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y 发表于 2019-5-18 18:46:49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6-9 21:12 编辑

【修行,抵達我不知道的旅程】穿過“知道”,到達“不知道”,是修行者之旅。

一念行者 / 文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9月10日


從某種意義上說,修行是一件和“知道”有關的事。它是,在一開始運用“直接知道”的智慧,然後證知“我知道我不知道”,最後活在“我不知道”裡的過程。我不知道,非同於孩童的我不知道,是諸佛菩薩的住地。

一、直接知道的智慧。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痛苦是因為我們陷入了“知道”,我們為自己的“知道”而受苦。假如凡事處在我不知道裡,我們將從苦中解脫出來。認為自己知道,好比我們行走在軟泥上,我們的腳陷進去了;有一種知道,像走在軟泥上,但沒陷入,這種知道稱為“直接知道”。修行要練習這種直接知道的能力和習慣,保持自己長期走在泥上而不陷入。直接知道,是不經過思維的知道,就像你抬頭直接看見眼前的一朵花或遠處的一棵樹一樣,不經過複雜的思索而自然知道。可以這樣說,直接知道是一種超越“想”的知道,超越“思”的知道。修行中,我們要花時間花工夫練習這種直接的知道。這種知道,能將我們從知識的淤泥裡解放出來,從而出離苦。

二、我知道我不知道。由經“直接知道”的練習,我們會自然發展出另一種認知:山無始以來不叫山,水無始以來不是水,樹不是樹,花不是花……一切我們為之命名並稱作那的這個世界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它那個樣子,都不是那種事物。我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我們活在一個“我不知道”的世界裡。此時你的體會,你的的確確對一切都不知道,你知道你唯一知道的是“我不知道”;過去我們所常說的“我知道我不知道”只是一種概念上的認識,而現在它是你所體會、正體會著的實然。這時期,你的貢高我慢、我知、我見等,不做任何動作就自然瓦解了。因為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從而你自然知道了另一種實相:你所知道的世界,一切皆如夢幻,沒有實性,一切事物與夢見沒有什麼差別。

三、活在我不知道裡。由於對上述知見體會的熟悉與加深,最後,你完全活在“我不知道”裡了——我不知道的世界,我不知道的狀態。活在我不知道裡,那是任意平面上三十六百度的開放,到處是自由,到處是新鮮,好像你重新來過這世界,剛剛來過這世界似的。因為我不知道,你對你小孩的未來不再擔心;因為我不知道,你不再強令你或你的家人該怎樣生活;因為我不知道,你從對未來的恐懼和掌控中解放出來,你從上帝的位置上下來了。那自由是空前的,那生活的豐盛不可想像。活在我不知道裡,是每一位智者的實際生活。沒有人知道,所有的知道無不是一種沉入個人的夢幻。活在我不知道裡,你與諸佛齊量,你與諸菩薩齊等智慧,世上沒有比我不知道的智慧是更高智慧的了。

穿過“知道”,到達“不知道”,是修行者之旅。完成這樣的旅程。解脫的要點是,從“我知道”裡出來;從我知道裡出來,入住我不知道的狀態。從我知道裡出來的方法是,練習直接知道的智慧。入住在我不知道的狀態、我不知道的世界,便是出離,便是佛國。超越數量的快樂和自由就發生在這裡。


資料來源:cnblog sina

==============================

ˊ《 [ 奇蹟課程 ]學習 》欄:68F :【耶穌訊息】《信心的飛躍:我什麼都不知道》


jenny 发表于 2019-5-18 18:52:35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8 18:54 编辑

一念行者:摧伏四魔,得佛自在

發布:永恆      日期 : 2013/10/15 18:16:00-學佛網


魔,就是那些能磨你心的東西,猶如你鞋裡,沙子和腳的關系一樣。換句話說,魔就是你內心裡,和你糾纏的對象。一種事物,只有和你發生關系,且磨難你,才能稱為魔;倘若它和你沒有任何關系,也不磨難你,則不能稱為魔。按佛的總結和分類,魔有四類:一、煩惱魔;二、五蘊魔;三、生死魔;四、天魔。前三類屬陰,後一類屬陽。屬陰謂陰魔,屬陽謂天魔。陰魔是惡境界,天魔是善境界。

陰魔就是那些引起你煩惱的、痛苦的、不舒服的心理對象,它代表自來下面的、負面的、黑暗的境界,屬陰,故稱陰魔。另一類境界與之相反,它能夠引起你舒服、快樂、自在,它就像天上的境界,光明、正面、溫暖,屬陽,但它仍會成為障礙,所以這一類稱為天魔。作為追求完全解脫的人,我們不應被陰魔所捆,也不應被天魔所綁。我們要出離一切善與惡、好與壞、正面與負面等,不為任何境界所攝。


那麼,什麼是摧伏四魔?何謂摧伏煩惱魔?何謂摧伏五蘊魔?何謂摧伏生死魔?何謂摧伏天魔?下面一一簡述:

一、如何叫摧伏煩惱魔?摧伏煩惱魔,就是修行者經過長期如實的觀察,破除了“我”的概念,“我”的主體意識。因為“我”就是吸附一切煩惱痛苦的主體,如同蒼蠅、牛虻等所吸附或聚集的事物一樣。只有你破除了“我”的概念,“我”的主體意識,那些煩惱痛苦才無法著落,如同蒼蠅、牛虻無法在虛空中住著一樣。那些破除了“我”的概念,破除了“我”的主體意識,即破除了我執的人,謂摧伏了煩惱魔。實證我空,煩惱魔破。


二、什麼叫摧伏五蘊魔?修行人經過對五蘊的觀察,能夠破除“我”的概念,破除“我”的意識錯覺,但不一定能夠破除五蘊的存在。他們很可能認為,作為“人”這樣一個存在體,“我”是不存在的,但和合成體的五蘊是實有的。這類人謂摧伏了煩惱魔,但沒摧伏五蘊魔。但有些人修行人繼續對五蘊一一深入觀察,最終發現五蘊也一一不實在、無自性,故而“照見五蘊皆空”。這種“照見五蘊皆空”的人,即是摧伏五蘊魔的人。能夠證實五蘊皆空,謂破五蘊魔。


三、何謂摧伏生死魔?生死必須有生死之物,若沒有生死之物,則無所謂生死。修行人經過對“我”及“五蘊”的如實觀察,發現沒有一個承受生與死的存在,這讓生死之魔無處著落;同時,修行人又發現,那些事物是不生不滅的,所謂生的沒生,所謂死的沒死,所謂生死根本就不存在。如此一來,不但生死無處著落,生死自身也不存在,這樣修行人就徹底地解決“生死”這一問題,這就是摧伏生死魔。能夠發現,生無受生者,死無赴死者,並且也無生死這個事實,謂破生死魔,摧伏生死。


四、何謂摧伏天魔?修行人經由一番探索,摧伏了煩惱、五蘊及生死境界,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大自在,猶如抵達了“天上”,過上像天人一樣的日子,這是天人境或天子境。但這種境界也是有“危險”的,它是潛在生死煩惱的因。獲得這種境界,你擔心它會失去,你想保持或延長,煩惱魔暗中布兵;一旦失去,你惋惜痛苦的不行,又落入生死魔羅的陷阱。在煩惱和生死裡流轉沉浮,你早已被五蘊魔所掌控。因而那看似贈你美好境界的天魔,其實早已與其他三魔暗中勾結。它們沆瀣一氣,害你沒商量。因此,對於“三十三天”——那些善境界,你也必須警覺,盯住它,看穿它,視它如夢幻。凡能看到美好境界,視之如夢幻的,謂之摧伏天魔。天魔不得其便,天魔拿你沒辦法,這就是摧伏天魔了。


像煩惱、五蘊熾盛、生死,這樣的一般被定義為負面的事物,能夠引起人們的苦受,容易讓人警戒、覺知和出離。但像這種經歷重重修行,穿過“人間”,抵至“天上”,似乎正面、光明、美好的境界,最容易吸引人粘附在其上,使你死在其中而不知,直到有一天你不得不離開它,變成你生死苦惱的因,而不得自在。因此,對於這種象征光明、美好、正面的境界,也要保持覺警和不執著。相對來講,天魔比陰魔更難戰勝,因此我們也要覺警這些善境界,獲取沒有任何依怙的快樂與自在。


凡能順利的穿越和完成上述四種境界的,謂之摧伏四魔。注意你的腳與沙,為了讓腳舒服人們發明了鞋,但有時候脫了鞋踩在沙子上更舒服。但不管哪種情況,都要警覺,不要讓腳貪戀或厭惡任何沙——讓腳保持不依賴任何外物的自由。腳不依戀鞋,也不糾纏沙,這是腳的自由。獲得這樣的心的行走自由。摧伏四魔,得佛自在!



 

jenny 发表于 2019-5-18 18:58:2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8 19:25 编辑

一念行者:修行中的三个问题(2019-05-15 21:25:15)


世人决意修行,皆当弄明白以下三个问题:是谁在修?行为者是谁?用什么修行?在哪里修行?



一、谁在修行



首先要明白是谁在修行,是什么在修行,那个修行的人是谁、是什么。若不弄清这点,日夜作为,谁人行持;所作功德,谁人受用?若都不明白是谁在修行,打坐念经,修觉修知,犹如梦游。



事实上,弄清是谁在修行,是一个弄清我是谁的问题。只有搞清这个问题,你才真正切入修行,你才切入真正的修行。自己不是自我,不是自我在修行。若以自我意识而修行,那是增长魔业,非是成就本佛功德。



强大的自我是魔,因为它能给你带来磨难,所谓魔者磨也。我们每个人的真相是佛,佛是自我化开后所存留的那、所显现的那。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是佛,以佛的认知去生活,这就是真修行。以佛的存在体去行为、去生活,能够消磨魔性——虚妄自我的抓持性、保持性。



修行的第一件事,是直接成佛——认识和体验到你的清净本性,然后再回过头来自然生活,而这就叫做修行。这是禅宗的方式,所以六祖坛经开头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然后才说修行怎样怎样。禅宗是倒果为因,而后修行。



所以,如果你若走禅宗的路子,先成佛,再修行。也许你会说,佛不修行。是的,佛不修行。佛只是自然的生活,但只此自然的生活,就是强大的修行。自然生活的意思是,不造作;不造作的意思是,只做本分事。只做本分事的意思是,从本出发,做其分内事。



我说成佛,并不是什么艰难而高大上的事。它是指正确认识我是谁后的自然结果。当你彻底了解你是谁,你必然认识到你是佛。佛不是一个带满故事的荣耀身份,恰相反,它是抖去所有故事后的无任何身份、无任何形象者。



佛是我们的清净本心,清净本心即是佛。认识它,以它的存在而自然的生活,就是修禅,就是禅修。来这样修禅,来这样禅修。



二、用什么修行



修行中第二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用什么来修行。倘若不明白用什么来修行,修行就等于盲修瞎练。修行用什么来修行呢?以什么为主体来修行?



用我们的清净本心来修行,以我们的清净本心为主体来修行。清净本心是我们正确修行的正确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没有找到清净本心之前,所有的所谓修行都只是在做准备工作,当我们找到自己的清净本心后,十方诸佛正修行路才真正开始。



我们的清净本心,就像没有污垢的眼睛。用它看事物,我们才能够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在没有获知清净本心之前,我们看到的都是混乱的心智本身造成的错觉,并非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已然存在的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止息我们的混乱,我们只能在幻相中继续受幻相的扰乱。



找到没有污染的目睛——我们的清净本心,是修行解脱的关键。清净本心并不创造智慧,只是剥脱虚假的幻象。从清净本心来看,智慧和愚痴是同等的,它们一样虚妄。就像从大海来看,清明波浪和浑浊的波浪并没有两般一样。



我们的清净本心直对诸法实相,在它和事物的实相之间,漂浮的妄心幻相,那干扰我们的恰是这妄心幻相。妄心幻相是清净本心的作用,它是起皱的本心,就像微风吹拂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的湖面即是妄心,静止无粼粼波光的湖面即是真心。事实上,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无粼粼波光的湖面只是一个湖,状态不同故得两个名。我们的真心妄心也和这一样,状态不同,故得两名。不管波光粼粼的湖还是无粼粼波光的湖,它们实际都是一片水、只是一片水,这水就是我称为的本心。



有关本心,你认识到了吗?找到它,以它而存在;观察它,以它作世俗用、出世用。



三、在哪里修行



修行的第三个问题是,你要认识到你在哪里修行?你的道场在哪里?



你在哪里修行?当然是你的清净本心;你的道场在哪里?清净本心!



金刚经中说佛陀饭食已,敷座而坐,说须菩提即从座起,偏袒右肩,说的都是这清净本心。即从座起,你用心时要知道从本心起用;敷座而坐,用完心退回去,你要知道退回本心。我们时时感知妄心起用和本心的关系,就像处处感知肉身和大地的关系一样。这两种感知练习就是修行,最得力的修行。



对内修者而言,我们的道场不在外面,它是我们的清净本心,无相真道场。要修行一定到这里修行,此处修行,越修越静,越修越清明;此处修行,越修越放松,越修越自然。



上面我说的三个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清净本心。我们这个清净本心,找到它,从体上说是成佛,从相上说是进入大内无相真道场,从用上说是得获无上法王真宝器。



此个非物之物,惠能大师称它为菩提自性,我说它为清净本心,称谓不同,只是一物。十方三世一切修行者,欲将修行,先悟此物。悟得此物,直是直用。直是直用,与佛相应。释迦不过如此,历代诸祖诸师不过如此。



欲将修行,先弄明白修行的是谁,超自我,过意识,而后在内在觉性大地,用大圆镜,直照诸法实相,荡尽幻化,直证解脱。



一念行者合十



jenny 发表于 2019-5-18 20:42:50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27 13:58 编辑

【yachak】《揚升:四個合一》超靈 意識到一切的一切都是光,都是超靈自己的顯現。


Youtube :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7月26日


揚升是一種喚醒,從身體開始逐漸喚醒你的七個意識中心,身體、情緒、思想、靈性、銀河、宇宙和超靈。七個意識中心也代表七個身體。七個身體的合一過程就是揚升的過程。其中前四個意識中心的覺醒最為重要,它是作為身心的一個整全意識而呈現。它會給整個集體意識帶來革命性影響。

我們認為對身體、情緒、思想等等有意識,但是通常它們是在一種單獨或分離的形式下被認識。它們很難協調一致。所以才會出現無意識地種種傷害行為,失誤、錯誤;無法掌控的情緒、語言;思想缺乏了解、統一等等。這都是沒有充分和完整對其有意識的緣故。

對身體缺乏意識,讓人無法了解養生之道;對情緒缺乏意識,情緒會累積成一種身心疾病;對思想缺乏意識,讓人容易被外在的信息媒介誤導。對靈性缺乏意識,人會變得自私狹隘,看不到事物的內在聯繫。

想要對其完全有意識,意識需要處在它的中心。處在身體中心就是情緒體,通過情緒能夠了解身體。處在情緒體中心就是思想體,通過思想過程可以了解情緒根源。處在靈性體中心則能夠同時了解前面所有身體,而且是完整的知覺。所以靈性體的喚醒是關鍵。靈性意識能夠從內在聯繫上去統合不同的意識區域,把它們統一納入有意識地覺察當中。

靈性意識也是行星意識的一部分,在行星意識裡面,萬物相互聯繫,有條不紊的運作,大自然和人類和諧共存。沒有行星意識就沒有真正的和平,人類不可能有長久的幸福。行星意識是一種共享和無私奉獻,是集體轉變的關鍵所在。只要行星意識被喚醒,進入集體層面,真正的和諧繁榮才會到來。長期被無意識黑暗所阻斷的個人潛力也會釋放。

喚醒行星意識進而才有可能喚醒銀河意識。銀河意識超越了地球和世界的概念,對個人是蠶蛹蛻變成蝴蝶的一種靈性夢想。進入銀河意識是一個向內擴展的過程,越是趨向內在的意識身體密度越小,因此和外在的隔閡就越薄、越透明,對外在的連接性就越緊密、越深遠。

宇宙意識代表的是宇宙心。在宇宙心,靈魂一體,思想和情感是一切創造的根源;超靈超越宇宙之上。喚醒超靈,你不僅知道自己無限且不朽,同時體驗到超靈就是無限愛和極樂。

揚升既超越現實,也不可脫離現實。揚升不是依賴外在的覺醒,而是每個人內在的覺醒。覺醒是日復一日地對內工作,外在的過多關注常常讓人逃避內在的責任。每一天的內在工作是勇氣、耐心、注意力、平衡的結合。一旦這種結合開始有意識地結晶化,意識就會穩定並向下一個階次擴展。

單純地依賴信仰、信念和正能量並不能整合心靈和身體,如果那樣靈性科學的奧秘就顯得過於簡單。正能量可以改變一些習慣性的負能量,但不會把人提升到一個超越的程度。超越需要合一的能量,而合一首先建立在自我的完整,自我完整來自完整地自我認識。在完整當中,心才能對身體及其它意識中心保持覺醒和全意識。

身和心的合一

這種合一狀態也稱為專一狀態,專注內在狀態。這種狀態會和自然整體的上揚對齊,讓內在的能量頻率逐步提升至下一個高八度諧音,這個高八度諧音會開啟內在的能量系統。這個能量系統是靈性意識的中心,通過這個中心才能螺旋上升,進入更高的意識層級。這種合一成熟的表現於心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關注內在平衡的、擁有自我覺察的、自我掌控的。

身體是載具,心是主人。身體是感官,心是知覺。在身體和心處於分離的狀態下,身體的感官意識追逐著外境,擾亂了心的平靜。頭腦也是感官意識的一部分,當頭腦被過度重視時,心退到次要位置。因此,合一就是要將心的注意力從感官的附屬狀態中獲得主權。讓心能夠不以頭腦的權威意志而直接認識它自己。同時重新認識身體其它感官和感官對象的關係。實現感官和知覺的合一,就是實現靈性意識。

實現合一的要求是:

通過感官 , 能量會不斷地外漏 ,心被外物所拘。唯有通過改變大腦的知覺功能,才能改變身體感官的機械和無意識狀態。

同時讓情緒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納入心的有意識覺察當中,用接納而非抵制的方法釋放掉任何的情緒負擔。發展心的敏感度就是在發展心的掌控力。

注意身體的調節和平衡,身體的頻率改變會影響到對食物、關係、環境的需求。讓身體能夠有意識配合心的訓練。

覺察也是對事物的徹底了解,用來改變習慣性行為模式、創傷性記憶。這是個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了解得越深入透徹,問題就越容易解決。沒有覺察頭腦的經驗就會自動釋放,用來遮蔽、合理化事物。覺察需要足夠的注意力,反复地校準,嘗試不同的角度,直到徹底釋放問題為止。

心和氣的合一

心一旦獲得自我主宰,它就會習慣性地向內在領域深入探索,它開始自我覺悟它自己。心脫離了身體的沉重、情緒的干擾、頭腦的負擔,它開始意識到它是一種“氣”。這個氣不是平常的氣體,更恰當的描述是一種生命能量。這是心的一種存在狀態:心是輕盈的,平衡的,能量形態的,無界限的。心只有停留在表層生活的時候,對形式有執著的時候,才是局促不安的。

通過心的輕盈狀態,可以漸漸融入心的中心。在進入心的第一個層次,不是思想也不是情感,而是“氣”所散發出來的振動,這種振動包含熱力。這些熱力中心​​分佈在身體的各個氣脈當中,其中以脊柱中心的脈輪為主。氣是精微的,當心變得越來敏感和細緻,它開始覺察到它的力量所在。它可以控制這種氣,透過深入而持久的特殊呼吸方式。

這種氣的駕馭能在身體外圍建立一個振動場。這個振動場能讓身體升到空中,在水面上行走,甚至御風而行。這都是心和氣合而為一的結果。這雖然不是揚升的本質,但重要的是心確實獲得了更大的合一狀態。這種合一狀態讓身心頻率從物質性的稠密當中抽離出來,附屬於物質性的情緒和思想狀態被釋放,獲得更深刻的自由、喜樂狀態。

一旦獲得這種身心的氣狀態,它就會一直保持穩定的進步,處於半自動上揚過程。它不斷地自我維護、自我增長,同時放下“負重”的現實才能避免受過去的影響。這些“負重”的現實是長期依賴和執著的事物和心理習慣。

氣和光的合一

氣的背後影響是光,當心覺知到光的時候,它也就成為了光。在這一個階段,心作為一種光而發揮它的力量和影響。生命是一種光,靈魂是一種光。心是光的映射,就像一面鏡子,心的本質非好非壞,有什麼樣的思想意識就會帶來什麼樣的心。光的作用集中體現在身體的頭部,這是揚升到銀河意識的跳台。

光是不可見的光,但是光包含著知識、智能和神聖感。這個神聖感就是銀河高我入駐身體,靈魂意識再次下降(回返)身體意識,這種結合實現了靈魂的夢想,靈魂一直游離於身體之外,當它醒來,它成為了身體和心的協調者。

氣和光的合一狀態,超越了身體意識。一個人不再認同自己是身體這個我,而是光我。即高我等同自我。這種高我的頻率是超越地球層面的,因此不可避免和物質身體有一個相互協調過程。身體必須能承載這種光,不然靈魂將無法長久駐留於身體。因此,身體也成為了被改造的對象,這是揚升的一個重要體現。

光和空的合一

超靈不在任何宇宙維度之內,因此光必須再度回歸零的狀態,以便和超靈合一。這不等於光的熄滅,而是光要強到能夠穿透宇宙身體,讓心的思想和情感停止作用的程度。但這卻不是通過自我努力,而是恩典。

這種合一可以在瞬間獲得,但是要完全合一超靈卻需要很長的時間過程。因為心仍然要從不同的身體撤離出來,慢慢到達它的宇宙心。宇宙心如同黎明前的黑暗,萬物都處於沉睡狀態。一旦醒來,卻具有創造和毀滅宇宙的力量。

不同於其它合一過程的是,它是即時的,類似於光速。一旦獲得那種意識也不會再失去,但是整體上它會和其它身體保持平衡,不然其它身體會毀壞掉。而且頻率上揚是一種漸變的方式,過程必須完整才有可能釋放。

超靈就像空無,似乎不存在;但是在實際體驗上,唯有超靈存在,一切都不存在。超靈意識到一切的一切都是光,都是超靈自己的顯現。同時一切一切顯現都是空無。但是處於不同意識身體看到的事物只會反映那個意識。

既是空無,那就是沒有合一的過程,合一純粹是一個意象。在無意識當中沒有合一,在有意識當中有合一。在超靈狀態也沒有合一。這種合一是光和空合一的特殊知覺。

作者:yachak
cn sina blog



(   Jenny : 以前分享過 , 目前暫刪除 , 修改

心平 就 氣和   

上文 [ 通過感官 , 能量會不斷地外漏 ,心被外物所拘 ] : 勞動 , 吃飯睡覺就補回來些 , 但 [勞心] 最耗電 ,勞心勞力更是耗電~超載負擔~ 崩潰 ,永遠電量不足 , 壞了.

勞心勞力 , 身體非常沈重感 , 想要忘了 [ 身體 ] 很困難 , 更別說忘了 [我] .

電永遠沒充滿

心思心性單純者 ~大福報、大善根、大人緣 、老闆的最愛 , 不必每次都需花時間跟他她解釋 [為什麼 ] 後 , 才肯去做 , 或事後繼續分析、研究之人 .
信心、信任、交託、臣服

無意識狀態 : 無知( 不知道、不明 [理 ] ( 道) )

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煉道歸元 )



jenny 发表于 2019-5-18 21:22:36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18 21:29 编辑


【yachak】《修行和生理》靈性自由征服了時間和空間,創造出永恆的喜樂和不朽價值。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5月19日


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要超越身體的局限,認識到不受身體意識影響的大我意識。身體意識創造出恐懼、小我意識、以及對以身體為主的世俗生活的執著。大我意識則瓦解恐懼、瓦解小我意識、瓦解對身體的執著,並帶來對生活、生命、死亡的超脫態度。這種超脫不是理性上的超然,而是因能夠有意識地體驗大我而帶來身體和心靈受限的解放。這種解放就是靈性自由。

靈性自由征服了時間和空間,創造出永恆的喜樂和不朽價值。這種靈性自由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去獲得的東西。不管一個人是如何地愚昧和頑固不化,當他穿上肉體的衣服就注定要尋求靈魂的目標和渴望。不然此生的意義就會落空,並且不得不重新獲得身體往返這個讓人迷惑的物質世界,以便讓現實的諸多對立體驗能夠喚醒他。

身體不過是靈魂的食物。圍繞著一具暫時的身體而展開的人生追求並沒有真實價值,形同一場夢中的遊戲。就像身體不會關心牠吃了多少食物和美味,靈魂也不會關心祂曾獲得過多少身體,祂唯一關心地是發展祂的唯一目標和渴望,證悟祂自己。

所以,對身體既不能執著也不可以輕視。執著讓人迷失靈魂目標,輕視讓身體無法發揮正常的功用。一個健康、業力較輕的身體對生活和修行都是重要的。一個不健康的身體暗示著某種較重的業力存在,它會強化對身體的注意力和執著。和一般的治療方法不同,通過修行來改變身體狀況是一個長期的內外兼修過程。從觀念的改變到心態的改變,從生活習慣的改變到精神的改變、再到身體的改變。一旦在修行上獲得進步,業力就會逐漸耗盡。身體恢復健康,不會再有隱患。

當大我意識能夠接管身體,一切都會自動得到調整。提升的頻率讓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受苦獲得解脫,身體內部也將變得通透、輕盈、發暖。雖然並非是不會再生病,而是身體的諸多受苦根源從思想觀念、心理狀態和生活環境的影響中解除出來。

一個人應放下所有可能會帶來心理和身體不健康的行為和思想模式,進而才能影響到身體的轉化。因為思想模式即是一種業力模式。你相信什麼你的生活經驗就是什麼,改變意識方向就是改變命運的方向。要想超越生活環境,必須要有足夠的精神能量來抵消環境影響,並且不再給周遭的環境餵養自己的情緒能量才有可能。

有時候,精神的力量會創造一些奇蹟和恩典可能性。這種精神力量類似一種心靈信仰,信仰創造出信心和信任,釋放掉內在的恐懼、頭腦的限制、自我懷疑等等。以純淨的心來感受潛在的可能性,借助對某個信仰對象的崇敬來改變命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它代表的是一種對大我意識的溝通和連結,以及大我意識的回贈。一旦達到奉愛的層次,對自我完整的愛,對愛之客體無條件的愛,奇蹟和恩典就會在不經意間發生。

愛的本質是一種神聖之力。因為愛能夠影響思想和情感,進而影響精神,最後影響身體的四大平衡。如果不能立刻掌握這種力量,那就需要通過逐步的自律和修煉以達到身體的通透、輕盈、發暖的目的。為最後的證悟打好基礎。

身體的通透意味著沒有內在的堵塞。人體和外在陰陽本是一體。領悟陰陽之道,遵循人體作息規律,與天地之陰陽變化保持和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與萬物共沉浮於長生之門。比如養陽就不要滋生嗔怒、少抱怨少評判;平心靜氣,不焦躁;不把能量耗散在過多的感官慾望當中。養陰就不要沉湎妄想、情緒,少擔憂少掛念;隨順自然、動靜一如;和大自然萬物交感互融,深入寂靜。這樣內在的陰陽就會保持平衡,不容易生病。

調整內在陰陽的平衡,漸漸再到陰陽合一,不分彼此。無論春夏秋冬都不易被外在氣候環境影響。呼吸精氣、精神內守,維持充沛的精神能量。思想和情感也會變得越來越積極正面,沒有想不開放不下的事情,智慧和善心都得以增長。天地陰陽之氣自由貫穿於身體,清理業氣堵塞。達到一種身體的通透現象。

進而,還需要培養身體的輕盈狀態。飲食有節,不給身體造成明顯負擔。盡可能不接觸給身體帶來稠密、沉重和昏沉的食物、飲品。不過多沉迷娛樂、讓身心保持在放鬆和無所緣的狀態。不過度思考、過度勞作;不陷入無所事事地無聊、發悶、空虛狀態;小心精力被外界的事物比如世俗活動、電腦手機、電視耗盡。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靜心獨處、閱讀學習、培養覺察。並把靜心和覺察運用到生活中的每一刻。當內在能夠放鬆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消融邊界,輕盈和喜悅之感就會慢慢溢滿。

這時候就是知覺注意力轉移方向的時刻。關閉外在的感官注意力,關閉頭腦,向內在的直覺領域靠攏。這種內在探索讓身體和心靈愈發享受在當下的喜悅當中。唯有當一個身體既不存在於過去,也不存在於未來,它才會恢復到最自然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輕盈、滿足、活在當下。

最後專注於身體的發暖狀態。隨著注意力向內在領域的開展,精神能量也會被帶入到內在世界探索。注意呼吸的節奏和韻律就可以改變身體的能量狀態。當越來越多的精氣神能量被保持不耗散,生活中的各種習慣都會被改變。比如懶惰、懈怠、鬱悶、胡思亂想、沮喪等等。

按照人體的一般規律,男子四十歲、女子三十五歲以後,精力就會逐年衰落。其實以現在的生活壓力和人心奢欲程度來衡量,遠不到這個年齡。從普通人的角度,修行最好的年齡應該從二十五歲左右就要開始,這時候不僅精力最平衡,心智也已經成熟。經過十年的準備和訓練就可以避免日後衰落的狀態,在此基礎上想要達到更高的能量頻率就很容易。如果開始的年齡延後,首先一定會有一個補救“精力”的過程,然後才能慢慢提升。所需要花費的力氣就大,速度減緩,更加需要各方面地努力。

身體的發暖就是靈性能量喚醒的開始。只要在前面的基礎上日夜精進,每天至少靜心幾個小時,不一定限於打坐。除了睡眠隨時保持覺察不渙散。快速、有效率地處理生活層面的責任和必需,放棄那些無足輕重的事物。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即便暫時沒有效果,精神一定也會非常充實。所謂“暖、壽、識”說的是身體發暖就能影響壽命,同時也會改變意識。因為暖是能量提升頻率振動帶來的,越是高頻振動意識越傾向正面和靈性。發暖首先從脈輪開始,然後是左右脈、督任脈、中脈,最後是全身經脈。不僅脈輪發暖,肉體也會發暖,然後是內臟發暖、骨頭髮暖。此時就算過去有什麼病症也會漸漸消除,或者通過使用暖的力量專注在病患處,也會帶來療愈。

當身體能夠受意識主宰,想要集中精力開啟智慧之門才有可能。不然一個疼痛、一個妄想、一個情緒就足以讓人失去注意力,跌落回原點。所以想要修行有成,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努力,或者將其當做一種業餘愛好看待,時有時無、可有可無,想要成功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身體障礙是一方面,生活繁瑣是一方面,年齡和心態是一方面。應該趁著身體尚有精力的時候就要全情投入進去。

作者:yachak



jenny 发表于 2019-5-26 08:42:31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26 09:55 编辑

Youtube :【yachak】《夢醒》要徹底醒來,並不是像從一場噩夢中醒來那麼直接和簡單。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3月29日


夢醒以後,將不會再有痛苦記憶、孤獨無聊、空虛苦悶這些和自我意識有關的東西。只要還有自我意識,這些東西無論如何逃避和掩飾,它們都會一直如影相隨。因為它們就是孤立的自我意識的副產品。不僅如此,由於自我意識的解體,你將如同重新體驗世界一般,很容易帶來喜悅,也很容易忘記。甚至過去那些看似給你帶來痛苦的事情,也成了一種特別的經驗。

當然徹底地夢醒和暫時的、半夢半醒是不同的。它們有相似點,但核心體驗卻不同。徹底的夢醒是已經徹底改造了身心,獲得了另一種意識,水晶意識人格。水晶意識人格是不會帶有身體意識人格的種種精神之苦。因為水晶具有淨化的功能,它會自我療愈,能量非常地舒緩流動,任何受苦的想法都無法在它裡面沉積,也會很快溶解。

對水晶意識人格來說,身體及其人格、心靈是作為一個載具而使用的,作為載具的主人——水晶人格擁有絕對的控制和自主能力。因為身體人格的自我意識已經解散,並轉移到新的人格當中。

揚升帶給人的就是徹底地夢醒,並活在水晶人格當中。那時候你也會確定地知曉你已經完全活在另一個維度當中,儘管你的身體還在這裡。從外表看還是同一個人,做著平常的事。但是你內在的感受卻是非常不同的。過去的種種人格傾向,在愛與恨、積極與消極、記憶與對話中的擺動很容易就停止了。

你不為再為慾望的未滿足而受苦。既然內在是充盈的,就不會產生過多的渴求。你不會期待任何、投射任何事物,免於控制和恐懼。你也將免於擔憂未來之苦,因為你很清楚和你相關的事物才會到來,無關的則不會進入你的生命。而你無法抵擋任何事物的到來,它們總會在某些方面對你有益。

水晶人格是一種嶄新的生命智能結構,但不要把它理解為如同外星科技一樣。實際上是你將同時擁有兩種人格形態,原有的和現有的,但現有的將是你的主體,充滿覺知的力量。原有的將如同影子,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就不會再傷害你,在過去當它有力量的時候,任何不良情緒和想法都有可能給你帶來諸多精神痛苦。

就像你小時候生長在偏遠的農村,有自己的獨特風俗和生活習慣。長大以後你遠離家鄉融入大城市,成了一個城里人。但是原來的生活記憶和語言還是會有所保留。不過你也知道它們不再是你的主流,不足以再把你變回過去的自己。

為什麼自我意識會帶來諸多精神之苦?並不是因為外在的事物造成,也不完全是打擊和失敗的結果。而是自我意識是一種片段、分離式的心智經驗,它擁有固定地對事物的看法和認同,很難將各部分和諧統一起來,強調智力,可能會忽略情感。強調個人,可能會忽略整體。強調現實,可能會忽略未來。個人經驗是個重要因素。

這些看法和認同很容易投射到外在事物和現像上,並帶來各種心靈感受。這種投射組成了幻相,它們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自我意識和觀念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對事物的判斷和取捨。自我意識越牢固,幻相就越稠密。如同做白日夢,被自我想像和投射的事物所傷害。

要徹底醒來,並不是像從一場噩夢中醒來那麼直接和簡單。沒有經歷十年、二十年的磨練,就不可能有徹底的覺醒。就算一個人能夠覺知到受苦的成因,消耗它們、從根部抹除它們也需要經歷很多的反復過程。好在一個人在不斷的進步當中,受苦也將減少,直到徹底厭倦這種會帶來受苦的思想模式。沒有徹底厭倦就難有徹底覺醒。

從暫時清醒、半醒再到完全清醒會經歷不同的意識階段。一個人要循序漸進。重要的不是看別人的成長狀態,而是看清自己腳下的路。看清自己目前最需要的是什麼,阻礙是什麼,然後去超越它。

在靈魂暗夜裡面,總有一段旅程是最無助的。無助會增加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就像在噩夢中掙扎。但是這種無助主要還是因渴望擺脫現實的禁錮有關,是一種靈魂的渴望。所以它強烈而深刻,它也預示著未來重大的改變。

當一個人痛苦達到極點,他可能想結束生命。但這是消極的思想。而從夢中醒來的掙扎,也必然會帶來死亡般的感受,但這個死亡是一種稠密意識的削弱過程,也是過去累積痛苦的大量釋放。有意識的臣服是停止掙扎的辦法。掙扎是習慣性的情緒反應,臣服則是意識到進入到生命的事物都是需要承當的。

真正能夠進入啟蒙者,都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勇氣、毅力、耐性。同時還要盡可能的放鬆、平衡和愉悅。實際上對靈魂不利的東西從來都不會被給予。順境和逆境同樣強有力地塑造著個人。在逆境裡面一個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弱點,更會讓一個人對醒來的目標念念不忘。當內在的力量足夠的時候,噩夢就有機會被打破。然後路途開始變得平緩。

如果過去的痛苦記憶再次被喚醒,那只是提醒你,你並不需要對它們緊抓不放,你不再需要它們來餵養你的自我意識。而且你應該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和信任。

所有這一切都會在夢醒之後煙消雲散。夢醒以後,你將很快記不起任何有關痛苦的記憶,無論過去經歷的多麼艱難慘烈。你也將無法意識曾經的你,彷彿過去與你無關。

作者 : yachak   cn sina blog


==============================

Youtube :

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Teri Wade信息:

超前信息【Teri Wade】從碳基到水晶基;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現在開始意識到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





jenny 发表于 2019-5-28 18:16:55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19-5-28 18:18 编辑


【yachak】《覺醒和情感》一個人在覺醒之前,他的情感世界是由業力的驅使所決定的。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6月3日

當淨化的火焰進入到臍輪的時候,一個人就會明白曾經的那些習以為常的情緒以怎樣以一種非常隱秘的方式操控了我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我們以為情緒都是我們本有的一種情感,假如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應該可以自由控制它,想讓它出現就出現,想讓它消失就消失。但其實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情緒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它的根源在哪裡,它為何會出現?

情緒的形成是一種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只有少部分真正屬於自己,其它都是集體意識的一種連鎖效應。每個人都被困在這種集體意識的情緒網絡中,相互影響。有一處發生情緒波動,其它地方有人收集了這種波動,情緒也就自動複製過去。所謂集體意識就是一種依賴傳統習俗和大眾觀念共同建立的頻率波動,這種波動是稠密和纏繞的。每時每刻全世界的人都在餵養牠。只要一個人還沒覺醒,就很難發現自己是如何無意識地受到這個集體意識層面所影響的。並理所當然認為這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就好比一個孩童,當得不到大人的關愛就會本能的哭鬧。集體意識也是類似,集體意識也灌輸了很多孩童心理。比如,如果得不到周圍人的肯定,那我就是無足輕重的,所以這個事實應該讓我感到氣餒和生氣。如果我不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就是沒有價值的表現,所以我應該感到自卑和抑鬱。如果我不能和周圍人一樣思想保持同步,我就可能被周圍人嫌棄,所以我應該努力改變自己。比如我要先買套房,先結個婚,這樣將來養老就不會成問題。

這樣的集體意識觀念深入人心,以至於當一個人意識到並非自己的真實渴求而想反抗它們的時候,情緒也就成了一種用來對抗集體的心理焦慮,因為這種觀念並非完全來自個人,它在對抗和妥協之間留有衝突餘地。大部分成人都具有孩童心理,得不到就生氣;不能滿足我的慾望,就生氣;看到別人的好或說自己不好,就生氣。但是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生氣。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心智成熟不是看年齡和經歷,而是看他有多少孩童心理。有時候,一個家長、一個權威也會表現得如同孩童一般,這都是集體意識層面帶來的共鳴效應。

本質上,集體意識就是一個巨大的思想監牢。如果你從來都沒質疑過這種社會心理,你就不能完全做自己。你就會過得很不開心,要么就是苦中作樂、強作歡顏,甚至玩世不恭。因為你的情緒不是經常被周圍世界刺激就是經常性的壓抑自己。

覺醒之前,一個有靈性的人可能會處處感到被動和不對勁。家庭、學校、機構、社會很多地方讓人感到壓抑和束縛,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打破它。經常在叛逆和服從之間來回調整,試圖用一些既有觀念來說服自己。直到覺醒以後,這些意識觀念就成為了明顯的干擾和障礙,因為它們無法讓人獲得心靈自由。需要一次性地徹底釋放掉這些舊觀念,重新註入新的意識。這就是覺醒進入第二階段以後面臨的考驗和挑戰。

要徹底打破這些集體意識帶來的束縛和影響,並不是說要去改變社會結構和別人的意識,也不一定要離經叛道。而是去理解和改變情緒,因為情緒和這些集體心理捆綁得非常緊密。只要找到這些共同的心理,就可以從根部挖除它們。只要把大部分過載的情緒釋放掉,和集體意識的共振就會鬆脫。同時不再使用習慣性的情緒來評判、對抗外在,這樣外在的影響力也就無效。從而把自己的振動頻率從這個稠密的頻率帶中提升出來。

原生家庭、親人朋友、社會關係也會進一步調整。你將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情感關係。那些不再和你共振對你有益的關係將被解除,可能你會發現原來不怎麼好的關係將變好,原來好的將變得不那麼親近。這些也都是在解除情感上的對抗或者依賴關係。只有在平衡當中你才可能解脫關係的業力捆綁。當業力完全平衡,你不會再有可能和他們產生糾纏、麻煩不斷。即便是父母家人,也將從一種佔有和依戀的關係中解脫出來。

同時,你的個人情感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一個人在覺醒之前,他的情感世界是由業力的驅使所決定的。這些情感業力相互交叉組成了他的情感經歷。每個故事都是一種對過去的完結或者延續。有些情感比如容易帶來道德和精神壓力的,婚外情、婚外性、三角戀、虐戀等等,束縛更深。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覺醒。覺醒之後由於情感方向性的改變,覺醒的情感佔據了主導地位。所以每一個情感經歷和故事都成為了釋放過去業力的機會。不會再度糾纏下去。

每一個遇到的人、情感體驗都包含著某種情感面向的認知,這些認知無論是好或不好,最終都是為了讓人的情感變得更純粹、完整。越純粹就越有力量,越完整就越覺醒。當一個人對情感的所有可能面向都有一個完整認知的時候,業力的捆綁就會鬆脫,真愛就會到來。但是在你未能完整認識情感之前,業力通過現實條件、情慾誘惑、迷戀和依賴、複雜心態左右著你的判斷。你以為那就是真愛。

所以與其急於渴望一個靈魂伴侶,不如渴望早一點覺醒。因為只有覺醒才能帶來情感業力的解脫,雖然這個過程也不一定就是短時間內完成的。過早地進入這種追求和渴望,常常迎來的是個人的業力功課。覺醒以後,一個人會直覺性地知道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經驗,該釋放和改變的是什麼,以及什麼時候可能結束。情感的純粹和完整最終把一個人帶入神聖之愛。那時候情感就不再是一個複雜難纏的問題,因為情感最終要服務於內在的神聖之愛。只有這種愛才可以改變一個人內在的自私和嫉妒,恐懼和脆弱、反抗和妥協。這種愛將變成內心當中純粹和永不熄滅的真愛火焰。

經常有人問我覺醒的方法問題,實際上覺醒更多是一種內在的準備,而不是一個外在的方法。外在的方法其作用不過是為了內在的準備,不管你是採用類似苦行的方式還是輕鬆的技巧,靜心還是覺察,朝拜還是誦經,這些都是方法。方法不會把人帶入覺醒。而是心靈的渴望、熱愛、純粹和領悟才能帶來覺醒所需要的意識頻率。而且過於死板的方法會讓人形成另一種執著,執著於方法卻遺忘了目的。

在覺醒之前我接觸和學習過不同的方法,但是覺醒以後才明白把我帶入覺醒的和方法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我內在的深切渴望和專注。實際上很多方法是在覺醒以後才開始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覺醒之前主要還是心靈準備。覺醒以後我也明白了我們所渴望的“神”是離自己最近、最了解自己的朋友,只是因為我們的頭腦和心靈關心的是世俗生活、世俗情感、世俗成功,或者追求靈性也不過為了自我滿足。從來對我們這位親密朋友視而不見,不聞不問。更談不上有情感和愛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愛上了祂,就等於你愛上了真愛,愛上了靈魂,愛上了真正的父母。愛上了真理,愛上了解脫,愛上了自由和極樂。你給祂一分真愛,祂給你十分。祂的恩典在這個時代是強大的。

揚昇在進化的意義上就是重新找到靈魂真愛,沒有真愛想找到生命的源頭是不可能的。因為整個宇宙創造的動力就是基於這種真愛。過去的揚升週期是如此,此次揚升週期依然如此。沒有真愛,就沒有所謂奇蹟出現。所以作為“揚升計劃”的第一站:覺醒,它有著和其它覺醒類型不一樣之處。一旦你真的覺醒,你就會被立刻帶入揚升通道,那時就不會像其它覺醒類型那樣,還可以有走走停停的階段。

你就像坐上了高鐵直達直接把你帶到目的地——揚升終點站。中間不會有任何停留,儘管剛開始和中間的淨化考驗是必要的。但是到後面你將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如同一個外來旅行者到地球并快樂享受這個世界的生活一樣,不會有執著,不會有墮落,不會再受業力束縛。當然,你還是會為世界提供你所能的一切。因為這是真愛的意願,也是你的個人創造。

作者:yachak

cn sina blog



jenny 发表于 2019-5-28 18:40:18

【yachak】《無所見的自由》心靈自由需要對自己的動機、語言、思想達到高度的覺醒。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7月12日


人人都嚮往常住不敗的心靈自由,這也是靈性修行的一種至高標準。自由能夠常住不敗,意味著身心能夠自掌控。其中最重要是掌握好無害的語言和想法,因為心是一切境界呈現和體驗的根源。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境界體驗。任何一種受害者意識和負面思想都可能是自我傷害的,任何一種出於自私怨懟的行為和能量都有可能回返到自己身上。

自由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數,如果那樣人人都可以在既有經驗中得出結果。自由是一種心靈的深刻度,意識的靈活度。自由只有在遵從自然律法和自我了悟當中才能充分展現。心靈自由需要對自己的動機、語言、思想達到高度的覺醒,心靈自由帶來其它類型的自由,或者關係中的業力糾葛被釋放。

自由是不可見的,可見的自由都是粗淺的。有依賴形式的自由是暫時的,無所顧忌的自由是毀滅性的。高度的自由總是包含著高度的戒律,但是真正的戒律不是強加的結果,而是真理在心靈深處喚醒的結果。遵從於真理自然遵守它的戒律,這種戒律並不會帶來束縛,反而是能夠打破心之受限的工具。

自由也是一種振動,越是低沉的振動越容易感受到緊縮,越是輕盈的振動越是包含著擴展。自由總是追求無邊界,邊界意味著約束。身體是會死亡的邊界,感官是會黏附的枷鎖。所以通過身體和感官擴展的自由不僅有限,而且會製造出更深的束縛。通過思維心擴展的自由停留在已知範疇,通過情感心擴展的自由增強了分離之痛。

自由是無所見的,所以自由不賦予某個形態,“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尾”。能做到內心清淨、無掛礙、自我覺悟是一種心靈自由的衡量標準。獲得清淨之心容易,只要心不向外追逐;獲得無掛礙之心容易,只要能釋放掉過去;自我覺悟也不難,只要帶著警覺心去生活。唯獨常住不敗的自由很難。

有所追求必然有所不追求,有清淨之處就有不清淨之想,有無掛礙就有煩惱的障礙,有覺悟之心就有迷失之可能。這並非否定對於清淨和覺悟的追求,而是這些追求仍缺圓滿,如果要達到更完美的地步,心靈的至高境界和追求都需要釋放到太虛當中,陰陽渾一、和光同塵。

心靈需要再次回歸單純,這種單純看起來就像一種“無知”。自由需要再次回歸野性,這種野性是對一切表面形式的“背離”。嬰兒不知道什麼是自由,所以也沒有什麼不自由的想法。這種不知道自由的自由反而打破了界限。禪師不知道什麼是純潔,所以任何自然的行為都是純潔。所以他敢於將木頭的佛像劈來烤火,敢於用行為的粗暴來喚醒他人。這種野性反而映射出自由的無畏和純真。

不諳世事的無知是一種幼稚,純真的無知卻是一種自由的灑脫。任何境界都有它的滿足條件,唯獨不能達到自由的灑脫。

任何境界之心都是不可住的心。

分別心不可住,有了分別心就有了是非黑白。

單純也不可住,住於單純分不清事實真相、真假善惡。

無相也不可住,住在無相就是無相變成有相。

不可住也不住,住在不可住實則走向一種偏執。

見地也不可住,有見地就一定有二元性的對立。

也許有人質疑,既然什麼都不住,怎麼還在此談論見地?如果不敢談論豈不是又有所住?所以自由的微妙就在於此,只能唯心而非邏輯。

境界之心不住就有真心顯露。好境界不住,壞境界不住,好壞都在真心之內消融。真的無所見就是有覺性但無覺悟,有所見但無見和被見之分。見人對錯,是心有對錯;不見人對錯,是心有昏昧。見而不見、見如同不見才是真見。

無所見是一種無智性、無見解之心,但它並非呆滯而是靈動。這樣的心可以遊戲,可以保持純真,可以不執著。任何微細的對立面存在都有可能導致自由的喪失、真相的污染。

有妄想和感受但不分別真實,就有一切境界的平等,平等而不生執著就有無所見的自由。無所見的自由就是隨順自然、隨順心境但無所滯留,既可以是平凡也可以是神聖,既不見平凡也不見神聖。這就是終極自由。唯有終極自由才是常住不敗的自由。掌握終極自由,內和外的自由才會統一,內外一體不分。內在越自由,外在就越自由。內在是什麼真相,外在就是什麼實相。

這樣的自由是無路之旅,無所可為。這樣的行道既無河流,也無彼岸,更無人渡河。這樣的自由沒有目標,無處可去。沒有行道的人,也沒有不行道的人,沒有生和死,也沒有生和死的超脫。

真道只能是一,道是一種平常,道也是一種非凡。道不生疑惑,有疑惑就不可能是真道。沒有疑惑不意味知道,而是意味著沒有頭腦。既是思想的消失,又是無思想的終結。正如禪宗所言:“道不屬於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道法自然,所以不存在厭棄和不厭棄的對立,有所厭棄就有所不自然。道是逍遙,既然逍遙,有境界和無境界都是枉然。一切顯現等同,煩惱和無煩惱等同,妄念和無念等同。道是自發極樂,當一切境界和覺悟、見解都被放下的時候。道是自發真愛,當內在覺性和外在顯現融為一體的時候。

頓悟的力量非比尋常,沒有長期積累難見真道。借助對不自由的覺醒,可以不斷剔除思想的陷阱。借助能量頻率的提升,可以改變煩惱的慣性。借助喜樂或真愛,可以釋放頭腦。三者合一,帷幕可揭。

作者:yachk
cn sina blog


jenny 发表于 2019-5-28 18:41:47


【yachak】《不外求的自由》心智無法發現自性,因為心智是幻,永遠是客;自性是主。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8年7月2日


只要內在尚未滿足,尋找就永不停止。讓人不斷尋找的恰恰是那本身就自有的東西。因為這個東西無法通過平常的尋求方式,所以任何外求的結果幾乎都是失敗的。

麝香隱藏在麝香鹿內在,但鹿卻渾然不知。空氣無所不在卻無人能見,內在的種子包含著外在的所有(顯現)。但是身體卻被廣大的世界所吸引,眼睛被莊嚴的事物所吸引,心智被複雜、奇巧的知識所吸引。

尋找無可非議,就像平常人追求世俗的成功和財富的累積。但是內在的東西如果可以從外在找到那它也必定是世俗的。外在只是內在的顯像,因此外在永遠是幻,幻化的東西不是不存在,而是無實質和不長久的。

真理就在內邊。在人的小小身體裡面蘊藏著所有事物的真相和美。就像眼睛裡的大地山河,其實早已歸於內在的版圖。找到這個真相,其它一切都會自動揭示。向外尋求真相、試圖找到本質,只是在割裂事物的整體。與其說是尋找真相,不如說是尋找心智的影子。

心智依賴於五大元素的身體,自性的本質卻獨立於五大元素。身體裡隱藏著自性的種子,自性的種子又包含著身體。心智無法發現自性,因為心智是幻,永遠是客;自性是主,卻包含著內外。想要找到內外的結合點,心智必然失去。心智存在,內外就會存在,其它一切對立因素也會存在,事物必然分裂。

心智的滿足帶來某種自恃,自恃導致自戀,自戀是偽裝的滿足。自性的滿足體現為自愛,愛的滿足是最真實無求的滿足。自愛的形式是內在和外在的融合。同樣一個身體卻因為自戀和自愛的不同而差距甚遠。

自愛是呼吸中的呼吸,靈魂中的密道,合一的捷徑。因此找到自愛也是內在寶藏之門的開啟。心智的存在不過是讓人學會自愛,而不是追求各種外在形式帶來的滿足。自愛的開始便是自我退出舞台的開始。果實成熟,花朵就會凋敝,愛的道路開始,自戀便失去意義。

沉醉在身體之美的,被身體所腐敗;沉醉在物質幻相的,被物質所俘虜;沉醉在心智奇巧的,被心智所愚弄;沉醉在學問、善行、美德,同樣是自我的偽善;沉醉在權力和力量、超然於世,是高明的自戀方式。

自戀製造出思想的幻象。幻象的花朵看似雖美,但終究是心智的泡沫。正如花香來自花朵,自性的味道也會從小小的身體當中釋放出來,不斷向一切處兼容擴散,變成日月、山河、大地的光輝。自戀並不會因為身體死亡而結束受苦,自愛卻讓人連來生也是幸福的。當下的結合既是永恆的結合。

心智的邏輯是,付出的努力應該和收穫成正比。心智誘惑一個人不斷地嘗試在不同的地方挖井取水,卻從來無水可取,正是因為缺乏深度。什麼是深度?深度是一個你可以感受不到努力的地方,可以不必對抗衝突的地方。一個可以讓人充分享受自愛的地方,在這裡不需要任何的尋找。一言以蔽之,就是愛自己還不夠深。

不尋找並不是不再努力,而是認識到心智努力的徒勞。心智是固定的邏輯和推想,在邏輯和推想裡面不是自性存在的地方。在邏輯和推想的幻滅處,才有自性的踪跡。那無所不在的自性並不能通過肉眼來找到。能夠穿透心智的正是自性本身。看清心智的本質就已是真理本身。

尋找的人只會製造出更多的混亂,更多的知識和概念。不尋找的人真相握在手中。知識創造出無窮世界,真相卻只有一個,不生不滅,星空挪移。尋找的人製造出更多的煩惱,因無法抉擇的緣故。停止尋找的人就會找到。

停止尋找一生就是多生,一世就是永世。尋找,輪迴就是無止境搖擺的鞦韆。停止尋找就是無心之境,空谷回音。尋找就會在得與失、上與墮之間不斷轉換。

停止尋找不是無聊和不行動。無聊往往是心智不活躍的間歇,但絕不是自性的本能,擅長逃避無聊的也往往是心智的習慣,但是無聊的深處往往就是愛的深潭。在行動當中保持不作為,就不會被行為的過程和結果所綁,心智也自然會自動停歇。

一切外在的、世俗的活動都可能是束縛,但是心可以將其從中抽離出來。當心不再習慣地和外物和行動糾纏,心就會自由。這種自由比不行動的自由更真實,因為這種自由能夠將內外統一起來。這種自由帶來更深入地對生活的包容,對真理的探索,對真相的客觀。這種自由將使思想幻象導致的困惑無法留存下來。

一味地向外,讓人產生依賴,缺乏安全感。一味地尋找,讓人無法在當下全然享受生命。在停止尋找當中生命的道路會自動展開,成長的困惑會自發解除。難度在於,心智不是過分地滯留於過去,將其變成一種問題,就是無法恆久地處在當下。站在經驗之上,只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而不是一種當下的智慧。不尋找就不會執著,就不會認同經驗。不尋找是一種流動的體驗,在流動當中不需要假裝成為一個體驗者。因為體驗和體驗者並不是兩個。

抓住根本,才能運用枝葉。沒有根本,枝葉就是無用的裝飾。一個善於抓住根本的人,無論運用於何種知識,都不會被表面的概念和細節所迷惑。就像一個善於舞劍的人並不需要依賴技巧。同樣一個善於體驗的人,體驗者和體驗對像都是暫時的表演。

心智遊戲如此讓人迷戀,自戀如此讓人為其迷醉。不僅快樂讓人沉迷,煩惱也如此。執著於身體,執著於七情六欲,讓人無法離苦。自戀越多自愛就越少。惟有自愛才能成為自由的同伴,愛是不再外求的自由無拘。追隨心智的終究被心智愚弄,而找到愛的終將被愛所淹沒。

作者:yachak


jenny 发表于 2019-5-31 19:48:05

【yachak】《地球開始移向高維度》第五維度的地球世界,是多維度的世界。

s07120802
發佈日期:2017年12月17日

經過前幾年在宇宙光的重大洗禮和重建工作上,在冬至這段時間,地球開始以物質身體的形式進行它的揚升,由之前以物質性(1,2,3維度)為主導的進化週期轉換成反物質的進化週期(4,5,6維度)。

這意味著她將逐漸變成一個以精神發展和靈性啟蒙為主導的地方。而之前以生存和因果業力學習為主導的第三維度時間線將停止。整個社會和個人都將著手於處理自己的因果業力負擔。

第三維度的能量將分割到不同的折疊空間裡面,不同意識的第三維度群體還是可以繼續他們習慣的生活方式。但是由於沒有一個相互交換和補充的能量背景來支持他們,所以他們是在自我產生的三維度能量當中維持著一個虛假的現實感。而且這個現實對於因果的回應是即刻的,它不再象過去那樣可以延續很長時間才起作用。就如同把球投向牆壁,會被即刻反彈回來。

除非一個人內在決定走向開放和成長的意識,不再固守傳統和舊習,他才會向第四維的生活形態邁進。當他退出那個折疊空間,那個世界就不再和他有任何關聯。同時更高的空間將向他開放。但是如果不這樣,高維度能量的壓迫將讓他難以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自身負面形式的稠密能量將是一種徘徊不去的心靈折磨。

大多數人都會進入到第四維的能量形態當中。這是以精神發展為主的能量,和諧共處與自我創造的能量。在這裡心靈獲得更多的覺悟,願意向更多未知事物敞開。但是即便如此,當地球完成反物質逆轉,這個第四維空間也會溶解。這裡只是作為一個過渡界面所在,並非一個實存的地方。當地球完全上升接近第五維度的時候,人類大部分業力會被淨化。屆時,世界是和現今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也將覺醒到更深層次的自我。

第五維度的地球世界,是多維度的世界。科學和精神文明得到高度發展,很多舊社會體制將不復存在。人的存在狀態也不一樣,在這裡肉體、精神、靈魂處於合一狀態。在這個維度及之上,靈性意識遠多於人性意識。對心靈和能量的認知和運用遠多於對身體的使用。在某種情況下,意識可以脫離身體獨自探索。不像第三維度的現實,意識是被強制在身體上,聽從身體的驅使。

每一年的冬至都是特別的轉換時期。因為過去一年的影響在這裡消退,新的能量趨勢和架構開始形成。陰極而陽生,天地氣象日夜變換。經歷過無數掙扎和奮鬥的日子,地球母親終於開始在這個時間段摔下她沉重的業力包袱,返回她最初輕盈的存在狀態。

在地球物質身體向高維度移動的過程中,會帶來很多的改變和影響。

地球內部首先轉換,直接影響到地表的物理狀況。地球內部早已處在更高的維度當中,當它轉換會讓外部空間磁場改變,形成新的物理現實。

地球內部的改變將使隱藏在社會深暗處的扭曲能量充分暴露,社會各層面會產生更多破壞、改革、調整和限制。同時也開啟新的道路和機會。這是個需要在一定規範當中求突破的格局。

對人的意識形態也會產生重要影響。過去那種理想化、急進、浮誇和表面作風將不再適用。而對於每個人的成長而言,未來的嚴峻考驗都是要求更嚴謹和務實。包括做自己的內在工作,將不得不認真看待內在主要課題的浮現,以及如何腳踏實地提升自我的問題。人將會自動尋找那些適合自己的東西,而放下不適合自己的東西。

但是由於地球開始提升到一個更高的維度空間,也會帶來很多支持的能量,對身心的療愈和心靈成長大有益處。只要是足夠努力,必然也會得到更多的成長。

這個轉換時間寬度是一個時間週期7到9年,而在這9年當中,每3年作為一個階段。前1-3年是最為不容易的。但是不容易只是在表面,在內在則是面對各種考驗而換來的成長和心靈的奇妙感受。為了支持全體人類療愈這一過程,多少靈魂降臨這個世界,多少高維人類也已準備好將自己內在的光明散入集體意識當中。

作者:yachak
cn sina blog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大衛‧艾克:雄獅醒來9 - 爬蟲腦 月球矩陣 /其他修行人資訊