谓达到。如果自性是要被达到,这即意味着自性不在当下,而须外求。自外求来的也会再失去,所以它不是恒久的,不是恒久的就不值得追求。
所以我说自性不是被达到的。你就是自性,你已经是“彼”
事实上,你无知于你自己的喜悦境界。无明在清净自性—亦即是喜悦之上遮覆了一层面纱。
修行只是为了要揭开这张无明之纱。这张无明之纱不过是一种错误的认同,将自性误认为肉身、心智等等。这个错误认同务必去除,而后唯有自性留存。
因此人人皆能觉悟。觉悟在求道者之间无有分别。能不能悟的怀疑以及“我未悟”的观念本身就是障碍应该超脱这些障碍。


问:以“我”寻“我”,这不是很奇怪吗?参问“我是谁?”不会在最终流于一种空洞的形式吗?或者我该无止无休地问,就像念咒一样?

答:参问自性当然不是空洞的形式,也不是重复的念咒。如果参问“我是谁?”只是个心理上的叩问,它就毫无价值了。参问自性的目的,在于将心智集中于起源之处。因此,它不是此“我”寻找彼“我”。

参问自性绝非空洞的形式。它是一种强烈的活动,使整个心智定于纯粹的自性明觉之中。

欲了悟你原来就是绝对的存在,参问自性,是真实不虚的法门,唯一直接的法门。



问:获得神通与解脱之间可有关联?

答:唯有开悟的参问导向解脱。

神通是由无明的力量造出的虚妄假相。永恒的自性明觉才是真实的成就。时隐时现的成就乃是无明的作用,而非真实。

神通异能的成就,常伴随着名声与享乐等等。
它们随着业力不求自来,降临到某些人身上。
须知与大自在合一才是所有成就的真正目标。
这也是所谓合一的解脱之境。


问:如果这是解脱的本质,为何某些经文将它与肉身连在一起,并且说个人的灵魂唯有在不离人身之时才能获得解脱?

答:如若束缚是真,解脱才因之而有。就自性而言,它在四种境界中了无束缚。束缚一词,不过是吠陀系统铿锵说法中的一种语言上的假设。

因束缚而有的解脱的问题,在实无束缚之时如何能够出现?不解此义而欲探究束缚与解脱,实有如缘木求鱼。


问:若是如此,经文上对于束缚与解脱的描述不就是不真实的吗?

答:并非如此。相反地,由无始以来无明所织就的束缚只能以真知开解,为此之故解脱一词才经常为人所用。它的意义只限于此。对解脱的特征众说纷纭的事实,证明了那只是想像。


问:若是这样,如听经与晨昏定省的种种努力不都没有用吗?

答:并非如此。经由直接经验来觉悟既无束缚亦无解脱,乃是所有努力的终极目标。由于这个目标必须借着前述的修行来达到,这些

努力仍是有用的。


问:是否有权威经文曾说过,既无束缚,亦无解脱?

答:此端赖证悟之力,非由经文所能决定。


问:如果它被体验到,那是怎样的情况?

答:束缚与解脱不过是语言上的用词,它们本身并无实质,因此不能够自己起作用。这些用词只是在修饰某种基本事物,接受它的存在是必要的。

如果有人参问:“束缚与解脱因谁而有?”回答将会是:“因我而有。”如果再问:“我是谁?”那么他会了解到并没有“我”这个东西。此时唯有真性留存,既然一如水落石出,远离言语争论并向内参问之人才能证悟实相,是以悟道者一律了知既无束缚,亦无解脱。


问:如果真是既无束缚,亦无解脱,为什么我们实际上体验到快乐与哀伤?

答:迷失本性之时,苦乐悲欢仿若真实。其实它们并不存在


问: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彻悟自性吗?

答:毫无疑问,这是可能的。


问:斯里薄迦梵曾开示在心中发现大神克里希那的方法:是臣服一切,见万事万物如见上主一般。这是领人进入自性的正确法门吗?那么随时随地礼敬薄迦梵,岂不是比借由参问“我是谁?”以求本心要来得容易吗?

答:是的,当你在万事万物中看见神,你会不会想到神?
看见了无处不在的神,你自然想到了神。
把神放在你的心中便是修定,而修定便是悟道的前一步。
悟道只在自性之中,悟道不离自性,而修定必在悟道之先。
以神或是以自性来修习禅定,这并不重要,因为目标是一样的。

你不能走出自性之外。
你愿在万事万物之中看见神,而不愿在你自己之中看见吗?
万事万物都是神,而你却不在万事万物之中吗?
你就是神,那么万事万物都是神还是个奇迹吗?
这是斯里薄迦伐塔与其他人所劝修的法门。
然而即使是这种修行,也必会有一个观者或是思想者。他是谁?


问:如何看见神,那普及一切的上主?

答:看见神即是成为神。没有在神之外的万事万物来让神普及。唯有神“在”。


问: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意义何在?

答:肉身就是十字架。人子耶稣代表了自我,或是“我即肉身”的观念。当人子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自我销毁了,留存下来的是绝对的存在。这就是光明自性的复活,神之子基督的复活。


问:但是十字架钉刑该怎么解释?杀人难道不是一项可怕的罪恶吗?

答:人人都在自杀。永恒喜乐的自然状态已为这无明的生命所扼杀。以此方式,现今的生命即将要杀害永恒的、正向的存在。这难道不是自杀吗?所以为什么为杀人担忧?


问:契入三昧之后,一个人不也同时获得了神通吗?

答:要施展神通,必须有他人来辨认这些神通,这意味着施展神通之人了无智慧。因此神通不值一文。唯有智慧才是追求的目标。


问:难道成为爱国者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答:你的责任是去如实地存在,而不是去成为这成为那。
“我是我本然”总结了全部的真理。
而这法门可总结为“止息”。
何谓止息?止息意味着“消灭你自己”,因为一切名称与形式皆是烦恼的根源。
“我就是我”即是自性。“我是这” 即是自我
当“我” 只被保有为“我”,那就是自性当它刹那转变,说道:“我是这或那,我是如此这般。”——那就是自我

问:那么神是谁?

答:自性就是神。如果神是离开自性的,那么它必定是个无自身的神,那是荒谬的。想要了悟自性,只需要止息。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容易?所以成就自性的智慧是最容易的。


问:轮回是真的吗?

答:轮回只存在无明之中。过去现在,实无轮回。未来亦不会有。此乃真相。


问:知道我自己,即意味着知道神吗?

答:是的,神在你之内


问: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我知道神或我自己?

答:你放荡的心念以及颠倒的生活。


问:我是个软弱的人。但是内在的上主为何不以高超的力量移去

这些障碍?

答:它会,如果你有热忱。


问:为何它不为我创造出热忱?

答:那么你必先自我臣服。


问:自我臣服之后,就不需要向神祈祷了吗?

答:臣服的本身就是有力的祈祷。


问:在自我臣服之前,难道不需要了解它的本质吗?

答:如果你相信神会为你做到你要它做的一切事,那么就臣服于它。否则不要管神,先知道你自己。


---------------------------------------------------------------------------------------------------

jenny: 一切在靜默中產生
              靜寂光通達





作者: jenny    时间: 2019-10-9 21:37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26 23:30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 [神的遊戲]

日後補上



作者: jenny    时间: 2020-4-2 16:13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26 23:30 编辑

拉瑪那●馬哈希, [日處真我]

日後補上



作者: jenny    时间: 2020-5-7 11:15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0-5-7 11:19 编辑

1,拉瑪那●馬哈希的七本書介紹完

2,佛欄的412~415F也貼過來,使之完整,因當初直接貼過來,現在把同本書照順序排下來, 但來不及的, 我插在同本的同一樓裡,不過有點長就是, 我不想全部ㄧㄧ再次移動/校正,弄得我看得眼花撩亂的(他的文章有的很長), 等一下弄錯, 而且我的生理痛苦不勘/疲倦/有時暈眩,無法負荷

3,增加了拉瑪那●馬哈希,不二智慧之明燈_第三章 成就法





作者: jenny    时间: 2020-5-8 19:32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19 02:54 编辑

帕帕奇Papaji:“修炼”并无实质可得* & 永恒的安宁

###ps, 帕帕奇Papaji拜訪過拉瑪那●馬哈希, 收錄在 [對話真我] (78 F)

======================================

“修炼”并无实质可得 & ETERNAL  REST永恒的安宁


问:帕帕奇,有一种旷日持久的“争论”,那就是,为了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去“修炼”的概念,或者说“修行”,或者说“进化”,它究竟价值何在?那些修习的方法,它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有少数导师,把这种“通过修炼求得永恒”的观念,直接归为“基于贪婪的意淫闹剧”,完全偏离“修习”真正目的,是一种“误解”。那么,你对“修炼”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答:我不认为有任何人通过任何传统修习方法,能有任何“实质”可得,“真实永恒”早已恒常,决非“修”得。

问:嗯,换句话说,你也认为他们把这些传统修习方法本末倒置了。他们的动机意图本身,实际上就是在强化“蒙蔽”,或者说,不断掩盖事实真相。

答:是的。我不认为,沉迷在传统方式的“修炼”中,真能帮助“某个人”跳出生死轮回,免于受苦。佛陀自己的觉悟过程就是范例。他在觉悟之前,曾经尝试过各式各样的,全部的传统修炼方式,可是最后他把所有这些修炼方式都抛弃了。因为佛陀寻找的是答案,为什么生命有痛苦的答案。佛陀只关心终极问题的终极答案,他并不是渴望获得“至高无上的成就”。他发现,这全部的修炼,都不能给出他想要的最终答案,并不能让他彻底了解到他真正是谁,彻底认识到生命的根本本质是什么。这修炼的各种方法,只能让他安定下来,但并不能给出他想要的究竟答案,所以他抛弃了这些修炼,坐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树下,不断的沉思探查他究竟是谁,生命的本质本性是什么,最终佛陀通过他自己,自悟他自己的真实本元自性。

在阿含经里,首先是听闻佛陀直接讲述事实真相,然后才给出一些内观审视的方法,让学人自己去观察审视自己,亲自获得第一手直接认知,确认佛陀所教导的东西是事实。然而现在则是本末倒置的,将辅助于“认知自我”的手段,当成了目标。

问:也就是说,关键在于,需要认识到,传统修习方法只是前导性的辅助手段,并非必须的。当认识到这一点,抛弃“修炼”的那些功利性诉求,才有机会真正觉悟,对吗?

答:这才是正法,正路。当你看清你修炼的真正动机意图,你就会抛弃各种方式的修炼,然后你会走上正路,去认识你自己,认清真相。

问:内禅,内观的方式,是相当另类的,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观睹见证”上。你行住坐卧中,时刻观察自己身心内外一切活动变化。你对这种方式有什么样的评论?

答:我听闻过这种“内观禅”。要把你的注意力都集中收摄在“对象事物”的观察上,或者单纯的观察呼吸。将你的注意力,固守在某种“对象事物”上,就不可避免带有“做者”染着。这观看者就在那儿控制注意力去锁定某个被观察的“对象”。无论它凝视的对象是什么,也只是凭借“头脑”心智的意志控制感。透过“头脑”心智的做者意志感而获得的东西,也就只能是“概念”思想的变化现象。

好了,此时此刻,有一个带有“做者感”认同的观察者,有做者感下的注意力控制,有注意力被凝视在被观察对象上的过程,有被凝视的对象,请问感知到上述这所有活动变化事件的[终极感知者]是谁?这问题不可避免被触及。当你做这种功夫的时候,所有注意力都是聚焦在来自各种感官信息的“对象”上,都是被感知到的“对象”,却没有一样是翻转来追查,反观“谁是那背后见证这一系列变化现象,那最后面的终极[观者]”,也即,并没领悟到,那时刻在此时此地当下的“觉”本身。

问:在内观禅的修习中,有一个观察着被观察对象的观察者,但是这个修法的特征之一是去看穿——无论被观察到的对象是什么,都是非永恒的,都是暂时的变化,来去的,生灭的,无法长久的,不能令人常乐的,并且是“非我”,非“我的”。这种内观禅的结论,自然只能归属于“头脑心智”,然而对“被感知的事物对象”,那执着认同,那依附,那所有权的缔结,那攀缘抓取,那抗拒和扣押的欲求都逐步减弱。最后,清楚的了解到,没有什么是值得抓住不放的,也没有什么是能够长久保持的,从而就有了一种释然感。修习这内观禅的人们,通过这种修习,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无常变化,无所得,无所失,就越来越释然,轻松,越来越平静。

答:“内”即“反外”,也即这能看的“看”不抓任何被观察到的对象,而转而回归它自己。当你把内外之间的这堵墙撞破,单纯的看着这“看”自己,进而一切“相”就全都归于[无相],连空无的概念,连空无的体验都消失。于是你就再也不需要任何禅修了。你和那不可知的某种存在之间不再有这样一堵“南墙”。

问:是这样。在内观禅修法中,有四种思维观察对象,分别是:身体,感受,想法以及感知本身。你观察审视这些现象,看出它们都是突然到来,突然消失,不长久,无法保持,看出它们都是被觉察的对象,都是变化无常的现象,非“我”,非“我的”,然后你就不会执着它们。当然,按照你给出的提醒,的确在修习中,没有去直接调查质询,谁是这观者,谁观看着这个“我在感”,谁知觉着这知觉体验,意识着这意识活动,因为那似乎是站在一切万有之外的,似乎这一切被观察到的宇宙世界,是在当前观察着一切的“我”之外。事实上,两者之间并没有那堵墙,我并不在一切万有之外。

答:好的,这就是要指给你看的错觉误解所在。这个身体真正属于谁呢?这些感受属于谁?这些想法念头属于谁?这知觉属于谁?它们肯定属于某种早已存在的那[谁]吧?当你放下了对“放下”这个动作本身的“做者认同”时,什么发生了?你会归于某种“不可知”的,什么都不知道的“终点”,它超出身体,感受,思想和觉识。那——是永远不可能被舍弃的!那——就是早已永恒的实在,一切万有属于它,归于它。一切被感知到的事物,当你认出其“非真实性”时,你就发现了大自在,而在大自在中,[我]独在,绝对孤独。

举个例子,当你躺下睡觉的时候,所有每一件事情都被丢下——世界,身体,妻子,各种情感,各种思想,观念,想法念头,各种对象事物。那么你落入无梦深眠的状态之前,这一切是怎么被脱落的?你怎么努力做到的?要进入深眠状态,所有的都不得不脱落,都会脱落掉,否则你不可能进入熟睡,你无法安眠。然而,面对那无梦深眠的“无知觉,无体验”,你是如此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把这一切都撒手了,即便是最让你感到快乐的那些事情,你也都抛下了,就为了你能够进入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体验都消失的深眠里。为什么?你为什么冷酷无情的抛弃这美好的人生,连你最维护的“自我”都不要了呢?

问: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

答:是,因为熟睡是必需的!当你熟睡安眠,你比你日常清醒状态下的人生,还要更加幸福。假如不是这样,你绝不会想去睡觉。

问:你是在说,进入深眠状态,是同时同步的把心智的四种对象“身体,感受,思想,觉识”一起全都脱掉了。

答:对,“把所有一切同时全都脱掉”,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达成看法上的完全一致。只有等到你次日早晨醒来,你才能说,你曾经熟睡过。一夜无梦,睡的很死,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么,在深眠期间,谁始终“醒”着?你在深眠中看到点什么?

问:不,不可能看到任何东西,什么都没有,连知觉体验都消失了。

答:在你深眠期间,你幸福还是悲伤?

问:就我个人而言,感觉非常舒适和满足。

答:好。假设你来到一个大超市购物,你已经买了很多东西。你会更乐于跑到另一“集市”再去购买更多的东西,还是更乐于先直接回家?

问:先直接回家。

答:这“超市”购物,比喻象征着身心感知体验以及对各种对象事物的交互处理。各种身心感知体验就是这样一个大型购物市场。如果所有这些买卖,这些交易交互,能够带来持续的舒适,满足,幸福,快乐和美好,那肯定就没人宁愿回家睡觉了。这表明,有一种极其特别的事情,它要比尘世事物“交互交易”的知觉体验更重要,更宝贵,更美好,更可爱,所以才让我们宁愿跑去熟睡。它比别的所有事情都更加关键,更为紧要。此时此刻,在深眠期间,谁醒着?

问:没谁。我什么都不知道了。

答:某种了不起的存在,在深眠期间是始终醒着的。当你早上醒来,你说“我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这一觉睡的很舒服,很畅快”。请问,谁见证了这无比安宁,畅快的至福了呢?它是谁?

问:我无言以对,一片寂静,一片空白。

就在所有已脱落的都脱落掉,既不是清醒,也不是睡梦,即将进入深眠的那节点上,有某种对“知觉体验”,对“已知”的主观身份认同,称之为“我”,它带有一种实体存在感,稳定不变的同一感。

答:这“我”不是我指的{我}。这个“我”和其它的每一个事物都已经被那“不知”吞没。不会反馈回任何“已知”。在那“有知觉体验”和“无知觉体验”之间的瞬间。我是在讲这节点。当这知觉体验到所有事物的“我”,站在“不知/不可知”的{我}面前,它变得羞愧并且直接消失了,融化在{我}内。

就在面对那“不可知/无知觉体验”的瞬间,无穷大的幸福,无比舒适和安全,汹涌而来。这个已知的“我”和那{我},那【空】面对面的时候,它只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问:那也就是说,在那进入深眠的临界点,“我”本身会发生融化,“我”有一种绝对的谦逊和信任,情愿把它自己融化掉,融入那深眠的“不知不觉”里。

答:带着无比的安全和幸福,它的融化发生。脱下所有“名相”,融入“无名无相”的怀抱里。“我”情愿融化在那“琼浆,优美,爱”中,那里绝对赤裸,绝无牵挂,绝无抓取,绝无依附,没有能够抓取的任何“某个人”。那儿没有主客体,无念无想,无过程。心智也不在那儿,无法表述那经历。没人能够谈论深眠中的经历。您能带给我深眠中的“大新闻”吗?如果你能够讲述深眠中发生什么,我就高兴坏了。

问:我有好消息告诉你。哈![提问者笑起来....] 所有法门,修炼,传统仪轨以及它们的过程,终究是要把你带入这最终的地方,这悬崖,这临界点。

答:所有成就法都把你带进这终点,并且劝你脱掉“我”,完全赤裸。“ Sadhanas”这个词中,“ Sadhan”意为“任何种类的修习修炼”,Sadhana是Sadhan - na, 意为“Don't practice”不修炼。"na"意思为“don't”。因此,如果你脱掉所有修习,所有你迄今为止一直在修习的东西,会发生什么?你来到了终点,醒悟到终极。当你脱下所有一切,你就完全赤裸,无防护,完全坦白,直率,无遮掩。

当你完全赤露,你会悬崖撒手,跳入“黑洞”,清算融化,永远完结,不回来了。即便你还是不能下决心,跳还是不跳进去,你背后都有某种存在,直接推你的后背,把你推进去。哈哈!

问:你推的?

答:推的那个就是被推的那个,两者是一。但实在讲,没有推的必要,你也没在任何终点,你也没在通往任何它处的起点上,你没跳进任何地方。你在此时此刻当下。

问:这是重大启发。某人从未开始过任何事情,也没到达任何临界点,也无必须的推送。

答:没有轮回也没有涅槃。

问:那这头脑心智的整个建造物,完全就是想象虚构的小说故事,可是它看上去是如此地“真实”。

答:心智(构想和记忆)是非常有力的。心智建议:“你被束缚了”,你接受它为“真”。这就是轮回的构造。然后心智又建议你“要从轮回中解脱,要免于轮回”,你接受它为“真”,进而这修炼就开始了。这全都只是“想法”。一种设想!涅槃也只是一个概念想法,来自心智的把戏,一个概念把戏。那么,你怎么跳出这种概念把戏呢?当你称之为“把戏恶搞”的时候,你就脱掉它了。你通过一种天然自发的特有的“知性”,知道这所有一切都只是心智构想的概念把戏。于是你就了解到,没有任何事真的必需去完成,也没有任何地方真的要去到达。你源自“无空间,无位,无处”,你也从未真的去过任何地方。

问:这让我大吃一惊!哈!.....[大笑起来]

答:没有任何事物被真实的排斥,也没有任何事物被真实的接受,都不是真实实体性的,故而所有一切事物才可被容纳。也正因如此,你不受一切事物“现象”的影响。

问:这一瞬间给了我巨大的安全感,自在轻松感。某人似乎被唤醒,可是因为在人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太多令人恼火而又无奈的需求,条件环境的限制和阻碍,太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此时这种自由轻松和安全感,几乎就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对此您会怎么说呢?

答:恰恰就是这充满无奈和责任义务的梦境,才使得他忽然在梦中醒悟到,他在他的梦里,他的真正本身早就是,并且永远都是“绝对安全,绝对自在”的,不受任何梦境的影响。人,纯粹就是做梦正梦到的。这个人在睡梦中宣称:“我有家庭责任和义务,工作责任和义务,这让我没有时间去找到真正的自我。” 然而当某人在他的梦中发现他在梦里时,虽然梦里的家庭很“真实”,然而他清楚的知道那梦里的家庭,并非真正“真实”的家庭,也没有任何真正“真实”的工作。他只是在梦里,醒觉到自己在梦里,而梦中的一切无论多么真实,感受多么强烈,当梦境自发结束时,他都不受影响。而且即便就在梦中,梦境中的情节还在进行时,他也同样不受真正真实的影响,梦中的一切“真实”经历,感受,都不可能真正影响到“梦主”本身。

梦里的“他”,所经验的一切,都永远不可能真正“触”及到[他],也从未真正触及过[他]。无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无论你感受到什么,那都表明你正在你的梦里。这百千万亿年的苦乐轮回,只不过是永恒当下的一个“设想的想法”而已。"I"----这永恒孤独的家伙,想象着它被束缚了,梦见它掉进轮回里了。就好像你在你的睡梦中会自发的突然发现你在你自己的梦里一样,你也会发现这清醒状态下的人生现实,是同一个梦。然后“不安全”的恐惧就会永远离开你。

既没有轮回,也没有涅槃,这所有你看到的名和相,都并不真实存在。只有唯一的真实存在,你本身。

问:在某人醒悟到这一事实之后,在他的“业力果报”(Karma)上会发生什么呢?

答:按照吠檀多不二论的解释,这身心显现在这里,是基于“事先”的,预先的“业”。他们就是这么解释的。这就好比,你把一个球扔到地上,那“初始动量”将决定这个球滚动的朝向,滚动的持续长度。那么,当某人在梦中醒觉到自己在梦里,所有已经储存在记忆里的“因果报应”的“业”就都崩溃消失掉,因为不再有一个围绕“个体自我”安全和私利的,不断行为活动的“做者”。然而那“初始动量”,也即赋予我们这身心的那个预先的“业”,它所剩余的执行效力,还未走完的种种效果,会持续的运转到这人生的终点。这不会对已经清醒的知道自己在梦里的人有任何侵扰,没有任何做者感,受害者感。他会顺随着发生在他面前的各种环境条件去自然而然的行为活动,不迎不拒,完全不介意,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时刻都知道自己在梦里,这所有经历都不是真实的。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是真实的过去和真实的未来,他不会重生了,因为他没有了对梦中事物的“真实”认同。

问:您认同业力的真实性吗?

答:我不迷信业力(Karma),而是清楚的了知它。之前已经讲了,业力就是梦里的东西,是想法本身。过去业力,现在业力,未来业力,并没有这种东西真实的存在。而真正的存在完全不受这些想法和梦境的丝毫影响。

举个例子吧,某人已有了两位夫人,正准备即将到来的第三位夫人。10年前迎娶了他的原配夫人,当前这一年,他迎娶了他的第二位夫人,正准备着要迎娶他即将到来的第三位夫人。但是,就在准备即将发生的“新婚”时,他突然死掉了。因为他的突然亡故,这三个女性都成了寡妇,也即象征他“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位夫人。当这人死了,他的EGO没了,对“我选择和决定”的做者感也没了,他所有的业力就都成了寡妇了。业力本身不再有某人来“抓”,也没地方逗留。他的EGO死了,他是完全“腾空/轮空”。(靶子被释放)

问:你是在暗示说,当丈夫死了,她的配偶也死了。

答:不是,是守寡。丈夫死了,但是妻子们继续生她们各自的人生。一个醒悟者,已经没有“个体自我”ego的认同,他绝不会认为“这是我的”或者这属于"我"所有。所有的“做者权”感,以及全部的“个体独有”感,已经瓦解了,因此,虽然他现象表达上依然活着,但那“个体自我做者感,个体自我独有感”却已经死掉,也即所谓的“活着的死人”。他可以做他高兴去做的任何事情,因为没有任何后果能够扰乱他的安宁,没有任何效果真的能够令其陷入“不安”。正因为他的“个体自我”认同感,他的个体自我做者感,已经消失,所以他的心没有“反向评判”,不“执着”于结果的一部分,同时“抵触排斥”结果的另一部分。虽然“业力”(Karma)依然在持续的流淌运转着,但因为没有了“靶子”---没有业力因果标靶的那个主体---“我和我的,我做的,我受的,我负责”,所以在生活中也不会执着于“我,我的安全,我的利益”为中心。

于此相反,某人认为他是行为决策者,行为的控制者,一切决策后果的承担所有者,这种做者感,就会竖起“靶子”,收割他各种行为活动的所有反馈效果,作为他“做者权”的报应,并因此不断循环复制着痛苦,让痛苦不断的放大,放大。那醒悟的人,没有做者感,知道自己真正是谁,绝对安全,因此他舒展,轻松,不介意,反而痛苦来了就很快走掉,反而会使得他的自在感,无拘束的轻松感反复循环着。实际上,其它人会被他自己的思想过程不断的自我定罪,自我惩罚。但是在终极真实,究竟意义上,从未曾有过“真实”的善恶,什么也没真的发生过。

某人在他的睡梦里,梦里的主观第一人称视角,似乎是一个国王,从这“我”是国王的主观中心来看,其它所有人都是贱人,但这国王和所有梦里的“他人”,都属于这同一个梦而已。这个体验起来无比真实的轮回世界,就和这睡梦是完全一样的性质。从真实存在的终极真相来讲,根本就没有过真实实体性的国王和乞丐。所有的国王,所有的乞丐,所有的事物现象,都是从同一唯一的源头显现的梦境,而这源头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早就永恒存在了。当你认出,这源头就是真正的你本身,那么你会完全明白,无论你此时此刻当下感受到什么样的体验,无论那体验多么真实,都不可能对你有任何真实的伤害,也无法阻碍和束缚早就永恒,绝对安全的你本身,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你自发梦境,你认为你会被你的自发梦给害死,这本身就是梦想罢了。你永在此时此地当下,你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你不需要修炼,因为修炼需要时间,需要努力奋斗,而真正的你,不需要时间,时间无法测量你的永恒,你不需要任何奋斗,就早已永恒。所有的时间流过你,不是你走过了时间。所有的空间流过你,不是你走过了空间。

那作为初始动量的“欲求愿望”,它来到你面前,你注定要响应它们。如果你因为这样那样的纠缠而拖延,搁置,不响应它们,不让它圆满得到满足,它就会在你这一生的寿命当中,不断的骚扰你。这种欲求愿望,是一定被满足的,必须被执行的,无论你喜欢还是厌恶。这样的欲求,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会追着你,伴随着你,它不会离开你,它会鞭策你,推动着你。并最终把你带回家!你注定要返回老家!你跑到超市里买东西,买完之后,你能在超市里呆多久呢?

问:这听上去,似乎就好像一个老猫蹲守鼠洞,向内审视那想法突然涌起。它跑到那个各种念头突然浮现的洞口,并驻守在那儿。

答:是的,你会持续不断的扫描那洞口。持续不断的。并且你会醒悟你真正是谁。

问:自在,是不是对此时此地当下的信仰?

答:为什么信仰当下?就在此时此地当下,谁,对谁信仰了呢?此刻,那被信仰的东西始终是某种记忆里的东西,信仰这个词,这个想法被感受到时,它就已经把你带入“过去”,那还是想法。

每当你感觉有念头想法浮现,每当你使用“我”这个词的时候,就停顿一下,反向的审视一下,“我”这个词,它冒出的那个地方。那地方有没有形象,有没有具体的空间位置感。慢慢的你会突然问自己,谁在寻找这洞口,这个“谁”,它有形象吗?“谁”又时刻感知到上述这一切,那一切现象发生的[见证者]有形象吗?能被感知到吗?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你就明白什么是当下!自在,觉悟,安宁,轻松,在哪儿?你就知道了。

在一个汪洋大海里,所有的波浪,漩涡,冲撞的激流以及水泡,全是这大海本身啊!我并非是其中的某一具体波浪,某一具体漩涡,某一具体冲撞的激流和水泡。它们都是我的某一具体的部分,如果把任何一部分突出,并说这部分是我,那么这整个“大海全部”又是谁呢?当你说,我看到我内在的汪洋大海!那就意味着,你不是看到浪,漩涡,激流和水泡,而是看到完整的大海。

“我在”,并不需要你相信,你信或者不信,【我】都在。因此,信不信都只是现象。那想法的游戏,从“不信”一路变化到“信”,从“不知”一路变化到“知”。此时此刻有多少人“不信”,有多少人“信”,有多少人“不知”,有多少人“知”,无论怎样,【我】都给与支持。所以说,愚者和智者,只不过是连续变化的进度不同。同一条道路,有无数人在其中行走,有的刚开始走,有的走到路的尽头,有的走到一半,有的在路上来回踱步。走在这同一道路上的所有每一个人,这条道路都承载,都支持。

问:我怎么超越恐惧,战胜不安?

答:通过丢弃所有试图战胜它的各种法门。宣布所有克服战胜它的方法都无效。

问:当恐惧不安狠狠的叮咬你的时候,你怎么做?

答:什么也不做。只是感受它,和它在一起,然后自然就可以阅读它,审视它。承认这是恐惧,感受这恐惧,然后自然就会审视谁在此时此刻当下感到恐惧?那个“谁”,它长什么样子?它的脸什么样?通过单纯的感受它,和它在一起,就会自发的阅读它,审视它,研究它。什么样的感受能够长久连续保持在你面前?

问:什么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在那儿,没有任何感受能够长期连续保持。

答:你说,你渴望回归到真正的你,那恒常的你。事实上,这是最简单的,简单到什么都不用做,你就已经是真正的你了。但要变成别的东西,比如变成一个医生,那就不同了。

问:请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答:对于已经觉悟的人来说,不介意过去或者未来,不赋予过去和未来那么真实的重要性。并不沉溺在行为的各种后果的预先分析思考上,也不介意各种后果报应。相反,行为反应是时刻来自于空性的,自然而然的。所有发生,会照顾它们自己,会自行运作它们自己。

普通一般大众,需要某种道德标准上的对错,来引导他的种种行为。对一般大众才这样讲。已经开悟的人,时刻清楚的知道,世俗道德本身是虚无实际的,所有一切可感知体验到的都是如此,梦幻泡影罢了。所以,做正确的行为,说正确的话,也即佛陀的八正道,是觉悟“空性”的结果,但它们决不会导致“空性”。故而,一个寻求真理的人,只是不断寻找那“空性”,那早就永恒的存在而已,找到了答案,认识到他所找寻的就是他本身,一切别的事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伴随。

问:你认为,要开悟,需要什么样的修习,您推荐什么样的修习呢?

答:为什么你想开悟?你要开悟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你想要获得什么?不要刻意去灵修。有一条滚滚流淌着的想法,翻滚着各种念头的河流。每个人都正在想法念头的河流里顺流而下。每个人都抓住这些想法并且正在被流动着。只有个别少数人会抓住一个单纯的想法“我只想心安自在”。抓住这个想法的,在整个群体里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人群,他们并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抓住这个想法“就在此生,我必须要知道真相”。

绝大多数人群都是顺流而下,而这样的少数人,我称之为“逆流而上”,朝着[源头]。这一动机,并不需要任何努力,任何努力都不可能引发这种想法。60亿地球人,注定抓住这想法的人,也不过数百。但只要这动机发生了,就必定导向终极。

问:大师,我和你在一起,已经四天了,可是我依然没开悟。

答:[笑声...] 是啊,我都奇怪,象你这么聪明的孩子,竟然没开悟。

问:我该怎么办啊?

答:那就让我告诉你,我的导师曾经告诉我的话:只是保持安静。无论你做什么,说还是不说话,都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这就足够了。

如果你不再想着“开悟”了,“开悟”就会来找你。如果你追着这个“开悟”的想法,那么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想法都会来痛打你。现在,来试试看,你现在就抱住“开悟”这个念头,保持这个念头,别让它溜号,让这个“词”始终在你面前。来,试试。抓着它,你能抓着它吗?

问:[片刻沉默]....它突然消失了。

答:好,念头都消失了,此时,你是谁?

[现场长久的寂静]....

这沉默,就是你给我的最好回答。[停顿片刻.....] 就这样,停留在这宁静里。你并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一片虚空,寂静。安宁就在这里。领悟就从这里发生。

(译者注:此文根据多篇之前积存的“对话实录”资料,翻译整理成一篇。)

------------------------------------------------------------------------------

ETERNAL  REST永恒的安宁

如果你想处在真正的“开放”状态,“安宁”状态,那么你首先要认识到“你真正是谁,是什么”,当你完全认识到那真正的安宁,是超出时间空间的绝对存在本身,天然的本质本身,那么你才能从最深的内心深处,从根本上“敞开,赤裸”,知道真正的你,不依靠任何“前提条件”,不依靠任何选择,就早已绝对安全。假如你认为“安宁”是有条件的,必须凭借某种前提条件, 那么你必定恐惧不安。

人生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矛盾冲突”的现象过程。始终有各式各样,得失利害的摇摆和起伏,然而这全都是连续变化的现象。所有每一个人的人生,无论他是所谓的圣人,还是所谓的大盗,都无一例外。圣人有圣人的无奈,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苦闷。刚刚摆平了一个乱子,还没消停多久,还没高兴多久,另一个麻烦就又发生了。每个人都说:“管住你的思想,控制你的情感,降低你的诉求,强化你的自信,鼓起你的勇气,坚定你的意志。” 人们一直在试图努力地[掌控]自己,掌控别人,掌控世界,一直努力去追求利益,权威,名望,地位。时刻努力要去超越别人,获得高居他人之上的优越感。这已经持续了有数千年了吧?

五千年前,阿朱那向圣主克利须那问过同样的问题。他说,“这头脑心智就好像空气一样,如果你用力去抓,想把空气抓在手里,那么你什么也抓不到。你使劲去抓的动作,使得你的手紧缩在一起,把容纳空气的“空间”全给挤掉了。这是不可能抓住空气的,可我为什么还要继续如此徒劳的想去紧抓它,试图掌控它呢?”

如果你不急于获得,它们反而有容纳它们发展的空间,你急于获得结果的“掌控欲”,反而将它们发展的空间全部挤掉了。

头脑心智是始终以“记忆”为运行基础的,自然也就总是逃脱当前现实,以“非当前”的记忆印象来投射当前,来解释当前,然后再将其投射到以“记忆”为基础,所构想出的画面中,这使得你一直活在“记忆”里,只不过,你给这种依靠“记忆”所构想的画面,命名为“未来”。这就是头脑心智的活动性质。头脑心智内的对话,只是过去种种概念想法和记忆碎片,过去种种被满足的欲求,未被满足的欲求,它们纠缠交织在一起,自我循环复制的串流。这使得你不断聚焦在“记忆”的虚影上,而不是“当前”事实: 记忆的回放是“发生”在此时此地当下;对未来的构想是“发生”在此时此地当下。

尘世里的普通人,不可能有轻松和安宁,因为他们始终在他们的头脑心智内,重复循环着那些过去的记忆,并且用这些东西去营造,产自于“过去记忆”的“未来”投射,那并不是所谓真正的“未来”事实,所以才苦恼。

我想对人们说:“平静下来,去观察头脑心智的活动。”如果你不断的观察它,你会看到它总是会把“快乐”的东西放过去,以属于过去的“苦痛”记忆经验,去小心翼翼的筛查出一切可能伤害"我"的东西。当你领悟到时刻“此时此地”,当下的观者本位才是你,那么安住在这时刻当下的单纯“观看”上,你会发现,头脑的对话难以循环持续多久。

头脑心智就好像一个小偷。事情早就消失为记忆,然而头脑使得你跟在记忆——“影子”——的后面,偷走了你的轻松平安,让你时刻纠缠在得失利害上,紧张不安,苦恼不断。即便你此时处在欢乐的事件里,头脑也会让你害怕和忧虑这欢乐会消失离去,让你在欢乐中,却享受不到欢乐。

你沉浸在这些“想法”的影子里,把它们当成事实,怎么能感觉到轻松?这所有的都只是“想法”和“记忆”,沉重,压抑,不安,渴望,懊恼,等等....只不过就是“种种想法”和“种种记忆”它们自己的世界大战而已。这些想法和记忆之间正在发生各种战争,你把它们等同为真正存在,绝对安全的你自己,你怎么可能有安宁和快乐?实际上,当你看清这把戏之后,你就明白,这效果其实就是你想要的“闹剧”效果。只要你把这些“影子”等同为真正的你自己,你就不会寂寞了,因为它们永不休止的躁动着,彼此倾轧覆盖着,它们的战争会永远持续。任何一个想法被打死之后,都会借助记忆和其它想法的“彼此对照”关系,即刻又被复活。

你所看到的,你所感受到的,你所想到的东西,不过都是头脑心智的一种印象,记忆的不同配方混合的“投射”。你和你自己营造的影子们坠入爱河。它们全都只是一种“影子”。并非真实的实体存在。虽然这些影子在浮游着,震荡着,然而你却绝对安全,因为[你]是绝对的实体存在。

一些人建议你去做某种修炼,把修炼作为解决内心不安和苦恼的对治方法。但那不是我教导的方式,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如果你认为,某种修习会让你得到某种结果,你肯定会在某个时刻开始操练。那有开始的东西,必然有结束。无论你何时开始,必定有个结束的时间。有时间,有起点和终点的东西,怎么可能是“无变异”的天然恒常存在?

所以,我不给你任何方法。代之以“无须做任何努力,真正的你,早已绝对安全”的陈述。这不是一种方法,而是[存在]——它天然的本质事实。你想要去做什么,你不用拖延。现在就做。你只是弄明白了,不论你想做什么,那都是想法里的故事,故事里的想法。不论你做的成,还是做不成,那都是故事里的故事。你经历这人生过程,也只不过是梦游罢了。

你遇到种种挫折,阻碍,麻烦,你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掌控它。你可以去尝试,但是你更要清醒的知道,你并没真的掌控过什么,并没真的成功或者失败。因为梦里你掌控了什么,没掌控什么,成功了什么,失败了什么,它都一样,都是“梦里的故事情节”而已。

当我向你陈述时,我正在切除你对“记忆”的执着认同。如果这“切除”在你头脑的记忆里“发生”,那么由此,你会看到,感受到某种——你之前从未经验过的“新发现,新事情”。你纯粹是基于“经验记忆”来识别“名相”。而我此时所陈述的,就正在成为你的“经验记忆”。这些陈述中的概念,是融化你的毒药,它会在你不知不觉中,融化你之前的“经验记忆”,并最终让你觉察到谁是真正的你。

你不必去任何地方,也不必超越到某个境界去。因为“超越”这概念中,必然包含两个具体的位置,你所在的起点,以及你打算超越到的某个终点位置。你不必跳到那里去,既没有跳板也没有泳池。你不必从某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这都只是你的记忆观念。你可以问你自己,那毫无“跳跃者”的地方,谁打算跳啊?既没有真实的跳跃者,也没有真实的跳板,没有起点和终点,然而!谁?!早就绝对存在了呢?那绝对恒常无变的“存在”,需要超越什么,需要跳到哪里,才能变成恒常吗?无变异的恒常存在,难道真能变异到哪里去吗?

“我必须跳入安宁里”...“我必须开悟,我应该做的更好,我应该更优秀,更完美”.....看清它们都是想法的游戏,正是这些想法把真正的你,早就圆满的你给藏起来了,你正在玩捉迷藏的想法游戏。如果某种现象发生了,它一定有某种来源。你所有的欲求来自于“记忆里快乐的印象”,我喜欢这个。“记忆里苦痛的印象”,我不喜欢这个。由此,你才从“不喜欢的这个”,跳到“喜欢的那个”上面。“我不得不摆脱这个”,这只是个想法而已。继续深入去审视,这些想法全都来自于什么?基于什么,去探查!

真正抹杀不掉的知识信息,必定是属于绝对存在本身天然的内容。除此之外的知识信息,都不是必须的,也都注定会生灭变化,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永恒不变的,本来就不是实体真实的。那属于绝对存在本身的真实本元知识,你不可能获得,因为它早就在那儿,早就是你的。永恒在,不可抹杀,也不需要你去学习,它早就在那儿,早就圆满了。在世界被创造出来之前,它就在。所有一切变化现象,都源自于这同一“本源”知识。所有一切现象,都只是这同一本源的不同显现。

在实体和它内在营造的幻象“主客体”之间,在梦者和梦境之间,有什么呢?在影子和它的实体投射之间,有什么割裂吗?谁割裂了它们呢?那种貌似真实的割裂,不同样还是一个“虚无”的影子吗?你觉得一个主观主体和被观看到的客观客体之间是完全不同的。那么我就提示你“去审视一下,谁是那真正的观者?”审视一下,什么被当成了你?你观看着一个身体形态,把它当成真正的你自己,你把你所观看到的“身心”当成了真正的你。然而当你审视这身体时,身体是不是被观看到的“对象”?观看着“对象”的观者,是谁?如果它是意识,它是“觉”,那么“你”是谁?你既不是被观看到的世界客体,也不是被观看到的思想,不是被观看到的身体,也不是被观看到的“观者”,因为当你说,感觉到这“观者”时刻就在当前,那也还是表明,这“我在感”也是被观看的。谁看到“我在”?它没有形象,它不可能被感知到,那才是真正的[你],早就永恒的[你],那不可说,不可知觉的【观者】本身---真实,永恒,真理,绝对安全。

(译者注:此文根据多篇之前积存的“对话实录”资料,翻译整理成一篇。)

--------------------------------------------------------------------------------------------

2,【视频】帕帕吉Papaji 开示:唯有觉性




作者: jenny    时间: 2020-5-8 19:53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1-4-20 01:09 编辑

【老视频重看】物质背后的秘密 &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來自網站


物质背后的秘密

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受到条件的制约,因为他居住的环境完全是物质性的,人在这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逐渐长大,所有的看法都是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科学的研究,在从前大家理解的基础上,揭露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

我们从外界获得的所有信息,来自我们的五种感官。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手触摸到的组成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依赖这五种感官,这是我们能知道外部世界的缘由,这些感官也是我们感知的唯一途径。

然而当科学超越这些感官来研究时,发现了一个和我们以往认识完全不同的真实世界!这些关于组成外部世界的物质的秘密最终被公开了。当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解释科学家们所发现的事情,一些科学家认为人是一个映像,经历的每件事都是一个短暂的感觉,这个宇宙是一个影子,这种理论似已被当今的科学所证明。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质背后的秘密,就从提供给我们一个更广阔世界的感官开始。



我们怎样看到?

看见一个东西的过程是逐步的,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光束是光量子从物体射向我们的眼睛,再穿过角膜,最后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聚焦,在这里转化成电信号,由神经元传送至大脑后部,看到图像最终在大脑的这个部分显现。我们一生中看到的所有图像,以及所有经历的,实际上都发生在这个狭小、黑暗的地方。同样的,你现在看的影片和你看到的无限广阔的地平线,实际在这个地方只有几立方厘米。

仔细重新审视这个信息,当我们说看见了东西时,实际上是有电信号运送到了大脑,在大脑中形成这些东西,当我们说我们看见了东西,实际上是看见了大脑中的电信号。还有另外一件事我们需要知道,大脑是完全隔离光线的,它的内部是完全的黑暗,不可能和光线发生联系。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这种情况:假设前面有一个燃烧的蜡烛,我们可以看到它发出的光线。我们看到光线时,我们的大脑里面是完全的黑暗,这束蜡烛的光永远都不会传输到大脑,但我们的视线在黑暗的大脑中看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其它感官上,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都是以大脑中的电信号被感知的,在我们一生中,从大脑中起源的一切并不是外面的真实,而是脑海中复制的映像。此时,我们误信这些映像是外面存在的实际物质。



在脑海中的外部世界

这些事实指向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结论:我们在世界甚至宇宙中,看见、摸到、听到,从而觉得它是物质的东西,实际上只是脑子里的电信号!比如,我们在外部世界看见了一只鸟,但实际上这个鸟并不在外部世界,而是在我们的脑海中被鸟所反射的光粒子,到达了我们的眼睛,并转化成了电信号,有神经元运送到了大脑的中心。因此我们看见的鸟,实际上是大脑里的电信号!如果电信号到达大脑的过程被阻断了,鸟的图像就会突然消失。同样,我们听见鸟发出的叫声,实际上是在大脑。如果叫声的电信号被阻断,就听不见任何声音了。显而易见,鸟的形体和叫声,只不过是大脑对电信号的解读。

另一个要考虑的关键是距离感,比如你和电视屏幕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并不存在,而只是在脑海中。实际上,看上去离人很远的物体,也只是在脑中确定的点上组成的图像。例如,看天空上的星星,他们好像离我们百万光年远,其实就在我们脑海中。在看这个纪录片时,你不是真的在你认为你所在的屋子中,正相反,屋子在你的脑海中。你的感官和身体让你觉得你是在屋子中,但是,你必须记住,你的身体只是你脑中的一个映像!

现在我们一直在说外面的世界,和我们所看见的在脑海中形成的世界,但是,我们既然不能到达外面的世界,我们又怎么能确定那个世界真的存在?当然不能!

唯一的事实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脑中感觉的世界!想像脑海外面有实在的物质完全是一个错觉!脑海中感知常常来自于虚幻的源头,然后能通过眼睛看见。

举个例子:首先,假设能把大脑和身体分离,并能在玻璃水槽中维持机能,在侧面连接一个能记录信息的电脑,最后将所有记录的数据转换成电子脉冲的形式传输进CD,将这些图像、气味、味道、感觉置于电脑中,接着将电脑连接到大脑视觉的中心,所有之前记录的信息都到了脑海中。当大脑察觉到这些信号,就会看到之前传输的图像。

我们也可以传输模拟的影像,比如,我们可以给大脑一个人独特性格的所有数据,加上坐在桌子旁边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大脑会感知到一个坐在办公室的商人,这个虚幻的世界将会持续到电脑给的下一个刺激。

我们没有注意过,我们只是意识!我们很容易被感觉所欺骗。的确有一些实在的东西,那是发生在睡梦中的事情。



梦中的世界

对于我们来说,真实就是触摸到和看到的,在梦中也能用手触摸到,用眼睛看到。但实际上,梦中没有手也没有眼睛,也没有任何能让我们触摸或是看的东西,“认为”我们在梦中看到的东西是真实的很显然是错的。

一个人在他的床上沉睡,梦中能看见自己在一个不同的世界,能梦见自己是一个驾驶巨型飞机的飞行员,可能花费很大的力气来正确驾驶它,但实际上这个人一步也没有离开他的床。在梦里他可以有不同的经历,见不同的朋友,和他们交谈,一起吃喝。如果我们能在梦中平安地生活着,只有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是做了一个梦,相同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清醒生活的这个世界。当我们从一场梦中醒来,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仍然处在一个更长的梦中,这个梦,我们叫它现实生活!

我们之所以认为梦境是幻想,现实生活是真实的,只是我们惯性的产物,这表明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可能不是清醒的!我们以为现在是在实际生活着,认为似乎刚刚从梦中醒来。



谁是自我

所有的事实和分析指向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生活的所有情形都是固有的感知,那什么是意识?意识也是由物质组成的,就像胳膊手臂和其它所有的物体一样,它也一定是一个感知对象,就像其它所有的物体。

这个例子能帮我们理解,想像我们从神经末梢延伸至大脑,能拿出大脑,并放在肉眼可见的地方观察,这样就能看见我们的意识,用手指触摸,这样就能理解意识只是感觉,是由视觉和触觉等感官创造的。

究竟是什么接受了这些感觉?如果不是意识的话,是谁看见了、触摸到、闻到、感觉到颜色?是谁在思考、推断、感到“我是我”?我们这个年代的一些重大思考也指出了这个问题,“小人中的小人”等等问题。“我”在哪里?谁在使用意识?谁意识到了意识本身?St.Francis说:我们在找是谁看见了这一切?

实际上,形式上存在一个东西,能够看见、听见,就是灵魂(接近佛家所说的神识)!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世界,是灵魂听见、看见的集合!就像在梦中我们的身体和世界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一样,我们居住的宇宙,也不是物理的存在。唯一真实存在的,是灵魂,事物只是灵魂的感知!

是的,就算假象物质是真实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法则,都指向一个结论——人的存在是幻觉,以及物理上事物的非存在性,这是物质背后的秘密!唯物论者认为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向唯物论敲响的确凿无疑的警钟!

科学家和作家Lilcoln Barnet在他的书中写道:宇宙和爱因斯坦,以及一些哲学家在映射的宇宙中肯定物质的存在,科学家应意识到感官的有限性。

所有的事实让我们面对一个非常有异议的问题:如果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世界是物质的,而不是灵魂的感知,那么这些感知来源于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虑到,事物不会自己有一个形体,除非被感知。因此,这些感知,一定由其他的力量产生,一定是被某物创造的,另外,这种创造还在延续。如果没有持续的创造,我们所说的物质就会消失,无法延续。就像一台电视机上的影像一直在播放,只要电视信号的传输就会一直延续,但如果信号中断了,屏幕上的信号也会中。



真实而绝对的存在

那么是谁让灵魂看见大地、人、植物、我们的身体,和其它所有事物呢?很明显一定有一个创造者,创造了整个物质世界,这是我们所有感知的综合,它的创造一直延续,没有中断。自从这个创造者展示了它壮丽的造物,就必须有永恒无限的力量让其延续。所有的感觉都取决于造物者的意愿,造物者献出它所创造的一切。



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


https://v.qq.com/x/page/b0167q2brkz.html

在看待与理解真实的方式上,科学与佛教似乎有很强的平行性。

尽管这些理念并不是佛教所特有,在大多数古代东方思想中也能找到,而佛教似乎能与最新的一些科学发现,有着非常和谐的共鸣。

我想先通过考察佛教的三个主要信条,来阐述这些观念:

(1)、空性

(2)、互联性(业因陀罗网)

(3)、真实之本性(究竟实相)

然后再将这些观念,与现代科学的理解并列对照。

后面有相关资料的连接,包括视频连接、书籍和网站。

本段视频的前提是基于如下信念:两种表面上相反的认知模式

(1)非物质的和物质的

(2)直觉的和理性的

(3)精神的和科学的

实际上它们是同一实相的两种解读方式,类似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再次提醒,在观看本视频时,我们需要随时注意,在人类感知到的现象与事物的真实存在本身,有着巨大的差异。



一、空性

空性是万法的生起与回归之处,佛陀说:现实世界起于空性——非二元的、无限的源。例如你所坐的椅子,你所看的电脑,甚至你的身体也是当下从空性中生起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请想象一场梦境,梦中有一头大象还有你自己。于是你会认为,这个是我,那个是大象。两者似乎是两个分离的实体。然而当你醒来,你发现,你和大象都是从你做梦的意识里同时化现出来的。意识是这场梦境之源,也是无穷无尽的其他可能的梦境之源。

想象空性的另一种方法,也可以把它比作书页。书中的空白页可理解为空性状态,书页本身并不包含任何信息,但可以有无限可能的词、句或故事,为书页所承载。空性可以理解为一个潜在之场,任何可能性均可从中生起。

为能对其有初步理解,必须重新定义对物质实在的理解。我们会发现“空性”----这在道教中称为“道”,印度教中成为“梵”,似乎非常相似于量子物理中量子场的概念。

让我们先探索一下所谓物质实在的本质

(1)平行:波粒二象性

我们的现实世界表现出一种二元性,我们所经验到的物质,既像波或非物质性实体那样存在,又像粒子或物质性实体那样存在。展现为波的形式,粒子在时空中没有确定的处所,只能认为它们同时处在一切地方,弥散遍布整个宇宙。

想象你手中的苹果是一个粒子,这个苹果存在于一个确定的时空位置中,本例中是你的手。而其波的形式,“苹果”并不仅在你的手里,而是弥散遍布于其所有可能的状态。但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看起来坚实确定的东西,同时有能力成为不坚实的。怎么可能看起来有确定时空位置的东西,也可以遍布广袤的空间而存在?

这看起来令人震惊,但是能证实这点的实验,已经被重复了上千次。且都是同样的结果。这个最初令物理学界震惊的结果,最终成为被人广泛承认与接受的事实。

是什么决定了粒子表现出波状或是粒子状呢?人们最终发现其关键,恰恰正是现象的观察者----人的意识

(2)意识

粒子的性质并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由观察它的心灵所定义的。从而看起来是坚实的实在,仅仅只是一个面向。而现实具有两个基本方面:波和粒子。

(3)原子之空

原子是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12个9的空的空间。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定义,我们看待自己和真实的方式。

如果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所有东西,几乎全是空而无物的空间,那么为何物体在感觉上,显现为坚实的东西?这种坚实的感觉,实际上是原子集合之间的排斥或推力。正如两个磁铁的同极靠在一起,会相斥一样。

我们的双手、双脚、指头,从未真正碰到过任何东西,只是受到了强大的排斥力,从而给我们坚实性的幻觉。信不信由你,你并没有真正碰触到你所坐的椅子,而仅是悬浮在它的上方。是椅子的原子和你身体的原子在互相排斥。

将所有事物聚在一起而显得坚实的,是一个起伏涨落着的能量之海,而非任何“物质的”东西。不仅你的身体几乎都是空无的空间,你看到、经验到、与之互动的任何事物,都是尽然无物的虚空。

(4)量子场

在量子物理里有所谓的“量子场”,它是一种电磁场(注:并非传统的电磁场),所有物质都从中生起。场里生起的粒子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同一体系的不同形式,场和场中生起的物质是同一回事。

“因此我们可以将物质看成是由场很强的空间区域所构成的……在这种新物理中,没有既有场又有物质的地方,因为场是唯一的真实。”----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想象场就是一片汹涌的大海,海波不断地涨落起伏。正是波的那些高潮顶点,生起了我们的物质和现实世界。大海的其余地方则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内,但仍然作为物质的可能性而存在,所有物质从此场中生起与回归。

作为一种遍布全体时空的连续媒介,这似乎与空性的观念完美平行。从场中生起了我们观测到的所有粒子,并且还成为每一个原子的基础。正是这些原子将我们聚拢在一起,将宇宙聚拢在一起。



二、一体性

佛教中一体性或互联性的观念,指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连的。认为我们是实体的、互相分离的,及我们与周遭世界是分隔的,这种想法被认为是一种幻觉。我们自己及我们现实世界的真正本质,是完全的合一的、一体的。

我们看看这些观念如何平行于现在的物理学所告诉我们的

(1)平行:量子纠缠

爱因斯坦并不认可量子理论,并于1935年和几位一起共事的物理学家,写了一篇被称为EPR的论文,他们反驳量子理论的尝试,最后却反过来证明量子理论的正确性。不仅如此,还偶然发现了量子物理的另一奇特性质“量子纠缠”。量子纠缠,当两个粒子相互作用时,它们成为所谓的纠缠态,彼此之间拥有一种特殊的连接。这时如果其中一个粒子受到影响,例如被测量或被观察,另一个粒子会同时显现出与这一个粒子完全相同的特性。不管它们之间相隔多远,是处在房间的两端,还是整个宇宙的两端。

这让爱因斯坦觉得非常奇怪,他后来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离作用”。

(2)幽灵般的超距离作用

为了理解这有多么奇怪,想象你和你的朋友每人手拿一个篮球,当两个篮球处在纠缠态时,不论你们分开多远,你们之间任何一个人对篮球的操作,都会瞬间同时反映在两个篮球上。不论这两个球相隔几英尺远,还是几英里远,甚至数百光年远的间隔距离。

事实上,纠缠着的多个粒子表现得更像一个东西,而不是像表面上看起来的两个、三个、或多个分离的东西。这正说明了奇特的超距作用,不论它们在时空中的位置在哪,这两个粒子永远是相互相连的。

现在,如果我们追溯到宇宙大爆炸之前,整个宇宙都凝聚在比原子还小的奇点,就能明白所有我们当下经验到的物质和能量,过去是、未来也一直是相互纠缠的,或者相互连接的。量子纠缠似乎指向宇宙中真正的一体性。

(3)量子场

我们存在于一个能量之海中,所有原子都由其相互连接。从实现本视频制作的那些原子,到宇宙另一端一颗恒星诞生的那些原子,产生这些原子的场遍布了整个时空,是一个互相连接的网。

量子场这个网连接了所有生命、能量、物质、存在,并使其成为一个的系统。我们所经验的所有事物都来自相互连接的唯一的“源”。



三、心与实相

“一切皆是我们心造作的结果。心即一切。”——佛陀

在佛教和许多其他神秘传统里,心是真实实相的核心。它不仅是真实的一部分,而应说:正是心,创造了真实!

这正如做梦的心创造了梦境一样,认为世界存在于心之外并与意识分离,这种观念在东方传统中是错误的。实相中,一切都是心。万法唯心造!佛陀之后过了将近2500年,量子物理学家似乎才偶然地发现了这一真理。

“所有物质借助一种力而产生并存在……在这种力的背后,我们必须假设有意识和智慧心灵的存在。这心是所有物质的母体。”——马克斯·普朗克(量子物理创始者)

(1)平行:不确定性原理

著名的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发现,在观察原子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在影响它。他意识到,不可能同时知道电子的速度和位置。在测量电子速度的同时,它没有明确定义的空间位置;在测量电子位置的同时,它没有明确定义的速度。他称此为“不确定性原理”。

“我们所观察的并非自然本身,而是自然根据我们的提问方式所呈现的样子。”——沃纳·卡尔·海森堡

之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感知或观测仪器的局限。这揭示出电子如幻影般的性质,意识的观察关联着所观察的事件,并且实际上定义了它的位置或动量(速度)。“真实”是由观察它的心灵所定义的。

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考虑到,观察者是量子论如此关键的一方面,他建议这个词确应换成"参与者"。

(2)双缝实验

双缝实验最初设计用来检验光的本性,却从根本上改变了量子物理,并颠覆了我们理解真实的习惯。

实验中,有一装置发射粒子,穿过两道缝,并记录粒子打在缝后面屏幕上的什么地方。物理学家的发现令人震惊,曾经被认为坚实的粒子,竟然表现的像波。粒子表现得像什么则取决于它们是否被观察。未观察时,粒子处于叠加态,或者说,处于无限可能的状态;被观察时,粒子拥有确定的位置,这时只有有限的可能性。

理论上,如果我们用棒球做这个实验,当我们看着棒球穿过狭缝,我们会看到它们落在后墙的确定位置上;而当我们没有去看棒球时,穿过狭缝后我们只会看到干涉图案。就是说,没看它的时候,棒球表现得像波,同时穿过两个狭缝。直到你的心灵或意识定义出棒球的位置,在这之前,棒球甚至没有位置。这个实验被重复了几千次,都是同样的结果。甚至还用碳80分子这样大的粒子重复了这个实验。

若无心来定义,现实并不存在。

若无心,真实实相仅作为无限可能性而存在。

量子物理学家偶然发现了神秘主义者们说了两千多年的道理:真实,只是心的投射!



四、结论与含意

科学与灵性之间的界限,无可避免地变模糊了,两者的观念可以互换。

我们在科学上的探索,我们想要远离一切精神性、宗教性、神秘性的努力,最终将我们领到人类历史的一扇门前。这扇门会变革我们的范式,开启一个新的自我觉悟的文明。扔掉过去的教条,拥抱崭新的世界观,创造出21世纪的神话。

为了能够转变,我们必须愿意提问与质疑,我们必须愿意打破构成我们信念体系的基础。我们必须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投入于对实相真实本性的探索中。其含意是深邃的,但它终究在我们手中。因为真正的转变只会发生于我们之内!

为了所有的前人和所有的来者,愿我们觉醒,步入一个新的全球视野。

只看到爱而非恨,只看到一体而非分裂,慈悲而非对抗。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祝愿;

愿所有人快乐(慈)

愿所有人不再痛苦(悲)

愿所有人永不远离快乐(喜)

愿所有人拥有平等心无有憎恶与执着(舍)





作者: jenny    时间: 2020-5-9 12:3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25 01:59 编辑

書名: 我是那  (台灣書名)

-------------------------------------------------------------------

###感謝 博客 - 心灯一盏照彻明 的博客主免費翻譯諸多文及裝訂成幾本的PDF供人下載, 目錄網址在下一樓

###感謝恩師 室利●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的教導


--------------------------------------------------------------------

“我是那” –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的教導: (一) 導論
Posted on November 16, 2018 by wtsai
“I Am That” — Teachings of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 (一) Introduction

一、前言: 我是那” 的真義
在解說 室利.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的靈性巨著 “我是那” (“I Am That” , 我是真如自性) 之前,信堅在此先介紹一些基本背景,以作為導讀。

「生命究竟是什麼?我從何而來、又將去向何方?」
為了敲問這存在心裡的疑惑,許多人走上了靈修之路。
終極目標是明心見性,與真我 (“那”) 融為一體。
  
“那”在祂裡面存在著一切生命,是萬物的賜福者,是宇宙的最高靈魂,是無限的存在 。
“那”無所不包、無所不在,不能超越,
“那”如同包圍我們的宇宙空間,從內在和外在完全充滿一切,
那最高的不二之梵 – 那就是你。

求道者在尋找真我,專注參究“我是誰?”
要想知道你之所是,你必須首先探究並明晰你所 “不是”
發現一切你所不是的 – 身體,感受,思想,時間,空間,這或那,
你所感知到的,無論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都不是你,每一個感知的行為,都表明你不是你所感知到的事物。
在心智的層面,你越清楚地了解,你只能用否定性的詞語來描述你自己,你就會越快地來到你追尋的終點,認識到你是無限的存在。

二、此書的緣起
1973年出版的“我是那 (I Am That”是莫里斯·弗萊德曼 (Maurice Frydman) 將馬哈拉吉 (Maharj) 在馬拉地 (Marathi) 舉行的會談 [以 “原始馬拉地語” 所講的錄音] 的英譯本。這書為馬哈拉吉帶來了全世界的認可和追隨者,尤其是來自北美和歐洲的求道者。[註:尼薩加達塔 (Nisargadatta) 是“我是那 (I Am That)” 的印度話。生命能量(prana, 炁)和心智在自動操作,但心智會引誘你,讓你相信它就是“你”。因此,要始終明白,你是無始無終的見證者、真如自性。] 此書包括101個段落,每個段落對應於特定的對話,以問答形式寫成。大多數涉及單一問題,但有些問題從一個主題轉到另一個主題,總是符合靈性追求。

三、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Nisargadatta Maharaj) 生平
室利.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1897-1981), 本名叫Maruti Shivrampant Kambli. 於1897年4月17日出生於孟買 (Bombay) 。這天剛好是哈奴曼 (Hanuman) 的誕辰紀念日,因此他被命名為 “馬魯蒂 (Maruti)”。
[信堅註: 哈奴曼(Hanuman),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擁有四張臉和八隻手,與羅剎惡魔羅波那大戰,解救阿逾陀國王羅摩之妻悉多 (羅摩是大神毗濕奴化身)。羅摩之妻悉多非常美麗,被楞伽城十頭魔王羅波那用計劫走。羅摩在尋妻途中,幫助猴王須羯哩婆奪得王位。因此,猴王派手下大將哈奴曼,隨羅摩去救他的妻子。哈奴曼勇敢機敏,能騰雲駕霧,火燒楞伽宮,盜仙草,終於幫助羅摩征服了強敵,救出悉多。隨著印度佛教東傳中國,《羅摩衍那》記載的「楞伽城大戰」中大鬧無憂園的情節,就被改編成《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因此孫悟空故事的形成,可能是受到哈奴曼之影響。]
   
他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 ) Sindhudurga區的一個小村莊叫Kandalgaon這地方長大。他整個成長過程幾乎沒有接受過教育 (文盲小販),主要協助父親從事一些簡單勞力工作。十八歲時 (1915) 父親去世,不久即隨兄長來到孟買工作。最初,他在一間辦公室擔任初級職員,但很快他就開了一家小商店。 二十七歲(1924)時,與Sumatibai結婚,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馬魯蒂一直過著普通人單調平凡的生活,直到1933年,三十六歲(1933)時,他在朋友引介下拜訪了印度教其中一派「九聖傳承的靈性導師室利.悉達拉梅斯瓦爾.馬哈拉吉(Sri Siddharameshwar Maharaj),並成為其弟子。

馬魯蒂在一邊照顧家人職責的同時,謹遵他上師教導他的幾句簡單指令,他完全相信上師的指導,依教奉行,於四年後(1937),就徹悟了”那” (真如自性)。馬魯蒂雜貨店老闆的身分消融了,”室利.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的光明人格出現。

馬哈拉吉說:“我確實相信我的上師,很快就意識到他的話是多麼真實和準確。
我沒有通過思考來調整我的思想,我只是按照他的指示,
心智集中在純粹的存在 (focus the mind on pure being).默念: “我是那”: 上帝,不可思議,超越一切”。並留在它裡面。
我跟它曾經在一起坐了幾個小時,除了“我在我心中”之外什麼都沒有
住於其中,一切都消失了: 我自己,我的上師,我的生命,我周圍的世界。
只有和平和深不可測的沉默,依然存在。


1937年,他拋棄家庭和事業,成了一名托缽僧、朝聖於浩瀚且各式各樣的印度宗教勝地。他赤腳走在前往喜馬拉雅山的路上,計畫在此用餘生追尋永恆的生命。但八個月後,他很快又折返,回到孟買家中,回家的過程中,他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意識到“一切不假外求,自性本自具足”。他理解到這種對外追求是無用的。他感知到永恆的生命不是尋求來的,其實他已經擁有、超越了「我是身體」,獲得了一種如此喜悅、平靜和榮耀的心理狀態。他已證悟了真我。

見性之後,他繼續營生維持家計的同時,他開始在家中接待各方人士,包括印度各地、甚至遠自西方而來的求道者,儘管這位大師未受過教育,但他談話給予的啟發達到了非凡的程度。他熱心、溫柔、智慧、幽默、絕對無畏、絕對真實—啟發、引導並支持所有來到他面前的人。

四、上師所教導的頓悟見性法門
他的上師告訴他,“你不是自己所認知的你 (You are not what you take yourself to be)”. 上師給他冥想指導和口頭禪,他立即開始背誦。上師教導馬哈拉吉 自我探究 (self-enquiry) 的法門 (他隨後逐字逐句地回憶說):我的上師命令我專注在“我是”的感覺。我只是依教奉行吧了。我沒有遵循任何特定的呼吸,冥想或經典研究。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把注意力從它上面轉移,並保持“我是 (I am)”的感覺。它可能看起來太簡單,甚至粗糙。我這樣做的唯一原因是我上師的指示。但它真的有效!

依他的宗師指示,專注於“我是 (I Am)”的感覺之後,他利用他所有的業餘時間默默地看著自己,並在未來幾年保持這種狀態,練習冥想和唱虔誠的巴贊(任何類型的印度祈禱歌或聖歌)。我的上師告訴我:“……回到那種純粹的存在狀態,當 ‘我是’仍然處於純潔狀態,未被’我是這個 (I am this) 或’我是那個 (I am that)’ 所污染之前。你的煩惱重擔是由於錯誤的自我認同 (self-identifications) – 要將它們全部放棄”。

五、馬哈拉吉 ( Maharaj) 自述見性境界
有人問馬哈拉吉 ( Maharaj) 他開悟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美妙的描述他所悟的“無我執、無住”的境界:心智停止製造事件。那古老而無止境的追尋停了下來 – 我無所需求,無所期待 – 接受沒有任何事物為我所有。沒有一個“我”在那兒要我為之努力,即使那單純的“我是”也逐漸消失。我還發現,我失去了慣常的確定性。以前,我很確定許多事,現在我無所確定。
但我發現,一無所知並沒有讓我失去什麼,因為所有知識都是錯誤的,都是出於無知。“我不知道”是心智所能表達的唯一正確的一句話。

“我出生”這個想法而言,你從來沒有出生,也不會死亡。
是你認同心智的妄想,而有生死。
就像電影,一切形相、活動,都只是光線在銀幕上的投影的相續相。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所有名稱和形相,都只是意識海洋中瞬間的波浪。


六、馬哈拉吉 ( Maharaj) 的基本教導
6.1 我是那 (I Am That)
馬哈拉吉 ( Maharaj)的教義基於吠陀哲學(Vedanta) 對不二論(Advaita) 的教導: “You Are THAT” (Tat Tvam Asi, 你是那) [ Tat =“Absolute”、Tvam =“You”、Asi =“are”, 意思是“你是絕對的那個”]。

尼薩加達塔的風格是直接的,很少提到經文或引用靈性書籍。他的教導來自他自己的經歷。他操持著粗樸的方言,卻持續用最白話的詮釋、最簡單的方式,喚醒許多人,真正覺知於真相。

任何的言語文字都是心智層次的理解,真理唯有心智放下後,才會敞開流動。
馬哈拉吉勉勵所有求道者,拋棄一切問題,只除了這個:「我是誰?」「我是」是確定的,「我是這個、我是那個」則不是我
努力找出你真正所是。要知道你之所是,你首先必須探究並知道你所不是的。身體、感受、思想、時間、空間、這個或那個—你所感知到的無論是具體還是抽象的都不是你
只能用否定語來描述你自己,你就會愈快地來到你追尋的終點,了悟到你是無限的存在。

6.2 身體識別
自我實現 (self-realization)的主要障礙之一是身體識別(Identification with the body, 我執)。“一旦你放棄了對身體的認同,那麼你一直都是真我 (Self, Atman阿特曼)。因此,不需要任何努力。你只需要意識到你不是肉體“。

6.3 屈服於真理
“放空自己”,“屈服或放棄一切”是他對許多訪客的建議。無論你的道路是什麼,最終完全屈服於真理。在整本書中,大師堅持以認真,熱情 (zestful) 的態度,致力於靈性進展和最終成就、解脫 。沒有任何東西能令你產生煩惱,除了你自己的想像。

窗戶是牆壁不見了之後的結果,它能夠帶來空氣和光,因為它是空的。當心智的作用空掉了,所有的想像和努力都空掉了,然後障礙不見了,實相就會立刻展現。

過多的分析會使你一事無成存在的核心就在你心中,那是超越分析、超越心智的。你只能透過行動來認識它。


--------------------------------------------------------------------------------

書名: 我是那  (台灣書名)

(印度)   室利.尼萨伽达塔. 马哈拉奇 :“我在”之歌

------------

台灣書名:

我是那:一位悟道者生命及行事的獨特證言(室利.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對話錄)

-------------

“我在”之歌

达斯汀林登史密斯

摘录自 室利.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 尊者《I Am That》

编辑整理:杰瑞卡茨


*第一节*
深深的沉入“我在”感,你就会发觉。

(译者注:“我在”感——时刻当前的临场感;时刻在知觉当前身心内外的那个现场中心感)

用你的心智凝视“我在”,那就是纯粹而至简的存在。

首先要迈出第一步。全部至福都来自于内在。
转向内在。你知道这个“我在”。
把你能够抽出来的时间全部用在守护“我在”感上,直到你不用去刻意拉回,它就已经自发的回复到“我在”状态。
再没有比这个更简单容易的方式了。
在万物起源之先,在万物消失之后——我在。
所有一切都在我内,在“我在”内,它在每一个众生内在照耀。

在一个甚深的层面上,我的经验就是你的经验。跳入你自己的内在深处,那么你就会轻松而简单的找到这些经验。去直接观照那“我在”吧。



*第二节*
当我见到我的上师,他告诉我说:“你并非你所认为的你自己。去找出你是什么。留心监视“我在”感,把你真正的自我本性找出来。”  我完全遵照他的开示去做了,因为我信任他。我就按照他告诉我的去做了。我把我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观看在寂静中的我自己。这是多么与众不同啊,并且是如此迅速!

我的老师告诉我说,去持续的,坚持不懈的,顽强持久的——守护在“我在”感上,一刻也不要从“我在”感上转向,一刻不离的守护“我在”。我竭尽所能的去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并且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我在”所教导的真相,我从我自己内在中认清了。我所做的全部就是去牢记他(“我在”)的教导,他的面容,他时刻浮现出来的言辞。这带来了心智的一个终止;在心智的寂静中,我看到了我自己就是“我在”——无束缚,不负任何责任义务。

我老老实实的只是跟随我老师的教导,也就是聚集全部心智去凝视那纯粹的“在”,“我在”,并且就驻留在“我在”。
我常常一坐几个小时,心里只有“我在”感别无它事,安宁平静和喜悦,以及一个深深的 “一切容纳在内” 的,很快就成了我的常态。
在这之中,所有的都不见了——我自己,我的上师,我生活的人生,在我周围的世界。
只有安宁常驻,以及深不可测的寂静


“我的上师要求我去致力于只观照“我在”感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我就遵循这指示,单纯的去做了。
我没做任何调息的练习,或者冥想,或者经文的研究学习。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都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我在”感上,并且持续驻留在“我在”感上。
这也许是极其简单纯朴的,甚至有点粗浅。
我这么做,只是因为这是我的上师要求我去这么做。
然而,它有效!遵从导师,是一剂融化所有欲求和恐惧的良药。

在我做任何事情时,都没有任何期待感。
事物依照它们应该发生的那样发生——根本不是因为我的行为,我的意志才让它们发生的,而只是因为“我在”,因为我是那个“整体”,事物才发生。
在实相里,没有发生过任何事。
当心智处于躁动中,就使得湿婆看上去在翩翩起舞,就如同湖面的水不停的波动,就使得月亮看上去跳动不停一样。
所有一切现象,都归为颠倒的观念。

无论我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也无论我扮演什么样的功能作用——我始终停留在我真正本性上:不动,不摇,不染的独一“我在”。

当我说“我在”,我不是指一个和身体关联在一起,作为身体中心的那个分离独立个体。我是指那“存在”全部整体,意识觉知之海,所有已知和所有可能性在内的全部宇宙整体。我毫无任何欲求,因为我永远都是完整整体。

言辞空无实意。真实无法被描述,而必须被亲身体验。对于我体验到的真实,我无法找出更合适的言辞。我所讲述的也许听上去荒谬绝伦。但是我所说的言辞,是试图去传达最高真相。一切即一,然而我们多少人拿来做遁词,根本也没去认真体会它。所有一切愿望诉求的目标,所有一切事物的运作,全都为了满足这唯一源头本体,而这本源本体,我们都知道,它是“我在”。


正如那太阳,在亿万的水滴上被映射出来一样,这映射是被永恒不断的,无穷无尽的重复下去。当我反复重复:“我在,我在,我在....”,我只是在宣称并且反复宣称永远当下存在的事实。你厌倦了我的言辞,是因为你并没看到它们背后那活生生的真相。去连接“我在”那么你将找到“所有言辞”和“寂静”两者的全部意义。

....我信赖我的上师。他让我去做什么,我就老老实实的做。他嘱咐我去凝视“我在”——我就去做了。他告诉我说,我超越于所有可知觉的事物,超越于所有可想到的事物——我完全相信....你可以任何适合你的方式;你的诚挚和热情将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第三节*
首要的,确立一个持续不断的,和你的自我联系沟通的常态机制,时刻和你的自我待在一起。进入自觉觉自,那么祝福和幸运就源源不断的涌现。去做一个“观睹见证”的中心,深入思考和审视,并且逐步在行动中成长为一个爱的中心。“我在”是一个微小的种子,它会逐渐长成一棵浩瀚的大树——完全的自然天成,无须一丝努力。

确立你自身稳固的连续不断的沉入“我在”感。这是所有努力的开始也是结束。

紧紧的连续不断的驻留在“我在”感上,无视任何别的事物。当你这样做了,心智就变得完全宁静,它会闪耀出一种全新的光,并且以全新的认知来振动。你只须紧紧的连续不断的驻留在“我在”上,这全新的闪耀和全新的振动,全都自发的不由自主的到来。

拒绝所有念头想法的勾引,只此一念:这一念“我在”。在一开始,心智会反抗,但以耐心和坚持不懈,心智就会顺从并且持续保持着平静安宁。一旦你平静安宁,所有事情都会自发的不由自主的开始进行,并且完全自然天成,你无须做任何干预介入。


只把“我在”感挂在心里,融入这个“我在”感里,直到“我在”感和你的心智融成一体。通过反复的尝试,你会无意中发现专注和情感之间的完美平衡,而此时你的心智被持续稳固的伫立在“我在”感——这一念里。无论你想别的什么,无论你说什么,或者无论你做什么事,这个“我在”感都坚不可摧,并且亲密无间,不受任何影响,时刻耸立于当下,并且常在,成了心智的背景底蕴。

要想认清“你是什么”,你首先必须调查研究,认清“什么不是你”。然而要去认清那些“非你”,你必须仔细的观察监视你自己,扔掉所有不必要的玩意,只跟随最基本的事实:“我在”!............远离“我是这个或者那个”,撇开“这样或那样”,而一贯的坚定的驻留在“我在”,并且努力去持续感受“我在”感,就住在“我在”感上,只是单纯的“我在”,而没有“这样”或者“那样”。

除了唯一的问题:“我是谁?” 其余的所有问题都扔掉。最终,你完全确凿的肯定,“那就是你”就是唯一事实真相。“我在”是确定无疑的。“我是这个,我是那个,我是这样,我是那样”都不是事实真相。尽你所能的去找出,事实上你是什么。

就持续抓住一件事,那个最重大最重要的,就紧紧抓住“我在”,其它的都放手,让它们随便来来去去。这就是成就法。完全认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什么可抓也没什么会遗漏。一切都是已知,没有任何东西要被牢记。

....只牢记你本身——“我在”,就足够让你的心智恢复宁静,并且带你超越。拿出点信心!

别四处找寻了,停下来!只观看——这就是此时此地——这就是那个“我在” ——对此你清楚的很。

不能带着某种企图去宣称“这就是真正的我”。那根本没意义

“我在”是直接的第一手的感受,而且无须任何检验证明。就和“我在”待在一起。

和你所确信的东西心甘情愿的呆在一起。你能够完全确信的,唯一的一样东西就是“我在”。和它在一起,无视其它任何事物。这就是瑜伽。

在被“这个是我,那个是我”染着之前,拉回来,重新回到那个纯净的“在”状态——“我在”以它的纯正纯一持续不断。你的缠缚和沉重包袱都是属于“假我”的身份认同——把它们全扔掉吧!

就是你对幸福快乐的四处找寻,对享乐的极度追求,才弄的你悲惨不幸,难道你还没弄明白吗?试试另一个方式:对痛苦和喜悦都漠不关心,即不追迎,也不拒绝,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在“我在”上,这就是永恒当下的层面。用不了多久,你很快就将认识到,那安宁和幸福快乐就在你的自身天然本性内,而如果从其它各种特定具体的渠道,从别的门路途径去寻找安宁和幸福,那才是躁动不安

全心全意的去念念不忘这个“我在”,想念着这个“我在”,它是什么,它是怎样的,它的源头是什么,它的生命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这跟“挖井”太相似了。你把不是水的那些东西统统掏出来扔掉,直到你挖出那赋予生命的源头活水——那用之不尽的泉眼。

那个追逐快乐享受,同时逃避不愉快和不合意的“我”是虚假的;那个看到快乐和痛苦,并把它们看成一体不可分的“我”才是真的。

那些练习去把他们的心智聚焦到“我在”上的人们,会感觉到和其它的——遵循同样法门并已达到稳固连续“住”在“我在”的人们——有关联,并且发生共鸣。

你无须去为你的焦虑而烦恼。发生什么就随它发生好了。别试图去找什么办法强制压迫自己安静下来;别把“保持安静”弄成一件必须强制执行的苦差事。对于“保持安静平和”,用不着焦躁不安,埋怨自责,把“保持安静”搞成了烦恼痛苦。只是清醒的觉察到你当下所处的状态,并且对你自己的内外活动时刻清楚的知道——别去说:“是的!....我在!;下面做什么?”....“我在”里没有下一个动作。它是无时间性的状态。


*第四节*
在醒来的时候,首先到来的不是“我在”感吗?

“我在”感是始终和你在一起的,给“我在”粘贴上了所有种类事物的就只有你——你把身体,感受,想法,概念理念,所有物,占有权等等,都粘附在“我在”上。所有这些自我身份认同,都是错觉误导性的,哄骗性的。就因为这些,你才开始习惯于把“非你”当成了你自己。

我的就是我的,即使说上帝不是我的,依然还是我的(并非二元而是一体)。当然,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小东西,一个亮点——“我在”感,存在的真相。


凭借这个光亮,你看见这个世界,那亮点就是上帝,就是那个极其微小的亮点:“我在”,表面上是如此细小,然而在每一个已知和喜爱的行为活动上,它是最先和最末。(聖經: *我是阿尔法,我是西格玛

没有“我在”就没有任何现象。所有的知识概念都是关于“我在”。

本我之外,一切不存在。全部一切都是一体的,而且全包含在“我在”内。

扔掉所有非真,才能真正断言真实本身。这个自我肯定,用最适当的文字来表述就是:“我在”。除此没别的了。因为这“我在”你绝对的肯定。

扔掉用“猜测想象”去看待事物,学会以“事物本来面目”看待它们。当你能够以“万物本来面目”去看待它们,你也就看到你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好像擦拭一面镜子。这为你展现了世界本来面目的同一面镜子,也将会为你展现,你自己本来的脸孔。“我在”这一念就是擦镜子的那块“抛光布”。

“我在”永远当下。你用不着去回忆什么。...就在当下,你的存在就被“体验”充塞混合交织着。你所需要的全部,就是去解散掉体验的混乱纠缠。一旦你认清了纯一纯净的存在本质,毫无“这样那样”的属性,你就会从种种体验之中明辨真假,你就不再迷惑于各种名词概念和各种形式形相,不再被误导。

....“我在”以运转变化的动态,营造出这世界。“我在”于平静状态,归于“无上” “绝对”。

在那广大浩瀚的意识内,显现出一道光,一个极其微细的亮点,迅捷的移动并且扫描出种种“形相”,“想法”和“情感感受”,种种“概念”,观念和理念,就好像一只正在纸上书写着的钢笔。而那留下的一条条墨迹就是记忆。
你是那微细的亮点,并且透过你的运动,这世界是永远在反复重建。停止运动,就不会有任何世界显现。回头看看内在,你将发现那“我在”感,那光点是在那主体内无限之光的映射。只有一道光,万物彰显。


“我在”是所有现象显现的【根】,并且稳定不变的和“一系列相续不断的种种事件”链接关联在一起,这“一系列相续不断的种种事件”,我们称之为人生.....

人类每秒种都有死亡,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挣扎就像一片乌云一样悬浮在世界之上。难怪你如此的害怕。但一旦你完全弄清了,死去的唯独只是身体,而借由记忆的串联连续性所反照出的“我在”感是不死的,那么你就再也不害怕了。

人们意见相左,争论不休,但是所有人都面临他们自身存在性的事实。“我在”是根本事实;“我是谁?”是根本问题,对这根本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找出一个答案。


深入探究“我在”感,那么你将确定无疑的发现,这感知中心是通用的,普遍的,就如同照耀这个世界的光一样普遍。宇宙中发生的所有一切就发生在你面前,你是这寂静无声的观睹见证者。在另一方面,无论完成了什么,都是通过你,透过你完成的,你是普遍而又用之不竭,无穷无尽的能量活力。

在心智之前——“我在”。“我在”不是用心智推理出的一个观点;心智是对我发生的现象,我不是对心智发生的现象。既然“时间和空间”是在心智里,那么“我在”超越于“时间和空间”,永恒而遍在。

...你不是“这个人”,在“这个人”里面,除了这个极其微小的“我在”亮点之外,就再没有任何属于“你的”东西.....“我是这个人,我是那个人,我是这样的,我是那样的”——这都是梦,在这梦里,纯粹纯一的“我在”上面贴了客观现实的特性标记。你已经遍尝了如此众多的事物——它们突然全都化为乌有。唯独“我在”感继续存在——不动不变,依然如故。在一切变化变动中,停留在这不变的“我在”感上,直到你能够超越。

“我是个体的我自己”消失,“我是全部整体”就到来
“我是全部整体”消失,“我在”就来了
“我在”消失真实独在....



*第五节*
有很多很多出发点——它们全都导向同一终点。你可能以大公无私,不求结果的忘我工作开始;你可能随之丢弃思维,并且最终丢弃了所有的渴望欲求。在此,放弃是即刻可用的要素。或者,对你想要的,或者你思考的,或者你做的任何东西都不在乎,都不介意,只是稳固于感念“我在”感,在你的心智里,稳固持续的凝视“我在”。各种各样的体验经历都可能突然来到你面前——而你始终稳固停留在——无动于衷的镇定自若里,唯有这“我在”连续不断,因为你认清了所有一切可知觉的现象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现在你热爱什么?“我在”。全感情,全理智的投入“我在”感中,其它事情一概不考虑。这个“我在”感,当它毫不费力的自然而然的持续屹立,就是那至高状态。

在这状态中,爱者和被爱者就是爱它本身。

在世界显现之前,意识就存在。世界在意识内显现,世界在意识内持续,但进入纯粹纯一意识时世界消失无影。一切万物的【根】,就是“我在”感。心智的状态——“这儿有一个世界”——对于存在来说是次要的,我不需要这世界,而这世界的显现需要我。

回家去吧,接掌你父亲的事业,在你父母年老的时候照顾好他们。和一直在等你的那个姑娘结婚吧,简单,淳朴,忠贞。隐匿你的美德,韬光养晦,和光同尘。

那五官和3种属性(悦性,变性,惰性)就是你的8重瑜伽修法。“我在”是大明咒,无上咒(mahamantra)。你能够从中学到你需要去了解的所有东西。仔细留意,持续的自我质询。就这样足够了。

每一件事物都是一个概念游戏。从概念游戏里解脱自由的状态,什么也感知不到(无余三摩地nirvikalpa samadhi)(入空戏论灭)【根】念是:“我在”。它打碎了意识觉知的纯一纯净状态,追逐于无法计数的感受,感性认识,情感和概念想法,并且以全部想法概念和感受,整体构造上帝和他的世界。“我在”始终保持着观睹见证者的身份,以观睹见证者留存,但一切万物的发生和显现都是上帝(整体构造和整体秩序)的意愿。

感受(*information交互信息)现代物理学已经明确的知道,这世界不是由别的东西组成的,这世界的组成只有三样东西:想法,组织结构,信息。

在我的世界里,没人出生,也没人死去。一些人动身去旅行然后返回,而一些人永远也不离开。那差别不同,只是由于它们在梦境里旅行才营造出来,每个人都酷爱沉迷于他自己的梦里。唯有醒来是关键。认清“我在”就是现实性,同时也是爱,这就足够了。

就如同点燃一支香,它随后燃尽一样自然,同样的,身体死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实上,这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事情,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既不是这身体,也不是这心智”。我在!

别把你自己等同于某个概念。如果你用“上帝”,“未知”来作意,那你纯粹只是在表达:“我不知道我是什么”。如果你了解上帝如同了解你自己一样,你用不着说它。最好的就是单纯简单的“我在”感。坚韧不拔的住于“我在”感上。这坚韧不拔就是智慧;别考虑失败匮乏。在这个全然了悟中,就没有任何匮乏和失败

那些让你觉得“你是个人”的玩意儿都不是“人”的本来面目。
那本性只不过是一个无量纲的,无因次的意识点,一个空无一物的“自觉”;
对你自己而言,你所能断言的只有:“我在”。
你是纯净的存在,觉知,至福。
去认清这一点,那么所有的追寻就结束了。
当你领悟到它,此时你就明白,你认为你自己是什么,那全部都只是想象,离开了纯净纯一的意识觉知,跑进了短暂的想象里,想象出稍纵即逝的事物现象,想象就是想象,虚幻就是虚幻,不真实就是不真实。



*后续部分*
...你非此,在此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你的,除了那个“我在”的小标点.....“我是这个,我是那个” 这都是梦,只是“我在”这张邮票贴在了它的现实性的幻想上。
你已经品尝过了如此多的事物——所有一切都如同泡影一样突然破灭而化为乌有。
只有“我在”感被留存延续——依然如故。
在一切变化中,就和这不动不变的“我在”呆在一起,直到你能超越。
“我是我自己” 消失了,此时“我是全部整体”来到。
“我是全部整体” 消失,“我在”来到。
“我在” 消失,唯真实独“存”.....

通过认清什么不是你,你就来到对真正自我的认知上。
不予认同和扬弃,就是回到你真实自我的道路。
有一件事确定的:真实绝非幻相,也不是心智的想象。
“我在”也非连续不断的,尽管它是一个有力的手指;它显现出要去探寻的位置,而不是那个要找到的归处。只须去仔细审视它。
一旦你完全认清了,除了“我在”之外,你说什么都不真,而那真实是没有内容的,无法被指出,
那就是你的真实自我,此时“我在”也就不需要了——你不再热衷于去用言语表达你真正是什么。

所以你需要做的只是丢弃——去定义解释你自己的那个倾向
关于你是谁,那全部一切定义解释都只适用于你的身体以及身体的表现形式。
一旦对身体的沉迷和幻想破灭了,你将归回你的本性状态,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并且毫不费力......


“我只是那观睹见证”这理念会净化身体和心智,打开慧眼。
然后人就会超越于幻象,他的心就免于所有渴望欲求的逼迫。就如同冰变成了水,而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融化在空气中,消散于空间,同样的,身体也消失于纯粹的觉知,然后觉知转入纯一的自性——超越于所有“存在和不存在”的。

以一个活着的众生形式存在,并非终极状态;有某种东西被超越,更完美,即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即非活着,也非死亡。这就是纯粹觉知的一个状态,超越时空限制。一旦这身体和心智的幻象自我被丢弃,死亡就失去了它的恐怖,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观睹见证只登录事件。心智挂起的暂停状态,即使“我在”感也停止。没有心智就没有“我在”感。


你活着,你感受着,你思考着。通过留心观察你的生活,感受和思维过程,你就让你自己从它们之中游离出来,并且超越它们。你的个体性认同就消失了,而只剩下观睹见证。然后你就超越于这观睹见证。这是怎么发生的,别问这个问题。只是去从你自身内在中调查你自己。

所有我能如实讲出来的是:“我在”,其它全都是推论
但是推论已经变成了一个习惯。
摧毁所有思维和考虑的习惯。
“我在”感就是现象的一个甚深肇因,你可以称之为“本我”,上帝,真实或者其他什么名字。

“我在”就在世界里,但是它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离开这世界的门
月亮在水面上的舞动是在水里被看到的,但是那月亮之舞是由空中的月亮引起的,而不是水,不管水是晃动还是静止,如果没有那天上的月亮,就不可能有任何月影。

只要我们把我们自己想象成是分离的独立人格个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完全分割开来,我们没法接受现实,因为现实在根本本质上是非个体性的,整体性的,与个体意志无关的。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我们自己只是一切现象的观睹见证,无空间尺度,无时间的——观察力的中心,然后认清那个浩瀚宏大的纯一的整体的意识觉知之海,它即是心智也是物质,同时超越于心智和物质。


你有没感觉到,这包罗万象的虚空,在这个虚空内,宇宙就好像蓝天里飘来荡去的一朵云?

这个文字概念的“我在”是一个“布告告示”:它不是真实。
它从别的什么东西里面产生出来了。那么真实是什么?
我不告诉你,因为言辞是真实的对立面,使得用言辞来表达真实,是全部无效的。
无论我告诉你什么,那都不是真实,因为所说的一切都是从那个“我在”里跑出来的。
事实是,我不可能把真实表述给你,我没法解释它,因为它超越任何表达方式。


一个人追求灵性道路
,追求自我认知,内心深处是对“存在”的渴望,你热爱存续,你渴望存续。
你对所有事物的渴望,无非源自于你拼命去获得生存。

你的第一渴望是什么?去存续,去存在。不过如此。
现在,当我说,把你的这个渴望扔掉吧。
当你沉入那“我在”的存在性里,不消片刻,那生存的渴望也会消失。
这是极其关键的地方
当你扔掉了“存续下去”的渴望,你就在绝对存在里—— 一个最本质的状态你追求存续下去的那个动机,因为你相信“你不是存在本身”,而这是你的最大妄想

精神灵性的成熟是准备好了扔掉所有的一切。
丢弃是第一步,“真正丢弃”洞察到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被丢弃,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你的特性。你没有任何属性,没有任何内容。

当你不从这世界里要求和主张任何事情,不从上帝那里要求任何东西,当你不欲求任何东西,当你不再去为任何事物努力奋斗,也不期望任何东西,那玄妙就会进入你,不请自来并且意想不到。


对真理的寻求愿望是所有愿望中最伟大的,但它依然是个愿望。所有愿望都必须扔掉真理才能进入你的生命

当你和挫败遗憾,和痛苦烦恼不期而遇的时候,就和它静静的呆在一起,别试图从中逃避。
别把你自己投入盲目行动中。用不着学什么,也用不着做什么,这都不可能真正帮助你。
就和这挫败遗憾,和这痛苦烦恼共处,然后审视揭开它们的根源——用内在审视才能真正帮助你。

认识了混乱,意味着摆脱了混乱;弄清了困惑,意味着不再困惑;认清混沌,意味着把捉到了混沌(背后的秩序)。

这世界这想象,都是“存在”的不同状态。
而那玄妙根本不是一个状态,它渗透于所有一切状态,但它没有任何状态,也不属于其它任何事物。

对于意识觉知来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意外发生,整体意识清楚的知道它要什么。(事物发生,必定是整体秩序的意向,否则事情不会发生。)

搁置延迟的反应是颠倒的反应。思维,感受和行动必定是一个统一的联合整体,并且与需要它们发生的情景处境一起发生。

你必须以什么样的奋斗和运作,才能做到正合适,恰当和幸运?真正的恰当和幸运是不依思维,直接自发的,并且毫不费力,完全自动迸发。

在我看来,所有一切事物都无须外力,自然的,整体自发的,完全的不由你个人自主的。但是人们认为,为了一个胜利,为了赢得一个目标,必须依靠个人的努力行动。


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空泡影,由此,当你放弃利益,这世界反而给你更多利益。一个人,当他不再去考虑“输赢与得失”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无歪曲”的人,他不再歪曲曲解事物,由此他不受一切矛盾冲突,争论分歧的干扰。


考虑去分别事物的差异和事物本身的特异之处,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是无害的,但当某个人认为他自己和这些事物是分离的,孤立于这些事物之外的,那这就不对了。
事物和人是有差别,但不可割裂分离
自性一体,大自然是一体,现实也是一体。
的确有相对,相反的差别,但绝无相互抵触和矛盾之处。

如果你看到事物都是矛盾抵触不是一体,那只能说你自己是分裂的。
并因此你将落入自由意志的假象中,或者内疚自责,或者自大傲慢,陷入痛苦烦恼和焦虑恐惧之中


当你停止追求那些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你会得到所有你需要的东西。

刻意抓取的粘附,或者抵抗的排斥,所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痛苦烦恼,它是一个信号灯,说明你没有心甘情愿的去随顺生命的流动。

———-----
               
翻译整理:冷静投机博客 - 心灯一盏照彻明(欢迎指正翻译错漏,谢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50744100_11_3.html

原文地址:http://www.nonduality.com/iam.htm
                http://www.nonduality.com/beyond.htm


------------

*后附简介*

尼撒噶达塔马哈拉奇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1897年-1981年)
他出生在孟买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家庭里,他有两个兄弟和4个姐妹。他是印度著名的精神导师和不二论智者。尽管他出身贫寒,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但顽强的性格以及独立自主的愿望引领着他。他后来开了一家小商店,主要经营印度比迪烟,烟叶和卷烟,并很快有了8家连锁商店和30名雇员。他在1924年结婚,并有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1933年他见到了他的上师Siddharameshwar Maharaj,1936年他觉悟了。1966年在他退休后,在他的寓所,每天要做两次演讲会谈。许多的演讲被记录成文字并被流传,还有少数被录影。1973年茅里斯弗里德曼把他的101篇会谈记录,汇编翻译出版,书名为《 I AM THAT》。这部著作给全球所带来的巨大共鸣,吸引了很多人跑到孟买来拜访尼撒噶达塔,以至于他带着点戏谑的说:“我一向习惯于安静的生活,但这本书一出版,把我的房子直接变成了火车站的站台。”

在他寓所的谈话中,马哈拉奇对真心实意的提问是完全开放的,但绝不容忍在精神灵性上的商业投机以及概念学术式的猜测。他积极而直接的引领寻求者们远离先入为主的偏见和经典教条,引领他们趋向亲身的直接认知体验。和通常意义上温和文雅而又富有耐心的上师不同,他的做略是完全相反的。他会穷追不舍的盘问,挑战,驳斥,批评,怒目相对并且对他的提问者高声棒喝,别去琢磨他说什么,而是去了解提问者自己。他说:“你在这里聆听到的东西,会变成种子。表面上也许你会忘得一干二净。但这种子会活着,在适当的时节,这种子就会发芽长大,并且开花结果。这一切都将是种子本身自发的。你什么也不必做:只是别去阻止它就够了。”

“我的上师要求我去致力于只观照“我在”感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我就遵循这指示,单纯的去做了。我没做任何调息的练习,或者冥想,或者经文的研究学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都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我在”感上,并且持续驻留在“我在”感上。这也许是极其简单纯朴的,甚至有点粗浅。我这么做,只是因为这是我的上师要求我去这么做。然而它有效!”

你什么也做不了,你什么也没做。
时间空间所带来的东西,时间空间也会把它们带走。
当你认清所有事物的发生都是整体自发的,你只停留在观睹见证,就没有不安。
你只对你能改变的事物承担责任
而你能改变的全部,就唯有你的观看姿态。这才是你的责任义务
(jenny: 他的話, 很多 [奇蹟課程] 也有說, 這是其中一句)

(jenny, 最近google資料無意看到, 附上:
寧靜禱文是最早由神學家尼布爾開始的無名祈禱文,後來被稱為寧靜禱文。
已被匿名戒酒會與其他的十二步項目正式採用。有許多不同的版本.


這是一位被譽為美國二十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神學家和佈道家尼布爾(Niebuhr Reinhold 1892-1971)在1934年所寫下的祈禱文。據說二次大戰時這篇禱文不脛而走,在美國印刷了超過4000萬份,每一個出征前的海軍士兵,都拿到了一張,“寧靜禱文”也很快成為二十世紀最能激勵人心著名的禱告文。

尼布爾的祈禱文 :

《The Serenity Prayer寧靜禱文》 by Reinhold Niebuhr :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主啊!求祢賜我寧靜的心,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賜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並賜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認真地去過每一天,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享受生命的每一時刻;
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迎接艱難,作為進入平安的途徑;
Taking, as He did, 按照主的方式,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面對這不是我所想要的罪惡世界;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堅信主會使正義彰顯,一切更新,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只要我順服祢的旨意;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今生我得蒙受足夠的喜樂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Forever in the next. 來生與主同享永世的歡愉。

Amen. 阿門 )





作者: jenny    时间: 2020-5-9 14:47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1-5 08:34 编辑

書名:我是那  (台灣書名)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s I AM THAT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尊者《I AM THAT》节选_1
Miguel-Angel Carrasco摘录自《I Am That》

---------

### 更多免費翻譯文章在: (共118 篇, 也有12篇 拉瑪那●馬哈希的文 )
免費翻譯者 : 博客主 - 心灯一盏照彻明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50744100_11_3.html

還有幾個PDF可下載, 放在 "马哈拉奇:译文合集PDF " 的主題裡
及博客另外有翻譯 " 拉玛纳●马哈希《不二智慧之明灯》PDF 合集" , 可下載
--------

另, YOUTUBE 朗讀:
馬哈拉奇 ;
或叫, 馬哈拉吉 ;
或,  I Am《我在》之歌(3)摘自—馬哈拉奇

--------------------------------------------------------------------------

pg.6

......(簡略)

当我说“我在”,我不是指一个和身体关联在一起,作为身体中心的那个分离独立个体。我是指那“存在”全部整体,意识觉知之海,所有已知和所有可能性在内的全部宇宙整体。我毫无任何欲求,因为我永远都是完整整体。

......(簡略)

言辞空无实意。真实无法被描述,而必须被亲身体验。对于我体验到的真实,我无法找出更合适的言辞。我所讲述的也许听上去荒谬绝伦。但是我所说的言辞,是试图去传达最高真相。一切即一,然而我们多少人拿来做遁词,根本也没去认真体会它。所有一切愿望诉求的目标,所有一切事物的运作,全都为了满足这唯一源头本体,而这本源本体,我们都知道,它是“我在”

pg.7
拒绝所有念头想法的勾引,只此一念这一念“我在”。在一开始,心智会反抗,但以耐心和坚持不懈,心智就会顺从并且持续保持着平静安宁。一旦你平静安宁,所有事情都会自发的不由自主的开始进行,并且完全自然天成,你无须做任何干预介入。

只把“我在”感挂在心里,融入这个“我在”感里,直到“我在”感和你的心智融成一体。通过反复的尝试,你会无意中发现专注和情感之间的完美平衡,而此时你的心智被持续稳固的伫立在“我在”感---这一念里。无论你想别的什么,无论你说什么,或者无论你做什么事,这个“我在”感都坚不可摧,并且亲密无间,不受任何影响,时刻耸立于当下,并且常在,成了心智的背景底蕴。

要想认清“你是什么”,你首先必须调查研究认清“什么不是你”。然而要去认清那些“非你”,你必须仔细的观察监视你自己,扔掉所有不必要的玩意,只跟随最基本的事实:“我在”!............远离“我是这个或者那个”,撇开“这样或那样”,而一贯的坚定的驻留在“我在”,并且努力去持续感受“我在”感,就住在“我在”感上,只是单纯的“我在”,而没有“这样”或者“那样”。

除了唯一的问题:“我是谁?” 其余的所有问题都扔掉。最终,你完全确凿的肯定,“那就是你”就是唯一事实真相。“我在”是确定无疑的。“我是这个,我是那个,我是这样,我是那样”都不是事实真相。尽你所能的去找出,事实上你是什么。


就持续抓住一件事,那个最重大最重要的,就紧紧抓住“我在”,其它的都放手,让它们随便来来去去。这就是成就法。完全认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什么可抓也没什么会遗漏。一切都是已知,没有任何东西要被牢记。

....只牢记你本身--“我在”,就足够让你的心智恢复宁静,并且带你超越。拿出点信心!

别四处找寻了,停下来!只观看---这就是此时此地---这就是那个“我在” ---对此你清楚的很。

你不能带着某种企图去宣称“这就是真正的我”。那根本没意义。

“我在”是直接的第一手的感受,而且无须任何检验证明。就和“我在”待在一起。

和你所确信的东西心甘情愿的呆在一起。你能够完全确信的,唯一的一样东西就是“我在”。和它在一起,无视其它任何事物。这就是瑜伽

在被“这个是我,那个是我”染着之前,拉回来,重新回到那个纯净的“在”状态---“我在”以它的纯正纯一持续不断。你的缠缚和沉重包袱都是属于“假我”的身份认同---把它们全扔掉吧!

就是你对幸福快乐的四处找寻,对享乐的极度追求,才弄的你悲惨不幸,难道你还没弄明白吗?试试另一个方式:对痛苦和喜悦都漠不关心,即不追迎,也不拒绝,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在“我在”上,这就是永恒当下的层面。用不了多久,你很快就将认识到,那安宁和幸福快乐就在你的自身天然本性内,而如果从其它各种特定具体的渠道,从别的门路途径去寻找安宁和幸福,那才是躁动不安。

全心全意的去念念不忘这个“我在”,想念着这个“我在”,它是什么,它是怎样的,它的源头是什么,它的生命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这跟“挖井”太相似了。你把不是水的那些东西统统掏出来扔掉,直到你挖出那赋予生命的源头活水---那用之不尽的泉眼。

那个追逐快乐享受,同时逃避不愉快和不合意的“我”是虚假的;那个看到快乐和痛苦,并把它们看成一体不可分的“我”才是真的。

那些练习去把他们的心智聚焦到“我在”上的人们,会感觉到和其它的---遵循同样法门并已达到稳固连续“住”在“我在”的人们---有关联,并且发生共鸣。

你无须去为你的焦虑而烦恼。发生什么就随它发生好了。别试图去找什么办法强制压迫自己安静下来;别把“保持安静”弄成一件必须强制执行的苦差事。对于“保持安静平和”,用不着焦躁不安,埋怨自责,把“保持安静”搞成了烦恼痛苦。只是清醒的觉察到你当下所处的状态,并且对你自己的内外活动时刻清楚的知道---别去说:“是的!....我在!;下面做什么?”....“我在”里没有下一个动作。它是无时间性的状态。

*第四节*
在醒来的时候,首先到来的不是“我在”感吗?

“我在”感是始终和你在一起的,给“我在”粘贴上了所有种类事物的就只有你---你把身体,感受,想法,概念理念,所有物,占有权等等,都粘附在“我在”上。所有这些自我身份认同,都是错觉误导性的,哄骗性的。就因为这些,你才开始习惯于把“非你”当成了你自己。

我的就是我的,即使说上帝不是我的,依然还是我的(并非二元而是一体)。当然,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小东西,一个亮点---“我在”感,存在的真相。

凭借这个光亮,你看见这个世界,那亮点就是上帝,就是那个极其微小的亮点“我在”,表面上是如此细小,然而在每一个已知和喜爱的行为活动上,它是最先最末聖經: (*我是阿尔法,我是西格玛)

( jenny: 聖經:
我是『阿爾法』,也是『歐米伽』;
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
是開始,也是終結。

啟示錄 1:8
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没有“我在” 就没有任何现象。所有的知识概念都是关于 “我在”。

本我之外,一切都不存在。全部一切都是一体的,而且全包含在“我在”内。

扔掉所有非真,才能真正断言真实本身。这个自我肯定,用最适当的文字来表述就是:“我在”。除此没别的了。因为这“我在”你绝对的肯定。

扔掉用“猜测想象”去看待事物,学会以“事物本来面目”看待它们。
当你能够以“万物本来面目”去看待它们,你也就看到你自己的本来面目


pg.10
有很多很多出发点---它们全都导向同一终点。你可能以大公无私,不求结果的忘我工作开始 ;你可能随之丢弃思维,并且最终丢弃了所有的渴望欲求。在此,放弃是即刻可用的要素。或者,对你想要的,或者你思考的,或者你做的任何东西都不在乎,都不介意,只是稳固于感念“我在”感,在你的心智里,稳固持续的凝视“我在”。各种各样的体验经历都可能突然来到你面前---而你始终稳固停留在---无动于衷的镇定自若里,唯有这“我在”连续不断,因为你认清了所有一切可知觉的现象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尊者《I AM THAT》节选_1

(482)
无知无明什么也不是,就只是心不在焉,疏忽,走神儿。归根结底,烦恼和忧虑是一个思想智力上的伤害,伤害总是呼吁一个注意力。
你给予注意力的一刻,它对注意力的呼吁就停止了,无明的问题就消失了。
注意力把你带回到现在,当下,而当下“存在”是一个永远在身边的状态,但很少被留心关注。

(178-9)
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外观上的表演,光辉灿烂但却空无实际。它看上去是存在,然而并非真的存在。它显现出来只是因为我想去观看它
(jenny: Datre &直了居士也說過 ),并且想参与其中。
当我的兴趣终止,停止关注,它就消失无踪了。
它没有任何理由,也不服务于任何意图。
当我们心不在焉的走神儿时,它就发生了。
它全然呈现出它看上去的那个样子,但并没有任何进深,也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目击者是真实的,称他“本我”或者“真我”。
对于“本我”来说,这世界只是一个色彩缤纷,丰富多彩的表演,他喜欢时就持续表演下去,而当他完全无视不理,表演就结束了。
一个人看戏剧的时候,无论在这舞台上发生什么,让他恐怖颤栗还是捧腹大笑,他一直知道那只是一出戏。
当它上演时,用不着恐惧或者渴望什么。(作为观众来说,舞台上发生的事情不是你控制的,戏剧如何演绎也和你无关。)

(480)
心灵只是一个游戏,享受去战胜种种障碍的乐趣。他要自我完成更难的任务,更深,更广泛的自我实现。

(274)
身体的最大价值,就是它服务于探索这“宇宙本体”,这宇宙是一个整体。当在现象上你认清了你自己时,你就继续发现到,你比你曾经设想过的还要大。

(275)
所有生命体,都致力于保护,致力于永存和意识扩展。这就是尘世世界的唯一意义和目的。

(507)
曾经有一个毫无烦恼麻烦的世界?你生而为人,你作为活人,依赖的就是对其它事物的暴力。你的身体完全就是个战场,充满了死去的和垂死的东西。生存就意味着暴力。在世界上非暴力的极其稀少。只要你还有一个“个体我”要去维持和保护,你必定是暴力的,你认清它了吗?(人每时每刻都在吞噬生命来供养自己的存续。)


(512)
刑罚,只是一个合法的,得到法律认可的犯罪行为。建立在“预防”上,而不是建立在“报复”上的一个社会,犯罪行为就会极其稀少。对那些少数的犯罪者,可以进行医疗处理,因为那是一个神志不清的心智和身体。

(264)
痛苦和喜悦,好和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这些都属于概念术语,而不必当做绝对来看待。它们都是有限的并且是暂时的,多变的。

(510)
邪恶只是心不在焉导致的影子。自觉自在的光照下,它就会枯萎并完全消失。

(283-4)
这宇宙作为一个独一整体是完美的,以局部片段来做为角色,要去为完美而努力奋斗,这只是一个娱乐的方式。心甘情愿的把完美打碎成不完美,在这一点上就不要再谈什么善与恶了。

根本没有善与恶,在每一个具体的状况局面下,唯有“不可避免”和“非不可避免的”。
不可避免的就是恰当的,“非不可避免的”就是不恰当的。
在我的世界里,甚至你称之为邪恶的东西,也是那“美好”的仆人,并因此邪恶是不可避免的,必须的。
就好像脓肿和发烧是在清除排放身体里的污染一样。
疾病是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但如果恰当处置,就康复了。
在某些时候,死亡是最好的治愈解药。

(325)
在显现出来的这个世界里,善与恶,好与坏都是彼此伴随并且等量的,尺度是相当的。真正的避难所,唯有在“非显”的真实里。

(326)
相对的来说,导致痛苦的就是不恰当的,偏斜的;减轻和缓解痛苦的就是恰当的。从绝对来说,把你带回真实的就是正的,让你看不请真相的就是邪的。

(496)
看不清真相的愚蠢 以个体自我为中心的任性狂妄才是唯一的邪恶。

(383)
去了解烦恼痛苦,你必定超越于苦乐。
你自身的种种渴望和恐惧,都在阻止你去了解烦恼痛苦,并以这个对烦恼的了解去帮助其他人。
事实上根本没有他人通过帮助你自己去了解烦恼痛苦,你就帮助了其他所有人假如你对人类的痛苦是严肃认真的,你想帮助人类,那么你必须完善你仅有的帮助手段---你自己。


(534)
罪错是什么,就是所有捆绑缠缚你的东西。

(503)
我清醒的知道根本没有罪恶,也没有罪人。你的那个荣誉感和价值评判,根本捆不住我。每个人的行为都遵照他的类型而自然反应。这不可能被补救帮助,也无须懊恼悔恨。

(419)
世界有足够的时间做得更好,但事情不是这样。对未来还有什么指望呢?当然,曾有过,也将会有一段时期的和谐一致,融合以及和平,此时良性占了主导优势地位,但事物随即被它们自身的完美所摧毁。一个完美的社会必定是静止不变的,因此它就变得停滞呆板,并且衰退退化。从最高顶点出发的路径都是朝向下堕的。各种社会,它们就好像人一样---它们诞生,它们成长到某种相对程度的完美,然后就停滞,退化腐败,然后崩溃死去。

(445)
人类度过了多少世纪,也没多大改变。(不管过去多少世纪)人类始终有同样一个问题,寻求同样一个答案。

(459)
1000年前和现在是一模一样的,1000年后也是一模一样的。100年作为一个世纪,世纪滚滚向前,但人类的问题始终不变---苦和苦的止息。

(490)
因果在数量上是无法计量的,无数无限,并且是各式各样的多样化。每一个事物都影响着所有的事物
在这个宇宙中,当一个事物变动时,所有事物都跟着变动。


(jenny: 聖經: 羅馬書8:28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

故而人改变这个世界的伟大力量就来自于改变这个人他自己。我的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了。你的世界停留在原地,因为你还未曾改变。
你不关心这个改变,因为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别认为你自己脱离于我的独立个体,在这个共同状态里,我们会立刻共享。


(411)
业力纯粹只是“未耗尽能量的各种活力”的一个储藏库,收入各种未满足的欲望,渴望和愿望,还未被了解,未被认知清楚的各种恐惧。
这个储藏库正在被持续不断的补充装载着,来自于各种新的渴望愿望和恐惧。
业力并不需要永远如此重复装填
去了解并认清导致你恐惧的根源---疏远并脱离你的真正自我;了解并认清导致你渴望欲求的根本---对真实自我的渴望,你的真实自我是毫无缺失,圆满富足,喜乐安宁,当你认清了,你的业力就将如同一个梦一样消散无踪。

(512)
业力,或者说命运,天数,
是一个整体利益提升原则的表达式:整体趋向于平衡,和谐一致以及完整统一。
在每一刻的当下,无论发生什么,都是朝向最完美的结果,都是最佳的。
这可能显现出痛苦和不愉快,一个受难的痛苦,并且无法理解其目的和意义,然而事实上来讲,过去和未来,它都是朝向最完美和谐的结果,用一个糟糕的灾难性的情形来作为唯一的路径方式来朝向(完美和谐)。

(489)
无知无明就好像发高烧---(高烧的幻觉)让你看到“本不存在” 的东西。
业力就是绝妙的治疗处方。欢迎它,接受它,并且诚心实意的遵从药方指示,那么你就会痊愈。
一个病人在他康复后将离开医院。
顽固坚持 “自由选择或者行动自主” 的自由意志,纯粹是在拖延康复痊愈。
接受你的命运并且履行它---这是从命运和业力里解脱自由的最短路径。

(362)
由于心智无间断的混乱动荡,你也许得死上100回。或者你可以只让心智死亡而保有你的身体。心智的死亡就是智慧的分娩。

(363)
由于把你自己当作身体,你就让你自己成了凡人而终有一死。

(260)
我已经死了。物质身体的死亡,对我没任何影响。
我是无时间性的存在。我免于渴望和恐惧,因为我不牢记过去,也不设想憧憬未来。
那 “存在” 没有名相,怎么可能会有渴望和恐惧?无欲则无时间。我是安全的无损的,因为“不存在”的假象,根本不可能碰到“真实”的存在。
你觉得不安全,因为你推测设想危险。
当然“你的”身体肯定是复合性并且极易受伤的,因而需要照顾。
但不是你。一旦当你认识到你的本来面目是金刚不坏的存在,你就会处于平静安宁状态。

(147)
出生和死亡是什么?只不过就是意识觉知里,一连串连续的 “事件流” 的起点和结束点。

(261)
当一个普通人死亡时,依照他的信念,死亡发生。因为在死亡之前的人生,只是想象,所以才有之后的人生。梦在继续。而那真实不会死亡,因为他从未出生过。

(433)
死亡过程是变动变化。不变的那个,即无生也无死;它是见证“生死现象”的那个无时间的观睹。你不能称之为死灭,因为它在觉知。你也不能称之为活着,因为它根本不变动。

(361)
没有什么死去。身体只不过是个想象的映像而已根本就不存在

(234)
真实不存在任何杀戮和死亡。真实不死的,不真实的东西从来也没活过。

(315)
活多久根本不由你做主!真实的你无时间性的,并且超越于生死。只要“整体秩序”需要这身体,它就会活下去。这身体活的长久与否,根本不重要。一个完整的人生,比一个长久的寿命要好的多。

(181)
生下来才被扔进痛苦里,而不是死亡。

(469)
你对你自己认知的越深,你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小。当然,临死时的挣扎看上去一点也不好玩,但意识清醒而垂死的人是罕有的,垂死的人已经感觉不到什么了。

(464-5)
死的时候不必搞的挣扎而又难看。它可以很优美而平静。
一旦你知道正在死去的是“你的身体”而不是“你”,你就会很单纯的看到你的身体死亡,就像一件破衣服被丢弃一样的简单。
一旦你知道,死亡的只是这身体,而不是由持续不断的记忆所映射出的 “我在” 感,你就再也不担心死亡了。

(122)
成为一个活人,这还不是极限状态;有某种东西超越于此,那更加美妙,它即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既非活着,也非死去。
这是一个纯粹的自觉状态,超越于时间和空间。一旦把这个“身体-心智”当成自己的错觉被丢弃了,死亡就丧失了它的恐怖效果,它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383)
一个人认定他是被生出来的人,并且信以为真,那么他就对死亡有着极度的恐惧和忧虑。而于此相反,认清他真实自我是谁的人,死亡是个有趣的飘飘然的事。


(464)
自杀没什么过失罪错,如果它能解决问题的话。但它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呢?外部因素导致的痛苦---不治之症的巨大疼痛,或者无法容忍而且难以承受的灾难---可以提供某种正当理由,但是缺乏智慧和怜悯,自杀就不可能解决问题。一个糊涂鲁莽的死亡,意味着愚蠢的复活。除此之外还有业力问题要考虑。忍耐常常是最聪明的方式。

(512)
什么是宗教?天空中的一片云。我住在天空里,而不是住在云里,云里有如此众多的世界挤在一起。把那些冗词赘语扔掉之后还剩下什么?只剩下真相。

(513)
已记录留存下来的宗教,都只不过是冗长的陈词赘语。
宗教是在寂静之中显现出它们的本来真实面目。
去认清一个人把什么信以为真,观察审视他的行为活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维护保养他们的身体和他们的心智就是他们的宗教。
他们也许有虔诚的宗教思想和理念,但他们并没真正去奉行。


(443-4)
除非你不再用“个体自我的身份认同”作为毒品麻醉自己,否则你的宗教和科学,祈祷和瑜伽都对你没任何用处,因为,你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反而它们都在强化巩固你的“个体自我的身份认同”。

(195)
当你对世界无任何要求,也不需要上帝,当你一无所缺,不寻求任何东西,不期待任何东西,那么无上的状态就突然的不请自来。

(469-70)
信赖上帝也只是路途上的一个阶段而已。最终,你会把所有的都扔掉,因为你来到了无上而至简的地方,无任何言辞能够表达。

(457)
跟在圣人智者后面跑,也纯粹是在玩另一种游戏而已。

(509)
老师有很多,无畏的弟子却很少。

(461)
真正的弟子总是会找到真正的老师。

(51)
你自身的自我就是你的最终导师。外在的老师只是一个里程碑样的重大事件。唯有你内在的老师会和你一起向着终点结伴同行,因为在你内在中的这老师就是终点。

(451)
你什么也做不了。你无事可做。时间带来的东西,时间也将会把它们夺去。认清无关性,无缔结性,不依万法的超然独立性,这就是瑜伽的最后结尾。所有发生的事件,都发生在心智内并且归于心智,并不归于那独一“我在”的本源。

(213)
对你自己要诚实,绝对的爱你自己。
不要假扮 “你爱别人如同爱自己” 。
除非你已经完全的认清别人和你自己是同一的,否则你不可能爱他们。
别假扮虚伪的你,也别拒绝现实中的你。
你对他人的爱,是自我认知结果,而不是导致自我认知的原因
没有自我认知,任何美德都不纯。

当你毫无怀疑的确信,同一生命体透过一切万有正在流动着,而你就是这生命体,你就会完全自然的自发流露出大爱。
当你深深的认识了你自己,并且对你自己充满了全部的热爱,你就知道每个众生和整体宇宙都包含在你的慈爱里。
但当你把任何事物都看作是分离在你之外的独立个体,你就不可能爱它,因为你恐惧它。
分离导致恐惧,恐惧加深疏离。这是个恶性循环。只有自我认知能够打破这个怪圈。

(258)
个体的爱,尽管热情而直率,但不变的本质是缠缚捆绑,自由的爱是爱全部整体。

(91)
明白我在每一个人的身体内,并且每一个人的身体都在我内,这无疑大爱。

(269)
,你可以赋予它任何一个你喜欢的名,爱声称“我是所有一切”。
智慧声称:“我什么也不是”。在这两者之间,我的生活在流动着。我是这两者,同时也非这两者,并且超越这两者。

(395-6)
没人可以声称:“我是观睹”。
那“我是”也始终是被观睹到的。
那觉知的分离状态,就是“观睹”和“意识”,“镜子”和“心智”。
镜子浮现出它反照的对象,并因此它照出的是影相而非真实。
不管它的反照对象是什么,这大圆镜子照出来的外观,都和真实对象一模一样,所以它同样是真的。
它即是真实也是虚假,因为它毕竟是影相,但因此它连接两者,是起联系作用的桥梁。

(31)
觉知无关于时间。时间只存续于意识活动内。超越于意识活动,时间和空间在哪儿?

(221)
心智持续不断的制造生产着念头想法,即使你不看它们的时候也在持续不断的生产着。
当你认清了在你的心智里正在干什么,你把它叫做意识活动
这是你的清醒状态---你的意识在感受和感受之间转换着,在观念和观念之间切换着,在概念和概念之间变化着,一个接一个持续不断永无尽头。
然后来到“觉观”,对意识整体的全体直接洞察,对心智总体全面的洞察。
心智就好像一条河,在身体这个河床上持续不断的流淌着;你一瞬间把你自己等同于某个特别的涟漪,然后把它叫做 “我的” 想法,所有被你意识到的都是你的心智,但觉观是对意识整体洞察。


(488)
意识活动来来去去,觉观不变而永照。
有个体的人在,就有意识活动在。
“我在”,心智,意识观念, 指向同一状态。
如果你声称“我是觉观”,这只意味着“我觉察到了---作为觉观的这个想法”。
在觉观中没有“我在”。目击者的概念只和心智有关。
观睹 所见证到的东西 一体相随。
在这非二元的状态里,所有分离都消失了。

(395)
没有这个“观睹”,那么另一个---“我在”也不可能存在。
然而它们并不一样。
这就好像花朵和它的颜色。
没有花朵,就没有花朵的颜色;没有颜色,花朵就永远不可见。
那超越,那无上的超越就是那光,这光---照在花朵(观睹)上产生了颜色(我在)。
认清你的真正本来自性是那个纯一纯粹的光,感知者和所感知到的东西是一起来,一起去。
“那个”使得这两者同时显现,然而并非这两者,“那个”就是你的真正存在本身,这意味着,你既不是观察者,也不是所观察到的事物,而是对“存在”和“非存在”的“意识觉观”。
这个觉观回头看它自己,那感受就是“未知”的空无,无感知。
当它转头向外,可知的万物就显现了。
声称“我知道我本身”,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因为“已知”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我本身”。


(201)
当你看任何东西时,它就是你看到的完全事实,但你又把你所看到的东西,想象塑造成一朵云或者一棵树。

(416)
我们热爱多样性的变化,苦和乐的游戏,我们痴迷于这对照和对比的玩耍。就为了玩这个游戏,我们当然需要把它们显现成相互对立和彼此分离。我们享受着这样的游戏,一段时间后就玩腻了,于是就渴望回到安宁和寂静的纯正存在本性。

(89)
不显现的,显现的,个体的,人格品性的,所有这些都纯粹是名词概念,观看的出发点和角度,心智的态度和看法。它们毫无真实性。真实是在寂静中的亲身体验。

(15)
水---无视容器而始终是水;光---无视它所折射出的颜色而始终是光;所以真实同样如此,无视它反照出的环境状态而始终是真实。

(410)
真实存在和它的表面现象的呈现之间是什么关系?海浪和大海之间有某种关系吗?真实能够让非真实的表面现象呈现,也同样导致了表面现象的消失。一连串相续不断的瞬间表面现象,营造出“时间”的错觉,然而无时间性的真实纯一存在是不动不变的,所有的变动变化必须有一个不变的稳定背景。它就是它本身的背景。一旦你在你内在中发现了它,你就知道你从未曾失去这独立的存在本体,它不依赖于所有分离和分割而完整存在。但别在“意识活动”中去寻找它,你不会在“意识活动”中找到它。别到处找它,因为没有任何事物能把它包含进去。正相反,它包含所有一切的一切,并且能显现一切事物。就好像白天,万物可见,而此时你却看不到光本身。

(38)
当你把所有的名词概念和形相,全都扔掉,真相就与你同在。你用不着四处找寻它。多元化,多样性的差别对立,那只是心智的运行。真实实体是唯一的。

(381)
真实存在只有本源本体,它本身暗淡无显,但却使得万物闪耀而璀璨可见。无觉察,它营造出觉察。无体验,它营造出感受体验。无想,它营造出思想念头。无众生,它营造了众生的出生。它是一切活动变化的不变静止的背景。一旦你在那儿,你无处在,无处不在。

(404)
细密观察,你就会观察到,只有“观看”发生时,才有观看者和被观看对象。能观和所观都归于“观看”。当你说:“我在--观看--这个东西”,此时,“我在”作为观看者,和被观看的“这个东西”,是伴随“观看”的发生一同出现的,没有哪一个在前,是同时同一的。你不可能只有一个不被看到的“这个东西”,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没在观看的“我在”,能观和所观是同时同一。观看者和被观看对象,认知者和被认知对象,这些名词概念都是被心智添加上去的。是心智以其二元性构造出的一个主-客二元对偶概念,然而它根本没有这样的对立分裂。

你是谁?质问你自己,你是谁?
我的想法念头是我吗?我的名字是我吗?我的身体是我吗?我那纯净纯一的觉知是我吗?
细致的思考,生命是无限的,非个体性的,永远当下,永远充满活力,直到你能彻底认清你自己和这一切是完全一体的---所有来到你面前的事物,所有发生的事件,都来自于这全部一体的整体;认清这全部整体是在通过你,透过你展现着多样性多样化的效果,而不是归罪于你,那么你的恐惧忧虑也就来到了终点。
没有这个彻底的认识,你就会把表面事物认同成你自己,比如身体,心智,社会群体,国家,人性,甚至于上帝或者绝对事物,但这些全是在逃避恐惧和忧虑。


------------------------------------------------------------------------------------

翻译整理:冷静投机博客 - 心灯一盏照彻明(欢迎指正翻译错漏,谢谢)




作者: jenny    时间: 2020-5-9 15:23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22 21:18 编辑

###附上博客主的聲明,勿上當受騙!

请注意:本博从未设置过同名“微信公众号”

1.本博客及同名微博,从未设置过同名【微信公众号】。
2.本博从未发起或组织过任何灵性灵修方面的“交流群”。
3.本博不以灵性为名,组织任何公开或私下的商业活动。
4.网络上使用“心灯一盏照彻明”作为ID的【微信公众号】并非本博。
5.本博反对各种以“灵修/开悟”等等,为借口;以“灵性资料”和“实修交流”作为幌子,从事所有“有偿服务”,收费贩卖的商业活动
6.本博翻译的资料属于免费分享
7.本博不使用微信。如果有任何问题,建议,或者想要一对一交流,可使用微博私信。

-------------------------------------------------------------------

以下是pdf書介紹:
出處與免費翻譯: 博客主 - 心灯一盏照彻明 ,  
網址: 上樓
放在: "马哈拉奇:译文合集PDF " 主題裡
及, 博客主也有翻譯 " 拉玛纳●马哈希《不二智慧之明灯》PDF 合集 ", 可下載


-------------------------------------------------------------------

書名: 1,"马哈拉奇_终极解药.pdf"

第一章  片段
1. Stay put in Beingness and all desire to be will melt away 牢固的安住在本性上,“有为”的全部希求将逐渐散去,完全释然 1979年1月1日

马哈拉奇: 以“克里须那,佛陀或者基督”形式经验它自身的[觉识]1* 已平息,它已经融入"完全整体"1*。(他们都已经寂灭)所以,假如你骂基督,如果你骂默罕默德,如果你骂他们任何一个,他不会来质问你:“你为什么骂我?” 因为那“觉识”,那知觉感受,已经完全融入整体“一”。
同样的,你也许是一位极其伟大的个体,你也许是统治这世界的独裁者,
但是当你沉入深眠,就把这个“你”忽略,完全不放在心上,完全不知道“你是什么”,完全遗忘了---“你的名字,你的身体,你的年龄,你的性别,你的国籍,世界,宇宙,所有一切”。
各自分离孤立的“个体实存”感,是极度受限的,并且绝不是真实的;事实上, 这“个体”的实体存在感,彻底是假的,以假乱真的冒牌货。
那么,如果基督就是那状态(深眠中的那种状态)那么你的状态是什么?


原文注释 1* 马哈拉奇观看现象,认为现象是“空间-时间”的意识表达式。当这意识转向内面对它自己,阿凡达们或者说神的化身们(有形具体化的众生)就映照出最高“见识”(最高的直观直觉直悟,最高的洞察自知力),这被马哈拉奇称为“觉识”。翻看第174页中马哈拉奇的话,在时刻观看(领会)一切的是“觉识”。

或者你也许是一个谦逊的人,讲道德的人。
无论何时,当你进入深眠,你就完全不知道,不记得“罪错和过失,良善和美德”;你全然忘记,不记得“你是个体“,你不知道你自己。这首要的基本事实是什么?这首要的基本事实是,你全然忽略了你自己,不知道你自己,完全不记得作为“某个体”的“我”,这给了你深深的安宁和休憩。
当你沉入深眠之前,你也许和一百个女人或者男人发生了性行为。当时你正享乐着。
但当你睡着了,沉入深眠,那感官上的感受和体验,就都没有了。
进而,你也不再有某“个性身份”,在那深眠状态,毫无重量,毫无重担和压力负担,毫无重要性,毫无影响。
也不宣称“你是如此这样的人,你是个体,你是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
”就单纯的稳固于原本的地方(深眠);从那儿,你就能向前迈进。
那就是真相,那就是真实实情;由深观那“深眠”,你就能到实相(彼岸)
凡呈现出的一切现象,都会显现和消失,发生和退灭,就好像日升和日落,月满和月亏,生生灭灭都是虚妄不实的。
你不可能是这些突然出现的现象;这些突然出现的现象不可能是真正的 [ 你 ] 。2*

译者注:prajna 般若,最初本意是“深眠”(deep sleep)无梦状态的睡眠,在这个深眠状态是寂静静止的,无欲求,无愿望,无期待,也没有任何梦境,想法;不可分的,完全的,遍满的,包含极乐的一心一味状态;以此指向那“大智慧”或者“纯净意识”。

原文注释*2 真实必定具有恒常不变的,永远同一的本体本性;现象突然出现,生灭变化不停,所以它肯定不是真实。

无论何时,只要有“个体感”,个体的人格尊严感,或者各自分离的孤立存在感,你就一定有匮乏感,有很多很多的想要的欲求。
你想去看电影,你想去听音乐,你想去玩游戏,你想享受性关系,你想去吃你爱吃你的各种食物,你想来一把不醉不归,
但是当那各自分离孤立的个体存在感消失不在,当你融入整体,这些事情就不想了,不惦记了。
灵性,或者你们所称的“宗教”就主要是去了解这一点:你不需要任何东西,你是这整体运转中,或者说这“整体现实”的某一部分。
当你彻底了解领悟到这事实,这种种欲望和要求,你就不会执着其中任何一个。
可只要你分离孤立的割裂事物,(把你和万物都当做各自分离隔离开的实体存在物)你就一定有强烈的匮乏和不安,你什么都需要,什么都想要,然而每一样你都匮乏,你渴望拥有一切。


“某一分离孤立的个体存在”的身份认同自居,就等于全部所有的困扰。所有这些事情,喂饱了各种感官上的满足,阅读全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知识是为了获得令人高兴的事,满意的事,合自己意思的事,所有一切都和享乐欲求有关。一旦这一切退散平息,都消失了,就再也没有困惑了。
一切现象感受和体验都消失不在,你经历的这个福祉,才是真实福祉。(唯有那深眠状态一样的幸福,是真实幸福,由于它无时间,无空间,无形,无相,故而不可数,无量,这就是无量的真福。)


尽管说了这么多,但是这以上所说,并不是一个对“各种行为活动”的禁令。无论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只不过绝不要忘记那“真实-实相”(深眠背后),别忘记你的真实所在,清楚的知道你真正的本来面目。你不是这身体,你也不是食物,你不是这个生命呼吸(生命运转)。无论发生了什么,呈现了什么,都只是某一形态状况,它本身就是变化不停的,故而它必然退去消失。

此刻正讲述的这些,你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理解,因为你们强烈的习惯于把身体当成你本身。
不论我陈述什么样的内容,传达什么样的讯息,都不指向这身体,不是定位到---你们作为不同的肉体表面形式的个体,各式各样不同的个体人。
只要你牢固的确信“你是身体”,那么无论我告诉你什么,对你都无效。
因为不管我们获取什么样的知识,我们都是以身体心智是“我”的立场出发去获得的,自然而然的,这接收到的知识就添加到我们持续活动的“信息存贮库”里去了。
随之我们还觉得我们已经变得更加博学。

举例来说,某个占星家或者说看手相的人,明天也许跑来告诉我说:我想跟你说说你的未来。
根本就不真实存在,他怎么可能告知我的未来呢?
当你被告知,你未来将是美国总统,好啦,你也许会很开心。但是对我而言,这完全不真实,那根本就是胡扯

在各种各样的书籍里,他们写下了关于上帝的很多事情。
有谁清楚的描述了上帝的容颜,上帝长什么样?他真实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上帝有某种外观形象,某种特定的品质属性吗?带有特征属性的上帝,依然在“时间”界域内。即使某人有对上帝的知识,一旦时间走到终点,他对上帝的知识也就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就如同乞丐穿上了国王的打扮,只要他还穿着国王的行头,他也许就觉得自己是国王。
一旦他脱掉这些衣服,他明白了,他一直就是乞丐。
当我们谈及上帝,我们就正赋予上帝特定属性,我们把上帝的属性特征,特性品质归为“慈爱,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等等....”。
可是,这依然全都在“时间”界域内。一旦那知觉感受的体验消失,还剩下什么?
好了,任何带有品质特性,特征属性的事物,不可能恒久。
这一点我完全清楚。那我还可能自找麻烦吗?

----------------------------------------------------------------------

同本書某章片段:

你事实上是散乱的,正在到处游荡....游荡在诸多圣贤和诸多静修所之间,出于你是某一“个体”的认同,用你“个人”的能力正在到处收集着知识。
别那样折腾。去超越它!
这些聚敛来的知识对你没有帮助,因为这是在一个梦境里。
这个太虚幻境某一人类身体形式,大量的其它身体形式,某种动物身体或者某天神形式,各种事物形态,这个梦本身会反复重演。
那些知识不是关键。

这里所讲述的,请试着去理解。
那些知识只是对治问题和困难的解决方法,并且不知道会把你带到什么地方。(知识带来各种想象,这些想象就成了梦反复重演的趋向,内在包含着“未来诉求”,去做什么,去成为什么的“倾向”是导致梦重复反复发生的“势能应力”)


●●●

你正持续沉溺在尘世中的各种行为活动里。
现在,在你上床睡觉之前,忘掉一切,然后开始沉思那真实存在。
因为我们都可能突然离开社会。
另一个问题是:别挨家挨户的乱窜,不要在门与门之间游荡。
在我看来,你们绝大多数人都正在四处讨要,纯粹只是在收集聚敛知识和学问;这毫无意义
这里一直在讲述的内容中,一句来深入研读,抓住讲过的某一“命题”,顺着它穷追不舍的深入调查这就足够了;会把你引领到你的本源。


●●●

拉玛纳●马哈希*2 的信徒超过八千人,但是他讲述这样的认知吗?他们把“有”当真;他们把“有”知觉意识活动下的“无常变动”当成了“真实”。所有的遵从都正被导向于那“有”性的无常变化;全部灵修活动都是建立在“知觉感受”基础上,认为“有”知觉感受的状态才是真实实相。但是这不同样是食物精华(信息)的效果吗?依赖于这个需要食物维持的身体形式才“有”知觉感受的现象发生。故而,以此食物精华维持的身体,难道最终不变的衰老吗?那灵修的结果能青春常驻,永生不死吗?

原文注释2* Maharishi Mahesh Yogi 马哈希瑜伽

难道你不是毫不费力,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你有知觉吗?
一旦你自然的领会到这一点,你就会认识到,这知觉也同样是一个暂时的阶段:这个有知觉意识活动的“有”性状态是会消失的。
弄明白这一点,你会忽然得出结论---这知觉意识活动一样是短暂的,生灭的,也因此,不是真实的。
明白“知觉意识活动虚幻性”的“那个”,它是永存的。
现在,持续不断的顺着这个脉络去勘察,你能够抓住你们唯一的永不磨灭的同一本体吗?
不借助于食物精华的维持,有哪个人能讲话?
不借助于某一身体构造形式,有哪个人能够具体化显现他自己呢?


●●●
pg26:
事实是,我的本体是永恒的。永远在。
我不是这尘世中的某个人,而是这世界都在我的意识内
身体呈现出来了,在这个尘世中生长成形,这都是被虚构出来的。
但是当真相显露出来,就发现了,在某个“原子般”的微尘内,这全部所有的宇宙都囊括包含在内。
那么,“原子般”微尘,那极为微细的小点是什么?就是这个“有”性状态---“我”识---“我在”知觉意识。它包纳所有全部宇宙整体。


●●●
pg.27

1980年7月5-6日

马哈拉奇有太多人对他们自身的“个体性”有着强烈的稳固依附,有着巨大的依恋和忠诚
他们首先立足于“某一个体”,以“个体”作为第一出发点,保持某一“个体性”,然后再去搜索和探寻(真相),因为他们不愿失去这“个体性”。
在保守着他们“个体”身份自居认同的同时,他们想去寻找什么是真实,探寻什么是真相。
可是这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你必须退出这“个体实存”的自居认同。

如果你真正了解到你是什么,
你就会看清,你根本不是某一个体,你也不是某个人,不是某一身体。
但是人们纠缠着他们的身体,忠于这个身体,依附在“身体”自居身份认同上,
这样是没办法接受这真相的。

●●●

pg.27

显现出的各种名称和形相,带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以及诸如此类的属性特征,但它们的起源都是“水”.1*
可是,没人说“我是水”而是宣称“我是这身体”。
如果你看清这身体原本是什么,看清这身体的源头,那么已呈现出的身体,从根本上只不过是由“水”呈现出来的。


原文注释1* 参看《六问奥义书》I.4-5 “一切万物,明显和不明显的,都是水构成的。故而,所有现象显现(表面轮廓)其实都是水。

(jenny: [聖經]: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說有光, 就有了光]

●●●

pg.28

这极微的意识包纳全部所有宇宙,然而智者知道,他不是那意识。所以对那事实,他有什么可以去自鸣得意的?
他坐在绝对存在上,在那儿没有“我在”知觉意识。
如果你遇到任何智者,你会发现很容易认出他们,因为他们对他们的“本我认识”毫无任何高人一等的沾沾自喜和自鸣得意,因为他们把这“本我认识”也同样超越了。他们说“我不是这个认知,或者这个意识知觉。”


当死亡发生,这身体形式上的意识知觉活动就消失。(死后)在肉体上长出来的虫子们怎么样?虫子也是有生命的。但那身体形式的主观性知觉意识活动已经退出离去。当生命驱动力释放退出,这身体形式就崩溃解构。对这个主题,我一直持续讲述了有42年了。当我遇到我的上师,他告诉我,把所有这些各式各样的诸神都扔一边去。他告诉我,我的觉知,由于这觉知我才感受体验到这尘世,这觉知是先于所有一切事物的。这就是说,我只须深入沉思这觉知,仔细的反省这觉知本身,去深入根源,找出那事实真相。事实是,“独一我”在感知经验着“我在”以及这世界的“在”,“独一我”正经验着“我是XXX”以及“这世界是XXX”,这确证: 当这宇宙的融构消散发生时,[我]不受影响。如果宇宙崩溃时刻,这[独一我]真死了,那么我此时就不可能感知体验到这个当前的存在方式。

●●●

pg.30

M: 瑜伽大师格涅殊哇,一位伟大的圣贤讲过:我毫不虚言;本来无一物。4 *
不论存续的东西是什么,都毫无实体性,毫无实质性,全都是虚幻的。
当前时刻所显现的都是假相。在“有”性状态呈现之前,我根本不在。
因而,什么在“那儿”?此刻你说你在,你活着。
故而我要讲述这个题目。这个实体存在是什么?它是断灭吗?
你告诉我说,60年前,或者100年前,我没在“那儿”。那么此后继续显现的是什么?100年前就在“那儿”的是什么?无论你回答什么,那回答是真还是假?

原文注释4* “本来无一物”---慧能,中国禅宗六祖。

●●●

pg.30

M:
这样,你宣称“你不在”,凡“你不在/无你”的,那就是真实存在。这是事实,凡你说“此刻我在/有我”的,那都是虚幻的;这就是真相,因为永远如此。
当“有”性状态消失不在,"那"在,恒常在。它恒常在,所以它是真。
此刻伴随你的“我性状态”,“我”在,这是时间界;有时间界限的,就非恒常;这就是之所以“我”是虚假不真的-永远虚假不真的“存在”。
此刻回答说“我不知道”的这个“不可知”本源,100年前就在那儿,这同一本源也同样宣称“当整个宇宙被摧毁时,它不受任何影响。”
●●●

pg36

在这个pashyanti 层面,念头突然到来,心智启动开始运转(心智的madhyama层面)然后凭借心智(心智的vaikbari层面)言语开始流出,发出外显的声音。扼要的总结重述:最初,我甚至毫无知觉,没有意识自觉;我不知道我在,然后这“意识”把它自身强加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状态上,到一定程度,我们开始感觉到我们是有知觉,有自觉的。最后,“意识”强行插入,把它自身丰富详尽的意识内容充分的加载,于是我知道我活着,我在,我在这儿。并且这变成一个概念,一个印象观念,由此开始了整个尘世的全部麻烦,困惑和烦恼。

在那初始状态,那时你没有知觉,也没有任何麻烦,没有任何困惑和烦恼。可一旦这个意识知觉运转,营造出它当前临场显现的存在感受,此时所有的麻烦,困惑和烦恼就都开始了。这意识不是我的,我知道它不是我的,但意识强行加载在我上,然后进而我(永远大写的"I" 主格)也开始宣称,它(意识)就是“我”(宾格me)---这就是“身份认同”发生的过程。

当我讲述知觉意识时,早期开始的问题是,我说的知觉是指这身体吗?我回答,不,不是身体。为了知觉意识的显现,它需要一个身体,它需要一个载具(一个有形的信息传递媒介物),并且身体就是这意识知觉的食物(信息素材)。没有食物,身体就不可能存续,同时意识知觉没有这身体载具也不可能持续。如果这身体形式消失了,食物就消失了,进而这意识知觉活动也会消失。

随后的问题也许会问:所谓的“大我”(Atman)或者“小我”,以及这意识知觉,它们之间有某种不同吗?
其实它们是同一个,但却在不同的环境和上下文中使用了不同的措辞;所含的内容从根本上是同一内容,同一容量。我使用“味道”这个词,身体的精华,那精髓的味道;那味道就是这个“有”性状态,有“活着”的知觉,并且诉求继续活下去。人热爱这"有"知觉的“活着”的状态,渴望让这个“活着”的,有知觉的“有”性状态,尽一切可能永久的保持下去。所以对这个知觉意识活动的热爱迷恋就是这个“味道”,爱恋沉迷的就是这个“滋味”,这个知觉体验。

pg.37
一个人必须在尘世里运转;自然而然的,继续展开你尘世中的种种事务,但清楚的明白那根本,那已经发生的尘世活动,都是自行发生,自行自发运转---也即,尽管事实上没人要求,根本没人自找苦吃,但是这个身体,心智和知觉意识已经发生了,已经显现了。我没要求它发生,它已经加载占用我---加载在我原本的本来原态上,那本来原态是无时间的永恒,无空间的无限,并且毫无任何属性特征。因此来说,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正在运做着这个尘世中的任务。“生命驱动”和“心智”正在操作运转着,心智会诱导你去相信,它(心智)就是“你”。

故而,始终要清醒的知道,你是那无时间,无空间的目击见证者。并且即便心智不断的告诉你,你是正在运作的那个人,是你在做,别相信心智。始终保持你本来的独一身份,不认同那是你正在做着什么,思考和讲述着什么。那已发生的一切--是这身心机器它在运行着---加载占用在你原本实质上,但你不是那套身心机器。这一点要稳固坚定的认识到,始终保持清醒。

所有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有他内在中的上师。除非那上师时刻在当前临场显现,否则这“人”是不可能呈现的。
这“有”性状态本身就是上师。至于说到那四种音流,它们是“生命驱动”的效果。无论何时这“生命驱动”当前临场显现,就有“自我”(Atman),并且反之亦然。当这“驱动力”遗弃身体,释放这个身体形式,所有这四种音流也都从身体形式退出离去,那“自我”,当然就感觉不到了。“我”意念,“我”识,“有”性状态,以及所有行为活动运转的发生,只基于“生命驱动力”。因此,当这个“驱动”退出身体,就不再有“我”意念,不再有“我”识活动,身体形式崩溃。那么,现在我问你,谁在“那儿”?

pg.50
你知道你在。你怎么知道“你在”的?你用什么知道你活着?这问题就是我全部教学的总和
你必需深思这问题来把你导入正轨,带入这问题的完全精髓里。
当你对"此问"的所有问题都被答辩时,我的讲谈就是极为简单易懂的。当你彻底领悟时,你所有的疑惑都消失了。
这是一个循环悖论:只要你还有这样那样的怀疑,你就不可能跟随这一问去探寻下去。

●●●
pg.50
M: 我正在问你的只有根本问题:你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你”?你是怎么忽然就“在”的?因为“什么”--你忽然冒出来--“活着”的?

我不想去面对一大堆杂乱无关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它们对我毫无意义。
如果你喜欢我的教导,你可以坐下来继续;否则,你只管离开这个地方,没所谓的。
在任何真正的灵性探查中,无论你道听途说的是什么,无论你都修过什么什么,对于来到真正的事实真相面前,那都根本毫无用处。
知觉“我在”已经发生了。因为什么发生的?因为什么 “知道我在”?


pg.91
M: 这“I”对我自己而言是什么呢? 事实上,那绝对状态是我当前现在---既非“有”,也非与“有”相对的“无”。当前这个身体与我毫不相关。凡是这身体不得不产生的,不得不“传递”给你的,不管它是什么,对我来说都毫无兴趣和关注,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我一点也不担心,我就在那“绝对存在”内,现象上的“有和没有”根本不重要。你认为如果“我做这个,我就会获得那个。如果我这样做,就会获得那样的结果”。但是,当你明白什么是真实,你就会认清,你认为的那些“有和没有”,都非真实;这个你认为有的“你”也非真实有。因此,不论你获得什么,那它还重要吗?有任何重要意义吗?还要当回事吗?某人已经告诉我,我的身体疾病非常严重,但是无论担心什么,无论看到什么,那绝对全部都是一场空,毫无意义,无关紧要。因此这一切都和我无关。我把这真实指给你,但是你无法抓住它,不可能获得它,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
(个体的人和万物是虚像,并非孤立实体,也不存在任何真实存在的孤立实体物,因此也就不可能有某一孤立存在物,真的获得另一个真实存在物。
真实早已真实,而所有人和万物早就在真实内,撇开这些幻象,真实早已“是”真实,真实本身怎么获得真实?有第二个真实可得?)


pg.93
●●●那奥妙会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或者那认知会展现揭露在我们面前,那事实真相是,那呈现出---这世界里---所有这一切具体形式结构和形象的“本体”,它本身实际上是无形相显现的,无空间也无时间的。
意识正是基于这本身并没有时间,空间,也没有身份,无条件的,先天就在的本体,才能去表现,假性的呈现出这所有的各式各样的具体形式结构和形象。

围绕这初期的无上主克里须那,它会告诉你初期的(原型)身体如何进入显现的“有”性状态;知觉和思想是怎么进入显现的“有”状态的,告诉你这形体和知觉意识活动的貌似真实,实际虚幻的虚构性;并且告诉你这原本的本来状态是无时间,无形相显现的,而且所“发生的”都纯粹只是一个假象幻境,虚拟的现实。一旦你认请事实---意识只不过就是突然来拜访了你,从你上方飘过,给你传送设计好的,要表现的含义或者要去显现的形相效果---那么你就不再需要任何东西了,一无所需了。返回你最初原本的样子,认清那---以表现形式假性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具体形式结构,不同外观形象的“本体”---它本身绝对毫无任何形相。
在我们现场中的人,谁把这番话听进去,听到心里去,谁就将会弄清这整个奥妙的谜底。

pg.115
我的教导非常简单。有两件事要彻底弄明白。
一是,我能看清我自己是受时间限制的---有时间范围的“变化”现象;从某一特定位置出发,“变化”行进到某一具体位置的过程。超出新近的,当前的这个点,无论可感知的现象是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通常都觉得自己能感知到之前发生的事情,也能预料将会发生的事情,但这是一种错觉,回忆和预想,同时都是在当前此刻发生的,稳定存在于我们面前的固态物,是因为此刻当前的连续观睹,看到一个运动物体的轨迹,感受到它的运动趋向,是因为连续的用当前感知到的状态去对比刚才那一刻留下的记忆,一切感知,思维,回忆,都只是发生在当前这一刻。因为刚才那一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挽回,它们已经消失了。)
二是,我的本来原态,那本来原有的状态是感知不到的,无知觉的,不可感知的,不变的永在。
所以,两种状态要彻底的弄清楚;只体会这两种状态,除此再无别事要做。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问你:透过“顺势医疗论”,你能认知了解生命驱动力吗?


pg.118
同样的,所有事物都包含在那意识内:整个世界就在意识内,这身体也在意识内。
“我在”本身就是这世界;它包含这全部整个世界。
对此,你得去深入体会,务必确凿无疑。犹如梦境中,你在梦中感觉到你清醒了,即便如此,然而事实上你还在梦里,还没醒来,那时你只是觉得你醒来,你的世界依然还是梦境世界。
同样的,这个“知晓识认”状态(日常清醒状态)包含着所谓“真实”的这个现实世界;对此现实世界的所谓“真实性”认同,那确信随即就发生(事实上还在虚拟世界里)。
事实真相是:尽管“梦境”意识活动和“清醒”意识活动之间,它们在表现上,显现出极大的不同和差别,但是意识活动的“梦境”状态和“清醒”状态毫无差异不同,不是二个意识,所有意识活动状态都是同一意识。

pg.119
●●●
确信无疑的是:这世界从未真实存在过,绝非真实存在的世界,它只能发生于[超梵] 内。
如果这一点你真的确凿无疑,那么你就是"超梵"。
这暂先不谈,你要了解这个信息新闻中心“我在”---知道你活着,知道“你在”的主观性知觉----是在什么时刻,如何登台显现的?追溯其源头并且深入的仔细探查。
仰慕追随他人,仰慕所谓的“专家”并且追随他们,或者和他们争吵辩论,这不会让你有任何进展。这是因为,唯有你研究你自己,亲自从你自己内在中去探查才可能找到真相。

“无论我去哪里,你都与我同行”---以此陈述,我正指向生命驱动力,生命活力,那自性本能。与生命驱动力和睦相伴,那生命活力就会协助你去了解上帝。心智只不过是一个目击者;你的真正伙伴是生命驱动力,因为它推动着所有一切现象运转。

(jenny: 聖經也有 : [“无论我去哪里,你都与我同行”]

----------------------------------------------------------------
2,
"来自马哈拉奇的棒喝.pdf"

----------------------------------------------------------------
3,
"马哈拉奇I_AM_THAT .pdf"

pg.23
(374) 客观的外在的物质自我,以及内在思想心智的自我,都是被想象设想出来的。

痴迷于个体"我"的妄想而着魔就需要用另一个“超我”的妄想来治愈
如同一个人要拔出一根刺,就需要另一根刺一样,或者中毒时需要另一种毒药来中和。
所有肯定都必须基于一个否定,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去把肯定和否定两者都超越。


pg.35
(98) 在世界出现之前,意识活动出现。在意识活动中,世界才产生并且存续,意识活动持续则世界持续,进入纯净纯一的意识状态时,世界融化消失。所有一切事物现象的[根]上,就是“我在”感。“有一个世界存在”---该心智状态从属于“我在”感,是继发的,次生的;“我在”感的存续,并不必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并不是必需的,但是这个世界的存续却必须依靠我。
(207) 世界的诞生和存续,唯有在我以一个肉体诞生的时候。
没有身体---没有世界。


pg.36
(208) “降生”到世间的方法,就是以你为中心,在你自身周围,去虚构创作一个环绕着你的世界。

(308) 你自己的那个“小肉身”是充满了各种奥妙魅力,也充满了危险的威胁,然而你并不害怕它,因为你把他当作了你自己。
你没弄明白的是,这整体宇宙都是你的身体,所以你根本不必害怕这个世界。
你也许会说,你有两个身体:个性身体和宇宙全身。个性身体生灭着,而宇宙整体始终和你一体。
这全部天地万物就是你的宇宙身。你因为看重这个“个性身体”而被遮蔽,导致失明目盲,以至于你根本看不到你的“宇宙身”。
这个“失明目盲”不会自己终结---它必定是通过熟练的审视和细致周到的刻意思惟而被解除。
当所有错觉都被完全了解,彻底认清,并且丢弃了所有错误观念,你就来到“无漏”,无拘的如实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个性身和宇宙身之间的所有差别就荡然无存了

(207) 谁是第一个诞生的,你还是这世界? 只要你把头等位置给了这个世界,你就被世界限制束缚了;一旦你超越于一切怀疑,完全认清,并且确信你不在这个世界内,是这世界在你内,你就脱离了对它的颠倒,超越了它。当然了,你这个“个性身体”也停留在这世界里,并且属于这个整体世界里的一部分,但是你就再也不被它哄骗了。

(138) 纯净的心智观看到的事物,就是它们事实上的那样---意识活动中的各种泡泡,各种泡影,各种妄想。
这些泡泡正在浮现升起着,破灭消失着,并且重新冒出来---没有一个是真实存在,毫无真实固有的本质,全部是虚无飘渺的。
每一个泡泡(妄想和泡影)就是一个身体,所有这样的身体都是我的,都在我内。
(jenny: 佛法: 念念成形, 形皆有識 )

(92)这一点必须被完全彻底的了解清楚:世界运行在意识活动的“线程”上。没有意识活动,就没有世界。

pg.37
(200) 一旦你认清了,这世界是你的自身投影,你就自由于世界了,这世界对你就再也不构成束缚了。除非用你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你被某个世界困住了否則你根本用不着脱离某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
不管这个映像被涂抹成优美还是丑陋,都是你正在描画着它,你并没被它束缚。
要认清,对此没有任何人把它强加给你,只是归结为,抓住这个想象出来的虚幻影像,执着的把它当真的习气。
把这虚幻看穿,看穿它是想象虚构的,那么就不再有恐怖挂碍。


(207) 所有经典上的文字都宣称说,在世界创建之先,存在一个造物主。谁认识这造物主?你自身的真正【绝对存在】是在造物主之先就独一独立的---是所有的世界及它们的缔造者们共同的同一个唯一的本源。

(16) 各种暂存的事物,只是显现出来的空无实质的现象。
所有生灭的,有开始有终结的事物,都纯粹是现象。
这个世界可以被说成是显现出来的现象,并不真实存在。
现象可以在某种时间比例的尺度上,持续的极其漫长,而在另一个时间比例的尺度上,持续的极其短暂。但最终它们都是同一个本质,都是现象。无论什么样的时间跨度,对于无时间的【存在】来说都是稍纵即逝的,并且是毫无实质的虚幻。

pg.38
(252) 一旦你接受时间空间概念并且信以为真,你就会给你自己计时并且不会长久存活。但是这都是真的吗?时间和空间依赖于你,还是你依赖于它们?

(467) 在存在中没有任何连续性。连续性暗示着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认同。对这个连续性的认同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因为它完全意味着波动和变化。连续性,永续,这两个概念都是虚幻不实的,是基于记忆存储而被营造出来的,纯粹只是心智思维投射出来的一个模式花样,但存在中没有任何花样。

(259) 别跟我探讨你的过去和你的将来。它们只存续在你的心智思想里。

(115) 时间在你的心智里,空间也在你的心智里。因果法则也同样是心智的一个思维方式而已。

(205) 事实上,时空存续在你内;你不存续于时空内。时间空间都是感知模式,但它们并非只有一种模式。时间和空间就好像写在纸上的文字;纸是真的,而文字只是一个建立在条件参数上的约定。

(260) 你的身体在时间存续上是短暂的,但身体并不是你。时间和空间只存于心智内。你不被它们束缚限制。只是认清你自己---本体---是永在的。

(355) 一切万有,全部都是想象力所营造的。即使时间和空间也是被设想出来的。所有事物都是想象出来的虚幻。

(460) 事物存在和不存在,都和时间空间上的概念有关,此时和此地,彼时和彼地,这都依然是心智里的玩意。

(528) 尽管时间是无尽的,但是依然是起限制作用的条件,永恒就是劈开当下的一瞬里。我们漏掉了它,是因为心智就像个梭子一样,穿梭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它不愿意停下来聚焦当下。如果兴趣被唤醒,凝视当下是相当轻松容易的。

(454) 在你的世界里,所有事物都必定有一个开始和一个结束。如果它不是这样,你就称之为永恒。在我看来,就根本不存在“开始和结束”这回事---这些概念全都涉及时间概念。无时间的存在恒住。显与不显循环交替,而它们的现象变动不停稍纵即逝。那不可改变的真实就躺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地方。

(406) 没有任何事情真实的发生过,没有真实的过去,也没有真实的未来,所有事物都是呈现出来的现象泡影,空无实质。
(452) 所有现象都依靠你而显现。就是靠你的认同,这世界才存续着。
在世界的真实性认同上,完全收回你的信念认同,这世界就会像个梦一样消失。
时间能够把群山消平,但和你比,就差远了,因为你是时间的源头---“无时间”。没有对未来的期待,没有对过去的回忆,时间不可能存在。

(502) “我在”是恒常当下的事实,但是“我是被造的”---这就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想法。不管是上帝还是宇宙,都没跑来告诉你说,他们创造了你。心智被因果关系的概念想法给迷住了,缠缚困扰在这概念里,用这个因果概念来设想虚构出一个“天地创造”,并随后惊呼“那造物主是谁?”其实这心智就是这个造物主。即便这样表达,它也不是完全恰当的表述,因为能造和所造是一体同一的。能造的心智和被造的世界,并不分离。一定要弄清楚,你所认定的这个所谓“真实”世界就是你自己的心智。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在心智内。

pg.39
(288) 这只有想象。它完全彻底的把你给吸引住了,以至于你忽略【真实】游荡在想象的梦里,完全不知道你已经梦出去多远了。
想象力无疑是充满创造性的。
基于想象力,你在想象出来的宇宙上又创建宇宙,层层叠叠,无尽无休。
然而它们全都在时间和空间里,在过去和未来里,只是这一切,全都不真实存在,全部是幻想和梦幻泡影。


(405) 是你在变动而非时间在动。你停止变动,时间就消失了。过去和未来,将融入恒常的当下。

(327) “我”无处可寻。我不是在其他事物之中被赋予了某一位置的东西。所有一切事物都在我内,但我不在事物内。

pg.40
(191) 所有每一件事物的发生都是因为它必须发生,然而事实上---什么也没发生。我做了貌似我必须去做的事情,但于此同时,我完全清楚的知道,没有任何事情是必须的,这人生本身就仅仅只是一个信念封装,一个玩弄概念的虚幻游戏。

(179) 你从表面上看,我和人们一样的行住坐卧,一样的工作生活。但事实上,我只是观看。无论做什么,都是戏剧舞台上的表演而已。喜乐和悲痛,生与死,等等---对于依然处于束缚困惑中的人来说---(生死苦乐)它们都是真实的;对于我来说,这些东西都是戏剧舞台上的“表演秀”,这些人生中的生活,就和“戏剧”本身的虚构性一样,完全都是虚构的虚假故事。我感知到的这个世界,和你感知到的世界没有不同,你感知到这个世界,我也一样感知到,但你在这个世界里,把这个世界信以为真,然而我看待这个世界,只不过就是浩瀚无边的 [意识] 苍穹中,变化着,闪烁着灿烂光辉的一滴露珠而已。

pg.41
(388) 去弄明白这画面是光投射在屏幕上的映像,“这情景画面是真实的”---赶紧从这观念里跳出来吧!

(45) 好好想想。你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有别人认清了它吗?你的这个世界,这个监狱里冒出一个人来,他告诉你说,是你营造了这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世界,这世界既不连续也不稳定持久,并且是基于一个“颠倒妄想”的误解营造出来的。他恳请你停止这误解。你忽略漏失了你的本来面目,而醉倒在这个世界里,然而你通过认清你自己,认清你自己的本来面目,你就将终止它。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真实可言。它也不可能永久稳定的持续下去。

(94) 这世界没有任何实物分离在你之外。时时刻刻,这世界都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个投影。你构造了它,你毁灭了它。你的个体性宇宙,根本不依它自身存续。这世界纯粹只是你对“真实”的一个有限,并且扭曲的观看而已

(453) 你不属于这世界,你甚至不在这个世界里。这世界不存在,你却独自独一“在”。你用你的想象力创造了这个世界,就如同一个梦一样。因为你没法把梦和你自己分开,所以你也不可能有一个独立存在于你自身之外的世界。你是独立的,这世界不是独立的。对你自己营造的这个世界,你怕什么呢?别害怕。

(309-10) 研究探索,你就会发现“宇宙体”,也就是你自己,而且无穷大。无论如何,都先认清这一点---“这世界在你内,你不在世界内”。你的“个性”身体是你完整身体的绝妙映射的一部分。除了这个“个性”部分,你还有宇宙身---全身。你甚至不能声称,你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你时刻都在观看和体验你自己的全身。只是你把它叫做“世界”,并且对它极为恐惧害怕。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在解读描述你。你了解这个宇宙,就如你通过你的感知,完全了解你自己的身体一样。是你的心智,把这个你皮肤内的世界,给割裂到你皮肤之外去了,并且你的心智还把它们放在了对照的对立上。

(28) 这世界只不过是我的想象力的映像而已。无论我想去看什么,我就能看到。但是为什么我非得虚构出“创造-进化-毁灭”的模式花样? 我并不需要它们。这世界在我内,这世界就是我本身我不害怕它,也没有把世界锁定在---对某一内心画面的渴望和欲求上。

pg.42
(181) 我出现在你面前,也不过是在你的心智里显现着。对你来说,我是一个梦,但能够唤醒你。在你完全清醒过来之后,你就会有对此的明证了。

(257) 放下一切,你就获得一切。

(123) 欲求和渴望,恐惧和忧虑,都来自于把这个世界看成分离在我自身之外,并且还是不同于我的东西。
由于你认定你自己作为这样的分离个体,是真的存在,所以你就会认定这世界也真的存在。如果你想象你自己是分离在世界之外的,那么世界也就显现出---它是分离在你之外,于是你就会经历体验到---渴望、欲求和恐惧。我不把世界看成分离在我之外的,于是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要渴望的,也没什么可怕的。

(121)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混乱,除非你的心智构造这样的混乱。这是自我营造,在这个意义上,它的中心,是一个人把自己当成一个实体,分离在其他实体事物之外,并且不同于其他实体事物。事实上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实体事物,更没有什么分离和不同。

(189) 当我把看到的梦境当成真实,我就痛苦的成了梦的奴隶。
睡眠和清醒,这两个都是使用不当的名称。
我们一直只在梦中。真正的清醒和真正的睡眠只有智者知道。
我们梦见“我们清醒着”,我们梦见“我们入睡”。
“清醒-睡梦-深眠”这三个状态,都只是同一梦境的不同花样而已。
把所有现象,所有事物都看清是一个梦,你就自由了。
只要你把真实性赋予梦境,你就成了梦境的奴隶。
在你的想象中,你被诞生成了“如此这般”的模样,你就成了这模样的奴隶。
奴役束缚的本质,就是把你自己设想成一个变化过程---包含过去和未来,包含着某种历史沿革。
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历史沿革,我们也不是一个进程队列,我们用不着扩展,用不着进化,也从不退化;所以看穿一切现象的本质是梦境,别把梦当真,无视它!


(426) 要弄明白,你是被你的心智所关押的囚犯,你生活在一个虚假的梦幻世界里,而这世界是你自己一手创造的,认清了就是觉悟。

(381) 痛苦烦恼的肇因是把被感知到的东西,等同于感知者。
把观看到的现象认同为观看者自己。由此颠倒妄想,产生了种种渴望欲求,并且在这些欲求渴望的驱使下,像个瞎子一样盲目的行为造作,徒劳无果的瞎折腾。仔细审视一番,你就会明白---痛苦烦恼是一个人工合成的作品。


(156) 没人会因为一个戏剧而痛苦烦恼,除非他把他自己等同于戏剧。别把你自己等同于这个世界,你就不会受苦了。

pg.43
(257) 梦在持续,但梦是短暂的。是你的欲求渴望抓着梦不放,这就产生痛苦烦恼了。放下,别抓着不放。别把这梦当成是“你做的”,停止这妄想。

(258) 就让这梦自身展现,直至它完全结束。你无法控制它。但你可以在梦里观看这个梦,拒绝把“真实”这个标记贴在它上面。


(258) 我意图去唤醒你,这就是我们各自梦境之间的链接。
我的心愿是要让你醒来。我看到你在你的梦里受苦,并且我知道你必须醒来去结束你的苦难。
当你看穿你的梦境的确是梦,你醒了。
但是你的梦本身里面是什么,我没兴趣。知道你必须醒来,这对我就足够了。
你别去给你的梦做某种明确的解释推论,或者把这梦做的更高贵,或者幸福快乐,或者华丽完美的;你所需要做的全部,只是去认清你正在做梦就足够了。停止想象,停止把梦信以为真。看清各种自相矛盾,各种不相容性,人类状态下的谎言和悲哀,悔恨,责任,去超越它们。
在梦里,你爱一部分而非其他,你的爱是分离割裂的。
醒来你就发现,你是爱本身,在你内包容着全部一切。
个体自我下的爱,尽管热情而直率,但始终不变的是捆绑束缚和掌控;自由的爱是“一体”之爱。

(424) 只要你相信---唯有外面的世界是真实的,你就依然是它的奴隶。---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479) 单纯弄明白,不管你看到什么都不是真实的。表面现象会消散在调查研究里,而那隐藏在表象下的事实就会突然揭露出来。
为了远离房子,你用不着把房子给烧了。你只需要简单的走出来。
只不过就因为你没能自由的进出,才让这房子成了一所监狱。
我轻松自然的在意识活动的心智里进进出出,故而对我来说,这世界是一个家园,而不是一所监狱。

(347) 只要你还相信你自己是一个身体,你就会归因于这个世界里的任何一件事情,怪罪于这个世界里的所有事物。我没说这个世界里的事物没有肇因。这个世界里每个事物都有“不可数”的肇因。它就是这样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每一个肇因在它的分叉衍生规模上,覆盖了整个宇宙。“存在”无须任何肇因(有原因就非真实存在)只有你对你真正【存在】本身的遮蔽,你的真正【绝对存在】本身是完美的并且超越因果关系。因为无论发生什么,所有宇宙都要响应回应,然而你,是一切宇宙的源头本体。

(398) 所有一切发生的现象就是所有一切现象发生的原因。原因是不可数的;单一肇因的概念是一个错觉。

(270)
智者不把任何事物当作他所特有的。
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当某个奇迹降临在某个人身上,智者也不会在事件和人之间刻意寻求建立某种因果关系链接,也不会承认所得出的任何推断结论。事物就以它发生的那样发生,因为它发生就必定那样发生;任何事物以它必定发生的那样发生,因为宇宙就是如此。

pg.44
(398) 你误认为“存在”就等同“有所做为”。
事实并非如此。“身体-心智”的运动变化,导致其它的“身体-心智”运动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有所作为”的行为活动。
我看到行为活动的本质就是产生更多的行为活动,就好像火焰一样持续的燃烧,我即不动也不会导致别人去变动;我是对变动---无时间的觉知。

(191) 没有任何事情是“我做”的,所有一切事物都纯粹只是“事件流”现象。
我不预期什么,我不计划什么,我只是观看着正在流动的“事件流”,清楚的知道它们都是虚假的泡影故事。


(238) 你为什么谈及“行动”?你曾经行动过?是你在运作吗?
某种不可知的力量在运作,然而你妄想成是你在运作行动。
你纯粹只是观看着所发生的一切,你只有看的份儿,你没有能力去以任何方式影响它,控制它。

(433) 这人生,这生活,恰好就如同你的录音复读机。
它录制,然后它重放---录制也是它,再现也是它。你只有听的份儿。
同样的道理,我看到全部“事件流”,其中包括我正跟你讲述探讨。
这可不是“我”在说话,那话语就闪现在我的心智里,然后我就听到它们被发出声音。


(389) 行为活动是一个事实,但“做者”纯粹是一个想法观念。
你的语言表述完全展现出,对行为活动,你是确定的,但是对“做者”是半信半疑的;推卸责任是一个人类特有的“诡计”(通过推卸责任来肯定责任,反向强化做者感)。
认清了对于任何事物的发生来说,背后都必然有一个无穷尽的各种因缘要素的列表,一个人一旦认清这一点,就只能承认,一切事物都要为每一件事物的发生负有全部责任,不论时间和空间有多遥远。
“做者”和做者感是一个神话故事,产生于客体的“我”和“我的”幻相错觉。
我正在说话?我没这个“我在说话”的做者感。“说话”在持续进行,它在流动,也就如此。
你真的说话了?你听到你自己在说话,然后你说:“我说话”。按照你语言的公认习惯意义,我没任何异议,但它们歪曲并且摧毁了真相。
对于“说话”,有一个更接近真实的表述是这样:这有个“说话”的事件现象正在运转,生起的同时就灭去。
因为不管是什么事件发生,全体宇宙整体必然和合一致,同时发生(等同一致)。某种特定的事物可以导致一个事件,要是这么信以为真,就大错特错了。每一个肇因都是普遍遍满宇宙的。
没有这全部宇宙整体和合一致促成你的身体产生和生存,你的这个身体不可能存在。
我完全彻底的认清了,事物的发生就如它应该发生的那样发生,因为世界就是如此。
要影响事件的发展过程,我必须把一个全新的因子带入这个世界,而且这个全新的因子只能是我自己的,那属于“一体的爱和知晓”的力量以我作为焦点。

###pg.45
(301) 只有唯一的一个做梦者,那唯一的独一本体自性,
做着很多很多梦


在每一个身体里都有一个梦,但做梦者却是同一个,那独一自性,是它把它自身以“我在”映射到每一个身体里。

对我来说,所有个体都是同等的。那所谓的差别只是在现象上,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别,但这些差别根本不重要。就如同一件黄金饰品的外形,那形状不可能改变它作为黄金的本质,因此人的本来实质,永远始终不受任何(外形现象)影响。

(313) “帮助人们”---这想法纯粹是想象。事实上你帮助不了别人,因为根本就不存在别人。

(383) 事实上,不存在别人,治愈你自己,你就“帮助”了每一个别人。

(511) 我就是别人,别人就是我自己;我们的差别只在“名和相”上,但根本没有分离。在所有个体的“根”上,我们是同一个存在。

(462) 从终极上讲,没有任何东西是我的或者你的,所有一切都是我们的。全部一体唯一,你和所有的事物本来就是一体的,你一直就在全体宇宙的老家里

(143) 即便去说“个体人”和本体重新联合“合一”也是不恰当的,因为个体根本不存在,没有任何个体人,个体人纯粹只是一个内心画面,通过“信念”赋予一个虚假的真实现实感。根本不存在任何分离,分离就是虚假的概念想象,所以也根本不存在要去联合的东西。重新连接的“合一”观念依然建立在分离认同上。

(137) 没有我这个“我”和他那个“我”。只有[本体自性],所有一切“个体”都不实有,都只是唯一的【本体】。由于多样性多样化的名称和形象,各种各样的身心模式,你设想了多元化,多样性的“我”。我们都是同一[本体自性]。

(157) 这唯一的观睹见证,把“我在”本身,映射到“无法计数”的身体里。不管多么微妙,由于身体不可数,结果“我在”就貌似有很多很多。超越于身体,唯有“一”。

(529) 我是“一”,但显现出许多。

(519) 所有全部梦境都属于一个普遍共有的,想象中的虚幻世界,并且在不同梦境中彼此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pg.59
(443) “你不是表面上所呈现的你”,在你更加深入之前,这一点你必须接受,至少把它接受为“一个有效运作着的法则”,也即你正处于某种“麻醉剂”的影响支配下。唯有如此,你才会有强烈的动力和耐性,去仔细的深入检查---“被麻醉后的”种种症状,并且去搜索调查---导致这些“中毒症状”的根本性共同肇因。
一个导师能够告诉你的,也全都是这样一句话:“我亲爱的先生,关于你自己是什么,你完全弄误会了。你根本不是你所设想和认定的某一'个体'。”别相信任何人,甚至别相信你自己。去研究,调查发现,脱下并丢弃每一个猜测,假设和想当然,一直到你完全把捉到那个“源头活水”,把捉到那真实的基石。

除非你完全不受“麻醉剂”的作用影响(百毒不侵,无染着)否则的话,你的全部宗教和科学,祈祷和瑜伽,对你都没用,一无是处,因为,以一个根本性的错觉误解去“做”祈祷和瑜伽,它们就只会强化这错觉,让这误解变得更加坚固。



(351) 你一无所需---有某个东西阻碍你去看清这一点。把这阻碍找出来,看穿它的虚幻性
这就像误吞了某种毒药,因为这毒药,引发了对“水”的难以抑制的渴求,让你痛苦煎熬。与其喝下不可计数的水,为什么不去排除毒药,从而让这急迫的渴望终止呢?
我是在时间和空间里的一个人这感受就是毒药。
在某种程度上,时间本身即是毒药
在时间里,所有事物都来到终点,同时新的事物就诞生,然后就轮到这些新事物被时间吞没。
别把时间认同为你自己,别焦躁不安的问:“接下来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暂时离开时间,然后看着它吞噬这世界。

(480) 只要有这个身体,并且对这身体有感知识别,挫折失意那就是不可避免的。

当你了解到你本身和这身体完全不相干,和这身体完全不同,唯此,在“我-是-这-身体”的观念下,与之形影不离的“渴求和恐惧”的混乱状态里,你才会找到缓解。


pg.60
(518) 当你“期待和恐惧”的时候,就把你所感知到的观念和情感都认同成了你本身,你就构造出“苦恼、悔恨和束缚”。
当你用智慧和热爱去创造,此时你独立于你的创造物,并不和它们保持关联认同,不依附于你自己创造的东西,这结果就是和谐安宁。
你的心智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它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影响到你呢?
除非你把你自己等同于你的心智,把心智作为你自我身份的认同,这样才能让你快乐或者悲痛。反叛对你心智的臣服所带给你的奴隶身份吧,看穿那捆绑你的镣铐,是你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把“依赖和厌恶”打造的锁链打碎吧。
把解脱自由的目标常挂于心,一直到它让你逐渐知晓,你早就是完全自由的,那自由并不是非要去通过艰苦奋斗的苦行,然后在遥远的未来才被赢得。
然而经常出现的是,它被当作是某“个人”所获得的东西!
潇洒解脱不是一个“获得物”,它是“胆魄”问题,有胆魄去相信“你早就是毫无拘束的,免于任何责任义务的”,并且活出“无拘无束,毫无挂碍,一切免责”。

(456) 我们此时此地“当下”是无拘无束的,束缚限制那是心智臆想出来的。你一旦完全清楚的知道,你的心智和心智那玄妙神奇的力量,那么你就会把---导致心智中毒的部分排除掉---也即“分离在“普遍一体”之外,单独的个体独立观念”。
当把这个中毒的部分“中和”掉,你就别管心智,让它去做它的工作,在各种事物处理上,心智它是完全称职的。

pg.61
(205) 只要我们把我们自身想象成是各自分离的,带有独立特性的个体们,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是截然分开,截然不同的,我们就不可能了解真实,真实是根本就没有个体性的,非个体的。
首先,我们必须先明白我们自己仅仅是“看客”,是观睹和见证者,是无量纲无因次,无时间性的观察力,然后再认清那浩瀚的,无边无际的纯粹意识之海---它即是精神和物质,同时又超越这两者。

(349) 此时此地的“当下”,除了“恐惧”之外没有任何东西阻止你成为一个“智者”。
你害怕“非个体性”,害怕失去“个体性”存在。这其实非常简单。 (jenny:耶穌也如此說)
掉过头去,不理会你的渴望和恐惧,无视它们产生的各种想法,你就即刻来到你的自然本来的状态。

(506) 倘若你还在做梦,还在幻想,这就是因为你还没真正弄明白---你在梦中。这就是束缚的本质---真实和虚幻混合在一起。
在你现在的状态里,唯有“我在”感可描述为真实;“我是什么或者怎样的”---这就是被命运,或者“意外事件”所强加的各种错觉和错误观念。


pg.126
Q:没错!可我需要一位上师吗?你告诉我的东西,简单纯朴而且令人信服。我一定反复沉思回想这些话。旦这不足以让你成为我的上师。

M: 重要的不是对某个人的个人崇拜,而是稳定持续地,深入专注于你的任务。生活本身就是无上的上师,细心的接受它的教导,接受它给予你的训戒,服从它的指挥。如果你把生活提供给你的教导训戒个体化,那么你就有一位外在的上师。但如果你能从生活中直接领受,那上师就在你心里。你外在的上师,内在的上师,它们说的话,你反复回忆,审视,质疑,反复的深入沉思,在生活中去体悟它们,热爱它们,融入它们,让它们成为你本身。全身心投入,那么你会全了悟。我就这么干。我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在沉思我上师告诉我的每一句话上。

pg.129
Q:就好像用一根绳子串起来的无数珠子,事件跟着事件,一连串绵远不绝---直到永远。

M: 它们都是被一根绳子串起来的---这根绳子就是“我是这身体”的模糊观念
但即便是这样一种模糊观念,它还是一个思维状态,而且它根本不持久。它和其它所有的思维状态一样,来来去去,生生灭灭,显现然后消失。“身体和思维”真的在那儿,这种存在的真实感,纯粹是幻觉,就因为它未被仔细调查。没有被深入调查的这根“丝线”,就把所有的心智思维活动状态全部串起来,看上去极其“真实”。这就好像蒙蔽起来的屋子里那“黑暗”一样。当这个蒙蔽的房间打开,这“黑暗”跑哪儿去了?它哪儿也没去,因为它根本就不真实存在。所有的心智思想活动状态,所有显见事物的种种名称和形式形象,都根源于“没深入审视”,没有仔细的质疑,都根源于想象和轻信。宣称“我在”是恰当的,但是宣称“我是这个,我是如此这般的”,那就没有深入调查,没有仔细质疑,源于内心的迷恋或者昏沉。

pg.187
Q: 你是否始终处于三摩地(等持)的状态?
M: 当然不是,归根揭底,三摩地是心智思维进程中的一个状态。[我]超出全部“知觉”体验范畴之外,即便是三摩地状态也超越。我是巨大的吞没者,摧毁者:无论什么碰到[我],都会化“空”(阿卡什)。

Q: 我需要三摩地状态来完成自我了悟。
M:你拥有你所需要的所有“自我认知”,但你根本不相信这事实。拿出胆魄,信赖你自己,言谈之间,行动坐卧之间;给“自我了悟”一次机会,让它自然自发地展现它自己。领悟,有时候,不期而至,不知不觉中就到来了,只是感觉不到,他们只是需要以某种方式来让他们相信(他们确实转变了)。他们已经转变了,但他们并没注意到这转变已经发生。“毫无惊天动地的场面”就已悄无声息发生转变的,这样的,常常才是最可靠的。(没有任何境界才是最好的境界)

Q: 悟了还是悟错了,某人能相信他自己吗?
M: 当然。“我是自性觉者”---这样的想法就是一种误解,一种颠倒的错认。本来面目里没有“我是如此这般”,没有“我是那”。

M: 当前“我是什么”和“我曾是”以及“我将是”是同样虚假不实的。
它只是心智里的一个念头,一个记忆中留下的印记,它营造了分离的孤立个性也是虚假不实的。这种“关联到一个虚假的知觉中心”(它觉性)的习气必须荡涤,“我看到”,“我感受到”,“我想到”,“我做着”---这些被信以为真的印象错觉,必须从意识域中消失;当那虚幻不实的东西不复显现,那剩下的就是真实。

M:你无须追捕“我”来杀死它。你不可能抓住它。你所需要的,只是对“真相”的真心实意的渴望。我们称之为对“绝对存在”的热爱;或者“照破虚幻”的决心。没有真诚的热爱,以及这热爱带来的鼓舞和勇魄,那什么也不成。没真正去深入质询和调查就谈玄论道,那纯粹是说说而已,是自己哄骗自己,弄巧成拙。


在宣称“我是XX”的个性身体和那宣称“我在”的(个性)观察者之间,必须是"爱"的联系。只要那个性观察者,内心的“我”,那所谓更高层面的思想“我”认为他自己和他所观察到的更低层面的身体“我”是“彼此分离”的,这所谓的“高我”就会鄙视和谴责所谓的“低我”,这种“分离”状态并不真实,是令人绝望的。只有当“观察者”(思维上的“我”vyakta)接受身体上的“我”(vyakti),认识到身体是思维心智上的“我”本身一种投射或者说现象表现形式,那才可以说,把个体性的“内心思维上的自我”和“外在身体的自我”都带入“一体的本来自性”,把个体自我带入整体本身,那二元性的“我”和“这个,那个,这样,那样”的分离消失,融入内在和外在的同一体性,同是那“无上真实”在具体化显现它本身。

当观者意识到,它自身只是观者,观者和所观的这种“并行协同的融洽”才发生,他就不仅仅只是沉溺在“所观”中,只对“所观”感兴趣了,他肯定也会对“兴趣本身”感兴趣,注意“注意力”本身,觉察“知觉”本身。充满温情的深入“觉察”是关键性因素,使得“真实本性”成为关注焦点,使得“事实的真实情况”被清晰的洞察到。

###pg.190
Q: 有些导师不谈“高我”和“低我”。他们讲的,似乎人只有小我,低我存续。佛陀和耶稣基督都没提到过一个“高我”。J•克里希那穆提也决口不谈“高我”。为什么会这样?

M: 在一个身体上怎么可能有两个我?只有一个“我在”。并不“真”有所谓的“高我”和“低我”。所有心智的种种状态都被展现给“觉知”,并且对它们有自我认同。观察对象并非它们所呈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它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态度和看法不是它们需要呈现的那个样子。如果你认为佛陀,基督或者克里希那穆提对某“个人”说了什么,你就弄误会了。

他们都清楚的知道,观察者,客观表象的“个体自我”,纯粹只是“所观”(被观察的现象),也即内在思维心理上的“个体自我印象”的伴随阴影,或者说一个幻影,并且他们只是对这个内在思维心理上的“个体自我印象”讲话,并且只告诫它。他们告诉这个“他”,对这个客观表象的个体“我”给予关注,去指引和帮助它,去体会对它的责任,简而言之,充分的意识到这个客观表象的个体自我。觉察来自于无上自性并且弥漫渗透贯穿着内在心理上的个体自我;那所谓的客观表象上的个体自我只是一个人的存在要素的分离部分,对这部分他没觉察到。你也许可以做相异的表达:身体定义客观表像的个体自我,意识活动是内在思维上的个体自我,它们是(浸泡)在无上自性,那纯粹的“元觉”中接触联系在一体的。


pg.195
Q:一个人怎么免于“我”执念?

M: 假如你想要免于它的话,那么你必须直面这“我”执念和它相处。在活动运转中,平静的监视它,平静的观察它,它是怎么启动的,它什么时候停止,它欲求什么,对它所欲求的东西,它又是如何抓取的,直到你完全清晰的洞察到它的全部活动,完全了解它。归根结底,所有的瑜伽,无论它们的传承和方式特点是什么,都只有唯一的目标,致力于一个目的:把你从分离割裂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困苦烦恼之中解放出来,把你从无限和完美的浩瀚画面中一个无意义的“小圆点”中解放出来。你的苦恼纠缠,是因为你已经把你本身和“真实”疏远各自孤立起来了,并且你现在四处寻求着逃避这个“分离割裂”(假想想法)的逃跑路线。你无法从你自己的妄想痴迷中逃离,你不可能逃避你自己。你只能停止喂养你的妄想痴迷,停止对妄想的维护。这是因为“我”念是虚假不实的,它渴望去串接连续,它渴望持续下去。【真实】无须“连续”(时间-空间相里才有延续持续的概念)---知晓它本身是不可摧毁的,坚不可摧的,它根本不介意各种具体有形的“现象”和特定的显现表达式的摧毁和消失,它不在乎这些表相的毁灭。为了去巩固和强化“我”念,让这个“我”更强大而稳定,我们忙着做各式各样的事情---但所有都些努力全是白费,全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从一个时刻到下一个时刻,时时刻刻都是被重新组装,改建并重建的。它在无休止的不停的持续运转着,唯一的,根本性彻底解决就是去融化“我是如此这般的个体”的分离孤立感,融化这“个体孤立”的分离认同感,一旦这分离感融化消失就一劳永逸。存在依然存在,但非“个体存在”!

●●●

pg.195

毫无“夙愿和追求目标”才是灵性的。所有的追求目标和夙愿都是为了“我”念(延续下去)。
假如你想要真正前进,你必须放弃所有“个体成就”的观念和想法。成为所谓的“瑜伽士/瑜伽行者”的夙愿和追求目标,是荒谬可笑的。
谋求“个体”永恒幸福和极乐的强烈渴望,那么它还不如某男人对某女的渴望本身更“天真率直”。
心智(我念)是个骗子。它表面看上去越虔诚,越信神,越好心,越尽责---就越发蓄意背叛和伪善。

pg.196
M: 你已经拥有你所需要的全部体验,否则你不会跑到这里来。你无需再收集更多体验,相反,你必然要超越体验(到体验的彼岸)无论你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奋斗,无论你沿袭了怎样的成就法门,都只会产生更多体验而不会把你带到彼岸。
阅读资料书籍对你也没什么帮助。这些资料书籍,它们会喂饱你的思想心智,但是你的“个体性”的你,依然会完好无损。如果你从你的搜寻中,物质的,思想的或者灵性方面的搜寻中期待着任何利益,你就完全迷失了那关键的核心,完全脱靶了。
真相带不来任何优越性,真理不会给你任何掌控权和支配地位,带不来任何利益获得,“真实无所得”。它不会给你任何所谓的更高状态,更高的身份地位,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掌控其它人其它事物的力量,你所得到的全部,只有真相,以及免于虚妄梦幻的执着缠缚。

●●
Q:很明显,那真相,确实给了你力量来帮助其它人啊。
M: 尽管这看上去很高尚,但它纯粹只是妄想幻相。以真实来说,你并没帮助其它人,也没度过任何众生,因为根本没有其它人,没有众生
你把人们分割为尊贵高尚的和卑微低贱的,并且你主张尊贵高尚的的人要去帮助那些卑微低贱的人们。
你分离割裂了,你拿着观念做分割标准来对比评判,你从所谓的道德标准上来做审判和宣判---以真理的名义,但你摧毁了真理,杀死了真理。你极度渴望去构想出真理,去确切的阐述那真理,用一整套逻辑公式来表达真理,然而这样做是在“否定真理”,拒绝承认真理,因为真理无法以语言文字来描述,真实无法容纳在思想概念里。
真实,在方法手段上,只能通过否定虚假不真的方法来表达那个“指向”。因此,你必须在虚假幻相中看出虚幻不真,并且丢弃对它的信以为真,无视它(无染着,无执取,超脱)。
抛弃对虚假幻相的真实认同,就是完全释放并且充满活力。它打开通往完美圆满的道路。

(译注:在梦中研究梦的机制,试图在梦里研究真实;不需要研究这个自发的梦如何升起,如何演变,只需要认清这是梦。梦自发的到来,自发的消逝,而当它结束时,真实始终依然真实。)

pg.198
Q:如果不是人类,我是什么呢?

M: 那个让你认为,让你相信“你是一个人”的那个,它不是人类。它只是一个无维度无量纲,无因次的意识指向“标点”,一个无内容而有“觉、观”的空点。
对你自身,只能说“我在”。你是纯一的存在,觉,至福。了悟这一点,所有的找寻探险就结束了。
当你看清,所有你对自身的思维看法都纯粹只是想象,那么此时你就忽然清醒,站在纯粹纯一的“觉”上远观,清醒的看到暂时瞬变就是无常的,幻相就是妄想,虚构的就是不真实的。这根本不难,但冷静超然是必需的。
紧抓着虚幻不真的东西,才导致了真相是如此的难以认清。一旦你懂得了,虚幻必需时间概念,并且凡是有时间性的都是虚幻不真,你就逼近那[真实],它是无时间性的,当下永在。

在“时间”概念上的“永恒”,纯粹只是个循环重复性,就如同一只钟表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它从过去流入无尽的未来,一个空洞的“永久”概念。
而[真实]使得“当前”是如此鲜活,如此生气勃勃,充满了活力,因此它不同于过去和未来,过去和未来纯粹就是心智想象,思想,心理上的玩意儿。如果你认定需要时间来达成什么成就,达成什么圆满,它必定是虚假幻相。那真实一直和你同在,你无须等着有一天回到真正的你。你只须停止你的“想象心”跑出你自身之“外”去猎奇,跑到你本性之“外”去搜求。
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就问你自己:“难道我真的需要它吗?” 并且,假如那内在回应是“不”,随即简单的丢弃它。

pg.199
Q:一个人需要知识,需要教育培养啊!
M: 为了应付处理各种事物,那么对各种事物的知识才被需要。要应付人群,你就需要洞察力和同情心。(这是接人待物)
面对你自己,你什么都不需要。你就是你自己:有觉知意识的存有,别偏离你的本质本性而跑到外面去。

pg. 212
Q: 某天,你告诉过我们,没有“因果报应”这样的事情。可是,我们看到所有每一件事情都有某种肇因,所有因缘的总合整体,也许就被称之为“业力”。

M: 由于你把你自己等同于某一身体,并且信以为真,你就会对每一件事“归因”,认为每一件事都有某些特定的“缘由”。我没说事物的发生毫无“缘由”。所有每一件事情都有无量的不可数的“缘由因素”。它就是这样,世界也本来就如此。每一个缘由因素都以它的衍生支流分布遍满覆盖整个宇宙。当你认识到,你是绝对无拘无碍于“发生的显现”,无碍于---你允许去显现的“你”,那个“你”是基于“蒙蔽”或者“放任”而显现出的貌似真实的你,真正的你,那存在性,是不受“对抗和变化”的影响的。你容许你自己去显现“非你”(发生的现象不是你),是你促使你自己能够显现“非你”。可你现在自讨苦吃地,正在寻找着发生显现出“非你”的种种肇因!这是一种徒劳枉费的探寻。没有任何“外因”,只不过就是你对你的“真实本质存在”的蒙蔽叠印,那“真实本质存在”是完全完整的,纯然的绝对的存在,超出全部“缘起法”领域的[非缘起]。无论发生什么事件,其缘因都是“全宇宙”整体,全宇宙整体承担全部责任,而[你]是宇宙的本源。

Q: 有关宇宙的起源,那本质存在,我一点也不了解。
M: 因为你不调查研究。质问你自己,质询,内在调查,那么你就会了解。

pg.213 & 214 &215
Q:像我这样一粒微尘,怎么可能营造出浩瀚无边的宇宙? (jenny:佛法: 一沙一世界)
M:
当你感染“我是身体”这病毒时,一个完整的宇宙就突然喷涌显现出来。
但是当你受够了,对这宇宙无法再容忍下去的时候,你对“解脱”就抱上了某种富于想象,完全不真实的模糊设想,并且拼命追赶着完全徒劳无效的一连串方式和路线。
你凝神专注,你冥想打坐,你开始折磨你的心智和身体,修苦行,你做着所有各种类型的完全不必要的“无用功”,
单单就唯独漏掉了那最基本的地方--- “个体性/身体”概念认同的根除


Q:在我们准备好去“自我质询,自我调查”之前,在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不得不先去祈祷,先去静心打坐。
M: 如果你相信这是必须的,把这些信以为真,那请继续。对我来说,所有的推脱,拖延和磨磨蹭蹭都是在浪费时间。你可以跳过所有的准备工作,直接进入最后阶段的内在调查。在所有的瑜伽修法中,这最后阶段是最简单最短最迅速的。(时时"自觉",通过对自己连续不断的时刻观察,你了解你自己)

Q:如果我使用我的意志力去掌控这心智思维,它就只是在强化这个“个体自我”真实存在的认同感。
M: 当然。当你抗争时,你就在邀请战争。但是当你没有任何抵触排斥时,你也不遭遇任何抗拒排斥。 当你拒绝加入游戏,那么你就从游戏中退出了。 ...

Q:毫无疑问,心智需要重新梳理,需要修复,转变,或者说擦拭,对吧?
M:
绝无半点。就让心智自己去表演,自行自流,别理它,这就够了。别跑去和心智认同在一起,赞同它,依附它。从根本上说,脱离了各种来来去去的想法念头,脱离了依照它们自身的规则秩序来来去去,生生灭灭的念头想法,就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事物叫做“心智”。这些想法念头不是你的,它们统治你,掌控你,把你变成它们的附庸,只不过是因为你对它们痴迷,关切它们,对它们极其感兴趣。把它们都等同于“你的”,抗拒那些你认为有害的,不利于你的东西,纯粹是在强化这些东西,同时强化个体自我认同(以为你真的是个体独立的实体)。

Q:你是否称之为超脱,让渡,弃绝?
M: 没有什么要去弃绝的。倘若你停止追逐,停止抓取捕捉,就足够了。你必定是拥有才要去放下,而要拥有,你必定是抓取扣留了。最好别抓取扣押。它比练习去弃绝一切要简单多了,弃绝一切导向一个危险的,由“精神灵性的圣洁”塑造出的自大傲慢。
所有这样的“利益称量”,轻重挑拣,利益选择,讨价还价的交易兑换---在某些“灵性”市场里,全都是买卖东西,做生意一样。你在那儿做什么生意?你达成了什么交易?当你不是出于利益交换,做买卖,做生意,考虑利益最大化,那么这个对于“选择”---什么利益最大,什么最高,最快成就,选对了还是选错了---对于利益选择,这无休止的焦虑不安,有什么意义吗?焦躁不安,心神不定是无果的,徒劳的。某个东西遮蔽了你,让你看不清,你根本一无所需,你不需要任何东西。把这个遮蔽你的家伙揪出来,看穿它的虚妄性。这就好比吞了某种毒药,导致了难以抑制的对水的焦渴,并因为喝下无法计数的水而痛苦烦恼。与其喝下无法计量的水,为什么不把毒药排掉而免于那火焰般灼烧的焦渴?

Q:我必须要抛弃这个体自我!
M: “我是时间空间里的一个人”这个感受就是毒药。在一定意义上,时间本身就是毒药。别焦虑不安,急迫的问:“接下来做什么,下一步做什么”。站在时间之外,冷眼旁观,看着时间把世界吞没。随它去!

Q:没有什么东西要看的时候,观者还能在吗?
M: 始终有某些东西要观看。如果没有某个东西要看,那么观者也缺席。观睹是本能,而且没有任何问题。
问题是出在过度兴趣,(过度投入)引向自我认同,把所观的映像等同于自己,不管你全神贯注的关切认同什么,你都把它抓住当真,信以为实了。

Q:我全部渴望就是自由解脱。
M:那你必须明白两件事:你从什么之中解脱自由,以及是什么缠缚限制你了。

Q:你为什么总要完全否定这个宇宙的真实性呢?
M:我对这个宇宙一点也没兴趣,也不关心。不管它是,或者不是,随它便。我认清我自己,这就够了。

Q:如果你在这世界的彼岸,超越了世界,那么你对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意义,无济于事了。
M:可怜啊,这可怜的“个体自我”,可怜的不是这个世界!全神贯注在一个梦里,把梦当真,你已经忘记了你真正的自我,你真实的自性。


Q:我没有超越的勇气。
M: 这只能说明,你在印度的游历,没什么长进。你所真正拥有的,你无法失去。假如你稳固在你的本性,充分悟到你自己本来,那么天崩地裂也无法侵扰,无法动摇。

Q:在印度,灵修生活比较容易。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在一个很大的程度上,一个人必须顺应周围的人群环境。
M:那为什么你不营造你自己的环境呢?这世界所拥有的束缚你的力量,全都是你给予它的。造反吧! 超越二元性,丢弃你的差别感,东西方都一样,对你都没影响。

pg.238
Q: 那功德,真相以及命运天数完全就是同一个吗?
M: 是的,都在“无意识”内。表面意识下的“功德”纯粹只是自负的虚荣。意识观念活动总是导致种种阻碍,没有任何阻碍,就超出意识观念之外了。

pg.241
Q: “自我认识”发生在物质层面,还是超出物质的层面?觉悟的发生,它难道不是依赖于身体和心智的一种亲身体验吗?
M: 所有体验都是貌似真实的梦幻泡影,有范围局限并且是“暂时”的。别期待从体验中获得什么。
“觉悟”本身,它不是一种体验,尽管它可能带来某种新的体验范围,然而那些所谓“新”体验,不管它多么有趣,令人多么欣喜,它都和之前的体验一样的“虚幻”,一点也不比之前的更真实。
觉悟,绝对不是某种“新”体验。它是清楚的明白了,在所有每一个感知体验背后的恒常不变---无时间性的“根”。那根是“元觉”,正是它才使得感知体验成为可能。在所有“有色光”的背后,是那无颜色的“光”,同样的,在所有每一个体验背后,这“元觉”永在当前,然而“元觉”根本不是某一“体验”。

pg.243
Q: 怎么去终止记忆?
M: 终止记忆,不但毫无必要,而且也根本不可能。一定认清,所有一切事件都发生在意识知觉内,但你是那“根”,那本源,那意识活动的底层基础。这世界“显在”,但只是一连串“感知体验”而已,使得它们“可知觉”的是你,然而你始终永固,并且超出所有一切感知体验的范围。它就好像热能,火焰和正在燃烧的木头。那热能支持着火焰,那火焰耗尽木头。没有热能也就不会有燃烧和火焰。同样的,没有“元觉”就不会有“意识活动”,也不会有“生命现象”。“元觉”把物质转换为意识活动的载体和媒介。

pg.259 &260 真正的上師
Q: 我依然弄不明白;上师的话可能总是起不到效果,还是说,那些话必然会确证是真实可信的?

M: 一个“了悟”的人,他所讲的话,绝不会失去作用。这些话语等待着合适的条件环境来产生作用,这也许会有一段时间,这是很正常的,有播种的季节并且有收获的季节。某位上师的话,就是一粒种子,不会腐烂消失。当然了,这上师必须是一位真正的上师,他超越身体和心智,超越意识本身,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二元性和一体性的概念,超越知识和文字叙说。有很多优秀的人,读了很多书并且有很多话要说,他们会教你很多有帮助的事情,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上师,上师的话语,无不应验,始终“可验证,可实现”。他们同样会告诉你---你是那“无上真实存在”本身,可那又怎么样?(你还是不相信)

Q: 尽管如此,然而要是因为某种缘故,我突然信任他们并且听从他们的教导,那我会失败吗?
M: 如果你能够信任并且遵从,那很快你就会找到你的真正上师,或者更确实的说,他会找到你。

Q: 是不是每一位“自性”了悟者都成为一位上师?或者一个人能够了悟“真实存在”,但却不能把他人直接领入这“了悟”?
M: 如果你所教导的东西都是你亲验的,你完全了解,那么你就能够教导,此处观看者状态和教导者状态是同一状态。但那“绝对真实存在”是超出这两者的。那些“自诩”的上师们,谈论“成熟度和努力的成果”,谈论善行积累的“功德”以及种种成就的果报,谈论业力以及恩泽道义上的力量;这全都只是心智思想上的塑造物,源自一个沉迷于心智“记忆和思想”的形象化投射。与其说是帮助,不如说他们在设置障碍。

Q: 我怎么才能分辨出可以去跟从谁,而谁不诚实?
M: 全部都质疑,直到你完全肯定,确凿无疑为止。
真正的上师(当你质疑他时)绝不会羞辱你,他也更不会让你背离“依靠你自己”(而去依靠他)。
他会不断地促使你回头,返回你内在早已本来固有的“完整无缺”,并且鼓励你,激励你去探寻内在,审视和追查你的内心。
他清楚的知道,你一无所需,甚至也不需要他,并且是不厌其烦的提醒你注意观察你自己。
但是“自诩自封”的上师更关心他自己,而不是他的弟子们。

Q: 你说过,“真实存在”超出知识以及关于真实的那些教导。对“真实存在”的了悟,并不是“无上真实存在”本身,并且所教导的东西也不是它成就的证据?
M: 对“真实存在”或者说“本性”的了悟,是心智的一种状态。教导“他人”是“二元性”的一种活动运转。它们只涉及心智活动;但尽管如此“和谐一致性”就是上师。

Q: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上师?
M: 他知道“不领悟”和“领悟”都是心智,知道“遮蔽”和“认知”都是心智的状态,那么他就是真正的上师。如果你得到一堆钻石和沙子的混合物,那么或许你漏掉了钻石,或许把它们都找出来。仔细观察审视就是关键。砂石的灰斑以及钻石的优美,没有去审视出来的能力?“已知”不过是某种具体化形象,知识只不过是某种“名称”。认知者不过是心智的一种状态。“真实”是超出这些的。

Q: 的确,基于外在客观对象的知识,以及对各种事物的观念印象,它们和“自觉自知”不是一回事。一个需要“大脑”,另一个不需要。
M: 为了详细论述的目的,你可以系统的分类整理语言文字,设置一些名词,然后赋予它们含义,但事实依然还是:知识全都是“蒙蔽叠印”的形式。最精确的地图,也只是一张纸(不是事实)。所有的知识都在“记忆”里。它仅仅只是“识别-再认”,但是“真实”是超出“知者”和“所知”的二元性的。

Q: 那靠什么才能认识到“真实”?
M: 你这话是完全误解了!你未察觉到,你已先假定“真实”也是可以带着“知觉”进入的,可以凭借“感知”到达的。于是乎,以这个你毫无觉察到的“预先假定”,进而,你会带入一个超越于“真实”之外的---对“真实”的知觉者!一定要弄明白,这是把“真实”假想为“客体对象”的“二元性”。“真实存在”无需“知觉”就绝对存在,不需要“已知”。“蒙蔽叠印”和“知觉见识”都是心智里的变化现象,不是真实实在。

Q: 如果根本就没有对“真实实体”的知觉感受这回事,那么我们怎么确认它,到达它?
M: 你无须跑到外面去寻找你早就拥有的。你完全跑到外面去,就正好让你失去它。你还没找到“真实”---扔掉这个印象观念,只是把所有心智的那些活动都“开除”,单纯就让此时此地的“当下”进入“直感”的焦点。

Q: 所有可以退离的,都开除了,退离了,此时还剩下什么?
M: “空”存在,“元觉”依然存在,纯粹的意识之光依然存在。你这问题,就好像在问---“当所有的家具都搬空时,还有什么依然存在?” 最有功用的房子依然存在。并且,当房子的墙壁都拆毁,这“空间”依然整体存在。超出这空间和时间的,就是此时此地,真实的“当下”。

Q: 那目击观睹者还依然在吗?
M: 只要有“观念活动”,感知它的“目击者”也就显现出来。观者和观念,两者一起同时显现,一起同时消失。


Q: 既然这“目击者”也同样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生灭变化,为什么“他”就被赋予了这么高的重要性?
M: 赶紧打破“已知-所知”的符咒,唯有“可知觉的”才是真实的---这是错认误解。

Q: “概念,概念之间的知觉作用以及概念之间的知觉过程”是原发的基础,那“目击者”---是从属的。
M: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唯有“外部世界”是真实的---只要你对此信以为真,你就依然是它的奴隶。要想识破它,你的注意力就一定要从外部世界拔出来,关注“我在”,这目击见证者。当然了,知觉者和所知觉是同一不二的,但是要打破“所知觉-已知”的符咒,那么“知觉者”就一定要拉到“前台”,来到最显著的中心。“知觉者和所知觉”两者谁也不是“第一”,
两者都是“记忆”中的映射,而这些记忆源自妙不可言的经历---永在当前生灭(显现消失),永远崭新(时刻变化演进更迭),不可转译,无法转移,比心智思想还要更加疾速。

pg.262
Q: 你告诉我,要靠记忆去生活?
M: 无论如何你都是靠“记忆”在生活着。我纯粹只是要求你去用我告诉你的真相,去重置替换掉"以前的"种种记忆。因为你现在的行为活动是建立在你以前过往的种种记忆上,你按照你旧有的种种记忆,正在运转着,请用新的记忆来运转。别害怕。在新老记忆之间的相互抵触和相互扰动,一定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坚决的专注在新的记忆上,坚定的按照新的这一边来运行,冲突矛盾和相互扰动很快就会终止,你会意识到这种完全自发自行的,毫无刻意,毫不费力的轻松平和状态,不被源自幻梦,因颠倒错认而来的“渴望和恐惧”所欺骗。

Q:很多上师,出于他们的恩泽,都有给予某种信物的习惯---他们的头巾,或者他们的拐杖,或者乞食化缘的钵,或者法衣,以这些信物来传承,或者印可他们的弟子已经觉悟。我能看出这些传统习惯并没什么重要意义。自性觉悟是没法传送的。通过这样的形式,被传送的不是自性觉悟,而只是自我重要感,自尊自大,似乎自己就是真理的象征。被告知某种让人非常高兴,非常喜欢听的东西,但却非真相,那又有什么用呢?一方面你警告我提防很多自诩自封的上师,而另一方面你又要求我信任你。为什么你这样断言,你是一个例外吗?

M: 我不要求你必须信任我。我想要让你幸福,让你轻松释然,我要的是你幸福,你的福祉,而不是我的。相信我的肺腑之言,并且去回想思考这些话。
他们在你和你真正本质存在之间设置遥远的距离,然后他们自封为“中间代理人”,别相信他们。我不干这种事。
我甚至不对任何人的任何期待做任何承诺。我仅仅是在说:如果你信任我讲的话,然后去认真仔细的考察检验,你会自己从你自身发现,这些话是真实不虚。
在你“冒险”尝试之前,如果你想要一个证据来证明,我只能说:我就是证据。我完全信任我上师的话,并且牢记这些话,持续在我的心里去回想思考,然后我就发现,他是对的,我早已是,现在是,未来也是那“无穷无限”的“绝对真实存在”-怀抱着所有一切,超越所有一切,不依赖于所有一切就独立独一存在。
因为你说你既没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修习耗时长久地成就法门。于是我给你一种替代。以完全信任,接受我告诉你的真相,开启全新的生活,或者依然活在苦恼悲痛的煎熬中,在懊悔中死去。


Q: 这听上去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哪有这么简单的事。
M: 不要因为建议的简单质朴而产生误解。有勇气去信任天真质朴和简单的人是极少的。要知道,你是你的心智思想的囚犯,你活在你自己营造的一个想象中的梦幻世界里。不渴望从这个梦幻世界里获得什么,甘愿把这个梦幻世界完全放下,这是严肃的郑重的。真的绝望了,才会有这样的“严肃认真”,也唯有真正的“严肃认真”,才会让你信任我。

Q: 苦痛煎熬已经让我迟钝,甚至对苦恼煎熬本身也麻木不仁了。
M: 也许不是悲苦懊悔让你迟钝,而是寻欢作乐的乏味,让你低落迟钝。仔细去审视调查。

Q: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我的确是无聊,无趣,低落迟钝。我既没有自己想要达成的什么愿望也没有热情和动力。
M: 哦不!你有足够的第一步。每一步都会引发下一步的足够动力。热情随着信心而来,而信心随着亲身感受的经历而来。

Q: 不停的改换上师,这对吗?
M: 为什么不?上师们不就好像一个个里程碑吗?从一块里程碑移动到另一块,这是很自然的,很正常的。每一块里程碑都会告诉你方向和路程,而那“无上师”,那永恒的[上师],就是这路本身。一旦你领悟到这路就是目的地,这路就是终点,并且你永远在路上,而不是要去到达“某个目的地”,纯粹只是欣赏路上的美景和智慧,那么生活就不再是某种苦差事,并且变的极为自然和简单,生活本身就是轻松欣喜的。

###pg.275
Q: 我曾有过一个奇特的体验。我消失不在了,世界也消失不在了只有光---遍满内外---无边无际的安宁。这无比安宁的状态持续了四天,然后我又返回到日常意识状态。现在我有一种感受,我知道的一切,我经验的一切,都纯粹只是一个脚手架,这脚手架遮蔽和掩盖着正在建造中的建筑物。缔造者,结构设计,任务计划,任务目标---这些我都一无所知;某些行为活动正在持续行进中,某些事件正在发生着;我只能表达这些。我是那“脚手架”,某种极易损坏并且暂时的工具;当建筑物完工时,这脚手架就会被拆卸并且被移除。“我在”感和“我是什么”(我是+定义)并没有那么高的重要意义,因为一旦建筑物完工,“我”自然而然就会退离消失,不带走一丝云彩,不留下有关它本身要去回答的任何问题。

M: 你没觉察到这一切吗?“觉”的事实真相,不就是那始终如一,“不变”的恒常因子吗?

Q: 我对“永恒”和“一致同一性”的概念是来自于“记忆”,“记忆”是那么短暂,那么容易消失淡忘,因而很不可靠。我能记住的东西很少很少,那是很小的琐碎的,碎片式的,即使是新近刚刚过去的事情!我已经活过了一段寿命,现在留下和我在一起的又是什么呢?一捆“事件”,顶多就是一连串故事,一个短篇小说。
M: 这全都发生在你的“感知知觉”内。

pg.284
●●●●
根本的问题是“个体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归结为“对身体的自我身份认同”---这才是其它所有问题的症结根源所在。“个体自我利害得失为中心”的状态,不可能靠“努力奋斗”来消弥,唯有通过深入洞察它的根源和效果,彻底了解它是错觉误解的“虚假”。“努力奋斗”表达的是种种“欲望诉求”之间,彼此不和谐一致,不能同时成立的矛盾冲突和对抗争斗。它们的本质将会被洞彻,被认识到,也只有当它们被看破时,它们才会自发融化消逝。

Q: 你这么说,让我想到了佛陀说的法身。

M: 也许吧。我们用不着跟着术语跑。只是看清,你把你自己设想认定成的这个人,只是作为你感知到的这个世界里的某一局部,这个世界在你的心智内,而你站在心智之外来观看这心智,因为你根本不是这心智。
归根结底,你唯一的疑惑错觉,是热情急切的把你所感知到的任何现象都认同为你自己罢了。扔掉这个“热情急切”的习气,记着:“凡你所知觉到的都不是你”,运用你警觉的超然一切的本能。在所有众生和所有生活中,看到你本身,你的行为举止表现方式会展现你的梦境。一旦你认清了,这个世界里完全空幻,毫无意义,这世界是你本身的梦,你从梦的外面观看着,如同你在台下观看舞台上的一场戏剧一样,或者如同荧幕上的电影画面一样,赞叹和欣赏,但你根本就没移动变化过。
一旦你把你本身设想认定为某种具体有形的固态实体,是一堆不同于你的事物之中的某一事物,认为真的存在着时间和空间,认定你确实生存在时间空间里面,认定你是短命而且极易受伤害,那么,自然而然的,你就会陷入生存焦虑和恐惧,急迫的想要存活下去,并且急迫的夺取一切能够强化你自己,让你自己更大更有力量的事物。

pg.325
Q: 你是在要求我,去放下这个世界,可我就想在这个世界里幸福快乐的活着。
M: 如果你所追求的,是“不可能”的事情,谁还能帮你呢?局限性注定了“苦与乐”是循环往复交替的。如果你寻求真实的幸福,牢不可破并且是一成不变的幸福,你就必须把这个世界连同它的苦与乐都扔到身后。

Q: 怎么做到?
M: 只是物质层面的放下,那也只是表达一种认真热切,但是只有这种热忱并不能解脱释然。
必须彻底的认识体悟,这彻底的了解,是伴随着时刻警醒的自我觉察而来,热切的自我质询和深入的调查。为了从罪错,悲苦和悔恨中拯救你自己,你就必须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Q: 什么是罪错?
M:所有令你结缚捆定的东西

附录:《不二论》译文选摘:

☀ Q: 在什么情况下,人才能感知体验到“真实”?

M: 知觉体验是属于“变化”,它来来去去。真实,不是某一事件,它不可能被知觉体验到。和“可知觉”的事件不一样,它不是“可知觉的”,不能像感知到某一事件那样去感知到“真实”。如果你像等待某一事件发生那样去盼望“真实”显现在你面前,你就等吧,永远都在等待,因为“真实”不来也不去。要去领会它,去认知理解它,而不是盼着它“显现”。它不是被训练出来的,也不是被期待来的。对“真实”的热望,以及对“真实”的探寻和调查,是“真实”的动态运转变化,运转方式,功能作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了解,去领会这核心关键,也即:“真实”不是某一事件,并且不显现,无论显现什么,不管发生什么,无论来来去去的是什么,全都不是“真实”。明白“事件”仅仅就是“活动变化”,转瞬即逝的都是短暂无常的,经历体验,纯粹只是知觉感受,所有你能做的,{你}早已完成了,早就都做好了。因为你明白,那种种“事件和感受”的真实性认同,是你赋予它们的,然后,你就不再全幅装甲的去防护你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脆弱”,不再武装到牙齿来对抗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伤害和损失”。只要有某种“可意”或者“不可意”,你就已经打开了一个“界面窗口”,打开了某个剧情画面。

Q: 毫无修理,改变,或者根除心智的问题吗?
M: 绝对没有。别管它,让你的心智自行单独运转,这就够了。别认同它,别跟着它跑。归根揭底,撇开了各种念头就根本没有心智思维,这些念头来来去去,生生灭灭,它们遵照依循它们自己的规则和秩序,而不遵循“你”。它们统治你,支配你,控制了你,只因为你对它们极其关注,你沉浸其中,对它们痴迷。完全就是耶稣基督所讲的那样“勿抗恶”。因为“对抗邪恶”,你纯粹是在强化巩固邪恶。(如果你要对抗一件事,首先你就已经承认了它的真实性,认同了它真的能够伤害你。)

☀ 因为对你本身“真实存在”本性的无知,于是相信“幸福快乐”真的是依赖于各种外在事物和人,要去弄明白,你本身就是快乐之源,你要快乐并不需要任何东西作为依赖条件,只需要认清你自己,“了悟自性”就是智慧。

摧毁“个体自我”的教导,难道不是很滑稽的事嘛?摧毁“个体自我”难道不正是“个体自我”维持其真实性认同所想要的吗?答案是:“个体和个体自我”从来也不真有。清晰的认识,就知道个体根本就不真的存在。

☀ 时间就是死亡。谁等待,谁就正在死亡。生命只在当前。别跟我说什么过去和未来---过去和未来都是想法,那只存续于你的思维进程之中。时刻立于当前驻足观看,你就在觉悟状态。可是你凭借各种愿望和心智思维里的观念想法来评判当前浮现的想法,这才使得你无力去认清它只是个想法,并且导致你驻留在那想法上。

☀ “我在”是整个知觉的基础念,首先浮现的想法,开悟不是别的,就是“我在”调查“我在”自己,认识到“我在”本身也是念头想法,是第一念,“知觉”是这第一念和它自身之外的所有想法,相互接触和相互交流产生的现象,无论那看上去多么真实,认清它的虚假,它的所有认同,就都消失并融入永恒...涅槃。

☀ 圣人般的品质,就是完全接纳当前,不管当前发生的一切事件是什么样子,都如实的和谐一致。圣贤不会歪曲事物,不会希望它们以别的样子发生;他知道所发生的事实,认出所有的事实因素,知道所有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那样发生,否则绝不发生。他和一切“不可避免”友好并行,故此,根本没有“忍”的苦感。

☀ 真实,友善,和谐,优美,有什么功用?它们是它们自己的目的地。所有的事情整体的发生,整体的变化运转,让它们自行其事,毫无干预,不回避,不逃跑,也不渴望和扣押,不概念化猜想,只是以时刻饱满的觉知去单纯经历体验,那么“真实,友善,和谐,优美”它们自发自动,毫无刻意的显现出来,这样的“觉观”,它本身就是“觉悟有情的菩萨”。菩萨并不能给事物和人们带来什么功用,它令人们满足,令事物自行圆满。

你对你自己的任何印象都是虚假不真的。因为你本身根本没有任何名字和形象。

☀ 你的身体和你的思想,两个都服从于“时间”,唯有“元觉”是无时间的,永在当前。

☀ “我在”是你“可知觉”的所有事物总和,它受制于时间范畴。“我在”(知觉)本身就是一个幻象。你不是“我在”,你先于“知觉”就存在...

☀ 你把心智的活动,情感,感受,概念想法的思维进程当成了你自己,你屈服于心智,成了心智的奴隶,翻转这种依附关系,看清你所有的镣铐和羁绊都是你自找的,打破这些“扣押和排斥”的链条。

☀ 解脱不是一种“获得”,而是一个“胆魄”问题,确凿的认清“你早就清净解脱,你早已真实一体”的勇气,并且遵照此确凿的认识,立足于这认识去生活。


你对别人的兴趣是以“个体自我的利益”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定位于“个体自我利益最大化 ”。
你对别人是什么人,并不真感兴趣,
你只不过就是看重他们能否抬高你对你自己的“自我印象”,他们是否能让你自己觉得你更富有,更高尚,更受尊敬,更有面子,仅此而已。
自私自利,个体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终极目的,就只是致力于照料“身体”---保护身体安全,维护身体的存续,让身体迅速而巨大的增长。
我说的“身体”是指所有涉及你的“名字和形态”的东西---你的家庭,族群,国家,种族,等等。执着的依附在某人的“名字和形态”上,就是“个体自我为中心”的状态。
明白他不是身体也不是心智思维的人,就不可能处在“个体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因为他没有可依附,可以真的去利益的“真实实在物”。
或者,你可以说,他对所有他遇到的人都是平等自利的,自他平等的自他兼利,所有每一个人的福祉和安宁都是他自己的(他不会损人利己的去抢夺别人的福祉来占为己有)。
“我是世界,世界就是我本身”的情感变得完全自然而然;这种情感感受一旦确立,就根本不可能处于“损人利己”的状态。
“个体自我利益最大化”就意味着“垂涎-觊觎-贪求”,急迫的渴望“获得”,抢夺整体的利益来让“局部”的利益膨胀堆积。

(jenny:耶穌也如此說. 並說. 形體的心有無一心 / 有無在那裡, 不重要,他們關心 --只要形體在那裡 (被綁住及膜拜) 就可以了)


☀ 一旦你认识到,世界是你自己的投射,你就不在乎它了。你用不着让你自己脱离某个根本就不真实存在的世界,这世界是想象,逃离这世界也只是你自己的想象而已。不管是什么画面,优美也好,丑陋也好,你正在描绘它,可你不被你的绘画所束缚。搞清楚,根本就没有别人把这画面强迫给你,这只不过就是一个习惯,把假想出来的一切都当作“真实”来观看的习惯。看出这些梦幻泡影就是梦幻泡影,那就毫无挂碍,不再对恐惧有恐惧了。

☀ 在变幻无常中,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你不是它们的掌控者。你是那不变的背景,正因为你是这不变的基础,一切变化才被觉察到。

☀ 给你带来麻烦的,只不过就是源自你自己的想象和期待,你所努力追求的东西。

☀ 只要心智思维活动在那儿呈现着,你的身体和你的世界就在那儿呈现。你的世界是心智思想营造的,主观性视角,封闭在心智思想范围内,支离破碎的,暂时的,个体性的,紧密的依赖于“记忆”的线索。

我们对太多道听途说的东西信以为真。我们从未仔细去核实。通往真相的路就在于勘破虚假。要堪破虚假,你必须质疑你最根深蒂固的各种信念。这所有根深蒂固的信念中,最糟糕的信念是“我是这身体”。因为这身体来到这世界,因为这世界是被想象成,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于是它就开始---恐惧,宗教,祈祷,供奉,各种各样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和“维持”这个“生下来”的小孩,被他自己想象营造出来的各种魔鬼吓的发疯,吓得不知所措。认清真正的你不可能是被生下来的,也不可能死亡,那么所有恐惧就远去了,所有苦恼来到最终末尾。

☀ 朝向完美的灵性扩展和进化,这想法恰恰是那一向贪吃的思维心智所营造出来的想法。它扰乱秩序的同时又在空谈秩序,破坏安宁的同时又谋求安宁。它把它自己想象成不完美的,以便于它不断的持续躁动下去,正是基于它相信自己不完美,所以它永远不可能找到完美。这就好像一个自追其尾的小狗,玩着一个永远在原地打转的游戏。一旦当它忽然明白了它自己就是完美本身,永恒本身,它只不过是在妄想着从非实体性的想法和梦幻中找到实体性的自己,于是这闹剧结束了。

☀你正质问:“我是谁?” 然后你不会获得任何回应,因为只要获得回应,就是假的。你也许会有某个念头,某个想法,某概念冒出来,然后你会觉得你已经找到你自己了,这依然只是个想法,你永远不可能看到你的本体。

☀ 解脱永远不属于某个人,它始终是退离个体性。

☀ 除非你尽你所有的努力,努力奋斗到极致,否则你不会相信“努力完全是徒劳”,努力不会把你带到任何地方去。

个体自我是如此自信,除非它彻底精疲力竭却依然徒劳无功,否则它才不会放弃“努力”。
单有言辞思想上的确信还不够。困境和各种艰难努力的事实,才能够显示出“自我印象”的绝对虚假不实性,显现出你根本不是作者,并没有真实掌控能力的事实


我们生活在“未知”中,在“未知”中前行。所有已知都是曾经发生的,已经消失的东西。(都是记忆。而且这些记忆将会逐步模糊,残破,变得越来越模糊,支离破碎,直到消失的无影无踪。)

你没有的,你不可能给予,而且你并不拥有一切“非你”。

你是否认识到---只要你有一个要去捍卫的“自我”---你就一定情绪激动,一定非常暴力?

☀ 所有“可知觉体验到”东西,都是虚幻的表象,身份认同于“可知觉的表象”,把知觉体验到的东西等同为自身,这就被称为“一个人”,当这种认同不复存在,认识觉察到那含藏一切可能性的“整体”早已存在,这就被称之为开悟。

☀ 别去干涉你的种种欲求和恐惧。只是问:谁想要?或者谁害怕? 让每一个欲求,每一次恐惧,都把你带回你本身。

☀快感依赖于“别物”,至福则不需要。

☀ 即便是“我在”感,也是由“纯光”和“在/有”的意义所组合的。“I”--{我}甚至不需要“在/有”就存在。同样的,那“纯光”,你是否宣称“我”,它都存在。了悟那“纯光独耀”,你永远不可能失去。在“当前”的那个“存在性”,在意识活动中的那个“觉性”,在所有每一个知觉体验中的那个“兴趣关注”---那是不可描述的,然而却可以完全“心感神会”,因为那儿无别物。


最初第一念“我在”,无疑是一个“想法”,这是人们心智思想上无须任何争论或者证据的“想法”。事实上,这最初第一念“我在”的想法,是作为所有后续更进一步“思想”的基础,它是最先的总体概念性“想法”---心智思想进程的“源”。绝大多数人在他们的生活之中,依靠“非直接的”或者说中间有“居间斡旋”的想法---这是一种分离割裂的,二元性的想法---这想法是因为他们把一个“虚拟实体”等同于他们自身,把知觉到的连续变化现象,等同于他们自己真实自我,认为那个被知觉到的“虚拟实体”是所有行为活动的统治支配者(做者)。然而,“直接的”或者说“完全没有中间曲折迂回”的念头想法是“直接处理”的流程,通过这种直接处理的流程,那“非相/无显”的绝对存在,正常的表达显现着它自身。(直心是道场)这样的想法是自然自发的,并且是瞬发即刻的,也因此没有“驻留”的元素,没有“驻留”,没有拖延拉长的持续期间,这“驻留和拖延”是“分离割裂”想法的一种特性。无论何时,只要有“驻留和拖延”的持续时间,那就一定是处于“后加想法”的状态,必然是一个“后来添加的思想进程”在活动---对当前已发生的事件,以表像和二元性来解析编译。(对当前变化不是即刻的自发响应,而是在当前事发之后,利用刚刚留下的记忆去追加一个马后炮的诠释,当机的机锋已经错过,于是不是最佳匹配,不相应。)

“我在”是“梦幻泡影”最后的前哨基地...退离它... 我想让你明白“我在”---这个“总念/根念”,它是“梦幻泡影”最后的前哨基地,退离它。认清这些观念想法的“性质”。
慈善,布施,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是最上的“布施”,是完全心甘情愿的放下“我在”知觉体验。如果你完全放下---对“知觉体验”的执着,你就出离“生和死”。


☀ 日常清醒状态,代表着“行为活动”;深眠状态,代表着安宁和寂静。这两个状态显现,就意味着“我在/知觉体验”状态,然而{你}---绝对存在,既不是日常清醒状态,不是深眠状态,也不是“我在”---有知觉体验的“有性状态”。除了“我在”感,这知觉体验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在那儿”吗?对于玛雅(Maya)和梵(Brahma)以及诸如此类的“真相”,你内心深处为什么那样担心害怕?弄清楚“我在”是怎么回事,你就毕业了。那“我在”缘起于种种“想法和概念”,是“绑定和束缚”。

一定要弄明白,有关你本身,你不可能问得出一个有答案的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你正在问“谁”。
在“我是谁?”这个问题中,“我”是未知的 [不可知],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表达为:我不知道“我”指向什么,“我”含义是什么。

☀ 你是什么,你必须亲自探寻。我只能告诉你
“什么不是你”。

☀ 你不是源自这外在世界,你甚至都不在这个世界内。这世界消失不在,你还独在。
你用你的想象力营造了这个世界,就好像一个梦境一样。

☀ 你是做梦者,你不可能把你本身和你的梦境分割开来, 所以你不可能有某个不依赖你的,独立于你之外的“外部世界”。

☀ 你不依靠任何东西就独一存在,你是独立的,这世界不是。
别害怕你自己梦幻出的世界,也别害怕梦境世界中的“你”, 停止在一个梦境里四处找寻真实,渴望着“获得”幸福快乐,那么你就会醒来。
你不必知道“为什么做梦”以及“怎么做的梦”,(梦里)这样问下去是无休止的,没完没了的。
放下所有的欲求,保持你内心安静,那么你就会发现。

☀ 一个貌似很真实,但却只是观念上的“假我”,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奋斗来了解它背后真正的“自我”?一个影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努力奋斗来了解投射它的实体?了解你的真正自我,无需任何现象上的努力奋斗。觉悟“发生”是当概念化思维活动的绊脚石不再障碍,当它被给予一个“条件契机”时,才会那样“发生”。“觉悟”作为“事件”发生,是它被赋予了一个(未被概念思维占用)“空闲”。

☀ “个人荣耀,个体的自尊自豪感”完全彻底消失,
就是“我”的涅槃。

☀ 没有任何事是由“我”做的,我没做过任何事,一切事情都纯粹只是“发生”。
我不预期,不计划,我只是单纯的观看着种种事件发生着,时刻观看并清楚的知道,它们都是梦幻泡影。

☀ 如果你已经完全了悟到,你不可能支配种种结果,你对结果没有掌控能力,那么你就不会在乎什么“期望和恐惧”。
允许它们到来,让它们来,然后看着它们自行消失离去。
别以“关注和殷勤”作为食物,去喂养它们。

四处追逐圣贤智者们,试图依靠他们获得什么,这纯粹是在玩“另类”游戏
牢记你自己的本位,然后锲而不舍的监视你日常的行动坐卧。
时刻认真严肃的觉察状态,你就不会失败,一定会打破“心不在焉,不知不觉”,割断颠倒妄想的“羁绊”。
用梦境里的语言,怎么去描述清醒状态呢?语言文字根本不可能描述,语言文字都只是象征符号。

☀ 真相不是对“品行良好”的回报,也不是对经历某些考验和试炼的奖章。
不可能被带来。它是原本的,天然的,从未出生的,一切万有亘古的源头。
你就是它。你无须行善积德去换取真相。
它就是你本身...安心的站着,保持安静。

☀“为什么你不快乐?
因为你想的所有事情,你做的所有事情,99.99%是为了“你”自己,可这个“你”并不真实存在。”---Wei Wu Wei (为无为)


你大概花费了你整个生命,试图去掌控和改造那些---你认为和你的“内疚自责”有关的,和你的“悲惨不幸”有关的,和你的“苦恼煎熬”有关的各种活动,各种事情。;
你努力奋斗,想让你更有耐性,更诚实,更有爱心,更纯真,更慷慨,更开放,更宽容,更仁慈,更富有创造力,或者更有能力,更有影响力,更快乐,更舒适,更少烦恼。
可是,尽管你可能做了不少努力,但那些让你“悲惨不幸”,令你懊恼,内疚,自责的事情,令你苦恼的事情,依然接二连三的继续发生。
深刻的审视那想当然的错觉吧---你有“能力”去选择行为方式,你有能力选择决定你的“反应”---事情都是你在做;
好好的深入观察审视,是你真的做了什么,还是说,你纯粹只是时刻“观赌见证”着---那每一时刻“你”在做什么,在怎样做。
“你是作者,发明人,发起人” 请仔细检查“个体自我”所做的这些断言


☀ 为什么我们对人生不满,对生活感到失望?
我们没意识到,我们觉得“我”和各种思想,情感,身体上的感受是彼此各自孤立的。
这些东西隶属于“我”,是“我的”,“我”认为它们受我的控制,“我”认为它们不应该是“它们那个样子”。
我认为我能掌控它们,可它们似乎不受我的控制,自行其事。
所以我们抗拒它们,努力要去改变它们。
越是努力去改变它们,就越是抵触和抗拒它们,就越是觉得我和它们更为对立。

☀ 我们觉得“我”和这世界,我和其它所有人都是彼此各自孤立的,我们认为他们不应该是他们那种样子,不应该是那样的存在方式。
所以我们抵触他们,努力试图改造世界,改造其它人。
我们越是努力试图改造世界,改造他人,我们就越是抵触他们,抗拒他们。
我们认为世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因为它不合我意,于是我骗我自己,我要帮助这个世界变的更好,这听上去多么的崇高,但实际意图是为了让世界更合乎我的利益,让我更快乐。
我们认为他人不应该是那个样子,因为他人不合我意,于是我骗我自己,我要帮助人们变的更好,这听上去多么的高尚,但实际意图是为了让他人更崇拜我,更让我满意,让我快乐。
我们认为我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我对我不满意,于是我要改造我,以便于我能够自由的改造世界,改造他人,这样才让我快乐。

☀ 这“我”是什么呢?它在哪里呢? 事实上,它就是“观念和感受的相互作用”--这被感知到的“思维进程”本身。那么是谁感知到它?

----------------------------------------------------------------
4,
"马哈拉奇_我从未出生.pdf"

pg.4
马哈拉奇:“同一事物”的两面性所带来的游戏乐趣(二元性),“二”的游戏乐趣是这“出生”,这“肉体”的动因,然而它引发的效果是某“个人”遭受一生的苦痛煎熬。只有不寻常的罕见之人来到这里,然后上师向他诠释这“二”的享乐所带来的效果。上师为他展现出一面镜子,这镜子映射出这“表面享乐”的真正事实写照。

对于一个觉悟者来说,死亡是最愉快的事情。[意识]一旦激活,心智就营造出这宇宙万物。
天地造物是Prakriti(自性本体)和Purusha“意识活动”,Prakriti“自性本体”本身无名无相。
这个身体有一种感受,也即末日正在来临。

我知道,这身体的本质是来自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相互关联是始终在不断波动和流变的。这身体就是这些基本元素相互关联不断变动所显现的表面效果。个体人把这表像上的身体当成是他自己,当成是他自己固有的。
我们认为我们是在用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来感知,但是真正在看和听的是那“有性状态”(动态意识的信息交互)。

五种基本元素,“地-水-火-风-空”是永远不灭的。如果你把你的身体当作你本身,你就正在颠倒妄想,面对死亡你就会痛苦。

知觉意识活动中枢就在你头顶上。五种基本活力的实质就是“意识”,那实质知晓“无生无死”。
“有”性状态是“非个体性”的,不是某一“个体人”,领悟到这“有”性和死亡。
最终,你---“绝对存在”不是这“有”性状态(动态的意识)。

-----

pg.6
(所谓个体人,只不过是这同一个心智内,带有不同空间位置,不同时间标记,不同身体构造模式,不同的记忆组合样式的不同念头想法,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人”,根本就没有个体人的实体,那只是一个念头所显现出的表面映像,个体人的思想,即是整体的思想在这个叫做个体人的念头上所映射的错觉。

我们所有人,事实上只有同一个身体,同一个心智。我们都是同一心智里的不同念头,这念头投射出一个现实综合印象,这世界。这世界就是这同一个心智,所以我们也在这同一个世界里面,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仅仅只是念头和念头的差别,而所有人的真相,都是同一个整体心智里的无数想法念头。)

---

pg.44
“我在”感,来自于那没有黑夜和白天的村庄。数千个太阳加起来看上去也极其昏暗。
你把“出生”当成了你的出生,但“出生”仅仅只是一个显现的现象,以及对现象“有”的体验,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了。
你的观念想法也仅仅只是滑过你面前的现象,但你已经把你看到的一切变成了你的束缚和奴役。
我不苛责任何一个人,因为这“有”并没在“他”的掌控下。
你跑到这里,并非是在“你”的掌控下,你是被自发自然的画出来的。你是被画好的。
一个人早就是解脱自由的,那束缚是你钻进了“我”和“我的”里面,这两个就是绊脚石,不让你去看清真相的阻碍。
人们有很多与--“我”和“我的”--相关的事物,他们抓住这些事物所产生的担忧和焦虑,远远大于对他们自我的认知,这些附属关联的东西就成了他们的种种障碍。即便在他们获得了这个“自我认知”之后,他们还是会对家庭生活,性,金钱等等给予高度关注;全身心忙碌在这些事情上面,根本没有任何时间,无暇去做别的任何事情。
解脱和自由,早就在那儿了,但是我们的观念就是我们的绊脚石。
这个人生是早就被预先定义好了一个确定的持续时间,有一个确定的持续时间的数字,圆满走到这个数字,这人生就结束了。

没有自知自觉,那么所有行为活动都是毫无头绪的游荡。
即便已经认清了自我,所有行为活动,也还是无意义的;
认清自我之后,自我及其相关知识,就变得无价值了。
在你认清自己的虚幻之前,你痛苦烦恼,因为认清自我,就来到了一个结尾。
一旦你认清自己,那么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无意义的,包括各种人生体验在内,都毫无意义,因为它们是一个毫无意义,虚拟现实的梦。
梦中虚拟的一切都没有任何真实价值可言。那“终极知者”是超出时间和空间的。

----
pg.46
这时刻当前的主观中心感,时刻当前现场报道的信息中心,就是上帝,你无法忽视的是,你和上帝是不可分的,你和上帝没有断开,并没分离。
一旦你更深入的沉思在“我在”上,这时刻临在的觉知中心就越发的清晰,然后你就会明白所有的事情。

特雷莎修女的成就是因为她信任她内在的上帝,她确信上帝就在她内,所以她的事业才有那样的效果。
没有[本体自性]的运转,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基于对你自己[自性]的承认和信赖,你才了解你自己。
你也许崇拜上帝,但别把上帝当成孤立于你之外的个体,上帝和你不可分离。
“我在”---时刻在当前现场的“觉知”就在你内,正因为有这时刻在当前的临场觉知,才有你“崇拜”的观念,没有这时刻当前的“觉知”,就没有“崇拜”的观念。某人沉思在这“觉知”上,沉思在“我在”,这[觉知] 知觉[觉知]它自己,观自在,觉自觉,那么意识活动领域内的所有一切事件,对他来说,就全都逐步变的清晰起来。
你只是清楚的知道“我在”-这觉知就是上帝,只是认清了你自己,对你本身确凿无疑的了解,
你不可能由此获得别的什么利益,因此,他默默的生活着,不以讲述这认知(来谋生)。有些人开班授课,讲经布道,然而他们还没认清他们自己。
--------
pg.66
沉思冥想的“目的地”,那终点是真实实地。
某人另一人更“蒙蔽无知”,所以书籍就更令他满意。
另一人用了一种宏大辉煌的格调,写满了他的“蒙蔽无知”可是读者们却全神贯注,读的津津有味。
在“有”性状态,或者说梵天,这虚拟现实的梦境登台亮相之前,你就看到了月亮,看到了所有事物?
尽管“我在”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广大浩瀚,但它是一个虚拟现实的幻景,诱导着“多样性”假象。
这个显现出来的梦幻世界是五大元素的一个动态剧情游戏,并且“个体”根本没有任何施展掌控的余地,这个梦幻游戏是整体的一体,根本就没有个体。
就好比一颗钻石从所有各个方面的辐射,在深度沉思中,你会认识到,你是这全部现象整体的显现。

----------------------------------------------------------------
5,
"马哈拉奇_意识和本体_先于知觉.pdf"


---------------------------------------------------------------

ps1,附註:
###大陸這位翻譯者應該有看台灣耕耘導師的文的(我是2014年看過耕耘導師的文),
耕耘導師的網站還在, 已說明是為了學習者而留存的用途, 且也聲明:
耕耘導師已過世多年(網站有公布),沒有以任何名義在大陸募款。請大陸網友注意!!

ps2,
马哈拉奇
1,讓我了解[奇蹟課程] 說的一些話

2,先停在 "我在或我是"的心態看態姿態 (不過我們是要有先了解了, 才明白為何如此做的道理,不然就傻在那不明所以,或心裡一直想---那跟說話與判斷沒兩樣,只不過那是無形的思想與無形的說話 &聲音. 信念決定心態,決定看態, 決定姿態 (對自己與他人的說話 &行為 ), 不是真的需要念這詞, 與 [奇蹟] 的" 觀看,等待,不評斷", 與佛法的"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是一樣 ; 或船過水無痕

不過, 大部分人...沒把自己當做虛妄看, 所以怎麼的管道 (世間認為的如法不如法, 最上乘的 [奇蹟] ,行善, 謙虛), 他看很熟但好像沒在注意體會?,其實...他在修-我-頭腦-念頭, 更多更鞏固, 又想從中...化解我 /無我/ 安靜/ 頓到真我. 念頭心思念忙個不停, 空間一直被占著, 何時停, 你說..能頓到什?這是我的體會. 而且,就是 [我] [我]的] 融解, 但體會不對,他會以為...曾經看錯....現在是靈性, 那麼在態度心態上, 世間認為的如法不如法, 最上乘的 [奇蹟] ,行善, 謙虛, 把 [假我] 換湯不換藥的保持,且修大尊一點. 因為他以為真有個我.

3,當然, [奇蹟]解釋了世界夢的起因及目的






作者: jenny    时间: 2020-5-9 21:1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2-10-21 23:02 编辑

the Book - SELFLESS SELF   无我之我_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奇

Chapter  1.You are Already Realized
           
   1.你已经觉悟了

拉玛肯·马哈拉奇:我的上师,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奇,曾说过:"我不是要把你们变成我的弟子,我想让你们成为上师。"那上师的本质已经在你之内了。一切都在你之内。
                                                      你已经觉悟了。
                                                      你只是不知道罢了。
     你不是身体,你过去不是身体,你也将不会保留这个身体。
                                                 这具身体不是你的真实身份。
                                                 这(人生)是一场很长的梦。
                                                 觉悟意味着,"梦醒之后"。
    仔细听并且深思熟虑一下!了解什么不是你!我正向你指示你的原初之地,指出你在存在(我在/意识)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我谈论的是"之前",在灵结合身体之前,在你天然的实相被层层幻象掩盖之前。
                                                 那条通往你的存在之前的路,
                                                 是觉悟
    在你和我之间没有区别,除了我知道我不是身体,然而你却不知道。你忘记了你的真实身份。
                                                 那个在我之内无形的说话者,
                                                 和在你之内无形的聆听者,
                                                 是同一个,是一样的。
    你被虚假观念组成的灰烬所掩盖。上师除去这些灰烬。他重新唤起你内在的上师。
    在这里,我们分享直接的知识。我正在对(你内在)无形的提问者说话。在你的存在之前,你没有问题。你甚至不知道"知识"这个词。
                                                 你从未出生!什么都没有发生!
                                                 什么都没有在发生!
                                                 没有什么将要发生!
                                                 你所有的问题都是基于身体的问题。
    对你而言没有出生与死亡。你的实相是先于存在之前的。在存在消融以后它还会在那里。它现在在那里,作为身体的持有者。
  (我说的)知识并不是运用智力的知识,经验性的知识,书本知识,字面上的知识,空洞干燥的知识或者二手的知识。你知道的一切,你从童年到今天学到的一切知识,都是基于身体的知识,它们都是来源于印象、虚假的观念、条件制约和压力。它们已经让你陷入身体认知的循环里了。从身体认知的循环里走出来并且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你自己!
                                     一切都必须被移除,包括从童年到今天所有的回忆和经验。
    你需要一个觉悟的上师带你脱离幻象。上师知道所有的一手的细节,因此,他可以引导你。为了移除幻象并且再生你的力量,你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诸如自我质询,冥想,知识和唱诵。
    这是你的时刻。你有一个黄金的机会来了悟实相。
                                                 但是除非所有的身体认知都消融,
                                                 实相是不会浮现的。
    你将要忘记一切你曾读到的,学到的。像一个空白的屏幕,然后去听,去吸收。身体不是你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公开的事实。在你的存在之前,什么都没有。没有什么是脱离于你,与你分离,或者在你之外(而存在)。一切都在你之内。除了你的无我自性什么都不存在。我的萨古鲁,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奇,用一句话概括实相:
                                                  除了你的无我自性之外,
                                                          没有上帝,
                                          没有梵,没有亚特玛没有超亚特玛,没有上师。
   

2.什么是灵修的目的?

马哈拉奇:灵修的目的是为了在真实意义上了解自己,消除幻象 并且消除所有的身体认知。请再听一遍:

灵修的目的是为了在一个真实的意义上了解自己,

消除幻象

并且消除所有的身体认知。

  我们必须知道人类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并且什么,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必须知道!人类被赋予了智力所以我们能够了解。你对于灵修有兴趣,你正在搜索,寻找,所以你到这里来看了看。你在寻找什么?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快乐”,是通常的回答。每个人都想要快乐。我们想要平静,一个没有恐惧的生活,一个没有压力的生活。

你不会从外在的来源找到你想要的

  在这里,你会听到,并且再次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知识,自发的知识。你那看不见的自然的临在是你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在你之内,但是你却不知道。你的临在是个公开的秘密。

你的临在一无所需,因此,

谁想要平静?谁想要快乐?

你自然的临在对于自己毫不知情

你自然的临在是无声的,无名的,

看不见的,未经辨认的本体。


  经过多年的灵修,你有没有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书本阅读是不够的。这是干燥空洞的知识,物质资料的知识。

你为了“谁”而读所有这些书?

你是无形的,你是终极的真相

  你不是身体,你过去不是身体,你也将不会保留这个身体。这应该成为你的确信。唯一树立这种确信的的方法,是通过冥想和自我质询。暂且忘记灵修一会。身体不是你的本体因为它会历经改变。身体是有时限的。公开的事实!有一天,它将会被埋葬或焚烧。

未知之物变为存在并且通过身体成为了已知

未知之物成为了已知

简单的教导!

  当天然的临在在肉体形相内出现,痛苦开始了:生理的痛苦和心理的痛苦。灵修给了你勇气面对痛苦。执着和损失是痛苦的原因。心理问题,情绪问题,所有这些身体上的干扰将会在冥想的帮助下消失。

  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奇说过:“即使你可能有很好的知识储备,很好的灵性知识储备,这些知识能被吸收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冥想的帮助。”

  在你的我在/意识(beingness)出现以前,没有身体,没有问题,没有需求。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概念。你没有饮食的需求,没有知识的需求,没有灵性的需求。没有上师,没有弟子没有想要觉醒的需求。你没有名字,没有妻子,没有丈夫,没有母亲,没有父亲,没有兄弟,没有姐妹,没有朋友。所有的关系都是基于肉体而言的。这个世界是你的自然临在的自然投射。

这是直接的知识

这不是头脑逻辑的方法,

因为所有这些都是在你的临在之后出现的。

  你在这里是为了在一个真实的意义上了解自己,了解实相,终极的真相。为了让这些能自然地发生,你必须洗除一切你所不是的,通过自我质询和冥想的帮助,以及来自上师的知识。

你从未在束缚中。你像鸟儿一样自由。

你只是忘记了你的本体。

上师在此来提醒你

  你是终极的真相,终极的实相,最终的真相。你是全能的神性(God)!

  你是一切,并且一切在你之内。


3.无我之我

问:你说的无我之我(Selfless self)是什么意思?

马哈拉奇:“我”(self),是和身体认知相联系的:这意味着一切都随着身体而来。当所有的这些身体认知消除以后,我们称那个留下的为,“无我之我”:不含任何内容的我,不含任何幻相的我。

  无我之我是一个人自然的,看不见的,无名的临在,它是超越身份的。所有这些暗示这个未知本体的言语,在目的地到达以后都应该完全被除去,当它们的工作完成以后,把它们扔掉。记住!无我之我是超越言语的。

  “我”是和身体认知相联系的并且所有的身体认知和所有和身体相联系的幻相:“我是某人,我是另外的某人,我是一个个体”。并没有“某人”。这是身体认知。我 “代表与身体认同 ”。我自己“ ”他自己“ “她自己” 无我之我代表 “空无” 。它意味着没有什么在那里:没有旁观者,没有经验者,空无!


问:是的!你又说了我们的临在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马哈拉奇:是的,你的临在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你自然的临在被肉体所覆盖。你或许不知道,但是你的临在却在那里。你没有注意到自己,并且忽视你自己。你一直在你之外寻求,而不是向内寻求。一切都在你之内;没有什么是在外的。


问:所以无我之我是个公开的秘密?

马哈拉奇:是的,是对于无我之我而言,而不是“我”,一切都从空无中产生,一切又复归于空无。在空无中,产生了某物(something)。当你没有更好的了解,当你不知道你那先于我在/意识的临在之时,你把空无接受为某物。

先于“我在/意识”你不知道一切,

你不知道任何事,

甚至不知道“知识”这个词。

  在离开身体之后,你将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在离开身体之后,你会回到未知状态(unknown)。因此,一切从空无中产生,一切又复归于空无。

一切从空无中产生,

一切又复归于空无。

  现在,在这两者之间(空无与某物),我们认为自己是“某物”。我们相信我们是某物。但是,这个“某物”仅仅是基于身体的认知。事实上,这个身体无法持续存在;因此尽管它看上去是某物,事实上,它是,空无。先于身体之前,没有名字,没有形,没有相,没有经验,没有经验者。没有旁观,没有旁观者。

  这个公开的事实会随着冥想越来越清晰。这个世界通过让你接受你是一个男人或者女人,你出生了并且将要死去,从而欺骗了你。

这个身体显现为某物的样子(has the appearance of something)。

但是它是空无。

它是个幻相。

  仔细听!在“我在/意识“之前,你对于自己是未知的。在离开身体之后,你也将对于自己未知。在当前,你通过肉体形式了解你自己。这个身体将不会持久。这个身体不是你永恒的本体,将不会持续。这个“某物”无论是什么(男人,女人,孩子等),你认为自己之所是的,一定是从空无中产生的。因此,你认为某物存在,事实上,是幻相。

实相先于幻相,

实相在幻相之后,

在肉体形式中的生命历程是个幻相,

它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中间插曲,

对实相的一个打断。

  我的上师,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奇,说到:“你是实相。”除了你之外,什么都没有。实相不在任何其它地方存在。他用一句话总结这些教导:“除了无我之我以外,没有上帝,没有梵,没有亚特玛(Atma),没有超亚特玛(paramataman),没有上师。”也就是说,除了无形的你之外,别无他物。除了你的无我之我之外什么都没有。在无我之我之外


4.三个阶段
问:你提到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自我质询,第二,自我认知(self-knowledge),第三,自我实现。

马哈拉奇:有三个阶段,并且在同时,(也可以说)也并没有三种阶段。实际上,并没有阶段可言。这些只是我们在一开始用来引导的词语。为了教学的目的,我们可说有三个阶段。他们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作为一个,或两个(阶段),但是作为一个松散的框架是有用的。

自我质询导致自我认知,然后,自我认知导致进一步的自我质询,等等。所以它更像是一个向前走,然后重新撤回脚步的过程,有些来来回回。但是,是的,你可以说,粗略地说有三个阶段。

简单说来,当灵性与肉体结合时,人类出现了,他带着极大的恐惧。由于恐惧与困惑,他不知道他是谁(he did not know who he was)。这导致了后续的两难局面:“什么是我(Who am I)?我在一具肉体中!但如果身体不是我的本体,那什么是我?”这是自我质询的根源以及人类永恒的探索。他在试着找出“什么是我(Who am I)?”以及“为什么我有如此多的需求?”

   这个疑问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在我们产生身体认知以前没有需求。在初级阶段,他在试着找出“什么是我”?“我”是什么意思?这是基础的自我质询。

   当他寻找答案时,他开始从不同的源头收集知识:书本,朋友,课程,静修,工作坊,老师,也许是上师。通过这些知识,他开始觉悟了(realization),他开始知道:“我是空无”。(I am nothing)他在灵修的语言里学到,这个“空无”被称为梵,亚特玛,超亚特玛(Paramataman)或者上帝。求道者找到的这些知识都是书面的知识。

   这个身体是一个物质的身体并且这个物质身体获取来的知识也是物质资料的知识。这个通过人造的来源获取来的知识在“我在/意识”之前不存在。因此它是身体认知。书面知识和二手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是自然的自我-认知(self-knowledge),意味着在真实的意义上了解自己。

   当你已有的知识被吸收以后,这些知识说你是梵,不是身体,然后这个知识就被转变为确信。
你也许很久以前就得出结论了,关于身体不是你的本体,并且已经在头脑里接受这个事实。

但是你需要走的更深
“了解你自己!(Know Thyself)” 在这里,我会把我的上师分享给我的知识分享给你,并且展示给你你的实相。
你将摆脱恐惧,并且在真实意义上了解你自己。


当知识转变为确信,

它变成了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意味着你正在消化知识:

我不是身体。

   你从灵修书籍和其它二手来源了解到:”你不是身体。“

当这个知识被消化,

就是自我实现的状态。

   简要地说来,自我质询导致自我认知。通过头脑逻辑的帮助以及一些话语,你获取了这样的知识“我不是身体,我被称为梵,亚特玛,超亚特玛,上帝,等等。”但是这知识书面知识。当这个书面知识被消化时你会达到“觉悟”的阶段。在哪个阶段,没有什么会被留下:没有经验,没有经验者,没有旁观,没有旁观者,空无。

这意味着,

在自我了悟的阶段,

你将会完全不关心这个世界。

你在意识出现以前的状态

就是自我了悟的状态。


问:所以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因为,如你所说,自我认知把你带回到进一步的自我质询,反之亦然。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在自我质询和自我认知之间运动。某程度上说不会停止。总是有更多的知识被显示,被揭露。

马哈拉奇:正如我所说,知识意味着在真实的意义上了解自己。我们从肉体-形式了解自己。这不是我们的本体。为了辅助这个过程,上师采用了“冥想的药方”来克服所有的生理的,灵性的,心里的,小我的问题。在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和深入地集中之后,自然的确信会升起,实相会在你之内出现。

会有一个很大的惊喜!

一个神奇地体验,

一个戏剧化地并且奇妙的体验!

   当这个发生时,你会感到:“我完全不关心这个身体了。这个身体不是我的本体”。虽然你活在肉体里,你会保持不关心,不感兴趣,不涉入的状态。

冥想建立一个完美的基础

   一切都在你之内。一切都在那里,但是被掩埋,被灰尘覆盖,被层层幻相与概念覆盖。刺破概念的气球,他将会自然地发生,自然地引爆。


5.你不是身体,你是身体的持有者
问:你说我们是通过身体-形式了解自己并且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真正的本体。所以什么是我们真正的本体,我们的存在?

马哈拉奇:你的存在是自然的存在,自然的临在。你的自然的存在是无声的,看不见的,无名的,未经辨认的本体。这个世界是由于你自然的存在而被投射出来。

你自然的存在是无声的,看不见的,

无名的,未经辨认的本体。

这个世界是由于你自然的存在而被投射出来。


你是完全未出生的,但是你却在想,“我出生了并且我将会死去”。这些是概念,虚幻的想法。

你是未出生的!

你是终极的真相!

我在邀请在你之内的那个无声的,看不见的听者的关注。

我在邀请在你之内的那个无声的,

看不见的听者的关注,

那是终极的真相。


    它是终极的真相,它是未出生的。它不知道死与生。在“我在/意识”之前,你不知道死与生。你不知道任何关于“上帝”的事。那只有当灵性与肉体结合时,那“我在/意识”夹带着所有的概念和幻相而来:你的父亲,你的母亲,兄弟和姐妹,我列举了一些,都是肉体上的关系并且由于这种肉体的感知而产生。

   你被告知,“上帝存在!全能的上帝在这里,或那里。他会在这个宗教里被发现,或者另一个,在这个教堂或那个庙宇里”。当身体感知还不存在时(意指出生之前),没有意识。在意识之前,只有空无。没有它者,没有关系。空无。

你不是身体,你过去不是身体,

你也将不会保留这个身体,

公开的事实。


    这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的父母告诉你,“这个身体被称作‘男孩’,那个身体被称作‘女孩’。你接受了这个信息。他们给了你一个名字,称作,‘拉维’或者‘悉塔’,‘苏珊’,‘保罗’,等等,然后你不经质疑地接受了这个身份。你经历了身体的各个阶段,从一个年轻的男性或者女性,到了中年,再到老年。在(生命的)途中,你问了许多问题诸如:“我只是这个身体加上一个被贴上的名字吗?如果不是,什么是我(who am I)?”

    现在你已经来到了这里,你能走的更深入。停下并且向内看!找出什么是你(Find out what you are!)摆脱幻相,然后你的实相会被揭露!自我质询!运用你的分辨力!一切都在你之内。

上师说:“你是终极的实相,

终极的真相,全能的神性(GOD)”。

你有惊人的能量与力量,

但是你却不知道你的能量因为

你已经接受了这个身体-形式(为自己的本体)

    上师说你是实相,神性!你应该接受上师说的话。即使把灵修放在一边,你也知道身体不是你的本体因为它只持续X年之久。上师在显示你的实相。

问:马哈拉奇,所以你现在所说的,是我们应该听从上师并且接受他的教导,同时集中注意力于实相中。但是,在开始阶段,难道没有必要把一些努力放在消除幻相上吗?

马哈拉奇:是的,在开始阶段,你不得不做一些工作来消除幻相并且确立实相。你看到,当你遭遇到所有这些概念时,你盲目地接受了它们。比如,“我是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我属于这个宗教,或者那个宗教”。我们在概念的世界里遨游:罪与美德,得救与惩罚。

    有数不清的关于地狱,天堂,解脱(moksha),定业(prarabdha),出生,死亡。所有这些都能在经典,书籍,古鲁,老师,上师那里找到。到处都是幻相!有许多概念能让你觉得你在束缚中,与此同时,事实上,你没有。你没有被束缚,你像鸟儿一样自由。

所有这些概念都随着身体而来,

先于“我在/意识”,没有概念。

没有“知晓”(knowing)。

我们不知道快乐或者平静。

在看不见的存在(灵性)

触及身体之后,所有的概念都产生了,

所有的需求都产生了。

    每个人都害怕死亡。我们会做任何事来存活
但是,与其紧抓着这份恐惧,为什么不问你自己这个问题:“什么是死亡?”
当你去睡觉时,你会害怕入睡吗?你可能听过(死亡),读到过(死亡),或者甚至曾经和已故的人在一起。
肉体的死亡是一种必然,无法避免的。尸体随即被焚化或埋葬。

肉体会离去,它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你却没有去任何地方。

不是身体,

你是身体的持有者。

    你不是身体,你是身体的持有者。你是灵性并且完全和身体不同。身体只是肉,血液,骨头这些外在部分。谁在通过身体行动(acting)?谁在经验这样的想法诸如:“我有十分坏的想法,我做了一些可怕的梦?”

谁在目睹所有这一切?

它是无声的,看不见的,无名的,未经辨认的本体,

被称为“终极真相”。



问:我会好好想你所说的!这些年,我已经读了一些灵修书籍,我也会冥想。当我拜访一位老师或者参加一场萨尚(Satsang),我的体会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当我在那里时我感到非常快乐,在那时能够非常安静地坐着,但是那种感觉似乎并不持续。

马哈拉奇:好的,所以你已经读了一些书,听了一些上师的教导,你也已经做了一些冥想。
反思检查!所有这些对你产生了什么效果?有没有找到完全的平静?你免于压力了吗?

你没有恐惧了吗?你拥有快乐了吗?如果答案是“不”,你必须做自我质询,所以你才会找到真正的和永恒的快乐。我在谈论完全的快乐而没有任何物质的原因。

    如果你不停的阅读书籍从而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在知识,
你需要暂停,停下来一会,问你自己:“这个知识给我快乐和满足了吗?我没有恐惧了吗?”诚实对待你的自我质询。“当我离开这个肉体的的时候来临时这个知识会帮助我吗?”

    如果你现在搜集的知识没有带给你平静和快乐,那意味着它对你无效。
很简单!如果它现在没有帮助你,它怎么能在你临终的床上帮到你呢?
因此,所有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找出在所有这些书中是谁的故事在被叙述,

灵修的名义!

那是自我质询。


问:你说的谁的故事是什么意思?

马哈拉奇:这是你的故事!我没有在讲故事,我没有在告诉一个关于梵,亚特玛,超亚特玛或者上帝的故事。

我在讲述你的故事。

它是听者的故事,看不见的听者,

你内在的无名的听者。

它是无我之我的故事,

你的无我之我。

    我的上师,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奇,清楚地陈述了除了无我之我以外别无它物。除了无我之我以外,别无他物。无我之我是终极真相,最终的征象。用他的话说“除了无我之我以外,没有上帝,没有亚特玛,没有梵,没有超亚特玛,没有上师。”

这个稀有的知识,

开悟,

将会帮助你了悟什么是终极真相,

什么是最终的真相。

你是那!(YOU ARE THAT!)

       







欢迎光临 『外汇堂』·专业外汇论坛 (http://forex-tow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